腹部肋骨疼:中美教育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23:35

中美教育差距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 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 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翻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

3 重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25年前,中美双方都估计错了!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到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 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 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把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学生,并 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3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 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 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样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 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的学生 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20年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 国远远甩在后面。 
   
   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几十位诺贝尔奖得者和一 百多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2006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主持教育工作座谈会时,转述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说,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见,国内教育培养不出真正的大师级人才,已经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隐忧之痛,使大家忧心忡忡,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危及整个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我们再看美国的科技与教育。今天的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经济科技强国,单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看,1979年以来,美国有50多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而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在现实生活中,美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依然是我们追求的“标杆”,我们遵循的“国际标准”,大多是“美国标准”,我们追求的“国际水平”,基本上是“美国水平”。毫无疑问,美国的强大,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创新性人才是分不开的,教育从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28年过去了,面对双方都没有实现的考察“预期”,我们可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们先考察一个中美老师教学生“画苹果”的案例吧。

  美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时,会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可能像南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可能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可能像苹果;而中国的老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只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让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就像苹果。比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自身体验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表面上分析,中国老师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美国老师,因为,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这个小小的课程故事,其中蕴含着中美之间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育评价。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是用考试的“分数”来衡量的,这种评价强化了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为了“分数”,教育行政部门在不断地督导强化,学校则疲于奔命,不惜代价地追求,致使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题目越做越多,教师搞题海战,打时间战,用“一网打尽”的办法在题海中为学生打捞着分数。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没有了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了研究问题的兴趣,更不用说解决问题了,变成了一个个应付考试的“机器”。而美国是一个极其开放的国家,又是一个崇尚民主和自由、充满竞争活力的国家,它的教育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个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和逆向思维,更多的采用研究、探讨的教学方法,看似效率低下,但它传达给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独立创新的方式。如果将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相比,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是打基础的教育,是"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则是培育开拓创造思维的教育,是"学少悟多"。

  2007年4月8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米切尔·兰兹伯格的《中美关注教育》一文,文章说:在很多方面,中国与美国代表着国际教育的阴与阳。中国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高度强调结构严谨、纪律严明的学习方法,而美国的教育体制则强调高度自由,更加重视批判性思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可见,中美教育已经开始朝着对方走去,学习对方的优势并进行自我调整。因此,探索既能适应中国社会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是我们今天教育考察研究的重要内容。

  总而言之,认真审视中美双方的教育优劣,以中国文化和本土经验为基础,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结合双方优点,消除两者的缺点,寻找中西方教育的“中间地带”,努力发展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现代化教育,应该是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中美基础教育的实质差异是什么?

杨振宁教授认为:对比中美学生,他得到两个极深的印象:一是中国学生在中学做的习题多,因此远比美国学生根基扎实;其二是中国的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成熟多了,能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所以说,清华的本科生平均水平比哈佛的高。
  杨教授看似比较大一学生,但实际比的是基础教育。

中国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美国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美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天赋教育在美国》以“西安事变”的历史教学为例,具体比较了两者的异同:中国老师讲完史实后,要求学生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满足于考试结果。

美国老师则是八仙过海:如,什么都不教,让孩子们分成几组,分别制做一份当时各党各派报纸;或者只给几个辩论题,让孩子组成正、反方进行辩论。即便是常规教学,老师也会启发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如蒋不妥协?如张、杨不和共产党合作?如张、杨把蒋处死?如蒋逃出西安……甚至让学生自己设想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无论哪种方式,学生都在收集材料、研究材料、组织观点的过程中,培养了“会学”的能力。
  美国学者贾尼丝·萨博把培养“聪明的孩子”还是培养“智慧的学生”概括为两种教育:

聪明的孩子      智慧的学生
  1.能够知道答案    1.能够提出问题
  2.带着兴趣去听    2.表达有力的观点
  3.能理解别人的意思  3.能概括抽象的东西
  4.能抓住要领     4.能演绎推理
  5.完成作业      5.寻找课题
  6.乐于接受      6.长于出击
  7.吸收知识      7.运用知识
  8.善于操作      8.善于发明
  9.长于记忆      9.长于猜想
  10.喜欢自己学习   10.善于反思、反省

从“西安事变”的教学比较看,中国基础教育培养的学生包揽了“聪明的孩子”的所有特点。美国天赋教育培养的学生也囊括了“智慧的学生”的所有表现。

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考生”是以“学会”为目的的寻找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者,“学生”是以“会学”为手段的探索未知世界者。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奥赛需要“考生”去回答现成的答案;诺贝尔奖需要“学生”去探索未知世界的东西。为什么中国的中学生年年获奥赛奖,但中国的高校却无人获诺贝尔奖?根本原因是我们只培养考生,不培养学生。

  只占世界人口不到5%的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科技领先世界,其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为美国这个创新型国家,培养源源不断的“智慧学生”,输送取之不尽的创新型人才。

诺贝尔奖鼓励的是什么?

杨教授还认为:中美处于不同阶段,两国对人才的需要不一样。而创新人才有不同层次,中国可暂时不要赢诺贝尔奖的人才,但需要比尔·盖茨这种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人才。

然而,科学家和企业家不是不同层次的人才,而是不同类型的人才。一个国家的发展既需要各种层次的人才,也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即便企业也离不开科技创新,一个企业离科技创新远了,离末日就近了。如果创新是企业崛起的脊梁,创新也就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一个国家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是不能不要诺贝尔奖提倡的创新精神。

追求诺贝尔奖的精神,鼓励的是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拿不拿奖,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的教育鼓励的是什么。即使美国获得7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也不过凤毛麟角,但由于鼓励追求诺贝尔奖的精神,美国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乐于创新的人比比皆是。给孩子讲孙悟空的故事,并不是要孩子变成尖嘴猴腮的孙悟空,而是鼓励孩子打破束缚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因此,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是我们不能不要诺贝尔奖提倡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我们可以不拿诺贝尔奖,但我们不能只培养聪明的考生,而不去培养智慧的学生。

  杨教授到清华授课,之所以受到异乎寻常的尊重,是因为对中国人民来说,杨教授不仅仅是一个给学生带来物理知识的教授,杨教授带来的是一种诺贝尔奖所鼓励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自主创新精神。有能力给清华大一学生上物理课的老师成千上万,惟杨教授的大师风采能给学子一种对学术创新的无止境的追求。这才是无价的。

等人均GDP达1万美元才改革教育吗?

杨教授因满意中国的教育,因而提出:等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才筹划重大教育改革。

实际上,中国孩子起跑领先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象,美国基础教育使得孩子后劲儿十足,才是国人不可忽视的真相。

中国基础教育属灌输知识类,美国是培养能力型。前者“以鱼”,后者“以渔”。给成筐鱼当然比一条条钓来得快。但老师给的“鱼”再多也会吃光,自己能钓“鱼”再少也会越来越多。

美国四年级小学生研究气象谚语。不仅要了解天气变化的科学知识,掌握仪器去预报天气;还要证实和证伪民间气象谚语。让孩子理解科学知识,掌握仪器,仅仅是培养气象员,掌握的不过是人们已知的东西。当孩子能够运用科学知识和仪器去“证实”和“证伪”长期流传于民间的似是而非的气象谚语,这就是在培养科学家必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批判性思维。

我也听过国内重点学校四年级的课,老师“赶圩”式地急急忙忙直奔答案,答对的孩子得一颗糖,答不对的不但不得糖,老师也不解释“为什么错”。老师说:根据教学大纲的进度,时间不够,只能“保先”——保证那些先进的。

别人让孩子在研究中证实或证伪一个假说,我们连解释“为什么错”的机会都没给孩子。美国基础教育练的是慢功,但后劲足。请看全美“Iowa基本技能考试”成绩:

科目   年级 成绩 年级   成绩 年级  成绩
  词汇:  6年级 72  7年级  85  8年级  88
  阅读:  6年级 67  7年级  71  8年级  78
  拼写:  6年级 71  7年级  84  8年级  85
  大写:  6年级 42  7年级  72  8年级  79
  标点:  6年级 50  7年级  87  8年级  94
  实际运用:6年级 79  7年级  92  8年级  94
  数学概念:6年级 81  7年级  82  8年级  95
  数学解题:6年级 43  7年级  72  8年级  85
  数学计算:6年级 65  7年级  72  8年级  68
  综合:  6年级 66  7年级  84  8年级  91

一般来说,年级和成绩成反比:年级越高成绩越低。但美国孩子的成绩除8年级“数学计算”比7年级低4分外,所有数据都呈现“年级越高,成绩越好”的正比例奇观。

中国基础教育的“童子功”搞早学多学、考啥学啥的“双基”,来得快但乏后劲。

为什么杨教授只比大一学生?为什么不比一比大四生、硕士生、博士生?杨老大概也是心知肚明的:我们的学生后劲儿不足,离终点越近越没法比。

有一次,我到某重点中学做报告,互动提问非常活跃。突然,有个老师发言:“今天我们的学生按年级排座位,初一在前面高三在后面。不知您是否注意,越是前面的问题越多,越是后面的问题越少。如果我们的教育使得学生问题越来越少……”全场哗然!

中国老师上完课问:“还有问题吗?”学生没有问题,那是最佳状况。要应试,当然问题越少越好。美国老师上课,学生没有问题,就是老师教学有问题。欲启疑,自然问题越多越好。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

美国孩子的成绩由低到高,问题由少到多;中国孩子的成绩由高到低,问题由多到少。这个基础教育的正比和反比的反差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主任王梦奎曾估计:中国人均GDP达3000美元约需20年。那么,等到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教育改革要停滞多少年?别说多,应试教育再推行30年,后果无法想象!实际上,GDP的上升和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教育的改革,GDP能凭空翻6番吗?

中国要在2020年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必须触动形成这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教育———继续强力推行新课改,从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人才的素质。

  一句话,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

    这是南方周末上的一篇文章,它的分析犀利而又深刻,对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希望以此文引发大家的思考。

差距在哪里?
1、科教兴国不应是口号
青年教育家、戴尔国际英语学校校长王中伟先生介绍留美经历时,曾一针见血的指出,通过长期的游学生活和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他发现美国之所以能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全面领先于世界,源于美国的教育傲视群雄。仅以投入而言,美国教育投入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占了每年GDP(国民生产总值)的7%。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经济长期繁盛和持续发展是和教育息息相关的。
我们的教育现状又如何呢?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披露:2000年我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为7.85 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还不到初中二年级程度,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的水平!另据媒体披露: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若以2001 年75%左右的9年义务教育按时毕业率估算,我国每年将有约500万初中生不能按时毕业,也就无法接受高中教育。(《解放日报》)
究其原因,教育投入的不足造成了今天的教育落后。国务委员陈至立2004年4月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作报告时表示,我国将尽快使全国教育经费占GDP(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2010年力争达到5%。
2、民主氛围的缺失
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它最根本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各方面参与的社会权利)和精神世界(人格、思想、感情、个性等)。考察美国的教育,我们不难发现其教育精神的核心就是民主——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宽容精神以及权利与责任公民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严重存在着种种非民主现象,比如“话语霸权”充斥着课堂,本应生机勃勃的学堂,变成了鸦雀无声的“教堂”;机械的标准答案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创造的幼芽被无情的戕杀;体罚和变相体罚成了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所谓的差学生承受着精神和肉体的责罚;重点、非重点学校,好班、差班三六九等泾渭分明,有近四分之三的学生被贴上差学校、差班的标签“陪太子读书”……这一切表明我们缺乏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没有把教育对象看作是有尊严的生命给以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样的教育我们又焉能期望它能培养出有着健全的人格、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和合作的习惯的现代人才呢?
3、智商和情商
去年底,新华社发布了一条题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成就不了数学大国梦”的消息。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在“国际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说,自己教过好几个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这些学生的学问太过于狭窄,考试有能力,思考没能力,甚至都不能毕业。浙江大学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克峰教授也说,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他见过多位得过奥数金奖的中国留学生成绩很好,但成功者寥寥。(《京华时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因为我们的教育过多关注的是智商的培养,强调知识的灌输,有时甚至畸形发展成为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美国教育重视智商和情商的和谐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兴趣、情感、态度、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情商(EQ)这一概念199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德.赛拉维提出,在此之前美国的专家小组对此已研究了三十多年,研究发现智商和情商都是人的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情商(良好的道德情操、乐观幽默的品性、面对并克服困难的勇气、自我激励、持之以恒的韧性、同情和关心他人的善良、善于与人相处、把握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能力等等)对于人的成功往往起着比智商更为重要的作用。
4、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美教育最大的差异在于理念和观念。
⑴每个同学都像个“人物”
美国教育鼓励学生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而我们则更多是强调统一和服从,创造力水平的差异不言而喻。曾就读于美国中学的北京女孩张弛谈到中美两国学习差异时说:“我们每节课都有自己动手或参与的机会。在美国,老师最重视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参与,每节课由学生来参与的时间通常都要超过一半。除了课堂互动外,每门课程经过一个小单元后,都会要求同学进行演讲。每个同学都要自己动手准备一份电子幻灯片,用3~5分钟在所有同学面前讲出自己的观点。我现在也不知道美国的这种教育到底能教会我们什么,但是我觉得,我身边的同学个个都是‘人物’,对什么事情都能头头是道地说上两句,而且很自信,对什么事情都不发怵。”
“中国的课堂就完全不是这样了,显得很沉重。学生参与的机会少了很多,更多的时间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中国的学生仿佛受过什么训练,每次见到一道题后,马上就能想到解题方法,这些同学的头脑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套成形的解题思路。”
“虽然在美国的几年时间自己好像落下了很多知识,但是我能感觉到美国的教育更注重人的发展,培养得很全面,但是中国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好像除了学习好再也没有别的优点了。”
⑵课堂不是严肃的“教堂”
把课堂当作游戏场所,在美国学校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美国的老师、家长、孩子,总是避免把学校当作一个严肃的工作场所,常常别出心裁的把学习设计成轻松的游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玩玩乐乐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美国学校讲动物课,老师就组织班级去逛动物园。讲到海洋,就带班级学生到海边沙滩玩一天。学太阳系九大行星,就跑到美国太空总署去看飞船。
而我们的课堂往往强调所谓的课堂纪律,决不允许“乱堂”现象发生,否则教师就会被认为缺乏驾驭课堂的能力,是“不合格”“不称职”的表现。因此教师强调师道尊严,讲课时往往板起一副威严的面孔,要求学生要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容许有任何讲话声,学生“接下语”被上纲上线定性为故意违反课堂纪律,并给以严惩。本该是生机勃勃的学堂,却异化成了死气沉沉的“教堂”,甚至让孩子觉得是身处灵堂。在这种沉闷、压抑的氛围中,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被培养成了没有思想、没有个性的“乖孩子”“好学生”。
⑶朽木亦可雕
美国教师注重学生的可塑性,所有老师都奉行正面教育这条金科玉律。他们尊重、爱护学生,很少批评,更不会讽刺体罚,而多是在赞扬与激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美国学生在学校里从来听不到老师说,“你做错了”,“答错了”。学生从小听到的全部是赞扬,就算答错了,做错了,听到的还是赞扬。最近美国人又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写进了《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我们的教师大多会说“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听起来更科学更合理,可实际上则更注重于批评。其实,我国教育并不缺少批评,各种批评技巧或兵法层出不穷,而如何表扬孩子却少有人提起。班级里一些成绩差又调皮的孩子被老师认定是“朽木不可雕”,常常被安排坐在教室的后排或者拐角,成了多余的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成了各级各类教育文件上空洞的教条。有位老师曾经这样说过,孔老夫子弟子三千,也只培养出七十二贤人,况且对差生他不也是束手无策的慨叹“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