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淋巴结肿大图片:生活与哲学导学案7-12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48:36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74)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74)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4)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0)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86)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6)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97)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7)

    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02)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09)

    第一框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9)

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5)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20)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120)

    第一框  社会发展的规律…………………………………………………………(120)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126)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132)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132)

    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39)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44)

参考答案…………………………………………………………………………………(151)

第三单元  (学案)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学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一框  (学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的含义;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生存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努力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中认识和发现事物本质的、固有的、内在的联系,认真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74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而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2.(学案)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认识不同事物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使自己在认识事物时分清主次,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学案)运用心灵反思法,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曾经有过的某一项小发明、小创造或者是某一项成功的创意,反思当时的过程以及促成成功的各种因素,体验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以及积极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由此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这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4.(学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联系,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提高认识、运用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自觉性。如经济发展中的两个大局、“五个统筹”,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两个趋势等。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观点在唯物辩证法整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不理解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就无法理解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准确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基本命题,必须掌握好以下知识。

    (一) (学案)联系的普遍性

    1.(学案)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学案)普遍联系的三个层次: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例题: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打造纸业生态链,是我国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山东太阳纸业集团2005年要力争实现百万吨产量,营造60万亩规模速生林,建造生态环保型的造纸基地,利用废水污泥开发肥料育林,以林养纸,促进纸业发展,形成纸业、农业、林业互为依托的“生态链”,实现社会、企业、环境“多赢”的综合目标。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和部分是有区别的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物是联系普遍的”这个观点的理解。B、C、D所叙

75

述的观点尽管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无关。其中,C、D有干扰性,误选C的主要原因是错误地把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等同于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误选D的主要原因是片面地理解材料,错误地把材料的中心思想归结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确答案为A。

  (二) (学案)联系的客观性

  1.(学案)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学案)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从事物的联系和实践的关系来说),二者都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学案)联系客观性的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例题:2005年1月29日,台商春节包机启航,两岸民航飞机56年来首次对飞两岸。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事件,它不仅符合两岸同胞的主观意愿,客观上也将造福海峡两岸,繁荣两岸经济。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B.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海峡两岸一衣带水,不可分割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所以A项是错误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不是人们取得良好效果的唯一条件,所以B项也是错误的。D项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它不是从哲学意义上讲的原因。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三) (学案)联系的多样性

    1.(学案)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内容上可以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学案)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在实际生活中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之间的中间环节。

    3.(学案)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例题:2005年4月19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中日关系形势报告中强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按照“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要正确认识历史。日本应把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上,从根本上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这一事例表明(    )

76

    ①事物之间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④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条件性。根据李肇星的讲话,我们可以发现,继续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日本要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①是正确选项。日本在上个世纪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给中国、给亚洲,也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这段历史是不能被否定的,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因为事物之间的历史的联系是客观的,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②与题干无关。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 1.D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人都是毫无关系的

    C.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无条件的

    D.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学案)近年来,“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造成了严重影响。台湾当局不断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去中国化”等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台湾当局的各种“台独”分裂活动(  ) 2.B

    A.否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历史事实

    B.割裂了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C.侵害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D.没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3.(学案)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  ) 3.D

    A.面对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画面,人类是无能为力的

    B.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无条件联系着

    C.世界上任何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4.(学案)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成为东北三省的共识。2004年下半年,东北三省协作互动机制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在省级决策层和政府相关部门中建立了磋商机制,就重大发展问题定期沟通,打破信息不畅、各自为战的封闭状况,逐步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这段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    ) 4.B     

77

    A.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多种多样的

    B.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实事求是

    5.(学案)若将废旧电池混人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这说明(  ) 5.C

    A.物质决定意识    B.联系是客观性

    C.联系是有条件的    D.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6.(学案)2005年4月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了近三个小时的重要会谈。在会谈后签署的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中,双方宣布建立中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表明(    ) 6.D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②建立事物之间联系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的意识的产物④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学案)200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认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做好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的哲理是(  ) 7.C

    ①整体和部分的联系②在认识和实践中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④既要着眼整体,又要重视局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学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这句话说明(  ) 8.A

    A.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人类破坏自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D.人可以主宰自然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简述联系的特征。

1.(实例略)

    (1)联系具有普遍性特征。所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联系有客观性特征。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有多样性特征。世界上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学案)辨析: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2.(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问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联系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多样的、有条件的。每一个客观事物都处在世界的普遍联系之中,但是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任意两个客观事物不一定存在联系。

78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材料一经济增长是世界各国都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经济增长的喜悦中时,却开始品尝到经济增长带来的“苦果”: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重起来,区域性的、潜在性的、暂时性的问题进一步变成全球性的、公开性的和长期性的问题,严重困扰着全人类。为了实现生态经济优先,一些国家在经济核算中采用了绿色GDP公式,即绿色GDP一现行GDP一自然部分虚数一人文部分虚数。这样就较科学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进步。

    材料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已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十个省市启动绿色GDP试点工作。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的哲学原理说明为什么不应该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唯一指标。

(1)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有着密切联系,并相互制约。只有处理好它们的相互关系,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它并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是片面的。

(2)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忽视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问联系的客观性,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协调,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成为困扰人类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实现生态经济优先,一些国家在经济核算中采用了绿色GDP核算方式,我国也提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启动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点工作。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这是因为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最一般规律,就是整个世界普遍具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所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起点和开端,唯物辩证法的全部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层次来说明世界的普遍联系。是否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否认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二) (学案)全面理解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所谓相互影响,是指某一事物或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其他事物或因素的变化,反之亦然;相互制约,是指每一事物或每一因素的变化都要受到其他事物或因素的牵制,反之亦然;相互作用,是指每一事物或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周围的其他事物或因素产生作用,反之,亦然。

79

    (2)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和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指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

    (3)联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围事物毫无联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其二,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不与其他要素发生联系或者不与整体发生联系的、孤立存在的要素也是没有的;其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世界联系网上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

第二框  (学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以及系统的含义、特征;理解和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树立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的意识,培养和锻炼综合的思维能力,最终使自己逐步形成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运用辩证的、全面的分析方法,去认识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关系,克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片面的认识缺陷。既看到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又要看到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既看到整体在地位和作用方面的重要性,又不忽视部分的地位和作用。

    2.(学案)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首先,运用所学的关于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道理,剖析生活中的实例,如搞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就需要搞好班级中卫生值日的安排、运动会上各个项目的组织和运动员的调配等,从而在知识的应用中真正体会到每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立足于全局,同时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其次,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中选取恰当的实例,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0

二、(学案)知识点拨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本课第一框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了解了世界的联系图景。然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了解和说明世界,而在于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所以,树立联系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掌握好以下的知识:

    (一) (学案)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学案)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首先,二者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部分是思维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它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其次,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学案)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首先,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观念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其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二) (学案)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学案)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学案)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学案)系统优化的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第三,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学案)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例题:解决“三农”问题要靠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解决。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这意味着,到2006年,中国农民将彻底和“皇粮国税”告别,这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标志性转折,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从哲学上看,“取消农业税”体现了(  )

    A.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B.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C.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D.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细读材料可以发现,材料表

81

述的中心意思是取消农业税是“标志性转折”、“重要的里程碑”,所以,材料中表达的意思是,取消农业税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部分,取消农业税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D。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由“电荒”引发的煤电矛盾几乎持续了2004年一整年。观察家认为,煤电矛盾反映出整个国民经济全局性的问题。解决矛盾最根本的方法有赖于国民经济局部过热的降温,当然还有煤电价格的联动等。材料表明(    ) 1.A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④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学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五个统筹”反映的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是(    ) 2.A

    A.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B.整体和局部是有区别的

    C.联系是可以被创造和利用的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3.(学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别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围绕七大系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全国有3 000多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到该项工程,共同铸起中华“神舟”。这一事实从哲学给我们的启示是(    ) 3.D

    ①团结起来力量大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④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4.(学案)近几年来,我国把经济结构的调整作为改革和发展的主线,不断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期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材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4.D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②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取向  ③要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④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学案)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给我们的启示是(  ) 5.C

    ①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想问题、办事情要有全局观点③不同事物互为因果④考虑问题切忌简单化和片面化

82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学案)缓解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长远之策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可以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秸秆喂牛——产出牛奶——牛粪发酵——出沼气——渣施肥——催玉米——玉米收割——生秸秆”。以上生态农业循环模式让石家庄一年“赚”了27亿元。由此可见(    ) 6.A

    ①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改造世界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③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④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无条件联系着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简述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略

2.(学案)试用班级工作或者个人学习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怎样才能正确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班级工作中卫生值日的安排、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人员搭配、个人学习时间和科目的合理安排等,说明系统优化方法的重要性。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明白1+l>2的道理。

四、(学案)能力拓展

    系统方法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它克服了只强调分析而忽视综合的传统方法的片面性,而是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中揭示系统整体的运动规律。美国阿波罗计划负责人韦伯说过,阿波罗宇宙飞船的技术,没有一项是新的突破。日本技术立国奥秘之一就是优先发展“系统合成”型技术。为此,有人指出:综合就是创新。

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简单评价。

(1)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任何部分都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由此可见,综合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2)综合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而是紧紧抓住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得出一个全新的整体性的认识。

    (3)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去综合地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整体,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综合就是创新。

83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短板效应

    又称“木桶效应”,它是指如果把系统比喻成一个用一块块木板箍起来的木桶,则每一块板代表了一个子系统,那么就存在短板效应:木桶中的哪一块板最短,木桶的装水水平只能达到最短的这块板的水平。这告诉我们系统论的一个道理:子系统薄弱,影响和制约着总系统的水平。与之相联系,还存在所谓高板效应,即木桶中的哪一块板最高,木桶的装水水平不可能达到最高这块板的顶端。这告诉我们系统论的一个道理:子系统最优,不一定达到总系统的最优。疏板效应,即木桶中各块板的水平一样,但板块之间有缝隙,木桶的水平也不能升高。这告诉我们系统论的一个道理:各个子系统的配合不好,也影响着总系统的水平。

    (二) (学案)量变和质变

    事物发展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会对该事物所处系统的未来状况造成巨大影响。我们可以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说明,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所以我们一定要防微杜渐,否则会悔之晚矣。

  (三) (学案)系统、系统论、系统方法的多方面作用

    (1)系统(system)一词源于希腊文,表示部分组成的整体。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由此可见,系统是事物由于客观的普遍联系而形成的存在形态,它具有一系列的重要特征。首先是整体性特征,这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所谓整体性,是指系统中的诸多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其次是结构的有序性特征,即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组织化特征。最后是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即系统的分系统或要素之间的结合趋向于强化整体功能的特征。系统的上述特征显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深刻性和具体性,它启示人们进一步建立一套系统方法去观察和处理具体的事物。

    (2)系统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系统的一般法则和规律的理论。这种理论把哲学上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具体化为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和达尔文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先驱。现代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系统方法已成为对复杂系统进行综合研究的有效工具。现代科学技术所面临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对于研究对象出现的越来越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传统的单科分析方法已无能为力了,而各种系统工程方法、运筹方法在

84

解决面临的问题上却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尤其是系统方法与控制论、信息论方法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更加提高了认识和变革世界的能力和效率。

    (3)系统方法的突出作用是:第一,研究与协调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组织了2万多个公司、42万人员,动用了700多万个零件,耗资300多亿美元。其顺利实施是系统方法的巨大胜利。第二,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平衡的科学手段。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整个国家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就是“一盘棋”,因此,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搞好宏观调控。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必须相互配合,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所有这些都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兼顾,大力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第四,为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

85

第八课  (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框  (学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理解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识记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从分析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综合抽象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哲学命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学案)运用学过的联系观点,演绎归纳出新的知识,明确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学案)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通过事物的发展、运动和变化,进一步理解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6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发展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不仅揭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的普遍联系,而且揭示出普遍联系必然导致运动、变化和发展,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同时又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1.(学案)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学案)自然界是发展的;

    3.(学案)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4.(学案)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例题: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至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

    A.法、势、事例、风气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B.客观事物随着人的认识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C.龚自珍是一个辩证唯物者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本题属于引文式选择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引文的内涵。本题材料强调的是事物的变化发展,并没有体现事物的客观性,所以A不符合题意;B项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引文观点只能体现一定的辩证法思想,而不一定能体现唯物论思想,C是错误选项。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 (学案)发展的实质

    在辩证法的范畴体系中,运动、变化、发展是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没有运动就没有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就其一般意义来说,运动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但“变化”更侧重于强调运动中所发生的一般内容,即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然而,这两个范畴都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趋势和方向性。辩证法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承认运动和变化,而是要进一步揭示世界万物各种不同的运动变化之间的整体联系及其所包含的趋向性,揭示每一种运动变化在世界总体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必然提出发展的实质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掌握以下两个知识点:

    1.(学案)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2.(学案)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例题:下列关于发展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86

    A.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B.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状态和性质的改变

    C.发展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

    D.发展标志着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解析: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任何事物都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A是正确的判断;虽然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辩证法范畴体系中是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但是,只有发展是在运动、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物质世界运动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C选项的判断正确;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是正确判断。本题限制性条件是选出“错误的”选项,所以正确答案为B.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 1.A

    A.变化发展的观点    B.普遍联系的观点

    C.全面的观点    D.整体和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

    2.(学案)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非公有制的地位是“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2.C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②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特征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学案)过去,我国的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周期不一,覆盖面也不够广,数据更新相对较慢,资料的可用性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我国于2005年1月1日起开展全国首次经济普查,通过这次经济普查掌握了准确的信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材料中体现的哲理有(  ) 3.B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③科学的意识能够很好地指导实践活动④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表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学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除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外,还要不断丰富、创造和提升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这体现了(    ) 4.C

    A.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88

    C.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具有创新的精神D.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5.(学案)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既保持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富有创新,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其中,明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在理论创新上取得的一个新的突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    ) 5.A

    ①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③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④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6.(学案)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人往往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仅仅等同于GDP增长;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GDP增长,许多人对“物”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人”的重视程度。上述现象的错误根源在于(    ) 6.D

    ①没有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②没有很好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④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为什么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请举例说明。

1.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分别举例)

2.(学案)辨析: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变化,变化即发展。

2.(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变化是指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发展就是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事物的联系和变化、发展不可分割,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事物的变化很广泛,既有前进的、向上的,也有后退的、向下的。事物的发展则仅仅是指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仅仅是指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可见,一切发展都是变化,但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变化即发展”的命题是不正确的。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材料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人类不满--意过去匍匐在自然脚下的角色,而要成为自然的主人,并大肆向自然掠夺。但是,当人们一度以为可以凭借大机器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沾沾自喜时,自然的疯狂报复也接踵而至:频繁的水旱灾害、天空臭氧层破坏带来的温室效应、流行病毒等已经极大地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人们这才猛醒,人成为驾驭大自然的主人之后,并不能带来真正意义的发展,人们以为已经驯服了的大自然,却以更加疯狂的反扑报复它的征服者,让人们措手不及。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吃饭问题,十万转业官兵开始到“北大荒”垦“荒”,之后,“北大荒”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开发。如今,每年粮食总产达70多亿公斤的“北大荒”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度的排水、开垦和捕猎,“北

89

大荒”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湿地面积缩小了一半,多种动物了无踪迹,土地沙化、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使种粮效益大幅度下降。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随即又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湿、还“荒”。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点的不同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1)①从联系的普遍性角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人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②从联系的客观性角度看,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要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人与自然的新联系,必须以承认人与自然联系的客观性为前提。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③从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同自然界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离不开整体,无论人类的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都必须在自然界的进化、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北大荒”从垦“荒”到还“荒”的历史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2)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哲学道理,当初的“垦荒”和今天的“还荒”都是从客观实际出发的结果。由于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决策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从开荒到停止开荒,再到今天大规模退耕还“荒”,“北大荒”人绝非在做简单意义上的重复轮回,而是体现了“北大荒”人从改造自然到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历史性转变。

(3)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社会发展理念?

(3)应该不断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者的区别: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它包括宇宙问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则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但是,运动和变化都没有直接表达或规定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趋势;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和僵化的。运动包括着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

    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发展是一种变化,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

    (二) (学案)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首先要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

90

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这样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努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方面改革,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的关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框  (学案)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91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通过列举实例,明确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最终我们应当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理解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都不可能跨越这两种状态,要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运用图示方法理解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图示既不能用直线,也不能用圆,应该用上下波动的曲线或螺旋式上升的曲线,以此表示事物的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运动,即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

    2.(学案)运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实例,理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和适度的原则。

    3.(学案)与同学讨论并分享经验,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并能正确对待新事物,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结合起来。

二、(学案)知识点拨

    本课第一框已经学习了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以及发展的实质等问题,第二框进一步讲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以此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完整的发展观,从而初步形成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要准确理解本框的知识,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 (学案)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学案)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2.(学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3.(学案)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例题: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主要是因为(    )

    A.新事物产生后就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B.新事物一产生,旧事物马上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92

    c.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D.新事物代表人民的利益,很快就能被人民群众接受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A项是错误的;新事物产生后,旧事物不会马上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它总是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B项是错误的;新事物虽然代表人民的利益,但是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D项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为C。

    (二) (学案)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学案)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学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区别(略)。联系:(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4)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学案)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

    例题:量变和质变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物的量变一定能引起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事物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所以量变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D.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解析:根据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时,事物的性质才会发生变化,A是错误选项;尽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但是如果没有量变也不会有质变,所以,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具有同样的实际意义,C项错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一次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出现的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次引起质变,D项是不全面的判断。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突然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一场“围剿”苏丹红的战役就此展开。据此,回答1~2题:

93

    1.(学案) “苏丹红事件”后,许多人谈“红”色变,其消极影响殃及所有红色食品。从哲学上来看,这说明(  ) 1.C

    A.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B.任何两个客观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联系有主观随意性

    2.(学案)2005年4月6日,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迎来了权威部门的最新说法,卫生部今天发布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称:偶然摄人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致癌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人较高剂量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卫生部的报告包含的哲理是(    ) 2.B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是微不足道的

    3.(学案)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3.C

    A.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状态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D.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4.(学案)从鸦片战争开始至今,中国经济现代化已走过了160多年的历程,其间曾经历了抗日战争和“文革”两次中断和倒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开始恢复,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材料反映了(    ) 4.D

    A.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B.要自觉把握客观规律

    C.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5.(学案)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世界正向着光明和进步的目标迈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和平的力量、正义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战胜的。材料说明(  ) 5.A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宇宙问不可抗拒的规律③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学案)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6.C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质变D.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首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②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其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③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94

2.(学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1)二者的区别:①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②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③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二者的联系: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启发: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反对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四、(学案)能力拓展

    时尚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人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体现。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其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必然带有时尚文化的烙印。他们吃“麦当劳”、“肯德基”,看数码宝贝、蜡笔小新,唱流行歌曲、追青春偶像。时尚文化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信息数量以几何级的速度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生存空间,这些信息使少年儿童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辨析:现代社会中时尚文化的流行都意味着发展。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上的新或旧,不是出现时间的先后,不是力量的强弱,也不是时尚与否,其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时尚”不能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2)时尚文化的流行,一方面使少年儿童的知识层面和知识结构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时尚文化和信息的良莠不齐,青少年学生对时尚文化和信息缺乏鉴别力,很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炫耀攀比、沉迷网络等。所以,“时尚文化的流行都意味着发展” 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不能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或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去判断新旧事物。因为,一般来说,新事物可能是后出现的,但不能说凡是后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从事物发展的最终情况来看,新事物要比旧事物力量更强大,发展速度更快,更加完善和成熟,但新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和不完善的,而旧事物反而显示出强大的特点;新事物的名称固然是新的,但旧事物有时也打着新的名称和旗号来欺世盗名,而其本质仍是旧事物。总之,不能从表面形式上去识别新旧事物。

    另外,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且会随着具体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

95

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新事物可能到了灭亡阶段,就成了旧事物。因此,绝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与旧事物。

    (二) (学案)庸俗进化论

    它是形而上学发展观的变种。庸俗进化论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资产阶级用以对抗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哲学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斯宾塞等。庸俗进化论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庸俗化。它只承认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渐变,否认事物发展中的质变和飞跃。它否认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最终必然导致“上帝创造世界”的唯心主义。

    (三) (学案)激变论

    又称为“灾变论”,是由19世纪法国动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居维叶创立的。18~19世纪,由于采矿业以及其他工程的实施,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地质学材料。特别是发现了相继形成并逐一重叠起来的地层,以及不同地层中各种生物化石的出现,表明离当代越古远的动植物的构造与现有的形态之间的差别越大。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居维叶于1818年在其《地球表面的变动》一书中提出了“灾变论”,认为过去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突然的大灾变,如海洋泛滥、海底隆起、严重干旱等。由于这些灾变,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遭到灭绝,并且被埋藏,以后又重新创造出了与过去形态毫无联系的一切生物来,然后又由于新的灾变,又把所有的生物毁灭,并埋藏人地层,如此反复进行,于是就形成了各种不同地层以及与现有动植物构造不同的各种动植物化石。这种看法虽然承认地球经历了多次革命,但却否认地球上现有生物是由过去曾经存在过的生物进化而来,把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差异归结为一种创造行动,只承认质变,不承认量变,企图把当时地质学所发现的客观现实和宗教创世说调和起来。

96

第九课  (学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一框  (学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矛盾含义和基本属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含义;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深刻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内涵;熟练运用相关方法论,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找一找“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从而揭示对立统一关系。

    2.注意哲学含义共性与个性关系,正确理解、区分哲学上所说的“矛盾”和“斗争性”与日常生活所用概念的区别。

    3.查找资料撰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是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1.(学案)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始终不可分割的。我们应该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97

    2.(学案)哲学上讲的矛盾,既包括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学案)哲学上讲的矛盾不同于逻辑学所讲的矛盾。前者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后者则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的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逻辑规则。

    4.(学案)要注意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转化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5.不能将哲学上讲的矛盾、对立、斗争等同于政治术语中的矛盾、对立和斗争,后者仅是前者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题:“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段话说明(  )

    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

    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矛盾概念的理解。学生应该准确把握矛盾双方“统一”的含义:一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另一方面,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此话的意思是“难”与“易”的转化,条件是“学”或“不学”。正确答案为D。

    (二) (学案)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学案)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包含着矛盾。人类社会同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极其复杂的矛盾。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个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在新旧矛盾之间绝没有哪怕是一刹那无矛盾的状态:即时时有矛盾。

    2.(学案)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首先要正确对待矛盾,承认矛盾的客观性,这是正确认识矛盾的前提;其次,必须勇于承认矛盾,敢于揭露矛盾,反对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的不科学态度;再次,要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反对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

    例题:基因是指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近年来,转基因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步,已生产出转基因大豆等食品。科学家还在进行将人类基因转入某种动物基因的试验,以便为人类器官移植提供来源。这表明(    )

    A.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事物之间存在着客观普遍的联系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解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基因作为生物性状遗传的基本因子,沟通着大豆、人类、动物之间的关系,是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本依据。A、B项虽然正确,但

98

不符合题意,题干主要是讲述人类实践的客观过程和客观结果,并没有揭示出认识的发展,故不选D。正确答案为C。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毛泽东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据此,回答1~2题:

    1.(学案)下列表述,体现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有(    ) 1.B 

    A.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辅相成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学案)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    ) 2.D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3.(学案)大量使用农药消灭害虫,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残留的农药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同时害虫还会产生抗药性,增大进一步防治的难度。这表明(  ) 3.D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③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④凡事都要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学案)中医讲求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采取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    ) 4.A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C.意识的能动作用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

    5.(学案)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5.A

    A.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    D.应该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6.(学案)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这句话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  6.C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自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辨析:任何事物之间都构成矛盾。

1.(1)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任何事物之间都构成矛盾,强调了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3)但这一命题忽视了矛盾的客观性,即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之间是否构成矛盾,要看二者是否具有联系。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所以这一观点是不科学的。

99

    2.(学案)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1)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于省情,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分析省情时,既看到了优势,也看到了劣势,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精神。

四、(学案)能力拓展

辨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任意制造,也不能任意取消。

(3)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适得其反。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矛盾普遍性、客观性的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是一切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学习矛盾普遍性、客观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要承认矛盾是普遍的和客观的,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坚持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的原则;(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一分为二,防止片面性;(3)既看到事物内部对立的一面,又看到统一的一面,这种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一分为二。

    (二) (学案)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特殊性的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个特点不是外表的,而是内在的,它是一切事物的内在本质,也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原因或根据。

100

    矛盾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即所有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这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这是区分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依据;(3)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三) (学案)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不是各不相干的,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从空间看,在一定范围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则变为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从时间看,在一定阶段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发展阶段则变成特殊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四) (学案)正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它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都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反之,则属于唯心主义观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作出的不同回答。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总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回答的则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有唯物和唯心之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也各有辩证的和形而上学的区别。

    二者的联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1)一般来说,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2)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解决世界的状况怎么样问题的方向。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因为客观事物本身既是物质的,又是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要正确地、如实地揭示世界的本质,不仅要坚持唯物的观点,而且要坚持辩证的观点。没有辩证的观点就不可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到底,就不可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罢了。唯物论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辩证法所要进一步回答的则是世界的状况究竟“怎么样”的问题。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着唯物论。

第二框  (学案)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地位及关系;理解矛盾特殊性的多种形式及其方法论含义;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2.(学案)收集汉语中的成语、俗语,说一说其中体现的哲学道理;对比“牵牛要牵牛鼻子”与“对症下药”的方法论区别。

    3.(学案)就某一问题开展辩论会,如关于春节禁放鞭炮,一方的观点是“禁放利大于弊”,另一方的观点是“禁放弊大于利”。

    4.(学案)评价古今中外某一悲剧性人物,分析如何体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5.(学案)撰写《矛盾论》读后感。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为什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学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

102

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2.(学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点,这种特殊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这是认识事物的起点。

    3.(学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正确地解决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学案)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也是我们在一切实际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不重视对矛盾特殊性的研究,不去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那就会把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理论。

    例题:“红色故都”江西瑞金农村流行这样的说法:科技经纪人,教农一套点金术;信息经纪人,指农一条金光道;销售经纪人,给农一粒消食丹。农民有什么事就找什么经纪人,已成为一种新时尚。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

    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C.解决问题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D.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解析:经纪人的出现,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升级换代的趋势,而农民有不同方面的需要则产生了不同的经纪人,B选项合理;而农民有什么事就找什么经纪人,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正确答案为B、D。

    (二) (学案)正确理解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1.(学案)相同点:(1)都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情形;(2)都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3)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4)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学案)不同点:(1)起作用的范围不同:主要矛盾是在复杂事物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每一事物的矛盾中。(2)研究对象不同:主要矛盾研究的是同一过程中诸矛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的是某一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3)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在诸矛盾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决定整个事物发展的进程;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决定这个事物的性质。(4)方法论不同:主要矛盾要求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决定全局的东西;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求抓本质、抓丰流,把握大局。

103

例题:(1)如果漫画中的考生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上,从哲学上看,他主要错在(  )

    A.不调查研究,对“大脑灵”缺少了解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D.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

    (2)漫画中的“有了‘大脑灵’,高考一准行”是一则误导考生的广告。从哲学上看,它主要错在(    )

  A.夸大其词,不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不注重量的积累

    C.强调客观,不重视主观的努力

    D.主次颠倒,不懂得抓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哲学原理的理解能力。(1)题“大脑灵”对于人的身体可能有某些积极作用,但是对高考能否取得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很次要的,主要的是考生应该刻苦努力,进行扎实的积累,因此考生将高考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大脑灵”上主要错在颠倒了主次矛盾,故选C。(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这则虚假广告的认识,因此B、C、 D都不符合这一要求,应舍去。广告内容失实,夸大其词,误导考生,故A应选。

    (三) (学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学案)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原理,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2.(学案)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学案)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看重点,或离开重点看两点都是错误的,都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或均衡论。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

    例题:台风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很大危害,同时也给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是维持地球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    B.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则    D.应该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其本质

    解析:此题以台风这一自然现象为背景,通过分析台风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矛盾观点的理解。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题干未体现重点论内容,故不选C。B、D均与题干无直接联系。正确答案为A。

104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下列选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观点的有(    ) 1.B   

    A既看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又承认“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B.要学会“弹钢琴”,反对“胡子眉毛一把抓”

    C.既承认有“近墨者黑”的可能,又肯定“近墨者未必黑”的道理

    D.要善于纵观全局,反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学案)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 2.A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C.要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矛盾    D.要善于解决特殊矛盾

    3.(学案)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3.C

    A.要处理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B.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必然会得到解决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D.矛盾的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

    4.(学案)中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以来,进行过多次调整。1998年,中国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大幅度下降,为此,政府调高出口退税率,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15%;2003年,由于经济局部过热,出口欠税严重,政府又适当降低了出口退税率。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出口退税政策的哲学依据是(    ) 4.B

    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特点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C.事物矛盾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D.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5.(学案)国家这次对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区别不同产品调整退税率:对国家鼓励出口的产品退税率不降或少降,对一般性出口产品退税率适当降低,对国家限制出口的产品和一些资源性产品多降或取消退税。这样做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5.C 

    A.要具体分析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

    B.矛盾具有普遍性,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C.要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想问题、办事情

    D.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地认识事物

    6.(学案)台商春节包机返乡是在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两岸无法进行空中直航的情况下,台湾各界人士积极推动,祖国大陆考虑到广大台商的切身利益、从方便台商往来海

105

峡两岸出发,作为个案处理、特事特办而促成的。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这种做法符合(    ) 6.A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全面地把握客观实际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有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消极影响。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请运用有关辩证法原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1.(1)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对互联网的影响应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它有利有弊,不能片面地只言利或只言弊;②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带来的负面问题,是新生事物在发展中出现的支流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你认为应该如何治理?

(2)①加强法制,加强管理;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学案)辨析: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

2.(1)“坚持两点论就是坚持全面地看问题”是正确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就是抓主要矛盾”是片面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分析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主流。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修建青藏铁路被视为我国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沿线人口稀少,工农业生产十分落后;青藏高原上修建铁路,不可避免要穿过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破坏环境脆弱地区的植被,并将经过三江源地区。铁路运行后,各种垃圾也会产生。

试用两分法分析修建青藏铁路的作用。

1.(1)两分法要求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修建青藏铁路将填补我国西部铁路网空白,它对促进西藏和青海的资源开发,加强各地的联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修建青藏铁路利大于弊,我们要兴利除弊。

106

    2.(学案)朝核问题与诸多历史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此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朝美双方通过努力落实已经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说明为什么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在于朝美双方。

2.(1)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我们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朝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朝美双方。   

(2)主要矛盾决定整个事物发展的进程。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在于朝美双方切实努力落实已达成的共识,就实质性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磋商,并付诸行动。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定义: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必有一种处于支配地位,起着领导的、决定作用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起决定作用而处于次要和服从地位的矛盾。

    二者的关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但次要矛盾解决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1)既然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就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如果不分主次,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2)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如果把主要矛盾看成是唯一的矛盾,而不用必要的力量去解决次要矛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二) (学案)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定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二者的关系:(1)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但又不能离开矛盾的次要方面而孤立存在。看不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不能辨别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2)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方法论意义: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三) (学案)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1)把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各自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截然对立的,那么“是否承认矛盾”就是它们的根本分歧。

107

    (2)要从矛盾、联系、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上理解这一根本分歧。矛盾的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矛盾双方之间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矛盾的观点又揭示了事物的源泉、动力和原因,即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为此,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在发展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在全面观点与片面观点的对立三点分歧中,根本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

    (3)要从内因与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地位上理解这一根本分歧。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因。内部矛盾即内因,外部矛盾即外因,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如果只承认矛盾而否认内因是“根本原因”或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只归结为外因,这是片面的观点,只有既看到内因又看到外因,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和承认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才是全面的观点。否认内因的根本性,就否认了矛盾。为此,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完整的表述为:“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108

第十课  (学案)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一框  (学案)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辩证否定与创新意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深刻内涵;熟练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不断培养创新意识。

    (三)学法指导

    1.(学案)可以通过调查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迷信权威的事例,撰写论文,谈谈其危害性和独立思考的价值所在。

    2.(学案)注意收集以批判性思维获得创新成果的事例。

    3.(学案)运用高中阶段所学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知识,分析一个现象,找出其所蕴含的辩证否定的本质。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如何理解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1.(学案)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动力。

2.(学案)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

109

的变化发展;也正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才使得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复杂的。

    3. (学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例题:列宁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这是因为(  )

    A.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B.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c.正是由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D.矛盾观点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联系、发展、矛盾三者的关系。A、B项讲的是矛盾的相关知识,C项讲的是联系与发展的关系,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确答案为D。

    (二) (学案)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中的作用

    1.(学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原因。矛盾于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外部矛盾。否认矛盾,就否认了内因和外因,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就会陷入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中去。

    2. (学案)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是量变和质变。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这是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破裂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3. (学案)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矛盾双方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作为矛盾的一个方面,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旧事物则处于支配地位,仍属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新旧事物之间矛盾双方斗争的复杂性,使新事物的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一般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例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迅速发展。1999年,信息产业给美国增加5 070亿美元的产值。目前,信息产业已占美国GDP的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美国信息产业的产值将增加一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上述材料从哲学上表明(    )

    A.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110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表明信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并预测了信息产业对美国为了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事物发展趋势的前进性。A项揭示发展的原因,B项是发展的状态,D项是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正确答案为C。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上述歌词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 1.D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②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③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  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学案)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 2.B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3.(学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 3.D

    ①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②同原来经济体制“一刀两断”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④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扬弃”  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 4.B

    ①螺旋式上升②波浪式前进③周而复始④无限循环⑤直线前进

    A.①④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⑤

    5.(学案)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5.C 

    ①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②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的原理③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④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的原理⑤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学案)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朝、美、韩、俄和日六个与朝鲜半岛安全利益攸关的国家,于2003年8月27~29  在北京举行“六方会谈”。由于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人们普遍认为会谈将是很艰难的,但人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朝核问题还是有望和平解决的。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6.B

    A.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

    B.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11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指的是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1.(1)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可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表示,即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从内容看,这是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运动过程;从表现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事物矛盾运动过程中的两次否定都是辩证否定,是扬弃,每一次否定都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

(2)在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中,经过三个阶段、二次否定,表现为一个周期。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不是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复性也不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形成新的东西。

2.(学案)运用高中地理学知识,谈谈天体演化的波浪式前进过程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2.(1)天文学的研究表明,恒星是由以氢为主的星云转化而来的,这是恒星演化的第一次否定;恒星演化的晚期,通过超新星爆炸,恒星又被否定,重新转化为弥漫在宇宙空间的星云,再开始新的发展历史。

    (2)天体的演化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种“星云——恒星——星云”的发展过程,就是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螺旋式上升运动。新产生的星云中的化学成分经过热核反应过程,一部分较轻的元素便变成了较重的元素,所以,它是在更高基础上的重复。

(3)事物的发展是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一个周期又一个周期地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遗传是保持生物原有特性和性状的存在,变异是促使生物向其他特性和性状的转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是如何体现辩证否定观的?

1.生物体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体。遗传除包括原有特性的遗传外,还包括新形成的可遗传变异的遗传,体现了肯定中包含否定的辩证关系;变异是不定向的,经选择后只有与环境适应的可遗传的变异才保留下来,体现了否定中包含肯定的辩证关系。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观。可遗传变异的积累最终导致新物种产生,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新物种不仅包含了旧物种的一些特征,而且还包含了更适应环境的进步特征,体现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生物的“遗传——变异——遗传”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2.(学案)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其基本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从社会形态说,就是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形态较之前一个社会形态总是发展了、前进了。

    材料二战国时期,‘邹衍认为朝代的更替和变迁是按照土德、金德、火德、水德、木德的顺序循环进行的,叫做“五德始终”。18世纪,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维柯认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一样,经历着童年、青年和成年三个阶段,成年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此后,社会就像老人一样开始衰败、崩溃,然后重新返回到最初时代,开始新的循环。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2.(1)材料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有制、各种形式的私有制,再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这一辩证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从表现形态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进的过程。上升性和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总方向、总趋势。

(2)材料二是历史循环论。历史循环论主张历史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沿着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这是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他们不懂得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不懂得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不能把社会发展的规律真正揭示出来,不能理解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只是用机械的、循环的观点去看待历史,因此循环论是不科学的。

112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辩证否定观

    1.(学案)肯定和否定。(1)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的因素和否定的因素。肯定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肯定和否定也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阶段和否定阶段。(2)肯定和否定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二者不能孤立存在,各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中包含着否定,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就是肯定。

    2.(学案)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有两个重要特征:它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质所在。(2)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是事物发展的中断,是否定一切。它的根本缺陷是,否认事物的自我否定,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对一切问题采取分析的态度,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二) (学案)否定之否定

    1.(学案)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任何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都要经历两次否定和三个阶段。两次否定,即对肯定的否定和对否定的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2.(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1)首先,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内容上揭示了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其次,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形式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道路。(2)事物的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即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由辩证否定的本性决定的。(3)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和“直线论”。

    (三) (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1.(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起作用的特殊性。这一规律要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事物完成了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2.(学案)否定形式的特殊性。不同性质的事物有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3.(学案)曲折发展的特殊性。曲折发展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类是“回复”或“复归”,这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形式;一类是“倒退”,这是由特殊条件造成的、暂时的。

113

    (四) (学案)全面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

    1.(学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逻辑起点是“存在”,它被“一分为二”地分解为“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的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否定的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一面,促使它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将事物分解为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方面,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种基本方式。但是,这种分析方式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将事物“一分为二”成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为简化和笼统的分析方式,对于复杂性的事物,其肯定和否定方面的内涵则往往是很难把握的。我们应该看到,这两种决定事物存在与否的两个方面,事实上并不仅仅存在于事物的内部,恰恰相反,而是存在于组成这一事物的内部诸要素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联中。因而,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就不完全是事物进行“自我否定”即事物“内在否定”的结果,而是外在否定同事物的内在否定协同促成的结果。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纯粹的内在否定和外在否定都是不存在的。

    2.(学案)对于肯定和否定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教材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作了阐述。(1)静态地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可概括为:第一,这两个方面既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又是相互统一的。第二,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认识事物就得首先肯定它是什么,肯定了它是“这个”,同时也就否定了它是“那个”。反过来说,否定也就是肯定。这里需要补充两点:首先,事物的肯定和否定这两方面不仅从静态上看是一种对立的统一,即使从动态上看也是如此,并且只有在动态关系中,二者才真正体现出一种现实的对立的统一。其次,某一事物所具有的肯定性或否定性方面与对某一事物的肯定或否定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而言的,前者是就事物存在的状态属性来说的,后者则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一种判断。(2)教科书还从动态上揭示了“二者问的递进与包含关系”,即‘‘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来说,否定是较后的也是较高的环节。否定的环节包含着肯定的环节,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性质。,,并指出,辩证的否定具有如下性质和特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内在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所以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第二,辩证的否定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事物前进发展的杠杆;第三,这种作为联系和发展环节的辩证否定就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是事物发展中的非连续性,而保留是事物发展中的连续性,二者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在这一点上,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区别了开来。

114

第二框  (学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创新的含义;理解创新的方法论意义,体会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熟练运用相关方法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查找资料撰文。借助有关事例,就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人类思维和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撰写相关论文。

    2.(学案)角色扮演。作为一名营销主管,你将如何制定出营销方案,并利用中国传统节日率领团队,针对某一商品进行促销,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3.(学案)讨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分析其对开拓创新的意义。

    4.(学案)归纳创新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内在联系。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如何理解创新

    1.(学案)创新的含义

    第一,创新包括知识(理论)创新、制度(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第二,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

115

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第三,经济体制创新调整的是生产关系,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相结合会使经济效益极大地提高。

    2.(学案) (学案)为什么要创新

    第一,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发展要求创新,创新才能发展。第二,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性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第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怎样才能做到创新

    第一,树立创新精神,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采用新技术,大胆改革,不断创新。第二,勇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或发散性思维。

    例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只有创新才能否定旧事物    B.只有创新才能使事物运动

    C.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D.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创新概念的理解。D项不属于哲学范畴;B项表述错误; A项中的‘‘否定旧事物’’与题干无关。正确答案为C。

    (二) (学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1.(学案)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实际出发,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2.(学案)合理想象的含义

    合理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设想出事物发展变化中可能出现的新的趋势和前景。

    3.(学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二者有助于人们产生新认识,形成新理论,提出新方法,创造出新成果,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巨大作用。

    例题: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越来越快。这表明(  )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矛盾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解析:交通工具的变迁、发展,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趋势。A否定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错误的;事物的变化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质变才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C项错误;B项与题干表达的意思不符。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6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我们在近代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1 A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③④

    2.(学案)事物发展的实质是(  ) 2.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3.(学案)新生事物是(  ) 3.D

    ①新出现的事物  ②形式新奇的事物  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④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⑤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4.A

    4.(学案) “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    )

    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他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他热爱解牛工作,有利可图,从而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5.(学案)关于学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    ) 5.A

    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

    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的妙处    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

    6.(学案)鲁国有个人善于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准备移居到越国去。有人劝阻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因为屦是当鞋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到不使用鞋子和帽子的国家,怎么不会穷呢?”劝阻者的一番话表明(  )  6.D

    A.他目光短浅,缺乏创新精神

    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C.良好的愿望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事业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

117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 “解放思想就能与时俱进。”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1.(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不是任何新的提法、新的论断、新的举措都可以称作与时俱进。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是与时俱进的。

(2)与时俱进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践与理论创新的统一。

2.辨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等于创新。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把事物如实地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二,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第三,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显然,题目只看到了创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四、(学案)能力拓展

有人认为:“提倡创新就是要求人们敢想敢干。”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1)创新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2)提倡创新就必须破除墨守成规、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因此必须敢想敢干。

(3)敢想敢干不等于蛮干。创新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利用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创新的哲学思考

    从唯物论角度看,创新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要坚持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从辩证法角度看,创新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僵化,要勇于支持新事物;要既批判又吸收,勇于推陈出新;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勇于实现突破,促进事物的质变。从认识论角度看,创新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二) (学案)创新是时代的要求

    在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创新提出新的使命和要求。这些新的使命和要求是由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所决定的。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经历过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进入的又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以往的几个时代,竞争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或资本资源上的。过去的几个时代虽然也离不开知识,也需要知识,但从来没有像知识经济时代将知识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人们可凭借体力或通过其他的手段去创造和垄断财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富是建立在

118

知识资源基础上的,所有的经济行为都依赖于知识的存在。由于知识的无国界性、无限供应性和非独占性这样三个特点,决定了知识经济必然是一种全球的经济。在这种全球经济的竞争中,竞争的焦点将不再是各种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而是各种知识活动的成果,竞争已前移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甚至基础阶段。在这里,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精神和能力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哪个国家能最大限度地发现、鼓励、发扬人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哪个国家就会在激烈竞争中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

119

第四单元  (学案)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学案)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框  (学案)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并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及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历史现象和现实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20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澄清概念。本课涉及多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革命、改革等。学生要准确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首先就要对这些概念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理解,因此,澄清概念既是学习本课的重要任务,也是学习本课的重要方法。

    2.(学案)观察生活。在学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时,学生可以从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人手,看看自己身边各种意识现象背后的物质原因是什么。比如,民间流传的神话、人们信仰的宗教、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等现象背后的物质原因是什么?同时,看看这些意识现象对人们行为和社会发展又有哪些能动的影响。

    3.(学案)分析历史。在学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时,学生可以运用这些原理对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加以分析,以便加深对这些原理的理解。特别是要运用这些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学案)定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精神方面,是人类各种精神生活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2.(学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这里强调以下几点:第一,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这里的社会意识包括各种意识现象,不管它是正确的还是虚假的,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而发生变化。第三,先于社会存在变化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并不等于先进的社会意识。

    3.(学案)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作出了不同回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历史唯心主义颠倒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它在历史观中的表现是:认为历史发展由人们的意志决定的,特别是由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要么认为是历史是由“天命”、“神”或“绝对精神”决定的。

121

    例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开放、独立、协作、平等、竞争等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现代化思想观念逐步得以确立。这些观念的确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材料表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D.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了现代化思想观念,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观念的确立,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表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A和B表述不完整,D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正确答案为C。   

    (二) (学案)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学案)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学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3.(学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这一原理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里要注意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别: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机构。其中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意识既包括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现象。社会意识形态的范围比社会意识要小,它专指那些与特定生产关系有关的社会意识现象。风俗习惯、科学等社会意识现象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4.(学案)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也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例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

122

    ①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②概括了社会的基本结构③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④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在于它们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概括了社会的基本结构,但并非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正确答案为B。

    (三) (学案)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上,阶级社会的发展可以采取革命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改良的方式。至于到底采用什么方式,要看旧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程度,看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激烈程度,还要看具体的历史环境。

    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它们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采取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

    例题: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

    ①改革是为了解放我国的生产力  ②改革是为了解决我国社会基本矛盾  ③改革是为了解决我国的阶级斗争④改革是为了彻底变革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方式的理解。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改革和革命一样,起到了解放生产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③是不正确的,阶级矛盾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④也是不正确的,改革是为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不是彻底改变它。正确答案为B。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近年来,“网友”、“电子政务”、“电子邮件”、“短信息”、“信用消费”、“假日经济”、“黄金周”等新词汇不断出现。这些新词汇浓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折射出百姓的新生活。这一现象所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是(    ) 1.A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社会意识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但一旦形成,又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总是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

123

    2.(学案)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反对愚昧迷信。从哲学上看,提出这一要求是因为(    ) 2.D

    A.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精神和愚昧迷信是社会意识

    D.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3.(学案)马克思对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    )  3.C   

    ①揭示了阶级仅仅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揭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和阶级斗争的长期性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④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学案)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原因在于(    ) 4.C

    ①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③生产方式规定了一切社会细节④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学案) “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观点的是(    ) 5.D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决具有决定作用

    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6.(学案)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6.A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②政治法律制度③国家政权④社会意识形态⑤风俗习惯⑥自然科学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父亲对正在上大学的儿子说:“勤俭节约是我们民族的传家宝,一分钱要掰成两半儿花,千万不能忘啊!”儿子对父亲说:“都像您一样勤俭节约,内需还怎么拉动啊!现在都什么年头了,消费观念要跟上时代潮流。”

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评析父子的对话。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变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变化。父子两代人消费观念的差异,归根到底是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变化决定的,是社会环境、时代背景造成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避免僵化和落伍。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积极的消费观念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2.(学案)辨析:凡是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上层建筑就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上层建筑服务的经济基础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124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请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经常变化和改革”的原因。

1.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变化发展之中,这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所规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这一基本矛盾也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它们之间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由此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的。

社会主义社会又是不断进行改革的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样会出现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改变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社会主义又需要经常进行改革。

2.(学案)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阐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民主、法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此必须加强包括民主、法制在内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建设,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总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观领域中的贯彻和应用。依据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主义历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确立后,才出现了真正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这个历史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也称为唯物史观。

    (二) (学案)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也叫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不断发展和前进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三) (学案)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由人(劳动者)和物(生产资料)这两个因素构成的,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在生产力中,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首要因素。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力是社会生产方式中最积极、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四)(学案)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生产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

125

成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即分配形式。在这三个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最基本的方面,它决定了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

    (五)(学案)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在每一个社会形态里,都有一种生产关系占主要地位,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基础的主要特征,也规定着这个社会上层建筑的主要特征。

    (六)(学案)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所谓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这个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面就构成了一个社会的现实基础。

    (七)(学案)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在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政治上层建筑是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这些体现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思想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观点、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体现着人们的思想关系。

第二框  (学案)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126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党的各项政策和决议。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精神,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培养情感。学生要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有了这种情感,就能够热爱群众,服务群众,向群众学习,走与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学案)投身实践。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在实践中服务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

    3.(学案)参观学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学生可以组织参观活动,深入了解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学案)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从质上说,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从量上说,劳动群众始终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2.(学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从理论层次来说: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而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其次,从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例题:尼采说:“我的学说是:有上等人,也有下等人,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出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的、鸡毛蒜皮的人。”尼采的观点(  )

    A.肯定了英雄人物也是劳动群众的一员,对历史前进起推动作用

    B.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27

    C.批评了群众的历史局限性

    D.赞扬了英雄人物优秀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尼采的话属于英雄史观,把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否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正确答案为B。

    (二) (学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学案)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学案)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3.(学案)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学案)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例题: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就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群众的路线。为此,我们应当做到(  )

    ①相信群众②依靠群众③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④休学创业,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识记和理解。正确答案为B。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恩格斯说:“在17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    ) 1.A 

    A.劳动群众始终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B.劳动群众的主体是工人和农民

    C.社会矛盾只能通过人的活动去解决

    D.在阶级社会,劳动群众处于被压迫的地位

    2.(学案)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    ) 2.C

128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

    3.(学案)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农业科技著作,都是总结了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经验编写而成的。这说明(    ) 3.D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

    B.知识分子都是来源于劳动群众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D.劳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科学工作的基础

    4.(学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农村自治。这“三大创造”说明(    ) 4.C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人们从事精神生产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

    5.(学案)2002年1月12日,为消费者十分瞩目的铁路部分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国家计委主持的首次全国范围的价格听证会。出席听证会的代表既有经营者,也有消费者,还包括一些普通老百姓。听证会的举行(    ) 5.B

    A.违反了市场经济的活动原则

    B.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C.不利于经营者自主经营

    D.体现了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

    6.(学案)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党的各项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一标准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 6.D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人民群众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 “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请运用相关哲学观点,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个观点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题目中的观点,反映了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某种重民、贵民思想,它对统治者推行开明政治、减轻对人民的压迫有积极合理的作用。但这个观点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具有阶级性。

129

2.(学案)辨析: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

 

2.这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把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认为历史是由那些伟大人物和英雄创造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在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时世造英雄”,杰出人物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于他们代表时代发展的方向,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成为英雄人物。但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3.辨析: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才能真正实行群众路线。

3.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彻群众路线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应该因地制宜,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一些传统的模式,要在新形式下创造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新方法。

群众运动只是实行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那种认为在一切工作中都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才能真正实行群众路线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违反群众路线的群众运动必然会损害群众的积极性和党的形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建立在细致艰苦的工作基础上,而不能满足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这样只能是形式主义。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材料一毛泽东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

    材料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1)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对历史的创造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因此,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两则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2)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我们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就应该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材料二指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人民服务,其理论根据就是材料一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

(3)两则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3)其指导意义在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些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五、(学案)相关信息

    (一) (学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与推广

    从70年代末,中国农村开始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式不仅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使农民走向了富裕。

130

    1978年,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此后,中国政府继续不断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二) (学案)政府征求金点子

    8岁的小学生王屹磊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一封信不仅在报纸上发表,而且开通了101次公交车。当作为特邀嘉宾用手中的剪刀为101次公交车开通剪裁时,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当了一回保定市的小主人。

    这是河北省保定市委、市政府鼓励市民参政议政的一个镜头。从1996年起,有关部门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城市问题,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在市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开展了“城市形象建设大讨论”活动。同时,由市形象办牵头,成立了由新闻单位、有关专家、职能部门三结合的评委会,对各新闻单位推荐的群众建设意见进行评选,评出“金点子”奖。

    市政府鼓励群众参政的举措出台后,市民的积极性极为高涨。家住花园里的8岁小学生王屹磊写信说他们那里不通公交车,上班上学很不方便。他的信去年1月9日在《保定晚报》头版发表后,14日便发表了市公交总公司经理的回信。很快,一辆连接花园里的101次公交车便开通了。这件事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4月16日,市民陈开坊给市政府和环保局就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一条“谁污染谁治理”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写信,对他的环境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给予高度赞扬,并将两封信在《保定日报》、《保定晚报》头版头条同时发表。

    一年多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广泛听取群众建议,共收到群众来信来电千余封(次),其中许多建议被采纳。人们高兴地说:“群众参政议政,真是喜事多多啊!”

131

第十二课  (学案)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学案)价值与价值观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培养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法指导

    1.(学案)联系实际。学习价值与价值观要从生活人手,联系实际。学习价值概念时,学生可以首先想一想为什么要学习某些科目,学习这些科目的价值是什么?学校有许多规章制度,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其价值都是什么?学习价值观概念时,学生可以从分析自己身边的人物人手,看看他们的行为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132

    2.(学案)对比分析。在学习人的价值时,学生可以对比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区别,进而说明人的价值的特殊性。在学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时,学生可以选取身边人物,通过对比他们对事物评价的差异,他们行为方式的差异以及他们所走的人生道路的差异,来分析他们的价值观的差异。

    3.(学案)学习楷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这是一切先进人物的共同特色。学生可以观看、收听或阅读先进人物的事迹,看看他们是怎样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通过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学生要立志在为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价值的含义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要理解价值的概念,首先要理解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什么“关系”呢?就是事物以他自身的属性和功能对主体的一种“满足关系”。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它就有价值;满足的程度大,它的价值就大;满足的程度小,它的价值就小;不能满足,甚至对主体有害,它就没有价值。

    既然是一种“关系”,它就只能存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它既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同时,它既不能完全归结于主体,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客体。价值一方面连接着主体的需要,另一方面连接着客体的属性和功能。

    可见,价值不是某种实体,价值是在主客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发生、形成并存在的。因而,价值关系,实际上就是意义关系、作用关系。价值的大小,归根结底就是意义的大小、作用的大小,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

    例题:哲学上讲的价值是指(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事物自身的客观属性

    C.主体的主观喜好    D.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间的—种特定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的理解。A是经济学中讲的商品价值, B和C都是只抓住了价值关系成立的一端。D的表述虽然与教材不完全一样,但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教材侧重从客体的角度来表述价值,即它是事物具有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题中侧重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来表述价值。正确答案为D。

  (二) (学案)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理解人的价值,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人是世界上唯一的价值享受者,也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价值都是针对人而言的,“万物皆备于我”,人是唯一的价值享受者。人又是唯一的价值创造者。事物自身的属性和功能不会自动满足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改造了事物才使之满足了人的需要。没有人

133

的实践改造活动,事物就不会满足人的需要,因此说,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价值。

    第二,事物的价值在于事物以自身的属性和功能满足人的需要,那么人的价值就在于人以自身的属性和能力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即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创造价值、满足他人、服务社会)。

    第三,人在以自身的属性和能力去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时,自身也是有需要的,他人和社会又会满足个人的需要(得到回报、获得承认)。

    例题:下列关于人的价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人的价值在于社会对他的回报②人的价值在于缔造一番伟大的事业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人的价值可以在默默无闻中实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的价值的理解。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实现人生价值可以是轰轰烈烈的,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正确答案为C。

    (三) (学案)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区别

    作为价值关系,人的价值和一般物的价值区别之处在于:

   第一,两者的价值构成不同。在人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中,构成价值的双方,一方是社会的人,另一方是客观事物;而在人生价值中,构成价值双方的都是人,涉及的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第二,两者满足主体需要的方式不同。客观事物在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时,是无意识的、被动的;而在人生价值中,一个人在满足社会或他人的需要时,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第三,两者的价值关系不同。在人与客观事物的价值关系中,物只充当满足人的需要的角色,它自身无所谓需要,因此这种满足关系是单向的;而在人生价值关系中,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满足的,这种满足关系是双向的。

    第四,两者的价值地位不同。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尊严等不能用物的东西来代替,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或交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四) (学案)对人的价值评价

    对人的价值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而不是看他得到了什么回报。首先,只有人的贡献才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其次,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人们可能对社会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但他们得到的回报可能相差很大,因此很难用回报来准确衡量人的价值,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则是比较客观可靠的。

    第二,人的贡献是多方面。人的贡献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道德方面的;

134

可以是对某个人的,也可以是对某个团体的,但最根本的是要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贡献。

    第三,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例题:马克思说:“如果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是不应该为自己劳动的

    B.人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C.这里的“完人和伟人”是指那些取得了巨大物质成就的人

    D.这里的“完人和伟人”是指为工人阶级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的价值的理解。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不能只为自己劳动,人更应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样才能实现人的真正价值,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A的说法不正确,人不应该只为自己劳动。这里“真正的完人和伟人”是指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而非C和D所理解的内容。正确答案为B。

    (五) (学案)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人人都有,它实际上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对人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人们对事物的价值所做出的评价中就体现着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着重大的反作用。

    价值观具有多样性。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既受到自己所在阶级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

  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

    例题:“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句话表明(  )

    A.不同的社会存在决定不同的社会意识

    B.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C.价值观无所谓正确与错误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的制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理解。“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是由穷人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是对他的经济地位的反映。B项不正确,这里没有涉及到历史的比较。C项也不正确,价值观是有正误之分的。D项也不正确,这里强调的是人的认识和价值评价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而不是相反。正确答案为A。

    (六) (学案)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体现出价

135

值观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首先,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这里包括两层:一是从认识评价方面来说,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二是从实践活动方面来说,价值观不同,人们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取向就不同,也就是选择方向不同。选择正确,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我们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其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的人生努力方向就不同。正确的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积极、健康地生活,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误入歧途。

    最后要强调,价值观对人的认识评价、实践改造活动和人生道路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但不能说是决定作用,因为决定人行为的往往是很多因素的总和,不能说价值观就起到决定作用,它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这个因素具有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例题:20年前,神农架的少女赤手空拳打死金钱豹,传为美谈。现在,神农架地区的人们主动搬迁,把家园主动让给野生动物,也被传为美谈。这表明(    )

    A.价值观没有客观标准,只要人们觉得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就有价值

    B.价值观对社会和个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C.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也就不同

    D.原来的价值观是错误的,现在的价值观是正确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观导向作用的理解。A项不正确,不能说价值观没有客观标准,也不能说只要觉得对自己有好处的事物就有价值,因为有时自己认为是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实际上是对我们有害的。B项也不正确,只有正确的价值观对人才有积极的导向作用。D项片面地看问题,没有坚持历史的观点。正确答案为C。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近年来,我国各级民政部门共接受捐款捐物近合人民币110亿元,其中捐款72亿,捐物折合3亿元,解决了3亿多人次贫困群众的困难生活。材料表明(    ) 1.B     

    A.在我国现阶段,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集体主义已成为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C.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衡量人生价值主要看物质贡献

    2.(学案)长江中下游的森林植被对长江的防洪蓄水起着重要作用,但当地有些人却为自己一时之利而过度砍伐森林,给长江抗洪和当地生态造成严重威胁。这表明(    ) 2.B

136

    ①错误的价值观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价值观对个人活动有巨大的导向作用③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④价值观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学案)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情人们是不会去做的。这就是(  ) 3.D

    A.价值观的有用性    B.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C.价值观决定人们的“做和行”    D.价值观所起的导向作用

    4.(学案)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对孟子这句话可以做出的合理解释是(    ) 4.B 

    A.孟子的话要求我们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C.为了“义”,我们应当献出生命

    D.“生”和“义”总是相互冲突的

    5.(学案)沙尘暴天气是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毁林垦荒、过度放牧、滥用水源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我国沙漠化的面积正以每年2 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目前沙漠化的面积已接近国土的40%。这个事实告诉我们(    ) 5 B

    ①应该在人类自身的行为中寻找沙尘暴和沙漠化原因②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③必须用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人们的行动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不能用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2004年4月17 El i-_午,河南登封市少林大道被手持花圈和挽幛的人潮所阻塞,14万百姓自发地走上街头为40岁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送行。

结合本课所学内容,你认为十万多人自发地为任长霞送行说明了什么?

1.人生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她的贡献。任长霞对社会尽到了应尽的职责,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社会和他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当然也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2.(学案)辨析: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是客观方面的因素,价值观是诸多主观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2)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因素。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规律、创造必要条件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等主观因素结合起来。

四、(学案)能力拓展

材料一  长期以来,人们把林业仅仅当成一个产业,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体制,加上人们对森林生态价值普遍认识不足,更没有把林业当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来对待,不少地方还以牺牲森林资源的代价来换取粮食增产,造成林地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137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人类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和破坏中觉醒,一个从破坏自然到保护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1)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落后的价值观容易导致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失败。人们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而滥伐森林,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取向,导致了林地大量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保护自然的新理念是人们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取向,有助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2)第一,人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地改造环境。第二,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生态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学案)相关信息

    名人名言

    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裴多菲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席勒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为自己寻求庸俗乏味生活的人,才是真正可怜而渺小的人。——约尔旦

    如果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马克思

    假如人只能自己单独生活,只去考虑自己,他的痛苦是难以忍受的。——帕斯卡尔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38

第二框  (学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 (学案)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定义,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在现实中的表现。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讨论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 (学案)对比分析。学生在学习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时,可以对比两种判断的区别,通过对比两种判断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别,来理解价值判断产生的基础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2. (学案)讨论交流。在学习价值判断的主体性时,学生可以就某个身边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在同一问题上形成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是怎样体现他们之间价值观差异的,并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价值观的差异。

    3.(学案)从我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身边小事人手,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139

二、(学案)知识点拨

    事实判断就是人们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的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事实判断是对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一般不涉及人的需要、喜好等主观因素,而且往往要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干扰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结论一般来说是唯一的。衡量事实判断正误的标准,就是看人的认识与事物自身是否相符合。

    价值判断是对事物属性与人的需要关系作出的判断。既然是对一种“关系”作出的判断,它就要考虑到双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到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主体自身的需要。因此,价值判断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价值判断的结论一般来说不会是唯一的,但这并不排除价值判断有正误之分,衡量价值判断正误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价值判断要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因为没有对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我们也无法对它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作出判断。

    例题:下列有关价值判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自身的性质所作出的判断

    B.价值判断没有正误之分

    C.价值判断表达的是人的主观喜好

    D.价值判断一般要以事实判断为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判断的理解。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它既不是对纯粹客观的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也不是纯粹主观喜好的表达,因此A和c是不正确的。价值判断有正误之分,有衡量价值判断的客观标准,因此B项也不正确。D项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对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我们也无法对它能否满足自己作出判断。

    (二) (学案)价值判断的性质

    价值判断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第一,客观性。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表现在价值判断不是人主观自生的,它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有客观的来源。同时,价值判断的客观性还表现在价值判断的正误有一定的客观标准,不能只凭主观喜好来评价,正确的价值判断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二,主观性。价值判断与人的需要有关,因此具有主观性。主观性的表现就在于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价值判断就会打上阶级的烙印。

140

    第三,多样性。事物自身的性质多种多样,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因此价值判断也会显现出多样性。这要求我们不能在价值观上盲目求同,要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多元的立场。

    第四,社会历史性。人们的价值判断都受到自己所在群体、阶级和社会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性。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进而价值判断也就会变化,这是价值判断的历史性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评价现实和历史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片面化。

    例题:几十年前,人们常说要勤俭节约,一分钱掰两半花。现在我们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观念,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这表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会推动社会意识的变化②价值观具有历史性③旧的价值观念都是不正确的④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观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价值观的变化表明价值观的历史性,这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评价各种价值观念,不能说旧的价值观就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c。

    (三) (学案)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要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不能因为价值判断的主观性而否认价值判断应当遵守的原则。

    首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不能违背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同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评价各种现实和历史中的价值观念,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价值观,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每个人、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利益,那么办事情的时候以谁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出发点呢?也就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呢?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同时,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由各种具体利益组成的,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整体出发,协调各方利益,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例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  )

    A.未来社会的价值观

    B.取消个人利益的价值观

    C.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观

    D.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数人的价值观

14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的理解。我党的价值观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观,而不是未来社会的价值观,价值取向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A项不正确。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并不是说取消个人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要把党的价值观和普通个人的价值观区别开,因此B和D是不正确的。正确答案为C。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这首诗直接体现了价值判断的(    ) 1.C

    A.历史性    B.客观性    C.阶级性    D.能动性

    2.下列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价值观是(    )  2.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C.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D.为了效率可以放弃公平

    古往今来,很多人曾经设计过永动机,这对于人类来说无疑是有“价值”的。但是,由于这种设想没有客观根据,违背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因而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据此,回答3~4题:

    3.(学案)上述事实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3.B

    A.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C.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4.(学案)上述事实告诉我们(  )  4.A   

    A.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B.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们的需要

    C.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价值取向和客观规律总是发生冲突

    5.(学案)许多地方县市为了一方私利而对污染企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下列有关这种做法,表述正确的是(  ) 5.D

    A.这种做法保护了地方企业,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

    B.维护地方的特殊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C.这种做法体现出人民群众内部利益是无法协调的

    D.这种现象说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种具体利益构成的

    6.(学案) “忠”字在封建社会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在当今社会,“忠”字代表我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表明(    ) 6.C

    A.“忠”是一种永恒的价值取向

142

    B.传统思想与我们今天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C.时代赋予人们的价值观以新的内涵

    D.忠君是错误的,忠于党、祖国和人民是正确的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辨析:事物被人所喜爱就有价值,被喜爱的程度越高,其价值就越大。

1.“事物被人所喜爱就有价值”,这种说法错误地离开了事物自身的属性,只从人的主观愿望和喜好出发评价事物的价值。同时,它把人的喜好与人的需要混为一谈来评价事物的价值。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客观的标准,就是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能仅以主观喜好来评价事物的价值。

    2.(学案)邓小平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这里的“最好”意味着什么?在这里,判断“最好”提出了什么样的标准?

2.这里的“最好”意味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即生产关系的选择有着客观的标准。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最好”的两个标准:“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说的是生产关系的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说的是生产关系的选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能损害他们的利益。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是一段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在这场异常残酷的战争中,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培育和发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请分析“抗美援朝”这一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价值观。

1.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它既有力地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斗争,又保卫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我国人民、朝鲜人民以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广大志愿军指战员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培育和发扬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两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价值观是正确、科学、高尚的价值观。

2.(学案)谈谈你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价值取向的理解。

2.我国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因此“效率”问题就成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价值取向,没有效率就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那样只会“共同贫困”。效率优先的同时必须要兼顾公平,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选择。

五、(学案)相关信息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价值取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143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符合人类历史活动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统一,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循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它成为衡量现阶段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有价值的,对“三个有利于”的促进作用越大,其价值就越大。“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第三框  (学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一、(学案)学习指导

(一) (学案)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是:识记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个人实现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理解人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追求个性与奉献社会是统一的。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要领悟和认识到,实现人的价值的正确途径是劳动和奉献,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艰苦奋斗。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热爱劳动、奉献社会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144

    (三) (学案)学法指导

    1.(学案)积极投身实践。学本课内容,学生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学校和班级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劳动和奉献中体验人的价值和幸福。

    2.(学案)学习先进人物。先进人物都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的价值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先进人物的事迹,努力向他们学习,寻找自身的差距,完善自我,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和精神动力,指引自己前进。

    3.(学案)组织演讲会。实现人的价值需要艰苦奋斗和自我磨砺,学生可以就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成功、曲折与前进、机遇与挑战等问题举行演讲会。在演讲中,相互激发,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案)知识点拨

    (一) (学案)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没有劳动和奉献就无所谓实现人的价值。

    首先来看劳动。无论是物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都是在人的劳动中创造的。可以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之一。物有自身的属性和功能,但它一般不会自动满足人,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改造,才能使之满足人,才能形成物的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再来看奉献。人不能只为自己劳动,更要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人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劳动和奉献是统一的。奉献要以劳动为基础,没有劳动就无所谓奉献,奉献就体现在劳动中;劳动不能只为自己,要以奉献他人和社会为引导。劳动与奉献相结合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

    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一种对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的价值的体验。没有劳动和奉献,就没有幸福,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

    例题:马克思说:“我们的生产同样是反映我们本质的镜子。”这句话直接表明(    )

    A.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    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

    C.人的本质力量是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D.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质考查学生对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劳动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也就是说,人在劳动中把自己内在的智力、情感、意志等本质力量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外在“可见”的。没有劳动,这些内在的本质力量就无法表现,人也就无法理解自己和肯定自己。正确答案为C。

    (二) (学案)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追求个性与奉献社会是统一的。只有在这种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离开社会,脱离群体,人就无法实现人生价值;只顾自己,只讲索取,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145

    首先,社会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客观条件。人们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包括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等。这些条件都是社会提供的,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自我、贡献社会。

    其次,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人的个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之一就是追求有个性的个人,这里所讲的“个性”不是指个人的怪癖和陋习,而是指能够体现每个人独特性的内在的东西。这种内在的东西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和贡献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人的个性也就表现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没有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就无法表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也就无法形成人的真正个性。我们要在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中追求自己的个性。只有这样的个性才能脱离低级趣味,才能为他人和社会所认可。

    例题:易卜生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这表明(  )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③要实现社会价值最好先实现自我价值④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生价值的内容和实现条件的理解。①不准确,良好的社会条件是实现认识价值的有利条件,但也有很多人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③不正确,它割裂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正确答案为D。

    (三) (学案)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人生价值的实现既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也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应该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的价值所应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和意志状态。没有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意志,就无法克服困难,当然也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实现人生价值要努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解决各种问题,才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再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是指引人前进的航标器,失去了坚定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就会迷失自我,甚至走上歪路。

    例题: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火花,它

146

能熊熊燃烧起来,而在一些人身上,却是奄奄一息,就要熄灭了”。上述材料说明(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③具备了主观条件就能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努力奋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理解。①不是本题想要表达的内容。③不正确,实现人生价值同样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正确答案为D。

三、(学案)学习自评

    (一) (学案)单项选择题

    1.(学案)马克思说:“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工作,他们自己才能得到完善。”这表明(  ) 1.C     

    A.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要有良好的条件

    B.人们都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工作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D.人们不应该谋求自身的幸福

    2.(学案)为使见义勇为的精神发扬光大,近年来各地依法设立“见义勇为”基金,授予见义勇为者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体现了(    ) 2.C

    A.英雄的精神是无价的,行为是有价的

    B.贡献与索取是完全等价的

    c.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D.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应该转化为物质贡献

    3.“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表明(  ) 3.D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条件②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来实现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4.(学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诚实守信”等新内容。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对中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 4.D 

    A.旨在发挥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有助于公民道德意识的形成

    D.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一位下岗女工不怨天尤人,办起了豆腐摊点,自立自强,在新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

147

价值。身教重于言教,母亲的勤劳和家庭的艰苦培养了三个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后来他们分别考上了大学。据材料,回答5~6题:

    5.(学案)这则材料体现的唯物论的道理是(    ) 5.A

    A.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思想必须反映变化了的实际

    C.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预期目标

    6.(学案)母亲摆脱困境的事实,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6.B

    A.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良好的客观条件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只有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 (学案)非选择题

1.(学案)许多人认为,“幸福的要义有三:一是做事情,二是有爱心,三是想得开”。试说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

1.“做事情”说的是要劳动,“有爱心”说的是要奉献,“想得开”说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体验人生幸福。同时,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2.(学案) “将自己辛苦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①主张在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主张将自己的劳动收入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和个人合理消费,体现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四、(学案)能力拓展

    1.(学案)一位普通的城市女职工,从小就有当教师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末,她自愿从繁华的大都市到贫困地区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编外乡村教师,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农村孩子身上。有人认为这是在做“傻事”,她却说:“我就是想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在农家孩子中间,我感到自己被需要。”

结合这位女职工的事迹,谈谈应该如何理解人生价值。

1.①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②这位女职工的事迹体现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也是先进人物的特色;③在对社会做贡献的同时,这位女职工实现了自己当教师的梦想,个人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148

    2.(学案)材料一40年来,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副政委、退休干部孙茂芳,先后资助了14位孤寡老人、残疾人和32名特困学生,资助的金额累计达4万元。他精心照顾5位老人十余年,并为他们送终,其中照料时间最长的达17年。

    材料二孙茂芳先后被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荣获了全国首届“奉献杯”,两次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荣立一等功一次。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人生价值的什么道理?

2.(1)材料一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材料二表明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贡献和索取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贡献是索取的基础,索取有助于做出更大的贡献。

(2)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像孙茂芳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2)我们要像孙茂芳那样奉献社会、奉献他人,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第一,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第二,培养顽强不息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学案)相关信息

    (学案)用爱心实现人生价值

    1月13日,刚从北京捧回全国“爱心捐助奖”的莱芜市金来建筑总公司总经理韩金来,又带上钱物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了。在去年12月15日国家民政部表彰的208个“爱心”单位和个人中,韩金来是捐助现金最多的个人。20年来,他累计为家乡的建设和公益事业捐献资金1 580多万元。

    韩金来是莱城区茶业口镇南嵬石村人,因家境贫寒,小学四年级时就辍学了。1984年腊月初五,韩金来组织26个人,带着4辆小推车、26把铁锹到淄博市张店区挖土方。如今,他的金来建筑公司的施工范围已由淄博扩展到省内外的十几个市、县,拥有资产2 000多万元,分公司20个,职工1 200多人。创业20年,他从没有拖欠过职工一分钱。每逢过年,在外省市工作的员工无法与家中亲人团聚,他就备足了年货,挨家挨户送去;哪个员工家里有病人等着花钱,不用多说,自有人送上家门。

    韩金来兄妹8人,他忘不了贫穷的滋味,更忘不了困难时帮助过他的父老乡亲。从1989年起,韩金来先后为18个村捐款100万元用于道路建设;投资150万元为南嵬石、西嵬石村建带拦河坝的桥涵两座,解决了两村村民出村难的问题;只上过4年小学的韩金来深知知识的重要,先后捐助8所学校110万元,用于校舍改造。

    韩金来是尊老敬老的典范。从1998年起,每年农历九月九,他都给南嵬石村65岁以上的老人赠送面粉、花生油和零花钱,累计已达12万多元。2002年4月,韩金来又在龙山绿化区投资130多万元建起了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的敬老院、书画院各一座,让全镇的16名老人无偿人住。

149

    目前,他和他的家人却仍然住在农村原有的老宅子里,家里摆设陈旧,他的衣着更是朴素无华,一双布鞋一年四季穿在脚上。妻子和其他家庭妇女一样,有承包田,下地劳动,有时参加一些施工活动,如值班等,但享受同等报酬。儿子韩大海在莱芜一中上学,每月只给生活费。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