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长了个软包:常用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4:33:21
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技术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别名甜草根、粉草 根等。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止咳化痰、缓和药 性之功能。 一、形态特征 甘草为多年生植物,高达 20cm—80cm,根茎多横走向,主 根粗壮,外皮红棕色,茎直立,有白勾结短毛刺腺体,奇数羽 体状叶,小叶7 枚—10 枚,卵形或宽卵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 基部圆,两面有短毛及腺体,蝶形花冠淡紫色,荚果扁平,呈 镰刀状或环状形弯曲,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花期6 月—7 月, 果期7 月—9 月。 二、生长习性 甘草原产地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带,特点是干 旱。雨量少,光照强,温差大,甘草期生长在该气候条件下, 使其具有抗寒、耐热、耐旱、怕涝和喜光的特性,而且特别喜 欢钙质土壤。 甘草种子有硬实现象,硬实率在70%—90 之间,经过5℃— 20℃的变温后发芽良好,一般在50%以上,种子寿命1 年—2 年。 种子直播的第四年可采挖,根茎繁殖的2—3 年可采挖。 三、栽培技术 2 1.选地、整地 栽培甘草应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的沙质土壤,耕翻 30cm 即可,目前多实行平作,极少作高床为排水良好及灌溉, 也可将地整成小畦,施入基肥,整地最好是秋翻,春翻必须保 墒,否则影响出苗、保苗。 2.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播前用50℃—55℃温水浸泡2 小时—3 小 时或用玻璃碴与种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时,也可用硫酸(浓硫 酸;水=1:1.5)浸种约1 小时即可,春播在3 月—4 月,秋播 在8 月—9 月。条播按行距50cm 开沟,沟深3cm 将种子均匀地 撒入沟内,然撒入穴内,每亩用种量3kg,播后保持土壤湿润, 可在苗床上盖草,土层干旱时浇水,播后三周出苗。 (2)根茎繁殖。在春、秋季挖出根茎,截成5cm 左右的小 段,每段应有1 个—2 个小芽,埋在地下,深度根据土壤湿度决 定,一般约20cm 左右。 (3)分株繁殖。在甘草株旁能自行萌发出很多新株,在春 秋季或秋季挖出栽植。 3.田间管理 (1)灌水,应视土壤类型及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 盐碱土壤,播后可灌水,以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度上升。人工栽 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进行浇水。 (2)中耕除草。一般在出苗的当年进行中耕除草,从第二 年起甘草根分孽,杂草很难与之竞争,不需要中耕除草。 (3)施肥。播前要施足底肥,以厩肥为好,生长期可于早 3 春追施磷肥施后覆土。甘草根具有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 缺氮素。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一般在5 月—6 月发病,危害叶片。防治方法: ①发病初期喷洒90%敌锈钠400 倍液;②集中烧毁。 (2)褐斑病。一般在5 月—6 月发病,为害叶片。防治方 法:①发病初期喷洒1:1:100—160 波尔多液或70%的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2000 倍液;③集中病枝烧毁。 (3)白粉病。一般5 月始发,危害叶征。防治方法:①清 洁田园,拔除病残株;②喷0.2—0.3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0%多 菌灵硫磺胶悬剂600 倍液。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 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与加工 播种后1 年—4 年均可采收,但一般播后1 年—3 年收获, 秋天9 月—11 月或春天越冬芽萌动前可起挖。采挖时先将地上 部分割掉,深挖60cm—70cm 将根挖出,除出泥土,剪去芦头, 晒到七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捆成小捆再晒干。 五、留种技术 于秋季待荚果干燥、颜色加深时采摘,晒干,打下种子, 簸去杂质,放阴凉处通风干藏、根茎繁殖时,选如手指粗的根 茎截成10—15cm 小段,每段1—2 个芽,按沟距30cm、深5cm 将根茎节段平施在沟底,覆土压实。 防风 4 防风为多年生伞形科植物,别名关防风、东防风,以根入 药。味甘,性温,有解表发汗、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 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 一、生物特性 防风株高 30—40cm,全株无毛。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 根茎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二歧分枝。双悬果, 成熟果实黄绿色或深黄色,长卵形,稍侧扁;果有5 棱。花期8 月—9 月,果期9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防风适应性较强,耐寒、耐干旱,喜阳光充足、凉爽的气 候条件,适宜在排水良好、干燥的沙壤土中生长,在一、二类 地区均可栽培。 种子容易萌芽,在 15℃—25℃的范围内均可萌发,新鲜种 子发芽率可达70%以上,贮藏1 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 故生产上以新鲜种子作种为好。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 15℃,生 产上春、秋季播种均可。种子在春季播种20 天左右出苗,秋播 第二年春天出苗。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防风是深根性植物,主根长可达 50—60cm,应选地势高、 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粘土种植的防风极短,质量差。防风 是多年生植物,整地时需施足基肥,每亩用厩肥3000—4000 公 手及过磷酸钙15—20 公斤,深翻细耙、整平。 5 2.繁殖方法 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进行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在春、秋季都可播种。春播在4 月中旬; 秋播在10 月中下旬播种,第二年春天出苗。春播需将种子放在 温水中浸泡1 天,使其充分吸水以利发芽。在整好的地内按30 —40cm 行距开沟条播。沟深 2cm,把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 盖平,稍加镇压,播后20 天—25 天即可出苗。每亩用种子2— 3 公斤。 (2)分根繁殖。在收获时或早春,取粗0.7cm 以上的根条 截成3cm 长的小段作种。按株距15cm×50cm、穴深6—8cm 栽种, 每穴一段顺栽插入,栽后覆土3—4cm,每亩用种量约50 公斤左 右。 3.田间管理 (1)间苗。苗高5cm 时,按株距7cm 间苗;苗高10—13cm 时按13—16cm 株距定苗。 (2)除草并培土。6 月前需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植株封行时,先摘除老叶,后培土稳根,以防倒伏;入冬时结 合清理场地再次培土以利于根部越冬。 (3)追肥。每年6 月上旬或8 月下旬需各追肥1 次,用过 磷酸钙或堆肥开沟施入行间。 (4)摘薹。2 年以上植株,除用于留种的外,都要按时摘 薹。 (5)排灌。在播种或栽种后到出苗的时期内,应保持土壤 湿润。防风抗旱力较强,多不需浇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以 6 防积水烂根。 4.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夏秋季为害,危害叶片。防治方法:①施磷 肥、注意通风透光;②发病时以50%硫磺悬浮剂400 倍液喷雾防 治。 (2)菜粉蝶。5 月始为害,幼虫咬食叶、花蕾。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杀;②在幼龄期喷25%快杀灵乳油800 倍液或80%敌敌 畏乳油1000 倍液防治。 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 一般在种植第二年冬季10 月下旬到11 月中旬,或春季萌 芽前采收。春天分根繁殖防风,在水肥充分足、生长茂盛的条 件下当年可收,防风根部入土较深,根脆弱易断,收时应从沟 内的一端开沟,顺序采挖。去除残留茎叶和泥土,晒干时去掉 须毛,按根的粗细长短分级,扎成小把,晒干即可。 五、选种技术 选生长旺盛、没有病虫害的二年生植株留种。增施磷肥, 促进开花、结实饱满。待种子成熟后,搓下种子,晾干后放阴 凉处保存。 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别名大青根,叶称 7 大青叶、由鲜叶加工制成深蓝色粉末状物为青黛,三者均为常 用中药,药性类同。具有清热角毒、凉血消肿之功能。 一、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40—120cm。主根生圆柱形,肉质肥厚, 灰黄色。茎直立略有棱,上部多分枝,稍带粉霜;基部稍木质 光滑无毛。基生叶有柄,叶片倒卵形蓝绿色,肥厚,先端钝圆, 基部渐狭,全缘或略有锯齿;茎生叶无柄,叶片卵形披针形或 披针形,有白粉,先端尖,基部耳垂形,半抱茎,近全缘。复 总状花序,花黄色,花梗细弱,花后下弯弧形,短角果矩圆形、 扁平,顶端钝圆而凹缺,或全截形,边缘有翅,成熟时黑紫色。 种子1 粒,稀2 粒—3 粒,呈长圆形。花期4 月—5 月,果期5 月—6 月。 二、生长习性 板蓝根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性很强,耐严寒,喜温暖, 但怕水渍,张掖市各县区均有种植,民乐县种植面积最大。 种子容易萌发,15℃—30℃范围内均发芽良好,发芽率一 般在80%以上。种子寿命1 年—2 年。 板蓝根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方能开 花结籽,故生产上就利用这一特性,一般采取春播或夏播当年 收获叶子和挖取其根。当年收获的,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避 过春季低温,以防发生春化作用而导致当年抽薹,影响其品质, 当年抽薹产生的种子不能留作种用。如按正常生育期栽培,仅 作留种用。 三、栽培技术 8 1.选地、整地 板蓝根是一种深根性植物,主根长达 40—50cm,故应选土 层深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种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粘土 不利板蓝根生长。播种前深翻土地 20—30cm,施足基肥,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然后深耕、细肥整平,砂土地呆稍浅些,民乐 县种植一般作平畦栽培。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播种日期一般为春播和早夏播,播期依海拔 高度不同而不同,川区一般4 月上旬,山区一般在4 月下旬到5 月中旬,海拔高芳 2200m 以上不宜种植,播种时先在地面上按 20—25cm 行距划出2cm 左右深的浅沟,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入沟 内,覆土 1cm 左右,稍加镇压,墒情差者将适当浇水。温度适 宜时,播种后7 天即或出苗,每亩用种量2.5—3kg。 3.田间管理 7—10cm 苗高时应结合中耕锄草及间苗,最后按株距6—8cm 定苗。定苗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追施 1 次人粪尿或化 肥,如遇伏天干旱天气可在早、晚浇水,切忌在阳光下曝晒下 进行。 4.病虫害防治 (1)霜霉病。5 月—6 月始发,尤在夏季最多,发病严重, 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处理植株,减少病原; ②轮作;③用70%乙磷铝锰锌500 倍液或70%霜霉净800 倍液喷 雾,隔7 天喷雾一次,连续2 次—3 次。 (2)菌核病。5 月始发,6 月—7 月多雨高温时发病严重, 9 从土壤中传染,故基部叶片首先发病,然后向上为害茎、茎生 叶及果实;防治方法:①水旱轮作或禾本科作物轮作;②增施 磷钾肥;③施用石硫合剂于植物基部。 (3)菜粉蝶。其幼虫俗称菜青虫,于5 月起危害叶片,尤 以6 月上旬到7 月下旬为害严重,可用生物农药BT 乳剂,每亩 200—250g 或90%敌百虫800 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用高毒农药。 四、采药与加工 板蓝根在收根前,可收2 次—3 次叶子,第一次在6 月下旬, 苗高 20cm 左右时进行,留茬 2—3cm 以利发新叶;第二次于 8 月下旬,伏天高温季节不宜收,以免引起死亡。收后的叶子晾 干,即成药用大青叶,以叶大、少破碎、干净、色墨绿,无霉 味者为佳。板蓝根应于入冬前选晴天采挖,挖时务必刨深,以 防把根刨断。起土后,去净泥土和茎叶,摊晒到七八成干,扎 成小把再晒到全干即可。以根长直、粗壮、坚实粉足者为佳。 五、留种技术 春、夏种的板蓝根于入冬前采挖时,选取无病、健壮的根 移栽到留种地上,株距 30cm×40cm,留种地宜选在通风排水良 好、阳光充足的地方。第二年发芽时加强肥水管理,适当施些 磷肥,于5 月—6 月种子由黄转黑时,全株割下,晒下脱粒。也 可在采挖板蓝根时留出部分植株下挖,自然越冬收籽。如因茬 口关系,还可采取秋播、幼苗越冬的办法,促进第二年正常结 籽。做过种子的板蓝根已木质化,故不能作药用。 10 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的干燥要,又名大药、苦菜根、铃铛花 等。为常用中药,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排脓之功能。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光滑,高 40—50cm,体内具有白色 乳汁。根肥大肉质,长圆形或圆柱形,外皮黄褐色或灰褐色。 茎直立,上部稍分枝。叶近无柄,茎中部及下端叶小而窄,互 生。花生或数杂呈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裂片5,与花冠 裂片互生;子房下位。卵圆形,柱圆形,柱头 5 裂,密被白柔 毛。蒴果倒卵形,先端5 裂。种子卵形,黑色或棕色,具光泽, 花期7 月—9 月,果期8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桔梗为深根性植物,根粗随年龄而增大,当年主根可长达 15cm 以上;第二年的7 月—9 月为根的旺盛生长期。采挖时, 根长达50cm。幼苗出土至抽茎6cm 以前,茎的生长缓慢,茎高 6cm 至开花期(4 月—5 月)生长加快,开花后缓慢。至秋冬气 温10℃以下时倒苗,根在地下越冬,一年生苗可在零下17℃的 低温下安全越冬。 种子在10℃以上时开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20℃—25℃, 一年生种子发芽率为 50%—60%,二年生种子发芽率可达 85%左 右。且出芽快。种子寿命为1 年, 桔梗吉凉爽湿润环境,野生多见于向阳山坡及草丛中,栽 11 培时宜选海拔 1100m 以下的丘陵地带,对土质要求不严,但以 栽培在富含磷、锌的中性砂土里生长较好,追施磷肥,可以提 高根的折干率。桔梗喜阳光耐干旱,但切忌积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取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的地带或排水良好的平地,土质 宜选砂壤土,壤土或腐殖土,每亩施土杂肥4000kg 作底肥,深 耕30—40cm。整细平,作成宽1.2—1.5m 的畦。 2.繁殖方法 以种子繁殖为主,但应注意一年生的桔梗结的种子俗称“娃 娃种”,瘦小而瘪,颜色较浅,出苗率低,且幼苗细弱,产量低, 而二年生桔梗结的种子大而饱满,颜色深,播种后出苗率高, 植株生长快,产量高,一般单产可比“娃娃种”高30%以上。 (1)种子处理。将种子臵于50℃—55℃的温水中,不断搅 动,并将泥土、瘪子及其它杂质漂出,等待水凉后,再浸泡 12 小时,或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2 小时,可提高发芽率。 (2)播种期。秋播、冬播及春播均可,但以秋播为好,秋 播当年出苗,生长期限长,结果率和根粗明显于第二年春播者。 (3)播种方法。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产量 高于移栽,且根形枝小,质量好,在生长上多采用条播;在畦 面上按行距20—30cm 开条沟,深4—5cm,为使种子播得均匀, 可用 2 倍—3 倍的细土或细沙拌匀播种,播后盖草木灰或覆土 2cm,用种量:直播每亩0.75—1kg,育苗每亩5—8kg。 3.田间管理 12 (1)间苗、补苗。苗高2cm 时适当疏苗,苗高3—4cm 时 定苗。以苗距10cm 左右留壮苗1 株。补苗和间苗可同时进行, 带土补苗易于成活。 (2)中耕除草。由于桔梗前期生长缓慢,故应及时除草, 一般3 次,第一次在苗高7—10cm 时,1 个月之后进行第二次, 再过1 个月进行第三次,力争做到见草就除。 (3)肥水管理。6 月—9 月是桔梗生长旺季,6 月下旬和7 月视植株生长情况应适时追肥,种肥以人畜粪为主,配施少量 磷肥和尿素。无论是直播还是育苗移栽,天旱时都应浇水。水 浇过多田内积水,桔梗很易烂根,应注意排水。 (4)打顶、除花。苗高 10cm 时,二年生留种植株进行打 顶,以增加果实的种子和饱满度,提高种子产量,而一年生或 二年生的不留种的植株一律除花,以减少养分消耗,促进地下 根的生长。在盛花期喷施1ml/l 的乙烯利1 次,可基本上达到 除花目的,产量较不喷施者增加45%。 4.病虫害防治 (1)轮纹病和纹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可用1:1: 100 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 倍液喷施。 (2)蚜虫、红蜘蛛。危害幼苗和叶片。可用 40%乐果乳剂 1500 倍液—2000 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 倍液,每天喷杀1 次。 (3)菟丝子。在桔梗地里能大面积蔓延,可将菟丝子茎全 部拔掉,为害严重时连桔梗植株一起拔掉,并深埋或集中烧毁。 此处尚有地老虎危害,可以敌百虫毒饵诱杀。 13 采收前7 天—10 天禁上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与加工 播种 2 年生或移栽当年的秋季,当叶片黄萎时即可采挖, 割去茎叶、芦头,将根部泥土洗净后,浸水中,趁鲜用玻璃片 刮去表面粗皮,洗净,晒干或用无烟煤火炕干即可。 五、留种技术 桔梗花期较长,果实成熟期很不一致,留种时,应选二年 生的植株,于 9 月上旬、中旬剪去弱小的侧枝和顶端较嫩的花 序,使营养集中在上旬中部果实。10 月份当蒴果变黄,果顶初 裂时,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时应连果梗一起割下,先臵室内通 风处理后熟3—4 天,然后再晒干,脱粒,去除瘪干和杂质后贮 藏备用。成熟的果实易裂,造成种子散落,故应及时采收。 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的干燥根,又名北柴胡、具有解表和里、 升阳举陷功能。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 45—85cm。主根圆形,分枝或不分枝, 质坚硬。茎直立丛生,上部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叶互生, 基生叶倒披针形,基部渐窄成长柄;基生部叶长圆状披针形, 无柄,先端渐尖呈短芒,全缘,有平行脉5 条—9 条,前面具粉 霜。复伞形花序腋色,萼齿不明显;花瓣5,先端向内折;雄蕊 14 5;雌蕊 1,子房下位,花柱 2,花柱基黄棕色。双悬果宽椭圆 形,扁平,分果瓣形,褐色,背面具有5 条棱。花期8 月—9 月, 果期9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柴胡常生于海拔 1500m 以下山区,荒坡、草丛、路边、林 缘和林中隙地。适应性较强,喜稍冷凉而又湿润的气候,较能 耐寒、耐旱怕高温和涝洼积水。 种子有生理后熟理象,层积处理能促进后熟,但在干燥情 况下,经4 个月—5 月也能完成后熟过程。发芽率可达50%—60%。 种子寿命为1 年。植株生长的温度20℃—25℃。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比较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夹砂地或砂壤土。深翻, 同时施足基肥,每亩施农肥2000kg,整细耕平,作成1.3m 宽的 畦。坡地可只开排水沟,不作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 (1)直播法 3月—4月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30cm 左右开沟,穴播按穴距25cm 开穴,播沟和播穴宜浅不宜深。将 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均匀地撒地沟内或穴里,每亩用种量 0.8 —1.2kg。 (2)育苗移栽法。川区一般3 月下旬播种,山区一般4 月 上旬播种。选向阳的地块作苗床,如温度不够可在拱棚中育苗。 浇水待水渗下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地面上,并用筛上一层细 15 土,再覆上地膜或草帘,以利保温保湿。到4 月下旬到5 月上 旬苗高6—8cm 时即可定植到大田里。此法省种、产量高,但费 工,根形差。 3.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苗高约 10cm 时开始松土除草,注意松土 要浅,不要撞伤或压住幼苗。 (2)间苗、定苗。可结合松土除草同时进行,去弱留强, 条播每隔5—7cm 留壮苗1 株,穴播每穴留4—5 株。如发现缺 株应及时带土补苗。 (3)追肥。移栽前一般同时结合除草,追施较浓的人畜粪 一次。6 月—7 月是植株最为旺盛期,此是应适当追肥和浇水。 第二年同样中耕施肥2 次。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危害茎叶。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处理病株; 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000 倍液喷雾。 (2)班枯病。危害叶片。防治方法:清洁田园;轮作;发 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 剂400 倍液喷雾。 (3)黄凤蝶。幼虫危害叶片可用90%敌百虫800 倍液或25% 快杀灵乳油1500 倍液喷雾防治。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 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与加工 播种后第二年9 月—10 月,植株开始枯萎时采挖。挖出根 后,除去茎叶,抖去泥土,晒干即可,产品以粗壮、整齐、质 16 坚硬、不易折断、无残茎和须根者为佳。在华东一些省区,以 收全草入药,可在播种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收根时取茎叶,晒干 即可。如在春夏采收15cm 左右的幼嫩全草,习称“春柴胡”。 秦艽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的干燥根。性平,味苦、具有祛风 湿、止痛、退虚热之功。 一、形戊特征 秦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 20—60cm。主根粗长,长圆锥 形、=扭曲不直。须根多扭结或黏结成一个圆柱形。基部为残叶 纤维所包围。茎直立或斜生,单一,基生叶密集成莲花状,茎 生叶对生,较小,基部连合;叶片披针形或矩圆形,聚伞花序 一侧开裂,萼齿小,一般4 枚—5 枚或缺;花筒状钏形,蓝紫色, 顶端分裂,裂片卵圆形,裂片间有对称的褶,三角形;雄蕊5, 生于花冠筒的中下部;子房无柄,柱头 2 裂。蒴果矩圆形;种 子矩椭圆形、深黄色。花期7 月—8 月,果期8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秦艽喜潮湿和冷凉气候,耐寒,怕光,怕积水。对土壤要 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和砂壤土为好;地下部分可 忍受零下 25℃的低温。在干旱季节,易出现灼伤现象,特别是 叶片,在烈日直射下易变黄和枯萎,每年从根茎部分生出一个 地上茎,生长年限较长的地上茎多簇生。通常每年 5 月下旬返 青,6 月下旬开花,8 月种子成熟,年生育期约100 天左右。 17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质地疏松向阳的砂壤土,于春季或 秋季进行翻耕,耕深30cm 左右,拣去石头或树根;每亩施优质 腐熟农家肥3000kg,过磷酸钙80kg,草木灰500kg;整平耙细。 作畦或打垄,待播。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 4 月上中旬,夏播 于 6 月中上旬进行。方法是选取饱满成熟的种子,于早春在整 好的地上开沟,沟深1—2cm、沟距24cm。条播或穴播,将种子 均匀地撒入沟内,然后覆土,略加镇压,在有条件的地区或以 覆盖一层草,进行保墒遮阴,以促进种子萌芽,每亩播种1kg。 3.田间管理 播种后 1 个月左右出苗,苗高 6—8cm 时按株距 12—15cm 进行均匀间苗,间苗后要适当浇水与追肥,中耕除草每年 2 次 —3 次,一般于5 月中下旬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此时幼苗易受 伤,必须操作细致;6 月中下旬或7 月上旬,再进行第二次除草。 每年追肥2 次—3 次,以农家肥为主,农家肥作冬肥施入,每亩 施入人畜粪1500kg—2000kg 或腐熟油饼50—100kg,化肥以三 料复合肥为好,一般在植株封垄后趁雨或浇水时撒施,每亩 20kg;第三次开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施0.6kg, 分3 次喷施,每隔10 天喷1 次。 4.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一般多于6 月或7 月发生,危害叶片,严重 18 时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①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②发病 初期可喷1:1:150 的波尔多液,10 天喷1 次,连续3 次,或 用70%代森锌锰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每7 天1 次,喷洒2 次— 3 次。 (2)蚜虫。多天春未夏初发生,危害根部。防治方法:发 病初期喷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或用20%速灭杀丁 乳油每亩20ml 对水50kg 喷雾,每隔15 天用药1 闪,连续2 次 —3 次,效果明显。 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加工 秦艽生长缓慢,一般生长 8 年后于秋季采挖,生长快的可 在 5 年左右时采挖;把挖出的根除掉茎叶、根须和泥土,然后 用清水洗净,使根呈乳白色,再放专用场地或架子上晾晒,待 根变软时,继续堆入3 天—7 天进行“发汗”,至颜色呈灰黄色 或黄色时,再摊开晒干即可,小秦艽采挖后趁鲜搓去黑皮,然 后晒干即可。 五、留种技术 选择无病、健壮植株作为留种株,秦艽主要靠种子进行繁 殖,一般从种子萌发的第二年至第三年后植株即可开花结实, 采收成熟饱满的种子即可作为种子留用。 黄芪 19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和内蒙古黄芪的干燥根。具有补 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能。 一、形态特征 1.膜荚黄芪 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cm。主根深长,棒状,稍带木质, 浅棕黄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6 对—13 对,小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钝尖,截形或具短尖 头,全缘,下面被白色长柔毛;托叶披针形或三角形,总状花 序腑生,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钟形,萼齿5;花冠蝶形,淡 黄色;雄蕊 10,2 体(9+1);子房被疏柔毛。荚果膜质膨胀, 半卵圆形,先端尖刺,被黑色短毛。种子5 枚—6 枚,肾形,黑 色。花期5 月—6 月。果期7 月—8 月。 2.蒙古黄芪 形态极似上种,主要区别为小叶较多,12 对—18 对,较小, 小叶片通常为椭圆形。子房及荚果均光滑无毛。 二、生长习性 黄芪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涝。幼苗细弱,怕光。适 宜于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中性和碱性砂壤土中 生长。 种子容易发芽,发芽适宜温度为 15℃—30℃变温,用沙子 或砂纸擦破种皮能大大提高种子发芽率。种子寿命1 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黄芪为深根性植物,故应选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砂 20 壤土种植,不宜在粘土地、涝洼积水和盐碱地种植。选阳光充 足地块于秋田物收后深翻 25—30cm,每亩施入农家肥 3000— 4000kg,过磷酸钙30—40kg 作基肥,民乐县种植以平畦为主。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种子表皮坚硬,吸水能力差,播种前,用沙 子或砂纸擦破种皮,或用50℃—55℃的温水浸种6 小时—12 小 时,能提高发芽率。一般以春播为主,3 月—4 月初在整好的地 上开深3—4cm 的沟,播后覆土2—3cm 稍加镇压,干旱时浇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亩用种3kg 左右,播后10 天—15 天出苗。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苗高 4—5cm 时进行间苗和补苗,苗高 10cm 时,按株距10—15cm 定苗,结合间苗和定苗适当中耕除草。 (2)排灌。出苗前后如干旱,可适当浇水,以利于苗出土 生长。定苗后一般不浇水。保持地面稍干,以利根向下伸长, 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 (3)打顶、摘蕾。除留种苗外,应在现蕾摘除,并打去钭 成为花序的顶心。 (4)追肥。如果是2 年—3 年后采收,从第二年起,每年 早春于行间沟施追肥,每亩施1000kg农家肥,配加过磷酸钙20kg 施后覆土并浇水。 4.病虫害防治 (1)白粉病。5 月始发,7 月—9 月尤重,主要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拔除病残株;②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 或2%BO—10 生物制剂300 倍液喷雾。 21 (2)芜菁叶蜂。危害叶、嫩芽、花和嫩荚,可用西维因粉 或于花期用乐果乳油防治。 其它尚未蛀虫、拟地甲、蝼蛄、地老虎等虫等。 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使用高毒农药。 四、采收与加工 播种后1 年—3 年均可采收,但一般播后1 年—2 年收获, 秋天9 月—11 月或春天越冬芽萌动前可起挖。采挖时先将地上 那分割掉,深掉60—70cm 将根挖出,除去泥土,剪去芦头,晒 干七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分等捆成小捆再晒干。 五、留种技术 秋季收获时,选植株健壮、主根肥大粗长、侧根小、当年 不开花的根留作种栽,芦头下留10cm 长的根,留种田宜选排水 良好、阳光充足的肥沃地块,施足基肥,按行距40cm,开深20cm 的沟,按株距25cm 将种根垂直排放于沟内,芽头向上,覆土盖 住芦头顶1cm 厚,压实顺沟浇水,再覆土10cm 左右,以利防寒 保墒,早春解冻后,扒去防寒土。随着植株的生长,结合松土 进行护根培土,以防倒伏。7 月—8 月待种子变褐色时及时摘下 荚果,晒干脱粒,去除杂质,臵通风干燥处贮藏。留种田加强 管理,可连续采种5—6 年。 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 22 根及茛茎,又称生军、将军、川军。性味苦、寒。有泻实热、 下积热、化瘀解毒功能,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 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等症。 一、形态特征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木质化,呈萝 卜形,有的具数个分叉,呈牛头形。茎直立,不分枝,高 90— 120cm,中空,有纵沟和短柔毛。根生叶大,近圆形,掌状深裂, 花序圆锥形,分枝紧密,小枝向上挺直,数枝簇生于各节,花 小,数朵簇生,绿色或浓紫色,瘦果红色,三角形,长圆,具3 个棱翅,顶部圆形或微圆,基部心形。 二、生长习性 性喜冷凉气候,耐寒,怕高温,野生于我国西北及西南海 拔2000m 左右的高山区;气候条件:冬季最低气温要在零下10℃ 以上,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50 天—180 天,年降雨量 为500—1000mm。对土壤要求较严,一般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 质、排水良好的土壤或砂壤土最好。在粘重酸性的土壤栽种, 造成根茎生长不良,影响产量。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过高的地 块,不宜种植。需经4 年—5 年后再种,宜与豆科作物轮作,或 以党参、黄连为前作。 大黄种子容易萌发,在 15℃—25℃的温度条件下,发芽率 可达85%以上,种子寿命为1 年—2 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大黄是一种深根性植物,主根可深入土层 30—40cm,选地 23 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坡地为好,前茬作物玉米、马铃薯 等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足基肥,每亩施厩肥 4000—5000kg,在 贫瘠的土壤上,还可增加施肥量。 2.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芽繁殖。种子繁殖又分直播和育 苗移栽两种方法。 (1)直播。在初春或早春进行。直播按行距 70cm×60cm 播种。穴播,穴深3cm 左右,每穴播种5 粒—6 粒,覆土2cm 左 右,每亩用种量2—3kg。 (2)育苗移栽。为了节约种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或在季 节干旱、不宜直播栽培的地区,常采用播种育苗,移栽大田。 方法是在整好的地上做宽 1.2 的高畦,四边开排水沟。横向在 畦上开沟条播行距12cm,深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 —3cm,再覆一层草。发芽出土后揭去覆草。注意拔草,5 月—6 月施一此稀人畜粪追肥。过冬时10 月下旬在大黄苗行上培土3 —5cm 以防幼苗受损,第二年移栽。 育苗第二年的4 月中旬(谷雨)或8 月下旬(处暑)移栽。 将苗挖出后把幼苗侧根剪去,在整好的土地上,及时栽植,株 行距各60cm,挖穴15—30cm 深,每穴1 株,覆土埋住芦头,压 实土壤,使根与土紧密结合。 移栽时可采取:“曲根定植”,即定值时将种苗根尖端向上 曲,呈环形,可大大降低植株的抽薹率。 (3)子芽繁殖。在收获大黄时,将母株根茎萌生健壮而较 大的子芽摘下种植。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第二年秋天再 24 行定植。为防止伤口处腐烂,栽种时可在伤口涂上草木灰。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大黄第一年幼苗小,杂草易生,结合松土 要除杂草,在行间种植大豆、玉米、抑制杂草生长。第二年至 第三年,在5 月上旬、7 月下旬除草松土。并在根部多培土。 (2)施肥。大黄为喜肥植物,除施基肥外,每年还需进行 追肥2次—3次。第二年6月亩追饼肥50kg,过磷酸钙10—20kg。 第二年追肥2 次,分别于5 月、6 月在行间开沟施入人畜粪或过 磷酸钙20—30kg,施入后覆土、浇水。 (3)打薹。大黄栽种后,第二年开始抽薹开花,除贸种地 外其余植株的花薹摘掉,打薹应在晴天进行。 4.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为根腐病,多在8—9 月多雨季节发生,或在高 温高湿时发生,常在大黄收获的当年,或前一年发生。根部顶 端开始变黑腐烂,叶片同时变黄,以至枯死。防治方法:要注 意排水及时松土。打薹后,用土埋好打薹的伤口,或用生石灰 水消毒。发病后及早拔除病株,秋季收集枯枝叶烧毁,减少病 菌来源。 虫害有蚜虫,6 月—7 月为害严重,可用10%蚜虱净可湿性 粉剂3000 倍液或10%功夫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喷洒。鼠害可诱 杀或人工扑杀。 四、采收与加工 大黄栽种2 年—3 年后,在9 月—10 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收 获。收时,先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仔细将土 25 抖掉,过大的根茎可以切成几块,中、小形的切片,风干、晒 干、或烘干。干后装于木箱或撞药设备内冲撞,撞去粗皮,露 出黄色即可。每亩可收干货200—250kg。 采收前 7 天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使用 高毒农药。 五、留种技术 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较纯的三年生植株,加强田间 管理,于5 月—6 月抽花茎时设立支架,以免种子成熟后被风吹 落,应经常注意生长情况。7 月中旬部分种子呈黑褐色时,即可 迅速割去,放在通风阴凉处使其后熟,数日抖下作种用。供春 播用的种子应阴干贮藏,切勿受潮湿。 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的干燥根。具有补中益气、益血生 津等功能。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藤木。全株断面具白色乳汁,并有特殊气味。根 长圆柱形,少分枝,肉质,表面灰黄色至棕色,上端部分有细 密环纹,下部则疏生横长皮孔。根头膨大,具多数瘤状茎痕, 习称“狮子盘头”。茎细长多分枝,幼嫩冲淡分有细白毛。叶互 生,对生或假轮生,叶片卵形广孵形,基部近心形,两面有毛, 全缘或浅波状。花单生,花萼裂,绿色,花冠钟状、5 裂黄绿色 带紫斑。蒴果圆锥形;种子多数,细小,椭圆形,棕褐色,具 26 有光泽。花期8 月—10 月,果期9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党参喜凉爽湿润气假,耐寒,怕高温积水,幼苗期喜阴怕 曝晒,成株期喜光。 种子在10℃以上即可萌发,发芽适宜温为18℃—20℃。新 鲜种子发芽率可达85%以上。但隔年种子发芽率极低,甚至完全 丧失发芽率。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低洼地、 粘土、盐碱地、不宜种植,忌连作。育苗地宜选半阴半阳,距 水源较近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2000kg 左右,然后耕细整平, 或每亩施农家肥 3000kg 左右,并加入少许磷肥施后深耕 30cm 耕细整平,作成1.2 米宽的平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常用育苗移栽,少用直播。 (1)育苗。一般在7 月—8 月雨季或秋冬封冻前播种,在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春播、条播、可撒播。为使种子早 发芽,可用 40℃—50℃的温水,边搅拌边放入种子,至水温与 手温差不多时再放5 分钟,然后移臵纱布袋内,用清水洗数次, 再整袋放于温度15℃—20℃的室内沙滩上,每隔3 小时—4 小 时用清水淋洗1 次,5 天—6 天种子裂口即可播种。撒播:将种 子均匀地撒入畦面,再稍盖薄土,以盖住种子为度,随后轻镇 压种子与土紧密结合,以利出苗,每亩用种1kg。条播:按行距 27 10cm 深开1cm 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同样盖以薄土, 每亩用种 0.6—1kg,播后畦面用玉米秆、稻草或松杉枝等遮盖 保湿,以后适当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播者,可覆盖地 膜,以利出苗。当苗高约5cm 时逐渐揭覆盖物,苗高约10cm 是 按株距2—3cm 间苗。见草就除,并适当控制水分,宜少量勤浇 水。 (2)移栽。党参苗生长1 年后于秋季10 月中旬至11 月封 冻前,或早春 3 月中旬化冻后,幼苗萌发前移栽,在整好的畦 面上,按行距20—30cm 开15—20cm 深沟,山坡地应顺坡横向 开沟,按株距 6—10cm 将参苗摆放在沟内,芽头向上,然后覆 土约5cm,每亩用种量约3kg。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出苗后见草就除,松土宜浅,封冻后停止。 (2)追肥。育苗时一般不追肥。移栽后,通常在搭架前追 施1 次人畜肥,每亩施1000—1500kg 施后培土。 (3)灌排。移栽后要及地灌水,以防党参苗干枯,保证出 苗,成活后不灌水或少灌水,以防党参苗徒长,雨季注意排水, 防止烂根。 (4)党参茎蔓长可达3m 以上,故当苗高30cm 时应搭架, 以便茎蔓攀架生长,利于通风透光,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 抗病能力。搭架材料就地取材,如树枝等。 4.病虫害防治 (1)锈病。秋季多发,危害叶片。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 ②发病初期用50%硫磺悬浮剂200 倍液或25%粉锈宁1000 倍液 28 喷施。 (2)根腐病。一般在土壤过湿和高温时多发,危害根部。 防治方法:①轮作;②及时拔除株并用石灰粉消毒病穴;③雨 季注意排水;④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 倍液。 (3)蚜虫、红蜘蛛。危害叶片和幼芽,防治方法:可用40% 乐果乳油液800 倍液、205 蟥死净乳油2000 倍液、2.5%功夫乳 油3000 倍液,喷雾,此外尚有蛴螬、地老虎等为害根部。 采收前7 天—10 天禁止使用任何农药,整个生长季节严禁 使用任何高毒农药。 四、采收与加工 一般移栽1 年—2 年后,于秋季地上部分枯萎时收获,先将 茎蔓割去,然后挖出党参根,抖去泥土,按粗细大小分别晾晒 干至柔软状,用手顺根握搓或木板揉搓后再干,如此反复 3 次 —4 次至干。折干率约2:1。产品以根粗大、皮肉紧、质柔软、 味甜者为佳。 五、留种技术 一年生植物虽能开花结实,但种子质差,不宜作种,故宜 选用二年生以上的植株所结的种子作种,一般在9 月—10 月果 实成熟,当年果实呈黄白色、种子浅褐色,即可采种。由于种 子成熟不一,可分期分批采收,晒干脱粒,去杂,臵干燥通风 处贮藏。 黄芩 29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又名空心草、黄金茶、 山茶根。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血功能。 一、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80cm 主根粗壮,略呈圆柱形, 外皮褐色,断面鲜黄色,茎方形,基部木质化。叶交互对生, 具短柄;叶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光滑或被短毛,下 面淡绿色有腺点,总状花序顶生,花排列紧密,偏生于花序的 一边;具叶状苞片;萼钟形,先端 5 裂;花冠唇形,蓝紫色; 花期6 月—8 月,果期7 月—10 月。 二、生长习性 黄芩多见于干旱的向阳山坡、林缘和稀疏的草丛中,喜阳 光充足的温和气候,耐干旱、耐寒,怕积水。 种子容易发芽,发芽率一般在 80%左右,发芽适温为 20℃ 左右。种子寿命为2 年—3 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黄芩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宜选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 沃疏松的沙壤土为好,每亩施农家肥 2000—3000kg,配施过磷 酸钙50kg 作基肥,然后深耕细耙,作成宽1.3m 的畦。 2.繁殖方法 主要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繁殖和分枝繁殖。 (1)种子繁殖。一般于3 月—4 月间采用条播或直播。播 前催芽:于播种前将种子用 40℃—50℃的温水浸泡 5 小时—6 30 小时,捞出臵于 20℃—30℃的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待大部分 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播种时按行距40cm 开沟播种,覆土3— 4cm 稍加镇压、喷水。每亩用种量2kg。为加快出苗可加盖地膜, 一般播后10—15 天即可出苗。 (2)扦插繁殖。选择成年植株,在开花前,剪下部分枝条, 截成2 个—3 个节的小段,用0.05ml/L 的生根粉处理2 小时, 按种子繁殖的株行距栽于大田,当年就可收获。 (3)分根繁殖。春季收割黄芩时,将新鲜黄芩,剪下下部 2/3 的根晒干入药,上部有芽的根茎,按其自然分开,分成3 个 —4 个小株,用0.05ml/L 的生根粉处理2 小时,按种子繁殖的 株行距栽于大田,当年就可收获。 3.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直播者苗高5—6cm 时,按株距12—15cm 定苗。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补苗时,应带土移栽,栽后浇 水,以利成活。 (2)中耕除草。当年的黄芩植株矮小,应经常除草,并适 当松土。分根繁殖者,结合除草,还应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