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九妃人物介绍:点题──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捷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17:31:11

点题──考场作文获取高分的捷径

      本文获区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仅将此文献给暑期的学生们

话题作文的点题,就是紧扣话题点出文章的主旨。只是,话题作文的点题与通常意义的文章点题并不完全相同,因为的含义有区别。通常文章的点题就是指点出文章的中心,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而不一定是文章的主题,点题的主要作用在于表明自己的作文在话题范围内运作。

 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平时的改卷当中,都会发现有些作文写得不错,但就是不点题或不点明话题,给人离题的感觉,结果得分很低,实在可惜。如2000年湖南考生的一篇《感受美》被阅卷老师评为10分,理由是严重偏离话题(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篇文章被阅卷小组组长发现后改判为56分,并送专家组审查。专家组认为美从来都是易于感受而难以表述的,而本文作者以丰富的知识、隽美的语言,对美的形式与内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细品别有滋味。最后,专家组以全票通过打60分。这位同学无疑是幸运的,在小组组长及专家组的细品之下,终于“翻案”了,可有些表达含蓄,而又未被细品的呢?其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作文时要注重运用点题之笔。“赘字冗词不能有,点题之笔不可无。” 必须在关键的地方用上几句警语点明要旨,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精辟有力,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题之笔的艺术可谓多姿多态、精彩纷呈,下面略举几例:

一、标题点题

古语云:“题者,目也;目者,眼也。”文章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取一个好标题至关重要。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神”。高考老师阅卷,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的标题。标题醒目就能吸引阅卷老师。标题点话题(尤其是议论文),就能让阅卷老师一眼明白你的文章是在话题范围内动运作。因此,作文一定要设计一个反映文章主旨又闪亮夺目的标题。先来看几篇05年高考浙江省满分作文的标题:《察一叶可见春秋,观滴水可知沧海》、《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细微之中的一片天》、《是尘埃也是宇宙》(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等。这些文章能得满分,当然离不开一个有文学味又能点题的标题。

笔者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高分作文,发现了一个“秘诀”,就是大部分优秀作文都是从标题开始点话题的。比如01年全国卷的高分作文《诚信是桨》《谎言不开花》《我诚信我美丽》(话题“诚信”)等;02年全国卷的《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让爱做主》《张开双臂,选择博爱》(话题“心灵的选择”)等;03年全国卷的《走出心灵中的感情误区》《拨开感情的云雾》《勿为情所障目》(话题“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04年全国卷(二)的《遭遇挫折,笑对痛苦》(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广东卷的《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话题“语言与沟通”),浙江卷的《人文素养──发展的灯塔》(话题“人文素养与发展”);05年山东省的满分作文《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话题“双赢的智慧”),广东省的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芳香永存》(话题“纪念”),福建省的满分作文《星星发光,张扬个性》(看图作文)。这些文章的标题新颖优美、富有意蕴又切中话题,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进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

标题是阅卷老师最易捕捉的点题位置,所以标题要细心雕琢,要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文章的主旨,识别你写作的运作方位。

二、题记点题

在考场作文的写作中,为了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有时,我们可通过题记来表明自己对话题某个方面的新颖独到的见解,巧妙地点明全文的主旨。在点题中为行文定向,让阅卷老师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明确的体味。

如05年浙江省一考生在《一江清流》中写下如下的题记:“一江清流是一个世界,它流淌,它歌唱,它蕴含着世界的秘密。”题记摆出文章的观点:一江清流,蕴含整个世界。生动形象又切中主题。

再如《泪眼中的中国情节》一文中的题记:“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见你心中的全部海洋。”作者开篇不凡,把内心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浓缩在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词――“眼泪”之中。既紧扣话题“一枝一叶一世界”,又含蓄形象。

还有《折射》一文中的题记:“关注很寻常的小事,而后成就大业。――拿破仑。”通过名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巧妙地点明了主旨,有说服力,有感染力。 

再看04年山东省高考佳作《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话题“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一文中文采斐然的题记:“庸者,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短短一两句话,直接把蕴藏于较长篇幅中的主旨揭示出来,醒人耳目,便于阅卷老师迅速把握全文。

当然,就目前情况来说,题记在考试作文中的使用并不普遍。但题记的存在不仅能使文章在形式上显得别致,更具吸引力,而且它能奠定文章的基调,凸显文章深刻的内涵,昭示文章的走向,标志文章的水准,所以用一则好题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首尾点题

阅卷老师很怕那种开头弯七绕八,半天不着边际的文章。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开头是高考作文的重头戏,考生要开门见山,开篇便点明题义。结尾也是阅卷老师重点关注的,肯定也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卒章显“题”,把点题的句子放在醒目的位置。如果是前面的内容很少提到话题甚至有偏题的嫌疑,那最后的亡羊补“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04年浙江省高考作文《杀人犯妻子的辛酸日记》得分为18分,理由是完全偏离话题。该文章阐述了这么一个道理:“因为我没有觉悟,包庇了丈夫,从而过上了辛酸的日子。”这和话题几乎没有联系,其实他只要在结尾写上点题句:“因为我人文素养不高,说了那句不该说的话,吃了很多苦,也阻碍了我的自身发展。”那给48人难道还会有争议吗?(这篇文章打分时有争议,有些人主张打48分)这篇文章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应试作文话题和主题不能太含蓄,有时文章首尾适当点题,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高考高分作文往往都是很重视首尾点题的。下面略举几例:

05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在细微中体味博大》的开关:“鲁迅说:‘一滴水在显微镜下也是一个大世界。’世间有太多东西太渺小,太卑微,如一枝一叶,容易被人忽视、遗忘。然而真正的美蕴藏于新生的枝头、萌发的绿叶之中。中华的文化是这样一种美,它的细腻让你无所适从,反而觉察到自身的卑微,感慨世界的博大。”文章破题简洁,直接引用鲁迅的话阐明自己的倾向性。一句“中华的文化是这样一种美,它的细腻让你无所适从,反而觉察到自身的卑微,感慨世界的博大。”表明本文将通过阐述中华文化的“一枝一叶”来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紧扣主题。

再看本文的结尾:“书法、绘画、音乐这些细微的元素,构成了气势恢宏的中华五千年的博大文化。这种博大不是我把细微的元素一一罗列出来所能涵盖的,我们需要进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叶中体味世界的精彩,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与洗礼,使自身在人格意义上走向充实、博大与升华。”这样的结尾是对主体论述部分的总结提炼,使阅卷老师进一步明白文章的观点──在细微中体味博大!

再如04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忙,不亦乐乎》的开头:“忙,是人生中的一个个步骤,每一个人所忙的事物不同,但是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文章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忙,是人生中的一个个步骤,不能碌碌无为地白忙,要忙就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可谓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阅卷老师一下就抓住了文章的意脉。本文的结尾:“忙是万物、世界、人生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这个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的我们,我们在忙些什么呢?我们要忙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要忙出属于我们的精彩。我们的忙不能永远是问号,而应是省略号和叹号。忙要忙得精彩,忙得不亦乐乎。”结尾作者专门用一个段落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紧扣话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文章首尾点题,这应当是写高考作文的一种技法,用好了这种技法,能为高考作文得高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有人说,高考作文只要首尾都点题了,得分至少在40分以上。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我相信,首尾都点题了,至少能保证文章不会完全偏题。

四、文中点题

首尾点题固然很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把中间的主体段落给忘了。在中间的关键处、醒目处适当地来上几个点题的句子,常常可起到提纲挈领、突出主旨的作用,同时也是在不断提醒阅卷老师,我是紧扣话题作文的。

1、独立段点题。如05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烁理性的光芒》的中间点题段:“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真正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再如《折射》一文的中间点题段:“小事不小,关注身边的小事,用心积累,积士成塔,集腋成裘。”中间着墨不多的几个词句,就能使阅卷老师豁然开朗,使文章思想内容得到进一步升华。

2、段前或段后点题。

这是议论文中比较常用的点题方式。议论文中总少不了例子,而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呢,你必须用明朗的话告诉阅卷老师,而不是和阅卷老师兜圈子,让阅卷老师雾里看花。

如《折射》一文在“《论衡》中的作者王充,在创作过程中观察各个细小事物的变化,把阅读过的兵书,看到的天象等积累于心中,融合于胸中,跃然于纸上。王充重视书中的每个细节,即使平白无奇,历览13000卷的文献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一段话之后,出现了点题的句子:“小事――成大业的基石,积水成渊,忽视小事,难道不是忽视生命的存在,忽视真理吗?小事虽小,举足轻重。”叙述完事例论据后,紧扣话题进行恰当的分析议论,既避免了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主题的作用。

再如天津省高考优秀作文《留给明天》一文中有三段是有用例证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每个例证之前各有一句话:“留给明天的是我们代代传承的文化艺术。”“留给明天的是我们代代传承的精神财富。”“留给明天的是我们代代传承的优秀品格。”这种不断重复、部分重复或有所变化地重复话题中的字词以点题的方法,在考场作文中容易获得高分。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惜时如金的高考考场上,考生作文切勿跟话题若即若离,更没有必要与阅卷老师捉迷藏,而应反复点题,渲染并突出话题。当然,这里的反复也是相对而言的,它既不是乱点题,也不是滥点题,不宜也不必过多,否则,就会弄巧成拙。用作点题的话语可以设计五六处分别出现在段首,中间和文末,以便步步勾联,时时回眸,彼此照应,浑然一体,构成最优化组合。这样的点题设计既能使话题得以逐渐强化,升值,又可以让主旨不断呈现,深化,帮助考生在紧张的考场上,成就佳作,获得高分。

                             感谢王老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