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之霜新婚: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 期刊杂志|免费杂志|电子杂志|杂志下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0:04:40
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六年级教材特点及教学建议
  2.第二单元体现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6课讲的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第7、8、9课分别介绍了生物靠运动、身体外形的长期和瞬间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
  3.第三单元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平衡”。教材先由第10课说明人对环境的需要,再通过第11课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由12课说明怎样才能实现和谐相处,达到人与环境的平衡。
  六年级是围绕着“结构与系统”这条主线来构建教材内容。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结构是系统内各要素的组织形式,是要素间的关系(即要素间的组织规则、形式)。系统是通过结构将要素联系在一起来的。教材内容要体现这条主线,就要突出事物各要素之间的有序联系。
  教材从生命系统、能量系统、天体系统、海洋系统、建筑系统等五方面来设计内容的。下面就以“生命系统”为例,分析教材设计的特点。
  生命系统是有生命的一类物体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生命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这些要素又按照怎样的层次排列的呢?
  下面的概念图,形象地概括了小学层次生命系统的知识脉络,教材将部分内容整合后设计了两个单元。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按照“分——综”的关系设计,先通过第1、2课指导学生认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再通过第3、4课,让学生认识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基本的方法之后,进一步了解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动物的特征。最后由第5、6课让学生认识细菌、病毒和真菌。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是一节综合课,重点是各种生物资源与人之间的关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按照“综——分——综”的顺序,先由第4课总的介绍人体的组成,再通过第5、6、7、8课分别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两方面进行介绍,最后由第9课进行总的概述。
  
  通过对以上两部分教材内容的分析,想说明两点:第一,高年级教材主线是不同的两组统一概念,教材内容是围绕着教材主线构建的;第二,分析教材时,要先从教材的主线入手,利用概念图等方法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依此来把握教材的编写思路,然后再看教材内容是怎样依据编写思路具体体现的。
  (三)教材活动设计的特点。
  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上看,中年级学生认识事物主要是靠具体的形象思维,到了高年级在具体的形象思维的同时开始进入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该阶段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抽象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
  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水平上看,中年级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基本过程,掌握科学探究基本能力。进入高年级则重点训练学生综合探究能力,如猜想与假设、设计活动方案、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分析现象、归纳结论、解释现象等。教材活动设计的依据是学生的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水平。高年级教材活动设计有什么特点呢?
  
  1.活动过程的设计。
  活动过程的设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设计。这类活动一般设计3~5个探究环节,如5年级上册 《小苗的诞生》一课的活动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土壤与植物的生长》一课的活动2“渗水比赛”,活动3“豆苗在哪种土壤中长得好”等都是按照“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的探究过程设计的。重在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
  (2)以某一探究的环节为主,分层设计。这类活动以培养学生某一探究活动为主,从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入手,按照一定的层次设计活动过程。比如,5年级上册《根和茎”》一课的活动2“研究根的作用”,活动3“研究茎的作用”;5年级下册《溶洞里的钟乳石》一课的活动1“猜想钟乳石的形成”等都突出了猜想与假设,按照“阅读资料——分析事实——猜想与假设”的环节设计活动过程。5年级上册《传热比赛》一课的活动1“勺柄冷热的变化”,突出了设计实验方案,按照“思路指导——发散设计——集中形成”的环节设计过程。
  (3)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进行设计。高年级很多活动内容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设计的。比如,6年级上册《小草和大树》的活动1“比较小草和大树”,是按照“比较——归纳——演绎”的思路设计的。教材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植物,比较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然后归纳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再让学生运用形成的概念判断图片中哪些是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5年级下册《寻找进化的证据》一课的活动1“模拟化石的形成”, 《溶洞里的钟乳石》一课的活动2“自制钟乳石”,重点突出了逻辑推理的形成过程,按照“模拟过程——分析条件——推理成因”的环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