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耽美肉图:中藏五行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6:50

第六课:“天人合一”的阴阳五行养生新观念

授课:中国名医理事会副理事长韩玉森教授

首讲什么是“天”?
     “”宇宙大自然。大家都知道宇宙万物都为阴阳两大类,阴性物质和阳性物质,阳性物质以显性方式存在,我们叫它实存在,用肉眼或借助仪器可以看到,占有空间;阴性物质以隐性方式存在,我们称之为虚存在,呈阴性征状,借助仪器都看不到,充满空间,但不占空间。“阴、阳”物质是互根互存,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组成同时,便是复性物质,那么“天”这个宇宙大自然也是一种复性物质。
      宇宙星系是天的阳性物质,那么“天”的阴性物质在哪里?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并非本来就有,其产生之前,有一个根本的始源,这就是道派生的先于天地万物的元气,即先天一炁。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富有能量、载有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炁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更是构成宇宙万物中永恒的长生基质。

第二、什么是“人”?  
     “人”同样是宇宙万物之一。也是一种阴阳组异成同时的一种复性物质。实存在的阳性物质为看得见的肉身——人体。虚存在的阴性物质为佛家所说“五蕴”之一的“识”或称“神识”。

      神识分为识神和元神,元神又可细分为阳神和阴神。识神是人的显意识,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即佛门八识中的前六识),属生命的显性系统,人死识亡,不能永恒,故称其为假我。
      元神是人的潜意识,属生命的隐性系统。在常态下看不见,但它却包含了人所经历过的所有时空的全部信息,是人的生命本体,故称其为本性真我。

           物质:看不见摸不着                        阳神(元神修炼高级阶段)

    真我         (本性、法性、法身)原神       元神

           通过修炼才能显现充满空间                  阴神(元神修炼初级阶段)
           阳性物质:看得见摸得着占有空间

    假我 (肉身、身体)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元神由长生基质构成,散则成气,聚则成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金石无碍,速度是意到它到。第三、什么是“一”?
      老子最先提出宇宙的生成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形、无名、无为。是万物的造化之根,神明之本,是一种源性的实在,它无始无终。
     “是指道的“先于天地的元气”,即先天一炁。
     “是指元气内蕴的阴阳。
     “是指阴阳相交相荡而生成的,五行,五行而生万物。那么人的生成程序又如何呢?
      人的体形(包括细胞)是由最精微的元素构成,即形由精生,精由气生,而气由阴阳二气合成。所以老子把宇宙生成气的模式为“二”。“气”又为“神”生,“神”是指能够主宰生命的智慧能量体,是老子宇宙生成模式中的“一”。
    “又源于虚无,这个虚无即是道。
     现在,我们把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与人体生成模式联起来看,则会得到以下结果:
    一、 天体生成模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二、人体生成模式:虚生神,神生气,气生精,精生形。
    结论是人与天的生成程序是一致!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这个发现,才使人类醒悟;顺者为人,逆者为仙!如果找到了逆反先天的规律和方法,人类不就可以回归于道,超越生死了吗?顺为天道,人归自然。
   “先天一炁”,“道”生的“一”,为天 “一
   “神”,“虚”生的“一”,为人的元神,是人之“一

    显而易见,什么是合一?人之“一”聚合天之“一”!不是人之“二”(即气)合天之“二”,更不是合“三”。 “一”相沟通,修到元神,人“一”纯洁时,就有了“同炁”
相求,就能接通生命的根源,自然天人合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现在大家已明白了:是人之“一”聚合天之“一”,是“同炁”相求,接通了生命的根源,天体的全部信息都能在人体身上反应出来。天人合一了,就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差别,超越了物我,已跳出之二之三,不在五行中,但求阴阳沟通中,获得了身心彻底的解放!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宇宙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全部信息也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
     怎么修天人合一?
     大家已经很明白了,逆练归元!五行相克,求得五气五季与五脏五志五味五色五音五声相连。
     何为顺?顺意天道,顺其自然。何为逆?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就是逆。归一就是合一!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也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说阴阳,地道说柔刚,人道说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相互对应、相互联系。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灵魂。其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人同天地,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相合、相从、相召、相动、相感、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与天地异级同构,对应一致的,故一切人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就可与天一致。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已成为两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与天地如一”。但是,天人合一的最重要体现,则是天人合于“气”。

      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素问·六微旨大论》提出“气交”的概念:“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曰:何谓气交?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也就是说,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死,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所以说:“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那么,气交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地之寒热,与天之阴阳的节气相差三节。按理说,一年中冬至日为阴之极,应该气候最冷,夏至日为阳之极,应该气候最热,故天之太阳为夏至,天之太阴为冬至。但事实上大地有一个白天吸热,夜间散热的过程,所以冬至之后经小寒、大寒、立春三节气达到积寒的高峰,即地之最寒冷在冬至后三节气。但立春一到,气候便开始温暖,此三节之差,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指出:“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者,何也?盖以建子之日,阳气虽始于黄钟,然犹潜伏地下,未见生化之功及其自丑转寅,三阳始备,于是和风至而万物生,……故阳虽始于子而春必起于寅。”即天之温起于子,而地之温却始于寅,天地之气相差三节。   

古人早就发现,地球特有的时间周期与地球在太阳系的特定位置相关。昼夜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节气和四季的变化是由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造成的。这些时间节律的背后,是地球所受太阳能量辐射的周期性改变,人的生命节律也是由地球的这种特性造成的。因此,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有着相动一致的特性,人体生理功能节律也随天地四时之气运动变化而相应改变。

     由此,《黄帝内经》依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建了的独特的“五运六气”历。这种历法特别注意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现象与时间周期的关系,是《黄帝内经》中关于时空合一理念的集中表达。从非常广泛的时空角度,反映了天、地、人的统一,反映了人与天之间存在着随应而动和制天而用的统一。

     就一年四时而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人亦应之。人的生理功能活动随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而发生生长收藏的相应变化。

     一年十二月,正月、二月,天气始言,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随着月份的推移,人气在不同部位发挥作用。

     就一日而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随着自然界阳气的消长变化,人体的阳气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天人合一论认为,人和万物与宇宙天地同构也就是说,天地是最大的物,天地之中的人和物都与之同构通,天地有阴阳五行,人也有阴阳五行。五行万物生、长、成、收、藏的特点相一致,顺天因时。同则相益,异则相损,顺者则昌,逆者则亡。

同类相应论也认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的情绪表现的喜、怒、哀、乐与暖、清、寒、暑属同类。从人的心理或感受的相似性角度来理解:喜与暖给人以舒和的感受,怒与清给人以不适的感受,哀与寒给人以沉郁的感受,乐与暑给人以明快热烈的感受。春,以她的盎然生机、秀丽妩媚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炽热强悍激人奋发;秋,以她的天高气爽、硕果累累催人奋进;冬,以她的清新厚重、蓄势待发让人深思。所以,自然现象(天象、气候、物候)的变化,反映人的行为情绪的变化。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时辰、十二时、十二月卦、二十四节气、八卦、六十四重卦等,这些都是根据同类相应论来推卜人与万物生长荣萎的状况。中医根据异极同构,同类相应论来诊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里,也起到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比如,道器合一、心物合一、体用合一、科学人文合一、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一、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合一;还有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等等。总之,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定律和观念。

 一、 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特质

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比,还是与中国的道家相较,都有其特质,并由其特质而显出超出其它学说之上的现代价值。

第二、"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

"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主客合一,其二是天人合德。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主体与客体合一,即"主客合一"。这种观点总体上流于模糊,在细部上仍有斟酌的必要。

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另一个哲学基础是"天人合德""天人合一"并非直接地是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类的精神价值来源。

第三、"天人合一"观念的宗教基础

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不仅有其哲学基础,而且还有宗教基础。使"天人合一"被简单化为一种似乎可以行之有效以救今日燃眉之弊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原本作为价值理性的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作为工具理性的考察。

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宗教基础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天(天地)为人的宗教,二是兼爱。

在甲骨文中,只有""字,而无""字。""以及"天命"的观念产生于周代。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其中尤以第一个关系为最重要,而且就目前现状看来,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这里,东西双方至少在思想上是不相同的。西方采取的是强硬的手段,要“征服自然”,而东方则主张采用和平的友好的手段,也就是“天人合一”。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西方主分析,上天入地,腾空泛海,生光电化,无所不及。一直发展到核能开发、宇宙卫星等等,全世界人民无不蒙受其利。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这是他们“征服自然”的结果。然而自然虽无人格或神格,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然而它却是能报复的,能惩罚的。西方滥用科技产生的弊端至今已日益显著,比如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破坏、新疾病丛生、自然资源匮乏、人口爆炸,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弊端,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得不到控制,则人类前途实处危境。

  这些弊端已经引起了全世界有识之士的深切关注。怎么办呢?我的看法是:人类必须悬崖勒马,正视弊端,痛改“征服自然”的思想,采用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一来可以改变这种危险局面。我把我这种想法称为“东西文化互补论”。

   开启中医之门的天人合一观,解释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中医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在他看来,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天人合一,改作“人天观”。

天人合一哲学的根本观念包含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先从儒家说,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再从在禅宗说,人性本来就是佛性,只缘迷于世俗的观念、欲望而不自觉,一旦觉悟到这些观念、欲望都不是真实的. 真如本性自然显现,也就达到最后成佛的境界,因此提出“烦恼即菩提,凡夫即佛”.真正达到觉悟后的境界是什么呢?一切顺应自然之意。故禅宗语录有言:“悟得来,担柴挑水,皆是妙道。”“禅便如这老牛,渴来喝水,饥来吃草。”

  道家如何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这些东西,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与天地如一”,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

  《内经》“天人相应”学说,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一是从生命(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

  一、“天人合一”的天文学内涵

  1、天地对应

  现代天文学和磁力学理论认为:天体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天轴南北两极是南北磁极;地球居天体之间,是一小磁体。地球南北两极也是南北磁极,分别与天体两大磁极发生磁感应,所以天地的轴心倾向相同,在一条直线上,这便是天地感应最根本的内涵之一。五运六气的种种感应之道,统统建立在这个感应性上。这种感应性或磁力,都属于无形的能,在中医名之曰"气"。

  2、天地气交

  天地气交的实质是天地人本源于一气,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人与万物,生于天地气交之中,人气从之则生长壮老已,万物从之则生长化收藏。人虽有自身特殊的运动方式,但其基本形式--升降出入、阖辟往来,是与天地万物相同、相通的。

  3、天地同律

  天地同律也就是时空合一。律学本属于声学,是律与历的结合。律历一体思想首先是与古代气论紧密相关的,反过来又促进了《黄帝内经》对"气"的规律性研究和人体生命节律的研究。

  一是音律与天之气相应

  我们理解五气、五藏与五音相应等问题至关重要。就这样,人们把不同音频的乐音同一年中的不同时令,同该时令的气候、物候联系起来。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不过是天"气"在一个回归年中有二十四种或七十二种表现,同时造成了不同季节中声色味的不同。因此,五音、十二律可以说是关于"气"的量化的另一种表达。

  二是时间周期(历)与天地之气的运动相应

  节气和四季的变化是由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造成的。这些时间节律的背后,是地球所受太阳能量辐射的周期性改变,人的生命节律也是由地球的这种特性造成的。因此,天地四时之气的运动变化有着相动一致的特性,人体生理功能节律也随天地四时之气运动变化而改变。

  由此,《黄帝内经》依据天地同律的原则创建了的独特的"五运六气"历。反映了人与天之间存在着随应而动和制天而用的统一。 

  二、 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

  《内经》天地人系统中的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运而相通"指运动过程中的相通关系,而不是静态空间里的结构联系。"总而为一"指运动方式的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总之,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

  1、人天同构

  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面。《内经》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体现了天地的结构。

  例如《灵枢·邪客》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蜠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这里把人体形态结构与天地万物一一对应起来。人体的结构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相对应的东西,人体仿佛是天地的缩影。其目的在于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

  2、人天同类

  五行归类,是根于事物内在的运动方式、状态或显象的同一性。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其应四时,上为岁星……其臭臊。"是将在天的方位、季节、气候、星宿、生成数,在地的品类、五谷、五畜、五音、五色、五味、五臭,在人的五藏、五声、五志、病变、病位等进行五行归类,这样就可以通过类别之间"象"的普遍联系,来识别同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以阴阳为原则将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认为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少阳之人"多阳少阴",阴阳和平之人"阴阳之气和"。这种将先天阴阳之"气"作为人性的基础,是先秦诸子人性论所未涉及的。关注人性的社会性以及人性是否可以改变等问题,以气论人性,从先天生理因素寻找人性的根据,关注五态之人的发病及其治法,为养生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3、人天同象

"天人合一"观念出发的传统文化与中医学都表现为重道、重神、重无、重和谐、重势,其核心则是"象"与"数",如果对"象数"无知,则意味着对华夏文明的无知,更不能全面地理解和诠释中医学。

  所谓"象",指的是经验的形象化和系统化。"象"的特征是动态的,不是单纯地模仿其形,而是模仿其变。象还是全息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藏象系统就是通过生命活动之象的变化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说明五藏之间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论。

""又分为法象、气象、形象。"法象莫大乎天地"(《周易》),举例言,"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为法象;阴阳四时,"其华在面"(同上),为所见气象;"其充在血脉"(同上)为所见形象。将五藏联系六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声、五情,以五行理论进行阐释的五大"象"的系统,并完全表现为一种天人合一的综合功能。

  总之,人天同象,通过已知的自然现象推知到了隐藏的内藏功能。如借助对天动地静的认识,以象天动的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腑,主泻而不藏;以象地静的心、肝、脾、肺、肾为藏,主藏而不泻。

  4、人天同数

   生命运动与自然一样,有理、有象、有数。"数"是形象和象征符号的关系化,以及在时空位置上的排列化、应用化和实用化。它不同于西方的数学概念,不是描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而是以取象比类的方式描述时间方式和运动关系。

  自然界以四时阴阳为核心,四时阴阳涵概了五方、五气、五味等自然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人体以五藏阴阳为核心,五藏阴阳涵概了五体、五官、五脉、五志、五病等形体、生理、病理各因素及它们之间的类属、调控关系。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与人体的五藏阴阳相互收受、通应,共同遵循阴阳五行的对待协调、生克制化的法则。

  因此,人天同数是《内经》把时间的周期性和空间的秩序性有机地结合观念的体现。强调人体自然节律是与天文、气象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节律,故有气运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和周年节律等。其基本推论是以一周年(四季)为一个完整的周期,四季有时、有位,有五行生克,因此,以一年分四时,则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月节律则与该月相和所应之藏在一年之中的"当旺"季节相关。其昼夜节律也是将一日按四时分段,指人体五藏之气在一天之中随昼夜节律而依次转移,则肝主晨,心主日中,肺主日入,肾主夜半。(见《素问·藏气法时论》)

  实质上,"人身小宇宙"在《内经》中绝非泛泛而谈,《内经》认为人体与宇宙之间存在着某种数理上的一致性。如《内经》论述人体呼吸完全与太阳的运行联系起来,将呼吸与天地相通、气脉与寒暑昼夜相运旋的规律,与太阳的周日运行规律联系起来。如,《灵枢·五十营》将人体气血运行与日行28宿直接挂钩,认为太阳一昼夜环行28宿一周,人体气血运行人体50周(白天25周、夜晚25周),如此太阳每行一宿,血气行身1、8周,人一呼一吸为一息,气行6寸,270息,气行16丈2尺,即行人体之一周。由此再进一步,太阳每行一宿,(此指28宿均匀分布的一宿,实际上28宿不是等长的),人呼吸486息,据此推算人一昼夜有13500息。《平人气象论篇》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即平常人一息,脉跳动五次,一次脉的跳动,气行1寸2分。如此用气运行的长度表示脉搏的频率,从而表示一种时间周期。这种以大气贯通一切为基点而形成的人体与宇宙的相互模拟,在《内经》理论中比比皆是,强调了天人一致的内在本质。 

5、生命核能层级

  引爆生命核能的原理即在于:依据“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与动力源泉”,主动的、瞬间的(即最短的时间)将这些矛盾融于一体,引爆事物间的所有能量,并将之聚集于一个方向、使能量运用和目标达成实现效果最优化、成就最大化。

  层级 生命内核 导入 产生 实现 得到 引爆

  第一层级 本我 超我 本我与超我矛盾 本超合一自我 自信

  第二层级 自我 外物 自我与外物矛盾 物我合一规律 角色

  第三层级 规律 原理 规律与原理矛盾 律理合一一心思想体系 价值观

第四层级 一心体系 现实世界 一心思想体系与现实世界矛盾 。心世合一 一心世界成就

天人合一”即“天人相应”,是中医养生的精髓。而“生气通天”是《内经》中“天人相应”观的组成部分。生命之气通于天,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相互影响,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灵枢》提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脏腑器官的不协调,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内经》云:“肝旺于春,心旺于长夏,脾旺于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又云:“春气在经脉,夏气在经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疾病耗伤人体的脏腑、经络及精气神,就会导致病理性衰老,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所以,必须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从而达到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既然人与天气相参,与日月相应,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与节气变化生息相关。四季递嬗,五行运转,六气更迭,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倘若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患者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成功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所以,中医长将节气与养生密切联系起来。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季节的变迁,适应自然环境。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我通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创立了适应环境的养生法。
适应四气的养生法
   1)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如肝病好发于春,初之气,为厥阴风木所司,肝为刚脏,喜柔润,衣食住行都要考虑养肝、柔肝以事预防;夏天多汗伤津,汗为心液,辄用育阴生津以养心;长夏最易湿困脾胃,多用健脾利湿以促运化;秋燥伤肺致咳,润燥肃肺为秋令养肺之法则;冬季阳气收藏,适合进补,以益肾为前提。具体来说:肝胆经气在春天条达舒畅,善养生者此时必须避免肝气郁结、思郁沉闷,而应该使思想开朗,肝气舒畅,这是在思想修养方面适应春季的养生要求。与此相关,春季往往会出现肝气过旺,导致肝气胜脾。按照五行调控理论,此时还应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以便从饮食方面满足春季养生要求。夏季养生应该做到精神愉快,情志平和,不得性躁、发怒,以免引起体内火旺。在起居方面,应晚睡早起,适当晒些阳光,以适应自然界隆盛的阳气,有助于体内过盛的阳气向外宣泄。在饮食方面, “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热也。”主张夏季应多吃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的火热。“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养收之道也。”秋季的饮食应减少辛味而增加酸味,以免肺气太旺而使肝气过于抑制。此外,由于秋天气燥,人们应多吃芝麻之类的食物以润燥养肺,少吃寒冷食物,多吃温性食物。在起居方面,应早睡早起,趁着秋季天高气爽,山川景色明净之际,多登高远眺,以舒肺气。“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圻,勿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得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养己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由于冬季是肾经旺盛之时,肾味属咸,此时的饮食应当减少咸味,增加辛味,以便起到宣达肺气,巩固肾气之效。
2)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
    因为人的生理活动与一天中的昼夜晨昏变化存在密切关系,白天人体阳气盛,夜晚阳气较衰,所以养生者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护措施。唐代著名养生家孙思邈就说过:“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具体而言,为了资助阳气的发生,早晨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吐故纳新,导引肢体,舒展筋骨,流通气血,旺盛生机。但晨起也不可过早,因为过早起床阳气尚未发生,加上风寒和湿露侵袭,则对身体有害无益。进入晚间之后,最重要的养生手段就是设法保证人体有充分的睡眠时间。古人认为最好的睡眠姿势是屈膝侧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保证气血的流通。
3)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
   古人还认识到了地理环境与人的寿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南方人腠理多疏松,被方人腠理多致密。所以古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生活环境的改造,并创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适应地理环境的养生方法。包括:山林养生法(因山林中空气新鲜,是一种理想的养生场所);日光养生法(日光具有保健作用,早期面向太阳,双目微开,仅露一线,调匀呼吸,仰头将日光吸入腹内。如此便可长生久视);此外,还包括“花卉养生”、“矿泉养生”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让人体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条件,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