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嫡妻手札番外: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98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25:26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6-28 21:55  第125首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范仲淹祖上最大的官职为宰相,就是武则天朝的范履冰。
  
   范仲淹的父亲范墉,任徐州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大秘书),范仲淹2岁时,父亲病逝。
  
   孤儿寡母无以为继,母亲谢氏不得不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县)的朱文翰。范仲淹随朱姓,改为朱说(yue4)。
  
   随嫁改姓,也算正常。当然,2岁的范仲淹不晓这事。
  
   继父朱文翰也是个县令小官,俸禄不厚,再加上原来就有几个子女,一家人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从读过的资料看,朱文翰这位继父还是基本称职的。
  
   后来,朱文翰调回老家,任淄州长史,淄州有一长白山,山中有醴(li3)泉寺,范仲淹就在这寺中寄宿读书,当时年龄大概20岁。
  
   离开父母的范仲淹开始正式独立生活,很清苦。
  
   记载说,范仲淹每天自己只熬2升粟米粥,放凉后切成4份,一天两顿饭,早晚各吃2份,中午不吃,切碎的生韭菜撒上盐,就是他吃粥的伴菜。
  
   这样的生活,范仲淹没觉得有多苦。
  
   一个人承受清苦的能力有先天性,像范仲淹这样的人对清苦不自觉忽略,容易成大事。
  
   那么朱家的其它子女是否也同步清苦,书上没说,一家子开伙做饭,总不至于像范仲淹这样吧?
  
   继父永远是继父,很难从真心里一视同仁,血缘关系锐不可当,就像跟丈母娘也叫妈。
  
   总体上说,朱文翰这个继父也还行。
  
   有一次,范仲淹回家,见哥哥们花钱随意,就说了几句,哥哥们不耐烦,说漏了嘴:“花我们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
  
   范仲淹诧异,去问母亲,母亲谢氏不得不说出实情,这个打击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像范仲淹这样饱学诗书的人。
  
   离开朱家,外出求学,与母亲挥泪告别。去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
  
   理解并支持范仲淹。
  
   当时宋朝有4大学府,应天府书院是其一,其它3所为:岳麓、嵩阳和白鹿洞。而且是免费!
  
   范仲淹临走时,与母亲约定以10年为限,金榜题名做官后来接母亲。
  
   范仲淹急了,在应天府书院是出了名的勤奋,“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昼昏怠,以水沃面。”
  
   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商丘,学生们都去观光,一览皇帝风采,唯独范仲淹没动,这叫定力。
  
   同学中有一位是南都留守的儿子,看范仲淹实在太苦,就给他好吃的,范仲淹坚决不要,过几天,又给,范仲淹勉强收下,后来这位留守的儿子发现那些好吃的已经变霉发臭,知道范仲淹根本就没吃,不理解外加生气,质问,范仲淹感激地一笑,说怕吃惯了这些,担心以后粗粮淡饭咽不下。
  
   人就应该有这等骨气。
  
   没用10年,5年后,范仲淹金榜题名,授广德军司理参军,不久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接回老母,恢复范姓。
  
   严重支持,顶。
  
   朝廷官员恢复原姓要上报皇帝,范仲淹的上表奏章中,用了一幅对联:
  
   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
   名非伯越,乘舟偶效于陶朱。
  
   张禄、陶朱就是范雎和范蠡,都改了姓。范雎原来在魏国,受排挤到了秦国,改名张禄,成为名相。范蠡帮勾践成功后,改名陶朱,远走他乡。伯(ba4)同“霸”。
  
   范仲淹博学,能想起这2个都姓范且都改姓的人。
  
   当时范仲淹33岁。
  
   真宗天禧五年(1021),范仲淹调任泰州(今江苏泰州),监泰州西溪镇盐仓税官。
  
   泰州靠海地势低,海水灌田之事经常发生,以前曾有一堤坝,年久失修,前几任县令不闻不问,致使百姓无地可种,流离失所。
  
   本来这事并不在范仲淹的管辖范围。
  
   责任在范仲淹的心间涌起,准备插手,但直接上奏又属于越职,就请求两淮发运使张纶上报,并建议让他当这个县的县令,果然事成,范仲淹当了县令,准备修堤。
  
   准备就绪后,正式开工,令范仲淹没想到的是,当中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凶猛,卷走了100多人,有人造谣说这是东海龙王发恕,建议停止修堤,再加上原本就反对修堤的人乘机发难,工程被迫停了下来。
  
   朝廷派人调查,范仲淹据理力争,认为这是偶然事件,来者被说服,修堤继续。
  
   又出变故,此时范母病重,范仲淹左右为难。
  
   如果自己此时离开,这工程必停,如果坚守岗位,不顾老母,天理不容。
  
   不但读书刻苦且充满智慧的范仲淹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案,他竟然再次说服张纶上报朝廷,不再做两淮发运使,改任泰州知府,以便主抓修堤事宜。
  
   张纶照办,一次不成,再上报,又不成,连续上报了3次,终于如愿以偿。
  
   范仲淹放心地走了,照顾老母。
  
   这绝不是一般的气魄,一个小小的监税官凭什么如此调动上级。
  
   范仲淹忠孝两全,孝,要靠实际行动,不能耍嘴皮子。忠要靠智慧,否则就是愚忠,弄不好会留下笑柄。
  
   修堤这件事,大前提是为国为民,有一个最终别人驳不倒的理由,干好了就是业绩,干不好的可能性很小。
  
   范仲淹当然想做更大的官,更大可能地实现自己济世的理想,找准一个点最关键,修堤这事就能让他闪光。
  
   修堤成功,当时有2600多户百姓回归,安居乐业,为了感谢范仲淹,很多家庭改为范姓,这条堤后来改为“范公堤”。
  
   之后,范仲淹调回京城,晋升为大理寺丞。这是朝廷对他的嘉奖。
  
   新的工作刚刚开始,不料母亲病逝,范仲淹不得不回家守孝3年。
  
   在此期间,两个重量级人物相遇并相知。
  
   正巧晏殊被贬应天府(今商丘市),早闻范仲淹大名,约来相见。
  
   一见如故,当时晏殊文采斐然,俩人成为文友。并邀请范仲淹掌管府学,就是让他当应天府学院校长。
  
   范仲淹正是这所学校的老校友,当年就是从这参加了科举,接下这份邀请后,兢兢业业,以身为则,求学者络绎不绝。
  
   当时范仲淹还在守孝期,不算正式管员,义务帮忙。
  
   有一个故事发生:
  
   有一位姓孙的秀才,拜见范仲淹,见他穿得比较破烂,范仲淹就给他十千钱,过了一年后,此人又来,依旧破烂,范仲淹又给十千,问他为何这样乞讨时,孙秀才凄然正色:“无钱养母,若日得百钱,则足矣。”
  
   范仲淹受了感动,决定帮他,安排他一个学校的职务,月薪3000,从此孙秀才养母无忧,并跟随范仲淹学习《春秋》。
  
   孙秀才玩命学习,范仲淹守孝期满上调时,孙秀才随即辞归回家,与范仲淹一并离开。
  
   这个孙秀才就是10年后大名鼎鼎的孙复,以讲《春秋》著名于世。
  
   范仲淹人品可敬,遇到这样的人,是一种福气。
  
   3年期满后,晏殊极力推荐,范仲淹得以再次回到京城,任职秘阁校理,当时公元1028年。
  
   秘阁校理是一个文官,负责校勘朝廷图书,比较清闲,但如果没有晏殊的推荐,范仲淹未必能进京城。
  
   一个内心正直的人,他是闲不住的。
  
   1022年,真宗去世时,皇帝仁宗只有13岁,由刘太后垂帘指政,到了1029年,仁宗20岁,理应放手的刘太后没有丝毫放手的意思,并要求在她61岁寿辰时,仁宗率文武百官举行朝拜大礼。
  
   很多人有意见,但敢恕不敢言。
  
   范仲淹上书抗议,认为在家皇帝可以上拜母亲,但率朝廷官员一起朝拜,有失皇帝尊严,并要求刘太后还政于仁宗。
  
   惹了刘太后,捅了马蜂窝,外贬为河州府通判,这是第1次被贬,以后还有第2次、第3次。
  
   在这次事件中,晏殊起初表现的非常气愤不理解,因为范仲淹是他推荐的,如果范仲淹有罪,他属于推荐不当,也受牵连。
  
   范仲淹反复向他解释,晏殊听不进去,最后,范仲淹给他写了一封长信,才算罢休。
  
   在外贬出京之日,好友同僚为他饯行,有人说出心里话:“此行极为光荣。”
  
   范仲淹的这次忠正表现,正合仁宗本意,想想仁宗肯定不满太后专政,当时只是摄于威严,不便阐明态度,对范仲淹不会怨恨。
  
  
   1033年,刘太后去世,仁宗果然召回范仲淹,担任右司谏。范仲淹的官升了,可到年底时又发生了一件事。
  
   皇帝仁宗想废郭皇后,范仲淹不同意,一国之母,不宜随便废除,强谏,仁宗忍无可忍,再发神威,贬范仲淹为睦州知府。这是第2次。
  
   饯行时,又有人说了一句话:“此行尤其光荣。”
  
   范仲淹一笑。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