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聪明的穿越小说:穿越时空,理解生生之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9:27
0推荐

健康话题(2)

——穿越时空,理解“生生之厚”

 

老子在《道德经》中把“十有三”的“人之生”,所以会“动之死地”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为“生生之厚”。这个结论颇为耐人寻味。

 

一方面,老子曾经说过:“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什么是“人之道”呢?记得电视剧《卧薪尝胆》里,吴国太宰伯嚭一边为吴王用篝火炙烤鲜鱼,一边对夫差说:“知味知乐,方知生之贵。知人知国,才知权之重。”什么是“知味知乐”呢?食之有味,处之有乐,有美食,有乐处,方知生之贵。由此看来,“生生之厚”乃是人的天性,“知味知乐”乃是基本的“人之道。”

 

另一方面,倒过来理解,老子说“生生之厚”造成十之有三的生之人“动之死地”,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导致死亡的“富贵病”,看来“富贵病”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从那个时代早就有了,而且还很普遍,不然怎么会“十有三”呢?通过今天用影视画面所再现的历史场景,我们所看到的死因可能是饥饿、瘟疫、战争和杀戮,很难想象到是这遵循着人之道的“生生之厚”。这是不是一种夸张的说教呢?

 

记得有句成语叫“环肥燕瘦”,出自苏轼的诗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说的是,杨玉环——唐玄宗的爱妃体态丰满,赵飞燕——汉成帝的爱妃身轻如燕。二个人都曾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一胖一瘦,你认为哪种是美呢?时代不同,观念不同。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盛世的唐朝也曾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崇肥为美的时代。然而,巧合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国际确认、并写出治疗消渴症(糖尿病)方案的医生——名医王焘也是唐朝的。我们不禁要问:崇肥为美和糖尿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目前世界上尚不能根治的顽固病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小康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急剧上升。为什么呢?仅仅用一句“富贵病”就可以解释了吗?全中国不都在奔“小康”吗?难道“富贵病”是享受小康生活的必然代价吗?

 

新兴的达尔文医学为我们带来新的解说。达尔文医学在对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中,认为现代医学只是对疾病作出了近因解释,并没有作出进化的终因解释,而探索疾病的起源和演化才是核心问题。形象地说,传统医学模式对疾病所作出的近因解释,只是寻找到人类患病之流,而不是人类患病之源。那么,人类患病之源在哪里呢?

 

达尔文医学的著名著作《我们为什么生病?》中明确指出:

 

 

“我们的身体是在非洲平原上由过着狩猎——采集生活的小部落里祖先经过几百万年的自然选择设计定型的。自然选择没有充分的时间,没有来得及去改变这一定型的设计来配合脂肪饮食、汽车、药物、人工采光和中央空调等等前所未有的新环境。由于这些设计定型与环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不相适应,引起了许多。也许是大多数可以避免的现代文明病。当前流行的心脏病(冠心病)和乳腺癌,是两个典型的悲剧例证。”

 

研究者指出:达尔文医学强调自然选择的不完美性以及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变化将会产生的利弊双重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适应性变化都应被视为一种妥协。当无法适应环境的适度变化,就会发生疾病。例如:狩猎、农耕时代,在灾荒与饥饿的压迫下,耐饥饿型基因的个体生命力最强,从而使这种基因得以保留和扩散。但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食物相对充足,一部分人的过度进食取代食物匮乏,营养过剩代替营养不良,体内基因无法处理这些新因素,于是便有了糖尿病。耐饥饿型基因给我们祖先带来了收益,却给我们制造了麻烦。

 

“具体对某一个人说来,食物中的热量、脂肪太多,对于另外一个人说,也许是理想的。年龄、体型、性别、生殖过程、遗传因素,尤其是活动水平等都是影响因素。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可以认为早年农夫维持生计的活动是一种正常的活动水平。……现代化社会的大多数人的能量消耗活动都是不正常地偏低的。……我们多数人现在的危险不是我们祖先的那种营养缺乏,相反,是营养过剩。……营养过剩不是一种容易纠正的有害健康的问题。……我们的饮食问题起因于从石器时代演变过来的味觉与它们今天可能的作用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问题。……现代社会里一大批可以预防的疾病是源于高脂肪食物的不良作用。中风和心脏病突然发作,是某些社会群体中最常见的最主要的早逝病因,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阻塞了动脉,高脂肪食物还使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不少糖尿病是过多消费脂肪而发生肥胖的结果。……

 

我们之所以患某些疾病,是因为现在所处的环境不是我们在进化过程所处的环境。只要有充分的时间,身体几乎可以适应所有的条件,但是,从人类文明萌芽以来的一万年时间还不够充分,所以,我们在生病。”

 

一万年时间还不够充分?中华文明已很久远,相比较而言,也不过五千年。由此可知,尽管人类文明今天仍在飞速发展,但是,今天的人和远古的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并不是相去甚远;相反,古人的生活可能更接近人类的本性,古人的观察可能更贴近自然的规律,当今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印证着远古哲人的智慧、远见、悟性,令人赞叹,令人敬佩,非常值得我们从中汲取营养和精华。

 

一句“生生之厚”,真不知道需要多少科学家费尽心机才能做出科学的论证,就像1+1=2,简单的却是复杂的,但是,简单的往往就是真理。

 

想读《我们为什么生病》吗?链接如下:http://www.med8th.com/readingroom/wmwsm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