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之仁王家的小萝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中国经济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05:52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2010-08-11 16:15:56 .zh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8pt; LINE-HEIGHT: 23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f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 LINE-HEIGHT: 2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zhengwe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0%; FONT-FAMILY: 宋体} A.zhengwen:visited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link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active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hover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战略地位,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深远意义的新型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环节,由于复杂性与基础性而导致成本、风险和收益之间的不匹配,需要政府税收的调节;而在产品生产与运营环节,也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需要税收来平滑风险和收益。具体来看,在研发环节,可建立货物和劳务税退税制度,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制度,创新型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制度;在生产与运营环节,可以丰富优惠手段,如补充加速折旧建立再投资退税或抵免制度等。

  (中经评论·北京)2009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引导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宏观调控工具之一的税收政策应不断发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特点和内容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和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战略地位,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深远意义的新型支柱产业。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高新技术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这种核心技术具有超前创新性特征,且外溢性极强,一项领域的技术突破往往可以带动其他多个领域的技术突破。第二,市场需求稳定,综合效益好。该产业的产品可在短时期内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实现较高的利润增长率,同时,它会在中长期内改变消费者的习惯,确立稳定的消费群体。第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大量的产品、劳务、生产技术、投资等要素关联,其需求的增长会对其他各产业发展产生带动作用,从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推动社会总产出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
  
  
2009年1 1月23日,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新能源产业。这种新兴产业以绿色与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第二,节能环保产业。该领域通过节能减排的产品与技术开发,实现防治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包括洁净技术、洁净产品、环境服务等方面。第三,电动汽车产业。该产业从事开发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第四,新材料产业。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等智能绿色材料。第五,新医药产业。包括治疗多发性疾病和防治新发传染病的创新药物产业,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制造业以及干细胞研究与应用的再生医学产业。第六,生物育种产业。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包含转基因育种技术、分子设计育种等高新生物科技产业。第七,新型信息产业。包括未来的传感网和物联网产业。
  
  二、税收制度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
  

  科学合理的税制设计无疑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税收制度对新兴产业调控作用的发挥依赖于税收制度对该产业各环节成本和收益具有的影响。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次包含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生产以及产品销售等若干环节。只有根据这些环节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各税种的自身特征,剖析税收制度变动对以上各环节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度,鼓励新兴产业发展。
  
  (一)税收制度对新兴产业研发环节的调控机制
  
  
研发环节包括产品研制与成果转化两个部分,该环节的最大特点就在于风险和收益不配比。研发初期,各项技术尚不成熟,具有高风险、收益少的特点;而一段时期后,一旦消费者接受了这种产品,产品会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其风险大大降低,收益增长率则会快速攀升。因此,该环节税收制度的选择应着眼于平滑不同时期的风险和收益,降低研发成本与研发风险。
  
  研发该环节的风险来自于以下方面;第一,研发环节的复杂性。新兴产业通常由多种新技术作为基础,研发环节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这不仅需要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实现技术突破,而且还需要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因此,研发环节对多领域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需求规模巨大,沉没成本较大,一旦某些领域的研究出现瓶颈无法突破,便会导致整体研发失败,研发风险巨大;第二,研发环节的基础性。新兴产业的研发依赖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支撑,其产品创新往往与基础理论创新相联系,而后者则依赖于创新性人才的研究水平,具有基础性、多阶段、周期长的特点,在短时期之内难以实现理论突破,因此,基础理论创新的时滞决定了新兴产业研发的时滞。因此,该环节主要涉及产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个方面,税制设计应通过影响物质要素投入和创新性人才的税负来影响产业的研发成本与风险。
  
  1、税制设计可以影响研发环节的物质资本税负。由于新兴产业在研发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研发设备和厂房等硬件设施,承担了货物和劳务税、财产税等诸多税种的税负,通过减轻这些税负可以有效降低研发成本。第一,增值税和关税。很多新兴产业的研发过程属于资本密集型研发模式,需要大量复杂的高精尖设备。在购进和建造这些设备时,买价中包含了上游产业转嫁的进项增值税税负。然而,由于该环节未形成任何产品,税负无法通过产品销售转嫁,从而由企业独自承担。即使这些税负可以在企业形成产品后转嫁出去.但至少研发环节的税负确实由企业承担,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成为风险和收益不配比的一个重要表现。另外,很多研发设备国内无法生产,只能依赖于进口,新兴产业在进口这些设备时会面临高额进口关税,提高了研发成本。第二,营业税。大部分情况下,新兴产业的研发环节还需建造专用性基础设施,包括厂房、道路设施、后勤辅助设施等。然而,建筑安装商在为其提供劳务时需缴纳营业税,这部分税收会转嫁给企业;另外,新兴产业研发过程中还需购买土地使用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要因此承担无形资产卖方转嫁过来的营业税税负。第三,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每个年度,新兴产业还就其使用的房产和土地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部分税收也构成了该环节的研发成本。综上所述,货物和劳务税与财产税的税制设计可以影响新兴产业研发环节的税收负担。
  
  2、税制设计可以影响研发环节的人力资本税负。在新兴产业研发环节中,创新型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时少数高端人才就可以决定研发进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可以影响高端人才的税后收益,从而影响其流动方向和劳动供给行为。一方面,人力资本在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行业的收益率差距,人力资本总是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降低新兴产业的个人所得税税负,可以促进人力资本进入该行业;另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的研发人员很多属于从事高精尖技术研发的专家,降低该行业研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有助于他们增加劳动供给。因此,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可以影响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本供给状况,从而对该产业的发展产生作用。
  
  3、税制设计可通过影响产业融资成本而影响资金的可得性。在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无疑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稳定的资金来源对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产业存在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属于营利性机构,其发放贷款时要综合衡量收益和信贷风险。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市场风险非常高,使得商业银行对该产业的贷款风险定价较高,会导致惜贷现象的发生,影响其可获得的贷款总量;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导致新兴产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影响其直接融资规模。因此,需要建立税收制度间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即通过税收优惠降低货币资本拥有者从事新兴产业融资的税负,以鼓励其为该产业提供融资支持。税收优惠可提高商业银行从事新兴产业贷款的税后收益,同时,如果前述税制设计落在实处,就会降低新兴产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也会调低对其贷款的风险定价,降低其融资成本;另外,对其他资本所有者的税收优惠会提高从事新兴产业领域融资的税后收益,鼓励资金流入该产业。
  
  (二)税收制度对新兴产业产品生产与运营环节的调控机制
  
  
新兴产业研发成功后,便进入了产品生产与运营阶段,该阶段也具有高风险性,突出表现在:第一,产品生产的初始投资周期较长、沉没成本较高。在产品生产初期,由于以往未有此类产品,无法借鉴成熟的生产过程,其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都需要创新,因此,生产该产品的资产专用性极强,只能适用于此类产品生产。另外,该产业产品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本涉及多方面,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巨大,一旦科研成果转化失败,这些投资将成为沉没成本;第二,新兴产业的运营维护成本非常高。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提高该环节的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即使产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在产品定位,适应市场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由于消费者对新型产品的使用功能和副作用不了解或有误区,接受时滞较长,有可能出现产品滞销局面。
  
  根据该环节的特点,税制设计也可以平滑其风险和收益。在生产初期,虽已形成产品并实现经营利润,但生产销售不确定性的存在会使该产业的利润率非常不稳定,在这个阶段给予其所得税优惠制度,可提高新兴产业的税后收益率,降低产品利润的不确定性;在产品销售稳定、消费者普遍接受产品,利润的不确定性大为降低之后,所得税优惠可随之取消。
  
  三、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在实际经营中,由于新兴产业各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有的企业尚处在产品研发阶段,有的企业已进入产品生产阶段并实现了销售收入,针对这些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应采取侧重点不同的税收政策。
  
  (一)研发环节的税收优惠制度
  
  
1、建立货物和劳务税退税制度。新兴产业在研发环节未实现产品销售,为了减轻其税负,应对该环节的进项税额实行货物和劳务税退税。待到形成产品销售后,再就其销售环节的增值额全额缴纳增值税。然而,由于现实中无法清晰地判定企业在当前究竟处于研发阶段还是产品生产阶段,因此.可设置5年的退税期,即在新兴产业自成立起的5年内对其物质资本所承担的进项税额给予退税。第一,增值税退税。对新兴产业企业的进项增值税实行退税,并在实现增值税转型的基础上,对包括厂房、建筑物等不动产在内的全部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税款给予退税。第二,营业税退税。对新兴产业由于建造固定资产、购买无形资产所负担的营业税给予退税。第三,关税退税。对新兴产业购进的进口机器设备所含的进口关税给予退税。事实上,在不考虑其他税种的前提下,这种货物和劳务税退税机制相当于税务机关为新兴产业提供了无息贷款,税收义务并未免除,而是从未形成产品的研发环节递延到了已形成产品并实现利润的生产和运营环节,从而平滑不同时期的风险和收益。
  
  2、建立全面的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制度。新兴产业领域内的企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研发环节会使用厂房和土地,且这些房产建造工艺较为复杂,原始价值高于一般经营用房。为了降低新兴产业的财产税负担,应对其以上两税实行减免税。然而,现行优惠政策仅限于区域性优惠,《关于国家大学科技园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120号)规定对大学科技园与孵化企业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种区域性优惠模式无法充分发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应该将此类优惠转向产业优惠为主的模式,全面覆盖七大类新兴产业。第一,对新兴产业研发用房产及土地设置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免税期。例如,可对新兴产业研发用房产和土地实行5年到10年的免税期,等到其产业成熟之后,再恢复征收;第二,为了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新兴产业提供房产租赁服务,如果研发用房产是租赁的,应该对出租人的房产租金收入实行低房产税率(如减半征收)。
  
  3、建立创新型人才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制度。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仅限于法律规定的少数几种类型(见《个人所得税法》第四、五条规定),尚未建立系统的个人所得税产业优惠制度。应建立针对新兴产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制度,鼓励专业型人才进入该产业。第一,对新兴产业内部专业研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实施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二,提高新兴产业专业研发人员的必要生活费用扣除额。维持专业研发人员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包含大量再教育费用,因此,应将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费用列入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第二,对创新型人才因在研发过程中发明创造获得的企业内部奖金实施免税。当前个人所得税免税仅限于省级及以上政府、国际组织对个人的货币奖励,由于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非常频繁,现行规定不利于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应将个人所得税免征范围扩大到新兴产业的内部货币奖励。第三,对创新型人才从事新兴产业领域科研课题立项所获得的劳务报酬进行免税。为了鼓励理论创新,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纵向和横向课题劳务收入都实施免税,同时,应规定免税项目仅限于从事新兴产业领域的课题研究。第四,为了鼓励其他个人向新兴产业转让发明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可以规定对因转让给该产业无形资产而获得收入的个人实行低税。
  
  (二)生产与运营环节的税收优惠制度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中,除了《企业所得税法》,有关部门制定了很多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制度,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然而,优惠手段较为单一,仅限于成本加计扣除和税率优惠,延期纳税、税收抵免、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等手段未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充分使用上述手段。第一,进一步补充加速折旧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八条明确规定;“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方法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然而,新兴产业的有些资产更新换代非常快,甚至二三年就出现新产品,应放宽该类设备的折旧年限,规定可在更短时间内提取折旧。第二,建立再投资退税或抵免制度。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缺乏关于再投资的优惠制度,为了鼓励新兴产业企业再投资,应作出这方面的规定。例如,如果新兴产业将以前年度利润用于扩大再投资,则可退还一定比例的上年度缴纳的所得税,或允许再投资额的一定比例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第三,由于新兴产业产品从研发成功到实现经营利润的时限较长,且初期的利润稳定性较差,应延长亏损弥补期限。第四,增加费用扣除。新兴企业具有学习型组织的特点,其用于再教育再培训的费用规模较大,应适当增加教育培训费用的税前列支规模,按实际发生额予以扣除;建立风险成本列支制度。借鉴金融理论,将研发风险换算成成本,然后适当加大成本扣除比例。
  
  (三)其他辅助性制度措施
  
  
1、针对商业银行的税收优惠。现行规定尚无针对新兴产业的银行贷款税收优惠,应制定特别优惠以鼓励商业银行对该产业进行信贷支持。商业银行的税负主要由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组成,因此,可采用企业所得税与营业税优惠的方式来发挥税收对金融业务的政策导向作用。第一,对商业银行来源于新兴产业的信贷利息收入与中间业务收入设置营业税免税期。该免税期可与前述各税种的免税期相一致,设置为5-10年。第二,根据新兴产业信贷规模占整个信贷规模的比重,相应减免企业所得税。根据该比例的大小适当提高成本扣除比例或减计收入,可规定如果该比例超过某一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扣除相应提高一个百分点。为了降低对新兴产业的贷款风险,可实行风险金加扣制度,即从应纳税所得额中减除一定的风险金。另外,一旦对新兴产业贷款出现信贷呆坏账,该项损失可在未来一定年度内按一定比例抵免应纳税所得额,例如可在5年内抵免信贷损失的10%。
  
  2、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放宽民间资本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和纳税扣除适用范围,可规定:如果民间资本投资于新兴产业,对其来源于新兴产业的投资收益设置一定免税期。另外,在一定时期内可就其投资额一定比例抵免应纳税所得额,并在收入认定、成本扣除等方面享受一定税收优惠。
  
  总之,针对新兴产业的特点来设置税收优惠制度,可以最终达到有效促进该产业发展的目标。当然,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特性和外部性会不断降低。一旦新兴产业进入成熟期,便会逐渐转变为普通产业,被其他更新兴的产业代替。因此,新兴产业的发展呈现着一种外部性和动态化的特征,相应地,税收优惠也应该随之改变。当新兴产业的新兴特征消失时,税收优惠制度应适时退出。

(《税务研究》2010年第8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蒋震,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