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十一郎tvb:CBGB:消逝的朋克音乐圣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03:20
Punk Gone With The Wind     CBGB:消逝的朋克音乐圣地

  CBGB与其说是一个演出场所,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状态,任何一家夜总会都无法取代它的地位。

  说起纽约城的地标,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印象,右派想起自由女神,左派想起帝国大厦,股迷想起华尔街的铜牛,悲悯者想起9·11的废墟,购物狂想起时代广场和第五大道,朋克想起CBGB。

  和世贸大厦一样悲凉的是,CBGB酒吧俱乐部的辉煌也已属于历史。这个孕育并激励了无数朋克先锋的根据地,2007年因为担负不起暴涨的房租而被迫关闭。其创业老板,有“朋克教父”之称的希利·克里斯托(Hilly Kristal)更是于次年去世,令酒吧迁址他处重开的计划化为泡影,真可谓长太息以掩涕兮。

  初创

  CBGB,1973年12月成立于纽约曼哈顿的包厘街,其英文全称是“CBGB OMFUG”,意思是“乡村、蓝草、布鲁斯——给音乐爱好者的另类音乐”。CBGB的成立,拉开了朋克摇滚的轰烈历史。

  乍一看,CBGB和大部分有乐队驻唱的酒吧没什么区别,但希利·克里斯托无疑有着超越时代的音乐品位。他从街上找来后来大红大紫的朋克先驱“电视”乐队(Television)和“雷蒙斯”乐队(The Ramones),当时他们身穿破T恤烂牛仔,十足的飞党打扮。这些人的初次表演也可以用“令人忍无可忍”来形容,舞台音响糟糕,演奏技术粗糙。不过正是这种古怪放肆的乐风,吸引了跟随者,因为那简单有力的和弦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情,与主流摇滚大异其趣,这种音乐后来被人称为朋克乐。

  CBGB独特的音乐氛围并不完全是出于希利个人的狂想,那些恣情的喧嚣正是时代的先声,他无非先人一步发现了这个潮流。三十多年来,CBGB给无数名不见经传的乐人提供了演出场所,许多不见容于主流唱片公司的前卫乐队在CBGB找到了信心,并最终名扬天下。他们陆续书写了摇滚史上的神话,比如“谈话头”乐队(Talking Heads)、“金发美女”乐队(Blondie)、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伊基·波普(Iggy Pop)等。

  CBGB开业后很快场场爆满,当年纽约的前卫文艺青年奔走相告。同来捧场的还有唱片公司的高层,以及文艺界的达人,比如“滚石”乐队的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前卫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等等。

  兴发

  CBGB记载了纽约这个城市的奋斗、创意和能量。在成为纽约当地的潮流文化标杆后不久,朋克便飘洋过海来到欧洲,引发了声势浩大的英国朋克运动,著名朋克乐队“性手枪”(Sex Pistol)和“冲撞”(The Clash)就是在那之后成立的,至此,朋克乐正式登堂入室,走向民间,成为西方摇滚文化(朋克极端分子又称其为“反摇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流行的各种乐风诸如“新潮流”(New Wave)、“后朋克”(Post Punk)、“暗潮”(Dark Wave)、“硬核”(Hardcore)、 “合成器流行”(Synth-Pop)、“垃圾摇滚”(Grunge),无不受到它的影响。

  说起CBGB,克里斯托不无自豪地说:“在这个世界上有数百万的音乐艺术家把CBGB当作他们的音乐圣地。”所言不虚,30年来,CBGB绝对是全世界乐手最渴望能够登台演出的地方。

  夭亡

  然而世事并不皆如人意,CBGB最后还是夭亡了,原址变成了一间时装店。终结CBGB传奇历史的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包厘街居民委员会公司”(The Bowery Residents' Committee Inc,简称BRC),听名字相当于中国的居委会,实际上它是一个颇有声望的非营利慈善组织,专门服务于无家可归者及老弱病残人士,很“爱正良”(爱心正义和良知)的一个组织。十多年前他们从前人手里签下了一份租期为45年的合同,把包厘街的一大块地租下来给无家可归人士使用,其中包括CBGB所在的地段——因此它是CBGB的房东。

  从BRC的工作性质可以猜想到,他们对CBGB营造的朋克文化气氛很不感冒,那些混乱不堪兼具破坏性的演出在他们看来无疑是邪灵的聒噪,更别说那些没完没了的大麻、乱交、波妹和殴斗了。显然,借着租金问题赶人是最合法简便的办法,租约到期后,他们大幅提高了租金,CBGB无法承受,两家打起了官司,两年后,BRC赢了官司。

  在CBGB关张之前,曾蒙恩于它的乐人纷纷发起救亡运动,“谈话头”乐队主唱戴维·伯恩(David Byrne)和著名摇滚艺人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乐手小史蒂文(Little Steven)在纽约市华盛顿广场公园发起了一场名为“拯救CBGB”(CBGB Forever)的义演。演出相当成功,观看演出的观众有一万之众。演员阵容强大,有著名的摇滚乐队“金发美女”、“脑残”乐队(Bad Brains),“谈话头”乐队、著名饶舌组合“公敌”(Public Enemy)及英国摇滚乐队“布什”(Bush)的前主唱加文·罗斯戴尔(Gavin Rossdale)等人参演,罗斯戴尔的妻子格温·斯蒂芬妮(Gwen Stefani),前著名乐队“不要怀疑”(No Doubt)的主唱,也和影视圈的一些名人观看了演出。

  可是大家都知道,CBGB的终结并不完全是钱的问题,所以慈善演出并没能挽回CBGB的命运。2006年10月16日凌晨,派蒂·史密斯以一曲《挽歌》结束了CBGB最后的营业,《纽约时报》随后以头版报道:“CBGB,最后一家旗帜鲜明的摇滚俱乐部从此在下曼哈顿地区消失了。”

  追忆

  反商业的朋克文化终于还是敌不过商业建制的掌掴,也许这种说法有些矫情,其实这三十多年来,朋克早已悄悄融入主流摇滚,成为它的一部分,反叛只是徒具形式,CBGB的关张无非是对朋克形式上的死刑宣判。作为一个现代音乐的传奇圣地,CBGB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寿终正寝固然让人伤感,但朋克时代皮之不存,CBGB毛将焉附?尘归尘土归土何尝不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果。

  派蒂·史密斯曾深情地表示,CBGB与其说是一个演出场所,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状态,任何一家夜总会都无法取代它的地位。在歌迷心中,CBGB夜总会更像一个圣地,它就是朋克乐的井冈山。它不单是一个前卫音乐重镇,更是一种时代文化的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说,CBGB之死安非重于泰山?

  曾活跃于CBGB的著名乐队

  派蒂·史密斯  (Patti Smith)   朋克女沙皇

  派蒂·史密斯,人称“朋克女沙皇”, 1946年生于新泽西州,摇滚女诗人、画家、艺术家。派蒂·史密斯的作品内敛、发人深省,有浓厚的迷幻文学色彩。以她为代表的纽约朋克有着深厚的文化精英意识。首张专辑《马》(Horses)有如一声号角,拉开了整个朋克革命的序幕。

  “电视”乐队(Television)  华美的绝响

  “电视”乐队是CBGB传奇的经典主角,主创者为吉他手兼主唱汤姆·沃兰(Tom Verlaine)。它是世界上第一支朋克乐队,也是CBGB的镇店之宝,可以说,没有他们,可能就不会有此后的“性手枪”、“冲撞”。“音速青年”(Sonic Youth)及“电台司令”(Radiohead)也称深受其影响。

  “雷蒙斯”乐队 (The Ramones) 愤青鼻祖

  派蒂·史密斯有句名言:“三个和弦的力量远远超越了诗词。”说的是朋克的音乐风格。而这三和弦乐风的发明人正是有“朋克基督”之称的“雷蒙斯”乐队。

  当他们结束了在CBGB的首场演出时,朋克的革命之火已被点燃,摇滚乐历史也已然改变了。\

  “谈话头”乐队 (Talking Heads) 跨界高手

  从CBGB开始,“谈话头”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最后成为朋克界的顶尖人物。后来没有死守朋克的堡垒,而是广泛地跨界到诸如放克、斯卡、流行、雷鬼、乡村等多种音乐形态中。这种探索精神引发了后朋克和新浪潮运动,“谈话头”也因此演变成一支时髦的新浪潮乐队。

  “金发美女”乐队 (The Blondies)   新浪潮梦露

  “金发美女”处女秀在CBGB举行。他们的音乐风格鲜明具有韵律感,被归入“新浪潮”的阵营。性感的女主唱黛博拉·哈莉(Deborah Harry)有一把强韧有金属光泽的漂亮声线,她成功地把音乐与个人魅力发挥到极致。乐队作品的销售量都破百万张,是上世纪70年代广受好评的热门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