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萧十一郎 爱奇艺:当电动扶梯失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01:02

当电动扶梯失灵


  搭车经过乌节路,停车的巴士车站旁有一座有盖行人天桥,行人可以利用天桥直接走到马路对面的百货大厦。

  车站一侧天桥的设计,一边是普通楼梯,一边是电动扶梯。巴士进站时恰逢午餐时间,上下车的乘客不少,因此停留了一阵子。当时下着毛毛细雨,恰好电动扶梯坏了,放着围栏禁止使用,只留下一边的普通楼梯让行人上下。

  楼梯上挤满了动弹不得的人龙,因为想避雨的行人急着上桥,虽然不至于争先恐后,但也没有规矩地排队,一下子就把楼梯出口堵住了;对面大厦过来的行人因而无法顺利下桥,想避雨的行人也不能尽快地走上去,结果所有人都卡死在整个楼梯,谁也达不到省时的目的。

  乌节路外国游客多,能否用这个现象当作对国人公共行为的观察,不无疑问。但是在任何公共场合,只要存在不愿意遵守基本规则的害群之马,秩序很容易便荡然无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本地社会的公共秩序多少有良性的发展。可以假设,如果当时没有下着细雨,或许上桥的行人更愿意自发、耐心地形成队伍,让桥上的行人更容易下来,自己也因而能尽快上去。稍微苛刻一些,其实当时的雨并非很大,如果上桥的行人多点克制,还是可以排队上桥,少淋些雨。但因为有一两个急性子的,最终所有人可能都变成落汤鸡。

  本地公共秩序的建立,应当主要归功于公权力的作用。政府多年来被自由主义者批判的“形塑社会工程”(social engineering)——不吐痰运动、不乱抛垃圾运动、礼貌运动、讲华语运动、地铁巴士让座运动以及各式各样,旨在左右国民行为的社会系统工程,经年累月下来的确发挥了效果——虽然程度见仁见智。这种官民互动的模式,间接也造成了另一种后果,国人对于各类官方运动养成了条件反射,或自动遵从,或拒绝配合,但慢慢地都孕育了依赖心理,跟着也逐渐丧失了主动性和行动力。

  只要看看读者在报章的投书,就大概能明白这种心理状态。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本能反应就是“找政府”,而且已经到了相当荒谬的情况。警方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均每天约有1912通骚扰电话占据警方热线,大约是“999”紧急热线电话中的六成,不仅加重警员负担,还延误警员援助真正有需要的求助者。这些骚扰电话的内容无奇不有,有没钱坐车求警察载送回家的、有和家人吵架求警察提供住宿的、有忘记带门匙求警察开锁的、有问路的……

  当然,指责国人没有基本的个人责任意识相对容易,却并不能说明事情的全貌。国人动不动就“找政府”,也是因为政府掌握了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当连家里办丧事也必须找“有关当局”申请场地使用准证设灵堂,也就难怪人们事无大小,本能反应就是找公权力。套一个学术性的讲法,因为政府把社会管理得太井井有条,社会反而失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    政府视维护公共秩序为重要治理任务,使得新加坡的治安举世闻名。与此同时,强势的管理也导致社会缺少自我行动的空间。对公共秩序失控的恐惧,让当局对于民间集会采取了高度怀疑的态度。2009年修订的《公共秩序法》,更把集会的定义从原来的5人削减为1人,警察有权力驱离任何个人(move on order),并限定他24小时内不得返回原地。   官方对民间集会的敌视态度,也影响了一般人对公共秩序的看法。不少国人在潜移默化中,也对自发的公共集会感到害怕和抗拒。任何缺乏公权力影子的公共集会,似乎都可能有违法的风险。这种心态所衍生的自保本能,使得人们自然对公共秩序和公共事务趋于冷漠,避免无端惹上麻烦。同时,社会的创造力当然更难以培养——因为这需要自由的公共空间和人们愿意尝试、冒险、犯错的好奇心。如果连心血来潮(spontaneous)聚集做事的空间都没有,也就不必奢谈其他了。

  公权力不可能无所不在,因此社会的自我组织及管理能力才这么重要。个别小环境一旦出现状况(重大意外、自然灾难),现场人们的主动性及行动力才是恢复或避免公共秩序恶化的关键。进一步说,如果发生公权力失灵的突发事件(例如恐怖袭击、政治僵局),社会自我组织及管理的能力,就是确保大众情绪不会恐慌,人心不会溃散的最后保障。

  现代国家,不可能由驯服被动的国民组成,积极主动的公民,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这种对国家社会的主人意识(ownership),是进步和创意的泉源。教育部“以学生为本,价值为导向”的新方针,不能忽略对国家未来主人翁这方面的公民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