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西宸广场有超市吗:胡安东:保护自行车路权当从限制特权车开始(东方早报 2010-1-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40:50
保护自行车路权当从限制特权车开始
2010-1-25 2:42:32

胡安东
在最近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期间,为了回应北京机动车数量暴增、难以承载的问题,北京市交通部门相关人士透露,将提出一个以保护自行车路权为核心的自行车复兴计划,使2015年北京交通总体的出行格局变为:公交占45%,小汽车占22%,出租车占8%,自行车要上升到23%。
我很佩服城市执政者把堵车的“难点”绕回到“原点”的创意。在地铁建设还难以承载那些闷在车厢的“沙丁鱼”时,在道路拓宽一时还无法解决远水之渴时,在即将来临的碳排放计划必须完成时,我们不得不考虑重新拾回“自行车王国”这顶老掉牙的帽子。
但倡导自行车出行和保护自行车路权就那么容易实现吗?从北京这个很美好的计划看,23%,这显然是一个大胆假设而难以求证的数字。因为它意味着再过不到五年,在每四位北京市民里,就要有一位主动站出来说,我明天愿意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先不说公共交通、小汽车、出租车能不能为这个平民计划让路,就是从那些“特权车”张扬甚至有些放肆的鸣笛声中,我也看不出为自行车让道的复兴计划会那么乐观。说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不愿听的话:就在此时此刻您热血沸腾写提案、交议案时,那些挂有特殊车牌、贴有特殊标识的“两会”专用交通工具,或许已经载着你呼啸而去!
在倡导鼓励自行车出行的今天,是不是划出多少个自行车示范区并不重要,是不是废止那些不利于自行车出行的交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先要修复那些被特权车割裂许久的“交通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如果人们在那些特殊照顾的车牌中,看出了出行的“三六九等”,即使腾出多少条“自行车保护道”,恐难以解决不同车族和人群的文化冲突。
不是普通公众对那些特权车的畏惧和反感与生俱来,而是当人们在街头常见特权车与骑车人形成的规矩反差;那些横穿马路被“欺实马”酿成悲剧的事件频发。作为最底层、最原始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自然不会给市民们带来多少安全感。至于说骑车上班能给我们带来莫大快乐和自由,大概也只是一种自嘲式的讽刺!在大部分人眼里,那些有特殊号段的交通工具不仅仅是一种权力崇拜,更是上流社会心理优势的“暗示”。
眼下,虽然一些城市管理者在“两会”期间作出了许多化解交通拥堵的承诺,也在“某某日”做了“一日行”、“一日挤” 等活动,但与其利用这样的方式鼓励更多市民骑车上班,与其划出N条自行车保护安全线,还不如从自己做起不坐“特殊车”,不挂“特殊号”,保持长期乘公交、骑自行车的习惯。毕竟这是给更多警察叔叔保护自行车道的底气。
在工业文明面前,自行车能不能重新回归到主流的生活方式?不能单纯以简单的“物理条件”划线保护,必须从城市公民的意识出发,消除那些特殊号段车辆在行为上、心理上的“逆行”和“霸道”。
其实,我们已经在长期的特殊牌照崇拜情结里,丢掉了本该属于“自行车王国”的许多交通平等意识,毁掉了许多“千里走单骑”的环保本色,潜伏了一代比一代更强烈的高档小汽车优越感。因此,低碳诚可贵,绿色价更高,倘若特权在,骑者仍烦恼!
(作者系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研究部主任)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619/userobject1ai2080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