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剑魔独孤求败 电影:修习禅定的入门方法:六妙法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07:24

修习禅定的入门方法:六妙法门

 

禅定是佛学的源头,通过修习禅定进入定境,获得般若智慧是破迷开悟、明心见性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修习禅定入门很难,很少修习者能够契入禅定的境界,现将修习禅定的入门方法《六妙法门》简单介绍给大家,希望对初修禅定者能有所帮助。

六妙法门是修禅定的六种方法,分别为:数法、随法、止法、观法、还法、净法,这六种方法是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

数法:六妙法之第一法。修数法为其第一步,证数法为其第二步。《六妙法门》:“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祥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可见,修数即为数息法。初练功夫,杂念多时可用此法。从一到十,又再从头数起,有时还可以从一至百,甚至逆数。主要是意念放在数呼吸上,以去除杂念。关于证数法,《六妙法门》说:“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到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证数就是在修数的基础上,情绪渐渐稳定,从一到十,自然不乱,出入呼吸,已较轻微,这时感到用不着数息了,可以进入修随。

随法:六妙法之第二法。修随法为其第一步,证随法为其第二步。《六妙法门》:“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可见,在修数、证数的基础上,数息熟纯,心神已较安宁,可不用数息法,而改用此意念跟随出入呼吸的随息法。关于证随法,《六妙法门》说:“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被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通过修随法,意念既安静不乱,不但感觉到呼吸长短的状况,还感到呼吸已遍身出入。这时意境寂然凝静,甚至有欲睡眠的要求,这时该进入修止。

止法:六妙法之第三法。修止法为其第一步,证止法为第二步。《六妙法门》:“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就是说,在修数、修随的基础上,心情非常安静,杂念不起,那时不数息,不随息,继续掌握好安静的练功状态。关于证止法,《六妙法门》说:“证止者,觉心身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特心,任运不动,……无为寂静,安稳快乐。”通过修止,安神宁静,杂念不起,此时感到身心愉快,处于一种较高级的入静状态。

观法:六妙法之第四法。修观法为其第一步,证观法为其第二步。《六妙法门》:“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在修止、证止的基础上,入静程度继续提高,细细体会到自己的呼吸,好似空中轻柔的风,皮肉筋骨,五脏六腑等,如中空的芭蕉,了无实在。关于证观法,《六妙法门》说:“证观者,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证观与修观基本相似,继续提高入静程度,体会到呼吸从遍身毛孔中出入,还返观到自己内脏的种种情景。

还法:六妙法之第五法。修还法为其第一步,证还法为其第二步。《六妙法门》:“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即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即观故。若从不观心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不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相。”修还法主要是说,练功者既能用心——意念来观察体会呼吸,反过来就有能观察体会的意念,才能观察体会到呼吸,所以就应该还归于意念的本源。简单说,就是在入静过程中继续提高运用意念的水平。关于证还法,《六妙法门》说:“证还者,心慧开发,不加巧力,任运自能破折,返本还源,是名证还。”在修还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掌握运用意念的水平及入静的程度,这时智力得到开发,对任何外界的干扰都能应付自如。

净法:六妙法之第六法。修净法为其第一步,证净法为其第二步。《六妙法门》:“修净者,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息分别垢,是名修净;息取我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是名修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净就是不起任何妄想,一心洁净,无丝毫杂念的高度入静。修净就是如何保持这种高度入静。关于证净法,《六妙法门》说:“证净者,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依持。”由于入静继续深入,达到了心如止水,妄想全无,一尘不起的高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