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莉奈电影: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 第69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7:24:04
                                        我喜欢的古典诗词 / 阳台一隅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4-15 19:59  我说几句:
  1.你这不是歪楼,我欢迎,我想网友们也一样。
  2.平时看诗论方面的书较少,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我没有这本书,书店里也买不到,以前在网上看过,但看得不仔细,体会不透其真谛。
  3.你提到《人间词话》,《二十四诗品》总结的24种意境,为什么不像《人间词话》那样有举例?也许有,我没看到。如果有的话,朋友你晒出来,或告网址,大家共同学习。
  4.这24种意境,是作者对前人的总结,还是一个纲领性的指导?还是兼而有之,有时间的话,劳驾你细说。
  5.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写这部著作的?有的说与老庄有关。
  6.朋友你一定是一位诗词内行,在俺这里发言,肯定是瞧得起俺,先谢。
  7.从你的ID,看出朋友熟读史书。
  有时间欢迎朋友继续。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4-15 20:47  第84首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8年-883),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竞陵人(今湖北天门)。
  
   皮日休早年隐居鹿门山,这个地方不得了,早有汉末的庞德公,晚有孟浩然,皮日休是第3个。
  
   公元867年进士及第,很顺利,先后任著作郎、太常博士。
  
   飘摇中的晚唐,诗人看在眼里,焚在心中,经常谴责时政,有名言留世:“毁人者,自毁之;誉人者,自誉之。”及“古之置吏也,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可见当时腐败的程度。
  
   彷徨无措中,常常以酒借醉,本首诗就是酒后所作。
  
  
  
  [本诗简析]
  
   这是一首描述酒醒之后的感悟诗。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四弦:四弦琴。 罢:停止。 蛮奴:一般指歌舞妓,因为诗人是楚人,在这里是自谦。
   “四弦才罢”:歌妓们演奏完毕,意味着宴会结束。
   宴会一结束,诗人就醉了。肯定不是真醉,如果是真醉,可能在宴会中间就醉了,不会等到宴会结束。
   这种醉,是感觉上的醉,迷迷糊糊的那种,我起名亚醉。诗人说宴会一结束就醉了,这里面有一句潜台词:这酒喝得不痛快,喝酒的过程中郁闷。
   蛮奴:虽然是诗人自谦,在这里也说明了诗人对腐败朝庭的不满,自己就是笼中鸟。
   亚醉后的诗人,干了什么?
  
   酃醁(ling2,lu4):一种名酒。 翠炉:翡翠色的烫酒水炉,古人喝酒喜欢先用热水烫温。
   诗人自己说醉了,实际没醉,还能闻到翠炉里飘出来的酒香,更能说明一个问题:此时场面已经安静下来,那就是客人已走,只有自己,感到孤独了,但意犹未尽,这么香的酒肯定还想喝,可惜没人陪了。
   估计诗人是做东,喝的是好酒,而且有剩余,做东都这样,瞎猜。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客人走后,已经亚醉的诗人睡了。
   亚醉这种状态,喝酒人会有2种表现:一是耍酒疯,另一是睡觉。诗人的酒习属于后者。
   个人认为,醉后睡觉的性格内敛。
   睡了多长时间:半夜才醒,应该说是喝了不少。
   最关键的是,诗人醒后看见了什么?
   “红蜡短”,诗人显然把自己看成了这只红蜡,燃掉了很多,只剩一点。想表明自己壮志减了,前途渺茫。诗中的景象都不是随便写的,有作者的用意。
   酒后所发感慨往往是心中久藏,一般人不告诉他。
   下一句继续写这只红蜡。
  
   寒泪前面有“一枝”,好像修饰不配,如果形容眼泪应该是“一滴”,显然“一枝”不是形容“寒泪”的,是形容后面“珊瑚”的,那么这一句的字序应该是:(红蜡)寒泪作一枝珊瑚。流脂的红蜡像是一枝珊瑚。诗人这么写是平仄和气韵的需要。
   从诗的题目中,知道当时的季节是春天,诗人把自己看作“红蜡”,而流得泪且“寒”,诗人寒心了。
   为什么又把自己比喻成珊瑚?因为珊瑚是贵重的,诗人很无奈。
  
   面对颓废的唐朝,诗人以一己之力无法挽回,为国家流泪,为自己流泪。
  
   对这首诗的一点疑问:
  
   题目是“春夕酒醒”,也就是酒醒的时候是在某个春天的傍晚。而诗中的第3句“夜半醒来红蜡短”是说在“夜半”才醒。
  
   看来这酒是在下午开喝,傍晚时酒醒了,或者说诗根本就没醉。而“夜半醒来红蜡短”中的“醒”是指睡眠,2个“醒”不一样,一个是酒醒,一个是睡醒。
  
   也许“春夕”还有其它解释,朋友们别客气。
  
   解析完毕。
  
   =================================
  
   这首诗写完后,诗人寄给了好友陆龟蒙,陆龟蒙科举不第后退隐江湖,有和,晒出来:
  
   和袭美春夕酒醒
  
   陆龟蒙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陆龟蒙的生活比皮日休滋润多了。
  
   =================================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公元881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攻占京城长安,诗人皮日休被俘,黄巢爱才,任命诗人为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秘
  
  书),皮日休身不由己,只能硬着头皮干,新皇帝黄巢令诗人写谶(chen4)文以惑民心,躲是躲不过去的,没办法,诗人写出了上面的4句话。
  
   前2句:黄。后2句:巢。
   (屈律:弯曲的意思)
   由于黄巢长像丑陋,本来就对唐朝旧臣心有疑惑,认为这是在讥讽自己,一气之下,杀了皮日休。
  
   诗人临刑前,泰然自若,也许在皮日休看来,这正是一种解脱。
  
   =================================
  
  
  
   心中苦闷的一首诗。
  
   春夕酒醒
  
   皮日休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蜡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谢谢阅览。
  
  
 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4-19 09:23  
  
  记得一位网友在分页时,说过这话: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作作者:阳台一隅 提交日期:2010-04-19 20:42  第85首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介绍]
  
   陈陶,字嵩伯,剑浦人(福建南平),生卒年不详。
  
   也曾赴京考举,失败,晚唐时更加腐败,诗人看透里面的猫腻,写了2句诗:
  
   中原不是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
  
   (中原不是没有人才,只是朝庭不招贤罢了。)
  
   然后就游山玩水,并自称“三教布衣”,“三教”是指儒、道、佛。意思是说,这三教我还一个也没入门,均属菜鸟。
  
   后来诗人选择了一个主攻方向:道教。并且学有所获,据说是:“咽气有得,出入无间。”
  
   解释一下:
  
   道家为了养生长寿,发明了一种新的呼吸方法:行气。此处的“咽气”即指“行气”。
  
   “出入无间”这句太厉害,“无间”指细微处。他是不是已经掌握了“奇门遁甲”中的隐身术?
  
   陈陶接近成仙了,应该超然度外,但他还有作为人的良知,写出了一首千百年来令人拍案无语的好诗。
  
  [本诗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但画外音不同凡响。
  
   《陇西行》属乐府名,此名的乐府诗内容往往描写战争。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匈奴:我国的古族名,一般指燕、赵、秦以北地区,也称“胡”。
  
   貂锦:汉代羽林军穿的貂裘锦衣,很多书都认为此处指精锐部队,我觉得也未必,也可能就是一般士兵,只是附加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关于这次战争一直没有找到具体,不知所指。总之,是一次惨烈的激战,五千志士奋勇杀敌,命丧“胡尘”。
  
   从全诗来看,这2句主要表现了士卒的不惧生死。为下面的对比反衬埋下伏笔。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陕西北部的一支河流。 闺:女子住的内室。
  
   在“闺”的前面加一个“春”,诗人可能有想法,想说明2个问题:一是女主人年轻,少妇;二是在这个房间里还弥漫着一种温馨气息。
  
   一般战争结束后,会掩埋同伴的尸体,这次战斗显然是失败,或者全军覆没,或者只剩下极少一些人,没有掩埋或没有时间掩埋,总之,士兵的尸体暴散野外,风化成骨。这是非常残酷的一幕。
  
   这些士兵本来是为国捐躯,结果竞无葬身之地,诗人看不过,鸣不平,这是第一层意思。如果到此打住,同样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后人的平安是以这些尸骨为代价。
  
   诗人还不想就此打住,还有最让人心绪跌宕的一句,就是最后这句。
  
   第4句如果还沿第3句的模式继续说这些“河边骨”如何可怜,可能给人的震撼不巨,而是话锋一转,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一样,画面完全不同,说到了后方。
  
   安宁的后方,年轻的妻子正在做着一个梦,梦见与自己朝思暮想的士兵丈夫在一起。
  
   为什么会做这种梦?
  
   当然是因为担心,战争不是旅行,是会死人的,刀枪无眼。
  
   古代,男子当然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妻子眼里就是天,这天万万不能塌!
  
   当然更有感情的因素,也许还可能是新婚燕尔。
  
   做为妻子,最怕丈夫战死疆场,这是她不能、不敢接受的,那就只剩下一个字:盼。祈祷平安,如果长期杳无音信,也宁可信其无,不愿信其有,心有所盼地宽慰着自己,甘愿这种麻木。自欺欺人演变为一种美好。
  
   没有人愿意揭穿这个谎言,没有人会敢叫醒这位年轻妻子的美梦,诗人不敢,我们也不敢,只能由她做。
  
   也许做梦的妻子还会露出幸福的微笑,因为正向她所想所盼那样,梦中的丈夫还活着。
  
   “可怜”后的“犹是”,让人不忍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
  
   战争失败时,皇帝大臣们想得是如何尽快召兵买马。
  
   战争胜利时,皇帝大臣们想得是如何封官晋爵。
  
   他们也有梦,但与百姓不同。
  
  
   描写战争的诗很多,这首最有人性、最具震撼力!
  
   如果给这篇文章起一个名字,那就叫《无法成真的美梦》。
  
   解析完毕。
  
   ==================================
  
   如果作者是一位帝王,他不会考虑战争带给后方家属的伤害。
  
   如果作者是一位将军,他眼里可能只有场面的悲壮,为国献身的豪情。
  
   如果作者是一位从军的诗人,也许只有同情。
  
   陈陶是局外人,站在战场与后方之间,他的眼界更广阔,他发出的是呐喊。
  
   摘取几首: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去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琴歌
  
   霍去病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
  
   国家安宁,乐未央兮。
  
   载戢干戈,弓矢藏兮。
  
   麒麟来臻,凤凰翔兮。
  
   与天相保,永无疆兮。
  
   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此诗是霍去病出击匈奴有功,受到汉武帝的嘉奖,踌躇满志之作。)
  
  
  
   武溪深行
  
   马援
  
   滔滔武溪一何深,
  
   鸟飞不度,
  
   兽不敢临,
  
   嗟哉武溪多毒淫!
  
   (马援,东汉初重要将领,此诗描写行军途中险恶环境)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诗人陈陶在洪州西山学道,收获颇丰,但从不招摇,非常低调,当时还是尚书的严宇任洪州刺史,仰慕陈陶的同时又想考验一下诗人的学道成果,就派一个叫莲花的妓女去陈陶住处一试身手,可诗人无动于衷,旁若无人状令莲花姑娘手足无措,完不成任务,回去无法交差,急了,即兴口吟一首诗:
  
   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送妾来。
  
   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
  
   这意思就是说,今天我算是枉来一趟,先生你真牛!
  
   陈陶微微一笑,当然不能冷场,附和一首:
  
   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
  
   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意思是说,现在我对云雨之事已不感兴趣,对不起了,让你浪费了一次感情。嘿
  
   卓文君是对莲花的恭维。
  
   可是,如此清心寡欲的一个人,内心仍有关注,那就是民众民生。
  
   ===============================
  
   陈陶的《陇西行》,会让我们想起另外二首诗: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己亥岁
  
   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成骨枯。
  
  
   意境与《陇西行》异曲同工,感人依旧。
  
   陈陶的其它诗,我们暂且不论,只凭这首,就可永远载入中国诗册。
  
   ==================================
  
   红地毯下,帝王们走过时,挤渗的是百姓的鲜血。
  
   无法成真的美梦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327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