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人坚粤语版全集土豆:从中西医学的对立看在中国复兴整体科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11:11:46

从中西医学的对立看在中国复兴整体科学

李惠生

(福建电力,长乐公司 )

 

摘 要:中、西医学之争的核心问题是中医学的科学性问题,而中医的科学性问题是用剖零科学标准衡量中医学的结果。这就是说用剖零科学的标准去衡量中医学是不科学的。如改用整体和剖零科学的两种标准分别衡量中医学和西医学,则中医学属于整体科学,西医学属于剖零科学。本文论证了中医学的整体科学性质并提出了在中国复兴整体科学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中医学 西医学 科学形态 剖零科学 整体科学 道本体论

 

地球是一个整体,分为东方和西方;东方和西方演化出对立的文化;以对立文化为基础又演化出对立的科学:在东方文化基础上演化出整体科学,而在西方文的化基础上演化出剖零科学;这都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在西方科学昌明的今天,国内外一些学者误把西方科学当成了唯一的科学形态,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中医中药不是科学等错误的结论,这不但极大地妨碍了人们对科学形态的正确认识,也延缓整体科学,进而延缓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本文历史地再现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整体科学形态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剖零科学形态的源流与差异,从而帮助国人树立正确的科学形态观,这对复兴整体科学和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是有益的。

一、科学的文化形态

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看,科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形态不是从来就有的,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科学形态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的内容。本体论是关于世界本原的学问;认识论论述人对世界的认知关系;方法论则是人们认识世界所用的方法。三者的关系是:本体论决定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作为一切学问之母,直接或间接地指导着不同学科的发展。而科学在哲学中最早是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出现,即西方人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的哲学。“自然哲学在西方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都明确以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究自然界的万物本原,解释自然现象千变万化的原因。”[1]与近代自然科学相比,“自然哲学”被当代人称为前科学或准科学。近代自然科学出现在16—17世纪,它们是在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为主导的本体论,以笛卡尔二元论为主导的认识论和以还原论与逻辑实证主义为主导的方法论指导下,得到迅速发展的。“科学从原来的自然哲学中脱胎出来,独立并分门别类地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学科。”[2]西方科学以古希腊自然哲学为基础。西方科学,就其科学形态而言,一般被称为“还原论科学”,它因其研究的思维方法而得名。其最大特点是剖整为零,再还零为整,所以它又被浙江海洋学院的石益祥先生称为“剖零科学”。

根据“文化轴心时代”划分,中国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前二世纪,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国家混乱局面,从而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现象。在这个时期,杰出的哲学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它们是以《易经》为代表的易学;《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学;《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学和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兵学等等。尽管中国古代没有产生哲学这样的学术名词,但这并不等于中国古代没有哲学。判断一个国家有没有哲学的标准是看其有没有三论: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道”论是中国的本体论。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道德经》第42章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作为宇宙本体是老子勉强命名的,而从“道”出发老子构画出一个完整的宇宙演化图象。

那么,“道” 是什么呢?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尽管在老子的眼里,“道”是玄妙的,但通过“有”和“无”的对立来论“道”是正确的。如果我们顺着老子的思路作逻辑推理,则平常所见的物质属“有”的范围,而“无”是“有”的对立面,即看上去一无所有的真空,“道”即是真空。但真空是虚的。可见,中国人的宇宙本原是虚的,而西方人的宇宙本原“原子”则是实的;在虚本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宇宙论都是虚的,如道模型,太极模型,元气模型;而在实本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宇宙论都是实的,如大爆炸宇宙模型。中国人自从有了“道”本体论,就有了相应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整体论也由此产生了。

总之,因为东、西方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分野,使得地球上出现对立的哲学和科学形态。正如石益祥先生所说的,整体科学脱胎于中国整体论文化,剖零科学脱胎于西方还原论文化,两种科学形态既对立又统一。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中国古代有整体科学,为什么中国的科学会落后于西方,至今还跟在剖零科学后面姗姗而行呢?回答是历史在螺旋地前进。这可以用李约瑟博士的话来比喻:“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6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只不过在最近400年,前者蓬勃发展,暂时遮挡了后者。”[4]待到东方整体科学在中国复兴之日,中国科学将再次称雄于世界科学之林。

比较整体科学和剖零科学的形态特征其差异是明显的。(见下表) 科学形态特征表

二、中西医学的比较

 

钱学森院士在《中医现代化问题》一文中指出:“现代的各自然学科几乎都只有一个国际通行的学术体系,唯有医学最为独特,至今仍分裂为两大独立的体系,这就是现代医学(西医)和民族医学(主要代表是中医)。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西医是各自独立地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中医曾有着几千年的辉煌,而西医主要在近代一、二百年借助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西医是西方科学的一个缩影。”[5]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曹东义先生的说法是:“中医与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术体系,它们在研究方法、理论构成、治疗措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不是反中医人士所说的中医与西医仅仅是地区性的差别。因为,中医与西医在起源上就有所区别,后来更是因为研究方法的明显差异,而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所以才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体系。”[6]

专家对中西医学的见解是正确的,而比较中、西医学的不同特点会更显出趣味:

1.思维方式比较

中、西医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只因人们对人体的思维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医学形态。中医思维方式把人看成整体,“气”则是贯穿这个整体的基础物质,和其它医学术语一道组合成如气血,气色,气息,通气,和气等有关“气”的专业术语。中医缔造者们根据易、道思想,肯定人由天地所生,用“天人合一”将外在不同的三者统一起来。《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7] “天人合一”合于什么?《内经》根据庄子“通天下一气耳”[8]的观点,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9]由于天、地、人同合于“气”,“气”的存在就是人生命存在的象征,因此,古人往往称人死去为“断气”。“天人合一”让中医从内外两个方面出发思考人的生存:对外,中医学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谐的含意是:“道法自然”,人应该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从而和自然达到全面的和谐,使人体不生病,少生病,不生大病,从而到达“治未病”的最高境界;对内,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体任一部位发生变化都将通过全身全息地反映出来,这就自然要求中医师对人体疾病的诊断必须是全方位的,望、闻、问、切的“四诊”诊断方式就自然形成了。

西医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的。

钱学森院士说:“与中国传统哲学不同,西方科学由于‘原子论’实践的成功,就走向了一条还原论的道路,它的特点就是只承认自然本质上的泛统一性,而拒绝承认一切现象内在本质上的统一性,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它只相信可观察的物质现象,而对那些支配这些现象的内在原理‘熟视无睹’。由于欧州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从此西医走上了一条实验医学的道路,结构、静态、分析,其理论的证伪性很强,在科研方法上还是还原论方法,即是将较复杂的、高层次的分解为较简单的层次,因此,西医强调在医学中就是把有机体分解为物理化学机械的过程,并以这些方面对机体及其疾病作出解释。这种还原论方法对机体各层次规律的揭示显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还原方法使我们对人体的认识从器官、组织、细胞、亚细胞的层次,达到目前分子甚至更高的层次。”(引自《中医现代化问题》)

西医发展到现代,有两个研究领域功不可没:一是解剖学;另一是细胞学。西医面对人体,感到从外部难以捉摸,因此,不去使用中医“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黑箱”研究方法,也不相信中国人仅靠号脉就能知道人的哪个部位生病的原理,习惯于采取剖而分之、解而视之再还原的认识方法,由此推动了人体解剖学的发展。1543年,比利时人维萨留斯的《人体的构造》一书出版,成为近代解剖学创立的标志。另一个领域则是细胞学,它是西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1665年,英国人胡克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胞。1858年,德国的魏文啸和微尔和创立了细胞病理学。微尔和发表的《细胞病理学》一书,“主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细胞来自细胞,再生细胞’,动物个体是单个细胞的机械总和,并认为整个病理学就是细胞学的病理学。”[10]

如果把细胞作为对象,对中西医学进行划分,则西医是个体细胞的科学,而“中医学则是发生在活体的非离体的细胞状态上的科学。”[11]正是由于对细胞整体(活体)与个体研究的分野,才使中医学与西医学分道扬镳。在明确这层关系之前,很多人曾感到诧异:为何同一种病,西医能治好,中医也能治好。而有一些病用西医西药效果快,用中医中药的效果反而慢,反之也一样。根本原因是:西医和中医的研究对象都是细胞,但一个是个体,另一个则是整体。个体清楚,并不意味着整体清楚;整体清楚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个体都清楚。这就是说,按照细胞学意义,肯定一种细胞医学而否定另一种细胞医学是不合理也是不应该的。

2、医学理论比较

中医学有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12]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最能体现中医学特点的是精气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下面扼要介绍之:

(1)、精气阴阳学说。人的生命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精,二是气。《内经》的《素问·五常政大论》写道:“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精与气有区别又有统一:统一的是二者都是气,区别的是精为有形之气,气为无形之精。精气在人体内如何运动呢?《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阳化气,阴成形。”“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阳者,天地之大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可见,精气是靠阴阳在运行的,而阴阳是人体变化之本,当然,也就是生命之本,治病之本。精气阴阳学说从“天人合一”观念出发,确定人体内精气的存在,并把精气阴阳的平衡作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所以,精气阴阳学说是中医学首要的基础理论—生命科学理论。

(2)、经络学说。二千多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气血”通道,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经脉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分布全身,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和功能的总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都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的依据。留传下来的针炙术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术的最独特标志。

经络学说举世无双,却长期受到西医学家的怀疑,原因是解剖没有发现经络。国内医学家也有类似的怀疑。对此,钱学森院士在《中医现代化问题》一文中作出回应:“中医学是一门以东方哲学基础理论为根的一门医学,它所揭示的是人体与外在、人体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普遍联系,这些联系是深藏在表象背后的,因此它很难为西方科学的解剖方法所证实,但这并不意谓着它不存在。以经络学说为例,它所揭示的就是人体内部以连续的水环境为基础的普遍联系,水的确在自然界太普通了,但它却是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础,没有这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生物这种新的生命形式就不可能出现。中医学很早就注意到水这种物质在生物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认为是它在生物体内起着运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的功能,或者说是起着运输‘气’的功能,经络就是对这种循环通道的一种客观认识,它不仅包括神经、血管、淋巴,而且还包括微观的组织间隙,甚至涵盖整个生物机体。”

(3)、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的病理学和疾病诊断学。所谓“象”是指反映于外表的人体“内藏”之形象。《内经》之《灵枢.本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所谓“藏”是指藏于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的总称。那么,如何观“藏象”呢?《内经》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有一个总论:“帝曰:藏象如何?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注:恐为阴字)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中医藏象学说应用了“五行”理论,根据金、木、水、火、土的生克乘侮关系,把五脏、五腑、五体、五官、五华、五情、五志、五味、五色、五液、五脉组成一个“五藏象”观察诊断系统,用于临床指导,一直延用至今。

精气阴阳学说、经络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三个基本理论,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该理论体系为基础,中医学确立了以切脉为主的“四诊”诊断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方法;提出了“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一系列辨证论治的诊治体系。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保一方平安立下了不世之功。

西医学理论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之上,无论是生理、病理等基础理论,还是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儿科等专科理论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重实证求精确。西医学是实验科学,重实证求精确是其显著特点。西医治病须找准病灶,只有病灶才是实的,而要找到病灶就要实证,要实证就要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实测,通过实测得到精确的数据,用精确的数据对照病理指标,才能最后确定病灶。

(2)、重结构求细分。西医疾病观是形态病变观,所以对人体的形态结构非常重视。她通过解剖将人体分为系统、器官、组织直至细胞、基因,与这种认识相应的疾病分类法即依据形态结构来划分,有什么结构形态就有什么病名,如某某系统疾病,某某器官疾病,某其组织疾病,某某基因疾病等。

(3)、重对抗求消除。“西方现代医学主体模式是:把人体视为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与其生存环境中的致病因子相抗衡,对外采取化学杀菌、抑菌方法,对内用手术刀剥离清除病灶,简称对抗医学。”(引自钱学森《中医现代化问题》)从而,使感染性、传染性、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外科手术成为西医的强项。

根据辩证法,有所重必有所轻。西医在理论上也产生三大缺陷:其一,病理理论上重形态轻证状;其二,治疗理论上重对抗轻平衡;其三,诊断理论上重检验报告轻患者主诉。在当代,西医学也看到自身理论的缺陷,所以推出了循证医学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新理论。

3、药物比较

分三个方面比较中西药物的差别:

(1)、制造方法不同: 中药绝大多数是经物理加工制造而成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而西药的绝大多数都是经化学加工制造的合成和半合成化合物药。

(2)、作用理论不同:中药的作用理论有二:一是医药同源;二是人药同性。医药同源就是人和药来自相同的源头:天地,因此中药可治人病。人药同性就是人和中草药都有阴阳五行的性质。医药同源决定了人药同性。西药的作用理论也有二:一是动因;二是受体。“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使用,是动因,是分子反应机制,具有特异性。”“受体是指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种大分子物质(主要是糖蛋白或脂蛋白),对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与之选择性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触发随后的生理反应和药理效应。”[13]

(3)、药性和药效鉴定方法不同:中药的药性由医师鉴定,历史上神农日尝百草中70毒之说就是证明。药效则由人体使用鉴定,经过上千年的验证最终筛选出几千种药物及药方。西药的药性和药效鉴定是程序化,标准化的,先经动物试验再经四期临床最后向社会公开。尽管后者看上去比前者更科学,但就可靠性来说中药就要比西药好得多。当前的药源性疾病主要产生于西药。

从以上三点可看出,中西医学在药物上的差别源于两种医学对人体和药物认识和方法上的差别。

4、比较结果

中西医学的比较有如下结果:

(1)、理论基础:中医的理论基础是生成论和整体论,而西医的理论基础是构成论和剖零(还原)论。

(2)、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而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形式的,它们决定了中医通过时间看演化,西医通过空间看病灶;因为证是动态的,用辩证法最合适,灶是静态的,用形式逻辑就可以推出所要的结果。

(3)、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的是望、闻、问、切,立足全身信息;西医要籍用现代仪器和技术,得到的信息是具体的、部分的。前者是整体的,后者是局部的;前者是全息的,后者是局域的。

(4)、下药方法:中医辨证论治,下药因证而异;西医则对症下药,因病而异。

总之,中西医学是完全对立的。中医属对立一方的整体科学范畴,而西医则属对立另一方的剖零科学范畴,两者在人体上得到了统一。统一意味着互补而不是排斥,这就是说人体需要西医,人体也需要中医,用西医来否定中医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这里特别要为中医学的科学性正名:以往由于人们未弄清中医学的整体科学特性,常觉得名不正、言不顺、气不直。有的说中医是文化,有的说中医是哲学,有的说中医是传统科学,由于没有准确的科学定性,使中医学在西方科学方面前一直抬不起头来。事实上,居住在东半球的人们,因其文化形态不同,哲学形态不同,科学形态也不同。东方的文化是整体的,东方的哲学是整体的,东方的科学也是整体的。那种认为只有西方有科学,东方没有科学的说法,就等于说东方没有哲学,没有文化一样,都是荒谬的。中医学的整体科学性是勿须置疑的。目前,中医药的市埸虽小,但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三、复兴整体科学刍议

钱学森院士指出:“不管是东方哲学,还是西方科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物质世界,自然对物质世界最终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同样,不管是中医学,还是西医学,它们所描述的都是同一个生命整体,自然对人体的研究应该有同一个结论。尽管两者是在异质的文化土壤上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的,两者的沟通有一定的困难,但它们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不可改变的。只要我们充分利用西方医学现有知识,向内挖掘东方医学的核心原理,就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创造一门新兴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种统一不仅能够沟通和完善中西医之间的理论和实践,从而更大限度地造福于人类,而且这种统一将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口,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的一场革命。”(引自《中医现代化问题》)

钱院士关于“创造一门新兴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种统一将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突破口,推动整个科学体系的一场革命”的预言,应得到下至平民,中至科技工作者,上至政府官员的高度重视。钱院士是学贯中西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早年经过西方科学的熏陶,深知西方科学的底细,回国后所从事的科研工作又累有建树,晚年特别重视科学发展趋势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新观点。对于中医学他本是外行,却能说出内行人都不能说出的深刻道理,足见其科学造诣之深。笔者对这个预言的领会是:这场科学体系的革命首先是一场科学观念的革命,就是要推翻当前盛行于科学界的视西方现代科学模式为唯一科学形态的误识、误论和误区,同时要尊重中国人自已原有的科学观念及其硕果--中医学,这种促使中医学产生并延续二千多年的科学观念就是被刘长林称之为“象科学”[14] 观,石益祥称之为“整体科学” 观。“观念一变天地宽”,有了整体科学观念,就会去注意两种科学形态的区别,就会去发现西方科学的局限性,就会去开辟新的科学领域,从而用整体科学去整合现代自然科学。在二十一世纪,需要整合的不仅有中西医学,还有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太阳系科学以及宇宙科学。所谓整合就是要挖掘东方整体科学的核心原理,充分利用西方剖零(还原论)科学已取得的知识和成果,创新中国的新医学、新生命科学、新地球、太阳科学、新宇宙科学(新宇宙科学的基本模型巳在《道德经》中)。

由于近代以来人们对整体科学的漠视,加上管理体制的痼疾,国内出现视中医为草芥蔽履,任意打压,任意削弱的局面,至使西医在中国独大,中医逐渐退出原有市场,并使国人产生看病难(人都集中到西医院,故难),看病贵(西药及检验翻新涨价,故贵)等怪事。此谁之过?科学形态唯一性之过矣。为此,在笔者看来,中医要振兴,中国科学要创新,不更新科学观念,不走复兴整体科学之路是不行的。那么怎样复兴整体科学,有以下几点建议:

1、叫响复兴整体科学的口号,使之有震聋发聩的作用。要让全国上上下下都知道整体科学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础上的科学;有了整体科学,中国人也可以象西方人从事剖零科学研究的那样,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从事科学研究;有了整体科学,中国人也可以从剖零科学知识的输入国一举成为整体科学知识的输出国,从而自然在中国形成整体科学的世界中心。到那时,不仅有大量的中国人到外国去学习剖零科学知识,也会有大量的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整体科学知识。到那时,中华民族还不能富强吗!要让国人知道,整体科学可以提高中华文化的价值,提高中国生产的商品价值,可以提高中国人脑力劳动价值,到那时,中国将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和廉价资源的世界中心。一句话,整体科学将加快中华民族进入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步伐。

2、尊重并保护石益祥先生对“整体科学”界定和两种科学形态划分的首创精神。笔者通过对石益祥巳上科学网博客22篇文章看,石先生对整体科学有比较系统的研究并形成若干明晰的概念,提出了“宇宙对立统一基本模型”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对此,主流科学家,主流科研单位,主流媒体不妨关注或者质疑一下石益祥的观点,使之更完整更成熟,并为其观点和书籍的传播创造一些有利条件。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科学发展历史上看,一些杰出的科学创见和科学家开始时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当他们超前的看法提出后,首先得到的往往不是赞扬而是抨击,一些科技工作者为了自已的发现和发明能在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常常作过近乎挣扎的努力,希望这种局面不再重演。

3、成立一个国家整体科学研究中心。至少委托一所大学成立一个整体科学研究院。该中心或研究院的成立,不但宣告国家对整体科学的承认,而且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巳经有了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整体科学学科。成立该中心或研究院的意义还有:

第一、向全世界宣布科学不只有剖零科学一种形态,还有整体科学另一种形态,二种科学形态完全对立,因而也是互补和统一的。既然是互补和统一,剖零科学解决不了课题,可以放到整体科学范围内来解决。这对结束视剖零科学为唯一科学的观念是有益的。

第二、向中国人民表明,科学发现不是西方人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就有自已的整体科学理论。这对树立中华民族科学自信心和提高科学创新力是有好处的。

第三、使整体科学有一个研究基地。这样,有利于集中人才,集中时间,整体科学就可以在这个基地内形成雏形,然后向全国推广。

 

参考文献

[1]、[2]  袁运开.《现代自然科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4、14.

[3]  老子.《道德经》[M].徐澍,刘浩注译.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70.

[4]  朱清时,姜岩.《东方科学的复兴》[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144.

[5]  钱学森.《中医现代化问题》[OL].中药中国网,文章的网址:http://www.zhongyao.cc/Html/zyydt/2007-5/7/104341716.html  ,2007.5.7.

[6]  曹东义.《中医如山,西医似海》[OL].新华网科技论坛,文章的网址: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search.jsp?id=46718812&ui=caodongyi  ,2007.8.30.

[7] 《灵枢经》[M]. 刘更生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7.

[8]  陈庆惠.《老子庄子直解》[M].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268.

[9] 《黄帝内经素问》[M].何永等人整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86.

[10]  葛能全.《人类科学发现发明词典》[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691.

[11]  麦绍岳.《中医学的科学位置——活体细胞状态诊断治疗学》[OL]. 麦绍岳博客,文章的网址:http://gonmai.home.news.cn/blog/rss.do?bid=38829&type=ATOM  , 2007.7.8.

[12]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

[13]  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14]  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