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养演员方佳佳:足跟疼痛与房事过度有关吗?(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59:32

足跟疼痛与房事过度有关吗?(组图)

九牧林医家导读:常有不少年轻男女咨询,说自已两只脚的足跟部疼痛  经医院检查后未发现异常,问这是怎么回事?既然没问题,为啥会老是疼痛呢?

    在《诸病源侯论》上说:“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说明身体劳累过度,肾气虚损皆,可引起足跟痛。

 

一、年轻人足跟痛,与过劳房事过密有关

      虽然说足跟痛是中年和老年人士的通病,不过年轻患者其实也会出现脚板后部经常疼痛的状况。据一份统计数据表明,在目前足跟痛病人当中,约有20%是年轻人。

      年轻人的足跟痛除了外伤外,可能是因为过劳伤肾、平时过度劳累、疲于进行房事而造成的,老年人则通常是因为风湿、骨质疏松或外伤而出现足跟疼痛的问题。

    不同年龄层的人出现足跟痛,其病因通常都不一样,而古人历来则是将足跟痛列为肾虚的典型表现。

    中医认为,肾虚有阴虚和阳虚之分,肾阴虚者的症状就包括了腰膝酸软、足心热以及经常感到口干欲喝水。肾阳虚者则会出现怕寒、脚冷、阳萎早泄等状况。

      很多人以为足跟痛只是小事,其实,足跟痛只是一个局部的表现与反应,但是,却透示了一个人全身的健康信息,是内在疾病的外面表现罢了。

      年轻人“足跟痛”,可能原因与过度劳累,或房事过多、太频所致!

  二、女性足跟痛,与喜爱穿着高跟鞋有关

     女性足跟痛,成了现代社会为靓丽而发生的常见疾病。以身体过重、穿高跟鞋多年、特嗜穿高跟鞋的女性,最易受到的皮肉之苦。

      一般人易将足跟痛与骨刺混淆,以为足跟痛必然是骨刺引起的,其实,这是一种谬误。香港浸会大学曾经就针刺治疗足跟痛进行长期临床研究,浸大中医药学院副教授张世平就研究发布新闻会上表示,据国外统计数字显示,约有10%人曾受过足跟痛困扰,在香港临床经验所见,足跟痛相当普遍。

     足跟痛,在没有负重情况下,长期静止后开始行走时会感到疼痛,如早上起床后下地;或原来坐者,起立走路时疼痛,但走路一段时间后减轻;但也有患者走路时疼痛持续。一般人认为足跟痛与“生骨刺”有关,但是研究却发现,只有约10%足跟痛患者,在X光检查时发现“生骨刺”;特别是不少患者在足跟痛好了之后,其检查骨刺却仍然存在。

     中医认为,肾主腰脚,足跟痛是与肾虚及过度劳损相关,由于虚损导致局部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特别是有些女性,或产后,或劳累,或体质较差,或过胖,或长期喜穿高跟鞋等,都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

三、足跟痛,与那些常见疾病相关

     足跟痛,又称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曾经其症状是,轻者站立或行走时,足跟下面疼痛.疼痛可扩展至足底.尤其是早晨起床之后或开始休息时疼痛更明显。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重者足跟不敢触地。本症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有时长达数月或数年。本病多数与长期站立或经常奔跑、跳跃等.或因扁平足、足弓塌陷所致。

     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很少发病,以女性朋友们居多。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种:(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四、得了足跟痛,要怎么办?

      如果得了足跟痛,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要休息好;再选择厚底鞋,注意鞋底不能太软,鞋垫要软一些的鞋子,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同时要在足跟部用上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注意结合一些功能锻炼。

     (1)试试自我按摩治疗 

      可以温水浴足后,先用圆钝的按摩棒,或食指关节反复按揉推顶足跟部压痛点,力量由轻到重,以能够忍受为度;推顶方向,为先向足趾方向推,再向反方向推;再用拇指指腹按揉足心部,并向足趾方向做推法6~8次;同时按揉涌泉穴,并依次牵拉各足趾,注意尽量使脚趾向背伸,这样可以牵拉跖筋膜。或抬起足跟,足趾着地蹲一会儿,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拿揉、提捏小腿肚及跟腱。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对合用力上下反复拿捏小腿肚和跟腱。用拇指和食指对捏并按揉踝尖后跟腱前的内外凹陷处。

    (2)中医药外治内服方

     红花艾叶汤(外用)

     组成:100克红花、500克艾叶,平均分为20份,

     用法:每天1份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每次以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用以泡脚二十多分钟。

     功效:能通经、活血、化淤作用。

     五川灵仙汤(外用)

     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2小时,煎沸30—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浸洗患足。水温下降时可再加热,每次熏洗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早晚各1次。

     功效:能通经、活血、化淤、止痛作用。

     茱萸五味散(外用)

     组成: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功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80%以上

     疏经除湿和血汤(内服)

     组成: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用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内服配疏经除湿和血汤时,要同时要用外洗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功效: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内外兼治3-5天,有效率达90%。 

   (3)五个民间小偏方

   足跟痛消除法

     双手扣脑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来,如此为1次。每天做200次,分2回进行,3个月可见效。

   药浸法治足跟痛

     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浸洗脚部,同时用手搓揉足跟,以利药液浸入肌肤。每次15分钟,每日2次。

   尿渍法治足跟痛

     取较大的花岗石,煅烧后置于地,以童尿渍于上并立即将足跟部置于石上,任水汽蒸腾,切勿烫伤脚。无花岗石可用铁块代之。临床常用芒硝饱和液与白酒调匀,取代童尿,亦效。

   夏枯草治足跟痛法

     取夏枯草50克,用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先熏后冼患足30分钟,每日1~3次,每剂可用2天。

   仙人掌治足跟痛

     取仙人掌适量,刮去其两面毛刺,然后剖成两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患足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半片,冬天可将剖开一面烘热再敷患处,一般宜晚上敷,治疗期间宜穿布底鞋,适量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提示:

     足少阴肾经一分支从踝骨后下足跟,说明足跟痛与肾虚的关系比较大。在治疗时不能一味按风湿病来治,如果效果不明显可加强补肾益精之品,如肾阳不足引起的足跟痛,冬春季可服金匮肾气丸,夏秋季可服六味地黄丸,外用活血通络药物。 
    足跟痛,在内外治的同时,也可采用针炙方法治疗。如针刺后溪、承山、太溪、昆仑等穴位,可以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