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龙尊txt免费下载:课例两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09:57:50

三、高中语文表现性学习型课的案例

课题

赤壁赋(宋·苏东坡)

课型

阅读课

课时

    1学时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1080 年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 1082 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三个月后,苏轼又两次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吹奏的极其幽怨的洞箫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他对明月秋水的沉思与精当论解是跨越时空的。人虽在北宋,却说出了带有浓重的辩证唯物主义气息的话语,足见其对人生哲理的参透到何等的地步。仅有这些已是惊世骇俗,更加其行云流水般的文笔,才使一篇《前赤壁赋》成为闪耀中华文坛的一颗明星。






1 .本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两个特点。课前预习,可要求学生分别划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在教读中,又可要求学生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又便于学生对全文结构的把握。

2 .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教学中可根据“诵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3 、本文声情并茂、诗情画意,宜与多媒体技术整合,以渲染气氛和加深感悟与体验。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 .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 .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 .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一、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三、解决办法

1 .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 .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3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
过程
结构
设计

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

学生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从雄浑豪放的演唱中去体验苏东坡当年的情怀和心志。随着演唱结束,教师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 , 播放《《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演唱

学生如果会唱这首歌的可以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边听边想象诗词的意境及体验苏东坡的情怀。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问题设计:同学们有谁读过 余秋雨 先生的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2 、点击屏幕,出现苏东坡画像及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的精彩语段。

余秋雨 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主要讲述苏轼因 “ 乌台诗案 ” 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ppt )

“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

指定一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境界。

配乐朗诵课文( mp3 )

(JPEG) 《夜游赤壁图》

学生边听边欣赏《夜游赤壁图》感受其意境。

屏幕出现“赤壁 - 泛舟崖” (JPEG)

教师设计问题:第一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2 、学生描述后屏幕出现这段景物描写的分析文字,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说明:这是本节课学生第一次“表现”,一定要让他们表现的淋漓尽致。

屏幕出现“明月图” (JPEG)

问题设计:第一段中所说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指《诗经》中的《月出》。第二段中,又写出了扣舷而歌的歌词,试比较这两首诗歌,想想它们在内容、情感上有何不同?

(ppt) 分析。

(ppt) 《月出》是一首情诗,诗中描绘了月下美人的绰约多姿,诉说了诗人的相思之苦;《赤壁赋》中之歌胸怀、境界却更加渺远空阔。歌的前两句叙事、写景,与赋中月夜泛舟的情境相合。“渺渺兮予怀”与“劳心悄兮”一样是直接抒情,但歌中的“美人”未必是哪位美女,倒令人想起屈原诗中喻指的圣主贤君与美好理想。因而歌中表现的是一种政治的感慨,在知音难觅、天各一方的叹息中,已然包含了淡淡的哀愁。

 

1 、学生齐声朗诵《诗经·月出》。

2 、讨论“两首诗歌在内容和情感上的不同。

3 、自由发言

说明:鼓励每个学生都要有精彩的表现。

《洞箫曲》 (mp3) 响起。赤壁图出现。 (JPEG)

问题设计: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引导: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请你借助于《洞箫曲》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引导: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教师引导: “ 哀 ” 的流露全借助于箫声。故作者在这里用全力刻画它。

( ppt ) 描写箫声分析: “ 怨 ”“ 慕 ”“ 泣 ”“ 诉 ” 四字抓住了箫声的特点,也写出了 “ 哀 ” 的特点。 “ 怨 ”“ 慕 ”“ 泣 ”“ 诉 ” 化用《孟子》; “ 舞幽壑 ” 句,暗用《国史补》李暮吹笛事; “ 孤舟嫠妇 ” 暗用白居易《琵琶行》。 “ 如怨如慕 ” 二句,写箫声吹入精彩动人处,使听者情不自禁联想到人的七情六欲。 “ 余音 ” 二句写箫声结束。然后再加上两句夸张性的比喻,以摹绘其出神入化。

一名同学亦在座位上吹箫。学生借助于音乐的演奏,通过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感受与赏析文本中对箫声的描写。

屏幕上出现( JPEG )曹操横槊赋诗图。

问题设计: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箫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说明:因为上学期学习过曹操的《短歌行》,因此集体背诵。

然后听录音。进一步领略曹操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英雄气概和壮志难酬的忧虑以及求贤若渴的心志。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 “ 求贤歌 ” 。 其中“月明 ” 四句,清人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 “ 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 ” 那么,泛舟赤壁之下的苏子与客子是不是也有此种情绪呢?

( mp3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短歌行》。

( ppt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 “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 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想超脱尘世又无法逃避现实,真是哀伤到了极点 , 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其实也正是《念奴娇》中 “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之意,却用了另一种手法,便使其蕴藉更加深邃。

集体背诵《短歌行》。

学生讨论:从欣赏《短歌行》入手,结合苏子与客子此时此境的心情,体会“托遗响与悲风”的原因。

一名同学高声歌唱曹操的《短歌行》。同学们在雄壮的歌声中遐思畅想。

问题设计:苏子是怎样对客之语作回答的?他的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来谈体会。

( ppt )明确:苏子的话有两层意思,体现了朴素的辩正思想:

一是“变”与“不变”是相对的,无论水、月或人自身,都时时在变,又皆可无尽,因此不必为“吾生之须臾“与”长江之无穷”悲伤。

二是要尽情享用造物主的恩赐,不必悲哀 。

 

学生讨论,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代表本小组发表意见;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或质疑。尽量使大多数同学充分表现,展示思辩才华。

学生口诵名人诗句:

苏州沧浪亭楹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毛泽东诗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屏幕出现东坡与客问答图( JPEG )

问题设计: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舟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学生讨论:

屏幕出现《不知东方之既白》( JPEG )图片

7 .课文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教师总结: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不知东方之既白

( ppt-1 )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

( ppt-2 )

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

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

学生总结:

课文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赏玩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艺术鉴赏问题设计:以第三段为例进行分析: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的特点。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 ppt )

写景:“江水”“明月”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议论:揭示人生短促之“悲”

学生分小组讨论

2 . “ 以文为赋 ” 的体裁形式

 

( ppt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 .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布置作业

课外自读《后赤壁赋》,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比较阅读

欣赏苏轼的书法与塑像。

 

 

 

 

学生展示网上搜索的有关材料:

两赋写于同一年,中间相距三个月,是各有千秋的姊妹篇。前赋所写,限于舟中,后赋则主要写岸上;前赋字字秋色,后赋句句冬景;前赋主要谈玄说理,后赋则侧重叙事写景;前赋主调旷达乐观,后赋略为虚无缥缈。两赋同是苏轼得心应手的力作名篇。古人的评点甚多,不无借鉴之处,兹转录数条如下:

《古文观止》评语:“前篇写实情实景,从‘乐'字领出歌来;此篇作幻境幻想,从‘乐'字领出叹来。一路奇情逸致,相逼而出,与前赋同一机轴,而无一笔相似。”

李扶九评语:“后篇亦写客、写歌、写风、写月、写乐、写酒、写肴,一一与前篇同,而各位置不同。前篇同在舟中,次早还在;此篇有登岸一举,半夜即归,则前篇所未有也;前篇借客生波,尚似实情;此篇忽鹤忽道士,奇幻极矣,乃神似《南华》(《庄子》),非袭其貌也;至前篇说悲处,在客口中;此篇悲则公自言矣。”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案例

第一讲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表现性学习课型中的应用

杭州学军中学 徐玉民

一、什么是高中语文表现性学习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这一全球性的教育口号,在全球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教育革命——重视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90年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又从新的认识论角度出发,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在国内外教育教学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表现性语文学习理念的提出正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之上。

21世纪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教学建议。表现性语文学习强调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赋予学习以生活的意义;强调教学方式的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强调以学生的表现为教学的中心,“能用普通话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活动、学习、探究,让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让学生爱表现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表现性学习强调以建构人的生命意义为目标,在语文学习中认识、发展和创新生命的意义。

二、 高中语文表现性学习设计原则

表现性语文学习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活体验与人生智慧,感悟生活世界与知识魅力,富于生命活力与人文关怀的艺术境界。

() 相信学生有精彩的表现。

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有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毎一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都是有培养前途的,是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而且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有精彩的表现。教师应对毎一位学生充满信心。当教师的都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不少后进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表现得沉闷不语,无动于衷,而在某些活动中却生龙活虎,聪明伶俐;不少顽皮生,在课堂纪律约束时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一到课外却判若两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学生有否精彩的表现,关键在于教师。假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出彩的表现亮点,使课堂燃放出学生精彩表现的光芒。

() 尊重学生独特的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等的不同,他们所具有的 “ 内心世界 ” 就有差异。也正因为客观存在的兴趣、爱好、需要、追求、性格、智力等方面的各不相同,因而在学习中,每个人的认知、情感、体验、价值观也会各不相同。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这种独特性,差异性,不能用教师自身的领悟去衡量学生的学习、学生的表现。否则,将扼杀学生的个性,湮没学生独特的意想不到的精彩表现。

(三) 表现学生的生活世界

生活是人生的过程与体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人正经历着的世界,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世界。让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语文学习联系起来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果不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就不会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新一轮课程设置将高中语文教学已经引入文学世界的教育。众所周知,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它以不同的样式向我们讲述人类的过去的生活及其生活世界。(包括人类在以往对善恶所作的选择及其结果,帮助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两难的问题时如何决策)

教师与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世界,他们以各自对自然、社会、人生以及自我的体验、理解与感悟来使得世界丰富多彩。语文教学也是这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将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体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世界表现出来。对文学世界的理解只有在和教师学生的个体经验结合的时候,才能被内化,这种体验只有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协商才能产生智慧和机智,这种智慧和机智只有通过学生的表现——或演讲、或表演、或对话、或讨论、或辩论,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其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个体经验。在课堂上,从文本出发,教师要叙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学生要讲述自己的成长体验。学生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超乎寻常的、出类拔萃的临场发挥能力,这种能力反映了学生对课堂有效信息敏锐的捕捉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得体的应对能力。教师可以把课堂出现的偶然因素转化成一种有利的教学时机,可以恰倒好处的把教学引向高潮,推向深入。学生可以在这种实践中真正受到课程内容不仅体现在书本中,体现在教师的讲解中,也体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知识的获得不单单是理解与运用,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使知识融入自己的经验结构之中,由此获得生长和发展。

(四)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表现性语文教学追求的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和实践生命的意义。(应以如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早在 90 年代,叶澜就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富于想象和情感,集生活、学习和审美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有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都是有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的,而且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有精彩的表现力。学生这种表现力能否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关键是看语文给他们创设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空间。假若语文教师能创设宽松和谐的语文学堂,设计生动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出彩的表现亮点,使课堂燃放出学生精彩表现的光芒。 

 

第二讲 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古典戏曲鉴赏课型中的应用

杭州学军中学 倪宜

一、什么是戏曲鉴赏型课

中国戏曲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以唱、念、做、打等手段为基础,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她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中国戏曲文学是一种“剧诗”型文学。许多优秀剧作的曲词,“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评元杂剧语),实际上是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它们有机融合在剧情和演员的表演中,帮助演员描摹场景和心境,使满台诗意盎然,耐人品味。因此鉴赏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是品味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

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从品味曲词和宾白入手,要在充分了解剧情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来领会。不仅要理解其语意,注意其修辞特点,而且要着眼于表达效果,体会其情味,认识其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还要注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古代戏曲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美的艺术传统,并结合戏剧的特点,使写景抒情成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古代戏曲还往往用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引人入胜。所以鉴赏古代戏曲要注意体会戏曲中情景交融和浪漫主义等艺术手法。

二、戏曲鉴赏型课的特点

1 .课堂教学要有情景的创设。

2 .课堂教学要重点鉴赏,不需面面俱到。

3 .课堂教学要安排学生反复诵读,深入体会。

4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自主赏析,阐述个人见解。

5 .课堂教学要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6 .课堂教学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

三、戏曲鉴赏型课教学设计原则

1 .以媒体的合理使用为前提,引导学生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为宗旨展开教学。

2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展开教学。

3 .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培养人文素养为目的展开教学。

•  戏曲鉴赏型课的案例

课题

《长亭送别》

课 型

阅读课

课时

1 学时






《西厢记》是古典戏曲中情境交辉的最好的典范,尤以《长亭送别》为最。这出戏主要是写莺莺和张生的离情别绪,并无奇特情节,倘遇低手,完全可能写成陈套。但王实甫却能别出新意 把这次伤心的离别,安排在一个暮秋黄昏,用凄清悲凉的秋景来表现和烘托离愁, 一扫浮词,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楚楚动人。

作者把莺莺的离愁别情放在四种不同的环境中作了境异情殊的描写。开始,写莺莺乘车去长亭,这是途中之境,那么莺莺的离情就寄寓在途中景色之中,借途中之景,传莺莺之情。她眼中的枫林红叶是离人的泪血,垂柳长条是拴征马的缰绳,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凡途中景物,无一不是传情寄恨的标记。接下来是长亭离筵,环境一变,情随境转,杯盘酒菜,都供传情,“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酒席间最使她关心的当然是张生。但这是离筵上的张生,不同于西厢之境。他内心难受,但又要矜持,因为女婿的悲感之情是不能当着丈母娘的面过分流露的。他的感情表达方式,是被离筵这个特定环境所决定的。作者用细腻传神之笔,从莺莺的眼睛里写出张生的委曲难言之情:“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两人席间,偶然目光一碰,发觉张生暗暗流泪,又怕被人看出,赶快低下头,装着整衣的样子。再下,曲终人散,只剩他俩和红娘,境又一变。只有在四顾无人之境,她才可以向张生倾诉私情,“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说得多么一往情深 ! 有此境方有此情,作者一刻也没忘记情与境的关系。最后,张生远去,独留莺莺,人远山遥,含情凝望,“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她极目寻找张生远去的影像,偶然见征马又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之中,留下的是一片阒寂。此又一境,又一情。景随人远,情随恨长,情境关合,丝丝入扣。

作者紧握情境相生的艺术原则,深入细腻地雕绘崔、张离别时此时此地之境,以及与此相应的此时此地之情。情随境迁,境因情异,表现出异常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本课的教学可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以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为切口, 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来展开。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古典文化的诗情画意,初步学会赏析古典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从而努力提高审美意识,培养人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思路:

以著名学者王国维的名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为理论依据,以文中富于文采的曲词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唤起旧知,唤起生活经验。

通过教学媒体 努力创设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别”的心情。

以诵读为辅助,以文学鉴赏为纽带, 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品味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在充分感受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改写的尝试。




把握剧情,分析体会莺莺与张生分离时极为复杂的内心活动。

涵泳体味,鉴赏曲词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能力拓展,尝试诗歌改写。

教学 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鉴赏剧作曲词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教学难点:体会莺莺别离时的心情。

教学 过程 结构 设计

1 .从分析情节入手,了解莺莺的心理变化,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思想情感。

2 .选择典型曲子,反复诵读,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3 、 深入领会情景交融艺术的高妙,进行能力训练。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就是有关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同学们,你能介绍一下有关离别内容的诗句吗?

2 、同学们所背诵的都是描摹离愁别绪的名句,流传千古。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折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的戏曲——《长亭送别》。课文节选自“天下夺魁”、“北曲的压轴”的《西厢记》。《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长亭历来就是离愁别恨的一个载体,它承载过柳永的“寒蝉凄切”,承载过李叔同的“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那么在“天下夺魁”的《西厢记》中,长亭又承载了怎样的离愁呢?

1 、请同学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

是啊,崔莺莺的爱情在功名富贵面前经受着煎熬,这就构成了崔的感情上的愁与恨的病灶。崔莺莺在送别张生的时候的愁苦正是那一种只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广大妇女才能体会到的内心感受。

崔莺莺的比山高,比海深,比无边的芳草更加无边无际的离愁别恨,感染了一个时代,感染了一个民族。

2 、让我们共同欣赏越剧《西厢记》片段,来感受这种“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情怀。

三、精读课文片段,鉴赏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古人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就因为感情本身没有形象,必须借助外部景物,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才能成为具体可感的东西。细看《送别》一折,从头到尾不过写莺莺送别一件事,莺莺惜别一种情,但是读来不腻味厌烦,反而为那种浓郁的画意诗情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作者是如何来演绎这份浓浓的离情的呢?

1 、教师示范分析

这段话倒可说是把“情景交融”的境界剖析入微。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2 、 文中哪几支曲子 最能情景交融地体现崔莺莺离愁别绪的曲词,请大家划出来。

3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些曲子。

4 、请大家说说,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 曲子 是情景交融地体现了崔莺莺的离愁别绪?

[ 端正好 ] 是啊,至此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情由景生,境由情出,世传王实甫写到这里“思竭,扑地而死”。

[ 一煞 ] 这支曲子句句写景,句句含情,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这出戏主要是写莺莺和张生的离情别绪,并无奇特情节。但王实甫却别出新意,一扫浮词,写得充满诗情画意,楚楚动人。这与他紧握情境相生的艺术原则,深入细腻地雕绘崔、张离别的此时此地之境,以及与此相应的此时此地之情。情随境迁,境因情异。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离情就表现出异常的具体性和真实感。

5 、让我们在音乐的配合下,自由地有表情地朗读这些曲子,欣赏情景交融地秋境离情。

四、深入领会情景交融艺术的高妙,进行能力训练。:

1 、当我们透过长亭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沉浸在作者所营造的哀怨、怅惘、迷蒙的艺术境界时,我们会不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欲望:根据曲中的意象,把文中的曲子改写成现代诗?

教师提示: 改写成现代诗并不是对原曲进行现代汉语翻译,而是要求在对原曲所选意象、所设意境、所表情感有了真切、深入的领悟后,结合自己平时训练而成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己的创新,改成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现代语言、现代情景,所以改写从某个角度说比自己独立创作更难更需要创新能力。在具体改写时,学生可以对原曲大胆取舍,只要符合原曲的情感,有原曲所选景物即可,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运用诗歌写作技巧,再造语言,重新设置诗歌意境。

2 、看了同学们的作品,我真要感叹:后生可畏!这么短的时间,我们同学就有这么精彩的表现,从现代人的视角,把无形的哀愁化为有形,真是不简

五、总结全文

1 、 《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别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即使在中国优秀的古典戏曲中,如此凄艳感人的作品也是少见的。 最后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再一次深情地朗读有关曲词。

一、导入新课:

1 、多媒体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MP3 ,作为背景音乐。

(声音宜轻柔,目的是营造氛让学生较快地进入戏剧的情景。背景音乐可以贯穿学生的第一遍阅读。)

2 、展示图片

3 、展示课题:长亭送别

4 、大屏幕展示部分诗句。

1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 林逋《长相思·吴山青》 )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王维 ( 送元二使安西》 )

3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崔颢《黄鹤楼》 )

4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

5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6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7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展示课题。

作者和作品介绍。

王实甫(约 1260 - 1336 ),名德信,字实甫,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十四种,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及《韩彩云丝竹芙蓉亭》《苏小卿月夜贩茶船》各一折。剧作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他的作品戏剧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西厢记》来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共五本 21 折:君瑞闹道场、崔莺莺夜听琴、君瑞害相思、超桥店梦莺莺、君瑞庆团圆。它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1 、展示图片,播放《送别》 MP3 ,营造阅读氛围。

2 、大屏幕展示阅读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

1 )请同学用精炼的语言复述节选片段的情节。

2) 按时间的推移和情节的发展,用四个小标题概括情节内容。

3)崔莺莺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变化?

3 、大屏幕展示讨论结果。

一、赴亭惜别:经历艰难,始能结合,昨夜允婚,今日别离。

二、长亭饯别:荒村雨露,野店风霜,无人扶持,最难调护。

三、 临别叮嘱: 异乡花草,再行栖迟,停妻再娶,忘情负义。

四、残照离别:拆散鸳鸯,催逼上路,此情难诉,此恨谁知 ?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4 、展示图片

5 、多媒体播放越剧《西厢记》 VCD ,强化情感体验

三、精读课文片段,鉴赏曲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大屏幕展示

[ 滚绣球 ]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这两句是否能改成“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

2 、大屏幕展示:

[ 端正好 ]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 总是离人泪。

[ 滚绣球 ]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 一煞 ]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 收尾 ]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5 、播放李叔同《送别》 MP3 。

四、深入领会情景交融艺术的高妙,进行能力训练。

1 、大屏幕展示学生改写作品。

【端正好】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一煞】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在挽留谁呢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云气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小道伴着落日沉静秋风抚过农田偶尔听见马蹄声飞扬将离去的车儿定格。

[收尾]层层的山峦中,响彻云霄的鞭声响起,将那夕阳也击打破碎。

五、展示图片,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MP3 。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挨个背诵有关离别内容的诗句。

2 、同学看大屏幕,了解作者及作品。

二、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情节线索

1 、同学默读思考。

2 、同学用精炼的语言复述情节。

3、同学通过讨论、比较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内容仅作参考)。

4 、观看戏曲,体会情感。

三、同学精读有关曲子,分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1 、仔细品味,思考问题。 如果马儿快快行,车儿慢慢随,那么中间就隔绝,不得多作相守。如果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也不成为相守。所以,一定要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那种不忍遽别,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2 、寻找文中最能情景交融地体现崔莺莺离愁别绪的曲词。

3 、自由反复朗读这些曲子,体会其中的妙处。

4 、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分析这些曲子。

(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 端正好 ] 全篇句句是景, 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暮秋霜林图图: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 只一“泪”字是情, 一个哀怨的泪人儿使所有的 景物都闪耀出别离的泪光。 “染”、“醉”二字,下得极有分量。“是什么染的?又是谁染的?”前者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昨夜伤心到天明,血泪竟染红了整座山林!后者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非霜林醉,乃人不能自禁也。

【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古道烟霭图。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1 )极目而不见:“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悲伤。  
2 )欲语又无人:“夕阳古道无人语”,“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而且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切切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  

3 )闻声人无迹:“禾黍秋风听马嘶”,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

4) 见马不见人:“一鞭残照里”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  

5 、同学配乐自由地有表情的朗读

四、按要求进行能力训练。

1 、选择大屏幕上的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的视角表现离别之情。

2 、小组进行交流,加以修改,推荐优秀作品。

3 、小组成员阐述推荐理由。

【端正好】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一煞】原曲语言极尽华美,氛围十分忧伤。改诗则通过连用四个疑问,组成排比,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意象鲜活,情感直露、热情。

[收尾]无论如何,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又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中的张生的鞭声,是很难被莺莺听见的,更不可能击碎夕阳,但运用超现实的夸张却将莺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鞭声扩大了千万倍,是莺莺极目远望、心力交瘁的形象外化。

五、同学们 深情地朗读有关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