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神医txt:你是那只“头羊”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06:23
“如何做好中心教研员”培训活动学习资料
你是那只“头羊”吗?
我一直在思考着教师专业成长这个问题,同样都是教师,可为什么有的教师却能先拔头筹,站在时代的顶峰上,成为教坛赫赫有名、为数不多的“弄潮儿”呢?
仔细琢磨后,还真摸出点“门道”来。发现那些教坛上的“弄潮儿”都有一种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的品质和精神,在其他教师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走在最前面开辟道路,因而,他们成功了!
而我们大多数普通教师,缺乏的不仅仅是渊博的学识、工作的激情,更少点先知先觉、勇于开拓的精神和魄力。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这几年,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改革,可是扪心自问,多少教师能够走在改革的前头,身体力行地进行实践,为探索新课改的规律和方法投石问路呢?相反的,很多教师都持“观望”态度,把实践探索的主动权拱手让给那些有胆略的教师。到头来,当其他教师实践出成绩来,教师们才恍然大悟,可时间却是不等人啊!
由此,笔者以为,走在最前头的一定能掌握宝贵的、不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这对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总是跟在别人后面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前行的,永远也无法喝到“最纯净的水”。
茫茫的大草原上,遇上了一场严重的干旱。为了使羊群生存下去,牧羊人驱赶羊群向有水草的地方迁移。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聪明的牧羊人通过仔细观察,选出一只身强力壮的公羊,让它走在最前面,带领羊群走出绝境。这种由头羊带领的行军方式很管用。只是,当羊群到达目的地时,头羊长得又高又大,可后面的羊却在迁移中变得又瘦又小。
为什么经过同样的历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来,长途迁移中,头羊深知责任,始终保持着热情,始终在前面开辟道路。于是,漫漫长路,头羊始终能最先吃到带露水的青草,喝酣甜的泉水。迁移之前,“头羊”只是身强力壮的公羊中很普通的一员,可是因为走在最前头,它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但同时,它的收获也是无人能比的——青草和泉水。
这个道理也同样适合于教师的成长。教师的成长好像在跑1500米,谁先跑到终点,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奖励。起初,大家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可是,发令枪一响,有的教师持观望态度,看看跑在最前头的教师是否可以得到异样的奖励,然后再作定夺;有的教师却自以为跑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故也放弃。等到别人获奖了,他们才后悔莫及。
其实,当前的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成长机会。奋力地“跑”,边“跑”边思考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相信一定会“跑”出好成绩。即使在“跑”的过程中摔倒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这种失败的经验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自己将来的成长会起到“警示”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跑”在最前头,意味着教师所走的“路”并非是别人早已开辟的路,就像“头羊”一样,以自己的智慧去开“路”,开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因而,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具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还要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就如读书吧,你得自己去选择适合自身成长的书籍,并认真地研读。课堂教学亦然,也要走在最前头,走出一条别人没有、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之路。这样,你才有可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头羊”。
从李吉林老师的成就、成长、成功得到的启示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国家总督学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 王 湛
我长期在江苏工作,李吉林老师又是我熟悉和尊重的一位教育家。这里,我简要地说四点感想和启示。
第一点是由李吉林老师的成就得到的启示。
李吉林老师的主要成就是通过30年的持之不断的实验与改革,创立了情境教育。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作出决定,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就是要突破以往教育中重抽象知识的传授,封闭的课堂与社会生活相隔离,教育使学生疏远实践、脱离社会的现状,让教育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让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对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有启示,很有借鉴意义。
第二点是从李吉林老师的成功得到的启示。
李吉林老师的成功来之不易。她五十余年坚守在小学教育的岗位上,在二十多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选准了一个课题,又用了30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不放弃,不见异思迁,不断深入,不断提高,终于攀登到一个辉煌的高度。
在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成功的后面,我们感受到别一种“情”和别一种“境”。这“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之情,对儿童和学生的热爱之情;“境”是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永攀高峰的精神境界。李吉林老师的成功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尤其值得基础教育领域里正在向教育家高峰攀登的后来者学习。
第三点启示是从李吉林的成长想到教师教育。
李吉林老师成长为名师、教育家,教师教育功不可没。李吉林老师早年就读于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著名的南通师范,受过多位名师的教育与熏陶。而她五十年来,一直坚守的小学教育基地正是南通师范的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和她的团队从南通师范学校得到很多指导和支持。同时,南通的高等师范院校以及江苏、上海乃至全国的一些高水平的高等师范院校的专家们都一直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李吉林老师的实验与改革。李吉林老师的成长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高水平的师范教育对发展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造就基础教育名师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第四点感想和启示是关于南通这座城市。
南通这座千年古城,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上世纪初叶,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和謇先生和南通的先贤们在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的同时,筚路蓝缕,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乡村中小学、职业学校、残疾儿童学校和地方高等院校。在近百年前,这个城市就构建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了悠久而浑厚的教育文化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南通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名校,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成果。
李吉林老师就是在这样一座教育名城里成长起来的。情境教育也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之乡里实验、探索并取得丰硕成果的。教育家的成长和造就,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重大成果的取得与区域教育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应该鼓励和促进地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之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争创教育名城。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教育家成长起来,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才能早日建成。因此,我们在向李吉林老师致敬的同时,也要向培养了李吉林这样的优秀教育家,培育了情境教育这样优秀的教育改革成果的教育名城南通致敬。
从小学教师到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给我们的启示
www.jyb.cn 2006年08月28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一个和人世间最稚气的儿童生活了50年的小学老师,能出‘文集’,这实在是意想不到的事。”李吉林在不久前举行的“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这样说。尽管她已经拥有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情境教育的创始人、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等许多头衔,但她依然像50年前一样,生活在江边小城,工作在那所她18岁时就走进的小学里。在她看来整日和儿童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
就是这样一位毕生扎根于教育一线的小学老师,她的教育思想却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教育专家、教授的关注。今年5月29日,80余位教育专家聚集在京城,对李吉林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热烈研讨。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李吉林创立的情境教育的价值,高度评价了李老师的探索精神,并指出李吉林是真正从我们中国大地上走出来的教育家。
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用50年的时间实现了一种飞跃。她向我们诠释着什么叫执著,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启示。李吉林曾说:“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正是通过这种特有的儿童视角,她强烈地感受到教育必须给予儿童快乐、灿烂的童年。为着这样的理想,1978年已是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的李吉林,放弃了充满鲜花与掌声的轻松道路,选择了艰辛探索,就在这一年开始了情境教学的实验。她以常人难以拥有的坚韧,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一干竟是28年。
起初她移植外语情景教学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片断语言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而很自然地从“情景”联系到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说”,把儿童带到生活的情境中,以此改革作文教学。丰富鲜活的生活使儿童走出了写作的苦恼,变得有话要说,乐于表达了。作文教学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真可以说是突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难题。但是,李吉林的探索并没有停止,她的目标始终在前方。
第一轮五年的实验,李吉林没有一分钱的课题费。需要教具,她自己找材料动手做;需要演示实物,或借或自己掏钱买……
她心甘情愿地、快快乐乐地做着这一切,去追寻她心中的完美之境。
李吉林没有上过大学,更没有读过硕士、博士。她以诸多名家为师,苦读大师们的著作。从夸美纽斯、卢梭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从鲁迅、巴金到托尔斯泰、雨果;从西方古典文化,到中国诗词歌赋、古代文论;所涉范围之广可说是古今中外、兼收并蓄。她的苦学为她的实验探索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当然仅仅是积累并不能成就李吉林的探索,她的成功不是靠书斋里苦读读出来的,而是一个善于思索的“思想者”在实践的沃土上“耕耘”出来的;是经历了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反思中点滴形成的。没有“思”与“行”,书本上的理论永远无法站立起来。
她研读“意境说”便能悟其精髓,抓住其“真、美、情、思”,运用于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确是达到了教育的高境界。民族文化给予了她智慧的启迪与文化滋养,使她的教育探索烙上了中国的印记。有专家指出:“意境说”所强调的情感的、审美的以及广远的意境,是国际上“情境认知”研究领域的空白之所在,这正是中国式的情境教育的可贵之处。
28年来,她从不间断地用笔写下思想的轨迹。作为一个妻子、母亲,后来又是奶奶、外婆,李吉林不得不承担这些角色所付予的责任。同时作为一个有思想、有追求的教育者,李吉林更有将她的教育主张表达出来的使命感。她放弃了无数的假日和组织安排的疗养,谢绝了多少次外出教学,使自己专心致志地做着、想着、写着。把自己在实际工作当中的种种心得,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她从实践的基础上提升、飞跃,概括出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论。
李吉林以她独有的“学”、“行”、“思”、“著”高度融合的探索方式,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道路,而她的成功也在无形中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
正如青年学者肖川所说:“一个教育家,他的实践探索会影响同时代人的教育行为,丰富、提升或者是改变人们对待教育的情感、态度和评价。他的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一定会赢得众多的追随者。”李吉林正是以她的风范影响了身边这一大批年轻的老师,而这种影响力也已拓展开去、辐射到全国,乃至海外。(中国教育报》2006年8月28日第4版)
给教师建份电子成长档案
■穆耕森
为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成长经验,我校要求教师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里收集了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教学信息、管理信息、学习信息、研究信息、荣誉信息等。
赏心悦目的成长记录
最初,我们用的是纸质的成长档案袋。在成长档案的建立过程中,教师们更容易关注到自身的成长。一位教师说:“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进步还真不小!”但好景不长,不少教师在经历了最初的热情之后,慢慢有了懈怠,原因之一就是档案袋活页的设计不够美观,不够个性化。外观不美丽的档案袋,自然激发不起教师常常翻看的欲望,更不会有经常充实它的冲动。为此,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开辟出电子档案空间,问题便迎刃而解。教师们在自己的空间中展示个人风采:张扬个性的字体、风格各异的版面设计、引起视觉冲击的图片、调动情绪的音乐等,丰富的信息技术表现手法,教师们的空间生动而又彰显个性。赏心悦目的成长记录,让教师们爱不释手,不仅经常续写和补充,还不时浏览品鉴他人的成长记录,这已成为教师繁忙工作中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促学励志的展示平台
纸质档案被放弃的另一原因是展示功能差。精心制作的档案,除了自我欣赏之外,就是给分管领导检查。因为看到的人少,即便再好的成长档案也少有喝彩,长期缺乏认同和赞赏,成长档案促进教师发展的功能也极大地削弱了。虽学校也组织过优秀成长档案的展示交流活动,但也只是在短期内激发活力,活动之后又变得萧条落寞。电子档案彻底改变了这种情况。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发表获奖的论文、读书笔记、教育随笔、获奖荣誉等,面向全校每一位教师公开,轻轻点击一下,就可以看到怎样的一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怎样成为论文素材的。这种突破时空限制的展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丰富的学习资源给教师以启发和借鉴。成长档案中有大量的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满意的课件、有见解的论文等,这些共同组成了一个切合学校校情、不断生成、取之不竭的资源库。分享这些资源,必会拓宽教师们的教学思路,给工作带来启发和借鉴。
第二,公开的展示具有激励功能。网络平台提供了一个对比的环境:教师成果的多少和品质可以轻松地进行统计、文章的高点击率代表着高关注度、在跟帖中的回应更是问题价值的彰显……在透明中的对比中,学校形成了争先恐后的学习氛围:优秀的教师想继续保持领先,并肩而行的教师想跨前一步,即便原来想“不要落在最后就好”的教师,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激励着进步。
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
评课是学校中的一种重要活动。虽然学校十分重视,但评课的质量总是很难保证。由于时间的限制,集体评课时发言的教师总是少数,某些发言又顾虑重重,表扬多问题少。
因此,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互动式评价势在必行。上课教师把教案和课件传到成长档案的“教学信息”中去(有课堂录音和录像也一并传上去),在案例后配有可以跟帖的留言评价空间,本班学生、本校教师都可以用实名进入。只要有话想说就可尽情挥洒,谈论感受、介绍经验、提供资讯、争鸣见解等,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必只说“情面话”。依赖网络,一个问题可以反复磋商,今天没想透彻,明天找好证据再来,自己力量单薄,发动大家一起讨论。在多元互动中,开课者和评价者都会获益匪浅。
高效透明的管理途径
电子成长档案平台可分为四大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编辑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查询系统、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后台数据编辑系统。利用专业发展查询系统,学校管理者可以便利地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和收集。如查询某一年度青年教师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只要在“年龄”和“项目”两栏进行选择,立即就可以得到汇总数据和论文列表;点击论文列表中的论文标题,还可以查阅论文的全文,以及学校其他教师对这一论文的阅读情况,哪些教师阅读过、哪些教师留下了怎样的读后感等。对一些正在收集的资料,也可以进行实时统计,如教务处每学期初都要收集每个年级、每个学科的进度计划,利用网络可以迅速查出哪些教师还没有上交,对已上交的内容也可以随时查阅。
各种统计数据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依据,网络平台不仅让数据的获得更加高效,也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透明。网络平台的查询功能向学校的每一位教师开放。原先,有些教师质疑管理者是否公平,在公开的网络数据面前,再也没有人无端猜疑。透明的数据和管理,有助于让提高了效率的管理深入人心。(作者为南京市雨花台区教育局副局长、雨花台中学校长)
教研员也应专业发展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武俊学 添加时间:2009-2-23 14:02:0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面对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我们提的最多是教学一线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对课程实施过程不可或缺的,距离教学实践最近的专业指导人员——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谈及甚少。因为教研员往往被冠以区域内的课程与教学“专家”的称谓,“专家”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专业发展的不足,淡化了其专业发展的需求和愿望。
随着课程和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研员的工作领域在不断拓宽,由教研机构创建之初的教材教法研究发展到课堂教学的系统研究,以至新课改后的课程实施研究。工作领域和研究对象的拓展需要教研员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才能与之适应,但由于目前学科教研员一般由一个区域内中老年教师担任,他们往往感觉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能够胜任教研工作,缺乏进一步专业发展的精力和意识。另外,目前教研员专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目标不明确,内容不清楚,途径单一低效。正是由于教研员本身的主观因素和专业发展机制的客观因素限制和影响了教研员的专业发展,致使一些教研员缺乏应有的课程引领能力,在做新课程教学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影响了区域课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应从澄清和思考以下问题来促进和实现教研员的专业发展。
第一,提高专业发展的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意识决定着自身素养能否提升,进而影响着区域内学科课程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此,教研员要经常思考“什么是教研”、“教研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的教研优势是什么”等关于教研工作的本质问题,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自我激发提升专业素养的意愿。另外,教研员要充分认识到区域教研对区域课程建设的意义,激发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形成提升自身素养的主动意识。
第二,提升课程引领能力是专业发展的目标和内容。
教研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区域学科课程的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由此,不难得出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目标是提升区域课程引领能力。课程引领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有赖于教研员理论与政策水平、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指导能力等的全面发展。
第三,研究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教研是一个实践性、技术性的工作,是由现象聚焦问题,由方法解决问题,由理论提升问题的过程。研究需要教学实践的支撑,教研员要利用距离教学实践近的优势,走上讲台,执教新课程,体验新课程,平等地与教师交流与合作,观察和研究自己“领悟”的课程和自己“运作”的课程之间的差距,从教学一线教师的角度反思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活动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或变革,在基于实践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课堂教学洞察力、有效思维能力、反思和发掘问题能力,实现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第四,反思是实现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反思是促进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对于具有特殊教师身份的教研员来说,反思也是极其重要的。反思有利于促进教研员教学研究能力和理论素养的提高。教研员必须不断反思,清楚“为何教(学)”、“教(学)什么”、“怎样教(学)”、“教(学)得怎样”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指导教学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实践活动的独特性和可生成性要求教研员更要学会反思,更要善于反思,并使反思成为教研员基本的工作习惯,使专业引领更到位,更厚重。(作者单位系河北省衡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今天我们如何为人之师
www.jyb.cn 2009年09月14日  作者:劳凯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保护和扶助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这种职责不仅是个人的良知,由于教师是国家教育责任的具体担当者,也具有公务性质。
●禁止体罚不等于禁止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方法,学校或教师有对学生教育的权利。当前迫在眉睫的事情是要明确授予学校、教师在教育惩戒方面相应的权力,使惩戒措施逐渐规范化、可操作化。
【作者简介】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与现代的较量已经深入到中国人心理的深层。中国人正在经受一场剧烈的心理震荡,在这样一种心理震荡当中,不能理解和有效沟通的问题强化了学校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冲突和疏离感,出现了教师在需要保护和管理学生的时候不履行教师职责,学生则因为不服教师的教育管理而殴打教师等不应出现的事件。师生之间的这种冲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及其对这种社会变迁的态度。
我想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谈谈在社会变迁的今天,我们教师应当如何为人之师。
教育这件事情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它意味着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一种特殊的情怀。从根本上说,教师职业的神圣就在于它的从弱者出发的意识。传道、授业、解惑并不等于教师职责的全部。教师的职责首先表现在维护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独特价值,引领他们实现源于精神内部的、具有个性色彩的社会化过程,激励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更完善、更美好的自我。因此,保护和扶助学生就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责。
保护和扶助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对于少年儿童,教师更应有一种天然的敏感,保护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健康安全地成长,这是今天摆在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全社会面前的共同职责。作为一个教师,这种职责不仅是一种个人的良知,更重要的,由于教师是国家教育责任的具体担当者,因此这种职责具有公务性质。为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具有公务性质的职责,加强对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切实可行的保护,为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师职业规范要求,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纯洁教师队伍。
然而,保护和扶助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并不是一味的纵容、溺爱、迁就和放任。因为教育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人起初只是一个具有生物属性的个体,只有当这些自然生物属性在个体的社会发展中获得了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时,个体才转化为个人。在从个体转化为个人的过程中,为了获得为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种种社会特性,就必须掌握社会文化经验,确立世界观、信念和生活态度,这就要上学校、受教育。教师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确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帮助每一个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如何培养孩子热爱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这些都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义。
社会化过程需要外力的帮助和要求才能顺利完成。学校教育就是最主要的一种外力。从教育学的角度说,学生的这种社会化过程主要是通过两种教育手段来实现的:一种是正强化,即表扬、赞成、奖励,另一种是负强化,即批评、反对、惩罚。两种教育手段的形式不同,但要达成的最终目标应当是一致的。当前在社会上比较有争议的是负强化问题,那么,作为一个教师,他有没有出于教育的目的而批评或者惩罚学生呢?
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因此对未成年学生的引导和要求在其走向自律之前,必定会带来某种强制性。教育惩戒就是学校和教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指导和矫正的方式,其存在是必要的、合理的。此外,学校教育活动的制度特征决定了学校和教师应当具有一定的权力,以维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当然,负强化的行使是有界限的,如果负强化的形式过度或者不当就会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强制性在多大程度上是适用的、合法的,多大程度上超越界限就会成为违法的就是教育学要研究的问题。一些学校或教师教育惩戒不当,甚至把体罚视为正当的惩戒,造成了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紧张化。因此学校体罚和变相体罚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禁止的问题,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不等于禁止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方法。从教育权来说,学校或教师有对学生教育的权利。由于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对体罚作出明确的操作性界定,学校没有明确的教育惩戒制度,对教育惩戒的标准和形式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教师在执行教育惩戒时难以把握教育惩戒的“度”,以致常常混淆体罚与正当惩戒的区别。因此迫在眉睫的事情是要明确授予学校、教师在教育惩戒方面相应的权力,详细规定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将要受到的惩罚,使惩戒措施逐渐规范化、可操作化,尽量减少惩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学校和教师清楚什么是教育惩戒权,在何种情况下、什么范围内,才能以何种形式行使惩戒权。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建立起对教育惩戒的不当形式给予严厉的责任追究的制度,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4日第2版)
名师工作室之路该怎么走
www.jyb.cn 2009年06月19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确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 齐林泉
名师课堂的魅力
名师工作室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发挥它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优势,使它更好地走下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寻找名师工作室发展的方向
下一步该怎样发展?这是时常困扰赵红工作室的一个问题。
赵红老师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成长起来的山东省潍坊市一名有鲜明教学个性的优秀教师。2007年9月7日,她所在的实验小学建立了赵红工作室。在两年多的工作中,赵红老师每周都组织一次研修学习活动,同时,学校定期邀请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工作室进行指导,帮助工作室搞好管理和教学研究。今天,不但工作室的教师们吸收和发扬了赵红老师的教学法,而且,他们的工作也带动了该区的其他教师,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新课程改革大潮之中。
其实,这种以工作室方式运行的名师组织在国内出现已近10年,目前名称各异,形式多样,大大小小几乎遍布各地。然而,正如赵红工作室如今所面临的,它们中好多也时常陷入下一步该怎样发展的彷徨之中。
“我不是名师,名师的成长只是个别教师的事情。”这是在实施名师工程已有3年并成果颇丰的潍坊市潍城区一名教师对名师的看法。“名师像工具,太忙、太累、太辛苦,众目睽睽,当上就下不来。我甘于平凡,不想当名师。”另一位老师也吐露了她的心声。这样的看法让一些推行名师工作室制度的学校感到了很大的阻力。
对于一些地区来说,名师工作室也让教育行政部门一度感到了压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一些地方在经费保障方面实施“谁受益,谁负担”的投资原则,实行了不够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具体执行中出现了偏差,甚至造成了经济问题。
然而,这些情况尽管存在,各地近些年来依旧屡屡出招,推出新举措,名师工作室方兴未艾。如北京市东城区教委通过的名师工程和“621”骨干教师引领工程,广东省教育厅在年初表示将在珠三角建立100个名师工作室的打算等。
可见,工作室这种源于西方、能够集合最好资源的工作组织方式,它所具有的专家牵头、资源共享、团队合作、权责清晰等优势,还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部门和学校,使它们在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将名师资源最大化上,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并在不断结合自身实践中阔步前行,乐此不疲。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名师工作室我们就越要给予谨慎的关注,找到它的生长点,帮助它走向成熟。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朱旭东教授说,面对名师工作室不同的形式和各种各样的情况,应该重在规范和引领。
明确方向,纠正偏差,已成为现阶段名师工作室发展的第一要务。只有拨开迷雾,才会继续扬帆前行。
完善机制为名师工程护航
对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方向,中央教科所教育督导与评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晓强认为:
从我国推进名师工作室的时代背景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看,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首先,它是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是最为核心的,区域、学校间教育发展的最大差距是师资水平。如何缩小师资水平差距,同时避免大规模的教师流动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成为当前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挑战。组建名师工作室,通过名校的名师们带领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提高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水平,从而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一项新举措。
另一方面,它的提出也是出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需要。在高级职称职务晋升和数量稀少的特级教师评选已不能满足和有效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下,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已成为影响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通过名师工作室的名师传帮带制度建设,名师可以在专业层面上更多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可以在与同行们的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因此,成立名师工作室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渠道。
正是这两方面的时代需求,才使名师工作室呈现出承载当前教育历史使命的时代意义,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方式和创新机制,也正因如此,它才得以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推广。
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名师工作室绝不仅仅是评选出名师,挂一个名师工作室的牌子了事,除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引领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名师工作室的制度和机制。
在名师定位问题上,要清晰它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教师培训的工作机制。同时,应清楚名师的标准是什么,并在一定范围和区域统一标准,否则,出现乡级、县级、市级等不同层次名师后,就会乱套。另外,将名师工作室作为一项工程来推进,容易缺乏长期规划和制度建设,极有可能一轰而上后又一轰而下。现在尤其要重视的是,名师工作室不能成为分割教师群体的新工具,不能建成部分教师的小圈子和教师追逐名利的阶梯,而是要形成配套的教师培训、成长通道,让所有的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乐于学习的理念。
在名师工作室的评价考核问题上,是就近选择优秀的有潜质的教师,还是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村或薄弱学校普通教师的素质,诸如此类的价值取向必须定位清楚,在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上评价名师工作室的成效。同时,要从参与名师工作室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来真正评价名师工作室的绩效,而不要陷入将课堂作为秀场、拔苗助长式的教师培训泥潭中去。
在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方式问题上,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一方面要通过向名师工作室提供资助经费,加强政策导向,支持他们自主进行教研活动,引导名师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制度化的组织方式,建立远程学习,团队攻关,跨校、跨区协作等模式,发挥名师的领头雁作用,确立名师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名师有效地组织团队开展工作,建立平等、合作的团队工作关系,充分认识教学相长的意义,树立差异就是资源的观念,鼓励他们共同成长进步。学习共同体应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目标。
澄清观念激活发展生命力
对于教师工作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识问题,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盛群力认为:
在工作室机制运行中,必须要清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在哪里。在五花八门的外表背后,我们应把握住它的基本特质,对一些重要的观念加以澄清。
当前名师工作室中对学员教师的传帮带和培养,多采用师徒结对的传统方式,这一做法一般重在行为模仿和风格传承,在做中学。它相对不重视认知原理,是一种行为学徒制。当遇到有些师傅对自己日积月累的修炼说不出道道来,或者师傅怕将来徒弟抢饭碗自己留一手时,它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我们要力倡与行为学徒制相对立的认知学徒制,它是一种更善于形成将用心想和做中学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不仅要学员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要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模式将教师的素质提升从时间历练取向转向心理结构变化取向,对教师专业成长将更为积极有益。
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更多地重视教师片段技能的训练——将教师基本技能分割为一二十种,每一种技能分别予以针对性训练,甚至借助调出拍摄的视频画面一点一点来打磨。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使教师不能从整体的视野来看影响教师专业教学技能的各种因素,而是寄希望于能够娴熟运用各种教学基本技能。实际上,教学技能是难以一一还原的。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各个单一的技能整合协调起来,融会贯通,在真实的情境中熟练运用,同时一定要将具体的技能放在完整的教学情境中来加以评判,杜绝简单地以公开课、示范课中的一个课时来作为分析比较的取舍单位,而是要做到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任务时空序列作为衡量基准,看教师所运用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各种教学设计是不是有常态的可行性。作为教师,要不限于一个任务,而是要将任务形成序列,像滚雪球一样,不断靠自己悟出其中的奥秘,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其实,培养一个名师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在目前名师工作室对教师的培训中,教师专业知识的情境性、条件性和灵活运用性常常被忽略。所以要强调,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诊断和解决,不是寻找权威的说法,遴选一劳永逸的现成答案,而是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欣赏别人的视角、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同时也要有随时放弃任何偏见的魄力。这些也是教师能够将生活智慧运用于教学,将掌握解决问题的本领作为职业追求来改进教学效能、提升生活愉悦幸福指数的一条基本途径。
此外,在网络技术已经并将继续彻底改变教师专业成长方式的今天,只有善于将网络作为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工具,才会使教师自己更快地脱颖而出。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教师一定要坚持持续不断的教育理论学习,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来说,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善于学习,长于研究,是成为名师的第一步。浓厚的学习和研究之风应是名师工作室最基本的氛围。(《中国教育报》2009年6月19日第5版)
追寻特级教师成长的路线图
—读《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有感
■林高明
教师写作的论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得来: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从“教后记”中寻找深刻的“反思”,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从不经意的小事件中“寻觅”,从学生的作业与试卷中“寻宝”,从成功的做法中“筛选”,从教材疏漏处“指瑕”,从业余阅读中“触发”,从课题研究中“收获”。
我们应该寻找开启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深深地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时常听到一些教师长叹,要是早一点知道如何阅读、如何修炼、如何研究……我们就会拥有更加智慧、更加美好的教育教学生活。《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就是用诸多特级教师的生命历程与心路历程来描绘教师成长的笔画与成长的图景。他们为我们绘制了一份精神的地图,成长的地图。
生命的修炼
教育教学事业是一种“志业”与“命业”,它需要生命全身心以赴的投入与创造。于漪老师说道,生命与使命同行!只有学会做人师,才能令教育在学生精神生命中生发出持久、深远、素朴、深入人心的“光合作用”。如何锻铸与植立教师的自我人格呢?于漪老师坐言立行,从德行、才学、识见、能力等方面日复一日地形塑自我,以德艺双馨、朗润芬芳的人格魅力来育人,为我们树立了一座“师风可学,学风可师”的路标……
刘云生老师从乡村小学一直走到重庆市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师,他2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就是不断“将自己锻造成器”的过程。他修炼的秘诀就在于“选择教育需要一种勇气,从事教育需要一种底气,研究教育需要一种灵气”。任勇老师深有体会地指出,教师要“安于平凡,不甘平庸”,要学会“沉下去”,沉下去就是吸吮与获取生命的营养,摄取成长的力量。靳忠良老师通过内在的人格修养,外显于教育教学实践中,讲“荡气回肠”的课,做“英雄崇拜”式的“校草”,将令人头疼的政治课上得让学生们“珍藏于心”、“终身受用”。窦桂梅老师非常精辟地提出:“我们的讲述可能是流利的,但却是就事论事、浅薄、平面化的;我们的答疑解惑可能是耐心细致的,但缺少更深意义上的关怀和考量;我们的声音可能更多地来自喉咙,而不是发自内心;我们的目光亲切柔和,但是却缺少深邃和睿智。这一切都因为我们缺少应有的知识底蕴和文化视野。”于是,她认为,读书是“我们必须的生活”,“读书修缮我们的灵魂,使心灵日益变得健康阳光”,“人的精神因读书而蓬勃葱茏、气象万千”。教师是一种终身修行的职业,她需要心灵的静养,精神的操持,灵魂的涵蕴,人格的修磨……
心灵的开启
真正的教育教学有别于技术性的训练与职业性的驯化,其重要的区别在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经由心灵,并通过心灵从而改善心灵?在人性的冥迷幽暗之际,是教师携一缕微明,让人心魂清明;在徘徊歧路,知迷不返之时,是教师一点一拨,唤醒沉睡于心的理性;在绝望放弃的关头,是教师用深沉绵长的心智,给予学生一种不断向上、向善的力量……
上课铃响了,玩打雪仗的孩子们余兴未消,老师去板书的一瞬间,一个雪球砸到了一位学生的脖子上,这个孩子高叫,全体同学哄笑。面对这样的场景,多数教师怒不可遏,直接将课停下来,查办“恶作剧”者,同时,稍带给全班同学一次纪律教育。而吴正宪老师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话语贴近学生,说她也喜欢玩雪,中午要跟大家去打雪仗。同学们欢呼雀跃,老师又说,上课就认认真真地学,下课就痛痛快快地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中来了……班里的赵洁同学要买钢笔的5块钱不翼而飞了,老师明白是谁拿了,同学们都大嚷要搜身。吴老师提议全班同学为赵洁凑钱买钢笔。结果,拿钱的同学还了钱并通过纸条与老师交流这一切。老师真心地安慰与帮助她。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后,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一份满意的工作……吴正宪老师深有感触地写道:“当你走进孩子的心灵,把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融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会用童心去感受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更应为孩子塑造一个美丽的心灵”。我们应该寻找开启学生心扉的那把钥匙。而这把钥匙就深深地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智慧的锤炼
智慧锤炼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各位特级教师及教育专家在此都贡献出“独门绝技”,让人受益匪浅。于永正老师刷新备课观念,强调“备课要注重隐性备课”,就是从教材、学生、方法各方面来着手,从而备知识、备情感、备方法、备思想……其境界在于“万物皆备于我”。
当遇到诸如学生们对老舍先生的文章质疑这样的问题时(读了《猫》可见老舍爱猫胜过爱花,而读了《养花》则可见老舍爱花胜过爱猫,这怎么解释呢?),钱正权老师恳切地叙说,“语文教师怎样与学生一起会晤文本”,只有教师能读到什么,学生才可能感受到什么,教师所得深浅高低,决定了学生所得的深浅高低。
为了追求阳光般的课堂教学境界,钱守旺、陆安、沈百军、戴银杏等特级教师针对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教学中出现10种意外怎么办……进行了细致深入、具体入微的探讨。
对于教学反思与教科研的指导更是切中肯綮。其中,有于漪、于永正等名师对教学反思意义的佐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柏继明校长的教学反思让我感触非常深。她认为,每一次都应该吸取上一次的精华,去其糟粕,带领学生少走弯路,少摔跟头,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要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记到教科书上,记在例题、习题旁,学到哪里,就记录到哪里。有一次她在教小数加减法时,书上安排了5个例题近20页的内容,大约要用两周学完。她大胆改革,用整数加减法的法则来学习小数加减法,注意归纳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只用了一节课,学生们就掌握了。她马上在书边写道:“过去我用两周讲此段内容,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也不过如此,但在漫长的变化不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不新鲜了,厌倦了。学生厌学,厌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这次改革,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单位时间效率,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这样的反思扎实真切。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怎样从专业成长的“高原”跨入“高地”?夏炎老师提出“与问题同行”,杨德伦老师提出“专题研究”,童嘉森、吴继烈老师对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宋运来老师则是非常“具体而有用”地总结了自己教科研写作的体会,他认为教师写作的论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得来:从听课记录中找回忘却的“记忆”,从“教后记”中寻找深刻的“反思”,从他人的言谈中意外“拾荒”,从教育教学的困惑中“探求”,从不经意的小事件中“寻觅”,从学生的作业与试卷中“寻宝”,从成功的做法中“筛选”,从教材疏漏处“指瑕”,从业余阅读中“触发”,从课题研究中“收获”。
当然,教师的课题研究其目的不是发表文章、出版专著,而是如郑金洲教授所说的“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发展,才是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最终标准”。郑金洲教授提出的《教师做科研的十条建议》堪称教师教科研的行动指南。
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对自身及对课堂教学智慧的锤炼。课堂教学如鱼得水、应对自如、妙趣横生……都是来自于阅读、反思、研究的千锤百炼、精雕细琢。
荀子曰: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意味深长地说,正确的教育来自我们自身的改造。我必须再教育自己……也许,《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是我们自身改造与教育自己的开端!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它会还你一个独特的全新的自己!
《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张彦春、雷玲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编后:《特级教师的特别建议》一书记录并综合了一批特级教师成长的路径,教育教学经验的生成,对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这种经验荟萃成书,使我们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剩下的只要认真研习,这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领悟与实践。
让名师的作用最大化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刘衍丽 添加时间:2009-5-11 20:27:00
目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各种形式的“名师工程”纷纷启动。那么,实施“名师工程”后,名师的作用是否都得到了应有的发挥?制约名师作用发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使名师的作用最大化……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对我市近200位名师进行了细致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座谈。
一、调查结果
名师的作用通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勇挑重担;二、带动他人共同进步,踊跃参与帮扶、帮教、支教活动。但我们的调查显示,许多名师承担工作明显不足,帮教活动大打折扣。
在对“名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承担的主要工作及自我满意度”的调查中发现,尽管许多名师对自己参与活动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但事实上确有部分名师参与的活动较少,例如63.49%的名师能够担任年级或学科组长,但承担过示范课和观摩课、召开过经验交流讲座的仅占总人数的37.04%和22.22%,50.79%的名师能够承担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但发表教研论文的仅占总人数的31.75%。
在“出示公开课、示范课的次数和范围”的调查中显示,虽然我市“名师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名师对年轻教师开放课堂,每学期至少讲授2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示范课,但75.14%的名师出课的次数达不到规定要求,出课范围达县级以上的只有一半。而对名师“参与全市范围内的帮教活动情况”的调查表明,虽然我市施行城乡教师挂职支教、优秀教师巡回教学等制度,为大批名师施展才能与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但参加过“送课下乡”和“到农村支教”的名师只占总人数的13.23%和13.76%,近三成的名师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帮教、支教活动。
二、原因分析
名师的作用之所以不能充分发挥,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并且内因、外因呈现相互影响的态势。
内因方面:主要表现在部分名师缺乏压力和上进心,评上名师后觉得功成名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逐渐滋生了消极懈怠情绪。调查中,高达92.06%的教师认为名师应该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这是调动名师积极性,使之不断努力、勇攀新高的重要举措,然而缺少了考核监督等外部环节,动态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外因方面:主要表现在缺乏合理的监督激励机制。有的单位没有必要的考评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没有任何的奖惩措施,有的制度健全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落不到实处……所有这些,都大大挫伤了名师承担工作和参与帮扶的积极性。此外,外部环境不够和谐,人际关系相对紧张,也是制约名师作用发挥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以考核为代表的教师评价、评优树先、职务竞聘等给24.83%的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有62.96%的名师对单位的人际关系表示不满。缺乏人文关怀和沟通交流,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名师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热情,导致部分名师自私保守,不肯与他人分享先进成果。
三、改进策略
要使名师作用最大化,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带动、帮教功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多个角度入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首先,名师本人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刻苦钻研,将成为名师当作前进路上的一个加油站,激励自己不断探索创新,促进自身业务水平持续提高;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唤醒内心深处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以满腔的热情自觉主动地带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其次,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必须努力完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为大家认可的考核评价标准,为每位名师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切实加强名师的监督管理。除了要从师德修养,出示示范课,参加听评课的次数与范围,教科研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帮扶对象多少及帮扶效果好坏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务必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并狠抓落实,保证对全体老师一视同仁,从而实现有序竞争。
再次,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应本着尊重、理解、信任、关心、爱护名师的原则,采用民主、平等的管理模式,创设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构建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引导名师敞开心扉,顾全大局,将先进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教师。同时还要积极行动起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名师论坛、名师沙龙等,为名师施展才能搭建舞台,创造机会,进而充分发挥示范、辐射、拉动作用,逐步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胶南市教师进修学校)
优秀教师的魅力之源
杜悦
图为奥巴马在白宫为安东尼•马伦颁发“国家年度教师”奖。 图片来自新华网
编者按:2009年4月28日,安东尼•马伦在白宫玫瑰园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嘉奖,他被授予2009年“国家年度教师”称号。一时间,奥巴马与安东尼•马伦亲切交谈的照片传遍了互联网,安东尼•马伦变得明星一般耀眼。除了这项国家大奖,“迪士尼美国教师奖”也令许多教师闻名遐迩。这些优秀教师中一些人同时也可称之为优秀的作家,他们记述自己教学与人生经历的书籍非常引人入胜。另外一些探讨这些优秀教师教学案例与教育方法的书籍,在让我们领略美国优秀教师人格魅力的同时,也让我们思考:美国优秀教师具备哪些优秀品质,哪些品质值得中国教师学习?在庆祝第25个教师节之际,本版专门选择了一些有关美国教师教学案例、教育理念探讨方面的书籍,以餐读者。
永不停息的探索精神
优秀教师总是不停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不断创新。
《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的作者之一菲利普•比格勒,1998年曾获得“国家年度教师”荣誉。比格勒在华盛顿特区担任历史和人文学科的教师23年,因新颖的教学方法受到广泛赞誉。他还曾受到“密尔肯全美教育奖”、“迪士尼美国教师奖”等多种奖励。他撰写的5本著作(其中包括《纪念光荣:阿灵顿国家公墓》、《最后的海报》、《炉外之火:记上尉莎伦•莱恩的生与死》等)也赢得了众多赞誉。
菲利普•比格勒在《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一书的前言“永远保持乐观:改变世界从每次改变一个孩子开始”中提及,自己在任教过程中,也曾感到孤单苦恼,因为自己的历史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我僵硬地倚靠在讲台上讲45分钟课……我的课毫无生机、乏味无趣,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在孤单中他一直没有放弃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一天,他在杂志上发现了一则有关历史情景模拟的有趣广告,名为《伟大的幻想》。他一下子受到启发,决定在课堂上进行历史模拟。这项活动需要花费50美元,包括许多前期准备工作:一系列翔实的教案,收集第一手资料,一张1914年的欧洲地图和一盘课前介绍时使用的长时段播放录音带。第二天早上,他提交了一份课堂模拟购买单,却遭到学校财政管理人员的拒绝,理由是学校资金有限,没有钱为个别教师购买教学材料。比格勒很沮丧,但又不甘心,于是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钱来支付费用。
历史模拟活动在几个星期后开始,在这之前,他利用周末的时间装饰、重新布置了教室,最终把课堂装扮成了1914年夏季瑞士首都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和平会议会场的样子。他购买了一些摆放在桌上的小国旗,还为每个学生制作了摆在桌上的姓名牌,并且准备了装满秘密信息的文件夹,里面写明了每个代表团的谈判目标和国家意愿。“星期一,奇迹发生了,我的学生头一次对历史表现出了热情和兴趣,各个都沉浸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陈旧的教科书和课堂笔记里那些毫无意义的文字。”
这本书中另一位优秀教师温斯泰德则认为,“侧面教学”有可能成就更优秀的教师。他所说的“侧面教学”是指在非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比如,在走廊上、课后以及和学生单独碰面时的言传身教,无论时间多么短暂。温斯泰德甚至指出,这种教学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因为“教师最深远的影响在于:在与学生建立起的良好关系中对学生表达的关爱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文化影响。”
他认为,与正规的课堂教学以及各种教师会议相比,非正式的、随意的交谈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自然的、无需仔细思考便回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之外的问题,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大。这样的回答可能是老师行为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它通常比课堂上的宣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这种看似随意的教学方式,其实并非随意而为,更需要精心准备和不断提高、调整自己——要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认真观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教师的教育智慧也蕴藏在这个探索过程中。
爱心与激情是最宝贵的品质
在“国家年度教师”颁奖仪式上奥巴马曾动情地说:“我和米歇尔的成长背景都不出众,但我们生命中某一时刻遇到了像安东尼这样的人,他们帮我们修正方向,这是我们得以身处今天位置的唯一原因。”奥巴马还说,马伦在工作中充满激情,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马伦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单独谈心,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帮他们树立自信和团队合作精神。
爱心与锲而不舍的确是安东尼•马伦身上突出的品质。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他目前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专门接收不良少年的阿奇高中任教,此前他当过工人、缉毒警探,马伦用一颗爱心、一份耐心和一片真诚,帮助许多徘徊在社会边缘的“不良少年”迷途知返,让他们重回人生正轨。
《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一书收录了32位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案例,分为“爱心篇”、“培养篇”、“激励篇”、“尊重篇”、“创新篇” 等部分。“爱心篇”中有两个涉及美国优秀教师的章节格外引人注目。“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一节介绍了美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马克希姆的教育特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马克希姆的教育艺术看似平凡却难在坚持:在教学中,她始终用爱驱走学生心底的自卑,用温暖的语言与行动抚平学生内心的痛楚。
在“爱从一个微笑开始”这一章节中,蒂莉•布朗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与爱心非常重要。在她看来,爱不是抽象的、遥不可及的空洞口号,爱完全可以从具体而简单的方式开始——微笑。
关注成长从关注细节开始
与安东尼•马伦相似,2001年度获“迪士尼美国教师奖”的罗恩•克拉克也曾在美国很多学校从事过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他是北卡罗来纳州人,1995年起任教,现为纽约黑人区哈莱姆学校的教师。
罗恩•克拉克获奖之后,他的教学经验以广播、电视节目和书籍等多种方式在美国广为传播,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在《教育的55个细节》一书中,他从自已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这些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他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罗恩•克拉克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善于引导和培养,“坏”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些引导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从最小的生活细节开始。比如,他在书中曾这样告诫学生:
向表现出色的人表示祝贺。假如班里的某个孩子玩游戏赢了,或把某件事做得特别出色,我们都要祝贺他。鼓掌至少要持续3秒钟的时间,还要确保两个手掌充分接触,以便掌声足够响亮。
尊重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对其他同学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表示尊重。要尽可能地这样说:“我同意某某的观点,同时我也感到……”“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尽管她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是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某某的观察真是太精彩了,这让我意识到……”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咳嗽、打喷嚏或打嗝时,应当转过头去,并用整只手捂住嘴巴(只用半只手可不行),然后应该说句“对不起”。
在罗恩•克拉克的悉心引导下,许多顽劣少年变成了优秀学生!他的教诲让许多学生受益终身!罗恩•克拉克不但要求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注意细节,在他看来,教育者自身也必须具备一些优秀的品质。他讲述这些问题时也是从细节出发的,比如,在《教育者的11项卓越品质》一书中,他提醒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教室里获得自在感,最好尽全力避免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激愤、厌烦和恼怒的情绪……开学第一天就要营造好氛围,给全学年定下基调,等等。从罗恩•克拉克这些成功的经验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这些渗透着爱心与智慧的教育细节造就了这位优秀教师!
相关链接
《外国优秀教师的教育特色》,周成平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美国最优秀教师的自白》,[美]菲利普•比格勒、斯蒂芬妮•毕晓普主编,刘宏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教育的55个细节》,[美]罗恩•克拉克著,汪颖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名师不能徒有其“名”
■苏婷
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历经多年评上校、区、市乃至国家级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少优秀的教师走的是这样一条成长道路。但一些教师在戴上了名师桂冠后,有的便坐吃“老本”,不思进取,慢慢变得平庸;还有的用名师头衔做大旗,私下里招学生做家教赚钱。这样的名师徒有虚名,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也辜负了学校的培养。
从另一个角度说,如何给名师们创造发挥作用的平台,也应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责任。据报道,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日前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创以名师博客群的方式,让全市五区1000多个名师集体开博,将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辐射得更远更广。这些名师包括名校长、名教师和当地开展“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的优秀学员等。按照要求,名师们要做的规定动作包括上传教案、讲义、课件等,而自选动作则是倡导名师不定期进行网上在线答疑、写教育教学心得文章等。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通过博客群查询有关名师的页面。
笔者以为,此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学生、家长多开辟了一条求教于名师的通道,更为名师们开通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渠道。名师之“名”,在于他们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含英咀华,总结出独特的理论与经验,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些宝贵的资源需要加以传播,才能发挥更大作用;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保持领先超前地位。怠惰、停滞,迟早要被取代或淘汰,对名师个人不利;而没有了“声音”、不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也枉为名师的称号,对教育更是一种隐形的损失。
佛山市教育局开设教师博客群,就是针对“以往名师评出来后,对教育有没有更多贡献就没人管了”。现在这一“管”,管得有道理。利用已经普及的网络资源,既方便名师献“艺”,也方便受益的其他教师、学生和家长,辐射面可以无限扩大。当然,发挥名师作用绝不止这样一种方式。比如沈阳市铁西区对名师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对他们发挥作用情况进行考评,能做到名副其实的才可以继续享受名师的名号,没有“一劳永逸”的名师可当。
诚然,教师工作本就十分繁重,开博客肯定要增加工作量。但作为名师,在盛名之下,以更高的自我要求和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来做“分内”的工作,于己于人都非常值得。
走出名师“名而不鸣”的怪圈
■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
近年来,一些教师在获得“特级教师”称号或评上高级职称后,便自诩为“名师”,而一所学校“名师”的多少,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显示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教师在成为“名师”后仍在教育教学上不断创新,并带动其他教师共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还有一些教师一旦成为“名师”,便无心教学,走进“名师不鸣”的怪圈。
造成此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名师”的真正内涵理解不够,师德教育不到位,评选与考核“名师”的政策不科学。笔者认为,让“名师”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离不开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社会和教师要理性看待“名师”。那些评上高级职称或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的“名师”们,大多是因教育教学或科研的成绩突出。而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全面,教育学生不能仅停留在考试和升学的层面,这就要求真正的名师要善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这也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如果社会各界和教师自身都能这样认识“名师”,那么“名师”们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
二是各级学校要加强师德教育。师德水平不高,自我约束意识较弱,也是一些教师成名后“名而不鸣”的重要原因。例如,少数教师成名后,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再热心,自己在校外办起了补习班。
对于这种现象,学校虽然可以出面干涉,但是教育教学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良心活”,管理者难以衡量教师们在工作中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师德教育,用师德约束“名师”的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教育主管部门要改进教师评选和考核方式,建立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首先,在评选过程中,不仅要看教师的静态成果,还要考察其教育教学的动态行为,引入一定的民主评议。其次,要改进“一评定终身”的僵化管理体制:对“名师”进行跟踪考察,制订与时俱进的考核标准,探索职称和荣誉上的退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约束“名师”,最终消除“名师不鸣”的尴尬现象。
《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1日第8版
名师工作室设在外校 普陀一校名师全区“共享”
www.jyb.cn 2009年05月11日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曹杨二中的特级教师,普陀区内其他普通中学也能共享。近日,普陀区传出消息,该区通过在外校建立“名师工作室”等方式,推动优质师资“软流动”,放大优质师资的效益,从而推动教育均衡。
记者在曹杨中学采访发现,曹杨二中的语文特级教师王伟娟在该校拥有一个办公室。在三楼这间挂牌“王伟娟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办公室里,设有11套办公桌椅。王老师说,每周二她和带教的曹杨中学、甘泉中学、北海中学、兰田中学等9所学校10名教师学员,都在这里进行教研活动。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李学红介绍,名师“异地”办公,是该区扩展优质师资的一种探索。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望,说到底就是对优秀师资的渴望。但由于历史原因,优质师资分布不均衡在全市普遍存在。普陀区共有13名特级教师,其中5名在曹杨二中。如何让优质师资顺利流动起来,是当下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行政命令调动,学校和教师都有阻力,还可能造成人才流失;而不调动,名师走出校门去为其他学校服务,学校方面可能会有想法。
为破解矛盾,普陀区探索出优质师资“软流动”模式。该区目前开设出13个特级教师工作室、47个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评选出120位高级指导教师。为扩大这些名师带教的辐射面,该区规定,名师工作室一律在外校等选址。名师除了要做好本校的工作外,要有1/4左右的时间走出本校,到最需要专业引领的学校、教研组、教师中去。名师所在的学校,要酌情减少领衔人在本校的工作量。工作室所在的基地学校,要给予全面支持和帮助,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设备,提供教育教学实验研究条件等。教育局每年拿出600万元,奖励输出名师的学校、名师和基地学校三方,提高“流动”积极性。从此,该区优质师资不再“一校独有”,而是通过基地学校输出给全区共享,把学科的专业指导延伸到每一所学校、辐射到每一位教师。
目前,普陀区已基本形成“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高级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的骨干教师队伍发展序列,整体提升师资水平。曹杨中学的不少老师透露,自从王老师的名师基地落户后,该校得到不少“近水楼台”的便利:听课会诊,就近安排在曹杨中学的课堂,现场分析点拨学员和授课教师;王老师牵头的一些市级、区级研讨会,也放在曹杨中学承办,教师踊跃参与,在信息交流中开拓眼界,“特别是语文教研组,教学水平已有改观”。
不少师生反映,名师“软流动”效果双赢。名师到校“坐镇”,不仅送来了教学经验,还带来很多教研活动等信息,这些“隐性资源”辐射,让学校、教师和学生受益匪浅。另一方面,“软流动”方式还有助于保护名师所在学校输出人才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名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专业成长不仅仅在课堂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林炳伟 添加时间:2009-7-6 22:01:00
当下,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许多教师不时研课磨课赛课,以期快速成长。自然,研课磨课对砥砺教师的专业是非常有效的,有些教师也由此上出了一堂堂精彩的课。但我们也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刚才还在课堂上“忘情”地跟学生交流,偶或“机智”地抓住课堂中稍纵即逝的教育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一下课就判若两人,与校园中来来往往的学生视同陌人,对学校中扑面而来的各种教育现象熟视无睹,至于在校园外的言行更是没有一点教育的味道。
这种仅在课堂中打圈圈,为课堂而课堂的教师专业发展,能走得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意味着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素养的提高,并逐渐形成以教育智慧为核心的个人教育风格。她体现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除了课堂外,还有校园、家庭以及社会的其他场合。仅囿于课堂上的专业能力,是一种残缺的专业能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能力。
说到教师专业发展,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可以说是光辉的典范。看看他的日常行为,也许对我们有所启迪。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园里摘下了一朵大玫瑰花。他蹲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这种随时随地,手到之处便见光彩的教育活动,对苏霍姆林斯基来说是家常便饭。
如果这事是被其他老师看到,可能就是一骂了事。因为他(她)平时只考虑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至于眼前这小女孩在校园中的“不良”行为,把她阻止住就是了,哪里还会想到“蹲下身子”、“亲切地问”、“牵着小女孩”及摘了两朵大玫瑰花奖励给小女孩和她奶奶。而正是这些举动映射了苏霍姆林斯基高超的教师专业水准。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教育艺术水平,是因为他把教育融入了整个生活之中,也就形成了教育的大智慧。
事实上,只要我们不把眼光仅仅停留在自己的课堂上,而是把自己的生活看作一个大课堂,自然会常有教育灵光的闪现,会有日常教育活动的“神来之笔”。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儿子来到我的面前,要背乘法口诀给我听,说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想既然他要背给我听,那肯定是会背了,就随口说:“不用背了,你算一下新疆的面积是浙江省的几倍吧!”儿子听后嘟囔着说:“我算不来!”“算得来还要你算?快去算吧!”我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跟他说。儿子极不情愿地回自己的房间里去算了。大约过了20多分钟,儿子拿着一张很大的纸对我说算好了。
我接过来一看,纸的顶部写着一个式子:160=16×10。
式子下面画了一个很大的新疆轮廓图,在新疆的图里面又画了16个浙江省的轮廓图,并分别标了1至16的号码。哦,新疆的面积是160万平方千米,浙江省的面积是10万平方千米,相差16倍,一点不错。我看后很兴奋地对他说:“对极了,那就再算一下黑龙江的面积是广西的几倍?”因为我是地理老师,这种题目也就脱口而出了。“好嘞”,儿子有了初次成功的体验,马上高高兴兴地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儿子就拿着一张纸条跟我说:“是22倍”。
只见儿子在纸条上写着:46=22×23。
我问他怎么算出来的。他说:“黑龙江的面积是46万千米,广西的面积是23万千米,这样22中的第一个2乘以23中的2等于46中的4,22中的第二个2乘以23中的3等于46中的6,所以是22倍。”这个错误的答案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我叫他按照前面的方法去画出来,结果他画(事实上是跟着地图描的)了一下,说是2倍。随后我教了他乘法的算法。孩子学得很开心。不过说实话,儿子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算法,我也不清楚,后来请教了数学教育专家才知道,这种错误的算法是由于受先期学习的加法计算的前摄影响所致。
事后我想,孩子向家长背乘法口诀表,家长们——包括不少身为教师的家长——可能只是签个字就通过了,而没有把教育的工作融入生活中,日积月累地形成教育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能力是以教育智慧支撑的,是融入教师生命中的东西,她无时无刻不在流淌着、体现着。可以这样说,健康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基于课堂而又融入教师的整个生活之中的。(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现代教学质量观需教师重塑角色
■祝新宇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已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手段,更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由此,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教学质量是决定预期教育目的是否能达到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们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不同见解,形成了不同的质量观。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逐渐孕育出了“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两种占据主流地位的质量观。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教学已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应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由此,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进行调整。
“以教为本”的质量观认为教学中教师就是“知识工匠”,学生就是“知识产品”,教学质量的优劣就是看“知识产品”的品质——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久而久之,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变成了一种考试成绩的功利追求,形成了一种工具性的价值取向。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少学校为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对教师进行等级划分,并据此对教师采取奖惩措施。
20世纪初兴起的“以学为本”的教学质量观开始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教学的目的不单是看学生知道了多少知识,而更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变化、重组和发展。这种教学质量观把认知形成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仅让学生明白所教的知识,更要刺激、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思维“欲望”。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两种教学质量观背后都有相对成熟的教学理论为支撑,自成体系。但是,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教”或“学”,而是由教、学两条活动线以及教师、学生两类参与者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四维空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长期性活动场域。所以,需要我们摆脱“教”或“学”的狭隘束缚,重新构建一个现代教学质量观。
这种质量观不否认或者忽视教学活动本身存在的人文属性。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认为,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这表明教学不是工厂的流水线,不是产品的装配,而是教师、学生两类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观世界存在,这导致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必然会带有各自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在客观必然中充满主观偶然的过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不了感情的投入、交流和释放。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情感的体现。
这种质量观是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全面素质体系的发展。“以教为本”的质量观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都只是注意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侧面。同时,两种质量观虽然对知识的理解不同,但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智力展开的,没有过多关心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国内有学者认为,就具体的非智力因素而言就包含了4组12项:3个短语,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心”,即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感”,即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性”,即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对非智力因素的探究反映出人们对教学培养内容认识上的拓展。因此,教学不仅仅是智力的教学,也是人格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仅就学生的智力发展培养来说,只看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也是一种单薄的教学观念。美国学者霍华德•加德纳曾对传统智力观提出质疑,他强调智力的社会文化性、实践性、可见性、可发展性,重视创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更为宽泛的智力体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学的智力培养目的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存在着多元特性。
这种质量观还将改变“以教为本”和“以学为本”的质量观保障手段的外适性特点。它们主要是依靠外部的压力来激发教师的教学情绪,优点是便于操作,缺点是课堂教学质量会随着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呈现出间歇性的浮动,教师会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与这种外力保障相对应的是现代学校管理理念中的内力激发。《道德领导》的作者萨乔万尼提出,如果教师形成内部的驱动力和价值共同体的认可,那么“教师因道德原因而对共同体的价值观作出响应;他们的工作变成集体性的活动,他们的表现舞台得以延展,且是稳固持久的。”但这种做法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操作方式较为隐晦,且无外力约束的保障存在失控的危险。所以,新的教学质量观坚持以内力激发和外力约束相结合的手段,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活动和人的发展性决定了这种质量观不是一个凝固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时代不断前进的观念体系。教学活动的变化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思想的变化。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了网络教学的出现,而教学思想更不是一个静止的湖泊,而是一条不断流淌的历史之河。任何教学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时代,服务于时代。除此,人的变化发展性则更加明显。人类社会自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对于个人来讲,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其一生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度过的,即使在某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不是刻板地完成教学,而是在不断地互动博弈中生动地演绎着教学活动。
这些现代教学质量观的特性,决定了“最好”只是一时的标志,而“更好”才是教师以及更多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作者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
让教育科研成为推动教师转型的切入点
■齐林泉
在教师知识结构从单一到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创造的转型中,教育科研无疑要担当起推动其转型的重任,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萌动提供条件。
教师能不能搞教育科研,曾一度引发争论。然而,就目前情况看,他们该不该搞才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在最近发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关注义务教育教师》中提到,据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参加作为教育科研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的教师仅为16%,经费不足、教学任务重和缺乏有效指导是中小学不能经常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教育科研并没有广泛进入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生活中。从其产生原因分析,教育投入不足、学校重视不足、科研部门指导不足等原因,导致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我国教育如今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知识贡献的力度还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创新性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严重不足。同时,素质教育的推进还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这些困难的产生,是否与传统教育中对教师的定位有关呢?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为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各种问题,都把教师队伍建设视为至关重要的突破口。在我国也再三强调,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现代型的高水平教师呢?
只会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和激发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行为。前者是对学生潜能的束缚和扼杀,而后者则是对学生能力的激发和培养。这两种行为背后隐含的是不同教育理念的两类教师。一个是在工具理性支配下熟稔传授技术的教书匠,一个则是在实践和反思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研究者。
显然,我们认可的是后者。这样的教师,不是一个仅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人,他更应该既是一个教学的研究者,同时又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没有研究就不能将自己的教学专业化,而没有反思其知识就不能自我生长和增值。
如何成为这样的教师?这需要我们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高度,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的提升。然而,我国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还很薄弱,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一些旧的教育观念积重难返。
鉴于此,在教师知识结构从单一到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被动到创造的转型中,教育科研无疑要担当起推动其转型的重任,为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萌动提供条件。这不是说学校教育科研是推进教师现代化进程的唯一动力,而是由于其主体性、反思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它必然会成为推动现代教师队伍诞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QQ群伴我成长任我行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仝  飞 添加时间:2009-1-12 11:37:00
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历史老师,从教十余载,可谓桃李满天下,收获颇丰。从踌躇满志却没有任何教学经验,到今天的小有成绩,除了自己刻苦努力辛勤耕耘,也离不开与同事们的交流,更离不开QQ历史群里同行们的帮助。
一、一路同行
出于备课的需要和个人爱好,上完课后,我会到一些历史方面的网站或论坛去逛逛。一段精辟的短语或独到的见解,一幅历史图片或时政漫画,一个历史老师内容丰富的博客,我都会一一收藏。在网络的海洋里畅游,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QQ历史群,认识了许多天南海北的历史同行,感觉就像来到自己的家。大家把自己的心得、困惑拿到群里来共同讨论,交流思路,同时也互通经验,共享资料。QQ群里,高手云集,大家都很热情,有问有答,集思广益,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会在三言两语中得到圆满解决。起初,我只是看看,不说话。慢慢地,我也情不自禁地参加进来,提出自己的困惑,回答同行的提问。在相互问答中,我增加了自信,也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素养,受益匪浅。于是,我陆续加入了很多QQ历史群,自己的知名度也在慢慢提高。
通过QQ群,我与各地的同行们一路同行。我把在QQ群里的收获和心得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
二、收获2008
实行素质教育和新课改以来,为了获取更多的关于新课改和新高考的相关信息,我参加了诸如升学指导报历史群、考试报历史交流群、高中历史岳麓教研群、历史交流群、历史教师快乐大本营、新课标工作室,等等。这些QQ群同时在线的成员多时达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是教学教研的活动基地,也是研究高考的主要阵地。
今年上半年,我带三个高三文科毕业班。高考在即,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2008年山东高考的新动向和试题的难易程度都把握不准。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我和去年一样,应邀参加了“山东08高考历史群”的“08高考历史畅想”大讨论。由于去年已经举行过这样的活动,大家一开始就畅所欲言,纷纷把自己对今年新高考的认识、理解、把握,甚至是不太成熟的意见都发出来,气氛非常热烈。整理后的讨论成果都是老师们多年的教学心得,凝聚了老师的心血和丰富经验。我把这些重要内容都融入到考前复习中去,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力地指导了学生的复习进程。我的努力在山东省2008年高考中得到了满意的回报。
三、牛刀初试
由于经常受到QQ群里同行的启发和帮助,再加上自己积累了不少教学心得,我也跃跃欲试,想写点东西了。一次在QQ群里讨论问题,有位编辑主动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帮她写一篇稿子,我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凭着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一篇洋洋洒洒2000字的稿子很快“新鲜出炉”。编辑对我的文笔非常欣赏,我因此受到极大鼓舞。
初试牛刀的胜利,让我从此迷上了写作。我又加入了几个报刊的QQ写作群,认识了许多“老编”,我主动找他们索要组稿计划,试题编写任务。从小豆腐块到整篇文章,从文章到整套试题,从图说历史到重难点解析,从历史人物分析到高考试题点评,从新课讲授到高三专题复习,从QQ群里初次练笔到编辑主动约稿,我的写作水平逐步在提高。我写出了成就感,写出了自信心,写出了精彩人生。
感谢QQ群,让我认识了很多网上同行,让我提高了教学水平,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感谢网络,让我活得潇洒,活出自信!(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二中)
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
■武明恩 罗移山
“平凡的付出更使我们敬畏生命的精美和生命开放的价值,增加我们对人的尊重、自豪和挚爱的深深感情”,这是湖北省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青年教师李漫在专业成长中的感悟。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中教研组建设与教师成长研究”,立足于“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这一共识,从文化角度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文化自觉
教育通过文化传承造就人性,培育新人,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要胜任教育职责,需要教育者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的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其中一个含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四句话概括了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对教育变革、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建设而言,文化自觉在凸显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地位、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促进教师最好的专业发展等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文化自觉对于教师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
教师的文化自觉,在于教师能否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角度说,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是教师自觉地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指教师的角色认同,即教师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特定社会地位、特殊使命和职责的意识。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工作满意度、效能感、职业幸福感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识越明确,对外在规范的内化程度和对自身职业的投入程度越高,对自我发展、工作量和经济等方面满意度越强,工作积极性也越高,幸福感就越强。
专业自觉 教师的专业自觉,是自觉把专业活动当作研究对象、理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技能、能力与智慧,而且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关系教师的心灵和精神。
自我反思 反思要求从自身出发理解对象、理解自己。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主动地把专业活动当作一项思考的任务,不仅仅是谋生获取薪水的工作。教师能从反思中感受快乐、主动地参与变革专业活动,从这一点上说,教师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显示着职业认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自我更新 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自觉坚持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再也不只是“教书匠”,而是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掌握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教师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教师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并成为教师日常专业活动的一部分;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进一步拓展,社会生活经验更加丰富,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知识结构;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师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就要自觉地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并同先进教育理论建立起自觉的关联。
做教学生活的真正主人
文化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能够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它使教师明确自身的文化使命与教育职责。
唤醒教师生命发展意识 教师职业,是一种直面生命、需要生命关怀和关怀生命的职业。教师文化就是要唤醒每一个教师关注生命的意识,让教育者体验到幸福并传递幸福。教师的文化自觉使教师真正“醒悟”,自己感觉到什么是做一个真正的、自主的、理性的、幸福的人,就以什么样的态度直面学生、关注学生、培养学生。
彰显教师发展的自主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师自主”。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它不是把某种现成的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直接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认知——实践——反思”的复杂过程,每一环节,都受个性因素所影响,尤其是教师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影响。
促进教师形成反思习惯 教师文化自觉体现在教师反思性教学中。教师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就有能力通过系统的自我研究、通过研究别的教师和通过在课堂研究中对有关理论的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
促进教师合作共享 一个专业共同体中,不同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激励教师尽快由“教书匠”向“教研型”,由“教研型”向“研究型”转变,促进专家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个体要能够思索自己的存在,养成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能够主动去除各种外在的遮蔽,获得一种自由的人格,成为创造美好教学生活的真正主人。
网络环境下如何创新教师培训形式
■本报记者 张春铭
11月25日晚上6点,早过了下班时间,湖北省郧西县城关镇春桥小学非常安静,学习室的灯还亮着,该校数学教师丁正柱正在网上看视频课件——圆的面积,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辅导教师。网络辅导教师的身份,源于郧西县2008年正式推广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
2008年,郧西县正式采用网络培训教师的方法,建立了教师学习与资源网络中心以及乡镇网络学习室,实现了市、县、校三级教师网络系统的互通互联,构建了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型管理模式。
“鼠标一点,专家就到了身边”
郧西县地处鄂西北边塞顶点,四周被大山包围,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是国家级扶贫重点县。“教师长时间外出脱产培训,经济条件不允许,时间上也不允许。”郧西县教育局副局长彭晓映直言不讳地说。
但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却是山里教师一直的渴望。2006年,湖北省十堰市教育局与中央教科所合作,共同创办以创新学习模式和开发优质培训资源为宗旨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站——中国教师行动网。郧西县教育局马上抓住这一机遇,筹措20万元经费,架设了通往各乡镇的光纤网,建立了“中国教师行动网郧西工作站”,并在全县各乡镇建立了60余个学习室。
硬件建起来了,如何使用网络,对大山深处的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郧西对全县教师进行了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在全县教师中开展word、excel、电子教案、试卷及课件制作、资料上传下载、建立工作室(博客)等能力的培训。现在,全县近4000名教师取得了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合格证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网络培训需要的费用,由学校从公用经费中统一列支。“现在网络上有丰富的专家资源,鼠标一点,专家就到了我们身边,穷乡僻壤的学生、教师也能听到名家讲课了!”彭晓映说。
“现在对打麻将没兴趣了”
教师工作之余干什么?这是以前困扰刘邦学的一个问题。刘邦学是郧西县城北中学的教师,大山里的人们业余生活并不丰富,对于教师来说,似乎选择余地更小。学习,本身工作就是天天与书本打交道,白天晚上都看书,真的很枯燥;开展有益的活动,缺少经费,老一套的活动,熟人熟事,没有展示和表现的欲望,于是一些教师就把业余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
中国教师行动网开通后,很多教师都发生了变化。郧西县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学分为100分,其中,参加网络培训不少于70学分。网络培训年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要合格,有着详细的要求:学习次数不少于10次,提问次数不少于3次,回帖次数不少于3次,合格作业次数不少于2次,合格测试次数不少于1次,上述考核指标全部合格,才能视为该必修课结业。
以前业余时间不怎么看书的刘邦学,现在开始翻阅专业书籍了。《走进新课程》、《新课程实施教师怎么办》、《上好一堂初中数学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刘邦学不假思索而又如数家珍地列出自己最近正在看的书。“现在对打麻将没兴趣了,斗地主不过瘾了。你说继续教育学习是不是一剂治病正风的良药?”刘邦学反问道。
网络导师互动解疑答惑
“校园安全管理怎么才能做到一劳永逸?”这是学员抛给刘泽曌的难题。“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没有老本可吃……”刘泽曌认真地给出了网上的答复。为了避免自学网络资料的枯燥,郧西县推出了人性化辅导——网络导师制。郧西县城关镇春桥小学校长刘泽曌本年度被聘为58名网络辅导教师之一。半年来,刘泽曌已经回复了250人次的提问,布置作业1次,学员答题89人,合格率99%以上。他在网上的回帖,“语音温馨提示法”促学校安全,现在全县已经被10余所学校采用。
作为全县所有教师的网络导师,刘泽曌和其他人除了自己学习,还负责制定网上培训辅导方案、开展网上培训辅导答疑、发布与评判作业及测试题、试卷组织与评阅、抽查学员学习心得、反馈学员意见等。“学习难题、教育学生的困惑、课程教学的疑难,在工作室里向同事请教、向学习团队请教、向网络好友请教,认识的、不认识的、身边的、远在天涯的,只要虚心,再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再也不需要旅途劳顿,所有的疑惑将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来自四面八方名师的指点。”网络导师之一的郧西四中教师张豪义这样说。
教师读书要突破专业界限
山东齐河教育局 韦清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读书,这是各方面形成的共识。至于读什么书,也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就是专业理论书籍,这是教育部门和专家们共同强调的。以笔者的观点,专业书固然重要,但是专业之外的书,也非常重要。
教师如果仅仅读专业书,视野受到局限,发展受到制约。只研究教育,其余的事一概不关心,这样的教师充其量也就是个教书匠,无论怎么研究,也难有什么改观。对此种现象夏丏尊先生早有批判:“吾人于专门职业之外,当有多方之趣味。军人只知军人之事,商人只知商人之事,彼此谈话至无共同适当之材料,其苦何堪?为将来之教师宜注意及之。酱只有酱气者,必非善酱;肉只有肉气者,必非善肉;教师只有教师气者,必非善教师也。”
人的成长应该是多元的,多元的底子要打好打实,才能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这个底子越大越坚实,越有利于单方面的成长。譬如建一座大厦,大厦越高,底座越大,如果仅仅注意高度,不顾及底座,大厦的稳固性是不可靠的。教师的广泛阅读就是打造宏大的精神大厦的底座。其实“专”与“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博”,“专”就失去了依托,重心就容易失衡,没有“专”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标杆。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于倡导教师读专业书籍?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理清“博”与“专”的辩证关系,只看到了问题的一方面,而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更多的东西。说句实在话,就是犯了急躁冒进的幼稚病。作为基层学校领导,改变学校面貌的心情是急切的,但要求教师心无旁骛,专事教学,希望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反对教师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闲书”,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只强调读专业理论书籍就是把教师完全置于一种工具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极为重要,但这不是教师的全部,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有广泛的个人爱好。正是这些爱好,使教师在专业之外,具有个性特征和人文精神。
为什么当代中国难有大家风范的教育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积淀太浅,教师自主发展的空间太狭窄。如何矫正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打破教师读专业书籍的局限,让教师广泛阅读,让阅读随意化、自由化。先让教师尝到阅读的甜头,丰富教师的精神底蕴。待时机成熟,再向专业书籍过渡,再通过一定的措施,鼓励教师读专业书籍。多数人有一个通病,即干什么烦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分看重专业,除了专业,别无所有,这是很压抑人的。
如果教师阅读突破专业界限,教育管理者不把教师阅读非专业书籍视为不务正业,教师阅读的整体状况可能比现在要好,教师的视野要比现在开阔,教师的思维就会比较活跃,教师的精神风貌可能会大为改观。所以,教育管理者需要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尽可能让教师有更多自由阅读的时间,尽可能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更多的教师,通过自由阅读成就自己。(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5日第8版)
名师该“名”在何处
在优质教育资源中,优秀教师资源应是第一位的,名师资源更是如此。因此,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大力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尤其重视对名师的培养。但是,学校花大气力培养的名师,究竟应该让他们“名”在何处呢?
首先,名师之“名”应体现在课堂上。名师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成名后,学校就应该通过某种机制让他们再回到课堂中去,这才是学校之幸、学生之幸,而不能在其成名后,仅仅让他们以名师自居,或以其名气来装点学校。然而,现实中,有的教师或学校领导认为,一位教师成名后,其相应的活动会增多,再让他们上讲台有些勉为其难。这也许是实情,但并不能成为名师赋闲的托词。比如,广为教育界所熟知的魏书生先生,不可谓不“名”,不可谓不忙,但他仍然没有忘记把自己的根扎在课堂上。他在担任校长和书记期间,还兼任两个班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
其次,名师之“名”应体现在科研上。大量事实证明,名师的脱颖而出,往往是基于他们的一个或几个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当他们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时,学校不能只局限于此,而应当让他们承担更多的科研课题,并在他们从事教育课题研究时,帮助他们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扩大他们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知名度。为此,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诸如安排名师外出学习、考察,在科研立项、学术研讨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等等。也就是说,“科研兴校”,应该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
再其次,名师之“名”应体现在专业引领上。大多数名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学理念或者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校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好这笔财富,发挥他们的专业示范作用。比如,让他们上好示范课,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以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名师带教活动”,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山东省菏泽牡丹区大黄集中学 滑万东)《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4日第8版
专业成长的“六项”修炼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新的教学对象、新的人际关系,新教师如何实现更快更好地自主专业成长呢?笔者从自己成长的经历看,新教师专业自主成长与发展关键是要加强“六项”修炼。
一、乐业修炼:快乐性工作
新教师承受着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压力,在专业成长中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容易被现实所挫伤。所以,新教师要努力打开心里的枷锁,让自己在繁重的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也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这种执著,他才可能不断地寻求发展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为此,新教师一要快乐地教着;二要有一种快乐心态;三要挖掘工作快乐。也许,教师职业目前还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工作,但为了对孩子负责,也为了对自己的今天负责,新教师应该努力去发掘内心蕴藏的活力、热情和巨大的创造力。
二、敬业修炼:爱心性工作
教师应该不分智愚,不分长幼,不分勤惰,不分恩怨,去点亮学生心中的灯——做爱心的“职业者”;要相信“亲其师,信其道”——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做教育的“宽容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做因材施教的“赏识者”;要树立教师个人品牌——做教育风范的“征服者”。可能会有人说,我实在爱不起来,怎么办?也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尊重,尊重每一个孩子。这是教育的底线。
三、职业修炼:专业性工作
在我国,新教师要想成长为一个专家型教师,大概要经历6个阶段:即适应期教师——合格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为此,新教师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应注重自己专业自主和发展的强化,突破成长的“高原期”。
四、炼业修炼:学习性工作
教师的个体发展首先取决于自身的内在需求和知识的更新需要去学习。学习是教师润泽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为此,新教师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向书籍学,向同事学,向自己学,向学生学,让学习交融于工作生活之中,以学习的精彩赢得生命的精彩,以学习的成功赢得生命的成功!
五、聚业修炼:合作性工作
有的新教师自高自大,自命不凡,闭门造车,孤芳自赏,不虚心求教。其实,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习——财富珍藏其中》中提出,现代教育必须建立在四个基础之上而形成大厦,即: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新。因此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现代教师素养的一种表现,善于合作是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新教师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一是与学校领导的合作;二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三是师生之间的合作。积极展开各种合作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研讨型的学习场;沙龙型的学习场;听评课型的学习场;展示型学习场。
六、思业修炼:超越性工作
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新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因此,新教师要将教学反思深化到自己的心灵,成为自己的精神需要,将教学反思看作教师个人工作习惯。因为教学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即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复杂而鲜活的教学实践中。为此,新教师要将教学反思写作表现为自觉化、叙事化、超越化、个性化,从备课难点、教材研究、教学疑点、作业批改、辅导学生、学生学情(考情)、教育活动、读书感悟、课程改革、报刊文章争鸣、教育教学热点、立项教科课题中反思教学“田野”,将学校变成自己教育教学研究的基地,融教育于教学情景之中,变教室为研究室,由此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学生,创造出一流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灌南县教育中心)
在经典中无限延伸的教育之途
■夏繁军
教育是什么?怎样发挥教育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方面的表现又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从而成为一个精神上坚强的人……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到“人尽其才”。当前,“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倾向使一些教师把目光投向了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其他学生只求不出事、不捣乱就行。至于这些受冷落学生的内心感受如何,教师基本不闻不问,致使他们失去了自信心和上进心。
这种功利主义的做法既违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违背了师德原则。苏霍姆林斯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八年级的学生米哈伊尔在校时是一个令老师担忧和头痛的人物。小伙子在语文课上经常搞些花招令老师尼娜彼特洛夫娜难堪。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不及格”,但米哈伊尔毕业后学习维修电视机却非常拿手。有一次,尼娜彼特洛夫娜家的电视机找人修了三次都没修好。电视机维修部最后一次派来的恰好是她的学生米哈伊尔,并且修得非常好,让尼娜彼特洛夫娜呆了半天。
这个例子值得我们反思。教育不仅仅是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更多的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教师一句赞美的话,一个赞许的眼神,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问题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爱,因为老师的爱能唤醒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苏霍姆林斯基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编写了专门教材,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坚持不懈地教育他们成才——这点我们做到了吗?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会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树立爱心和责任心,“智慧靠智慧来培养,良心要靠良心来熏陶”。
苏霍姆林斯基阐述了教学各环节应当注意的问题。这些建议都是实践的结晶,给每位教师提供了极好的教学参考。
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教材共同作用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思维交流和提升的场所。在师生交流中,不免产生一些我们在备课时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即课堂的“生成”。不过,这正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最佳时机,是展现教师教学机智、提高教师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机。但一些教师无视于此,而硬要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表面上是完成了任务,实际上严重抹煞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深化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情感。关于“预设”与“生成”,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给出这样的比喻: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制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我们的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敏感而娇弱的心灵和精神的儿童。真正的教学应当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建筑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去建设自己的思维大厦,使学生从中学会学习和思考。
“如果你(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进行教学研究。教师每天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等。时间长了,可能产生一种职业倦怠。很多教师教上10年以后,职称评完了,便失去奋斗目标,教学上吃老本,不思进取,很快就进入“碌碌无为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这些教师缺少教学研究精神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其实,教师是最适合做教学研究的,你整天接触教育的第一手材料,你的学生、课堂,你的作业、备课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只要你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用心积累,研究就在你的身边。当然教学研究的过程是辛苦的。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写了30年的教学日记。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才成就了他在教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如何充实?那就是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指出:要掌握教育这门艺术,就必须多读书、多思考。结合自身体验,我觉得一个优秀教师至少要读以下三方面的书:一是哲学方面的书,它为你提供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二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特别是中外教育名家的书;三是所授学科方面的书。此外,自己还要订阅3至5种教学报刊,把握当前教学动态。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读书——实践——反思——再读书,在这种循环中,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
名师引领范例: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
一、“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挂牌启动
http://teacher.eol.cn 北京日报 记者 曾昀 2008-06-20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6月18日正式挂牌启动。
吴正宪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目前为北京市基础教研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基于她的数学教学专业经验和研究成果而设立的“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将为北京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的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并在培养优秀教师的过程中,开发科学可行的教师研修课程资源,为提高全市小学数学教学的专业水平提供服务。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由吴正宪老师担任主持人,面向全市选拔小学数学优秀教师作为工作站的成员。针对基层数学教师,特别是远郊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教学难点,工作站的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将各带一名农村骨干教师。据悉,“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边筹备边活动,目前已在北京各区县开展活动数十次。在当日的启动仪式上还为大兴、燕山、昌平、通州和延庆的五个分站揭幕挂牌。
二、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一周年总结大会
2009年6月18日,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成立一周年总结大会在昌平教师进修学校隆重召开。通过网络直播,数百位教师在线收看并参加互动。
参加此次大会的有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刘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吴松元、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李观政、北京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李奕、北京教科院院长时龙、北京教科院党委书记唐亦勤、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铁道、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文(吉吉),北京教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邰汉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书记赵宝军、民进北京市委委员鲁健处长、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刘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等多位领导,同时还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杨文荣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张丹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张春莉博士等多位专家,以及山西、河北、山东、吉林等省市教师代表和北京市各个区县的教师代表200余人。同时,在北京市信息中心视频网络技术的支撑下,覆盖全市十九个区县的千余位教师在场外通过网络与现场进行互动参与。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人民教育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大会于8点30分拉开序幕。一段视频短片回顾了吴正宪小学数学团队一年来走过的历程,唤起了教师对自身成长的感悟与反思。吴老师带领两名团队成员做了题为《在引领基层教师成长过程中历练优秀教师队伍》的主报告,引发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培养具有高专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教师一直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的不懈追求;在服务中历练、在历练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是对工作站过去一年所做工作的高度凝练;菜单式服务、主题式服务、连续式服务是团队研修方式的独特创新,而每节课之后的访谈,已经成为团队研修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老师们在这个环节中更为深刻地回味着课堂。
“1+5+N”是小学数学工作站的研修模式,五个研修分站在主报告后分别做了团队特色报告:团队核心成员李兰英讲了《五下延庆的研修故事》、通州教师研修学院肖宝军院长以《雁阵偕行度春秋》为题介绍了分站的研修活动,昌平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刘黎明主任《借势需做事成功在落实》的报告,引发了教师的思考。北京教科院副院长张铁道做了题为《为一线教师提供专业服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一条可行途径》的精彩报告,围绕教师学习的三个象限,反观教师学习问题,团队研修理念,阐述了9种团队研修的策略,提出了团队未来探索的任务。
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刘坚主任认为,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对整个基础教育都是有很强感召力的,他谈了几点感受:1.团队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学术氛围;2.团队具有开放的心态。对学生的开放,学会向学生学习,每次读懂学生都会让教师上一个新的台阶,团队的研修活动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3.对教育本质的追问,有清晰的表述,由教学走向教育。他指出:关注优等生、关注优秀教师、关注城里教师是善是德,而从关注优等生到关注学习困难学生、从关注优秀教师到关注普通教师、从关注城里教师到关注乡村教师乃是大善大德。北京教科院原副院长文(吉吉)进行了点评,他谈了一个观点:关注中国的未来就要关注中国的农村,关注中国的农村就要关注农村的教育,吴正宪工作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教师研究机制。吴正宪工作站的研究方法是对话,对话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共识形成于对话中,研究团队通过对吴正宪的分析形成了对小学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同时他也提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希望。崇文区教师研修学院白瑞祥院长送来了一副书画作品,并饱含深情的诠释了这首藏头诗。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李烈校长作为校长代表,提出: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要做象吴老师那样具有热情、大气、坚韧、刻苦品格的优秀教师。赵宝军书记代表基教研中心表示,成立特级教师工作站是基教研中心在教科院领导下力求进一步提高市教研部门研究、指导、服务职能的新举措,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是先行者,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典范,希望新成立的中小学五个特级教师工作站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推进北京市课改工作的作用。张梅玲教授、杨文荣教授、张丹教授、张春莉博士、鲁健处长等也相继做了发言。与此同时,西城教师进修学院发来贺电,场外的1000多名教师也通过手机发来短信。一位河南来的老师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冲上主席台做了即兴发言。
吴松元副主任和时龙院长对工作站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赏,并提出了:“让经历成为经验,让经验成为经典”的工作目标,大会在祝福与希望声中降下帷幕。
三、吴正宪数学团队成长范式解读教研活动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8-11-29 7:32:22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11月26日电 为探索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近日,中国教育报刊社在北京举办了“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位校长、教师和教研员参加了会议。教育部和中国教育报刊社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广大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吴正宪数学团队在著名特级教师吴老师的引领下,通过系统的研修学习,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专业学识与学术水平,逐渐成长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品格、专业技能和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师团队。他们的成长经验对当前教师培训和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办方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平台,通过对吴正宪团队教学成果的展示以及对他们成长经验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林露)
四、吴正宪成长故事——追求教师职业生命价值
作者:吴正宪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 更新时间:2006-6-27
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获取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1970年的盛夏,年仅16岁的我就匆匆地踏上了教育的征程。做了25年的一线教师,当过班主任,教过语文、数学;又做了11年的数学教学研究工作。走过了一条边工作实践边读书学习的道路。漫漫教学生涯的长河中,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没有淡化过对学生真挚的眷爱。我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正是这条爱的纽带始终牵动着我的情思,她让我努力,催我奋进;正是这份从未动摇过的信念,使我逐步走向进步和成熟。
从这里起步——艰辛地探索
初为人师的日子里,心头涌动的是不尽的新鲜感和兴奋感。我曾天真地认为,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勤勤恳恳地工作,就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天职。我使出了全身的解数,点燃了自己生命中所有的热情,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地耕耘着。课堂上我不遗余力地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所有知识,对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似乎是个容纳知识的容器,好像教师讲得愈多,学生的获得就愈多。我不知疲倦地讲解,学生机械重复地记忆。当我照本宣科,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中乐此不疲时,终于有一天,我却蓦然发现自己努力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学生的发展和飞跃。我开始抱怨学生脑子太笨,学习不用功。课堂上除了滔滔不绝地演讲之外又多了几分埋怨与责备,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让人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我痛苦而不安,我彷徨而茫然,原有的冲动与热情几乎降到了冰点。
我不止一次地自问:难道要在这条没有阳光、没有笑容的路上走下去吗?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已使孩子们疲惫不堪,兴趣索然。教学现状使我沉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却不爱学;教师教学很投入,学习效果却不佳。只图分数的提高,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吗?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我心头升腾起来,冲击开去,“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责任。我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减轻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发展的教学新路。我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从这里起步。
“做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创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育”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从教材改革入手,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编排教材,组合成“六条龙”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十几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常常出现一派乐学、爱学、善学、会学的生动活泼局面。
在课堂上,同学们时而紧锁双眉,沉思不语;时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急性子的孩子索性跑到讲台前,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思维碰撞的高潮时时迭起。孩子们在学习中充分体验着参与的快乐、合作的愉悦。我与孩子们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融、人格的碰撞,使孩子们备受激励和鼓舞。抽象的数学内容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妙趣横生。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学生不仅学文化,而且学做人。
在数学教学中,我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使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20世纪 80年代我发表的《坚持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一系列文章就是当时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探索的印迹。
拜师学习——博采众长创特色
当我在数学教学改革之路上蹒跚摸索的时候,马芯兰老师鲜活的教改经验令我眼前一亮。这不正是我想看到的课堂场面吗?我好像在茫茫的沙漠中看到一块生命的绿洲,她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我下决心要学马老师这本真经,便一头扎进马老师的课堂。
每天早上天未亮,我就把睡梦中的女儿叫醒,从居住在东直门的家乘车把孩子送到天坛幼儿园,再骑车疾奔朝阳区幸福村中心小学,听马老师的第一节数学课。然后,再返回学校上课。白天紧张地工作,晚上静下心来反思,记下学习的收获体会。当我真正走近马老师的时候,蓦然发现她的教学改革绝非仅仅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从马老师为学生所创设的支持性学习环境中可以感受到她教育思想的内涵。
在马老师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开始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艰辛探索。我的教室后面常常坐着一位老人,一边听课,一边认真记着笔记。他就是我的导师——北京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刘梦湘老师。我们正式确定师徒关系是在 1992年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拜师会上,记得那天师傅送我的礼物是他用心录制的一盘磁带,字里行间饱含了教育战线的老前辈对青年教师寄予的殷切希望。我送给了师傅一块匾,寥寥几字倾吐了心声——恩师难忘。我和师傅一起设计策划小学数学教改的蓝图。
从教学的指导思想到教学方式的选择,从例题的讲解到练习题的设计,从学习氛围的创设到语言板书,从教师的教态到师生交流的每一个环节……彼此互相探讨着。刘老师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理论对教学改革实验的指导,他向我推荐了《教育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等书籍。他把自己几十年珍藏的教育教学书籍及亲自撰写的教学经验手稿全部送给了我。他说:“教学改革不是走过场,是一项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必须脚踏实地。”刘老师来听课从不事先打招呼,每每都是推门而入,我也从此养成了上每一节课都像上公开课那样投入、那样充分、那样认真的好习惯。站了36年的讲台,至今,我不敢慢待课堂上的每一分钟。
我的第三个师傅是北京实验一小特级教师缪玉田老师。他一生都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德高望重,诲人不倦,知识渊博,古今中外名题、趣题、难题记得特别多,谁有解不了的数学题都喜欢问他。我是在刘老师的引见下拜访了缪老。缪老谈起小学数学教学,总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这一老一少成了知心朋友。有一段时间不见面,就相互挂念。老人家没装电话,有时工作忙了,顾不上去看他,就写信寄去。他也给我回信。由于老人眼睛看不见,都是摸着纸写上去的。信的背面、正面都是字,这可能是一时找不来纸了;有些地方字迹不清,这可能是笔没墨水了;有些地方没字,有的字压字,这可能不是一次写下来的;有的字大,有的字小,这可能缘于有时手抖得轻,有时手抖得重……每次当我接到这像天书一样的奇异书简,都不觉潸然泪下。如今老人已驾鹤西去,这11页书简将是我永久珍藏的纪念。
北师大周玉仁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顾汝佐老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也都是我的老师。他们都给过我真诚的帮助和热情的指导,令我难以忘怀。
1995年和2005年全国数学教育编辑记者工作委员会与上海教育学会及《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分别在青岛、上海联合举办了两届“吴正宪、潘小明教学艺术研讨会”,周玉仁老师、顾汝佐老师都亲临会场,为我们的成长发展倾注心血。他们精彩的点评、独具魅力的学术报告为我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中点燃起一盏明灯。专家们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艺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课后两位专家对我悉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平日里,我也经常向两位导师请教,每每在教学研究中碰到了难解的问题,总是打电话或当面请教。周玉仁教授、顾汝佐老师都曾认真地阅读批改过我的学术论文,并亲临课堂指导。我曾和他们一起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审查全国小学数学教材的工作,探索中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大业;一起参与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家教委联合搞的“中国小学生学习能力”的课题研究;一起研讨过国内外小学数学研究现状;还一起为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我很珍惜每一次和老师们在一起的时光,并把它作为极好的学习机会。我在事业上的进步与成长得益于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对我影响较大的另一位导师是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梅玲,她的《儿童心理学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报告对我影响颇深。她把心理学讲得那么生动有趣,全新的理念,鲜活的案例,让人耳目一新。我也因此对现代教育心理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我主动找张老师借书读,提出问题请教,并邀请张老师指导。我们亦师亦友。
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得到了许多专家、导师的指导和帮助,我深深地体会到: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及走向成功之路的实践经验。学习名师,不可生搬硬套,不可踩着前人的脚印,不越雷池一步,误以为这就是对名师的尊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别人的经验,有所取舍,有所继承,有所创新。要善于汲取百家之长,创自己特色。
名师要拜,同时要以同样谦和的态度向身边的教师学习。特别是年轻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鲜活的教学方法和好的教学经验,不能视而不见。汲取百家之长,自然也包括广大教师的经验,甚至还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这样,才能不拒细流,海纳百川。只要我们留心学习,虚心请教,就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和收获。
苦练与积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我知道,一切才学和本领都不是天生的,于是我不懈地努力,我不敢怠慢每一天,抓紧时间,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我寻找一切机会重新上学读书,无论是北京第一师范的深造学习,还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再读书学习,都为我系统地学习教育理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我有幸成为东北师大教科院马云鹏教授的学生,马老师对我的影响是深刻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他给了我关键性的启迪,是马老师及他的同事们把我带入了对数学学科教学更宏观、更深层的认识领域,使我对学科教学的整体设想、课堂教学体系、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等学科教改最前沿的问题开始了更深层面的思索与实践。
教学改革的实践使我体会到:教学研究是科学的实践,必须有先进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我开始有计划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白天听了“智力及其测量”的讲座,晚上我就随笔记下学习心得;学习了《教育心理学》理论,我就尝试着做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学习了《教育评价》,我就尝试着在实验班做学生评价改革和考试方法的改革。我认真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注意从各种教育刊物上捕捉信息,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至今20多本写满密密麻麻学习体会的笔记本和教学随笔还珍藏在我的书柜中。两次喜迁新居,忍痛割爱扔掉了不少书,唯有那发黄的学习笔记本还紧紧地与我相随,我对它情有独钟。它时时告诫我:脚踏实地、厚积薄发、善于学习、重视积累、贵在坚持,在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上绝无捷径可走。
清楚地记得,20年前的那个除夕,伴着阵阵爆竹声,我撰写的《注重知识联系,重新组合教材》一文呱呱落地了。看到龙飞凤舞的手写体变成了方方正正的铅字,心中充满激动与兴奋的同时也多了几分冷静的思考,做教师可不能仅满足课堂教学技能技巧的提高,不能只做一辈子教书匠,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勇敢地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方向努力。从那以后,我更加自觉地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我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课后随感、教学心得等毫无保留地倾吐在笔记本上。可能是天生的固执和执著,我竟开始拿起了手中的笔,一发而不可收。数十年过去了,凭着几分热情,几分自信,几分执著,几分刻苦,写出了一篇篇可以登大雅之堂的小文章,近两年来又独立完成了4本数十万字的教学专著。
199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教育研讨会讲坛上,我宣读了独立撰写的学术论文,该论文被译成英文在国外交流。我撰写的学术论文多次在全国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交流并获奖。1997年我在海峡两岸教育教学研讨交流会上宣读学术论文。2000年我撰写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一文获优秀论文奖并在《北京教育》发表,2004年我主持北京市“十五”科研课题《创设建构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获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奖……数不清有多少论文曾发表过,记不清有多少文章曾得到鼓励,不知为什么直到此刻,我仍然沉浸在20年前那个除夕充满虔诚而兴奋的感觉中,我仍然拥有20年前那样的纯真与执著。
多年的教改实践使我有一个十分深刻的体会,在教学工作中人人都会产生点点滴滴的体会,或深刻,或肤浅,如果放松,则稍纵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记下来,哪怕是肤浅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觉思维,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厚积薄发,拿起手中的笔,善于思考,勤于笔耕,做教学的有心人。
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且辛苦,普通而平凡。然而,当我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我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她的时候,才领悟到教师工作博深而丰富的内涵,才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幸福与快乐。如果说,在3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有了一点点进步,那么永远不会忘记给予过我热情帮助的每一位,我的领导、导师、同事、朋友和家人们为我的成长付出得太多太多。如今年轮的青春虽已成为昨日,但我坚信一个人只要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么事业将会青春永驻。
名师简介:吴正宪,女,1954年8月生。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民进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代表性论著有《吴正宪数学教例与教法》、《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我与小学数学》等。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跨世纪人才、首都基础教育名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