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是女主的男宠古风:禅畫禅語(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06:38:05
  禅畫禅語(八)     炷香增福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他的儿子裴文德,年纪轻轻的就中了状元,皇帝封他为翰林,但是裴休不希望儿子这么早就飞黄腾达,少年仕进。因此就把他送到寺院里修行参学,并且要他先从行单(苦工)上的水头和火头做起。这位少年得意的翰林学士,天天在寺院里挑水砍柴,弄得身心疲累,而又烦恼重重,心里就不停的嘀咕,不时的怨恨父亲把他送到这种深山古寺里来做牛做马,但因父命难违,强自隐忍,像这样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忍耐不住,满怀怨恨的发牢骚道:

‘翰林担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寺里的住持无德禅师刚巧听到,微微一笑,也念了两句诗回答道:

‘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

裴文德吓了一跳,从此收束身心,苦劳作役。

 

伟大人物,不是坐在高位上给人崇拜,禅者是从卑贱作业,苦役劳动中身体力行,磨励意志。儒者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佛教更是重视苦行头陀,劳役历练。虽然如斯,这也只是充实福德因缘,乃属世间有为法,若禅者炷香,心能横遍十方,性能竖穷三际,心性能与无为法相应,当然‘老僧一炷香,能消万劫粮’了。

 

那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

这位吐痰的禅师又再咳嗽了一下,对纠察师说:‘请您告诉我,虚空之中那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痰,请问那里没有佛?’

  

这位吐痰者,他已经悟到‘佛性遍满虚空,法身充塞宇宙’的道理,您怪我把痰吐在佛身上,自以为对佛尊敬了,其实,这正表示你还不懂什么是佛,佛的法身是遍满虚空,充满法界的,所以这位禅师说:‘请您告诉我,那里没有佛?’
  这么一问,您能回答得出吗?回答不出,就是尚未悟道。即使悟道,这样反诘一问,他的灵智,他的禅机,也就由此更加展开了。

  不复再画

月船禅师是一位善于绘画的高手,可是他每次作画前,必坚持购买者先行付款,否则决不动笔,这种作风,给社会人士经常有微词批评。

有一天,一位女士请月船禅师帮她作一幅画,月船禅师问:‘你能付多少酬劳?’

‘你要多少就付多少!’那女子回答道:‘但我要你到我家去当众挥毫。’

月船禅师允诺跟着前去,原来那女子家中正在宴客,月船禅师以上好的毛为她作画,画成之后,拿了酬劳正想离开。那女士就对宴桌上的客人说道:‘这位画家只知要钱,他的画虽画得很好,但心地肮脏;金钱污染了它的善美。出于这种污秽心灵的作品是不宜挂在客厅的,它只能装饰我的一条裙子。’

说着便将自己穿的一条裙子脱下,要月船禅师在它后面作画。月船禅师问道:‘你出多少钱?’

女士答道:‘哦,随便你要多少。’

月船开了一个特别昂贵的价格,然后依照那位女士要求画了一幅画,画毕立即离开。

很多人怀疑,为什么只要有钱就好?受到任何侮辱都无所谓的月船禅师,心里是何想法?

原来,在月船禅师居住的地方常发生灾荒,富人不肯出钱救助穷人,因此他建了一座仓库,贮存稻谷以供赈济之需。又因他的师父生前发愿建寺一座,但不幸其志未成而身亡,月船禅师要完成其志愿。

当月船禅师完成其愿望后,立即抛弃画笔,退隐山林,从此不复再画。他只说了这样的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画人画面难画心。’钱,是丑陋的;心,是清净的。

 

有禅心的人,不计人间毁誉,像月船禅师,以自己的艺术素养,求取净财救人救世,他的画不能以一般画来论,应该称为禅画了。因为他不是贪财,他是舍财,可是世间人有多少人能懂得这种禅心呢?

   

禅的妙用

          仙崖禅师外出弘法,路上,遇到一对夫妇吵架。

妻子:‘你算什么丈夫,一点都不像男人!’

丈夫:‘你骂,你如再骂,我就打你!’
  妻子:‘我就骂你,你不像男人!’

这时,仙崖禅师听后就对过路行人大声叫道:‘你们来看啊,看斗牛,要买门票;看斗蟋蟀、斗鸡都要买门票;现在斗人,不要门票,你们来看啊!’

夫妻仍然继续吵架。

丈夫:‘你再说一句我不像男人,我就杀人!’

妻子:‘你杀!你杀!我就说你不像男人!’

仙崖:‘精彩极了,现在要杀人了,快来看啊!’

路人:‘和尚!大声乱叫什么?夫妻吵架,关你何事?’

仙崖:‘怎不关我事?你没听到他们要杀人吗?杀死人就要请和尚念经,念经时,我不就有红包拿了吗?’

路人:‘真岂有此理,为了红包就希望杀死人!’

仙崖:‘希望不死也可以,那我就要说法了。’

这时,连吵架的夫妇都停止了吵架,双方不约而同的围上来听听仙崖禅师和人争吵什么。

仙崖禅师对吵架的夫妇说教道:‘再厚的寒冰,太阳出来时都会溶化;再冷的饭菜,柴火点燃时都会煮熟;夫妻,有缘生活在一起,要做太阳,温暖别人;做柴火,成熟别人。希望贤夫妇要互相敬爱!’

 

仙崖禅师就这样活用‘禅’了。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堕五里雾中,仍然茫然。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

学僧:‘不懂。’
  峻极:‘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于言下有悟。

 

善恶,在世间法讲,做好事名曰善,做坏事名曰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因果,历然俱在,在事相说,一点不虚。但在本性上讲,善恶之名都不立,若能不思善不思恶,即名见性(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所谓‘罪恶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空’。行善是枷锁,作恶名禅定,这不怪禅师颠倒,在真理上讲,作福行善,一味执着人天福报,岂非为枷锁所囚?作恶为非,虽要恶道流转,但本性仍是如此。故峻极禅师兴大慈悲,发此高论,乃要吾人莫为善恶所迷。应该知道,为善上生时,就一味执著有为法,以为是究竟解脱,这就错了;作恶下堕时,就心灰意冷,以为人生无望,这也是错的。实则‘善恶是法,法非善恶’也。

   天生暴躁

盘圭禅师说法时不仅浅显易懂,也常在结束之前,让信徒发问问题,并当场解说,因此不远千里慕道而来的信徒很多。

有一天,一位信徒请示盘圭禅师说:‘我天生暴躁,不知要如何改正?’

盘圭:‘是怎么一个“天生”法?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帮你改掉。’

信徒:‘不!现在没有,一碰到事情,那“天生”的性急暴躁,才会跑出来。’

盘圭:‘如果现在没有,只是在某种偶发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那么就是你和别人争执时,自己造就出来的,现在你却把它说成是天生,将过错推给父母,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信徒经此开示,会意过来,再也不轻易的发脾气了。

 

天生的,世间上没有天生的东西,大自然因缘聚合会生森罗万象,吾人的本性上包含了善恶诸法,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任何人只要有心,没有什么改不了的恶习。

  安住何处

  唐朝丹霞禅师有一次想要去拜见马祖禅师,在路上碰到一个白胡苍苍的老人及一个髻龄的童子,丹霞禅师见老者器宇不凡,因此向前恭谨的问道:

‘公住何处?’

老人用手一指上下,回答道:‘上是天,下是地。’这意思是说宇宙之内都可为家。

丹霞好像抓住了老人的辫子,追问道:

‘若遇天崩地陷怎么办’这意思是说宇宙天地毁灭了怎么办呢?

老人高声呼叫道:‘苍天!苍天!’这意思是说宇宙天地是成住坏空的。

童子就在旁边‘嘘’了一声,这嘘声的意思是透露自家本性的住处是不生不灭的。

丹霞大大的赞美道:‘非其父不生其子。’

老人与童子随即入山而去。

 

住,吾人要住何处?慈航法师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所以上是天,下是地,处处无家,处处为家。

但世间人把自己住在声色货利里,住在功名权力里,而声色货利功名权力都在变异不停,那里能平安无事的安住?

人若能肯定自己,不被五欲六尘的境界牵着鼻子走,心能安住,则天崩地裂又奈我何!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看到月亮在空中四无依靠,像是非常危险,其实非常安全,就因菩萨住在般若空性之中,了无挂挂,菩萨才能生活得自由自在。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宽:‘无上菩提者,被于身为律,说于口为法,行于心为禅;应用者三,其致一也。如江淮河汉,在处立名,名虽不一,水性无二。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合一而修,身口意皆名心也。云何于中,妄起分别?’

白居易:‘既无分别,何以修心?’
  惟宽:‘心本无损伤,云何要修?要知道无论是垢是净,一切都要不可起念!’

白居易:‘垢,可以佛拭,不可起念;净,能无念可乎?’

惟宽:‘如人眼睛,物不可住,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乌云遮蔽天空,白云同样遮蔽天空。’

白居易:‘无修无念又何异凡夫?’
  惟宽:‘凡夫长无明,二乘长执着,离此无明和执着的二病,是名真修;真修者,不得动,不得忘,勤者近执着,忘即落无明,此为心要云尔!’

白居易有悟,后终于成为佛教实践的行者。

 

世间一切,有好有坏,有大有小,例如布施,布施多,多功德,布施少,少功德,故一切都有分别。身修则有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修则有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修则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身口意的修行,当然各各有别。若于真心自性上讲,本自清净,本自具足,何假修证?何有勤忘?故惟宽禅师以此为禅之心要耳。

   如虫御木

有一次,沩山灵祐禅师在百丈禅师身旁,百丈禅师问道:‘谁?’

沩山禅师答道:‘灵祐!’

百丈禅师道:‘你拨一拨火炉中,看看还有火没有?’

沩山禅师在炉中拨了一拨,回答道:‘无火。’

百丈禅师亲自站起来,走到炉边,用火钳在炉中深深一拨,拨出一点火星,取出来给沩山看,然后说道:‘你说无,这个不是火吗?’

沩山灵祐禅师说道:‘我知道是有,只是未能深深一拨!’

百丈禅师道:‘这只是暂时的歧路,经典上说,要了悟佛性,当观时节因缘,时节因缘一到,如迷忽悟,如忘忽忆,那时才知道自己本来一切具足,不是从外而获得的。所以,祖师说:悟境同未悟,无心如有心。凡圣虚妄,本来心法,原自备足。你现在已经如此,好好保护并把握它吧!’

第二天,沩山禅师随同百丈禅师入山出坡(劳动服务),百丈禅师问沩山道:‘火种带来了吗?’

沩山禅师答道:‘带来了。’

百丈禅师追问道:‘在什么地方?’

沩山禅师捡起一枝柴,吹了两下,然后交给百丈禅师。百丈禅师欢喜的说道:‘如虫御木,偶而成文。’

 

‘火种’,代表了什么?暗示了什么?此即所谓佛性也。百丈禅师要沩山到炉中拨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找到佛性本心,谈何容易?百丈禅师不得不亲自示范,要深深一拨,自性才能现前。甚至师徒在出坡时,都在策励生活中不要忘记自性,一句‘火种带来了吗?’这里面多少慈悲、多少智慧、多少生活禅也。

   是邪是正

渐源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道:‘是邪?是正?’

仲兴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道:‘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摇摇头,表示意见道:‘我不认为如此。’

道吾追问:‘那你的看法?’

仲兴就把道吾手中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

‘是邪?是正?’

道吾抚掌大笑,说道:‘汝不愧为我的侍者。’

仲兴便向道吾禅师礼拜。

 

道吾禅师开示的‘是正?是邪?’这内中的道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天天说道的人,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给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认为宇宙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能体会时则不执断,亦不执常,作如此会时,则一切皆正。若将手中物执有执空则皆是邪。以此见地反问老师,道吾禅师欣慰嘉勉,终于师资相契

      點擊進入更多閲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