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美女外拍图片:简论教育虚拟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32:29

简论教育虚拟社区

胡凡刚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山东 日照 276826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社区”、“虚拟社区”和“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内涵及演变的内在逻辑,提出了教育虚拟社区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构建教育虚拟社区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他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关系,硬件技术与软件服务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社区;虚拟社区;教育虚拟社区

多媒体网络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教育也不例外,而教育虚拟社区是教师与学生的网上家园,可以更好地为教育与学习服务。构建教育虚拟社区,探索教育虚拟社区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实践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正如教育技术专家所言:“开展类似的研究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这不仅有利于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开辟新的途径,也将对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内涵、基本特性以及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社区、虚拟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

如下图所示,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它们引起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社区概念内涵的变化。工业社会造成的人际关系的疏远与淡漠,导致了“社区”概念的提出;随后,因加进了“地域”要素,社区就演变成地方小社会,如村庄、城镇等;接着,因超越地域限制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导致“社区解放”论的出现;而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人们超越地域限制进行跨文化、跨地域交流提供了方便,因此虚拟社区应运而生;又因网络环境下教育与学习发展的需求,导致教育虚拟社区的出现。而隐藏在不同影响因素之后导致社区:概念内涵演变的内在逻辑是人的本性需求:追求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满足需要,促进发展。

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的内涵具体是怎样演变的呢?讨论这个问题,有助于界定教育虚拟社区在哪;个层面上存在,它具有什么性质,从而有利于构建教育虚拟社区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1.社区

“社区”一词是社会学的概念,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18551936),他是在1887年出版的一本书《Cemeinschaft und Geseuschan(社区与社会)中最早提出Cemeinschaft社区概念的。社区是:由同质人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习俗、价值观与认同感等社会心理特征,本社区成员建立亲密关系、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但与世隔绝和排外的社会关系的团体。可见,腾尼斯所提出的社区概念的本质特征是社区成员的价值观、认同感、个人特质等方面的共同性,这是构成社区的实质与精髓。中文的“社区”概念是辗转翻译过来的,它经历了从德文的Gemeinschaft,到英文的Communitv,再到中文的“社区”的语词的“旅行”。20世纪30年代,“社区”一词由美国引进到中国,以费孝通先生为首的燕京大学的社会学系的学生将Community翻译为社区。现在我们对社区的较普遍理解是: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区文化心理五个基本要素。

2.虚拟社区

腾尼斯的“社区”概念是对工业社会所带来的人的异化、人际关系的疏离化、人类情感的冷漠化的批判,是一种具有理想化的人际关系的社会共同体。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追求是人类基本的需求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社会关系首先表现为交往关系和劳动关系,所以,冷漠和疏离毕竟不会成为人际关系的主旋律,这是与人性或人的需求相悖的。所以,即使在工业社会也产生了大量以共同的兴趣爱好、人格理想、价值追求等心理和情感因素为人际关系纽带的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关系得以维系的纽带已经不受制于地理局限而在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存在,这种群体关系就是腾尼斯所说的社区(一种社会关系),是后来社会学研究所指称的“精神社区”,也是“社区解放论者”所说的“超出地域圈子而建立起来的多层次社会关系”,其本质精神强调由社区成员的社会行为与社会互动而逐渐形成的具有共同需求、价值观、社区认同感等社区心理因素的关系共同体。

笔者认为,虚拟社区也应当是在这一意义和层面上所存在的群体关系,它的存在与发展是对腾尼斯的“原初社区”含义的回归。那么,什么是虚拟社区?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社区”概念没有首先出现在教育领域,而是网络信息服务商和商业网站建设者因商业目的,率先使用了社会学中的社区概念。他们以“某某社区”为名把网民纳入到自己的网站中,为网民提供网上交流与互动空间和各种服务,使社区成员自然地建立起彼此间的关系,其间各种交流和互动、情感和友谊是靠他们自己的行动发展着的。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哥德(HowardRheingold)1993年的一本书《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中首次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因网络而衍生出来的,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进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个人关系网络的社会共同体。”在霍华德·莱因哥德那里,心理关系或个人情感关系是人类社会互动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在互联网中被实践而成为一种特殊的现实存在。与现实社会中通过面对面的互动而建立的情感关系相比,虚拟社区的情感关系的建立是在网上发生的,并且社区成员可以任意发展和体验这种关系,就是不能体验面对面互动所产生的真实,鉴于此,这样的社区被称为虚拟社区。关于“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有些学者称为“电子社区”(Electronic Community)、“在线社区”(Online Community)、“网络社区”(Network Community)。它们的含义和功能大同小异,在此笔者统称为“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

3.教育虚拟社区

教育虚拟社区首先是虚拟社区,它也应当是在腾尼斯所说的“社会关系”或“精神共同体”层面上存在的虚拟社区。从分析国外教育虚拟社区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20世纪70年代,伊尔莱姆大学的杰罗姆.伍尔培(Jerome Woolpy)首创了一种利用电子公告牌(BBS)让学生进行集中交互的教学方式;ICONS即国际通讯与谈判模拟项目;“北美之旅”(Journey Northwww1earnerorgjnorth)项目)和我国教育虚拟社区的实践的典型案例(如我国的K12网站和少年网上作文社区)可以看出,硬件平台技术是教育虚拟社区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是前提基础,如课题研修、专题研讨等;积极的交流互动是内在机制,如教师与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积极研讨与协作交流;社区文化心理的形成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笔者对教育虚拟社区的界定是:基于跨时空的、开放的、自由的网络虚拟环境,社区成员(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下同)之间进行专题研修、交互协作、资源共享,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形成的具有共同社区文化心理的、生态式的社会关系共同体。

二、教育虚拟社区的特性

基于对社区、虚拟社区和教育虚拟社区的概念发展和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教育虚拟社区具有以下特性:

1.教育性

教育虚拟社区首先应具有教育性,这是教育虚拟社区区别于其他虚拟社区的标志。在教育虚拟社区内,社区成员因共同的兴趣与需求进行交流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认知结构因同化与顺应而不断从旧平衡达到新平衡,社区成员不仅获得信息与知识意义、研究性学习与交流能力的提高,而且良好的社区文化活动与环境可以使社区成员获得完满个性的发展与提升。这些充分体现了教育虚拟社区的教育性。

2.自主性

因为社区成员是基于共同的兴趣与需求而参与教育虚拟社区的,他们的行为是内驱的、主动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被动的、迫不得已的,并且,参与讨论的主题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社区成员可以根据兴趣、需求和动机,自主地选择参与探讨的课题内容、自主选择资源支持(包括各种信息资源、教师)、目标导向,自己决定研修结果呈现的形式等。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交流互动不再受传统教育中的种种限制,因此,教育虚拟社区基本上是无障碍社区。

3.开放性

教育虚拟社区是高度开放的“小社会”,是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途径之一。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社区面向所有成员,没有外部强加的种种限制,只有自己兴趣、目的和需求的不同,教育虚拟社区的提出与构建尊重社区成员的个性发展和需要,其探讨与研修的目标具有开放性;研修内容面向成员的整个生活经验世界,它将随着社区成员生活经验的变化而变化,即研修内容具有开放性;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关系具有开放性,随着师生之间即时与延时交流互动的展开,两者的地位可以互换,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学生,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师,这已经不再是空谈,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总之,教育虚拟社区的思想、目标、内容、关系主体、教学与学习的空间等,都可以高度地开放。

4.平等性

在传统的社会交往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现实的差异性,往往难以克服“师道尊严”、家庭经济条件的悬殊、城乡差别、语言表达、种族肤色、甚至相貌丑俊等这样一些障碍限制。而教育虚拟社区,打破了地域限制,摆脱了繁文缛节的桎梏,教师与学生在开放的空间,以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技术,开启了一个异常宽阔自由的畅游空间,社区成员完全可以不考虑现实生活中那些无法回避的矛盾,所有成员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交流双方不会产生任何心理上的负担。这是一种全身心的参与和自身独特个性的充分发挥,从更深的层次上,给社区成员带来了心灵的冲击,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社区成员的内心世界。这从深层次上体现着教育虚拟社区的平等性。

5.生态性

教育虚拟社区的诸要素构成的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所有要素的简单、机械、无生命的拼凑组合,里面有生命(社区成员)、有“土壤”(交流平台)、有“空气与阳光”(自由平等的环境与思想)、有“养分”(交流内容)、有“光合作用”(交流互动)等,从而逐渐形成动态的、具有较高级需求的社区文化心理的动态平衡系统。同时系统又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资和能量的交换,吸收新思想、接纳新成员,使这个系统不断超越旧平衡,形成新平衡。教育虚拟社区这一“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壮大,充分体现了教育虚拟社区的生态性。

6.生成性

这是由教育虚拟社区的生态性所决定的。教育虚拟社区是动态的生态系统,里面所流淌的是思想、信息和知识的比特流,与现实社会的物质资源只能为少数人所利用不同。作为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的信息、思想、知识的价值高低与使用次数与人数呈正相关,而且还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生成新的信息。原有的由部分社会成员(如科学家)创造资源,供全体社会成员享用的模式将被社区成员共同创造开发资源、共享资源的模式所取代,如社区成员在共享信息资源、人际资源、社区文化的同时,又是社区资源的积极的创造者和生成者。教育虚拟社区善于捕捉在社区各项活动展开过程中所生成的新的目标、新的主题和新的思想,这是教育虚拟社区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三、教育虚拟社区的构建

纵观社区及虚拟社区的建立及发展情况,借鉴国外构建教育虚拟社区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构建教育虚拟社区(严格意义上的教育虚拟社区还很少)存在的现实问题,如重硬轻软、重单维交流轻多维互动、某些所谓“社区”的重讲轻学等现象,笔者认为,要构建教育虚拟社区,必须把教育虚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与归宿,从方法论层面、物质层面、主体层面等来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他组织与自组织、硬件技术与软件服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1.他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关系

教育虚拟社区形成与发展的生成取向决定了必须处理好他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关系。教育虚拟社区注重形成前的精心设计,更注重发挥社区成员的机智,善于捕捉他组织之后,在自组织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成性序参量(如优秀的版主等)、生成性课题的价值。对于成功的教育虚拟社区,优秀的版主是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应当采取恰当的措施发展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激励和留住优秀的版主,这是他组织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虚拟社区形成的最初阶段,都有教师甚至管理者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这是教育虚拟社区的他组织方面,是必不可少的,如人性化的、宾至如归的交互界面的设计、课题项目的设计、甚至教学目标的设计等。但是,教育虚拟社区的生成性是根本,也即意味着教育虚拟社区的各层面所构成的是一个生态的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构成的无生命的机械装配实体。社区成员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兴趣中心,以此为基础,社区成员进行非逻辑序列的、非线性的构建知识意义的活动。他们积极参与到感兴趣的各项社区活动中去,在做、探究、体验、创造、奉献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社区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序参量(如社区灵魂人物、版主等)不断成长壮大,同时新的目标、主题不断生成,人与人的关系因生成而逐渐融洽、和谐,成员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参与程度不断增强,教育虚拟社区的生成性最终导致社区文化心理的形成。这是教育虚拟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因此,教育虚拟社区的他组织(如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等),不是限制教育虚拟社区的生成性,而是为了在教育虚拟社区的自组织过程中,使其生成性发展得更具有方向感,后劲更加丰盈。

2.硬件技术与软件服务之间的关系

教育虚拟社区的构建,硬件技术如网站平台以及Web serverAspPhp3CGIDreamweaver等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这些技术所构建的吸引眼球的华丽界面与煽动性语言,短期之内或许可以吸引许多浏览者。但是从长期来看,教育虚拟社区的真正优势,在于通过社区成员的交流互动,使得有价值的信息得以积累,经验得以积聚,社区个性(独特的社区文化心理)得以形成。因此,硬件技术不仅需要对社区成员创作发表的信息内容自动进行整理、分类、累积,而且要为成员把握宏观的、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最新信息提供技术保障,绝非只是提供在线聊天、讨论区与精华版等,这样才能体现硬件技术的真正价值。

教育虚拟社区提供的软件(资源与环境)服务功能是主要的。其主要服务模块如学科快讯、课题研修、教师天地、学习交流、资源中心、学习团队、管理评价等都内在地体现着教育虚拟社区的精神实质(由互动交流而逐渐形成社区文化心理),而不是教师传统授课的简单网络移植。其中学科快讯,主要功能是师生发布最新学科课程发展、新闻通报、成员互动交流、研究性学习、新近资源、新成员加入等方面的详细公告;-课题研修主要是学生对感兴趣的学科内容及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既可以由跨学校、跨地域的社区成员组成,也可以由本学校和本地区的成员组成;教师天地,主要是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教师关于教与学的重点、难点、方法、答疑等方面的互动交流,主要是为教师服务的平台,当然学生也可以参与;学习交流是学生之间经验交流、交换心得、策略共享、谈吐心声的互动交流平台;资源中心主要是为学生的课题研修提供资源服务,如教师对重点难点的点拨与释疑视频、在线答疑、好书推荐、资源连接等;学习团队是针对社区内感兴趣的学科内容进行协作学习交流的平台;管理评价主要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监督与评价和成员自己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可见,教育虚拟社区的构建,硬件技术的支撑是基础,由软件服务提供的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步提高、社区文化心理的形成才是根本。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育虚拟社区的课题研修与交流活动内容决定着社区的性质,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所以对学生来说,他们对课题与活动内容感兴趣,并且觉得具有深入探讨与交流的意义与价值,那么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与程度就高,就越能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否则,教育虚拟社区的功能将难以发挥,教育虚拟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将缺乏后劲。因此,对教师(包括专家、辅导者、管理者、组织者等)来说,在教育虚拟社区内,他们的角色必须实现重大转变,即需要从专业单一的教书匠、知识内容的“灌输者”、课程逻辑体系的呈现者、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逐渐转变为社区交流互动的指导者、良好社区环境的创设者与组织者、社区内容体系的研讨者、社区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参与者。其中,在教育虚拟社区的最初构建阶段,教师的组织者角色非常重要,这可以保证交流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不至于变得一切都不可控。并且,教师在课题与活动的组织与设计过程中,应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鼓励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倡导社区团结与互助精神,倡导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的形成。

对学生而言,应以自己的直接经验、体验和需求兴趣为基础积极进行社区活动内容的探讨与互动交流,自己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及教师资源,决定研讨结果呈现的形式,并最终完成对兴趣目标导向的研讨课题内容的意义建构。

因此,在教育虚拟社区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应趋向于自由、平等与和谐,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丰盈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

结束语

尽管我们对教育虚拟社区的关注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虚拟社区的建设实践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又引发了一系列需要研究与回答的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社区对人的天然的归属感和亲合力以及它所带来的全新的教与学的理念、高度归属感的文化共同体、对社区成员心灵与智慧的启迪与升华,使得它在满足信息时代教育与学习需求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因此,对教育虚拟社区的研究必将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我们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创造的无限学习的机会,建构起灵活动态、多维交互、协作交流的,融合自我教育、对话式教学和个性化学习于一体的,有利于教育的全球化和终生教育体系构筑的生态化的教育虚拟社区,而这需要走很长的路。 

文章选自《电化教育研究》(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