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 谢霆锋:舊上海的教堂(二)【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02:58
  舊上海的教堂(二)
 
 

     圣三一堂:


 



    上海开埠后,来到这里的英国侨民中圣公会教徒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教徒每周都要到英国领事馆中去做礼拜,极为不便。1847年,圣公会信徒在租界西部选址建造了一座小型教堂。用地由英商电话公司老板贝尔捐赠,贝尔还资助了6000元用于建造教堂,教堂前的街道也随之更名为教堂街(Church Street)(1865年更名为江西路)。

    圣公会是中国的称法,它也叫做安利甘宗(Anglican Communion),是基督教新教的主要宗派之一,该宗在英格兰被奉为国教。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英格兰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加强王权,消弱教会的权力。1534年,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在受制于教皇而是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定英格兰教会为国教。历经几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到19世纪,安利甘宗逐渐形成。该宗在世界范围内并无统一的组织或领导机构,总内各教会间也没有隶属关系。习惯上以圣经为教义,尊奉全英主教长坎特伯雷大主教为领袖,该宗奉行中间路线,赞成教会改革,但又主张尊重圣经和教会的传统,承认主教制又允许平信徒参与教会管理,在崇拜中使用《公祷书》,但又允许一定的灵活性。神职工作从上至下分为主教、会长(相当于其他宗系的牧师)、会吏,基本的教政单位是教区。1835年,美国圣公会传入中国,后来英国和加拿大的教诲陆续传入。到1912年联合成立了中华圣公会。

    不过上海英租界内的这座圣公会教堂建好后却连续发生了不吉利的事情,为此在1866年拆除了原教堂,并重建新堂。动工前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英国驻沪的政教军界的头面人物均到场参加。教堂位于今江西中路20号与九江路交口处,由斯考特(Sir George Scott)设计,斯考特以设计哥特式建筑闻名,其代表作有伦敦艾伯特纪念塔和格拉斯哥大学。后来因为经费过大,又上海唯一拥有英国皇家建筑学会(RIBA)会员身份的设计师凯德纳(Killiam Kindner)进行了修改。1869年,新堂建成。教堂采用红砖砌筑,平面呈巴西利卡十字形,长约47米,宽约18米,髙19米。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40平方米。教堂是哥特式风格,窗户和回廊皆为尖拱造型,屋顶为双坡顶,内部使用木质屋架,覆盖黑瓦,下方的檐墙上装饰有连续的尖顶石刻,山墙上和主祭台后部的弧形墙面上开有玫瑰窗。后部的至圣所符合圣公会规范,为古安立甘式半穹顶结构。入口处设有门廊,开半圆形拱券,东北入口内侧有洗礼廊,堂内铺设大理石地坪,两侧是带拱券的长廊,发券的造型也是尖拱型。堂内的座椅为靠背穿藤的长椅,椅背钉着捐献者姓氏的铭牌。西南侧有副堂、小圣台。主祭台上建有讲经台、读经台和雕刻精美的洗礼池,花窗内镶嵌着彩色的玻璃圣母像。

    1893年,在教堂的北部有增建了一座钟楼,为哥特式风格,高三层,楼顶立有高大的锥顶,锥顶四周还建有四个小尖顶。安放八音大钟的钟室四周开拱券,拱的造型被压缩拉伸,呈长条状,大钟能按圣诗的音韵敲响,浑厚而优美。钟楼的建设使教堂更加宏伟,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基督教堂。1908年,教堂内安装了电灯,1914年,又引进了电动鼓风的大型管风琴。

    圣三一堂在圣公会中的地位确立于187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把圣三一堂升格为英国圣公会主教座堂,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管。1948年,坎特伯雷大主教同意将该堂的教政权划归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主管,但实际的行政权和产权仍在旅沪的英侨手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教会支付不起高额房地产税,便把教堂交还给上海市政府。政府将圣三一堂赠予全国三自筹委会,全国三自筹委会又将该堂移交给同一教派背景的中华圣公会。进行修缮后,圣三一堂于1955年成为中华圣公会的总座堂,由主教院主席直接掌管。1958年圣三一堂改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堂,崇拜沿用圣公会仪式。文革时期,教堂遭到了严重破坏,钟塔的锥顶被强行的拆毁,堂内那架珍贵的管风琴也被损毁。就连地下室内的教徒骨灰也被狂热的人群亵渎。八十年代后大堂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租用,作为会议礼堂。1989年,圣三一堂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教堂归还给了基督教机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迁到圣三一堂北侧的4层附属办公楼内。历经磨难、坎坷的圣三一堂如今已修复一新,正等待重新开放。

 

 

(中国基督教两会办公楼  圣三一堂附属建筑)

      沐恩堂:

 

    沐恩堂原名慕尔堂,又名“慕乐堂”。属基督教美国监理会卫理斯教派(天主新教),位于今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九江路口。监理会(Metuodist Episcopal Church(South))是从美国卫理公会中分离出来的。1738年,英国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和弟弟查理·卫斯理在伦敦创立了卫理会。卫理会原为圣公会中的一派,后来逐渐独立出来。该宗主张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主张圣洁生活和改善社会,宣称求得“内心的平安喜乐”便是幸福。该宗主要分布在英美地区。1844年,美国卫理公会分裂,在北方称为美以美会,在南方称为监理会。

    1848年,监理会的牧师戴乐(Charles Tayor)和秦右(Benjamin Jenkins)来到上海,并于1850年在郑家木桥建立福音堂进行传教,这是监理会在华活动的开始。监理会主要在苏南、浙北太湖流域一带传教。1887年,传教士李德在云南路汉口路口附近建造监理会堂。1890年,为了纪念美国堪萨斯州捐款人慕尔死去的女儿,会堂更名为慕尔堂。到20世纪20年代,慕尔堂的信徒逐渐增多,原建筑已经不堪重负,于是监理会筹得20万两银子,建设新堂。

    新堂位于由监理会建立的中西女塾旧址上,今西藏中路与汉口路交叉口处。教堂由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于1931年正式竣工。教堂为哥特式风格,砖混结构,占地面积为134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138平方米,由大堂和钟楼组成,四角还各有一座三层高西式楼房,分别是牧师办公室、幼儿园、中小学教室、宿舍等。钟楼位于大堂西南角,巨大的哥特式尖拱型的玻璃窗将人们带入了神秘、圣洁的宗教世界,钟楼四周辅以圆形壁柱装饰,进一步强调了建筑的向上感。1936年,钟楼顶部竖起了一座5米高的旋转霓虹灯十字架,一下子使教堂变得时髦起来。大堂为双面坡屋顶,内部为水泥拱顶,两侧墙体上开巨大的尖拱型窗户,窗间做尖顶扶壁柱装饰,玻璃以绘制圣经故事为主要图案,色彩以黄色为主。堂内可容纳上千人,坐席分布在正厅和楼座,厅内的方形柱子和楼座的栏杆都用錾假石饰面。大堂内位三跨空间,其中中央跨度特大,三面围有挑台。

    慕尔堂建成后,对教徒不显身份,成为社会各阶层民众社交的场所,这也是卫理公会宗旨中所阐释的内容。教堂内举办了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日本侵华期间,教堂还开设临时收容所,收留了上千名难民。美国教会援华会总部设在慕尔堂,将大批物资转分到全国各教会团体,慕尔堂也接受一批救济物资,发给贫困信徒。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租界沦陷,慕尔堂被日军占领,成为宪兵司令部,神圣的大堂居然被日本人改成了马厩。抗战胜利后,进行了修缮,并从美国定做了一批新座椅。1958年慕尔堂改名为沐恩堂,意“沐浴于主恩之中”。文革时期,宗教活动中断,教堂被上海市南京中学使用。1979年9月复堂。1993年,沐恩堂被公布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教堂除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人士外,还举行了很多上海及全国的宗教会议和典礼。

    圣尼古拉教堂:

    上海圣尼古拉教堂位于旧法租界高乃依路(今卢湾区皋兰路16号),是一座纯正的东正教教堂,隶属于俄罗斯正教会。东正教是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又称为正教、希腊正教、东方正教。是指由拜占庭帝国流传下来的基督教传统的教会。正教的希腊语意思是正统,在1054年早期的基督教发生了大分裂,教会从这里分成了东部和西部两个教会,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教会才是基督使徒所开创的最原始的教会。因强调自身是《圣尼亚信经》中所言的“唯一的,从使徒传下来的”教会,故称为正教,又因为基督教初期流行于东罗马帝国希腊语地区的教会发展而成,故称为东正教。东正教承认君士坦丁堡牧首为最高领袖。1453年,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等一些斯拉夫语系国家相继脱离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直接管辖,建立了自主教会,逐渐形成了用斯拉夫语的俄罗斯正教。1589年,俄罗斯正教会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区。

    17世纪,东正教传入中国,雅克萨之战后,一部分俄国战俘被押送到北京,康熙皇帝为了体现清朝对他们的优待,把他们编入八旗军队,驻扎在北京城东北角的胡家圈胡同,还照顾他们的宗教信仰,将胡同内的一处关帝庙改建为东正教堂。1695年,这座教堂正式得到了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承认。1715年,俄国正教会正式派遣传教士来到北京。到1858年前共有十三届俄罗斯传教士团进入北京。1858年以后,俄罗斯正教会开始在中国内地进行宣教。二十世纪初先后在各地兴建教堂,培养神职人员。

    1905年,在上海闸北区河南北路建立了第一所东正教堂主显堂,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人流亡中国,教徒数量陡增。1924年,俄罗斯正教驻北京传道团成立中华正教会,上海为其5个教区之一。1931年上海教区主教、主显堂堂长升为中国大主教,仍驻节上海。1932年,旅沪俄侨格列博夫中将募集到10万银元,在皋兰路建造教堂。这座教堂是上海俄侨自建的第一座教堂,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圣尼古拉是基督教圣徒,今土耳其境内米拉城的主教。他被认为是给人悄悄送礼物的圣徒,在世界各地尤其是东正教区受到人们的广泛纪念。他是俄罗斯的主保圣人之一,还是很多东欧国家水手、商人、弓箭手、儿童、学生的主保圣人。

    圣尼古拉教堂由俄国建筑师雅隆设计,奠基仪式上流亡上海的原沙俄将领,外国领事,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代表纷纷来参加。1934年,教堂建成,并于当年3月31日,教堂举行落成祝圣仪式。教堂是一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构图的主题是多层叠置的柱形实体造型。基座为正方形,基座上方是二层由大型的盾形装饰组成的基台,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布局。屋顶处建有俄罗斯风格的洋葱头穹顶,周围是簇拥的叶瓣样子的装饰。外墙开拱窗,上面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框、窗格上铸有铁花。窗户大小有别,最大的窗户设在基台上,中等的位于八角形的鼓座上,最小的窗户位于中央的洋葱头顶的支座上。主入口在西边,为叠券样式拱门,教堂内部陈设考究、装饰豪华,重点强调垂直划分,由于设有二层窗户,因而室内采光充足。刻容纳四五百人同时祈祷。墙面由彩色瓷砖砌成,四壁及拱顶均饰有圣像。内部有一块镶嵌着俄文、英文和法文刻的教堂名大理石碑,有9个金色的圆顶与十字架。

    在圣母大教堂建成之间,圣尼古拉教堂是旅沪俄国侨民进行宗教活动和聚会的主要场所。1946年,尼古拉教堂归中国东正教会管辖,后文要提到的圣母大教堂归属俄罗斯正教国外圣公会。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的俄国侨民人数已经锐减到2000人。1956年,根据中苏两国议定书规定,上海东正教与俄罗斯东正教和莫斯科大主教不再有隶属关系。后来教徒不断减少,到文革前夕,全国的东正教活动全部停止。文革后,虽然恢复,但全国仅有一万多名东正教徒,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北京,至今,东正教还没有得到我国政府的承认,但我国官方默许“中国正教会”进行活动。上世纪90年代起,皋兰路圣尼古拉教堂由上海市对外服务公司租用,后修葺一新,于1994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國教堂巡禮【35P】   ★★★還舊樓主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