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泰铢怎么划算:珍宝岛事件起因 与毛泽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08:24
双方在6月达成协议草案,根据这个协议草案,苏联方面已经同意除了把黑瞎子岛以外其他所有岛屿交还中国,中苏代表团都很乐观见这样的成绩。7月1日,中国外交部就安排苏联代表团赴北戴河疗养,然而好景不长,情势发生了大逆转。
李丹慧:7月10号的时候,毛泽东接见来华访问的,日本社会党代表团,那么这是左翼人士佐佐木更三他们,在和佐佐木更三他们谈话的时候,佐佐木更三他们就提出来,说苏联占领日本就北方四岛,不是,千岛群岛这些问题,那么谈到这个的时候毛泽东说,他说苏联他们历史上占的领土多了,然后说中国贝加尔湖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全都让它占了,海参崴、堪察加,这笔账我们还没跟他们算呢,就发表了这么一通言论。
但是如果说这个言论就到此为止,谁都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这个言论这个佐佐木更三,7月10号谈完以后,7月11号他们就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以后他就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就把这个捅给媒体了。
解说:毛泽东此番言论,在苏联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本态势良好的中苏谈判代表团也恢复了之间对意识形态的激烈争论。8月22日苏联代表团中断谈判,返回莫斯科。就此中苏边界的第一次谈判告吹。而等待中苏双方的就是兵戎相见。
',1)">
1964年毛泽东:贝加尔湖以东被苏联占了 帐还没算
珍宝岛之战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苏边境冲突解密(一)
献花圈讲解员:昔日宝岛把身献,战友缅怀深思念。祖国岁月沧桑变,告慰烈士笑九泉。祝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二鞠躬,三鞠躬。
解说:进入60年代,中苏之间一度紧张的边境冲突愈演愈烈。1969年3月2日,珍宝岛的枪声使中苏双方的矛盾白热化,在这里不足1平方公里的小岛上,为时9个小时的战斗拉开了中苏边界武装冲突的序幕。
在整个珍宝岛战斗中,苏方死亡89人,中方死亡68人。对中方而言是一场真正的血肉钢铁的搏斗,战斗异常残酷激烈。苏军在边界驻军百万,中苏随时可能点燃更大范围的战火。
冯九喜(参战老兵):当时这个我们是去往前线走的时候,都写了血书。
徐连文(时任边防站巡逻组副组长):那陈宝库他说这完了,这次回不了家了。
杜永春(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获者时任133师政治部干事):脑子里啥也没有,就是消灭敌人。
陈晓楠(主持人):1969年的珍宝岛,整个三月这里都充斥着火药的气味,随处可见焦木的残骸。珍宝岛这场战斗煞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形势,甚至有人称珍宝岛为“差点引燃新的世界大战的小岛”。珍宝岛之战,影响了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人们不禁思考,中苏兄弟之间的情谊,为何变得如此不堪?而这小小的珍宝岛又如何撬动了美苏两极分化以及冷战的格局?
解说:新中国成立之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执政党接手的是千疮百孔的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又陷入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这一时期,苏联政府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政府给予了全面的支持,从政治到经济文化生活,中苏友好的标语海报随处可见。
冯玉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那么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家,那么10月2号,中苏就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苏联也向中国提供了专家,在我们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包括安全领域的这种能力的建设方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而且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原子弹设计和制造的一系列的图纸和这种技术上的援助,可以说当时是中苏关系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好的蜜月的时期。
解说:中苏两国本不相邻,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和政权不断更替,与沙俄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占据了中国150万平方公里之多的领土,以及苏俄政府的趁火打劫。致使本不相邻的两个大国,拥有了7600公里的边境线。
但在新中国之际中苏之间自称兄弟,包括珍宝岛在内的争议领土上,中国方面甚至都没设立正式的边防支队。
曹建华(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和江军分区副参谋长):开始就好比一个公安派出所,派出所都知道3个人也是,20个人也是。大一点的二三十个人,小一点的派出所也就三五个人,就像街道的派出所一个道理,它那就是边防当时也叫派出所,就是属于公安管不属于军队管。
解说:60年代初期,中苏边界上还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关系,边防军人之间互惠有无,在边境生活的百姓,甚至可以越境打鱼、放牧。这已经远远超过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
边防之间那时候中苏友好也是非常友好的,见面互相敬礼,互相握手,互通有无,互通有无当兵的他们也我们那时候也很困难,就是抽口烟,有时候吃块糖。那时候真是亲密关系,亲如兄弟。
徐连文:有的时候他们愿意要鱼,有时候咱们船上有的就给他两条,有时候他也给咱们点面包什么的,也挺有意思。
解说:1953年,赫鲁晓夫登上了苏联政治舞台,苏联决策开始趋向缓和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中苏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1962年,中印边界发生冲突,苏联为了它的全球战略考虑,给予了印度很多的支持,并公然指责中国的不是,这一举动引起了中方极大的反感。
李丹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随着当然1962年也出现一系列事件,什么伊塔事件,什么古巴导弹危机,中印边界冲突等等一系列事件,一直到1963年就是中苏大论战开始,这个时候毛泽东其实已经决定要和苏联分手了,我要跟你分裂了。到1964年实际上中苏同盟已经分裂,这样就是中苏边界冲突事件越来越多。
张承发(珍宝岛保卫战三等战功荣获者参战老兵):他们坐装甲车,人家装备强大,装甲车、坦克来干涉我们,我们靠步行,一没车,二没坦克,怎么办?你就得靠步行,步行人家来干涉我们,就得和他抗议了,抗议就交涉了,就身体接触了。就是打我你推我,我推你。就是互相开始使用枪托打,用棒子打呀,那时候就我们每次巡逻都遭到他们的袭击。
解说:随着中苏边界冲突的逐渐升级,中国外交部正式照会苏联的外交部,重新提出中苏边界的问题,1964年2月至8月,中苏之间进行第一次的边界谈判,然而期间前三次的会议,双方因为不平等条约承认问题,吵得不可开交,谈判毫无进展。
李丹慧:但是到了第四次全体会议的时候,那么苏联,就中国政府代表团突然就提出来说,我们是不是交换地图。所以在第五次的时候双方就交换了地图,交换地图这个事情也是在中苏两国在边界谈判中间也是第一次,所以这个地图一交换以后,这个争议地区的情况就反映,就明显地摆出来了,过去我们只说争议地区,现在争议地区第一次摆到了双方国家级的谈判的桌面上。
解说:苏联政府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进展,指示代表团配合谈判进程,双方在6月达成协议草案,根据这个协议草案,苏联方面已经同意除了把黑瞎子岛以外其他所有岛屿交还中国,中苏代表团都很乐观见这样的成绩。7月1日,中国外交部就安排苏联代表团赴北戴河疗养,然而好景不长,情势发生了大逆转。
李丹慧:7月10号的时候,毛泽东接见来华访问的,日本社会党代表团,那么这是左翼人士佐佐木更三他们,在和佐佐木更三他们谈话的时候,佐佐木更三他们就提出来,说苏联占领日本就北方四岛,不是,千岛群岛这些问题,那么谈到这个的时候毛泽东说,他说苏联他们历史上占的领土多了,然后说中国贝加尔湖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全都让它占了,海参崴、堪察加,这笔账我们还没跟他们算呢,就发表了这么一通言论。
但是如果说这个言论就到此为止,谁都不知道也就算了,可是这个言论这个佐佐木更三,7月10号谈完以后,7月11号他们就到了香港,到了香港以后他就举行记者招待会,对,就把这个捅给媒体了。
解说:毛泽东此番言论,在苏联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本态势良好的中苏谈判代表团也恢复了之间对意识形态的激烈争论。8月22日苏联代表团中断谈判,返回莫斯科。就此中苏边界的第一次谈判告吹。而等待中苏双方的就是兵戎相见。
陈晓楠:60年代,中苏之间陷入了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1963年苏联方面和蒙古签署了《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的防务协定》的条约。苏联军队重新进入了蒙古,并且在中蒙边界开始布置军力工事,而中国方面仅仅限于口头上的强硬,还不想把矛盾扩大化,但苏联的举动,着实让中国感受到了明显的军事压力,中苏关系的日渐紧张,也使得中苏边界斗争更加白热化。
1964年到1969年,双方边界发生的摩擦冲突已经达到了4000多起。然而中国军队和苏联军队差距悬殊,这也让中方始终处于挨打让步的状态。
解说:随着中苏边界斗争逐渐的升级,中国方面也建立了自己的边防部队,进行正规的边界巡逻,中苏双方都因彼此在争议领土的巡逻,而大打出手。
冯九喜(参战老兵):开始是你推我搡的,说理斗争,后来就逐渐升级,拳打脚踢,棒子,发展到激烈的时候,我们用枪托、滑雪板。
咱们每次巡逻,比如说咱们去三个巡逻组,三个人为一个巡逻组,他肯定来九个人,咱们要是出来10个人,他们保证来30个人。人力,兵力超过咱们,夏季咱们巡逻的时候,划的木船,苏方用巡逻快艇或者炮舰,上咱们小木船那去转,用浪冲你。
解说:七里沁岛位于珍宝岛下游,属于中苏边界乌苏里江中国一侧的岛屿,因处于七里沁河口而得名。在当时这里也是中苏斗争的最前沿,临近的生产建设兵团,常常与边防战士一起参与跟苏军的斗争,兄弟姐妹,父母小孩都参与进来。甚至曾有两万人的抗议队伍,与苏军坦克装甲进行对峙。
曹建华(时任黑龙江省军区和江军分区副参谋长):不但是兵团战士,兵团战士的家的孩子、老婆,姐姐妹妹都上去,什么都不怕,那真是生死不怕。傻瓜那是,人家坦克来了他在拿棍子打人家坦克,用棍子打坦克,那小孩年轻的他生气呀,有些女学生背的书包,书包里有钢笔水,完了拿钢笔水照它那个,照它那个坦克的灯上往上甩手,一甩它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解说:1968年1月5日,边防战士一如往常前往七里沁巡逻,也一如往常跟苏军对峙起来,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以民对军的斗争战略,穿着老百姓衣服的边防战士,与当地民兵加起来十来个人力量相差太悬殊,最后859农场抽调了200多人用车拉到对峙现场进行增援。
徐连文:苏方一看咱们人挺多,他就用那个装甲车就开始冲撞,结果当时就把咱们兵团23团两个兵团战士给轧死了,用装甲车一下就给碾死了。
解说:斗争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多,苏方撞死轧死中国边民三人,打死一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七里沁事件”。死难者当中最年轻的仅仅十八岁,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七八岁,这让在场的亲历者都无法接受这个惨烈的现实。
徐连文:当时相当地气愤啊,那当时想开枪咱们,可是一考虑这中央不让开枪,那都拿出来了,但是不能开枪,没有命令不行啊。
解说:七里沁事件发生后,1968年1月24日,中央军委以电报指示沈阳军区,北京军区等单位,要求加强中苏边界东段的边防警戒,并提出应做好军事上配合外交斗争的必要准备。
虽然1968年中国方面还是以政治斗争为主,但在1966年1月份,苏联和蒙古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条约性质《苏蒙友好互助合作条约》,苏联开始不断向蒙古南部增兵,因此在1967年前后,中国陆陆续续在边界斗争集中的地方,增援精锐部队。1969年1月25日,黑龙江军区提出珍宝岛反干涉方案,准备在珍宝岛给苏军一击。
李丹慧:1月25号这个反干涉方案里面提出来的是设想用3个连的兵力投入这次战斗,那么有部分兵力上岛潜伏。然后这个方案就报道了沈阳军区,沈阳军区批准2月19号是总参批准外交部批准,最后报到毛泽东那,毛泽东批准。这样呢就最后是决定在3月初在珍宝岛地区打苏联一下。
解说:时任黑龙江军分区副参谋长的曹建华,直接参与到了珍宝岛反干涉方案的战略部署,为了有效的打击苏联,他通过一步步实验,精准的掌握了苏军的动向和反应所有可能性。
曹建华:我要他6点钟出多少人,到什么地方干什么,我出这么一个情况,我也做我的行动让他知道以后,他应该怎么样,我事先估计他应该怎么样,以后他基本上按照这个预想的情况到哪里去,这么一次一次的,有时不是这样子,就出了什么问题呢?再想一想什么问题,我再来补充换一个条件,再实验一下知道了原来哪个地方没想到,就是敌人的判断没想到敌人会怎么样,就是这么一步步地实验。
孟宪忠(参战老兵):实现3月2号这个行动,我们是往返巡逻了16次,就是为什么老巡逻?怎么想尽一切办法,或者在这16次当中,能发现他什么动作,能够发现他们什么动作。
曹建华:几点几分到什么地,什么时候出来,到什么地方,从哪里走,有什么到什么地方,多少人,我都能够估计得差不多,不差三个人五个人,时间不差十分钟。
陈晓楠:中国军方认为挫败苏联边防军的时机已到,3月1号晚上9点,二百多名侦察连战士在珍宝岛209高地吃了丰盛的晚餐,粉条炖肉,就悄然登上了珍宝岛。按照编号序列,上岛埋伏。
解说:杜永春,一名政治部干事。1968年主动要求调到珍宝岛前线,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也是平生中的最后一次血搏之战。
杜永春(时任133师政治部干事、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这是连长,就是今天下午带我去看的冯司令,当时他当连长我当指导员。就是把敌人引进口袋,扎嘴,扎完了之后把他包了,当时任务是啥?就是他不开枪我们不开枪,他开枪我们就还击。他不开枪我们就用棒子把他打倒,一下打倒拉倒,绝不补第二棒子,打啥样不管。
解说:当时正值中国东北寒冷的月份,零下30度的气温,虽说在此之前,中国边防军专门针对防冻进行训练和准备,但是一夜的雪中埋伏,让很多战士吃不消。
杜永春:我当时呢到附近战士那看看,战士冻得够呛,但是战斗很守纪律,冻得那样,有的鼻涕冻的那个下面淌着鼻涕,也不知道擦,冻得。完了之后说冷不冷,战士说不冷。
解说:3月2日八点,被白雪覆盖的珍宝岛显得格外温和。边防站站长孙玉国将巡逻战士们集合在忠字台,这是在山上搭建的一个长四米,高两米的平台,由于埋伏计划保密,边防战士还不知道,今天他们将引诱苏军进入埋伏圈,即将有一场战争正等着他们。
徐连文:那孙玉国领着我们进行宣誓嘛,第一句就讲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一句一句的,那时候那确实是挺鼓舞人心那些口号。他说今天咱们都出发,咱们都上实弹夹,以前不准上实弹夹,现在大伙都心里都明白了,就出发了。8点20正式出发。
解说:中方巡逻组刚刚出了营房,苏军从位于珍宝岛上游的下米海洛夫卡和下游的库列比亚克依内两个地方出动70余人。分成两辆装甲车,一辆军用带篷卡车,和一辆指挥车向珍宝岛急速驶来,中方的观察哨立即电话通知了前方指挥所。
张春霖(参展老兵):那我就发现了,发现了电话就过来了,说苏方,苏方已经出动了,这次出动的装甲车上面能看着几个人,卡车拉多少人,嘎斯69指挥车出来了,里面坐多少人不知道,这次出来,往日他不带钢盔,这次出来带钢盔,第二个每次他出来,都是大背着枪坐在车上,手拿着个大棒子,这次呢,出来了以后,没拿棒子,带着钢盔,端着枪出来的。
徐连文:这种情况以后孙玉国说赶快登岛,这家伙我们就开始往前跑,得开路啊。那有大雪啊,那根本跑不动啊,硬趟啊,拼命啊那就是。你人都很难走了,你说再给趟出一条道来,那大雪。
解说:中方观察苏军的架势,棒子战略用不上了,然而苏军包抄的战略已经在中方的预料之中,巡逻第二小组由周登国和武永高带队,从中方一侧内河,行进到孙玉国一组人撤退的位置。不仅作为战斗应援,而且同时也给苏军迂回包抄。这时孙玉国一组正在与苏军正面交锋。
孟宪忠:这时候把我们的口给堵上了,所以我们上岛以后,岛上的部队给我们留了口,留了口呢,我们就奔这个口来,上这口以后,把这口堵上以后,我们就完成任务之后我们就喊口号,就证明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这个口已经封上了,堵上了。
曹建华:怎么知道就是说,我们事先计划好的,到哪里说什么话,你喊什么口号,到了那个地点你说,你赶快离开中国领土,不然话就要驱逐你了,这就是说到了位置了,埋伏的人就开始冲出来。
于洪东(珍宝岛保卫战一等战功荣获者、时任某部特务连侦察排排长):他边跑边弄那个半道体高音喇叭就喊,这实质也就是通知我们潜伏的声音,敌人来了,马上就到了,就是做好战斗准备的信号了。
解说:这时在南岛尖的中方第二巡逻组,与苏方因反华有功的瘸腿上尉带队的指挥组相遇,身挎肩枪的苏军,对中方巡逻队造成很大的威胁。武永高对苏方进行严厉的抗议。却遭到瘸腿上尉的反抗。
杜永春:这个瘸腿上尉上前就给,就推一下我们武排长,当时武排长一看,他身子一侧,他呢推空了,然后武排长回过身来就给他一冲拳,一下打到胸口,打他一个趔趄。这一打他有点急啊,他后边有三个士兵,荷枪实弹的,这时候他这个瘸腿上尉右手要去拔枪,就这一霎那枪响了。
解说:枪声是从中方在岛上设的埋伏圈传来的。
苏军进到伏击圈,这个苏军一把踩到我们那个有一个在那潜伏的就一个兵上。
徐连文:他苏军上岛以后就踩到咱潜伏衣上,完了咱人在那潜伏,本来冻够呛,这什么玩意,还踩咱们,这谁啊。结果就起来了,起来苏联一看,你这还有潜伏人了,结果他就开枪了,把咱们的战士当时就打死了六个。
解说:正在南岛尖与瘸腿上尉对峙的周登国,听到枪声立刻做出了反应。
徐连文:这周登国,就把枪一下就拉开大拴以后,就开枪了,这一扫就把这苏方一下子也打死六七个。
冯九喜:枪响为令,就是哪有敌人就往哪打。
解说:1969年3月2日上午9时许,小小的珍宝岛淹没在了枪林弹雨之中。
陈晓楠:当时,中国军队的轻重武器,大都还是四十年代设计的,珍宝岛地区的布防,只有徒步的步兵和部分炮兵、工兵,既无坦克、装甲车,也没有空中支援。
而苏军方面陆军全部摩托化,不仅有占优势的炮兵,还有大量坦克、装甲车,还有空军的飞机和直升机,可以直接用于支援作战,因而不论是技术装备,还是火力上,苏联方面可以说居于绝对优势,甚至中国方面当时为作战部队配备的75毫米无后座力和40毫米火箭筒,连苏军的主战坦克都打不透。
但是这一战还是开始了。究竟战况如何呢?明天同一时间请各位继续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