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飞车ol拍卖行脚本:从24史看明朝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破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8:02:01
         从24史看明朝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破坏
                                                                                                                ----------明朝:中国最黑暗的时期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官修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下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简单介绍一下24史,顺序是名称,作者的朝代 ,作者名字,卷数。 1。史记, 汉, 司马迁 130 ; 2 。汉书 汉 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 范晔120 ; 4 。三国志 晋陈寿 65 ;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 8。梁书 唐姚思廉 56 。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 12 。周书 唐令狐德芬等50 。 13
。隋书 唐魏征等 85 。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 16 。旧唐书 后晋刘□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 20 。宋史 元脱脱等 496 。21 。辽史 元脱脱等 116 。 22。 金史 元脱脱等 135 。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首先说《史记》,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不同于其他24史的是「一家之言」,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而不是独尊儒家,但他之后的历史都深受儒家的影响.

接下来看看明朝是怎样破坏中国的文化的。从元明清三朝所修的历史对比一下就清楚了。字数上看,元朝修的宋史496卷约五百万字,明朝修的元史210卷,清朝修的明史332卷。元朝和清朝修的历史字数明显比明朝多,在整个24史中也是名列第一和第二,而明朝修的历史比不上元清,也比不上宋朝修的历史。

质量上看,清朝修的明史第一,元朝修的宋史稍差,明朝修的元史最差。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元顺帝同意,于1343年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1345年,《宋史》匆匆成书。由于《宋史》修撰者用时较短,存
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一事数见,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但因为卷帙浩繁,仅《列传》就有二千多人,比《旧唐书列传》多一倍;叙事详尽,就史料的学术价值而言详胜于略。

  《元史》只用了188天,修成顺帝以前各朝的历史,共一百五十九卷。之后,明朝派欧阳佑持等十二人到全国各地征集顺帝一朝的资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仍由宋濂、王任总裁,但纂修人员作了大幅度的调整,这一次纂修共十五人,只有赵埙曾参与第一次工作,其余都是新人,共五十三卷,历时143天。前后两次修成的文稿经过加工,共二百一十卷,两次开局共历时331天,一年都不到,比元朝修的《宋史》短一年半。

如此仓促,质量可想而知,是整个24史中最差的一个。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说:“古今史成之速,未有如《元史》者;而文之陋劣,亦无如《元史》者。”还有其他很多学者对《元史》表示不满,编纂工作过于草率,没有认真的融合贯通,基本上都是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略加删削修改而成。清代洪钧出使欧洲各国,发现西方各国的蒙古学研究远比明朝修的《元史》丰富的多,中国人自己修自己的历史,却不如外国人,让人羞愧,让人遗憾。

不是明朝的学者水平差,实在是仓促,主修元史的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又号玄真子,浙江省浦江县人。明初文学家。宋濂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治制诰。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现重庆奉节。明朝是中国最黑暗的朝代之一,皇帝残暴,杀大儒,灭十族,八股文,文字狱,禁海,东场和西场的特务组织,打大臣的屁股,太监比官员权力大,等等,等等,创造了中国历史太多的第一,从一定角度上,明朝对中国文化破坏严重,可以说是历史的倒退。

《明史》自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经过康熙时期,最后在乾隆四年(1739年)才最后定稿,前后经过90多年,是官修史书历时最长的一部,也是质量最好的。史家称赞《明史》编纂得体、材料翔实、叙事稳妥、行文简洁。编者对史料的考订、史料的运用、对史事的贯通、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达到很高水平,尽管《明史》篇幅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但读者并不感到冗长生厌。

最后说一下清史。民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军阀混战,因此,欲修清史而力不能及,只有一个清史稿,由赵尔巽主编,历时14年修成。先后参加缩写的有柯劭等一百多人。因为本书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又不认真校对,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事实和地名等错误往往可见。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现在,国家正在修清史,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说是挑战,是因为用古文或者白话文写?如果用古文,现代人的古文功底够强么?说是机遇,因为这是跨越古代和现代的修史,弄的好,可以名垂史册。现代修清史比以往朝代有优势,因为现在不是民国了,国民党因为在台湾和国际的影响力到降低到极点,甚至各种解密文件都出来了,因此,现在修清史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是一次好机会。

总之,从24史看,元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贡献很大,有人说元清割断中国的文化,完全是谎言,真正割断中国文化的嫌疑者是明朝。

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