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金币图片大全:[野史乱弹]一部三国历史《细说三国百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18:48
作者:三国才子  发表日期:2011-10-15 13:49:00
 序言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
  由于种种原因,帖子改不了名字,因此,发个整理版,将名字改过来。同时充分尊重广大网友们的阅读习惯,今后是每天上传一节,2000字左右。如果遇到停电、有事,第二天就上传4000字左右,绝不太监。希望朋友们继续支持!
  以前我没写序言,现在考虑实在不妥,写序言可以把网友关心的一些问题向大家交代清楚,比如本文的主要内容、性质、作者观点等等,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
  历史往往与你想象的不一样,比如三国,咱们最熟悉莫过于三国演义,许多时候,我们认为,那就是历史。
  其实那是小说。
  我们熟悉的,往往并不是真相。
  三国时代,侠义的指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到三国归晋的公元280年这60年历史,广义的则是指黄巾起义的184年到公元280年这将近百年的历史。
  虽然很短,但浓缩是精华,它非常精彩。
  这本书将以史实为基础,将为大家再现这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不戏说,不演义。
  虽然在我之前,有许多人写三国,相信在我之后,还会有许多人写三国,但我相信,这本书是最独特的。
  首先因为它比较完整。现在市面上写三国人物的书不少,但从头至尾写完三国的不多,而这本书从黄巾起义写到三国归晋,同时对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详细的描写,让你全面了解三国人物所不为人知道的一面。
  其次因为它比较好看。现在市面上不少书是专家、教授的大作,往往严谨有余,生动不足,可读性不强,本书语言幽默,文字生动,让你轻松了解历史。
  再其次因为它比较真实。现在三国类图书天马行空随意虚构的不少,而我们迫切需要了解的是历史,是历史的真相,这本书所有的故事都有据可查。
  最后还因为它比较独特。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史就是心灵史,因此本书并不是机械地描写三国历史,而是适当加入了笔者的人生体验,希望这本书能带给大家独特的心灵感受。
  写历史一般分为三种情况:一个是史书观点、包括专家观点;二是作者观点;三是有争议、没有定论、非主流观点。本书将根据史书,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对于一些有争议的观点,笔者将罗列资料,让网友们自己思考,我想也是一件乐事吧。
  同时,本人也不迷信专家观点,在许多地方会适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比如刘备(不是张飞)鞭打督邮,许多专家认为是刘备蛮不讲理,我查阅资料才发现,其实刘备他们才是受害者。比如对于曹操,老百姓认为他是奸臣,专家认为他是英雄,但我认为,他一开始是英雄,是治世能臣,最后慢慢地变成一代奸雄。比如曹操出道时,相当英雄,许多人在赞美他勇气的时候却忽视了他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他父亲曹嵩……
  还有许多事件,我将尽量亮出自己的观点,供网友们思考。
  历史是见仁见智的,因此也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们畅所欲言。
  
  本书分为四部,大概100万字,连续上传,现先把第一部的提纲向大家晒一晒,希望广大三国迷们能喜欢。
  第一章:黄巾起义,乱世出枭雄
  第二章:曹操,治世能臣
  第三章:刘备,一切从零开始
  第四章:将腐败进行到底
  第五章:后宫,巾帼不让须眉
  第六章:决斗,最后的决斗
  第七章:董卓,狼来了
  第八章:酸枣,会盟还是作秀
  第九章:曹操,自古英雄多寂寞! 
  第十章:孙坚,猛虎来了
  第十一章:董卓之死
  第十二章:犯长安,王允之死
  第十三章:李傕、郭汜,没事狗咬狗
  第十四章:献帝流浪记
  第十五章:袁绍空手套冀州
  第十六章:欢喜冤家: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幽州
  第十七章:东郡,第一块根据地
  第十八章:徐州,便宜了刘备
  第十九章:兖州,祸起萧墙
  第二十章: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章:黄巾起义,乱世出枭雄 (1)
  历史往往比文字更精彩。
  东汉的灭亡之路是从两个极品皇帝开始的:比如汉桓帝刘志在位期间,好事没干几件,工作基本上都在梦游,但坏事却做了一火车:宠信宦官,搞政治运动打击士人(即著名的党锢之祸),自己穷奢极欲、五毒俱全,搞得民怨沸腾。
  真的很极品。
  在他驾崩后(公元167年),又一位比他更混蛋,更极品的皇帝闪亮登场了。
  他就是汉灵帝刘宏。
  所有的极品皇帝都是相似的,前任汉桓帝干过的那些破事儿,比如娱乐、比如斗争,比如搞政治运动,他基本都干过,而且同样是胡搞、乱搞加瞎搞,他干得更荒唐,更无耻,更流氓,因此他的名气也更大。
  极品中的极品,千年一遇。
  斗争的结果,是正义的文人(士人)全部靠边站了。
  文化人被晾一边了,那就让没文化的人上。
  于是宦官上台了。
  汉末除了皇帝带头乱搞外,乱搞的,还有宦官。由于他们常常帮助皇帝夺权,因此在皇帝大人眼里,他们是同志加兄弟。
  汉桓帝宠信宦官,汉灵帝更加宠信宦官,而且这家伙打破中常侍一般四人的常规编制,一口气突击提拔了十二个宦官,号称“十常侍”。
  所谓的常侍,就是中常侍,通俗地讲,就是皇帝秘书,可别小看这领导秘书,不光管生活,还管政治。由于皇帝不大理事,这个职位的实权大体相当于丞相,很牛气的,其中的两只领头羊张让、赵忠更是不得了,一个混成了皇帝他爹,一个混成了皇帝他娘(张常侍乃我公,赵常侍我母)。
  严格说,汉末掌权的宦官已经不是人,而是人妖。
  所谓的人妖,似人似妖,非人非鬼,有时是人,有时是妖,在皇帝面前是人,在皇帝背后是妖。
  是妖怪就要吃人的。
  这么说吧,这些直起腰杆的人妖,除了自己掌权,还安排亲友团成员到各地做官,有福同享,大家一起祸害国家。
  一个妖怪已经够受的了,十二个妖怪一起兴风作浪,还让不让人活?
  都乱套了。
  更乱的还在后面。
  汉末以来的年份是比较诡异的,除了宦官爱折腾外,老天爷也爱时不时出来凑热闹,灾害频频,什么地震、水灾、旱灾、蝗灾、瘟疫、冰雹,怕什么,来什么,品种齐全、花样繁多,数都数不过来。
  比如史书记载豫州灾后的情况是“饥民死者四五”,而冀州的情况只比豫州多两个字——“尤甚”。
  尤甚,尤甚,真是要命。
  天灾加人祸,双重打击一块儿上,谁受得了?
  活不下去,怎么办?
  造反!
  一切改变从184年开始。
    (2)
  184年,那个能让汉灵帝做恶梦的人出现了。
  那个人叫张角。
  下面请张角先生隆重登场!
  对于许多人来说,张角是一个神秘人物。
  之所以神秘,那是因为他以前没名气,而且从事的是特殊工作,神神秘秘的。
  以前没名气,没关系;搞出动静来,自然就有名气了。
  张角从事的是传教工作。
  其实张先生从事秘密工作已经有好多年,早在建宁年间(168-172年),张角就和两个弟弟张梁、张宝一起开始了自己的传教活动。他获得道士于吉传授的《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自己琢磨了一番,终于开发出一个拥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宗教新品种——太平道。
  张角具体的活动区域是冀州一带。
  之所以选择冀州,是因为那里是重灾区,拉人头容易。咱们中国人平时不信神,但遇到躲不过去的大灾大难,往往不问青红皂白,什么都信,包括像牛鬼蛇神一类的冒牌货,也能大行其道。
  也难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交给神仙总是没错的。
  张角是个多面手,不仅会理论研究、宣传策划(传道),还会一点医学,其实道家本身也是把医学作为第二产业在搞,追求长生不老,羽化成仙。
  张角的医术怎么样不好说,但他名号还足够响亮——“大贤良师”,后来举事时,他的名号更加生猛——“天公将军”,他两个弟弟则分别号称“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听上去实在很威风。
  当然,这些荣誉称号都是自己送的,不用花钱买。
  我是天公将军,皇帝不过是天子,谁大?!
  由此看来,要办大事,面子很重要。
  张角治病方法的确别具一格,治病之前,先进行心理辅导,叫病人坦白一点个人隐私,比如自己以前都干过什么对不起政府对不起人民之类的坏人坏事等等,然后大贤良师施展法术,嘴里念出一大堆只有外星人听得懂的咒语为患者消灾去难。
  这就是传说中的心理疗法,玩的就是神秘。
  除此之外,还有药物疗法。
  不过,大贤良师开出的药方既简单又神秘——符水(神水)。
  据说不少群众饮用过后,感觉还相当不错(应该是心理作用)。
  不开刀,不住院,不用送红包,就喝一碗水就能药到病除,真是太省了。
  实在是神奇。
  创造奇迹的就是神医,不,是活神仙,事实上,张角一直被当做活神仙崇拜的。
  这样好的组织,就是挤破头也得加入啊。
  除了传播教义,张角还组织群众搞政治理论学习。
  其实,张角成立太平道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弘扬什么宗教文化,而是为了政治。行医也罢,传道也罢,都是假的,一个幌子而已。
  搞地下工作,披一件合法的外衣很重要。
  很快太平道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于加盟的人太多,许多人抛弃财产,也要追随贤良大师,由此也造成了两大严重后果:一是交通堵塞(流移奔赴,填塞道路);二是安全事故频发,还没见到心目中的偶像,病死的人居然有一万余人(未致病死者亦以万数)。
  都说现在的粉丝疯狂,可和古代的那些追星族相比,那热情可是小巫见大巫。贤良大师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十余年间,张角苦心经营的太平道影响一下达大半个中国,这样说吧,东汉全国分为13个州,它就占据了8个州!信徒高达数十万之众,外围的粉丝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工作方便,他开始实行规范化管理,把信徒按地区分为36个片区(方),小方有六七千人,大方有一万余人,分别派出片区经理(渠帅)进行管理,准备来个农村包围城市。
  这时候,就是傻瓜也明白,张角想干什么。
  是啊,会员众多,安全事故不断,还保密个屁!
  奇怪的是,张角先生出道那么多年,事业做得风风火火,却没人说它是邪教组织,也没见人来找它的麻烦。
  相当的怪异。
  张角的确是一个狠角色,不光理论宣传做得好,而且他的统战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太平道中除了一般的信教群众,连不少政府公务员都被他挖了过去,成为秘密会员,更让人叫绝的是不光发展一般的地方官,中央也有人,而且是重量级选手。
  这两位高级会员的身份极其特殊——中常侍封谞、徐奉。
  呵呵,也就是说,皇帝的秘书被发展成卧底了,也不知道张角给人家灌了什么迷魂汤。
  不管咋样,这两位算是跳上“贼船”了。
  走上那条路,就不能回头了,不管是对于张角,还是对于封谞、徐奉等人,都是如此。
  不管红道黑道,一直往前走!
   (3)
  其实造反这样的工作,就和做生意差不多,开业之前,一般都要翻翻历书,挑一个黄道吉日,以求开张大吉、财源广进。
  张角也不例外,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出一个吉利的日子:那就是甲子年,甲子日(184年农历3月5日)!
  我坚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
  但有时候,迷信的东西也不那么靠谱。
  有口号,还得有行动。为了让大家认准目标,他拿出今日小商小贩贴牛皮癣的精神,特意让人在各地的官府衙门上用石灰写上“甲子”两个字作为标记。
  同志们,看清楚了,那就是要拔掉的钉子,到时别搞错了!
  好在那时没有城管,即使你乱写乱画,污染环境,也没人管。
  离预定举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张角开始加紧准备,他派出一个叫马元义的大方渠帅,先是联络荆州、扬州的信徒,让他们到冀州的魏郡汇合。紧接着,马元义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洛阳,联络京城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封谞和徐奉,让他们做好准备,里应外合,共同迎接美好新生活。
  看上去很完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让我们等待那一天的来临吧。
  出乎他意料的是,东风没等到,迎面刮来一阵冷风——出叛徒了!
  一个叫唐周的门徒,向朝廷告了密,检举揭发张角的“不轨行为”。
  这时,离起义只有一个月时间了。
  时间紧迫,对于起义军而言是如此;对于政府军而言更是如此。
  原来真有人要造反啊,29岁的汉灵帝刘宏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地使出两招:
  首先,把马元义抓起来,车裂(五马分尸)。
  其次,派人去冀州捉拿张角。
  最后拉网式清查公务员中有信太平教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好家伙,公务员队伍中竟然有一千多个意志不坚定份子。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老子花钱养你们,还吃里扒外,怎么吃的怎么加倍给我吐出来——全部处死!
  看来搞政治投机,就像是买彩票,风险极高,稍微选号不准,就血本无归。
  皇帝磨刀霍霍,张角被逼到了墙角。
  再也不能等了。
  再也不能忍了。
  张角派人连夜通知各地,不必等那个好日子,立即行动!
  反了!
  一时间,各地几十万人一起举事,加上跟风响应的,黄巾军的人数多达百万人(带随军家属)!
  黄巾起义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而火山的岩浆足以吞噬一切!
  危机!
  危机!
  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黄巾军,汉灵帝感到自己的背脊骨透出阵阵凉意。3月3,龙抬头,汉灵帝任命大舅子何进为大将军,布置京师的防御,接着派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带兵四万迎战。
  四万人去对阵一百万人,听上去和送死差不多,但事实恰恰相反。
  当时黄巾军主力主要分为三支:
  张角三兄弟所领导的黄巾军主力在冀州活动,波才、彭脱所领导的黄巾军在颍川,张曼成领导的南方黄巾军在宛城,这三部分起义军分别从东、南面、北面行动,准备抄汉朝的老底。
  一开始,趁朝廷手忙脚乱之际,黄巾军攻占了很多地盘。
  开局很梦幻般,结局很凄惨,这大概是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宿命吧,有时你不得不信。
  而黄巾军的战斗力是所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军中最差劲儿的。
  对朝廷而言,目前威胁最大的却不是张角。
  是颍川波才。
  因为颍川(河南禹州一带)离洛阳最近,波才的队伍最突出,而且表现最积极,任其发展,要是让皇帝大人睡不好觉,那大家都别想混了。
  枪打出头鸟,先解决波才,解除京师的直接威胁再说。
  到了颍川,皇甫嵩和朱儁开始分兵,由朱儁和波才面对面会战。
  但朱儁却遭到当头棒喝,他并没有取得意料之中的开门红,而是失败。
  看来,波才也是个人物啊,至少不是菠菜那么好吃。
   (4)
  朱儁首战失利,连皇甫嵩也受到影响,在长社(河南长葛县)被波才包围。
  农民军人多势众、气势正盛,皇甫嵩只好闭门不出。
  双方都在寻找战机,事实证明,皇甫嵩不愧是汉末名将,他在这方面有自己过人的眼光。
  到晚上,战机就来了。
  由于条件限制,黄巾军只能野外宿营,睡觉也没有军用帐篷,只能用野草扎几个凑合着用。
  这是个小小的纰漏,但却被不应该发现的人发现了。
  这个人是皇甫嵩。
  到深夜(应该是黄巾军睡得正香的时候),皇甫嵩派一部分士兵偷偷突入对方阵地放火,然后趁机带着人马杀出来,大家里应外合。
  火攻,应该是三国时期最经典最实用的战术,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靠火攻一锤定音的。
  黄巾军猝不及防,大败。
  真是祸不单行——这时朝廷又给皇甫嵩派来了一支生力军。
  带队的人当时不咋有名,后来却威名赫赫,直到现在都是妇孺皆知的人物——骑都尉(羽林军骑兵队长)曹操。
  其实仔细想来,黄巾军有点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皇甫嵩和黄巾军这么一交手,立即被照亮了,成为名将,曹操、刘备、孙坚原本没啥名气,也借黄巾军的光,大踏步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先说曹操。
  曹操,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了,关于这位老兄的是是非非争来争去的一两千年,口水战也打了一两千年,直到现在都没结果。
  踩他的人,是多数派,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如此。他们对曹操同志的认识,来自于那部伟大的小说《三国演义》,在那本书里,关于曹操一切的黑材料应有尽有,从杀人放火、阴谋诡计、到玩弄女性无恶不作;从生理问题(长得丑)到心理变态啥也不缺,俨然就是人渣中的人渣,反面中的反面,浑身没有一个闪光点。最终,光荣地成为铁板钉钉的反面一号。后来搬到戏台,也一直是标准的白脸(奸臣)形象,光辉这么多年了,也让人唾骂了这么多年,怎么也洗不掉。
  挺他的人,过去是少数派,现在称为精英派。虽然不是多数派,但素质很高(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名气也很大,动不动还挂着什么作家、教授、专家等耀眼的头衔,写书、开讲座,语不惊人死不休,影响很大,大有为曹操同志平反昭雪之势。我想,九泉之下的曹孟德同志若知千余年后还有这么些高素质的粉丝在为他个人的名誉问题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喊,想必也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吧。
  曹操是一个让我纠结很久的人物。
  想了许久,我终于理出一些头绪来,一切纠纷的原因就四个字——思维方式。以国人的标准,凡事都得分个红黑两道,一清二楚。非红即黑,非黑即红,泾渭分明。比如,刘备,一定是仁厚的长者,诸葛亮,一定是智慧的化,他们都是正面人物,形象及其高大及其光辉,其实他们也有缺点,但如果你要说他们半个不字,口水都得淹死你;相对而言,同一时代的曹操同学,要上红榜,估计是不可能的了,比较这位老兄在世时,正事干过,好事干过,但坏事也够一火车了。
  但人是复杂的,复杂的人,怎么能用简单的标准来评判呢?
  前些年,我看到一位专家的文章。这位专家应该是一位标准的挺曹派,但就是这位铁杆的“曹粉”,竟然也对曹操同志的某些所作所为见不惯。
  他见不惯的原因竟然是曹操同志曾经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说孟德人生的一大污点,本人深表遗憾云云。
  专家满篇阶级斗争的高论,本人实在是不敢苟同。
  假如你是曹操,朝廷派你去打仗,你能不去吗?
  要指望古人有现代人的崇高思想境界,那怎么可能?
  这是典型用以今人的眼光评判古人,是比较滑稽的。据说在某些精英眼里,诸葛亮鞠躬尽瘁治理蜀汉,北伐中原也不是英雄,因为他抗拒魏国的统治,人为制造国家分裂。岳飞抗击女真族(金朝)的入侵也不是民族英雄,因为女真族即后来的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吴三桂也不是汉奸败类,他投奔的清朝最终统一了中国,这样看来,他不但不是汉奸,而且思想解放、意识超前,还是晚生后辈们学习的榜样呢。
  好人被打倒,坏人都翻身了。
  无怪乎网友说,现在的专家不干正事,专门放屁。
   (5)
  曹操的做法,我不赞赏,但我理解。同样,对于张角的做法,我赞赏,也理解。人都要饿死了,如果是我,也是想造反的。
  无论是曹操,还是皇甫嵩、还是张角,他们都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就那么简单。
  关于曹操同志的是是非非,这么多年,大家喋喋不休,争来争去,没个结果,其实还有更重要的背景,现在就让我捅破它。
  许多年来,曹操同志之所以不断被人黑,那是因为他是反对汉朝的,是逆臣,历代的封建帝王当然不希望这样一个人被树立成学习的好榜样(否则会引起社会混乱),所以,管他有影儿没影儿的事情尽管往他身上搁就是了,反正你是大坏蛋,多泼一点污水也无所谓,只为把他打造成反面典型;同样,刘备同志之所以是英雄形象,不断地被人崇拜,即使他失败了,也总能赢得最多的同情,除了因为他为人的确比较仁厚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面汉室后裔的金字招牌,这样的人,当然得好好宣传宣传。
  挺曹派主要出现在五四运动过后,精英们高举反封建的旗帜,凡是封建社会支持的我们都反对;凡是封建社会否定的我们都肯定。再加上曹操同志的本事的确很大,如果把他干的那些丑事蒙一张遮羞布,粉饰一番,曹操同志的个人形象装修完毕,那么他在大家心目中形象一下光彩照人起来,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首先,那种说他浑身一抹黑,坏得流油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其次近代以来,那些一心一意为他平反的称呼他为英雄的做法更不靠谱。中国文人的特点是不懂政治还喜欢装懂,常常断章取义,感情用事。再加上曹操也是文化人,说起来大家还是同行,惺惺相惜,怎么也得支持一把的。
  由此可见,说曹操是好人那肯定是不对,全天下没有一个好人能当夺取江山,哪怕半壁江山也不行。何况这位曹孟德先生的确心很黑,手很辣,干了大量为后人所不齿的事情,比如屠城这样的流血事件他们曹氏集团就搞了6次(194年攻徐州,屠城十余座;198年10月曹操屠彭城; 207年,曹操征讨乌丸屠柳城;214年曹操的连襟、心腹大将夏侯渊血洗枹罕;215年5月攻河池,大开杀戒;219年曹仁血洗宛城)这还不包括204年2月曹操下令坑杀袁绍降军七八万人。几十上百万的人被他杀掉,眼睛都不眨一下。
  太残忍了。
  太黑了。
  所谓的英雄从何而来?所谓可爱的奸雄,可爱从何而来?
  如果说这样的人也算是英雄好汉的话,估计他自己也不会相信,奇怪的是,许多文人,却相信了,却比曹操还着急上火,一心一意为他鸣冤。
  倒退了。
  大学问家们读书能读出如此境界,还不如古代的相面先生许劭,真让人无语。
  其实,真实的曹操是亦正亦邪,拥有多面人性的复杂人物:从政治角度看,他是政治家,从道德角度讲,他是一个奸臣,从军事角度讲,他是军事家,是英雄。这样的结论可能会令很多人失望,但却是事实。是人都会很复杂,包括你,包括我,包括他,人都是复杂的。而曹孟德同志,却是人精中的人精,英雄中的英雄,是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也是人渣中的人渣,大野心家、大阴谋家。
  各种矛盾复杂的东西集于一身,这就是曹操!
  曹操很复杂,我们却想当然地认为他很简单,想以简单的标准来衡量,怎么可能?
  还是用许劭先生最精辟的两个字来概括吧:奸雄。
  所谓的奸雄,就是又奸又雄,大奸大雄。人有时是很好的,有时也是很坏的,所谓可爱的奸雄,那纯属胡扯。
  够了。
  这个两个字足以给他定论,从他以后的表现来看,他获得这样的荣誉称号也是实至名归,不冤枉。
  不用翻案了。
  这是实事,也是历史。
  (6)
  在我看来,如果一定细分的话,曹操有两幅面孔:酸枣会盟前,他是治世之能臣;迎接汉献帝后他是乱世之奸雄。
  他能臣之名也是自己挣来的;他的奸雄之名也是自己挣来的。如此复杂,如此矛盾统一,那就是曹操。
  在成为奸雄之前他是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后他是奸雄。
  亦正亦邪,亦奸亦雄。
  这就是他的黑白人生。
  这就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相。
  应该非常客观,非常真实、非常准确、非常靠谱。
  如果有人问我,你是哪一派的?对曹操是厌恶还是喜欢?我的回答是我既不是曹粉,也不是曹黑,我对曹操既不厌恶又不喜欢。
  如果你不满意,我换种方式表述也行:我既是挺曹派,又是倒曹派;我对曹操既厌恶又喜欢。
  没办法,他就是那样的一种人。
  如果以单纯的道德标准衡量,那他更像一个坏人,如果以单纯的技术评判,那他就是一个能人。
  就是那么让人爱,也是那么让人恨。
  没办法,事实如此。
  我钦佩青年时代的曹操,我反感成年时代的曹操;我欣赏他的勇气、他的才能,讨厌他的奸诈、残忍。我欣赏作为诗人的曹操,作为军事家的曹操,却讨厌作为政治家的曹操,因为他虚伪。
  
  这里我将依据史实,向大家展示一个全面、真实而复杂的曹操,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他的功绩,他的思想,他的过失。
  我们要做的功课就是恢复历史的真面目。
  下面,有请三国时代的超级牛人兼风云人物大奖得主曹操同志隆重登场!
  曹操,字孟德,别名:吉利,小名:阿瞒。籍贯:沛国谯县(安徽亳州市)。出生年月:桓帝永寿元年(155年)。民族:汉。家庭成分:农民肯定不是,资本家也不像,知识分子也不是,而是宦官家庭。职业:军人、政治家。技术特长:作战、玩政治。性格特点:多疑。座右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至于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名言更可能是盗版)。业余爱好:写诗,写得极好,三国第一。
  曹操同志的长相,正史上没说,有好事者根据史书上凡是品貌皆优人士(如刘备、诸葛亮、周瑜等等)必然有所交代为由,倒推出曹操同志相貌应该是比较抱歉的。而演义也说他长得比较对不起观众,如个子矮(身长七尺,约合现在的1米6多一点),眼睛小、胡子长等等,总之,形象不佳,这样的人如果生在寻常百姓家,恐怕连工作都难找,媳妇儿都难讨。但那是小说为丑化他而描写,没有官方确认,不好作数的。据2009年河南安阳发掘的曹操高陵墓显示,长眠于地下的魏武帝已经被盗墓者从墓葬后室拖到了前室,甚至连脸部都被残忍地砍去,严重毁容,即使使用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原曹操的庐山真面目了。
  曹操的容貌,已经作为疑团,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正史虽然上没说,不过野史上倒是交代有一句: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也就是说曹操同志虽然个子不高,形象不敢恭维,但气质绝对一流。
  事实上,曹操对自己的长相似乎是不怎么不自信的,比如后来匈奴使者前来拜谒,曹操为树立魏王在兄弟民族中的良好形象,特意派形象、气质俱佳的崔琰客串一下领导,自己则在旁边充当侍卫。接见完毕,曹操派人询问评委对魏王的感觉,还是这个使者识货,他点评说,那个冒牌货(崔琰)虽然气度不凡;然而,床头上拿刀那个警卫员才是真心英雄啊(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使者一语道破天机。
  哎呀,原想耍点小聪明的 ,但曝光了就不好玩了。
  泱泱大国,诚信为本,没想到堂堂魏王居然自卑心理,而且带头使用假冒伪劣来忽悠观众,的确没意思。
  不光使者觉得没意思,连曹操也觉得没意思。
  他听取意见反馈后,立即做出自己的反应——派人去追杀使者。
  不过,人家使者说得在理,王者气质,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模仿得出来的,谁让你玩谦虚呢。
  (7)
  曹操同志的个人简历比较清楚,但还有不清楚的地方,比如他的家庭背景。
  曹操的父亲叫曹嵩,被汉桓帝时期的大红人曹腾收为养子。
  曹腾是宦官,而且是个很能混的宦官。汉顺帝即位后,他升为中常侍。后因策划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升为皇后宫的主管(大长秋)。朝会时位置仅在总理(三公)之下(加位特进)。
  作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一般人难免要显摆显摆,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本人却极低调。
  所谓的低调,也就是滑头。
  曹腾在宫中工作三十多年,处处小心,也没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上,此外,他还很注意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宦官),而且和朝廷其他门派(比如士人)关系也不错,因此,尽管士人和宦官两派高手势不两立,斗得你死我活的,但大家都不把他当敌人,都没有谁为难他,他也乐得在桥上看风景,成为官场的不倒翁。
  此外,作为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他还爱时不时做点好人好事,推荐许多名人出来做官。这么会来事的人,自然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历经风雨,能做到这个份上,不容易啊。
  曹腾死后由养子曹嵩继承爵位,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他被尊为高皇帝。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何止千千万,当权派们得到的各种荣誉称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但不管宦官地位多高,最大的也不过九千岁(魏忠贤),而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此一人,别无分店。
  由于有这么精明能干的干爹罩着,因此,曹嵩不会像一般的社会青年一样担心就业问题,前途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成问题,有一大把好工作等着他去挑呢。
  唯一有问题的就是他的出身,比较复杂,较连权威的《三国志》也表示搞不懂(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尤其是姓氏问题,就有N种说法。
  从古至今,关于曹嵩、曹操父子姓氏的争论,也从没有间断过。
  争论的焦点是,曹操到底姓曹,还是姓夏侯,双方引经据典,各执一词,都有充足的理由,但都不能完全驳倒对方,结果谁也说不服谁。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曹操父子原本姓夏侯。
  曹嵩的父亲原本叫夏侯睿,曾经干过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贫困,因朝中派系斗争被罢官,后来妻子颜氏生下夏侯嵩,抚养困难,只好留下长子夏侯巍,把夏侯嵩送给朝中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后来曹丕即位,据说还追赠夏侯睿为“魏始祖”。
  
  流行的东西有时靠谱,有时也不那么靠谱。
  这看似有鼻子有眼的说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驳,有人认为曹操本来就姓曹。曹嵩原本是曹腾的侄子。更有力的佐证是曹家和夏侯家世代通婚:之前的不说了,就拿曹操来说,他和夏侯惇就是儿女亲家――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曹真之妹嫁给夏侯渊的侄儿夏侯尚。曹操如果姓夏侯,和夏侯敦(即夏侯惇)是堂兄弟关系的话,这种事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违反了同姓、同族不婚的原则,曹操人品再差,也不至于到乱伦变态、搞近亲联姻上瘾的地步,而且曹操在其《家传》中自称是“曹叔振铎之后”。
  许多曹粉认为,从夏侯家和曹家是世代的姻亲,恰恰说明,曹操不可能是夏侯家的后代。而曹腾家是四兄弟,由于要继承一大笔家产和爵位,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曹腾也可能挑自家兄弟的儿子做义子啊,而曹嵩极有可能是曹腾的侄儿。
  而许多曹黑认为,曹操之所以不乐意承认自己姓夏侯,是想借重曹家先祖——西汉的开国功臣,第二任相国曹参的名声;曹粉则认为,夏侯家和曹家一样,都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夏侯家的祖先也很大牌——汉朝的开国功臣夏侯婴,曹操没必要隐瞒什么。
  曹黑认为,如果曹操父子真的姓曹,那么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节,曹操有个同名同姓的女儿也叫曹节,成为了汉献帝的皇后。难道多才多艺的曹孟德会犯如此低级错误,连名字都不会取了?呵呵。
  许多曹粉则反驳说,曹操的曾祖父应该叫曹萌,字元伟,而不是叫曹节。因为“节”繁体字写作“節”,与“萌”字形相近,史书写错也是有可能的。
  争来争去,没个定论。
  曹操到底姓什么?
  虽然我不是曹粉,也不是曹黑,我的看法是虽然野史言之凿凿,但我仍然坚定地认为:
  曹操本来就姓曹。
  曹操姓曹,而曹家、夏侯家两家的关系的确好得没话说,不是一般化的亲,不是一般化的铁,而是亲上加亲,铁上加铁。比如,夏侯渊同志和曹操就是连襟关系。在后来的征战中,作为曹家的姻亲,夏侯家的人的确表现得相当卖力,夏侯渊同志甚至把头颅都抛在了革命征程中(定军山)。
    (8)
  由于曹腾、曹嵩在朝廷吃得开,曹氏家族也跟着沾光,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曹嵩弟弟曹褒官至颍川太守,曹褒儿子曹炽官至侍中、长水校尉;另一个堂侄曹鼎(曹洪的伯父)官至尚书令(中央办公厅主任)。
  亲人都如此风光,曹嵩同志更不用说了:很快当上了实力派的司隶校尉。灵帝时,又当上了油水十足的农业财政部长(大司农)、大鸿胪,终于位列九卿(内阁部长),成了响当当的中央干部。
  能走到这一步,也算是事业有成了。
  但追求是无止境的,估计是部长当腻了,不久曹嵩同志又将目光瞄准了三公。
  东汉名义上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所谓的三公,相当于是指政府的三个正副总理:太尉、司徒、司空,其中太尉主天,是老大,而九卿那相当于政府的九名部长啦。
  但真正掌握实权的却是尚书台。
  这里要说一下,东汉皇帝是国家元首,中央政府机构实际上由两套人马组成:在皇宫上班的内朝官和宫外的外朝官。外朝官就是前面介绍过的三公九卿,而内朝官由中央办公厅(尚书台)的秘书(尚书)、各种名号的将军(如大将军、骠骑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等) 以及皇帝身边的近臣如侍郎、常侍、侍中、议郎等等构成,相当于内阁,管决策,三公九卿只能管执行。
  一句话,内朝官有权,外朝官没权。
  真是内外有别啊。
  还要特别说明一点,东汉末年,宦官控制朝政,国家权力又转移到宦官身上。
  曹嵩同志对三公职位却无限向往,好在思想开放的一代昏君汉灵帝及时(178年开始)创设西园卖官,解决了曹嵩同志的烦恼。
  东汉官员的品级不是按一品二品三品四品这样的顺序分类,更不是现在公务员的一级、二级、三级这样分类。他们的品级是和年薪挂钩的,从最低的百石到最高的万石,大约分为17级,称为若干石,比方说乡村干部的年薪是百石,太守是二千石,刺史是六百石,州牧是二千石,内阁部长(九卿)是中二千石,而大将军、三公级别最高,号称万石公。
  汉灵帝的西园卖官,实行明码标价,诚信经营:基本行情是一石一万钱,二千石的太守二千万,一千石的县令一千万,四百石的县长四百万。总之,一切按市场规律办事,不管你家庭出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个人形象、业务技能,金钱面前人人平等。
  东汉通行五铢钱,一枚就是一钱,我根据资料折算了一下,以购买力来看,东汉的一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五毛钱左右,因此,折算下来想当太守需要花一千万人民币,想当大县县令需要五百万,想当小县县长需要二百万。
  这个好,让金钱说话,谁也没话说。
  为了充分表达对领导西园卖官事业的衷心支持,也为了表达自己对太尉职务的一往情深,曹嵩同志充分发扬了大无畏的贪污犯及马屁精精神,抛出惊天大手笔——出钱一亿!
  一口价!
  志在必得!
  要知道,那时的市场行情是:由于地方官油水多,属于实抢手货,最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故实行溢价销售;而朝廷百官由于不直接和百姓打交道,没啥油水,属于清水衙门,常常打折搞促销:比如九卿(内阁部长)的价码,理论上应该二千万钱的,但推出的市场促销价也不过区区五百万(折合人民币二百五十万元),而三公(政府总理)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其挂牌价也只有一千万(折合下来五百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你既有钱,也想进军政坛,那么你只需要支付一千万钱就可以圆一次总理梦。
  实在相当的温柔、相当的实惠,相当的划算。
  如此廉价,只因为三公只值那个价。
  为什么只值那个价?
  因为没权。
  前面说过,汉末的朝政大权都集中宦官在手里,政府总理(三公)有名无实,是中看不中用的政治花瓶,因此,哪怕你投入再大,到手的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
  而曹嵩同志的报价是一个亿!
  曹嵩同志的报价大体相当于现在的五千万人民币!
  东汉公务员的待遇、级别都是以年薪来计的,称为年俸。实际操作是按月发放,每月兑现。而且是以斛来计算,东汉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62斤左右,而一斛粮食只相当于现在的27斤左右,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政府为广大公务员考虑得还很细致,俸禄发放,是一半现金,一半粮食,所谓半钱半谷,连物价因素也考虑进去了,即使遇到通货膨胀也不怕。
  (9)
  东汉的老板是比较抠门的,那时也不兴高薪养廉,公务员的工资是很低的,以中二千石级别的部长(九卿)为例,他们每月的工资是9千钱,外加72斛大米,部长们的月薪相当于现在每月八九千块,年薪10万,也就相当于现在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堂堂中央部长日理万机,就拿这么点薪水,的确不高。
  万户人口以上大县县令的年俸为一千石,实际每月到手的工资是4千钱,外加大米21斛。这样算来,这位县太爷的月收入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三千多块,也就是现在一个普通农民技工的收入,看上去很袖珍。东汉的地方官是比较可怜的,中央干部逢年过节还有红包(皇帝赏赐)拿,而二千石以下的低级官员除开死工资,什么年终奖、全勤奖、绩效工资、福利待遇通通没有,如果平时不收受红包,搞点贪污受贿,就凭这点工资,别说买车买房,恐怕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县令的尚且如此,其他小地方的公务员更不要说了,工作相当具体,薪水相当迷你,如此条件还要艰苦奋斗,实在难为他们了。
  当然,职务越高,收入越高,高薪阶层也是有的——三公。号称万石,每月只有350斛谷米,按现在的物价水平,也就是月薪2万块,在那个时候已经是很牛气的了。如果加上节假日有皇帝的赏赐,以及各种灰色收入(这就不明说了吧),应该相当凑合吧。
  凑合?看怎么比,如果花钱买的,那就相当不凑合了。
  好了,现在让我们回头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曹嵩同志投资五千万,一年的收益回报(年薪)是二十多万,请问,正常情况下,曹嵩同志要收回投资需要多少年?
  正确答案是:二百年!
  还凑合吗?
  好在,曹家老底子厚实,不用贷款不用按揭,否则就是把棺材板卖了都不够啊。
  花五千万买一个空头总理,疯了,真的疯了!
  根据资料显示,东汉通行的货币有三种:主币是五铢钱,除此之外,黄金和丝绸也能当钱使用。、
  汉朝五铢钱大约有3.5克,而汉灵帝时期发行的是新版“四出五铢”又称“四出文钱”,大约3.6——4克左右。那时的钞票就只有一个面额,一枚就是一钱,大小都是它。
  虽然分量很足,但奇怪的是,思想传统的老百姓还是不买账,新钱刚一发行上市,就引起骂声如潮:“京师将破,天子下堂,百姓四散而去”。
  的确很准。
  和一般人想象不同的是,东汉的黄金计量不像现在以克论,而是以斤论,非常大气。按官方牌价,东汉一斤黄金大体上值一万钱,仅相当于现在的五千元人民币而已,价格实在非常温柔,不像现在一克能卖400多元的天价。以至于后来的刘备取得益州后,打赏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等功臣,一出手就是黄金五百斤、白银一千斤,五铢钱五千万钱,看上去非常大方。
  要知道那时没有银行,没有支票,没有信用卡,曹嵩同志要掏腰包的支付款是天文数字般的一个亿,我估算了一下,如果用现金(五铢钱)支付保守估计也有36万公斤,约合360吨!即使全部采用黄金支付也要一万斤,而东汉的一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半市斤左右,大体上曹嵩同志应该孝敬皇帝两吨半黄金,马都要累死几匹!
  真是有钱人啊。
  (10)
  曹嵩先生出手就一掷千金,如此阔绰,连见多识广的皇帝也被这败家子气派所震惊,震惊之余是感动。
  原本卖价一块钱的土豆,居然有人向你问,十元,卖不卖?就是你也得感动啊。
  这年月,如此稀缺的大傻冒,就是打着灯笼火把也难找啊!
  但有个小小的程序性问题,原来的太尉位置上有人——崔烈。
  而且人家的官位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也是给真金白银买的,只不过出手寒碜了点——500万钱,皇帝让了他一个五折优惠的友情价,先当司徒,表现好,提升当太尉。
  由于曹嵩同志对名次的感情实在太深,他使劲儿往里砸钱,当然不可能要二流货,自然是非太尉不要。
  要把人家活生生地挤下去,多不好意思啊。
  但从经济效益角度讲,曹嵩同志显然更有诚意。
  曹嵩是古今第一官迷,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皇帝是古今第一财迷,在这方面,两人是不缺共同语言的。
  竞争上岗,能者多劳,管他崔烈还是崔狗,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
  皇帝决定按经济规律办事。
  笑纳了,成交!
  在中平四年(187)十一月,曹嵩同志斥巨资,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朝思暮想的太尉。
  皇帝致富了,自己也实实在在地过了一把官瘾,双方实现了合作双赢。
  事实上,他只过了一把瘾。
  因为到第二年的四月,曹嵩同志就不幸下课了,满打满算,他在职时间不过半年。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亿钱,高消费半年,又被皇帝耍了。
  也别怪皇帝不仗义,东汉的三公原本就最难当,尤其是灵帝同志,典型的认钱不认人的主儿,在他眼中,各级官位,管他是县令还是三公,都是发家致富的摇钱树,放着这么一大笔资源不好好开发利用,那是大傻帽。
  卖!
  买完了,怎么办?
  把人撤了,空出位置接着拍卖!
  一个空头总理的印把子就可以在市场上卖天价,而且勤洗勤换,操作简便,如此一本万利的买卖,不干是傻蛋。
  再说,那时也没有消费者协会帮助打假维权,皇帝大人的霸王条款,你不服不行。
  不好意思,市场竞争激烈,只好委屈你了,曹嵩同志。
  当了一个冤大头,似乎亏大了。
  也未必,因为失去的东西他会拼命地赚回来,一向精明得脑袋冒烟儿的曹嵩怎么会做亏本的买卖呢。投资那么大,绝对不是为了献爱心,为了炫富、为了好玩,失去的东西他会施展吸金大法加倍捞回来的。
  事实也是如此。
  至于具体他施展了何种法术又如何捞钱的,史书上没说,我们也不不能瞎猜,我们只知道后来他被陶谦派人干掉时,随身财宝都装满了百多车!这就是他这多年辛勤劳动的最终成果,你说他是亏了还是赚了。
  除了赚钱,还有一样东西,比金钱还值价。
  那就是儿子曹操的前途。
  曹操小时候非常机警聪明,是个小顽童,但他却不把这种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而是很厌学,成天吊儿郎当的,东游西荡,而且不服管,给患上多动症差不多,按今天的标准来看,是个典型的问题孩子。长大一点,这些坏毛病也没多大的改观,为人有时也很讲义气,和一般的街头小混混没啥区别。
  不同的是,街头的小混混除了偷鸡摸狗、调戏妇女外,是玩不出多大名堂的,但曹操同志就不一样了,他除了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还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
  这样的家庭背景,想不嚣张都难啊。
  曹操的品行还是让有些人看不惯,比如他的叔叔,为了挽救这个桀骜不驯的问题孩子,常常自告奋勇地跑到他父亲那儿去告状。
  告状起多大效果不清楚(以曹阿瞒同学的一贯表现来看,估计接受点家庭暴力是免不了的),但副作用却极为明显:曹操很讨厌这个叔叔,两人关系紧张。也难怪,自古以来,打人小报告的行为都是归为叛徒、间谍一类,都是不受欢迎的。
  曹操决定给叔叔一点颜色瞧瞧,武力对抗是万万不敢的,但其它的歪脑筋还是可以试试的。
  他用的法子是装病——抽风,而且配以痛苦不堪特写镜头。
  侄儿抽风,好管闲事儿的叔叔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赶到,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曹操同学活蹦乱跳,哪里像个病人的摸样?
  曹操后发制人,我没事啊,叔叔不喜欢我,他才巴不得我中风呢。
  反间成功!
  这样看来,曹操同学从小还极有表演天赋呢。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曹嵩原本就对弟弟经常告状产生了审美疲劳,这下曹嵩同志再也不相信弟弟的话了。
  其实早曹操10岁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胆子特大的人。
  有一次他在老家的涡河里游泳,不巧遇上一条蛟龙(应该是水蛇一类的东西)。此时,曹操显示出他过人的胆量,不但不逃跑,反而主动出击,与蛇共舞。
  水蛇眼见讨不到什么便宜,只好溜走了。
  曹嵩拜曹腾为干爹后,曹操也和父亲一起搬到京师洛阳,开始过上城里人的幸福生活。
  后来,曹操和袁绍认识了,俩人逐渐成为要好的朋友。
  当然,要指望两个纨绔子弟在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可能的,搞点恶作剧倒是蛮在行。
  有一次,曹操同袁绍一起去观看别人的婚礼,看着人家闹热,两人也想帮着添把火——打算将新娘子抢走!
  不图别的,就为刺激,找个乐子,娱乐一把。
  这可是高难度任务,要知道,抢人老婆,坏人好事历来都是被人切齿痛恨的,何况参加婚礼的亲友团人数众多,要是人家被抓住,喜剧就悲剧了。
  天大的困难也难不住这两个机灵鬼。
  他们先溜到主人的花园中藏起来,等天黑尽了,猛然放声大喊:“有贼,快抓小偷啊!”
  声东击西,效果不错,参加婚礼的人们纷纷从房内跑出来,曹操乘乱钻进房内,拿把刀子将新娘劫持出来。
  玩大了,那就赶紧跑吧。
  也许是由于做贼心虚,袁绍慌忙中掉进了带刺的灌木丛中,怎么也爬不出来。还是曹操同学脑瓜活络,急中生智大喊道:“小偷在这里!”
  这时袁绍同学也顾不得疼痛,从灌木丛中一跃而起……
  由此可见,曹操的胆略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综合那天晚上两人的表现来看,曹操胆大、灵活善变,当仁不让是首犯,而袁绍的表现实在不如曹操那么出彩,也就是个从犯,但千万不要以为袁绍同学胆子不如曹操。
  那要看什么时候。
  有段时间,曹操和袁绍为一些事情关系处得很僵,袁绍决定给曹操一点颜色看看。考虑到自己说又说不过,打又打不赢的实际情况,袁绍决定玩点阴的——派出杀手去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1)
  和我过不去,就让你吃飞刀!
  不愧是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的高干子弟,连思维方式也异于常人。
  刺客领命出发,从窗户外向曹操的房间里甩来一把飞刀!
  低了!
  没关系,低了咱就那就再补一刀!
  高了!
  原来曹操早已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身体状态,趴在床席上,终于化险为夷。有如此精准的算计,袁绍只有吐血的份儿。
  小时候玩不过也就罢了,更可气的是长大成人的袁本初同志也一直玩不过诡计多端的曹孟德,实在郁闷之极。最后还是官渡之战帮他解脱了——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真是个克星啊!
  爷爷曹腾同志圆滑,老子曹嵩同志腐败,根据遗传学推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狗熊儿混蛋,儿子曹操同志应该……应该不是什么好鸟。
  根据遗传学优生优育理论,应该是如此。
  从小时候来看,的确如此。
  从小看大三岁看老,成年后的曹操也应该如此。
  错误。
  事实上成年的曹操,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是能臣,是实干家,也是英雄,作风比较正派,方式也比较激进,要说什么政治野心,那简直就是没影儿的事情。
  在当奸雄之前,曹操是英雄。
  但正派并不意味着老实,其实曹阿瞒同志打小都是一个无比狡猾的人。自古以来,官场上混的老实人都是走不了多远的。个别能力特别拔尖的,运气特别好的,能混上丞相位置也就阿弥陀佛了,比如诸葛亮、比如鲁肃、比如荀彧。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小时候是小滑头,长大是大滑头,人老了也是老滑头,不然早就被同道中人给玩死了。
  人不但要有真本事,还得滑来滑去的,才能在江湖中立足,不容易啊。
  现在就说说曹操同志是怎样走上仕途的吧。
  由于曹操从小不务正业、诡谲奸诈,是个问题孩子,大一点又是个问题少年,长大后更是个问题青年,不爱死读书,也不爱读死书,太不符合时代潮流,因此,从小看大,他官二代(应该是官三代),除了吃喝玩乐,把家败光外,今后不会有多大息。
  但也有人看好曹操,觉得假以时日,他一定是个栋梁之才。
  其实,以曹操同志的家庭背景,入朝为官那是小菜一碟。
  在东汉,要想当官容易吗?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说它困难其实很容易;说它容易,其实很困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选官制度的问题。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四个时期的变化:秦朝以前实行贵族世袭制,秦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以后的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的科举制。贵族世袭制简单地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接班。老子是什么官爵,儿子今后接班还是什么官爵,一个金饭碗,世世代代传下去,慢慢吃利息。
  进入隋朝,隋文帝同志开创了伟大的科举制,科举制简单地说就是考试制度。形式上有点类似于当今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想当公务员,光靠老子的身份就想吃白食,蒙一个官做是不行的,肚里没墨水更是不行的,无论阿猫阿狗,一切在考场上见,让成绩说话。
  汉朝既不是世袭制也不是科举制,有自己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说白了就是推荐制度:太守、州牧、九卿等二千石以上高级领导干部看谁有才,看谁顺眼就把他作为孝廉或者秀才推荐给朝廷,经过上级考察合格后出来做官。
  光忙着推荐别人,自家的孩子咋办?
  放心,这点朝廷早就为你们考虑好了——任子。
  凡是任期满三年的高级领导干部(二千石)的公子哥儿可以走绿色通道自动获得晋级资格,连一般待定、考察程序都免了,这种人性化的照顾措施叫任子。
  因此,曹操那样的高干子弟,完全可以在体制内沐浴着阳光雨露健康快乐地成长,然后坐上官场直通车,当个幸福的官二代、富二代,别人只有眼睛冒火的份儿。
  
   (12)
  虽说有优惠政策,但令人奇怪的是,曹操似乎并不想走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就业,成年的他,不再斗鸡遛狗,开始结交天下名流。
  
  曹操明白,靠走后门得来的乌纱帽,是没什么含金量的,也是为士人所鄙弃的。即使依靠任子当官了,那些士人照样敢骂你这个关系户没文化。
  真正受大家尊重是那种经过正规途径(被人察举)步入仕途的官,其它的都是歪门邪道,不值一提。
  
  他想得到大家的承认和尊重。
  然而,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自己的家庭成分不太好。
  在东汉,最受欢迎的是读书人(士人),最牛气的是世世代代靠读书做官的士族,像当今社会广受欢迎的商人啊、大款啊、暴发户啊,地主啊,虽说衣着光鲜、有车有房、日子滋润,却被广大士人鄙视为没文化、没素质,不受欢迎。其余的像农民啦、雇工啦,历来都是弱势群体,被压迫的对象(文革除外),要想出头那是很不容易的。
  东汉的士人虽然不掌权,但却掌握舆论,他们瞧不起你,就是社会舆论瞧不起你。
  像曹操同志的短板就是出身就不大好,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不说,他父亲曹嵩拜宦官为干爹,常常被人嘲笑为没文化,人前人后低三分。
  汉末的政权为宦官掌握,但舆论却为进步的知识分子(士人)所掌握,这些士人普遍都有那么一点点道德洁癖,鄙视权贵。
  有钱有势又怎样,小时候可以嚣张一点,长大了,要想士人买账好像也不现实。
  因此,曹操多少有点自卑的,他需要结交天下名流,来抬高自己的身份。
  东汉取士用人实行的是察举制,但你一个普通学子要想被领导看上的可能性大体上和买一张彩票就中千万大奖差不多。比方说,举孝廉,一个郡一年就一个两个名额;举秀才更难,一个州一年才一个。那时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对应现在的省、市、县体制。也就是说,要想被举为孝廉,理论上你应该是郡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现在的市高考状元;如果想被举为秀才,你应该是州里的第一名,相当于省高考状元。关键是那时虽然有考试,却没有科举,名额又那么稀缺,如此低的中奖率,一般群众只有重在参与了。
  当官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但出路终归是有的,只要你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任何一个:
  一个叫关系,另一个叫名气,所谓的考试,说说而已。
  名气最大,关系最硬的那个就是第一名。关系我们不说了,关系户从古至今都是受特别优待的。那没关系的咋办?就看名气了,你的名气如雷贯耳,威震四方,领导自然另眼相待,可如果你没名气,领导怎么认识你,领导不认识你是何方神圣,凭什么推荐你?
  因此,名气很重要。
  不管是美名还是虚名,只要有就行。
  接下来有个问题,名气从何而来?
  回答说:炒作。
  怎么炒作?
  回答说:炒作也就是包装,那时候没有电视、报纸、没有网络、收音机,靠玩艳照门、诈捐门、炫富门等搏出位估计是没戏的,要解决问题只能去专家门诊,找权威专家给你包装一下。
  这样看来,经过那些忽悠大师之手包装出来的东西,其实就像今天的月饼,里面的材料都差不多,但换上精致的包装,立即身价倍增,可以卖个大价钱。
  汉末的文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但却通过清议控制了舆论。所谓的清议,就是一大堆文人聚在一起,一边喝茶聊天,一边议论朝政。有些清议界权威专家,专门品评人物,吃起了职业饭。他们随随便便点评你一下,让你乌鸡变凤凰或者凤凰变乌鸡都不是梦,其威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品评人物其实和算命没什么两样,清议专家和算命先生也没多大区别,只不过算命先生服务对象比较广泛,从街头百姓到皇帝(汉末的皇帝信这个),只要你敢信我就敢忽悠;而清议大师专门忽悠那些想出名想疯了的文化人。
  
  而清议大师们的工作流程也和算命差不多,无非是先看看人的五官长相,然后问上人家几句姓名、年龄、籍贯、文化程度、工作简历、技术特长、兴趣爱好、人生理想之类的东西,最后根据忽悠原理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一个人的包装工作就算完成了。
  有大师出面帮你炒作,为你造势,人想不红都难。
  
    第二章曹操,治世能臣(1)
  
  出名要趁早,曹操也想当名人。
  当时何顒、桥玄、许劭都是业界的大腕,要想扬名立业,必须拿下其中的一个。
  当然,曹操的目标还要远大一点,三个大腕他都想去公关一番。
  这个何顒,专业特长就是观察、评论人物。
  何顒的算命水平究竟如何不好说,反正名气很大,群众反应都说好,在朝野很有口碑。
  无数有志青年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找到心目中的偶像,就想对他说句话:“大师,求求你,表扬表扬我吧。”
  很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何颙见到了很没名气的曹操,经过目视、提问、交谈等一系列环节了解下来,不由得对曹孟德同志刮目相看了:“汉家就要灭亡,能够安定天下的,只有看这个人了(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能得名家如此点评,曹操自然喜出望外。
  其实欣赏他的不止何顒一个,还有一个著名人物桥玄,对他也是看高一线。
  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今河南商丘人)。历任县功曹、国相、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度辽将军、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尚书令、太尉、太中大夫等职,行了,光看这些眼花缭乱的职务,就知道这是一个官场上的成功人士。从地方官到中央大员,从文职到武职,从虚职到实职,他都干过,在宦官当道的年月,实在很了不起。
  牛人常常有牛运,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官场达人,桥玄是比较幸运的,不管他有什么错,哪怕被人踩倒,都能很快爬起来,拍拍尘土重新上岗。更绝的是,有次他犯罪,被派去城墙砌砖头(城旦),按说,服刑完毕,政治生命也就完结了——一个劳改犯能有什么好前途呢?可这个桥玄关系实在不一般,前脚刚刚出狱,后脚就奔赴新工作岗位上去了——升任上谷太守!
  真是福星高照啊。
  作为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桥玄同志除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外,业余空闲还兼职给人算命(品评人物)。
  事实上他做得最成功的不是当官,而是副业——算命。
  高级干部亲自给人算命,影响力自然不低。
  虽然算命属于封建迷信,是糊弄人的东西,但没办法,这年月人们买产品(包括政府聘请员工)都喜欢看包装,都吃这一套,所以一直很流行。
  这样的名人,曹操当然不会放过结识的机会。
  他主动拜见桥玄,照例对他海阔天空地畅谈了一番人生理想、国际国内形势这一类高深莫测的玄学问题,结果桥玄同志对这个小青年不由得不刮目相看了,他像当今选秀评委点评自己坚决看好的选手一样,给出了宝贵的专家鉴定意见:“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能得如此评价,你就是我的天,我的地,我的知己。
  两人一见如故,遂成为忘年交(桥玄比曹操大46岁)。
  可能实在是太看好曹操了,桥玄接着对这个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我见过的所谓名人多了去了,大多数都是过度包装的产物,有名无实。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有见识,后生,你要把握好机会,好好努力哦。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
  被人欣赏是幸福的。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在《三国演义》里,为了丑化曹操,把桥玄与乔国老混为一谈。尤其是在赤壁之战中,为突出曹操好色,借曹操之口说是桥玄临终遗言“愿以妻子为托”,因此,曹操打赤壁之战的目的就是图人家两个女儿“二乔”的姿色。
  这就比较恶搞了。
  其实桥玄如此表白,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 ,在动乱岁月里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何况,史书上并没有说他有两个女儿,也没有说他的二个女儿是二乔,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比曹操更大(因为桥玄比曹操大46岁)!到建安十三年(208) 赤壁大战之时,至少已是奶奶级的人物,(曹操那年53岁)。曹操再好色,也不至于见到太婆也如饥似渴啊。事实上,二乔那时才二十多岁,分别嫁给年轻的孙策和周瑜,她们的父亲被人称作乔公,由此看来,此乔公非彼桥玄。
  能得桥玄如此的评价,够了;但桥玄认为还不够,他认为曹操还应该去找一个人。
  那个人叫许劭。
  许劭这人怪,自己名气大,却不喜欢做官,连官府真心聘请也不干,一心一意就做一件事,搞社会调查,然后发布排行榜。这就不像是算命先生了,更像是一个股评家向大众分析市场行情,推荐股票:谁是绩优股、谁是垃圾股、谁是成长股等等都写在榜单上。通常在每月的初一,他又把本地的人物从股票池里拉出来重新点评一番,谁行情看涨,谁行情看跌,一目了然,叫做“月旦评”。
  这可是权威发布,与当下流行的各种排行榜相比,人家那可是免费的,无需赞助。
  要出名,找许劭!
  曹操自然也想得到许劭的赞誉,即使不赞美,给句公道话也行啊,对自己的能力,曹操还是很有信心的。
  曹操怀着急切的心情找到心目中的偶像,满心希望他赞美自己几句,然后自己光荣上榜,享受万人的敬仰,但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那个许劭实在太古怪,根本不买账。
  曹操,你是何许人也?
  许劭的表情很冷漠,惜字如金,不予评论。
  
  不予评论,有时也可以理解为人微言轻,不值一提。
  太不给面子了吧,我不辞辛劳大大老远的赶来,恭恭敬敬地请客又是送礼的,竟然让我吃闭门羹啊。何况,那么多评委都看好我,你为什么不发言?不管你当黑嘴也好,当毒舌也好,好歹给句话啊?
    (2)
  文的不行,就来武的,你不说,那就让拳头说话。
  好汉不吃眼前亏,深知暴力哲学厉害的许劭终于开口了,不愧是业内大腕儿,金口一开,字字珠玑,且千古流传: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那意思是说,我看你这个人啊,在太平世道是一个贤臣;在混乱年月,是一个奸雄。
  真正的酷评,可谓一针见血啊。
  许劭先生一生为无数看过面相,做过鉴定,真正的准确率有多少实在不好说,但我认为,这次是他看人最准的一次。要知道,那时的曹操同学还是个小青年,许劭先生仅凭肉眼观察人几眼,外加几句简单的谈话就都能准确预测出此人的就业前景(能臣、奸雄二选一),连心理学都懂,还能看到此人今后可能是个野心家,真是不简单啊。相对而言,桥玄、何顒的眼光就差远了,只看到这人的优点,却不知道人是可以变的。
  不管是贤臣还是奸雄,都必须有本事才行啊,这样看来,许劭还是很看好我的啊!
  得权威专家这么一个宝贵的鉴定意见,虽然是五五开,曹操还是很满足了(大喜而去)。
  强调,此时的曹操并不是野心家,他没有当野心家的打算。他只是一个热血青年,他想当一个真正的好人,一个真正的好官。
  他很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
  20岁的时候,曹操被保举为孝廉,这是他官场迈出的第一步。
  正如许劭所说,如果是和平盛世,他绝对是有料的人,成为一代名臣不是梦。
  但这是乱世。
  许劭还说,乱世中的曹孟德是奸雄,这句话也不那么靠谱,乱世中的曹操也是世之能臣。
  东汉如果你被推举为孝廉后,一般是先入朝当郎官,成为二梯队员,干上两三年,在皇帝身边混个脸熟,然后外放出去当地方官。如果地方上表现好,再调回中央入朝为官。
  曹操不是一般人,他爷爷曹腾同志虽然挂掉了,但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他父亲曹嵩,一直在朝廷里混,也是搞关系的高手。
  曹操要想上进,自然也得借点老一辈的光。
  不久,曹操入朝当上了郎官,之后经尚书右丞司马防推荐曹操就担任洛阳北部尉。这个司马防不太有名,大家可能记不住,但对他的儿子一定非常熟悉,可是三国后期呼风唤雨的人物——司马懿。
  值得一说的是,这个司马防是看好曹操的,后来的司马懿也是看好曹操的,不过,他更看好的是曹家江山。
  这是曹操同志第一次担任实权职务,但他起初并不想干,并不是他嫌官儿小,而是因为这个洛阳北部尉的确一个烫手的山芋。
  在汉朝,县尉是县官的副手,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大县设两名,小县设一名,而洛阳作为京师,当时是国际化的大都会,首都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部,每部设一名尉,东部就叫东部尉,北部的就叫北部尉,负责抓小偷逮强盗这类治安管理一类的工作,地位相当于警察分局长。警察局长主管抓人审案,在任何时代都是个实权人物,但曹操担任的这个洛阳北部尉就另当别论了,要知道,洛阳是首都重地,和现在一样,不到京城你不会知道自己官儿小,随便一杆子打过去都能打倒一大片厅局级。而且这些高官个个脾气火爆,实在不好惹,如果一不留神得罪这些大爷,自己的乌纱帽怎么丢的都不清楚。所以,这个洛阳北部尉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他钟情的是洛阳县令。
  但命运就是这样,并不是事事皆如人意,朝廷如此安排,你就服从分配吧。
  不好干,也得干,而且得好好地干。
  服从分配吧。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先将衙门装修一番,然后做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挂在大门口,反复声明禁令,我的地盘我做主,谁胆敢违反,打死再说(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够狠,但也有不怕狠的。
  似乎上天有意要考验一下曹操同志的决心,几个月后,一条大鱼自己撞上门来。
  那人是宫廷大红人蹇硕的叔叔,违反宵禁令,深夜独行被逮了个正着。蹇硕是小黄门,东汉的小黄门属于高级宦官,能爬上那个位置,也算是宦官中的成功人士了。小黄门负责在皇帝和后宫之间跑腿,两头讨好,两头吃香,是皇帝的心腹。除此之外,小黄门还有一项让人眼馋的特权:一般都受尚书事,照现在的话说他们除了给皇帝跑腿外还在中央办公厅兼职国务秘书,帮着起草中央文件(皇帝诏书)、处理国家大事,你说,这个位置要紧不?
  这个蹇硕,由于在小黄门位置上表现突出,后来还被提拔为西园八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连大将军何进也得听他使唤,你说,拉风不?
  曹操虽然生长在宦官家庭,却对宦官很不感冒。
  管他皇亲国戚还是张三李四,打死再说!
  许多人以此为例,认为曹操同志具有依法办事的精神,并推及曹操的理念是依法治国。
  其实,这纯属是误解。
  要知道,曹操同志差不多算是蛮干了,蹇硕的叔叔违反禁令是不假,但罪不至死啊——即使该同志罪该万死,也不应该被曹操处死。
  在一般人眼里,封建社会非常黑暗、非常专制,非常腐朽、非常不讲法律,其实这是不准确的,以汉朝为例,老祖宗的法律包罗万象、浩如烟海,就是许多搞法律的专业人士头大,你说他们讲法制不?
  那时候讲究以孝治国,大义灭亲那玩意儿在汉代是没有市场的,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都是如此,不像现提倡大义灭亲,谁要是举报了自己亲属还能得政府的表扬。那时规定,禁止卑幼控告尊长,卑幼对于尊长的犯罪行为要尽隐瞒的义务。晚辈隐匿前辈、妻子隐匿丈夫都不是犯罪,都不受法律追究,哪怕长辈犯的是死罪;同样,长辈隐匿犯罪的晚辈,丈夫隐匿妻子也不予以追究,这叫亲亲得相首匿。
  (3)
  汉末有钱人的日子比较好过的,即使犯罪,向政府捐点款,连牢饭都不用吃,就可以出来了;如果有官爵的人犯法,地方官是不能擅自处置的,必须报由皇帝大人裁决,以便得到减免的优惠,而且他们的子女犯法,也可以照此办理,总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为官,全家光荣,这叫“上请”。而且,就全国来讲,案件的审理判决,中央由御史中丞、廷尉负责;地方州政府案由刺史负责,郡国由太守或国相负责,县级单位来讲,就由县令、县长负责。
  我说了这么多,就想说明一点,县尉,也就是公安局长的角色,顶多能抓捕嫌疑犯,要想当兼职法院院长判人家刑是不可能的,要玩刑讯逼供把人打死更是没资格的。
  一句话,天朝子民也不是你一个小小警察局长说杀就杀的。
  咱们汉朝老祖宗的法律有时比较仁义,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不准搞体罚搞刑讯逼供,当然喽,如果犯罪嫌疑人面对如山铁证,依然理屈词不穷,百般抵赖,那上一点“技术”手段,还是可以的嘛。
  即使某人罪行严重,地方上判了死刑,也不能草菅人命,随随便便把他拉出去咔嚓掉,因为老祖宗深谋远虑,早就把死刑的复核权收归中央了!具体说死刑犯由廷尉或者是皇帝大人最终裁决才能执行。而且如果死刑犯立春后没执行的,就必须让他在监狱里吃好喝好混到立秋后挑个好日子再动手,这就是所谓的秋后问斩。如果运气好一点同志,遇到喜欢经常大赦天下的皇帝(比如汉桓帝刘志),在里面坐几天牢房也就出来了。
  曹操虽然有蛮干之嫌,但那时候朝廷次序已经很乱,大家打架斗殴也没认真讲什么章法,也没多少人认真去讲什么依法办事,反正,老子拳头硬把你打趴下就算赢。
  而且,曹孟德同志那么干,确实很有效果“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一个好端端的叔叔说没就没了,这个曹操,玩起命来,心可比黑社会还黑啊!
  叔叔死于非命,侄儿很生气,要知道那时是宦官当政,得罪宦官的后果往往都非常严重。
  考虑到蹇硕同志患上失忆症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个悲剧性的结尾看来是不可避免了。
  奇怪的是后果——不严重。
  不但不是悲剧,反而有点喜剧,曹孟德同志异地升迁为县令了。
  更奇怪的是保荐曹操的竟然是那个死人妖蹇硕!
  难道蹇硕同志突然间良心发现、立地成佛了?
  不。
  蹇硕当然不会怕曹操这个愣头青,一个小小警察局长有什么好怕的?以他的权势,就搞定十个曹愤青也是小菜一碟啊。
  他是怕曹操身后耸立的那个高大背影——曹嵩。
  曹操是小官,却也是高干子弟,他爷爷曹腾虽然早已驾鹤西去,但曹嵩同志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而且这个老滑头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多年,能量巨大,不可小觑。
  政治斗争,其实就是权力的较量,曹孟德是轻量级,不算老几,但他父亲这个老油条却是重量级,实在不可小觑。
  暂时放他一马吧。
  把他调离京城,眼不见心不烦。
  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宦官竟然不计前嫌地在皇帝大人面前为自己的仇人大唱赞歌:曹孟德同志啊,这个人能耐是很大的,让他当个小小的警察局长那简直是大材小用,以我看来,他至少能当县令的。
  亲信宦官举荐贤臣,焉有不听之理?
  公元177年,曹操同志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光荣地就任偏远地方的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令。
  这一年,曹操同志23(虚岁)。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曹操在顿丘的表现怎么样,史书上没说,但曹操本人是很自豪的,以至于到了建安十九年(214)七月,当年的小青年已经六十岁(虚岁)了,给其子曹植的一封书信《戒子植》仍然对此恋恋不忘:“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听清楚没有,曹操在告诫23岁的儿子,想当初老子当顿丘令的时候……
  曹操原本是带着长期扎根基层的思想准备来上任的,但没想到,这个所谓的长期,期限也太短了,只有一年。
  由于这块金子在顿丘县闪了光,公元178年,曹操同志又被征召入朝,当上了最适合愤青们干的工作——议郎。
  议郎也就是顾问,是个闲职,平时的工作就是给皇帝参谋一下,吹点牛,发几句不咸不淡的议论,然后下班回家,第二天上班接着吹牛。
  当然,如果吹牛吹得好,这也是中转站,只要舍得下功夫,显示一点才艺——拍马屁,领导一高兴,没准儿就给你一个新职位,岂不美哉?
  但以曹愤青的性格,过去当个小小的警察局长都要和权贵对着干,要他去阿谀奉承谁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虽然他想努力干出点成就,但这个职位实在太清闲,曹操常常感到自己有劲儿也使不上。而且还没等他放出光和热,他就光荣地下课了。
  他下课,并不是因为工作原因,也不是心理原因,也不是健康原因——而是一个偶然因素。
  说起来是一件陈年往事了:宫里的宋皇后被废,全家受到牵连,其中家族里一个叫宋奇,恰恰又是曹操同志的堂妹夫,这下曹操也受到牵连。
  其实这种事可大可小,关系好,睁一眼闭一眼也就过了,偏偏曹操平时得罪了宦官,这么好的报复机会,不用白不用,人家也乘机给他下点猛药,深挖细查,直接把这个刺头打发回家喝清茶。
  这样,公元178年,曹孟德同志又不幸下课了。
  
    (4)
  一年跑两个单位上班,都是打短工,白辛苦一趟,运气实在太差了。
  京师太闹,曹操决定,回老家,清静清静。
  光和三年(180)六月,曹操同志又卷土重来了。这次是因为通晓古文经学,又被征召,重新回来当议郎。
  这次运气不错,也没谁出来为难他,他干的时间较长。
  但曹操是不甘寂寞的,就是闲职,他也想干出点名堂,期间他做了两件实事:
  一个是上书为党人鸣冤。宦官于公元168年发动宫廷政变,杀害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夺取朝廷大权,但曹操上书说,“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那意思是说,窦武、陈蕃他们都是好同志,却被陷害了。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好东西,把真正好人的道儿都挡完了。
  好家伙,敢为窦武犯案,胆子还不小啊,在人妖眼里,陈蕃、窦武他们的案子就是天字号第一政治大案,谁碰谁倒霉。
  曹操偏偏不信那个邪,天不怕地不怕,骂宦官,捎带着皇帝一块骂(其言甚切)。要知道那可是宦官最猖獗的时候,你要不要命啊。
  好在皇帝大人大量,没和他计较。
  这件事没办成,也丝毫不影响曹操同志的高昂情绪,他反而越挫越勇。
  两年后的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曹操的战斗精神再次爆发,这次他将矛头对准朝廷的两条大鱼——太尉许戫、司空张济(不是董卓手下的那个同名人物)。
  说来此事还和灵帝大人有关,都说灵帝同志是千年难得的极品昏君,坏事做了几火车,其实此君在位时,也不是坏事做绝,他也干过一点好事的。比如这一年(182年)的正月,灵帝同志心血来潮,他下决心开展一次系统的反腐肃贪行动,下令对那些既没什么政绩,口碑又差的地方领导干部搞个末位淘汰,统统罢免。
  皇帝贪一点,你们也跟着贪,成何体统!
  灵帝同志这次是决心要好好整顿吏治的。为显示其反腐败的坚强决心,他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那两位总理级别的大领导亲自主抓。
  这次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根据群众意见(风谣)明辨是非,对号入座,调查落实,然后顺藤摸瓜、请君入瓮,整个反腐工作就算完成了。
  但让人气破肚子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两个大领导竟然连这么点小事也办砸了。
  因为他们不是人,而是人渣。
  此时的东汉王朝早已污浊不堪,宦官把持了朝政,宦官的亲属也鸡犬升天,宰州列郡,不可一世。你派他们去反贪,就是让他们打击宦官。别看他们是总理级的大领导,可胆子比老鼠还小。
  没有勇气完成任务倒也罢了,更可恶的是两位大人接受任务后,还欣然接受了宦官的收买。
  你反贪可以,就是不能动我们的亲属!这是宦官给出的底牌。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宦官爷爷下指示,两位领导自然不敢违背,但皇帝大人布置的作业又不能不完成,否则,自己会死得很难看。
  怎么办?
  忽悠!
  反正皇帝经常被人忽悠,也不在乎这一次。
  再怎么忽悠,也得抓几个人来交差吧。
  这两个官场老滑头抓耳挠腮想了半天,总算想出一个解决之道:贪官是不能碰了,那就制造冤假错案,弄几个老实人来凑数。说来还是领导有办法,直接弹劾那些老少边穷地方的地方官,门槛也不高:凡是廉洁、凡是爱民的、凡是能干的,恭喜你被免职了!
  还是穷地方的人好欺负啊,这么一阵风刮过去,秋风卷落叶般地一下砸掉26个人的饭碗。
  反腐倡廉,成就巨大,成就巨大!
  办案领导很高兴,宦官很高兴,皇帝也很高兴!
  大家都很高兴。
   (5)
  高兴之余,是震惊。
  这些领导忽视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砸人饭碗历来都是遭人切齿痛恨的,你今天能莫名其妙地砸人饭碗,惹急了人家明天就敢莫名其妙地扒你祖坟。小地方的人固然老实,但绝不好欺负,要想一下子折断26根筷子都很费劲儿,何况是26个人。 
  于是,26位下岗的难兄难弟团结起来向朝廷申辩,司徒陈耽则自告奋勇帮他们向皇帝叫屈。
  皇帝好不容易做点好事,兴奋劲儿都还没有过去,你现在居然说这是冤假错案,要推倒重来,这不是打领导耳光吗,谁理你?
  帮忙的结果是该下岗还下岗,该逍遥法外还逍遥法外,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只有陈耽同志的命运没能照旧,由于他狗拿耗子主动管闲事,让宦官很不高兴,结果耗子没拿住,自己成为落水狗,三月后被调整下岗,两年后在狱中莫名其妙地死去。
  这就是宦官的能耐!
  就在陈耽同志上书的那年,全国自然灾害不断,很迷信的刘宏同志下诏,让大家帮忙找一下原因。那时,人们的掌握科学知识有限,面对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自然不会像现代人那样往全球气候变暖、环保不力方面去想的,主要是反思到底是哪些人做了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人民,对不起上天,惹天老爷不高兴的事情。然后大家趁机利用自然灾害做政治文章,你攻击我,我攻击你,最后搞倒搞臭一批人就算万事大吉。
  机会来了!
  国家被人妖党羽搞成这副模样,生气的人很多,但有勇气站出来的人,很少。
  还是那句话,宦官实力太强,要向人家叫板,是需要底气的。
  而底气是需要实力做后盾的。
  想当初党人那么有种,那么好斗,但还是失败了。
  这次充当斗士的是曹孟德同志。
  他勇敢地站了出来,严厉谴责攀附权贵的官员。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议郎,但和权贵作斗争的精神头比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好在迷信的皇帝终于听进去这个议郎的话,于是把过去的东西又推到从来:该平反的平反,该上岗的上岗,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比如张济),该下课的下课(比如许戫)。
  一个议郎凭一己之力,成功翻案,还扳倒不可一世的三公,也算大获全胜,值了!
  但此后曹操同志的锋芒也慢慢收敛起来。因为他发现经过这件事后,朝廷还是以前的朝廷,皇帝还是以前的皇帝,人妖还是以前的人妖,官员还是以前的官员,没有丝毫的改变,甚至更为混乱!
  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那就是摆在他面前的社会现实。
  江湖险恶,斗争固然是需要的,保全自己更是必须的。
  许多人钦佩曹操的战斗精神,却忽略了他成功的最主要原因:除了运气好以外,更重要的因素是他有一位保护伞罩着——他父亲曹嵩。
  爷爷是老江湖,父亲也是老江湖,虽然他们不亲自参加战斗,但他们的关系网、影响力无处不在,所以别人轻易奈何不了他——否则,别说一个曹愤青,就算十个曹愤青加在一起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偶尔瞅准机会激动一把可以,经常那么干,那是找死。
  曹操明白好运不可能天天光顾自己,父亲本事固然很大,但他不是神仙,无穷大,真把对手逼急了,后果也是很严重很血腥的——不是搞死人妖,就是被人妖搞死。
  以前党人发动集团冲锋都攻陷不了人妖的铁桶阵,何况自己是一个人在战斗,单枪匹马啊,把握又有多大呢?
  这样的日子,何日是个头啊。
  累了。
  既然自己累了,既然无力改变丑陋的现实,那就歇歇吧。
  
 (6)
  但现实并没有让曹操休息得太久。
  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曹操同志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来了。实事求是地讲,曹孟德同志不光会写诗,会治理地方,会玩政治,还会武艺,会韬略,懂音律,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可谓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一身的好本领,总得给大家露两手,其实很早以前,曹操同志就已经展示过自己的肌肉了。
  他炫耀的对象不是街头流氓,不是车匪路霸,而是朝廷里的超级大鳄——张让。
  张让同志的简历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记住他两点就行:一个他是人妖中的老大,二个他是当今皇帝他“爹”。
  不是亲爹,胜似亲爹,比亲爹还亲。
  
  如此超级牛人,谁敢惹我?
  这时一个愤青冷不丁地冒出来说,我敢!
  还是曹孟德,天不怕地怕的曹孟德。
  不愧是愤青啊,招惹人家的方式也很激进——暗杀。也难怪,据史书介绍,曹孟德同志不光喜欢飞鹰遛狗,时不时也喜欢来点行侠仗义。
  曹孟德之所以选择张让同志下手,原因看不惯。
  看不惯,那就让他消失,成功了当英雄,不成功就是血染的风采,当烈士,值。
  当然,作为宦官的老大,张人妖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皇帝的“爹”肯定不好欺负,不信你试试)。
  难度很大,但干掉人妖成就感也愈大。
  说干就干吧!
  但曹操发现一个问题,张让同志不是一般的小鱼小虾,他是皇帝的最信任的秘书,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其派头与丞相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平时上班地点在皇宫,有车有房有警卫,要刺杀他老人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就来个黑虎掏心,在家里结果了他!
  曹操同志还真有点蜘蛛侠飞檐走壁的本事,竟然钻进张让的屋子里去了,而且运气不错,居然还找到了张让。
  遗憾的是,与此同时,张让也发现了他。
  张人妖也不是省油的灯,看见不速之客,知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于是大声呼救。
  暗杀这种活计,从技术上讲,和做贼差不多,基本上属于见光死,一旦曝光,刺杀变自杀。
  曹操只好退出房间,在院子里,他遇到了麻烦,不少人围上来,喊打喊杀的,形势危急。
  但曹操同志临危不乱,硬是凭自己的一身好武艺,手舞手戟,边打边撤,最后翻越围墙,全身而退(手戟於庭,逾垣而出)。
  《三国演义》为贬低曹操,故意突出他的奸诈和残忍,而对曹操同志的武艺及其他优点没怎么说,一上战场都是被人追着打,狼狈不堪。但从事实上看,他的确是“才武绝人,莫之能害”。这里,为武林高手曹操同志正一下名。
    (7)
  这次皇甫嵩被波才包围在长社,曹操终于得到展示自己才干的机会,被任命为骑都尉,奉命解救皇甫嵩。
  战场上大败黄巾军后,曹操被任命为济南相。
  汉末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系,如果对应起来,大体相当于现在的省、市、县行政管理体制,当然老祖宗的机构要精练得多。州政府的长官叫刺史或州牧,郡的长官叫太守或郡守,万户以上县的长官叫县令,万户以下叫县长。值得一提的是郡的长官太守,虽然管辖的地盘只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市,但其行政级别却和省级干部(州牧)是同一样的(二千石)。
  其实和郡平级的行政单位还有一种——王国。王国是皇帝封给皇子的地盘,以郡为国,受封的皇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藩王。汉朝藩王虽然头顶王冠,但地实际位很低的,权力也是“袖珍”的,而且没有行动自由,别的不说,就说一点就够了——只要你敢未经领导同意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封国),就要被贬为平头百姓(庶人),整你没商量。
  而在王国真正说话算数的长官是“相”。
  济南国的行政长官就是济南相,济南相的地位、权力和郡太守是一样的。曹操同志到任的时候,这个济南国已经是乌烟瘴气,国将不国了。具体说来该国的两大流行病症:一曰贪官多,二曰祠庙多。辖区十个县,贪官县县有,普及率百分之百。而且这些贪官“久经考验”,脸皮比城墙厚,心比煤炭黑,气焰特嚣张,往往连上级领导也不放在眼里,谁也不敢管,谁也管不了。
  成疑难杂症了。
  不幸的是,这次他们的对手是曹孟德。
  曹操是不可能屈服的。
  这位仁兄最痛恨的就是痛恨腐败分子,尤其是经历黄巾战乱下来,更是如此。曹操发现,黄巾军之所以要造反,那是被逼无奈,生活没着落,人家当然要揭竿而起。进一步想,那是谁在逼他们呢?
  逼他们造反的,除了天灾,更多的是人祸!
  所谓的人祸,就是人妖当政,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层层盘剥,层层加码,老百姓身上能有几两油?
  贪官不除,国无宁日。
  见得太多,思考得太多,曹操对腐败分子的痛恨之情,就犹如滔滔的长江水连绵不绝。
  手下人也是有恃无恐,这年月是官都在贪,无论大小,都好那一口,全天下的同道中人多如牛毛,已经见怪不怪了,所谓天下皆贪,即天下无贪。历任领导(济南相)也知道这种情况,不也拿我们毫无办法吗?
  世人皆醉我独醒,你曹孟德对付得了吗?
  我来了,我行。
  以前当个小小的议郎都敢向权贵开火,现在荣升为济南国的父母官,有职、有责、有权,我的地盘我做主,那还客气什么呢?
  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决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曹操到任,雷厉风行,也不和那些王八蛋多废话,调查完毕,直接向上面打报告,一口气免去八个人的县令、县长职务!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绝不留情!
  呵呵,看曹孟德这阵势,那完全是不给别人留后路,也不给自己留后路。
  曹操一出手,贪官们就很受伤。落网的就不消说了,连那些漏网之鱼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也不知道哪一天厄运降临。
  不过他们倒是很自觉,见事不对,立马撤退。
  到哪里去都可以,反正济南国是没法混了。
  曹孟德奋勇出击,济南国气象一新,真正实现了天下无贼(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从此次事件,不难看出曹操同志高超的斗争技巧,他不再是以前那个蛮干的曹孟德,而是一个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反腐斗士。
  是这样吗?
  是的,他不是党人,但比党人更聪明。
  想当初,党人和宦官死磕的时候,一见贪官必激动,一激动必杀人,既不讲策略,也不讲技巧,结果,贪官没揪出几个,本帮群众反而被人妖揪出来给“和谐”掉了。
  反贪成就斐然,曹操做的另一件大事也同样值得大书特书——捣毁祠庙。别误会,这个祠庙既不属于道教,也不属于佛教,而是为祭奠死人修的庙宇。
  咱们中国人好面子,凡事都喜欢大操大办,包括身后事、包括祭奠死人也不例外。东汉这种情况更突出一点,人们祭奠前人讲究修祠庙,好像不修点建筑物就不隆重似的。而济南国的情况尤为突出。如果你问,当地什么最建筑最漂亮?祠庙最漂亮;什么最多?祠庙最多——竟然有600多所!而且人们祭祀的时候,吹吹打打,那热闹的场面,不知道的一定以为那是在举办文艺联欢会!
  其实举办这样的活动,表达敬意是假的、孝敬先人也是假,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借机敛财才是真的。这样搞的结果就是,逝去的人似乎越来越风光,活着的人,越来越受累,越来越穷困。
    (8)
  不能这么折腾下去了!
  但风气一旦形成,要扭转谈何容易!
  因为人们最难改变的就是习惯,尤其陈规陋习,先人手里传下来好多年了,大家都当古董宝贝,你说扔就扔啊?
  但曹操就是曹操,他有一样其他官员没有的利器——决心。
  有决心,就有办法!决心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他拿出当今城管拆除违章建筑的手腕儿,果断下令为创建和谐新社会,拆除一切祠庙,一个不留!
  此外,为了巩固创建成果,他还下令,对于胆敢顶风作案继续搞娱乐活动(祭祀)的钉子户,严惩不贷!
  事实说明,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在曹操的重拳出击下,大家反倒规矩了(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总之,经过曹操同志大刀阔斧、雷厉风行的整顿,济南国的情况大为改观,辖区政治清明,社会和谐。
  作为一个地方官,能取得如此成就,足矣。
  好好干吧,孟德,你的前途是远大的,未来是光明的!
  但曹操不是一般人,他有自己的想法。
  成功了,别人看到的是光环,而他却敏锐地觉察出了危险——当济南相修理贪官固然痛快,但长此以往,迎接他的或许将是痛苦。
  因为他得罪的人实在太多。
  别的不说,那些被他搞下课县官都有自己的关系网,有的还和朝廷的宦官沾亲带故,你打到一个,得罪一片!在人妖眼里,曹孟德同志是为官一任,得罪一方,档案太黑,得罪的人太多。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但对于曹孟德同志而言,这句话应该这样说才准确,他的成功有一个更成功的男人——他的父亲曹嵩。曹嵩虽然不是什么贤臣,但对曹操而言,他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父亲,最好的靠山。士人虽然也是自己的靠山,但他们的力量太弱小,和宦官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还是那句话,宦官要丢翻一个曹孟德,就如同踩一只蚂蚁。而宦官真正忌惮的是他父亲!曹嵩同志虽然无门无派,却有超级混功,多年屹立官场不倒。这也是曹操每次向贪污腐败开火时,放倒对手自己却有惊无险、毫发未损的真正原因。而现在的曹操却意识到,父亲的能量虽然很大,却不是孙悟空不是太上老君不是二郎神,有三头六臂力量无穷,树敌太多,也越危险,真把宦官逼急了,到时候,就是对着人家喊一万句我爸是李刚也没用啊!
  要么与光同尘,以原则换取个人前途——此时的曹孟德是真英雄、真汉子。这个,他办不到;要么继续嫉恶如仇,与整个官场为敌,但这样干下去的结果实在难以预科——说不定哪天自己一家被人黑掉都没准儿。
  这并非自己想要的结果。
  醒醒吧。
  还是急流勇退吧。
  曹操是精明的,公元184年,他辞去济南相的职务。他还是怀恋当郎官的日子,宫中值宿,天天和皇帝打照面,工作轻松、潇洒,而且安全有保障。
  他希望回到从前,可是从前已经回不去了。
  朝廷对他说,不干济南相,那就还干老本行当顾问(议郎)吧。
  朝政如此腐败,还顾什么问!
  于是,曹孟德同志第一次不安心本职工作了,他不再国家积极地献言献策,反而时常请病假,消极怠工。
  当然是装病,目的只有一个——不想干了。
  虽然既不出工,也没出力,但朝廷实在很看好他,不但不怪罪他,还打算人尽其才。
  公元185年,朝廷下文件外放他去当东郡太守,他没去。
  不仅不去干太守,连顾问这么清闲的工作也不想干了。太守一职,在东汉绝对是个肥差,早先实行郡县两级管理的时候,它是最大的地方官,后来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的时候,它还是享受省级领导干部待遇(二千石)的地方官,平时想上任要挤破头的。刘宏同志挂牌卖官的时候,是把它当做一个抢手商品来对待的,二千石级别的太守标价是二千万,紧俏程度,甚至超过政府总理(三公拍卖价只有一千万钱)。
  太守一职油水很足,很热门,很抢手,但在曹操眼里,肥差也罢,苦差也罢,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当然,他不会想到,命运里东郡注定和他有缘,几年后,天下大乱,东郡会神奇地成为他发家致富的第一块根据地。
  未来太遥远,而现实很残酷,他似乎把一切全都看透了。
  什么议郎、太守,什么红道、黑道、白道、灰道、还是紫道……全看透了。
  这样干下去有结果吗?
  没有!
  有未来吗?
  没有!
  有意思吗?
  没有!
  这回是真的真的累了,真的真的失望了。
  那就休息吧,好好地休息吧。
  中平二年(185年),曹操主动炒老板鱿鱼,回家。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他想隐居。他在家乡盖了一座房子,过起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隐居,暂时的。
  并不是曹操同志已经看破红尘,他的退出,只是为了更好的复出。
  不是开玩笑,那个年代,真正看破红尘的人,能用几人?东汉的不少士人是喜欢搞搞隐居,耍耍大牌的,除了个别人是真的隐居,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作秀,在炒作而已。
  曹操不是士人,但他决心向善于炒作的士人看齐。
  隐居期间,他也没闲着, 他很忙,忙着为自己充电,比如练习骑射,比如读一些实用技术书籍——兵书。
  除了读书,他还不忘写点读书笔记一类的东西,由于曹操比较大牌,因此,能入他法眼的也是名著——比如《孙子兵法》,他做了注解,很有价值的。
  这一切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休闲娱乐,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以退为进,是为了更好的复出。
  总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他在渴望这样的机会,他在等待这样的机会——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这一天,总会来的,他深信。
  是的,回来的。
  
   第三章刘备,一切从零开始  (1)
  在三国三强人物中,孙权出道最晚,但是条件最好的,他基本上算是特殊的官二代,还没当家,父亲和哥哥已经为他铺好路了。等他当老板了,事业也有了,地盘也有了,连员工都是现成的。曹操不消说,出道早,起点高,高干家庭,虽然名声差点(浊流),但进步快,镇压黄巾起义刘备出道的时候,他已经是副部级干部了(骑都尉,比二千石),很快就开创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刘备不是出道最晚的,却是创业条件最差的:没有一个强势的好爸爸罩着,论出身,最多算是贫下中农,一无钱,二无权的,什么都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基本上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好在历史给了他这个机会。
  其实,说他出身不好也不对。
  刘备,字玄德,涿郡人(现在的河北涿州)人,生于公元161年,祖上的身份比较模糊,有许多种说法,但都无法一一考证,连专家都没有一致的意见。
  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刘备的祖先是比较风光的,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
  没有证据的故事还流行,只能说明,刘备的确很需要这么一个身份,工作的需要。
  也难怪,自古想做大事者,找一个光荣的祖先为自己造势也是惯例了,扯眼球不说,办事也方便一些。人家一听说你是名门之后,啊,久仰久仰,有什么事儿,说吧。如果你说你父亲是个无名之辈,人家凉茶都不会给你一杯,冷板凳都不会给你一张,懒得理你。
  而和他同时代的曹操、孙权更是这方面的高手。曹操的祖先传说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一代名臣曹参;孙权的祖先更是生猛,居然和大名鼎鼎的孙武拉上了关系,还是那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有人相信就行。
  相对而言,刘备的祖父和父亲的历史比较清楚:祖父叫刘雄,父亲叫刘弘,都是一名光荣的人民公务员。刘雄被推举为孝廉后,还当上了县团级干部(东郡范县的县令)。
  这样看来,祖先称王称霸,父亲是公务员,刘备同学小时候的家境还是不错的。
  如果生活按原有的轨迹发展下去,刘备就是一个幸福的官二代,没准儿在大街上打人了,还可以亮出父亲的招牌,我爸是某某,吓吓小老百姓,嚣张一下,潇洒一下,没人能奈何你。
  但不幸的是,刘备这个官二代的生活却没甜蜜可言——因为从小他父亲就去世了。
  于是刘玄德同志的家庭成分一下子从干部家庭变成了普通百姓,不,比普通百姓还要惨一点——实际上是贫下中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家断了生活来源,刘备便和母亲一道,以贩卖草鞋、编制席子为生,然后还上街去练摊,自产自销,多劳多得,做了一名自食其力的个体户。
  虽说劳动人民最光荣,但东汉商人一般是没什么社会地位的,要想经商,必须取得许可证,也就是户口单列,称为市籍。
  东汉户籍人口的社会地位由高到低分为四等,他们分别是:皇室成员专用的宗室户籍,政府公务员专用的官宦户籍,平民百姓的编户齐民,商人的市籍。
  和当今一样,户口是身份的象征,你有什么样的户口就代表你有什么样的地位,和社会福利挂钩的。但和当代商人日益高涨的社会地位不同,汉朝商人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不能当官(灵帝末期除外),不能参政议政,不能穿名牌到处显摆,还要按章纳税,像什么市籍租(相当于现在的门面租金)、市租(交易税),还要缴纳訾算(财产税),一个不能少,用当今的流行语总结一下吧:穷得只剩下钱了。
  这样看来,商人基本上属于弱势群体,刘备同志作为个体户,那就惨上加惨,没钱不说,父亲也不在了,因此刘备同学就不像曹操那么幸运,有闲心找人包装炒作,19岁就被人推为孝廉进入官场。那时的刘备是比较可怜的,父亲没了,自己的工作又很不理想。还是那句话,这年月,没名气,没关系,谁理睬你啊?
  还是读书好啊。
  但刘备那个家庭背景,要他饱读诗书似乎勉为其难了,能接受启蒙教育扫扫盲都不错了。
  但他母亲的确有眼光,刘备15岁时,就让他到外地去读书(游学)。虽然生活艰辛,但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母亲一咬牙还是让他去了。
  就像现在的读书要读名校一样,那时拜师也得拜名师,能多学多少知识倒不一定,但镀一层金就业前景要广阔一些倒是真的。
  但对刘备而言,就不一定了。
  刘备的老师叫卢植,东汉大儒,文武兼备,一身正气,对刘备一生的影响很大。加之刘备本人从小历经磨难,懂得下层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刘备对待人民群众总是很宽厚,很仁义,而这副亲民的形象,为他赢得了极佳人缘。而同样一个师傅带出的徒弟,作为刘备学友的公孙瓒同学结业的表现实在不够好,贪得无厌,为人残暴,最终未得善终。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不争气,不能怪师父啊。
  
   (2)  那时候读名校虽然不像现在动不动就是择校费、赞助费,搞个天价学费出来,像大山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在大腕手下当学生,花销还是必不可少的。
  刘备家里很穷(否则不会以编鞋织席为生了),他才15岁,经济问题对他这个穷孩子而言,是个大问题。
  幸好有人伸出援助的手,无私地帮助他。比如他学友刘德然的父亲刘元,就时常资助他,把他当做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刘元这么无私地帮助他,他的家属有意见了:“大家各自有一家人,咱家又不是慈善会,不是大款,哪能天天都帮忙啊?”
  “我这么帮他,因为他是我们这个大家族中与众不同的孩子,这点花销,小意思啦。”
  刘元这么说,是有点依据的,在他们老家有一株桑树,枝繁叶茂,就像马车的华盖一样。刘备小的时候,在这株桑树下说了一句豪言壮语让人印象深刻:“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所谓的羽葆盖车,就是皇帝的盖车。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刘备今后一定会当皇帝的。
  口气不小啊。
  享受希望工程特殊照顾的刘备,似乎不是一个读书的料,他不是一个拔尖的优等生,而且他的学习态度似乎也有点问题,对读书似乎很不上心(先主不甚乐读书),相当而言,他的业余爱好很另类,也很广泛,“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喜欢斗鸡遛狗啊,流行音乐,打扮入时,生活多姿多彩,也算个时尚达人了。
  紧跟潮流,就业余爱好而言,和曹操同志有一拼啊。
  这种表现,在那时基本算是不务正业,非主流,哪像是有志青年所为,只有二杆子才那么干。
  在我看来,成绩不好,是不会影响进步的。而且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坏事,饱读诗书出来的一般都是迂腐不堪的书呆子,而不是政治家。
  其实历史上许多帝王都不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要驾驭三教九流,不狡猾一点怎么得行?汉高祖如此,唐太宗如此,宋太祖如此,明太祖也是如此,概莫能外!
  书呆子怎么治国呢。
  玩物归玩物,却不丧志。
  184年,天下大乱,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由于黄巾军声势浩大,朝廷那点军队根本不够用,皇帝大人下令,叫各州郡招兵买马,就地组织抵抗。不管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只要用着顺手就行,建功立业,老板自然不会亏待大家的。
  任何时代,战场立功都是广大有志青年步入官场的捷径。刘备就是那时候走上历史舞台的。
  在如此好的政策指引下,刘备也想组织一支队伍,建功立业。
  不过,队伍不是那么容易拉的,现在的人都不傻,你要人家听你指挥,为你卖命,不开高薪水谁干?
  刘备目前最大的困难是钱,缺钱。
  他本人是个体户,读书都靠人家友情赞助,这样的无产阶级,哪里来的钱?
  别灰心,刘备虽然没钱,但有一样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人缘。刘备认识了两位财神爷——中山国的贩马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
  东汉末年,马匹是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军需物资,国家管控很严,因此贩马就相当于现在的贩卖军火,属于所谓的高风险、高成本、高利润所谓的三高产业。而那两位仁兄相当于是做大生意的军火商了。
  具体他们怎么认识的就不讲了,具体刘玄德同志使用了何种技术手段也不讲了,反正一番交流沟通下来,两位财神爷被自愿赞助刘备一笔巨款(多与之金财)。当然,史书上说是两位款爷看见刘备长得奇特,就特别欣赏他,因此欢天喜地地给他许多金银珠宝。
  史书的记载比较模糊,但仔细分析一下其实很扯谈,生意人一向是视金钱如生命的,两人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给一个陌生人赞助呢?仅凭看你长得帅、耳朵大、嘴巴会说(何况刘备口才并不好,所谓先主少语言)就大把地往你身上砸钱?
  要知道,人是自私的动物,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只要智商正常,都不会干傻事的。何况是头脑精明得冒烟儿的军火商,脑袋里的算盘早就拨烂了,他们即使要赞助某项活动,首先要考虑一个投资回报的问题,如不然那岂不是太傻了?比如后来曹操起兵时的赞助商卫兹,就看好曹操这匹大黑马,虽然自己没有来得及享受投资回报(战死了),但他的儿子卫臻作为烈士遗属成为优抚对象,坐享父亲的投资红利,被曹操封为关内侯,曹操死后,更是位迁总理级别的司空、司徒,很拉风的。
  而反观刘备的两位赞助商,投入那么大,最后却什么都没捞到,连一个名誉性职务都没有挂一个,基本上是零回报,实在不正常。
  相当的诡异。
  原因很简单,刘备当时已经结交了不少江湖朋友,这些江湖朋友还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叫豪侠。也就是说,刘备手下已经有一帮人,他们要吃饭,要开销,然后刘备带着他们见到了正在本地走私军火的两位财神爷……然后就收到了赞助(保护费)。似乎不符合小说中刘备一贯光辉、高大的英雄形象,但如此分析应该是很靠谱的。
    (3)  我这么分析绝对没有诋毁刘备的意思。
  刘备是英雄不假,对下层老百姓仁厚也不假(善下人),但他不是道德的楷模,我们不能以纯粹的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在万恶的旧社会,对投机倒把的军火商来点黑吃黑也正常。
  还是那句话,人是复杂的动物,奸雄也不是一辈子都坏得流油,他们会做一点好事,英雄也不是一辈子都大公无私,光彩照人,也会有缺点,也会犯错误。要统治三教九流,必须会三教九流的功夫,包括厚黑学。
  当然,如果你一定要说那两个人是古代的活雷锋,助人为乐的模范,对无业青年刘备一见如故,甘愿奉献,不图回报,我也没办法。
  有钱了,刘备的组织更加强大了(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当然,那时的刘备还没有替天行道的觉悟,如果是和平时期,他这个民间组织是混不长的,不但混不长,反而可能成为政府打击、处理的对象。
  但现在是混乱年代,黄巾军到处搞暴动,谁管?
  历史给了刘备一个发展的机会。
  刘备在它的基础上改造成为部曲。
  所谓的部曲,通俗地讲,就是认人(头领)、认钱(那是自然)、不认组织,在他们眼里,只有老大,没有政府,没有更大。
  一句话,那可是自己的私人武装。
  谁给钱,就给谁干活,就那么简单。
  在刘备的组织里,有两位重量级的人物不得不提,他们是刘备的铁哥们,就像自己的左膀右臂一样,为他建立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一个叫关羽,一个叫张飞。
  先说关羽。
  关羽本来字长生,后来改字为云长。河东解梁人,即现在的山西运城盐湖区解州镇。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后来因犯了命案成为一个逃犯,来到了涿郡,结识了刘备。
  但关羽这个人实在比较特别,他有两种形象,一个是历史上的关羽,一个是民间神话中的关羽。
  民间神话中的关羽,实在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牛人,不,是神!
  说来关羽也是三国名将,但他最出名的地方不是在生前,而是在他被害后,出于对其精神的敬仰,后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关羽的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成为民间祭祀的大神,被尊称为“关公”,从北宋宋徽宗开始,官方开始加封关羽“义勇武安王”,后来的帝王也不甘落后,纷纷给关羽以特殊封号,到清代,关羽的名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从封侯封王封帝最后成为“武圣”,四级跳,一气呵成,他本人也被大大地神话了一把,竟然与“文圣” 孔子齐名!随着名气的增大,关羽被道教、佛教热情邀请加盟,成为二教的护法神。
  人红了,影子都发烫,除了军人、武师把他作为偶像崇拜外(可以理解),就连描金业、烟业、香烛业、商业、算命先生等等杂七杂八不相干的行业也不甘寂寞,趁机借用他老人家的名气,供奉他为武财神。
  由于关羽出生于读书世家,是个文化人,因此他也被热情邀请加入教育界,成为五文昌之一,对口管理秀才读书考试那一摊子事情。
  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把你捧上天是很容易的。反正名人效应,不用白不用。
  民间传说中的关羽是神,不是人。
  现在要说明一下,关于关羽的外貌,除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有一把好胡须以外,其余的基本是艺术夸张,比如红脸。
  此外,还有一样,关羽的独门兵器青龙偃月刀,争议也很大。
  关羽具体使啥兵器,史书上没有记载,三国时代的通用武器是矛和戟,刀和剑也很普遍,但都是短兵器,更适合贴身肉搏。
  其实关羽手上那把偃月刀,应该叫做掩月刀,最早出现在唐代,掩月刀作为重型武器,虽然杀伤力强大,但也有其致命的弱点——笨重,不是大力士是玩不转它的,而且使用起来很不顺手,因此并没有配发到一线作战部队。人们很快给它找到一个能显示其威风的用途,配给仪仗队使用,像什么外交上的欢迎仪式,皇帝主持的加官进爵等大型礼仪活动时使用,威风凛凛,十分耐看。到南宋岳飞手上,才改进成为进攻性武器,专门对付金国的骑兵——砍人家的马腿。
  有专家说,三国时代还没有掩月刀,也没有长柄大刀,因此关羽使用的不是刀,而是戟。
  这种说法是比较武断的。
  专家说法的依据主要是《三国志》里对关羽的描述“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一个刺字让大家认为关羽使用是戟或矛一类的武器。
  (4)
  三国时代虽然没有掩月刀,却是有长刀的——斩马剑。
  斩马剑其实是双刃剑上安长柄的武器,而且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了,专门用于对付匈奴骑兵的,能砍能刺,使用方便灵活。
  也就是说,关羽可能使用环首刀、可能使用斩马剑、也可能使用戟、矛一类的武器,一直到现在,众说纷纭,还是没有结论。
  当然,即使关羽使的兵器是斩马剑,也不能叫做青龙偃月刀,龙作为皇帝的象征,是皇家专利,侵权必究——即使真有,你关羽也未必敢用的。
  一路考证下来,就比较骇人了,徐晃的大斧头、黄忠、魏延的大刀、黄盖的铁鞭也是无中生有……
  呵呵,历史往往与我们想象的不同。
  现在,我们说的是历史上真正的关羽。
  关羽运气还不错,犯了案子,没被抓去坐牢,到了涿郡,还碰到了伯乐。找到一份好工不说(当兵),还遇到两个知己,一个是老板加大哥的刘备,一个是同志加兄弟的张飞。虽然不是正规军,但能当民间组织的二把手,没事替老大出出头(为先祖御辱),练练拳脚,教训一下那些不规矩的对手,日子也是相当滋润的。
  下面介绍张飞。
  张飞(?-221),字益德(《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汉族,涿郡人,是刘备的同乡。
  张飞同志的形象,大家都很熟悉,黑脸大汉,手执丈八蛇矛,脾气火爆,说起话来像吃炸药,打起仗来像吃了兴奋剂。和后来的李逵、程咬金等同志的基因差不多,都属于头脑很简单,四肢很发达的类型。
  这差不多是张飞同志的标准像。
  但我要告诉你,那是艺术家灌水过后的形象——假的。
  而历史本生不是那个样子。
  历史上的张飞与我们想象中的张飞大相径庭、几乎判若两人。
  历史上的张飞除了主营打仗外,还兼职搞艺术创作,具体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书法家,能笔走龙蛇地写一手草书,此外,他的绘画功底也不错,善于画美人。和岳飞一样,也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张飞的外貌。在历史演义中,张飞同志的长相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如果他不是刘备同志的兄弟,恐怕连娶老婆都困难。但根据现在的最新调查,特别是在四川简阳出土张飞雕像显示,一向脾气火爆、胡子拉碴、黑如煤炭的猛张飞竟然连一根胡子都没!是个玉树临风,神采飞扬的帅哥。和演义中那个猛张飞的粗人形象相去甚远,把大家的视觉彻底颠覆了一把。
  历史上的张飞也算是河北当地一个小小的社会名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张飞生的两女均为蜀汉后主皇后:章武元年,张飞长女被封为刘禅妃子,后来刘禅继位以后,她也顺利地成为一国之母(皇后),张皇后因故去世后,她的妹妹又被选进宫,先当贵人,然后升任皇后。两个女儿能当皇后,相貌必然不差,因此,张飞同志的长相想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至于张飞同志的出身,史书上一字不提,演义上倒是提了一句,说他是杀猪的小商小贩,但一手拿着占满血腥的杀猪刀一手还要搞艺术创作,怎么想都有点玄,如真是如此,张飞同志也算是天下最有才的杀猪匠了。
  传说是可以忽悠人的,还是让我们回到历史。
  总之,三个有缘人聚在一起,组成一个创业团队,他们将干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
  在做大事之前,他们还要做一件虽然小但很重要的事——结义。注意,我说的是结义,而不是桃园结义。
  关于结义这件事,史书上没明确记载,演义上说得有鼻子有眼,连结义的地方都写清楚了——桃园,但这种说法遭到连众多专家的反驳,理由是史书上根本没写这事,结义一事纯属虚构。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历史上没有记载没关系,我们还是可以梳理一下历史资料,得出一个近似肯定的结论。一开始,关羽、张飞为先主御辱,相当于是贴身保镖的角色,后来他们的关系更上一层楼“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也就是说他们三人的关系像亲兄弟一样好得一塌糊涂,以上那段话来自于《三国志》,可信度应该是不用质疑的。
  其实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无论是谁都有需要一种安全感,一种归属感,而志同道合的人凝聚在一起,喝个酒,吃个饭,发个誓,然后结成兄弟,从此以后,大家就是亲密团结一家人了,共同创业,你好我好他也好,再正常不过了。比方说张飞就是把关羽当亲兄长对待的(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
  而后来关羽被迫暂降曹操时,对曹操派来的说客张辽说过这样的的话:“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不是兄弟,发誓干什么?誓以共死干什么?逗你玩啊?
  因此,我认为,说他们是兄弟是很靠谱的。
  至于他们何时结义,怎么结义,已经无关紧要了。
  
  (5)
  总之,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不像那个马腾和韩遂,名义上是结义兄弟,实际上却是仇家(韩遂曾经杀害马腾的妻子),经常玩窝里斗,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最后让曹操捡了大便宜。
  有人有钱有枪,似乎啥也不缺了,刘备就这样组织起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游击队。
  队伍有了,能开上战场吗?
  不能,因为刘备还迫切地需要一样东西——名分。
  咱们中国人好面子,凡事都要讲个名分什么的,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当散兵游勇既危险又没前途,闹不好,政府把你当土匪给收拾了,实在没意思的。最好挂靠在国家单位的名下,有吃有喝有福利,不干了,还有退休金,那才叫体面。
  现在的刘备心愿只有一个,带着兄弟们上战场立功受奖,一步一步地来,回来先当个吃皇粮的公务员,就那么简单。
  刘备带着队伍找到自己的父母官——邹靖。邹靖是幽州刺史郭勋(不是演义上说的刘焉)手下的校尉,州里的校尉,可比现在的校官、尉官大得多,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而幽州既是北部边陲,也是黄巾军活动的重灾区,校尉一直是常设职务,平时主要负责招兵买马,搞点训练,外带维护社会治安,战时就负责打仗。现在黄巾军人数众多,自己的地盘不太平,地方官们愁得眉毛胡子都快拧成一块儿了,有人肯带队来为自己排忧解难,当然求之不得。
  就这样,刘备在邹靖的带领下开始了征战。
  不久,刘备由于在战场上立了功,喜获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公职——安喜县尉。安喜县尉,大体上就相当于安喜县警察局局长,平时主要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
  我们汉朝老祖宗机构设置是极其精练的,全国五千多万人口,满打满算包括乡村干部就十二万公务员!官民比例为一比四百(有资料说是一比四千七百,这个想都不用想纯属胡扯)——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不辞辛劳地为四百人服务,累死你!
  以县级机构为例,一个县就一个县长,也不像现在那样要配备副县长若干,政协领导若干,人大领导若干,配备局长若干,以上,全省了。县长手下就两个分管领导:县丞、县尉。三个兄弟一台戏,县里的工作就靠你们几位了。县长像管家婆一样身兼数职,什么工商局长、税务局长、城建局长、农业局长、司法局长、监察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一肩挑。县丞相当于县政府的秘书长,而县尉主要分管最复杂最热门的治安工作,当然县尉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抓小偷,他还会接受领导的安排,干一点征兵啦、征税啦、摊派啦、城管啦、抢险救灾啦一类的杂活,也是身兼数职。工资低不说(前面介绍过),劳动强度可不低,政府完全是把你当做勤杂工在使用啊。
  虽然工作难做,但好歹是国家公务员,警察局长同志,你就好好干吧。
  刘备也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也想好好干出点成绩,在官场站稳脚跟。但好景不长——不久砸饭碗的人就来了。
  来者何人?
  是督邮。
  督邮,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的郡按方位分若干部,比如东西南北,每部设一个督邮。由于太守大人平时工作繁忙,日理万机,下基层监督检查一类的事情就交给督邮代劳。督邮就是郡里的纪检监察官,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办理司法案件等等,官儿不大,权力不小,惹不起的。
  说来也怪刘备同志运气不好,刚刚到任,屁股还没坐热,就遇到政治运动。这次督邮光临安喜县,就是要传达一项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为遏制军阀割据局面发展,皇帝下诏,凡是由于军功晋升为公务员的,一律作为富余人员,淘汰回家(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
  某些人常常以此作为刘备蛮横无理,违反政策殴打上级纪检官员的证据,事实上,这都是没有仔细分析史料得出的草率结论。
  要知道,这个政策出台的背景是,黄巾起义时,宦官迫于压力召回自己在地方上做官的家属;而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一批战场立功的军人(比如刘备)被安置到各级地方政府,填补了这个空间。这下宦官着急了,他们还想让家属卷土重来,重温旧梦的,而现实是残酷的,军人们占着位置,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活生生地挤下去,让自己的人爬起来。
  怎么挤?
  以维稳为借口,趁机淘汰那些靠军功上位的军人,谁也没话说——恰好皇帝也怕那些脾气火爆的军人掌权,偏霸一方,不好控制。
  这样做正对皇帝的胃口。
  双方一拍即合。
  过河就拆桥,这招太狠了,没办法,名额就那么多,只好对不住大家了。
  刘备并没有孝廉、茂才(秀才)一类的上岗证,上边没人罩着,他怀疑自己就是下岗分流的对象(备疑在遣中)。
  实际上刘备的感觉相当准,因为朝廷这一刀就是冲着他们来的。
  老子为你拼死拼活地干,好不容易才熬成警察局长,一句话就让打发回家啊。
  刘备当然不乐意回家打草鞋,换谁都会骂娘的。
  骂人还是先放一边吧,先把饭碗保住要紧。
  问题是他爸不是李刚,不像曹操,有一个老油子父亲做靠山,不管风吹雨打都不怕。他只是事业刚起步的一个小人物,朝廷的龟孙随随便便发一个文件,就能轻易砸掉他的饭碗。
  
   (6)
  和曹操一样,刘备也想为国家做些事情的,当一个好官。
  和曹操一样,刘备也遇到了麻烦,不同的是,曹操遇到的麻烦很小,轻易就摆平了,刘备遇到的麻烦很大。
  他自己难以摆平。
  这个社会太黑暗,唯一的办法是找到督邮,打探点内幕消息,摸摸督邮的底牌,看他是想玩潜规则还是明规则,对症下药。如果能说说情,通融通融,把自己从黑名单上抹去,此事就有转机了。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混的,都不容易,有事好商量嘛!
  刘备来到督邮下榻的驿馆,低三下四地求见。
  没办法,前途捏在人家手里,人家是大爷,你就是孙子,即使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也得装一装。
  表演的需要,生活的需要。
  没想到一去,居然吃了闭门羹。
  督邮大人态度极其傲慢,连面也不愿意见,给出的理由也是怪怪的——有病。刘备态度再友好也没用,反正咱们公事公办,其余的事儿免谈。
  你刘备马上就要下岗分流了,和我谈什么谈?
  其实也不能全怪督邮。他怎么见你,见面怎么说?是说刘备同志,上面不会裁员,你安心本职工作就是了,争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还是说,刘备同志,由于你表现不好,上面决定裁员,由于你不幸上榜,活该你倒霉,我也没办法,请你多多理解。
  前者是撒谎,后者是放屁,都不能说。
  再说,他只是奉令办公,权力虽大,但都是领导给的,即使对你刘玄德的不幸遭遇深感同情,但也无权改变现实。
  所以,不能见刘备。
  所以,得罪了刘备。
  所以,刘备很不高兴。
  刘备同志满腔的热血,一把的希望,在督邮同志冰冷的拒绝中顿时化作了灰烬。
  但特派员大人忘了,得罪警察历来都没有好果子吃,何况得罪的是警察局长。县尉手上虽然没几个兵,但他手下有比兵更厉害的角色——兄弟,要修理你一个小小的督邮那是绰绰有余的。
  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饭碗被人砸得粉碎,换谁都不干。
  对刘备同志而言,他会更生气,老子的乌纱帽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下捡来的,又不是花钱买来的,而是在枪林弹雨中一刀一枪拿命拼出来的。咱好歹是个功臣,一纸通知,就让老子回到解放前,如此不识相,欠揍啊?
  太伤自尊了。
  自尊就像一个鸡蛋,表面坚硬、风光,但却一触即溃,里面流出的是伤心的液体。
  不惩治一下都不行了。
  心灵受到严重伤害的刘备,当然不会选择申辩,上诉一类的复杂程序,向组织反映问题(估计也没有用),他决心流氓一把,男人一把,豪气一把。对于小小的督邮,不用劳烦自家兄弟,自家动手就行。
  不当孙子了,这回要当大爷。
  愤怒不已的刘备带着人折回驿馆,直接冲进房间,对惊慌失措的督邮大人说:“上级首长(府君)叫我来请你过去问话。”
  督邮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刘备结结实实地捆绑起来。
  刘备把督邮拖到一棵大树下,不再和他搞理论辩论。
  他要的是公道,尽管督邮并不能给。
  说明一下,演义上说张飞鞭打督邮是不正确的,刘备虽然仁厚,是一代枭雄,却绝不老实,自古以来,老实人都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在我看来,即使是再仁厚的枭雄,再老实的百姓也有怒发冲冠的时候,发怒是一种态度,别人怒发冲冠为红颜,而刘备只为自己的工作。而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刘备。至于某些专家所说刘备是无理取闹、气焰嚣张的赳赳武夫,那是因为没有仔细分析史料所致。
  态度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但如果结果已经确定,态度就很重要了。
  刘备那时不过是25岁上下的青年人,血气方刚的,你惹他,比惹犀利哥后果还要严重。但坐惯了机关的督邮还想端一端特派员的官架子,吓唬面前这个年轻人。
  别冲动啊,别乱来啊,我可是纪委的人。
  那就打!
  打的就是你,估计边打还在爆粗口(那是肯定的)。
  历来纪委的人都是很牛的,看谁不顺眼就修理谁,人见人怕,哪有被人修理的道理?因此督邮还是不服气:
  上面要裁员,我有什么办法?你有本事找他们算账啊?
  找上面太麻烦,找你最方便!
  因此,不服气的督邮得到了让他更加不服气的的结果——接着挨打。
  越打越有劲。
  要知道,打人也是可以上瘾的——刘备原计划把他杀掉。
  遇到硬汉了。
  好汉不吃眼前亏,督邮不是好汉,也不愿意继续让自家的身体吃亏,开始大爷大妈地求饶。
  打到一百下的时候,刘备住手了。
  照这种架势搞下去,督邮大人可能就像散架的机器一样很快就要报废了。,毕竟是坐机关的人,缺乏体育锻炼,身体多半是亚健康,再加上刘备同志本身有两下子(后来斩徐州刺史车胄就是证明),外加满腔的烈火,鞭鞭带恨,鞭鞭带血,不打你打成变形金刚才怪。如果照正史所说的打二百下,以刘备同志不凡的身手,别说是人,估计就是鹅卵石也得打开花。
  活动那么久,手瘾也过足了,气也消得差不多了,住手吧。
  人家毕竟是奉命行事,真闹出人命案来,自己进入黑名单,事情就大了。刘备也知道冲动是魔鬼,刘备也知道冲动的惩罚。
  当英雄也罢,流氓也罢,人活着,就是为一口气。
  出气之后,刘备清醒了。
  你们不是要老子下岗吗?大爷还不侍候了!
  说罢,把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带着关羽、张飞三剑客一同绝尘而去……

  (7)
  回家种地是不可能的,当个体户更是不可能的,接下来该寻找新的工作。
  新的一天开始了,虽然并不比昨天更快乐。
  老实说,这个世界是很肮脏,很扯蛋的,但问题是刘备还没法去做扫除尘埃的扫帚,反而只能做扫帚下的尘埃。
  尘埃的命运就是被人扫地出门。
  这难道就是命运吗?
  不。
  刘备是一个执着的人。
  所谓的执着,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而刘备是就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打草席没出路,当混混没前途!
  怎么回头?!
  对于刘备而言,找工作不是问题,而找什么样的工作才是问题。曹操同志下课以后,如果他愿意的话随时都能再就业,而且尽是好工作。原因很简单,除了他本人的确有本事外,他背后有一棵大树罩着——他父亲曹嵩。说来真是一种黑色幽默,一向廉洁、能干的曹操必须由一个并不能干并不廉洁的爹当保护伞,才是施展自己的抱负,否则,他早就成为革命烈士了!中国的问题就是这样复杂,我们必须拨开层层迷雾,找到社会最本质的东西——人,确切地说是人际关系。一个人,你再有本事,没有人给你罩着,没人赏识你,没人给你机会,说什么也是白搭啊。
  年轻的刘备和同样年轻的曹操相比,志向并不比他渺小,但同样努力工作却换不来同样美好的结果,甚至是冰火两重天:曹孟德同志在洛阳北部尉的位置上杀了人得罪了权贵照常升职,刘备同志努力工作仍被人罚下场,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没有一个超人般能干的爹啊,也没有曹操同志那么广的关系网,因此,在仕途上进步极慢也就不足为怪了。
  这就是命啊。
  但刘备同志是不会认命的。公务员干不成了,正规军也不是了,他开始带着自己的兄弟四处打游击,命运之神很快又在向他招手。不久,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毌丘毅到丹杨(现在的江苏丹阳市)招兵,刘备被荣幸选中,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在下邳(现在的江苏邳州),遇到一股民军,经过一番激战,刘备同志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此他的能力也得到了毌丘毅的认可。
  毌丘毅是大将军何进身边的人,有他赏识,刘备同志的前途柳暗花明,豁然开朗。朝廷开始安排他当下密县的二把手——下密县丞。但刘备发现当这个二把手也没啥意思,没干多久,就弃官而去。
  不久之后,刘备又当上了高唐县尉,算来算去,刘备同志还是和县尉一职有缘啊,不过武将转业搞治安,也算是专业对口吧。不同以往的是,这次刘备的运气没那么霉了,上面没有红头文件来打压他,也没有可恶的督邮来找他谈话,由此,刘备很快又升职了,当上县里的一把手(县令)。
  正当刘备同志打算扎根基层,大干苦干的时候,他又遇到一件倒霉事,农民暴动队伍,又打过来了。估计这支队伍人数比较多,连刘关张三个猛人加一块儿都抵挡不住,最后高唐县失守。
  其实刘备同志的前半生,很不顺利的,从县尉开始基本上都是带着自家兄弟东奔西跑地打零工,在一个地方暂住一阵子,不久后又拔腿走人,运气实在不佳,直到遇到那个能协助他改变命运的高人——诸葛亮。
  县城在自己手上丢掉了,怎么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作为父母官的刘备当然得承担主要责任,县太爷肯定是当不成了。刘备又一次面临下岗,他决定去投奔自己自己的同门师兄公孙瓒。
  公孙瓒那时是幽州的降虏校尉,这个职务相当于幽州的省军区司令。但他这个司令非常牛气,比他的顶头上司(幽州牧刘虞)派头还大,常常不拿领导的话当回事,由于他手握雄兵,领导也奈何他不得。
  老同学来访,公孙瓒很高兴,但事实说明,公孙瓒同志的眼光是有点问题的:他的目光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认为这个老实的学弟还同此前一样,没啥突出特长,因此,随意安排刘备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衔儿。所谓的别部,就是主力部队之外的那些杂牌部队。
  
  (8)
  东汉、三国时期有许多级别不等的司马,最大的是大司马,地位略高于大将军,其次各级将军手下也有负责军政后勤事务的司。一句话刘备这个老同学还算不上不嫡系,公孙瓒只是安排他去杂牌部队,而且是担任副手。
  老同学的官帽也不是白给的,他让刘备和田楷一起去对付一个重量级的选手——袁绍。公孙瓒和袁绍是邻居,但两人却没有一般邻居那种睦邻友好、互相串门的习惯,也没有争当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打算,反而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经常带兵切磋武艺。
  公孙瓒给刘备分派的工作是和田楷一起为他夺地盘——青州。取胜后,田楷当上了青州刺史,而刘备依然在田楷手下帮忙,到了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终于当上了平原国平原县的县令。
  东汉万户以上大县的县官叫县令,小县的县官叫县长。
  在那个没有八荣八耻的年代,你不想不当贪官简直就不是人,刘备是人,他却不想当贪官。
  他是条汉子。
  那时全国灾荒遍地,粮食稀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许多老百姓吃不饱肚子,但这个情况在刘备同志管理的辖区是不存在的,因为刘备采取了一系列合理措施,外面积极抵御民变队伍的冲击,对内扫除土匪的骚扰。还广撒钱粮,救济百姓,与大家共建和谐社会。
  和以前一样,他一如既往地的想当官,一如既往地想当好官,还和以前一样,他一如既往地遇到了麻烦。
  找他麻烦的人叫刘平。
  这位老兄估计是平原县的一个富豪,就像现在的暴发户一样老喜欢狗眼看人低,除了有钱外,既没素质,也没品味。
  品味低一点不是你的错,只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还是一位好同志,但那位刘平同志偏偏不是爱学习的主儿,他喜欢找个把人发泄一下,把无知进行到底。
  很不幸,这次他相中的对象是新任领导刘备。
  很不幸,这次他的确看走了眼。
  他觉得这个刘备出身既不显赫,也没啥文化(不是士人),没啥名气,在他的手下混简直就是一种耻辱。因此,他决定给刘备一个教训——一个血的教训。
  刘平知道自己本事有限,他决定请一个帮手来帮助他完成这件有意义的工作。
  他请的帮手是刺客。
  刺客来到刘备的府邸,刘备毫无防备,还把他当做来访嘉宾一样热情款待,宾主双方在热情友好的氛围中举行了坦诚的会谈,会谈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重要共识,并取得建设性成果。刺客表示,通过此次会谈,让我认识到你就是传说中的好领导,好公仆,好榜样。最后刺客终于憋不住了,他不顾行规和职业道德,主动反水,向刘备亮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坦白交代自己此行的主要任务,并且检举揭发出幕后主使人,表示心甘情愿接受领导的任何处罚。
  刘玄德同志豪爽地把手一挥,大度地对这个失足青年表示:刺客同志,浪子回头金不换,以前的事情就让它随风而去吧,本领导既往不咎。你还是回到你工作岗位上去,安心生产、努力工作,争取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争取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贡献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连刺客都能化敌为友,看来刘备同志的人格魅力还真不小啊。
  综合刘备同志的种种表现,应该是全优。
  加油,刘玄德!
  试用期满后,刘玄德同志更上一层楼,升任平原国的的国相(平原相)。平原国是王国,平原相和太守平级,也就是说,刘玄德同志经过自己的多年打拼,终于跨入高级领导干部的行列。
  但他还有一件烦心事,就是自己的名气不够响亮。
  自己出生寒微,虽然有一个光荣的祖先,但年代久远,要人家从棺材里出来为你做形象宣传,估计很不现实。而且和曹操同志相比,自己以前也没有条件去找那些策划大师活动活动,让他们开开金口,写点刘备是个好同志刘备是个大黑马一类的评语来抬高身价。
  虽说劳动人民最光荣,但实际上劳动人民最卑微。
  好在,他现在已经不是劳动人民了,而是劳动人民的领导。
  他没搞这些公关活动,但他也要为自己说话——用政绩。

  (9)
  公道自在人心,久而久之,刘玄德同志还是声名远播。
  有一次北海国国相孔融遇到黄巾来攻,抵挡不住,叫部下军官太史慈来平原,向刘备求救。
  刘备又惊又喜,向太史慈说:“孔文举(孔融字文举),竟然知道世界上的某个角落还有我刘备啊?!” 
  孔融是名人之后(孔子的后代),自身也很有学问,属于文化名流(建安七子之首),承蒙对方如此抬爱,刘备自然也很仗义。当即决定派出3千兵去救,原本战斗力不咋的黄巾军看到救兵来了,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围。后来,他们竟然成为好朋友。
  和名人交上朋友,自然就是圈子里的人了。
  刘备,你已经不是无名之辈了。
  其实对刘备同志而言,他在公孙瓒哪儿虽然是打工性质,但收获还是不小的,除了升官,他还认识了一个人——赵云。
  朋友,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
  赵云,字子龙,常山国真定人(现在河北正定)。他一身都是胆,被蜀汉士兵亲切地称为虎威将军。演义中,他和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并列为五虎上将。当然演义毕竟是虚构的,实际上蜀汉并没有评选所谓的五虎上将,而是后世的人们出于对蜀汉英雄的敬仰,在心底里为他们颁发的荣誉。不管咋样,这五个人都是武艺超群的。
  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早年在郡衙当差。这里要解释一下,东汉的一尺没有现在一尺那么长,只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因此,赵云同志的标准身高大概就是1米84左右。初平二年(191年),猛人袁绍诈取冀州牧后,身为冀州人的常山老百姓反而不服新领导管束,他们一致公推赵云为头目,率领大伙去投奔袁绍的邻居——公孙瓒。
  这年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知道傍大款啊(袁绍实力强、名气大),对于赵云另类的举动,公孙瓒搞不懂了。
  真的搞不懂了。
  他忍不住好奇地问赵云:“我听说你们冀州的人都乐意听袁绍的,为啥你知道迷途知返,要来投奔我啊(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
  赵云回答很实诚:“天下大乱,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下乌鸦一般黑,我们也搞不懂谁是真正的主人(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我们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贤明的主人,谁好我们就跟谁。并不是因为我们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将军您(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赵云把公孙瓒比作心目中的太阳明主,公孙瓒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但高兴归高兴,他没有把关怀的阳光照耀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他也没有算重用这个年轻人,因为赵云并不是他特别喜欢的类型。
  公孙瓒是个贪图享受的人,他喜欢的是油腔滑调的地痞流氓、古惑仔。
  而真正的实力派他却敬而远之。
  其实公孙瓒的眼光一直是有问题的,赵云他不能用,刘备他不能用,却和一帮地痞流氓称兄道弟,最后不输得精光才怪。
  这一年,刘备来投奔公孙瓒,两人同在田楷手下做事,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刘备对赵云非常热情,就像老大哥一样关照。赵云为刘备主持骑兵业务,慢慢地,觉得刘备是一位宽厚仁慈的老大哥,可比那个鼠目寸光的老板公孙瓒强多了,便有心追随。
  但刘备此时也是公孙瓒手下的打工仔,并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地盘。
  虽说在这个黑吃黑的年代,挖人墙角是司空见惯,但刘备实在不好意思对老同学下手。
  跟不了刘备,长期在鼠目寸光的公孙瓒手下打工,赵云始终觉得窝囊,他开始寻找机会离开。
  不久,赵云兄长病亡,赵云乘机请假回家。
  只有刘备知道他是黄鹤一去不复返,心里倍感惋惜。赵云对刘备承诺:
  总有一天,我们会见面的。
  是的,总有一天,我们会见面的!
  
    第四章将腐败进行到底
  (1)
  中平元年(184年)对于黄巾军而言,的确是流年不利。生意还没开张,就走漏了消息,结果潜伏多时的卧底也被拔掉了,起义也成了早产儿。连夜举事取得了梦幻开局,却碰到了皇甫嵩、朱儁两个猛人,于是,短短半年不到,颍川的波才没才了,南阳的张曼成也没成了。
  人数占优、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被人翻盘,三路人马损失两路,难怪不得有人说,黄巾军是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队伍中,战斗力最差劲的。
  此言不虚。
  只剩下冀州的张角兄弟了,这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虽然他们三兄弟是整个义军中规模最大的,其实带头大哥的日子一点都也不好过。
  朝廷首先派出卢植和他们作战。
  卢植是刘备的老师,出道以前就很有名,但他的名气却不是因为打仗,而是因为学问。
  卢植,字子干,生于公元139年,涿郡涿县(现在的河北涿县)人,和刘备是老乡。年轻时拜当时的儒学大家马融为师。马融是不仅是经学泰斗,家庭背景也特别深厚——外戚。
  马融作为一代宗师,门徒很多,常常达千人的规模。他也不可能一一耳提面命,因此,他采用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考察自己的学生:前边教学,后面却安排美女翩翩起舞,寓教于乐,搞趣味教学。结果,有许多学生被这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所吸引,把持不住,思想开小差,根本不知道老师的教学内容为何物,这样这样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学生自然是不可能受老师喜欢的。而马融就从中明辨学生优劣,禁得住美女考验的,重点培养。
  卢植是众多学子中最特殊的一个,该生虽然没有接受什么先进性教育,可却是新时代的柳下惠,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认真回答问题,心无旁骛,目不斜视。对美女婀娜舞姿,硬是咬紧牙关连看都不看一眼(未尝转眄),权当美女不存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比现在的三好学生还三好学生。
  这年月,是男人都好色,要找对女色毫不动心的人物,真比大熊猫还稀少啊!大师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把他叫到一边(入其室者)开小灶,单独培养。
  名师出高徒,有老师的悉心栽培,卢植同学想不进步都难,最后自己也光荣地成为儒学大家。卢植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学问家是如何炼成的:经得住考验、奈得住寂寞。
  卢植是个好学生,但也是很有个性的,当初大将军窦武拥戴刘宏继位,顺便为自己谋了点私,封了个闻喜侯的爵位,文武百官都表示理解。
  公私兼顾,可以理解。
  可卢植就偏不理解。
  为了表达自己的不了解,他还上书,连讽带刺,把大将军挖苦了一番。
  总体上看,卢植这个人学问好、品德好,是没啥缺点的,照现在的标准,荣誉称号都不知会得多少个,但在万恶的旧社会,这绝不是什么优点,相反还可能是为他带来麻烦的缺点。
  大将军掌握军权,是仅次于皇帝的二号人物,如果碰巧皇帝年幼,不能理政,大将军就是一号人物,有时比皇帝活得还风光。
  而窦武拥戴刘宏时,就那么巧,刘宏恰恰是十二三岁的小学生,小鬼当家,那是电影。
  而这是现实,是政治,没有雷同,没有巧合。
  你说窦武牛不牛?
  鸡蛋碰石头,这就太自不量力了,要知道那时候的卢植不过区区一个平头百姓而已!
  读到这里,网友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平头百姓怎么会上书呢?
  在大家印象中封建社会总是专制无比,万恶无比。上书讨论国家大事是朝廷大臣的本职工作,百姓连发言权都没有,遑论是上书献言献策了。一句话,你一个平头百姓怎么有资格上书呢?
  我要告诉你,这是误解。老祖宗虽然落后一点,封建一点,专制一点,但绝不是书本上宣传的那样一团漆黑,一团糟。老祖宗也主张发扬民主,也鼓励言论自由,只要你不辱骂皇帝,不呼喊推翻政府之类的反动口号,不贴反动标语,不说儿童不宜的敏感词语,一般上书参政议政,持一点不同政见,都没事儿。皇帝大人胸怀天下,难道还包容不下你们几个异己分子?
  汉朝成立时,汉高祖为了更好地了解民情民意,广开言路,还特意规定凡是老百姓有心里话要说的,有合理化建议要提的,可以直接上书皇帝。如果一不小心奉献出一个金点子让龙颜大悦,说不定还有意外惊喜——拜官授爵,录取当公务员。
  为鼓励大家踊跃地献言献策、参政议政,皇帝还制定了具体的服务标准及配套措施,比方规定凡是老百姓要上访的,全部坐专车(公家的车马)接到京师,连车票钱都不用花。到了中央也不用担心坐冷板凳,无人理睬,那时虽然没有信访局,却早就有专人(卫尉手下的公车令)负责接待,一站式服务,绝不用担心上访遭遇推诿扯皮,十天半月无人理睬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虽然民主集中后权力都捏在皇帝手里,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被采纳,但普通小老百姓能有机会近距离地向皇帝大人倾诉心声,咱们大汉子民真的很幸福。
  
    (2)
  老祖宗赋予的民主权利,为什么不好好用用?所以,平头百姓卢植直接上书畅所欲言了。
  好在大将军虽然不是皇帝,却也胸怀天下,大人大量,没和他一般见识。
  虽然上书没什么用,但卢植却出了一次风头。
  这次,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朝廷派他以北中郎将的名义带几万人,去啃最硬的骨头。
  遇上硬通货了。
  张角这位平时无所不能的天公将军一下子现出原形,连战连败。要知道,从人数上讲,黄巾军是占有绝对优势的。
  卢植步步紧逼,张角只好退到广宗(河北威县)。现在,他还不用太悲观,他有10多万人不说,还有外援——弟弟张宝在下曲阳活动,手下也有10多万人,大家成犄角之势,可以互相策应。
  看来要打攻坚战了。
  卢植也没闲着,忙着挖壕沟、制作云梯等准备攻城。
  攻下广宗,自己将建立不世之功,载入史册!
  有理想,有追求,好好努力吧。
  这时候,皇帝派小黄门左丰到前线慰问视察,而卢植的名将之梦就是从那一刻宣布结束的。皇帝派来的人,就相当于后世的钦差大臣。在电影电视里,挂这种头衔的人,走路时都是望着天花板的,牛气无比。
  东汉的宦官之所以名声大噪,彪炳史册,那是因为他们似乎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国家繁荣,他们可以把它弄萧条;国家萧条时,他们可以把它灭亡。
  个个都是极品,都不是省油的灯。
  左丰自然也不例外。
  对付极品唯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曲意奉承。按官场通行潜规则,领导视察,自然要是一边嚼着大鱼大肉一边听汇报工作,总之,光在精神上靠拢是不够的,后勤工作一定要搞好,当然,还必须来点实惠的,比如金银珠宝土特产什么的。总之,要让钦差大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一套完整的接待工作才算完成。要知道人家从大老远的京城风尘仆仆地赶来,也是很辛苦的。
  官场就是江湖,江湖规矩千万不可坏,否则,吃不了兜着走。
  
  可卢植同志明显不上道,他满脑子就一根筋,根本没有拉关系走后门的概念,别说是吃大鱼大肉、生猛海鲜,能上工作餐都不错了。
  至于送礼,更别提了,想金银珠宝?做梦吧你,萝卜我也不想送一个给你。
  什么钦差不钦差的,芹菜还差不多,公事公办都不错了。
  也不能全怪卢植同志吝啬,毕竟非常时期(作战),卢植同志实在是手紧: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
  老子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东西送你?凭什么送礼!
  左丰同志此行,高兴而来,失望而归,两手空空,实在悲痛。
  接下来就是卢植的受难时间。
  左丰决心化悲痛为力量,他回到皇帝身边,打了个小报告:广宗的反贼没几个,可卢植成天除了躲在营帐里吃好喝好外,就是出工不出力,是不是要等待上天来收拾反贼啊(以待天诛)。
  报忧不报喜,就想报复你这个铁公鸡一下。
  小报告虽然小,威力无穷。
  皇帝大人也跟着悲痛了一把。
  张角闹腾得厉害,老子连觉都睡不好,你还敢消极怠工,这还了得!你以为老子是好糊弄的啊?
  皇帝很悲痛,后果很严重。
  很快卢植被解除职务,押解回京,差一点脑袋搬家(减死一等)。最后如不是皇甫嵩伸出援手,拉他一把,他只有把牢底坐穿了。由此可见,搞好和钦差大人的感情交流是多么重要。
  文人胆小怕事,放不开,那就派一个粗人上。
  灵帝很快派出一个胆大的——东中郎将董卓。
  董卓,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大体都知道他是一个集野心家、阴谋家、变态狂外加大色狼多种桂冠于一身的大坏蛋,而且才能平庸(不会打仗),为人狂妄,可我要告诉你,那不是历史的真相,历史上的董卓是一个猛人,不光会玩阴谋,也很会打仗,是个地地道道的猛将。
  
    (3)
  董卓,字仲颖,出身于陇西临洮(今陕西岷县)的一个豪强之家。岷县属于凉州,是一个特殊地区。地处边远,汉人、羌人、胡人多民族杂居,也是治安热点地区。那儿的民风总体上是非常剽悍的,加上凉州土地贫瘠,条件艰苦,耕种技术落后,因此,地里也没啥土特产。像其它地方那种男子耕田,女子织布的情形是很难见到的。
  不干农活干什么?
  操练武艺,准备打仗。
  不是开玩笑,作为治安热点地区,学点武艺,可以强身健体、正当防卫不说,还可以挣钱来养家糊口——因为东汉实际上是实行的募兵制,当兵是一种职业,打仗是一种工作,上班就有钱拿。
  董卓自小生活在这种地方,有人据此认为他是混血儿,是不是杂种不好说,但放纵任性、粗野凶狠和胡人有几分相似倒是真的(尝游羌中,性粗猛有谋)。
  和其他胡人相比,董卓的优势还是明显的:他识文断字,在贫穷的边远地区,也算是个文化人。他身材魁梧,是个大力士,还通晓武艺,骑上骏马,能带着两鞋弓箭,左右开弓,功夫实在了得。
  有本事,外加有脾气,因此,无论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怕他。
  慢慢的,董卓在当地混出了名气,逐渐成了当地风云人物。
  董卓是很机灵的,羌人不招惹董卓,但他却主动访问羌人部落首领,目的很单纯——和他们交朋友。羌人豪帅也不傻,他们也积极回访董卓,人家也不是打空手白来,而是牵牛赶羊地来。
  董卓虽然为人凶悍,但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豪爽大方,凡是来客,必然宰牛杀羊,好酒好肉地款待,大家在酒席上共叙友谊,把酒言欢。
  时间一久,大家觉得董卓这个人不光够义气,而且很有点本事,因此对他既畏惧又感激,都乐意听他调遣。他热情待人,人家也给予他丰厚的回报,甚至还有人牵着一千多头牛羊来送给他。
  此时的董卓,已经有了长远的打算,他不光网罗羌人,还对本地零散势力进行兼并重组,作为自己日后起家的本钱。
  家庭出身好,再加上他特别能混,很快,他在本地的名气愈发大起来。
  人怕出名猪怕壮,政府正为本地日益恶化的治安形势头痛呢,看本地出了这么个优秀人才,自然不能让他闲置报废。而能镇住那些流氓强盗的,也只有他这号猛人了。
  州郡政府开始请他出来做一些剿匪捕盗这类的工作,他本人也不负领导期望,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大概是167年,董卓因为家庭出身好而当上了一名特种兵——“羽林郎”。所谓的羽林郎,隶属于大名鼎鼎的羽林军。汉朝的羽林军,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军,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是皇帝的两大警卫主力部队(另一支是虎贲营)。
  东汉的羽林军一般维持在二千人规模,其中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这样看来,羽林郎可以算是皇帝的贴身警卫了,比羽林骑更吃香。
  羽林军作为皇帝的警卫部队,是职业兵、贵族兵,待遇优厚,因此,士兵挑选标准也极其严格,具体说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挑选人才:
  一:选自从军死事之子孙,就是说选军烈士的家属,称为羽林孤儿,政治靠得住。
  二:选自征战有功者,即所谓的军事过硬。
  三:挑选来自六郡、三辅地区的良家子,主要是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六郡的武林高手。所谓的良家子,即良民子弟,也就是家庭出身要好。像现在很吃香的生意人、有红包拿的大夫、工匠啊什么的那时都是下等人,想混进宫来当兵保卫皇帝那是没戏的。一句话,英雄也是要问出路滴。
  以上三点归纳起来就是:政治上特别过硬、军事素质特别过硬、家庭出身特别过硬。
  想当羽林军不容易啊。
  董卓的父亲担任过纶氏县的县尉,董卓本人也担任过凉州的州郡公务员,属于又红又专一类的人物,他不当选谁当选?
  于是,董卓由边远之地的凉州来到京师洛阳。
  时来运转了。

  (4)
  董卓这个人的交际能力是很强的,在京师他碰到了伯乐——名将张奂,张奂是他的老乡,对他的才干十分欣赏,当即推荐他到自己军中担任司马(参谋),到边疆效力。
  因为那时的凉州比较很不安宁,具体说就是羌乱。
  展示自己的机会来临了。
  羌族部落在光武帝同志解放陇西时,一分为二。西羌留青海,东羌迁入关中,受护羌校尉领导。但由于东汉对这些少数民族兄弟不但没有什么优惠的民族政策,反而不断地压榨,导致羌族人不断地反叛。
  而面对羌人的反抗,东汉政府只有一个办法——镇压。
  以前的董卓只是参与剿匪捕盗一类的治安清剿行动,这次可是大规模的军事平叛行动,董卓,你行吗?
  董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永康元年(167),几支羌人队伍大举入侵关中地区,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前往作战。二人不负众望,结果如下“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余人”。
  董卓同志长期驻扎边疆,经历了大小一百余战,为边疆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才朝廷当然得表示表示了。
  作战胜利后,董卓升为郎中,还获得九千匹缣的奖品,可别小看这缣,它是双丝的细绢,在汉朝还可以当钱用的,实在很珍贵。董卓同志仍然很仗义,把朝廷的犒赏全部分给士兵,他的说法是,功劳虽然是记在我的名下,但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啊(为者则己,有者则士)!
  如此豪爽,自然为他赢得了极高的人气。
  
  战事结束后,他先后任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这些职务虽然都是地方官,但都有实权,而且远离政治风暴的中心,在自己地盘里随便怎么闹腾都没人管你,活得像土皇帝一样,实在很潇洒。
  其实董卓除了外表粗犷一点以外,他内心一点都不粗,可以说他是粗中有细很有心计的人。那些年,朝廷里党人和宦官忙于斗争,他这个党外人士既没有加入战火,也没有在一旁看风景,他也很忙,忙于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后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成为了东汉王朝的掘墓人。
  黄巾起义的时候,董卓还是一名的悍将加福将,留给大家的印象极佳。同时政治上也是过硬的,所以皇帝决定把不听招呼的卢植调下去,派董卓上。
  董卓对付张角,他们一个是实干家,会打仗,动手能力强,一个是理论家,会传教,理论基础扎实。
  皇帝大人认为,实干家董卓胜算很大。
  但灵帝忘了一点,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
  董卓虽然很会打仗,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运气太差,一到战场,还没怎么表现,就被张角打了个稀里哗啦,表现如此不给力,气得皇帝大人鼻子直冒烟。
  
  灵帝是个性急的人,他眼里容得下沙子,却容不下失败。
  董卓还没来得及改过自新,戴罪立功,皇帝的处罚通知很快就下发了:
  免职,抵罪!
  还是派皇甫嵩上吧。
  184年8月初3,灵帝下诏让皇甫嵩负责剿灭张角。
  10月,皇甫嵩终于等到了机会——张角不幸病逝了。
  不少专家说黄巾军是被官军的优势兵力所打败的,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实际上绝大多数时间,黄巾军兵力一直占有绝对优势。
  黄巾军之所以败,是败在战斗力上,在官兵素质上技不如人。
  现在回头看看皇甫嵩队伍构成:A: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手下一共3500余人;B:三河骑士,即京师附近的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三地的骑兵。外加皇帝曾经拿出西园御马来赏赐大家,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皇甫嵩的队伍应该大部分甚至全部是骑兵,手拿刀、剑、矛、戟等先进武器,而农民军大部分是步兵,手里的杀伤性武器是武锄头、镰刀、棍子、棒子等,两相对照高下立判。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唯武器论是不对的,不谈武器而搞精神胜利法也是不对的。
  骑兵对步兵,就好比是现在的装甲车对步兵一样拥有绝对的优势,横冲直撞就是了。
  武器先进,机动性强,外加将领指挥有方,战役的最终结果是不难判断的。
  第二回合的战斗开始了,对广宗的黄巾军而言,也是最后一个回合的战斗。
  在这场事关双方命运的决战中,战况十分惨烈,双方很快呈现出缠斗状态。所谓的缠斗,就是死死缠在一起,苦苦相斗,没有结果就不算完。
  从拂晓到黄昏,没有休息,没有饭吃,差不多一整天都在战斗,谁受得了?
  缠斗,对官兵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他们以骑兵为主,不怕;而对黄巾军而言,是很不利的,因为他们是以步兵为主,这种打法能让人崩溃。你想啊,别说是让你一整天跑来跑去、舞枪弄棒地打仗,就是让你做连续不断地做一天广播体操你也觉得累啊。
  张梁的部队溃不成军,包括他本人在内,被杀被俘的竟然有3万人。也难怪你如果被骑兵死死缠住,要想突出重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无论腿多长跑得有多快,哪怕跑得比罗伯特比刘翔还快也是跑不过战马的。
  还有5万人走投无路,淹死了。
  皇甫嵩接了来的目标是下曲阳(河北晋州)的地公将军张宝。虽然张宝也有10万大军,但双方的交战过程是在无啥可写,那就直接说结果吧:
  11月,张宝也重蹈其兄长的覆辙,10万人全军覆没。
  自此,由张角同志领衔主演的这场武装斗争大戏终于以悲剧性的结尾落幕了。
  不到一年时间就摆平了张角,皇甫嵩很高兴,皇帝也很高兴。
  
    (5)
  张角按平了,皇帝大人的伤也好了,按中国人的习惯,伤好了,疼也就忘了。
  接下来,接下来的工作,是该干啥还干啥!
  以前我说过,汉灵帝刘宏是个千年难遇极品昏君,除了享乐,几乎什么都不会。事实上我说错了,汉灵帝除了,至少还有一门技术特长——理财。
  当然,是为自己理财。
  鉴于这次镇压黄巾军花销太大,国库的开销自不用说,刘宏连私房钱都掏出来了,实在叫他肉疼不已,于是汉灵帝决定,堤内损失堤外补。
  怎么给补法是个问题。
  还是皇帝的“爹妈”点子多,他们抠破头皮终于为儿皇帝想到一个金点子:加田租,一亩地加十钱,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发财就那么简单。
  当然,这是一个馊主意。
  当然,这也必须执行,国家需要,皇帝私人也需要。据资料显示,西汉的全国的土地有5亿7千多万亩地,东汉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应该高于此数,因此,灵帝此举就可轻松入账50多亿钱。
  想钱想疯了。
  更疯狂的还在后头。
  185年的二月,洛阳南宫的云台及乐成门发生了火灾。机会来了,刘宏又亲自下一剂猛药,下诏征用天下的奇花异草,怪石古木,搞灾后重建。
  请全国人民伸出你援助的手,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当然皇帝大人也不是白拿,要付费的。
  既然是皇帝大人发出号召,那就执行吧。
  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经过层层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广大州郡父母官的头上。
  但他们千辛万苦地把东西运到京城时,才发现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原来,负责验货的质检员是黄门常侍(也是宦官),这些人工作态度极其认真,极其负责,对质量的要求也极其严格:凡是地方上送上门的东西,基本会都判为不合格产品,既然是等外品,那就按等外品的价,打一折出售,不够之处,要么自己跑腿回老家重新采购,要么花高价把这些等外品又重新买回去。
  强买强卖,不卖还不行,皇宫禁地,不兴公平交易,也没人维护市场经营次序。
  所谓权力在我手里,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父母官被人妖当猴子耍了,问题是被人耍了你也毫无办法。
  事实上,直到最后,传说中的皇宫还是烂尾楼一座。
  看来还是搞工程来钱快啊。
  对皇帝而言,低买高卖,实行循环经济,这笔买卖实在赚大发了,藉此一项,刘宏同志就可跻身商界名家的行列,供后人敬仰膜拜。
  追求是无止境的。
  刘宏同志又积极开动脑筋,把触角伸向公务员。事实上在黄巾起义爆发前的公元178年他就搞过西园卖官,帝国的公务员位子,除了皇帝职务不卖,其余的不分大小,都卖,且公开销售,价格公道、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后来黄巾暴动后,自己被迫摁下了暂停键,停业整顿了一段时间,张角挂掉了,自己的又手紧起来,手一紧,心就跟着痒痒的。
  第二次西园卖官正式挂牌上市喽!
  
  (6)
  当然这次变了点花样,不再叫卖官,而是换了一个马甲叫募捐,所谓的换汤不换药是也。朝廷规定,不管是高档次的州刺史、太守,还是低档的孝廉、茂才(秀才),不管是谁,凡是想当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一律先赞助一笔诚意金,美其名曰:修宫款和助军款。
  修宫款和助军款,顾名思义,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建设,人人有责,这两项收费冠冕堂皇,叫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谁都赖不掉。
  当然,具体是不是专款专用,那只有鬼才知道。
  捐款的具体情形和菜市买菜差不多,品相好的,贵点,品相差的,便宜点。一般说来,一个地方好一点太守也就是二三千万的样子,依次递减,当然,这只是参考价,至于最终的成交价数额是多少,可以和皇帝的经纪人(宦官)联系,好说好商量,精明一点的,还可以砍价,能省一个算一个。
  到后来,所有的岗位都必须经过赞助,才能赴任,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太守县令,也必须如此。
  天王老子都不认,我刘宏只认孔方兄!
  当然,如果你说我拿不出这笔钱,不想干,怎么办?
  皇帝的回答很简单:
  “不行,老子赏给你的官帽,你想丢就丢啊?必须干,不干也得干!”
  天下还有强迫人家当官的啊?
  有,不当不行滴,谁让人家是皇帝呢?
  许多人接到任命,只好上任,拿不出不要紧,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管百姓拿就是了。对自己而言,让你当官发财都不干,那是大傻蛋。
  不管是清流还是浊流,在利益面前都一个样,不入流。
  众所周知,东汉卖官最出名的非刘宏同志莫属,但众多买主中最出名的是谁呢?
  我知道你想说谁,但我要告诉你,那人不是曹操的爹曹嵩——尽管他是最大方的买主。
  是崔烈。
  说起崔烈,在历史上大大地有名。此君的名气,既不是因为学问做得好,也不是因为公务员当得好,善于改革创新,能鞠躬尽瘁,也不是因为搞过发明创造,有什么科研成果,更不是沙场立功,马革裹尸。
  以上几条,统统不是。
  他的出名,是和一个热词紧紧联在一起的——铜臭。
  该同志原本没啥恶名,但自从买官以后,一下名声大振,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呕吐的对象。
  
  崔烈,冀州名人,出生于晋州望族之家。本人先后当过太守、部长(九卿),按说人能混到部级高官也算是事业有成了,该知足了,但该同志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冲刺——司徒!
  东汉的三公都是虚职,贪图虚职的人,都是虚荣心在作祟。
  有理想、有追求,不过,崔先生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还面临着一道坎。
  前面说过,在灵帝手里混,光有能力是不行的,光有关系也是不行的,还得有钱。
  想当官?可以,但对不起,请先付money!
  后来的事实说明,崔烈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实干家——为自己真抓实干。
  但按当时的价钱,当司徒的价码是一千万钱,由于买主踊跃,市场上竞争激烈,三公职位一直呈供不应求状态。崔烈是士人,但他不傻也不痴,面临困难,不等不靠,自己积极想办法找门路。
  找来找去,终于通过汉灵帝奶妈程夫人的熟人关系,使皇帝答应,让一个五折的友情价(500万)。
  正式任命那天,汉灵帝亲自主持仪式。
  汉朝朝廷聘用三公叫“拜”,光凭这个字听上去就十分客气,十分舒服。事实上也是如此,咱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什么事情都讲点排场,何况是总理就职典礼,更不能马虎。比方说皇帝拜张三同志为三公,不是随随便便发个通知贴个广告就行的,就像现在任命政府高官一样,先召开中层干部大会,由组织部的人宣布上级领导决定,还要当众颁发委任状,然后新领导讲话,人民群众鼓掌欢迎,一个领导的就职故事才算完。
  由于三公是政府的总理,其就职典礼就更为隆重:由最高领导——皇帝亲自主持,并且召集全国县处级(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参加,这些县处级干部统统要向新任的领导下拜行礼,自报姓名、官职,做一番自我介绍,说一番多多关照之类的废话,大家就算相互认识了(其实人太多,一一认识是不可能的了,过目即忘倒是很正常)。然后由侍御史(监察官)向其颁发聘书、公章(印绶)等等,这时,张三同志还不能直接伸手去接,他必须玩一次谦虚——假意推辞(礼让)三次,然后才能装作极不情愿地接受。这样,一套冗长的三公就职大典才告一段落。如此演戏,真累啊。
  就职典礼搞得隆重,三公们平时的礼遇也不差。文武百官见到张三,要向领导下拜行礼,不能不懂文明礼貌,即使是皇帝大人见到张三,也要给足面子:如果皇帝是坐着的则需要起身,大家互致问候;如果皇帝大人坐在车里,还要亲自下车相见,拉拉家常,套套近乎,增进感情。三公活得如此风光,实在是很拉风。
  拉风是拉风,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例外的,比如张三带兵打仗,需要晋见皇帝,那仪式就不再是风光,而是可怕了:上殿时,要由皇帝的特种警卫——虎贲卫士手拿兵器(戟),交叉架在张三的脖子上,才能朝见皇上,如此搞法,活像押犯人,相当凶悍。那仪式相当于是给你一顿杀威棒:小子,手头有兵了,规矩点,不然老子随时废了你。以至于后来牛气冲天的曹操同志在许县享受如此礼仪晋见汉献帝后,也吓得虚汗淋漓,发誓再也不去那个鬼地方了。
  
  面对崔烈这个关系户,皇帝突然有些懊悔地对左右亲信说:
  “可惜啊,这么紧俏的位子,真是后悔自己没有再稍微卡紧一点,至少可以卖一千万的好价钱(悔不小靳,可至千万)!”

  (7)
  也难怪,一千万的东西挥泪大甩卖,谁都觉这笔生意亏。
  程夫人却有点生气了,她对皇帝说:
  “哎呀,人家崔烈是冀州的社会名流,还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掏腰包,你还不满意啊?”
  原来如此啊。
  原本是暗箱操作的事情,如今一曝光就不好玩了,崔烈同志的无形资产(名誉)立即应声下挫。崔烈同志是个好面子的人,外面老唧唧歪歪的毕竟影响不好,他崔先生心里也有些忐忑。过了一段时间,他忍不住问儿子崔钧:“我终于做了总理(三公),外面的群众有什么看法啊?”
  “父亲大人啊,你以前在群众中口碑不错(少有英称),现在当上总理,全天下的人都感到失望啊?”
  “为啥?”
  儿子快人快语,回答得十分经典,差点没把他肚子气破:
  “大家都说有股铜臭味!”
  真的一举扬名——臭名。
  铜臭一词由此流传开来,至今仍然焕发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大家可不要忘记崔烈先生的功劳啊。
  连儿子都拿自己开涮,这个领导当得太失败了。
  深感做人失败的崔烈恼羞成怒,再也不顾忌什么总理形象了,操起大棒子就打。
  但儿子也是副部级的武官——虎贲中郎将,平时主管的是另一支和羽林军齐名的警卫部队——虎贲郎。
  父亲大人搞棍棒教育,崔钧不敢还手,跑还是会的。
  崔先生平时坐机关搞惯了,身体素质不高,当然跑不过部队上的人。
  连气都没处发的崔烈更加生气:“死鬼,老子打你几下都要跑,你还有孝心没有?”
  儿子的回答更绝:“父亲大人啊,你若用小棍子打我,好说;你搬这么个大家伙来对付我,搞家庭暴力,我只好跑了,那也是为了成全你的名声啊?”
  崔烈是社会名士,会书法,会写诗,但这个书呆子办理政务却是一塌糊涂,属于典型高分低能型选手。
  当时东汉的一大心病就是西羌问题,凉州兵乱。反反复复,延续80来年,虽然这些胡人也没有夺取刘家江山计划,但老是被人家拿钝刀子戳来戳去的,也是很烦的。
  怎么解决,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作为丞相级别高官的崔烈也发表了自己的高见:既然凉州爱兵乱,放弃凉州就没事儿了!国家也和平了、社会也和谐了,百姓也幸福了,领导也放心了,士兵也不打败仗了,总之,大家都有好心情了!
  一语惊四座!
  官员们震惊之余,也反应过来,板砖满天飞。
  于是崔烈同志骂得酣畅淋漓、体无完肤,也算狠狠地出了一回风头。
  
  后来,崔烈同志改任太尉,但好景不长,被曹操同志他爹用钱(一个亿)活生生地比拼了下去(代崔烈为太尉)。
  哎,想不到万恶的封建社会,抢生意的也这么厉害,连当总理都没有安全感啊。
  后来董卓进京时,这位崔先生倒是一心想为董卓大人奉献余热。但是董卓对他这位大名人似乎很不感冒,因为他发现崔先生的儿子似乎比他更有骨气——崔钧在外地怂恿袁绍起兵讨伐他。
  于是董卓当即决定崔先生吃饭——吃牢饭(收烈付郿狱,锢之)。
  董卓倒台后,崔先生重获光明,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当上了首都城防司令(城门校尉),但好景不长,还没等崔先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董卓的徒子徒孙李傕等人又打进来了,开始反攻倒算,崔先生这个手上没兵的光杆司令,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被杀。
  生也罢,死也罢,好歹出名了。
  好也罢,歹也罢,总算是结束了。
  真不知崔先生感觉如何?
  
  
  
  
  
  
  崔先生是官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也有不好那一口的。
  比如洛阳人司马直,接到就任巨鹿郡太守的通知,还没等他来得及和亲朋好友庆祝一番,马上就被告知必须友情赞助一笔助军款、修宫款,考虑司马直先生经济实力有限,皇帝的经纪人也特别体贴地开出了一个友情价,原价2000万钱的位子,只要他出300万钱就可以走马上任了。这么温柔实惠的价格,换一般人想都不要想。
  可300万钱,对于司马直同志来说,无异于一笔天文数字,上哪儿找去?就是当裤子也拿不出啊!
  宦官很诚恳地告诉他一个秘方:
  不用当裤子,也不要自己掏腰包,可以先赊账,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只需要在老百姓身上打主意就行!
  这不是盘剥百姓吗?一向清廉的司马直同志当然不肯接受。
  唯一的办法只好不要这顶乌纱帽。
  于是,司马直同志想了一个办法,装病。我体弱多病,实在不堪重任,求求你们就饶了老夫吧!
  饶你,才怪!
  司马直的立场很坚定,但上级领导的立场比他还坚定,司马直同志,组织是相信你的,不管你是真有病还是假有病,你都必须按时到岗,为人民服务是你义不容辞的义务,不准耍花样!
  领导下死命令,这下司马直同志没辙了,病号是当不成了,就只好当父母官了。半路上,悲愤交加的司马直终于豁出去了,他向皇帝大人上书,痛斥朝廷乱收费乱摊派的无耻行径。然后选择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抗议——自杀。
  当官逼出人命案,这事儿玩过火了,皇帝也受到震动。只好下令暂时停收修宫捐(暂绝修宫钱)
  不管咋样,刘宏同志的生意是做得风生水起,加税,卖官,修宫殿,面面俱到,一样不落。国家虽然贫困潦倒濒临关门,但刘宏同志已经到了数钱数到手抽筋的境界,而且自个儿的钱根本多得没处放了。
  已经是天下最大的财主了,够可以的了,但他还是不满足。
  除了打百姓的主意,打公务员的主意,刘宏还把手伸向了国库,打起了国家的主意。
  刘宏在御花园兴建了一座万金堂,把财政部(大司农)所管的国库东西统统搬空,自己用着顺手。
  什么国家不国家的,都是老子的,老子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钱多了,有时也是麻烦事,比方说储藏问题。
  不过,作为理财专家,刘宏很快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存到中常侍、小黄门家里,每家放它几千万,虽然不像存银行一样有利息,但无事看看也是一种乐趣。
  除了不住地攒钱、存钱,刘宏还涉足投资领域。
  他要投资的不是股市债券而是传统暴利行业——房地产。在他母亲董太后的支持下,他利用搜刮来的钱财在老家买地皮,修房造屋,准备大干一场。
  爱金钱,很正常,爱豪宅,很正常,是人都爱,问题是你是皇帝,坐拥世界上最豪华的别墅——皇宫,居然还要大兴土木,脑袋真的坏掉了。
  连皇帝的脑子都坏掉了,国家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之所以没有立即垮掉,那是上天还有一双眼睛,要让他死得更加痛苦,更加难看。
  原以为张角兄弟死了,一起都结束了。
  接下来应该有几年消停的时间好好享受。
  几年?一年都不到!
  好戏才刚刚开锣呢!
  皇帝没想到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张角倒下去了,又有数不清的张角站了起来,没有一点消停的迹象。别的不说,光说他们的旗号就够吓人的:
  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文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举不胜举,眼晕了吧。由于文化水平有限,大家把骑白马的叫做白骑,把眼睛大的叫做大目,把胡子多的叫左髭,把会一点轻功的叫飞燕。虽然不如天公将军、地公将军那样响亮,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得人民群众喜爱。
  大家以张角同志为光辉榜样,纷纷揭竿而起,很快便成遍地开花之势。
  而且好汉也特别会拉队伍,吼一嗓子,动辄就跟来几千人,但那只是保底数!稍微像样一点的也有二三万人。
  这些还不是最厉害。
  势力最大的几家甚至有百万人,比如张燕的黑山军,比如后来的青州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他们的偶像张角拉人头还厉害。虽然打仗的水平不咋的,但数量一多,玩人海战术,四面出击,让你招呼都招呼不过来,让皇帝大人头疼不已。
  国家如此混乱,责任在他这个家长。
  活着,表面风光,实际上是生不如死,对于皇帝是如此,对于东汉公司,更是如此。
  
  东汉时,全国分为13个州,徐州是一个州名。辖2个郡、3个王国,六十二个县。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郯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州东。 
  而彭城,是指徐州的彭城国,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即今江苏徐州。
  当然,我笔误了,根据三国志,应该是193年末,曹操徐州屠城十余座。
  欢迎共同探讨!

 第五章:后宫也疯狂
  
  
  
  (1)
  天下乱了,真是什么倒霉事都有,灵帝欣喜地发现,除了张角这类的阶级敌人出来折腾外,自己手下的员工也不安分守己了。
  公元188年五月,冒出三个人来,险些要了皇帝的命。
  这三个冒险家的名字是: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的周旌。
  几个人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准备开创造反工作局面。王芬同志的如意算盘是带兵杀掉宦官,绑架并废黜皇帝,自己当开国功臣,甚至他连皇帝的候选人名单都拟好了——合肥侯刘某。
  但造反这样的大工程,利润和风险总是成正比的,就像阿迪力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掉下去,连骨头渣儿都不会剩下。
  实际上,王芬是没资格动手的,枪没几条,将没几个,而他找的狐朋狗友既不是少林派也不是武当派,而是空谈派,一点都不凶,怎么搞政变?最关键的他们还缺一样东西——兵。
  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兵,说啥也是白扯。
  于是他向中央打报告谎称,黑山军又在造反了,为了保卫皇上您的安全,我打算招募一点军队,还望领导批准为谢。
  这是明显的谎报军情,且漏洞百出:他所说的黑山军早在中平二年(185年)就已被朝廷招安,改邪归正了。现在黑山军的头目张燕捧着国家给他的铁饭碗(平难中郎将)吃得正香呢,反什么反?
  但王芬忽悠的对象是灵帝,这家伙的神经时好时坏,经常短路。这次他没经过深入调查研究、仔细思考就批复同意了。更巧的是这位极品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地想回故乡河间国一游(河间国属于冀州)。
  皇帝准备自投罗网,机会难得。
  时间越来越近了,王芬他们心里却越来越紧张了。
  原因很简单,手里虽然有兵了,但自己的斤两自己最清楚,如果这种水平也要勉强自己的话,无异于是自杀。
  自己不能干,就找能干人入伙。
  王芬决定,广撒英雄帖,继续招聘造反急需的各类人才。
  不久,一个真正的实力派进入他们的视线——曹操。
  原来,曹操同志从济南相岗位上隐退后,便在老家谯县搞起了隐居工程,他在低洼地带盖了一座幽雅的书房,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其实也不是真的隐居,而是在为自己充电。
  一边专心读书,一边精练射猎。
  充电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想要真正隐居谈何容易。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作为政府公务员的马腾响应韩遂叛乱后,曹操便被征召出山,当了都尉,重新开始带兵。
  带兵了,有实力了,就成为许多人的座上宾,比如王芬。
  王芬向曹操同志详细地介绍了此次行动的宗旨及重要意义,最后饱含热情地邀请文武兼备的曹孟德同志加盟他们的队伍,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共享。
  但人家不干。
  给多大的好处也不干,搬金山银山来也不干,不仅自己不干,曹操还不住地给这些头脑发热的冒险家泼冷水降温:“自古以来,更换领导都是最不吉利最危险的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这种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买卖你们千万别做。一个要人民拥护,一个要有权,很大很大的权,要知道,伊尹、霍光行废立帝王之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伊尹,是宰相;霍光也是大将军,再加上老百姓的拥护才最终获得成功的。一句话,能废黜皇帝都是强势人物,而就凭你们几个无名之辈,想做这种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不是要命吗(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
  还是那句话,冲动是魔鬼!赶快踩刹车吧!我不反对废黜皇帝,但你们几个轻量级的选手不行!
  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这是曹操的心里话。
  事实上曹操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比如后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同志就是他案板上的肉,想咋滴就咋滴,自己就是想当皇帝也不是梦,但他偏偏没有废掉皇帝的武功,而是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的儿子曹丕。
  曹操的态度很认真,但几个人还是螃蟹吃秤砣——铁了心,他们头脑热得发烫,别说是泼冷水,就是送进冰窖也冷静不下来啊。
  他们不想踩刹车。
  你曹孟德胆小怕事,不给面子,没关系,咱们重新招人,只要待遇合适,还怕招不到人才?
  不久,王芬又找到一个名人——华歆。他当然意识不到,这个华歆的胆子竟然更小。
  华歆(157-232),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士,最后担任魏国的相国、太尉、司徒,但在汉灵帝时期他时运气不怎么好,先是被举孝廉,任郎中,都是些芝麻大的小官。
  华歆虽然品行上有污点(如捉拿伏皇后),但平心而论,他这个人身上还是有不少闪光点的,《世说新语》记载的几件事更能说明,他和你我一样,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华歆和好朋友管宁在园子里锄菜,管宁一锄头挖下去,竟然挖到了一块宝贝——金子。发了,发了,吃肉喝酒的钱都有了。
  但管宁同学属于清高派,视金钱为粪土(挥锄与瓦石不异),还是实用主义的华歆同学眼尖,守着宝贝当叫花啊,我看看再说。看过后,在管宁同学强大的精神感召下,还是依依不舍地扔了(捉而掷去之)。后人引用这个典故,往往说管宁品行高洁,而华歆同学如此贪财,实在是龌龊。但以我看来,管宁固然高洁,似乎迂腐过头;而华歆同学只是上前摸了一把金子(还没有揣进兜里),却无端被人非议,实在不值。金钱,是人都该爱,见到宝贝当破烂,那是败家子。

  (2)
  还有一个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有一次,华歆和管宁一起读书,有个大户当官人家的轿子招摇而过,吹吹打打的十分闹热,管宁同学不为所动,继续学习(宁读如故),真让人佩服他的定力。而华歆同学实在忍不住好奇,就跑出去看闹热去了(废书出看)。
  这下管宁同学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割席!断交!(即所谓的管宁割席)而且放出狠话:“子非吾友。”
  多大一点事啊,连朋友也没得做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许多读书人就是这么变成废柴的。
  值得一提的是,管宁不把华歆当朋友,华歆却一直把管宁当朋友。后来华歆做到魏国的司徒,他首先推荐的就是自己同窗好友管宁,可书呆子管宁却并不买账,华歆知道后,一笑了之,并不生气。魏明帝继位后,要华歆当太尉,华歆玩谦虚,说了一大堆我年老多病(70岁),该退休养老了,还是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吧,皇帝您就另请高明这类的话。皇帝饶有兴趣地问,那你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谁呢?华歆揭开谜底:管宁。并且滔滔不绝地为管宁说了一大堆好话。这下,皇帝曹丕不干了,不行,哪有官帽随便转让的啊?那个管宁虽然有才,可他没有官场从政经验,给他个光禄大夫就差不多了。
  这个管宁不知是有道德洁癖还是爱记仇,反正认定断交的朋友就别想复交,还是不买账。
  从这件事上看,华歆可能不是管宁一类的道德模范,但也有情有义。管宁,你有这么一个朋友真应该感到高兴。
  做事有始有终,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华歆的处事风格:
  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顺风车,华歆表示为难,我们都自顾不暇了,多你一个累赘,干什么?
  王朗却大方地说:“没事儿,你上来吧,船还比较宽敞,多一个人不算挤。”
  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很快把自己的话忘诸脑后,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却不紧不慢地仗义执言说:
  “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担心这一点。既然答应了人家,就应该讲诚信,怎么可以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做事有始有终,由此可见华歆也是条汉子。
  仔细想来,这个故事是有瑕疵的,而《三国志》上面的记载显然更可信一些:李傕杀入长安后,为避西京之乱,华歆与郑泰等六七人,步行离开。半路上遇到一个男子请求结伴而行,大家见他确实可怜,打算同意(皆哀欲许之)。华歆却说:“不行,我们现在处境都很危险,无缘无故帮助他,又不知道他品行怎样,万一遇到什么麻烦,我们怎么办?半路上把他当包袱甩掉吗?(既以受之,若有进退,可中弃乎)!”大家不忍心抛下那个男子,还是与他一道前行。没想到这名男子运气不佳,半路上竟然掉进井里,这下,同行的人想扔下他不管,没想到一直冷面的华歆却缓缓地说:“既然大家走到一起来,就是缘分,此时把人家扔下,多不仗义啊(弃之不义)。”于是救出那个人,一同赶路,最后才分手。大家这才认识到华歆这个人很仗义(众乃大义之)。
  后来华歆成为曹魏重臣,他的治国主张是比较另类的:他认为国家应该重农非战,搞好农业生产,提高全民的文化道德素质,国家强盛了,有吸引力了,然后再搞一点和平演变,敌人也自然瓦解了。成天打打杀杀的多晦气啊,还是和平好啊。
  瑕不掩瑜,总的看来,华歆算个能干人——在动乱年代,如果光靠拍马屁是混不走的,没点真本事也不会做到魏国的司徒。
  王芬邀请华歆时,他还是高唐县衙一个小的公务员,官虽然不大,但在县城里绝对属于有头有脸的角色。汉代的官吏们都喜欢游走于大街抛头露脸,就像现在的公务员喜欢显摆一样,在大家上遇到熟人更要拿自己的身份出来炫耀一番,哥们,混得怎么样?你在国有企业上班?哦,不错不错,待遇挺好的——知道么,兄弟我在政府里上班,都当科长了!对方一听,哦,不简单不简单,失敬失敬!由此可见,公务员历来都是受人尊敬的主儿。
  但华歆同志从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他是公务员中的另类,每天都是早上洗把脸出门上班,下班后提着公文包(如果有的话)准时回家,既不上街溜达,又不去娱乐场所消遣,规规矩矩当自己的上班族。回家后紧闭大门,关好门窗,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又像是一个标准的宅男,知道的以为他是好男人,不知道的以为这人有自闭症。
  在舆论界,名士的一言一行对人的影响很大,要捧你,你可以像金元宝一样身价暴涨,要踩你,你可以像臭狗屎一样一文不值,这就是清议的神奇力量。
  华歆作为名士,也是当地清议界头面人物,但华歆同志的可爱之处在于搞点评能做到平和客观,不偏不倚,不像现在的评委动不动就用毒舌贬低选手,让你站在舞台上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当时的名士,自认为比华歆更有水平,但华歆从不和他争长论短。
  总之,华歆同志是一个不喜欢抛头露面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老实人,你找这样的人做搭档,实在搞错了方向。
  这次华歆和陶丘洪同时接到邀请,华歆和曹操一样,他也瞧不起王芬。但陶丘洪同志被王芬同志描绘的美好明天所深深吸引,他有些动心了,准备参与那个有前途的工作。
  但华歆仅用一句话就让他打消了念头:“更换老板这样的大事,古代的名人伊尹、霍光都没有把握,何况是眼高手低的王芬同志!此事必败无疑,你死不要紧,还将连累你的家族!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陶丘洪听懂了。
  曹操不给面子,华歆也不给面子,连没啥本事的陶丘洪也不肯捧场,这年月要请一个名人出山怎么就这么难啊。
  做人难,做阴谋家更难,做一个成功的阴谋家更是难上加难啊。
  王芬的特别行动计划还没来得及付诸实施,就这样胎死腹中,宣布流产了。
  阴谋家没干成,没关系,反正咱们保密工作做得好,咱们金盆洗手,浪子回头,还可以回到从前,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继续为人民服务。
  回不去了。
  因为还有更黑暗的事情等着他。
  前面我说过,搞阴谋有点类似于买彩票,稍微选号不准,就血本无归。唯一不同的是,买彩票赌的是钱,而搞政治赌的是命。
  所谓搞阴谋,玩的就是心跳。
  说来有点黑色幽默,王芬同志原本是听从法术师襄楷的忽悠才决定动手碰碰运气的,但这次他的运气很不好,汉灵帝也是同道中人,极爱迷信,凑巧他也找人算了算运道,国家的天文台长(太史令)告诉他:陛下千万别去冀州,那里阴气上升,有人要犯上作乱。看来,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鬼才知道太史令说的是真是假,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汉灵帝信了。
  皇帝突然想起王芬打报告招兵的事情,难道其中有鬼?
  于是,他立即取消衣锦还乡的念头,同时命令王芬同志就地解散队伍,来京城汇报思想,同时对过去的事情做一些合理的解释。
  打草惊蛇,就为试探对方的虚实。
  大事不好。
  王芬明白,皇帝召见,自然不可能向他颁发奖品奖状,感谢他为祖国和平稳定事业做出的巨大成绩。
  估计到早晚都难逃一死,还不如来个痛快的,半道上,做贼心虚的王芬同志便很自觉选择了自行了断。

(3)
  在中国,当皇帝无疑是最风光最威风的职业,但未必是最快乐的职业。照现在的话说,你拥有金钱,却买不来快乐;你拥有权力,却买不来人心。
  皇帝有皇帝的烦恼,汉灵帝刘宏同志就面临着一个烦恼。此君执政多年,政治上有问题,经济上有问题,作风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问题,心理上有问题,总之是问题多多,烦恼多多。
  有些问题可以依靠权力来摆平,但有些问题是他是无法回避,也无法摆平。
  这个问题就是皇帝的继嗣问题,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问题。
  皇位传给谁是个问题。
  汉灵帝一共有两个儿子——刘辩和刘协,而皇位只有一个。
  熹平五年(176),后宫中的何美人生下皇长子刘辩。其实此前,其他的嫔妃也为汉灵帝生过一些儿子,异常诡异的是,他们竟然全部莫名其妙地夭折了!
  长此以往,刘宏同志就有断子绝孙的危险。感谢上天,感谢菩萨,感谢何美人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何美人生的孩子叫刘辩,也就是后来的少帝。
  努力那么多年总算有所收获,皇帝岂不欣喜若狂。
  母以子贵,皇帝陛下一高兴,何家千金的社会地位自然是突飞猛进——封为贵人。这里说一下,东汉后宫的嫔妃分为五级:皇后、贵人、美女、宫人、采女。贵人是东汉后宫嫔妃的第二级,也就是说,再前进一步就是皇后了。
  生了个儿子,就是最大的功劳,也是晋级的最大资本,但想当第一夫人还不行。
  东汉时的皇后,主要选自南阳(今河南南阳)的阴氏、邓氏,扶风平陵(今陕西成阳)的窦氏,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的梁氏以及其他豪门望族。而何贵人是原本是屠夫的女儿,入选皇宫就是靠走后门(行贿),现在居然想入非非想当后宫的领导,如果不耍点特殊手腕儿,基本上只能靠做梦了。
  更关键的是,种种迹象表明,皇帝大人似乎更喜欢后宫的王美人。
  两人一下形成竞争关系。
  自己喜欢的人,没有理由不立的——皇帝陛下在这个问题上久拖不决的原因正是如此。
  何贵人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何贵人也不是等闲之辈,她不光是容貌姣好,搞公关的能力也丝毫不逊于她那杀猪的老爹。面对重重困难,何贵人毅然决定,使出杀手锏——行贿。
  她行贿的对象是宦官。
  团结和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宦官),由他们帮着在皇帝面前活动活动。要知道,灵帝陛下谁的话都可以不听,但对人妖的话却一贯是洗耳恭听,言听计从的。
  事实证明,“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四年后的光和三年(180),在众人的努力下,何家大小姐如愿以偿正式荣登皇后宝座。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何皇后荣升后宫之主后,她同父异母的兄长何进也跟着一同进步被封为宫廷顾问(侍中),后来更是一举成为大将军,母亲作为优秀妇女代表也被封为舞阳君。连她已经死去的杀猪匠父亲也被拉出来狠狠表彰一番:追封为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封侯拜将,也算为广大屠户挣得了荣誉。
  何贵人当上皇后,除了地位变了,啥也没变,思想没见进步,素质没见提高,也没见她参加什么慈善事业,向广大群众展现自己母仪天下的风范。反而露出自己小人得志的狐狸尾巴:她对宦官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另一方面对后宫的嫔妃张牙舞爪,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呵呵,有点变态了,变态的原因源于不自信。
  你都是妇女界的老大了,还心虚个啥?
  还是因为王美人。
  相对而言,王美人各方面都比她优秀。
  比如就家庭成分而言,何贵人什么出身,杀猪匠是也,而王美人出身于高干家庭,她的祖父王苞是五官中郎将,那可是副部级高干,两人相比根本不是同一档次。论个人素质,也相差太远,王美人除了先天条件过硬(美丽)外,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才女,能诗擅画,全面发展且举止优雅,何皇后什么水平,除了人好看一点,主要爱好是吃醋,其余的什么也不会。
  不久王美人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在咱们普通百姓人家,谁的的老婆要是有了孩子,那可是天大的喜事,老早就会挺大着肚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走来走去,婆婆和丈夫逢人便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我某某某终于后继有人,生怕左右邻舍不知道是的。
  普通百姓得子尚且如此,遑论是帝王人家!
  现在要是告诉皇帝你又有龙种了,这小子非乐癫不可。
  但王美人没有即将做母亲的喜悦,也没有把这一重大喜讯报告给皇帝陛下,因为她内心只有一个感受——恐惧。
  她不敢,只因为她惧怕何皇后。
  何家大小姐不光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而且性格阴毒,完全没有一点后宫领导人的风范。
  一句话,现在的何皇后俨然就是后宫中的灭绝师太,唯我独尊。
  灵帝自从连续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几个儿子,自己心里也发毛,在何皇后生下儿子刘辩后,刘宏再不敢把他留在宫内,只好隐名埋姓地送到一个叫史子眇的道士家去抚养,希望借助道士的法力压住邪气,对外称为“史侯”。连皇子都只能启用代号,够神秘的了,犹如搞地下工作,然而我看到的悲剧。
  
  (4)
  皇宫戒备森严,皇子却莫名其妙地死去,我相信,在涌现出张仲景和华佗的东汉,医学水平是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更何况是皇宫!出现那么多非正常死亡事件,一定是幕后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作怪。
  的确有鬼!
  没有!
  如果一定说有的话,这只黑手的名字叫斗争,宫廷斗争——为了自身的利益。
  黑手是可怕,更可怕的人们感受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
  这下好了,不管是皇帝、皇后、皇子、还是贵人、美人,大家都生活在无边的恐惧之中,都没有安全感。
  真是怪哉!却是事实。
  真的疯了。
  整个国家似乎都疯了,病态的疯狂。
  皇帝连自己的儿子都无法保全。
  似乎很可怜。
  真的很可怜。
  因此,作为普通的妃子,如果某一天你或者你的孩子在宫中突然自动消失,也千万不要惊讶。
  还是那句话,皇帝虽然本事很大很大,但还不是无穷大,不是万能的。
  王美人是何等聪明的人,她当然明白这一点。所谓的靠山,靠得住就是山,靠不住,也是山——假山。
  所以,王美人感到无助,感到恐惧。
  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所有的感觉都是相当准确的。
  刚开始,王美人还想采取一点技术手段隐瞒一下,比如勒紧裤腰带,比如穿宽松的衣服等等,后来不行了,因为随着胎儿的成长,她的肚子也越来越大。
  纸是包不住火的。
  一旦真相大白之日,就是危险来临之时。
  要知道,何皇后生儿子的目的,一个是要挽住皇帝的心,希望儿子成为未来国家的主人——只想做独家生意。
  因此作为后宫的妇女主任,她尤其关心宫内的计划生育工作。谁要未经行政许可再生个儿子出来打破垄断,和本姑娘搞同行竞争,何家大小姐一定会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的。
  王美人是何等聪明的人,为了自身安全起见,王美人决定做出重大牺牲,大姐大,孩子我不要了,我惹不起你还躲不起吗?
  王美人决定流产,亲手做掉这个小生命。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这对于一个即将做母亲的人来说更是一个痛苦万分,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除了心理的,还有生理的,要知道,那时没兴无痛人流,要想没有痛苦,估计还得等一千八百年。
  所有的痛苦,你都必须承受,所有的痛苦你都必须忍受,还必须强装笑脸,哪怕你是皇帝最喜欢的妃子!
  
  王美人找来堕胎药服下,自己客串起妇产科医生想打掉胎儿。后来发生的事说明,专业性极强的妇产科医生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没经过专业培训的王美人理所当然地失手了。
  她吃了药,开始很有效,肚子痛了几天;接下来,却没有效果,因为肚子也不痛了,胎儿却安然无恙。
  这难道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孩子,既然你的生命如此顽强,母亲有什么理由抛弃你呢?
  光和四年(181)三月,王美人生下一位皇子,他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刘协。
  王美人感到幸福的同时,心里也有一些隐忧,依照何皇后母老虎的脾性,暴风雨迟早是会来临的,要她良心发现改恶从善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作为母亲,我已经准备好迎接这一切。包括失去一切得到的,包括所有未知的痛苦,甚至包括所有未知的一切!
  只要能为了这个生命!
  因为我的名字叫母亲!
  果然,消息传到皇后耳朵里,未经老娘批准,胆大包天,自由生育,目无法纪,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由于皇帝大人也知道这件事,因此杀孩子是不敢的。怒火中烧的何皇后刚刚做了一个痛苦的决定:干掉王美人!
  杀孩子是不敢,杀孩子他妈还是有胆量的。
  于是,怀着一半是嫉妒和一半是气愤的心情,何皇后开始清理门户。据说,人家还在坐月子,她就迫不及待地派人送去了领导的亲切关怀,那是一份特殊的营养保健品——加有鸩毒的补药。
  王美人经过这一补,就再没有起来。
  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给弄没了,这个问题严重了。
  灵帝了解案情后,十分震怒,挂牌督办,很快就调查出幕后真凶。
  他大发雷霆,他妈的,敢杀我最宠爱的女人,不想活了是不是?看老子废了你的武功!
  这时,何皇后也意识到事情玩过火了,急忙找到宦官张让等人商议对策,求他们帮忙通融通融争取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向精明无比的张让等人觉得平时大家关系还不错,现在皇后有难,如果伸出援助的手,拉她一把,必定换来丰厚的回报。
  那就投机一把。
  鉴于此次事情的性质十分严重,影响是十分恶劣,估计在皇帝面前就是把口水说干了也等于零蛋。因此张让等同志横下一条心,使出绝招——送钱。
  说来还是钱的面子大啊,有它开路,什么事儿都好说,爱钱如命的灵帝气顿时消了一大半,批示对何皇后从宽处理网开一面。
  何后这次走了一回钢丝,有惊无险地逃过一劫,自然对宦官感激涕零。
  但此事也有一个严重的后遗症,皇帝对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开始另眼相看,心存忌惮,再也不宠她。她虽然名义上还是皇后,但和打进冷宫没啥区别。
  
 (5)
  王美人虽然死了,可是她还活在刘宏心中,皇帝陛下伤感不已,据说他还特意为她写下了《追德赋》与《令仪颂》两篇辞赋,辞赋里一改官样文章的拿腔拿调,显得缠绵悱恻、哀伤婉转,的确是帝王真情流露。可惜这两篇雄文都没有流传于世,让今人无法一睹风采,据说是他驾崩后被嫉妒心强的何皇后给毁掉了。
  为了万全之策,他将王美人所生的儿子刘协寄居在永乐宫让他母亲董太后抚养,以免遭到毒手,对外称为董侯。
  这下总算是安全了。
  有董太后这棵大树的精心呵护,刘协总算躲过宫中的风风雨雨,健康、顺利成长。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对何皇后而言,皇帝很博爱,但他的心却不属于自己,第一夫人的日子很杯具。
  既然留不住感情,就要实惠的,比如儿子的前程。
  如果儿子刘辩能当太子,说什么什么都值啊。
  但更杯具的是,孩子的前程似乎也很不妙。
  在中国,皇位的继承人问题,历来都不止是皇帝的个人私事,而是一件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举世都关注的大事。尤其是内宫的佳丽,更是翘首以待。要是自己的儿子能荣幸当选,那可得好好地感谢祖宗的在天之灵。
  由于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因此太子这一职位的竞争也十分残酷、激烈。
  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刘辩、次子刘协,皇位给谁继承是个问题。
  可皇帝却毫不着急,皇帝不急,手下人却急了。
  您老贪酒好色,纵欲无度的,万一哪一天突然被阎王爷请去开会撒手人寰了,大家也好另选老板,重新就业啊。
  按照规矩,皇室传人立嫡长子,何皇后的儿子刘辩应该成为无可争议的储君(太子),可汉灵帝死活不点头。原因很简单,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既然对何家大小姐不感冒了,连带着对她生的儿子看着也觉得不对劲儿,老感觉他“轻佻无威仪”,这句话很好理解,举止轻浮,形象不佳(你汉灵帝就有威仪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当未来的国家形象代言人呢?
  换句话说,我不喜欢你,接班人怎么可能轮到你?
  对于太子问题,他内心早已有自己的打算——传给刘协。当然,翻遍历史书也没有这样的记载,直到刘宏驾崩的时候,也没有说。皇位的继承人,似乎是一个谜团。但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合理的推测,当时符合太子条件的只有刘辩、刘协。而刘辩是最有资格的当选人,如果灵帝有心立他的话,发个文件,宣布一下就行,不费事,不累人。而灵帝偏偏没有那样做,理由很简单,根本不考虑你的事情,不管你条件多么过硬,而根据灵帝生前的种种安排来看,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他自己最中意的对象是刘协。
  但喜欢归喜欢,又不能把它端上桌面,因为阻力太大。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种种迹象表明,朝臣是支持刘辩的。
  这个问题不要想也会明白的,废长立幼,古之大忌,刘辩也算是嫡长子,是理所当然的皇位接班人;更重要的刘辩身后站着的那些人,他母亲是皇后,他舅舅是大将军,这么高大的靠山,朝廷里的大臣谁不想上去靠一靠啊,这样一看,刘辩的后援团队就强大了。反观刘协,母亲王美人除了会点写写画画,无门无派,又早早离世,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几个朝廷的大臣会把宝压在一颗孤苦伶仃的小草身上?
  当然,支持的人还是有,而是重量级人物——董太后。董太后私下里也多次劝灵帝立刘协为太子。
  从小带着,就是有感情啊。
  但立太子事关重大,方方面面的东西都要考虑,操之过急还容易引起国家动荡,各门各派给你来点武打戏就不好玩了。因此想感情是用事万万不可以的。
  而灵帝时代的宫廷派系很有特点,外戚分作两派,宦官分作两派,派系斗争非常复杂。史书上所总结的,外戚和宦官势不两立,互相斗殴,是不准确的,真正的情形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先说外戚的两派,何皇后和她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一派,董太后和他的侄儿骠骑将军董重一派。好斗的宦官也分作两派,蹇硕等人是一派,和掌董太后姑侄关系很友好,支持刘协;而赵忠、张让等人是一派和何皇后兄妹很友好,而朝廷的多数大臣,都支持何进,支持刘辩。
  宦官不是敌人,至少何进认为他们不是敌人。
  何进也不是敌人,至少张让他们是这样认为的。
  谁说外戚和宦官是天敌?!
  灵帝驾崩后,事情完全失控:外戚杀外戚,外戚杀宦官,宦官杀外戚,大臣杀宦官,军阀杀大臣,一出接一出,让人眼花缭乱了,目不暇接。
  总之,刘辩阵营这边有何太后、有大将军何进、有众多宦官,还有众多大臣,人才济济,是多数派。而刘协阵营虽然有董太后、有骠骑将军,但知名人士却只有一个(蹇硕),而且没有大臣加盟,是少数派。
  对这点,汉灵帝应该是心里有数的。他明白,在没有培养起刘协的一班人之前,是绝对不可以轻举妄动的。
  于是他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拖。 
  
  (6)
  该立的不想立,想立的立不了,真是尴尬。
  也只能如此了。
  都说皇帝风光无限,但实际上刘宏这个皇帝当得实在窝囊,不但老婆保护不了,连儿子都保护不了,风什么光?!
  皇帝当不好,男人当不好,父亲当不好,什么角色都当不好,刘宏同志真的很伤心,
  做人太失败了。
  真的很失败。
  人混到如此地步,真还不如死了好。
  但刘宏不想死,他想当神仙,想当万岁,对于立太子问题,他是不着急的,反正自己还年轻,潇洒几年再公布也来得及。当然,有些问题是他永远不会想到的,比如他的日子赛过活神仙,而他儿子汉献帝过的日子却鸡犬不如;他想长命百岁,他想活万岁,他想当神仙,可上帝很吝啬只给他34年的指标。
  这是命,他的命,国家的命,不得不认。
  想到刘协还是七八岁的小娃娃,还是提前布局,给他找几个帮手再说吧。
  自从黄巾军闹事后,汉灵帝开始意识到军事问题,考虑到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难于控制,汉灵帝决定,自己另外组织一支新军。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八月,汉灵帝的精锐部队新军——西园新军正式成立。在这支万余人部队里,一批元老级的人物纷纷退休,而八个年富力强的少壮派军官得以入选,分别担任八支部队的指挥官(校尉),所以大家也叫西园八校尉。比如曹操同志就担任典军校尉,袁绍同志就担任中军校尉。
  而这个任命的独特之处在于蹇硕担任上军校尉。这个蹇硕,之前的职位小黄门,在大家的印象里,宦官由于出身卑微,再加上从小挨了一刀,所以和常人相比,身体素质差一点,声音细一点,文化低一点,实在没法和正常人相比,而蹇硕同志可能是宦官中的猛男,按史书上的说法是他勇武有谋略,就是能打能写能算,在低层次的宦官队伍里算得上是高素质人才了。
  
  别看皇帝给他安排的职务只是上军校尉,虽然只是副部级,但他这个副部级是非常牛逼的,比许多正部级、许多三公还顶用,实际上是西园新军的总指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而且还特意规定,大将军何进都得受他节制!
  大将军掌管全国军队,是仅次于皇帝的响当当二号实力派人物,让他听一个宦官的指挥,这可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很明显这一刀就是冲着你来的。
  组建军队是国家的实际需要,那分权就是皇帝个人需要。
  对于皇帝而言,的确有这种需要。
  其实何进这个人,既没啥能力,也没多少野心,加上是皇帝的大舅子,用这种人最放心不过了,皇帝突然间为啥会使出这么一手呢?
  只有一种可能:为刘协当太子铺路!
  一边分大将军的军权,一边培养刘协的人马,一步一步慢慢来,把你玩成光杆司令了,事情也就办得差不多了,然后顺势宣布刘协为太子,你何进没了兵权,有什么办法?
  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太子这个中心,因为王美人逝去后,刘协就是他的最爱。
  这才是汉灵帝同志的良苦用心。
  后来灵帝把刘协托付给蹇硕,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不错的人事安排,按照灵帝的想法,诸位年富力强的少壮派军官在蹇硕同志的领导下,大家同心同德,精诚合作,报效朝廷。
  但西园新军里面是有点问题,那些少壮派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曹操同志一向看宦官不顺眼,而且棒杀过蹇硕的叔叔,两人差不多是仇人关系,合作,合什么作?!其他的比如袁绍,以前就是党人的铁杆粉丝,要他听蹇人妖的话,那简直是做梦!至于其他几位同志,虽然名气小点,但都有一个共同点——痛恨宦官。
  虽然蹇硕是元帅,但要想指挥少壮派,的确太为难他了。
  还是慢慢来吧。
  但灵帝同志没看走眼,蹇硕的确是个好同志,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同志。他对领导的意图更是心领神会,上任不久,就准备对何进动手了。
  中平六年(189年)的4月,蹇硕联合其他宦官向皇帝刘宏建议,让大将军何进去金城郡(兰州)讨伐韩遂叛军。
  表面看,这也没什么,让大将军带兵,建功立业,好事儿啊,其实这是调虎离山之计,把何进赶出京师,朝廷的政局将完全在蹇硕掌握之中。
  何进虽然出生于屠户之家,天天和猪打交道,却不是猪脑子,这点小把戏还是看得穿的。
  何进不想去。
  但皇帝的话不能不听,他灵机一动,也想到一个办法——拖。他向皇帝大人说,派我出征,可以,但是军队人手不够,我请求派袁绍去徐州、兖州调集军队,待大军集合完毕,我立马走人。
  这是明显的拖延战术,今日拖明日,明日何其多,最好是无限期推迟,反正咱就是赖着不想去。但何进同志说得冠冕堂皇、入情入理,汉灵帝大人一时没反应过来,竟然也同意了。
  事情就这么拖着,但没拖多久,出事了。
  而且是国家大事——千年一遇的极品皇帝刘宏驾崩了,享年34岁。
  他其实不想死,他想当万岁,当神仙,但有些事他是想不到的,也是他控制不了的——没办法,被阎王爷看上了,就得去。
  一切万岁、一切神仙都是遥远的梦。
  谢天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