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 英文版 pdf: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中的风云人物(精选)_二十四史吧_贴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8:03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中的风云人物(精选)

221.200.203.*

1楼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评点《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有三个错误:
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当真,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建都徐州,位置没选好。最重要的教训是"不爱听别的不同意见。" 项王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毛泽东评点《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本是一介平民,早年名声也不太好,但他能在秦末群雄逐鹿的时代大潮中脱颖而出,开一代王朝基业,名垂史册,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人。毛泽东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给刘邦以高度评价,认为他是"老粗出人物"、"听得进不同意见"。 ……对他们的革命意志总是一种锻炼,……
--毛泽东评点《汉书·司马迁传》
●毛泽东说:中国有两部大书--《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困境中写出来的。……人受点打击,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当然,这必须是有才气和有志气的人。

●毛泽东对《史记》客观公正的写史态度和彪炳千秋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

--毛泽东评点《后汉书·黄琼传》、《后汉书·李固传》

●1974年,毛泽东跟江青再次说到李固给黄琼的信,并在江青的信上批示说:"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意在批评江清没有自知之明和当时狂热的个人崇拜之风。 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
--毛泽东评点《三国志·武帝纪》

●魏武帝曹操,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几乎成了定论。但毛泽东一分为二,既有对其雄才大略的肯定,又有对其不当之处的批评。毛泽东对曹操的文采也是赞叹有加,对《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名篇曾经反复书写。 虚有其表。
--毛泽东评点《三国志·刘表传》

●三国人物中,毛泽东最瞧不起刘表,轻蔑之态,谥于言词。刘表"长八尺余,姿貌甚伟",毛泽东迎文批道:"虚有其表",道出刘表外貌伟岸,骨子里却优柔寡断的本质。

●毛泽东对此人为何如此轻蔑呢? ……但一穷二白古今是接近的。所以这个《张鲁传》值得一看。
--毛泽东评点《三国志·张鲁传》

●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张鲁,是五斗米道的首领,在四川一带影响很广,以道教代替政府,颇得民心。从这里可以看到后来的人民公社的一些影子。毛泽东读此传时评语达1400多字。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
-毛泽东评点《南史·梁高祖本纪》

●毛泽东对梁武帝早年有比较清醒的政治头脑很是欣赏。但对梁武帝中期以后,则认为有悲剧意味。因为梁武帝在位长达48年,国内平静,实为休养生息,充实国力,以图统一大业之上好时机,然而他却日趋崇信佛教,崇尚空谈,一味仁厚,导致奸佞日进,良佐日远,最后竟被叛军围困,饿死乾净居殿,正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岂不悲哉! 最宗亦豪杰哉。
--毛泽东评点《南史·曹景宗传》

●不善文墨的曹景宗在庆功宴上提笔赋诗,使满座皆惊。其诗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意。借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特地引用了这首诗,要求大家认真学习。即使文化水平不高也可以写出好诗。

●毛泽东在赞扬曹景宗为豪杰之士时,又一分为二地对他好争功做了批评。在邵阳之战后,有次曹景宗与韦睿玩掷骰子赌输赢的游戏,韦睿赢了,却故意让给曹景宗。毛泽东批道:"使曹景宗胜。"曹景宗等在破敌之后,时常计较功劳,而韦睿却总是在后面。毛泽东又批道:"曹景宗不如韦睿远矣。" 笑里藏刀李义府。
--毛泽东评点《旧唐书·李义府传》

●毛泽东读史,爱憎分明,特别是对爱搞阴谋诡计的人,深恶痛绝,厌恶之情溢于言表。李义府是一个专爱耍阴谋的人,毛主席说他"笑里藏刀"。此后毛泽东又说:"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毛泽东评点《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五代十国,是中国继唐之后又一次隐入混战纷争的时代,各路"英雄"大显身手。军事割据,王朝更迭,令人眼花缭乱。在毛泽东看来,朱德纯属白手起家,且征途坎坷,与曹操相似,朱温勇于做法,又长于谋略,从弱小的地位逐渐变为强大。 后书多坏事,少读为佳。
--毛泽东评点《新五代史·刘寻传》、《新五代史·刘仁赡传》

●一个是略通兵书,有勇有谋,一个是一步百计,熟读兵法,结果胜败各异。历史无时无刻不在启示着毛泽东。1965年12月21日,他在杭州的一次谈话中说:"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而我们的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却能打胜仗。" 不书病,年五十。 --毛泽东评点《宋史·太祖本纪》

●透过史家的遮遮掩掩,毛泽东看到了宋朝初年一场血腥而隐秘的宫廷政变,由此引出"斧声烛影"、"金匮之盟"的历史故事,宋太祖越匡胤究竟是怎样死的呢?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案。 不择手段,急于登台。幽州之败。 --毛泽东评点《宋史·太宗本纪》

●对宋太宗,毛泽东的态度与史学家截然相反,认为宋太宗军事上没有什么见地,政治上又是"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评点《元史·太祖本纪》

●成吉思汗一生戎马倥偬,驰骋疆场,他的活动,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无怪乎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他为"一代天骄"。 不令诸子诸孙统兵作战,失策。
--毛泽东评点《明史·太祖本纪》

●毛泽东在《农民问题》讲课中说:元末,朱元璋是一和尚,平时睡着了觉常作"天子"之形,郭子兴见而奇之,收为部下,后代郭子兴而起。初犹能代表农民利益,以后遂代表地主的利益,故能贵为天子。

●毛泽东对朱元璋的才能也评价颇高。
转载:http://www.qianlongtang.com/Article/twentyfourhistory/commentabouthistory/200705/5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