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仓鼠头像:成功与否不在能力而在心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2:16:45
人们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他会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对心态保有绝对的主权,成功与否不再是能力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心态其实决定着你的能力,并对成功与失败有着全新的界定。从运动的冠军心态,到经营企业的CEO症,乃至亲子互动,甚或爱与不爱的情感难题,心态无不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迄今尚无任何著作阐述这种心态效应,并说明该如何应用于生活之中。
但心态倒底从何而来,又该如何改变?在判断自己行或不行之前,请先搞懂什么叫做心态。
动机与人格心理学专家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你对自己采取什么看法,深深影响着你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你能否成为符合自己期望的人、能否完成自己看重的事情。
我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研究者时,有件事情改变了我的一生。当时我亟欲了解人如何因应失败,所以决定以观察学生碰到难题时如何处理来进行我的研究。我每次请一位学童进到房间内,让他们放松心情后回答一系列问题。最初的一些问题相当容易,但接下来就变难了。当他们挥汗苦思时,我在一旁观察他们采用什么策略,分析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我原本就预期这些学童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因应方式,但有些现象真的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人类的学习与头脑开发 潜在空间远超过想象
一名十岁男孩碰到棘手问题时,把椅子前拉,搓着双手,大喊着:「我好喜欢挑战!」还有一位学童满头大汗,露出欣喜的表情,郑重其事的说:「你知道,我就是希望这些题目可以学到新东西!」
这些孩子有什么不对劲?我不禁怀疑起来。我向来认为,面对失败,你不是想办法应付,就是不去管它。但从未想到居然有人会喜欢失败。他们是怪异的小孩,还是其中另有文章?
每个人心中都有仰慕的典范,在人生关键时刻指引你方向。这些学童可以说是我的典范。他们显然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我决定去弄清楚——了解究竟怎样的心态可以化失败为恩赐。
当时,我认为人的本质是先天注定的。你不是聪明,就是不聪明,而失败就代表你不聪明。就是这么简单。如果你可以想办法(不计代价)获得成功、规避失败,你就可以一直维持聪明的形象。至于挣扎、错误、坚毅不拔,在这种思维中根本不会出现。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行为,过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一定有人会问,为何人会有差异——为何有人比较聪明或比较有道德——这种差异又是否会永远存在。专家的看法分居两端。有人主张,人类的差异有强大的生理性基础,因此无从避免也无法改变。多年来,专家提出的生理差异包括头盖骨的突出部分(骨相学)、头盖骨的大小与形状(头盖骨学),一直到今天的基因。
另一派学者则强调,个人背景、经验、训练或学习方法存在重大差异。你或许会很惊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中有位重量级人物艾弗瑞?比内(Alfred Binet),他正是IQ测验的发明者。IQ测验的目的,不就是测量儿童无法改变的智力吗?事实并非如此。比内是法国人,二十世纪初在巴黎工作。他设计的测验旨在找出不适应巴黎公立学校教育的儿童,以便规画一些新的教育方案,协助他们回归正轨。比内并不否认个别儿童的智力有差异,但也相信教育与练习可以对智力造成根本的改变。
哪种说法才正确?今天大多数的专家都同意,这个问题并不是二选一:先天或后天、基因或环境。打从怀孕开始,这两者之间就一直发生着相互施与受的关系。事实上,著名神经科学家吉伯特?高特利(Gilbert Gottlieb)指出,基因与环境不但在人类发育过程相互合作,而且基因需要来自环境的投入,才能运作正常。
同样的,科学家也发现,人类的终身学习与头脑开发,潜在空间远超过想象。当然每个人生就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可是就算天赋气质与性向各异,但还是可以透过后天的经验、训练与个人努力加以改变。当前智力研究的巨擘罗勃?史登堡(Robert Sternberg)认为,一个人是否成就杰出,关键因素「并非某种既定的先天能力,而是有目的的努力。」换言之,就如同他的前辈比内的看法: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抱持成长心态的人 懂得拓展自我、克服挫折
学者们对科学的议题各自抒己见是一回事,而了解这些观点可以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上又是另一回事。二十年来,我的研究显示,你对自己采取什么看法,会深深影响你的生活方式:可以决定你是否能成为符合自己期望的人、是否能完成自己看重的事情。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如此一个简单的信念,有力量彻底翻转你的心理、乃至你的生命?
定型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先天注定——让人想急切的反覆证明自己。既然智力、人格或德性的高下都是固定不变的,那么最好能证明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天赋不差。在这些最基本的特质上,绝对不能表现得逊色,连这样的感觉也不能有。
有些人从小就给灌输这种心态。虽然我小时候就很在意自己聪不聪明,不过真正把定型心态烙印到我身上的是威尔逊女士,我六年级的老师。她的想法和比内不同,认为IQ决定一切。教室座位按IQ高低排列,而且只有IQ最高的同学才有资格担任拿旗子、清理板擦儿、送纸条到校长室的工作。她那种老是在评断高下的态度除了让人天天胃痛,也养成班上同学心里头只有一个强烈的目标——要看起来很聪明,千万不可以显得笨。如果老师每次考试或课堂发问,都可能危及我们整个人的存在价值,又还有谁会去关心乐在学习呢?
我看到许多人就是抱持这种强烈的目标,一心想证明自己——不论在教室里、事业或人际关系上。不论碰到任何情况,他们都得证明自己的智力、人格或德性。我们的社会难道不重视智慧、人格或品德?想在这些方面表现优秀不是很正常吗?话是不错,只不过,你还可以有另一种心态,不把这些特质视为与生俱来,也不要老想在人前证明自己天赋过人,私下却担心自己不过是凡夫俗子。
在这种心态中,你的现况只是一个起点,由此开始日后的发展。成长心态的基础信念是,人的基本素质可以透过努力而培养。虽然每个人在各方面——不论先天的才能、性向、兴趣或脾气——都有差异,但人人都可以经由锻鍊与经验而改变并成长。
抱持这种心态的人,是不是相信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只要具备适当的意愿或知识,人人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并非如此。不过他们相信,人类的真正潜能难以估量(也无法估量);经过多年的专注投入与苦练,谁也无法预知日后会有什么成就。
你可知道,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幼年与一般孩子看来无异?名列史上最伟大高尔夫好手的本恩?霍根(Ben Hogan)童年时顽劣不堪?位居二十世纪最重要艺术家之林的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第一堂摄影课居然不及格?由此可知,如果你相信某些宝贵才华能够培养、开发,就会充满学习的热情。如果可以提升自我,干嘛还要浪费时间反覆证明自己有多行?为何要掩饰自己的缺陷,而不想办法去克服?为何只想亲近一面倒赞美你的朋友,而不喜欢那些也同时激励你成长的朋友?为何只敢采行熟悉的方法,而不肯尝试自我拓展?不断积极拓展自我,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下去,正是成长心态的特征。这种心态让我们经历最艰巨考验时,仍然可以从中成长茁壮。
抱持定型心态的人认为 失败表示你不够聪明或不行
少女时代,我心目中的理想伴侣要像个王子,不但英俊潇洒,而且成就非凡,是人人称羡的对象。至于我自己嘛,事业要飞黄腾达,但又不会太辛苦或太冒险。反正我希望事事都能称心如意,好证明自己有多么棒。
多年以来,我一直没满意过。但现在为什么我却变得很满足?原因就在于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这得拜我的工作之赐。有一天,我和我的博士班学生玛丽?班杜拉(Mary Bandura)谈及,为什么有些学生会刻意展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却顺其自然的学习。我们灵光乍现,突然发现「能力」的意义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有两种:一种是定型的能力,需要时时向人证明;另一种是可以改变的能力,可透过学习来开发。
我对心态的看法也正发源于此。我立刻就知道自己向来抱持的是哪一种心态。我了解自己为何一直那么在意错误与失败,也首度意识到自己可以有另一个选择。
当你进入一种心态之中,也就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凡事定型的世界中,所谓成功就是要展现自己有多聪明,有多行,也就是证明自己。但在另一个有改变可能的世界,成功在于如何拓展自己,学习新事物,也就是自我开发。
在前一个世界里,失败是指你遭遇挫折:成绩不理想、没拿到锦标、丢掉工作、遭到拒绝,这表示你不够聪明或不行。但在另一个世界,失败是指你没有成长,不极力争取自己珍视的事物,这意味着你并未充分发挥潜力。
因此在前一个世界,努力并不是好事,因为努力和失败一样,都代表你不够聪明能干。如果你很行,就应该不费吹灰之力。但在另一个世界,人要透过努力,才变得聪明能干。
你有选择的空间。心态不过就是信念。虽说是强大的信念,但也就存乎一心,你完全可以改变。
著名社会学者班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说:「我不把世人区分为强者与弱者、成功者与失败者…我把世人区分为学习者与不学习者。」
为何世上有人不学习?人人生来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初生的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能力,而且学的还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堪称一辈子最艰困的任务,例如学习走路与说话。婴儿不会怕任务太困难,或觉得不值得花精力去学,也不担心出错或不好意思。他们蹒跚学步,跌倒了就爬起来。
这样的学习热忱为何会中途打住?就是定型心态作祟。一旦开始有能力下判断,有些儿童就会害怕挑战,担心自己显得不够聪明。
我们让四岁儿童选择:他们可以重复一种简单的拼图,或尝试更难的拼图。即使在这个可塑性尚高的年龄,都可以看到定型心态的儿童只愿意谨守安全的范围。他们说,聪明的小孩「不会犯错」。
具有成长心态的孩子相信人可以越变越聪明,他们认为我们所提示的选择很奇怪。「干嘛问这个问题?怎么会有人一直重复玩同样的拼图?」他们不断尝试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拼图。一位小女孩嚷着:「我要拚命把它们拼出来!」
定型心态的儿童希望确保成功,因为聪明人应该永远会成功。但对成长心态的儿童来说,成功是开拓自己,是如何变得更聪明。
甚至脑波也可以看出两者的差异。两种心态的受试者来到我们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脑波实验室,回答困难的问题,然后收到反馈。我们观察受测者的脑波,希望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最感兴趣、注意力最高。
定型心态者只在意可以显示自己能力的反馈。根据脑波显示,告知答案是否正确时,他们注意力最高。但对于有助学习的信息,他们则兴趣缺缺。就算没答对,他们对正确的解答也不感兴趣。只有成长心态者才会高度关切可拓展知识的信息,把学习列为优先。
相信一次测验分高下 就是一种定型心态
一九六○年代有句俗语:「后天演变好过先天条件。」定型心态者不容许后天改变的余地,他们必须生来就完美。且让我们更深入观察,以了解定型心态者为什么那么在乎即刻的完美无缺。这是因为他们认为一次考试——或一次评鉴——就可以永远评量你的高下。
二十年前,五岁的罗瑞塔随家人移民美国。几天后,母亲带她到幼儿园,很快接受了一项测试。接下来她知道自己给分到了某个班级——但不是资优班。过了一段时间,罗瑞塔转到了资优班,而且一路和这批同学念完高中,其间因为成绩优异拿过许多奖。不过她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其中一分子。
她认定第一次测试的结果才是她的能力,也就是自己并非真正的资优生。她不管自己当时才五岁,而且才刚移民到不同的国家;也不想想也许资优班刚好暂时没有名额;又或者学校考量到她在程度较低的班级比较容易调适。对这件事情的解释方式有很多种,她却选择了错误的一种。因为对定型心态者而言,你不能「变成」资优生。如果你真的够优秀,应该在第一次考试就轻松过关,立刻进入资优班。
罗瑞塔只是个特例,还是这种想法比我们知道的更普遍?
为找出答案,我们把一个封闭的纸盒指给五年级的学生看,告诉他们里面有一项测验,可以评量某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我们没再讲更多细节,而是询问他们与这项测验有关的问题。首先,我们希望确认这些学生接受我们的说法,所以我们问道:你们认为这项测验能评量重要学习能力的程度有多高?结果大家都相信我们的说法。
接下来我们问:你认为这项测验是衡量你有多聪明吗?以及:你认为这项测验是衡量你长大后有多聪明吗?
成长心态的学生虽然接受我们的说法,相信这项测验可以评量一种重要的能力,但却不认为它是衡量你有多聪明,更不认为它能够预言未来你有多聪明。其中甚至有一名学生告诉我们:「不可能!没有任何测验做得到。」
然而定型心态的学生不但相信这项测验可以评量某种重要能力,也同样相信它可以测出自己有多聪明,还有长大后会有多聪明。
他们容许区区一项测验来判定自己目前乃至未来最基本的智力,赋与它品评自己的权力。也因此对定型心态者来说,为什么每次的成功都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