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经营模式是什么:九、申时 (下午3点――5点) 膀胱经最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3:58:18
九、申时 (下午3点――5点) 膀胱经最旺2011-07-27 18:57

    打开世界地图我们就能看到:蓝蓝的代表水的颜色占绝大多数,红褐色代表山地的占少部分,而零零散散代表绿色大地的只占一小部分,这就是三山六水一份田的由来;自然界有一个大大的水循环圈:“水曰润下”,条条江河将水汇集到湖泊、海洋,形成地表水系,在“烈日炎炎”的驱使下,又以水蒸气的形式“升腾”到了高空,“高处不胜寒”,夏季到南方看过高山的人都知道什么叫“一山有四季”,山越高上面积雪越厚,潮热的蒸汽在冷空气的作用下,又化成“雨”落到地面,滋润着万物的生长。

    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此在人体内的水也是占有绝大部分,这是“人法地”的象。而且“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周都”指水聚之所,膀胱作为水府,就是一个管理湖泊的水管;“津液藏焉”, 膀胱经属太阳经,太阳的固摄力最强,膀胱主水主寒,寒的凝聚力也很强,不管“津”走体内,还是“液”走体外都被膀胱收藏起来啦;“气化则能出焉”,就是说人体的元气激发太阳经的经气作用将膀胱中的“津”,蒸发气化了,又重新参与体内水循环;而“液”也被膀胱气化成“重浊之汁”的尿,代谢“出”了多余的体内水分和垃圾。被膀胱气化升腾的 “津”液和被小肠运化而成的“精微”水液,因为元气提供的 原始动力,在手足太阳经的经气作用下,送入肺中,由于肺的宣发作用,一部分通过体表外溢成汗;大部分由三焦,这个管理江河渠道的官,经过不同途径又汇入了膀胱。如此,形成了一个体内水循环系统,这又是“地法天”的象。
    在人体的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相辅相承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卡壳了,就成了《伤寒论》上讲的“太阳病”了。如果蒸腾过程出了障碍,地气不能上升为云,人体出现鼻塞、头晕、后背发紧的感冒症状,我们就用增加能量和疏通气血通道的办法,拍打完膀胱经后在大椎穴上贴一贴热贴,再喝碗姜汤,然后蒙头大睡,发发汗,通过发汗,使汗从皮毛而出(麻桂二汤也可发汗),那个上升障碍就消除了。水到天上以后由云化为了雨,这就出现了水下降的过程,这个过程出现了障碍,那天就不下雨了,大地就干旱了,这种经历农民感受最深刻,在人体内的表现是:地为土,脾主土,脾开窍于口,这个“干旱”首先表现在口上就是消渴。

    治疗这种病《中医基础》推崇用《伤寒论》里的“五苓散”,方中重用泽泻为君药:泽泻,归肾、膀胱经,主调水湿停聚,可以使湿气化为雨水的功能;茯苓、猪苓为臣药:功效淡渗利水,用于通调水道的;白术:健脾运湿,使水分布于人体四周,让五官得润,使消渴解除;桂枝为佐药:辛温通阳,主要是助膀胱气化,促进下一个循环的开始。看看这个化湿运水的方子,天地玄妙尽归其中,到此你不能不对老子的讲话有所感悟了吧,“道法自然”就是养生调病的最高境界。
    在临床中我们也经常遇到一些干燥症的患者,所谓干燥症其实就是口唇干燥,这种病多发老人。因为嘴巴里的唾液为肾所主,通常我们都认为干燥症是肾阴虚了,于是就拼命补肾阴,可往往是越补口越干。今天我们明白了:膀胱是湖泊,肾是提水站,元气就是电能,只有通过太阳经的气化作用,才能把肾水提上来,这样我们的口腔就有唾液了。所以,干燥症的问题就是肾阳不足的问题以及膀胱经的气化功能不好的问题,循着这个思路,调理干燥症的方法就有眉目了。
    上面讲膀胱的“气化则能出焉” 这一功能,我们主要讨论了出“津”的问题,现在我们再看一看出“液”的问题。“津”走体内被再次吸收参与人体的水循环,而“液”走体外被膀胱气化成“重浊之汁”之物,成了代谢“出”多余体内水分和垃圾的尿。因此,小便的问题就成了膀胱经的问题啦,小便通畅就是膀胱经气足的表现。

    但是中医里讲: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又被肾管理着,肾是比膀胱更大一级的官,也就是说膀胱这一湖的水必须听肾的分配和调度。比如小便不顺利了,主要的问题在肾。肾阳不足啦,人小便的时候就会哆嗦一下,打个寒颤,但老人和孩子不一样。孩子小便时,肾气不足以用,肾精一时调不上来,需用借调膀胱的经气,所以上面的阳气一时不足,就空了,在小便以后迅速就哆嗦一下,以集肾阳;而老人小便时就哆嗦了,因为老人原本就肾气不足,所以小便过程就盗取膀胱经的经气啦,这时哆嗦一下也是透支元气以防阴邪入侵。由此看来小便时也会散失阳精,小便也要讲究养生之道:
(1)、嘴唇微闭咬住后牙,“肾齿两枚如咬物”,齿为骨之余,是肾精的外观,也是最坚固的,因此收敛气最足的。“如咬物”就是保持收的状态,以敛住肾气不外泄。
(2)、舌抵上腭,因为人生之初,就是舌抵上腭以固先天真气的。
(3)、脚尖抓地,后跟跷起,以充分打开足太阳膀胱经以护真元。

    足太阳膀胱经在下午3-5点经气最旺,人体状况已经好转,工作能力已经恢复;血中糖分在一天之中最高,叫饭后糖尿病,此时多喝水不仅能缓解血糖,还可以泄肝火,对于膀胱有热咳而遗尿的患者饮水、提肛效果更佳;各器官反应最为敏感,特别是嗅觉和味觉;而且膀胱经直通脑门,因此在申时气血最易上升脑部,古语说“朝而授业,夕而习复”,说明早上学到的知识,下午3-5点就得来练习和记忆啦。所以下午申时应该是办公效率最高的时间,我们要抓住每天这个学习工作最佳时机,以提高人生效率。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的晴明穴,止于足小趾尖的至阴穴,循行经过头、颈、背部、腿足部,左右对称,每侧67个穴位,是十二条经络中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共有一条主线,三条分支

    分支1)、膀胱经头部分布:起于目内眦(晴明穴),向上到达额部,左右交会于头顶部(百会穴);其分支又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其头部直行脉,也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天柱穴),下行交会于(大椎穴)。因此,膀胱经引起的头痛较多:
【头疼病】
(1)、后脑部痛——膀胱经的问题。
(2)、左边偏头痛——肝血的问题,因为左肝、右肺。
(3)、右边偏头痛——肺气有毛病啦。
(4)、两边头痛——胆经出了问题
(5)、前额疼痛——胃经有了毛病。
(6)、中空疼痛——肝经的障碍了。
【眼胀痛】
    眼睛痛的要脱出一样,就像眼珠子要掉下来的感觉,有“目似脱” 之说。
【颈项僵硬】
    大脖子既僵又硬,就像被人拉拔一样难受,有“项似拔”之说。


    分支2)、膀胱经腰际分布:由大椎穴分左右两支,沿肩胛内侧,脊柱两旁,到达腰部(肾腧穴),深入体脏,络肾,属膀胱。


图表 3膀胱经
 


【背酸、腰痛】     
    如果“津”不能濡润膀胱经脉,则人的后背就会发紧,感觉很不舒服。进一步发展,整个腰肌就像折断一样疼痛。
   

    分支3)、膀胱经下肢分布:腰部支脉,从腰部分出,沿脊柱两旁下行,穿过臀部,从大腿后侧外缘下行进入腘窝中(委中穴);与后项的支脉在此相交,然后下行穿过腓肠肌,走过足外踝,沿脚外侧缘至小趾外侧端(至阴穴)。
【腿抽筋】
    膀胱经有问题,膝弯部位就像结扎一样不能弯曲;小腿肚象撕裂一样疼痛;足小趾痛的不能随意活动。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尾贯穿人体的始终,整条经络布满了近130多个穴位,经络之长、穴位之多、经气之阳性为十四条经络之最。因此,布于人体之后既能有效调节头足气血通畅,又可以防范歪风邪气的入侵,起到古人说的“篱笆”作用。

    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有人开玩笑在你面前虚晃一拳,你会无所谓用手一拨笑一笑就过去了,可是这人肺俞要在你背后来一拳你会怎样?不吓个半死也要出一生冷汗,这叫“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谁都会对身体后面来的刺激感觉非常敏锐的;就象迎面吹来的风,你会没肺俞感觉,但是后面吹来的风就不同了,你会很不舒服,叫它“贼风”。

    就像生过孩子的中年妇女,整天神经兮兮地说“我老感觉到身后天天进凉风!”,这就是膀胱肺俞的经气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篱笆”有大窟窿,让那个“贼风”给乘虚而入啦,这叫“圣人避风如避失石”,就是说受了贼风的偷袭就像有人对你砸黑砖一样,避之尤过不及。而且膀胱经居于身后,手臂很难接触到,这样我们的健身拍打袋对于肺俞调理膀胱经的作用就尤为必要了。

    只要你每天坚持循经拍打不仅能疏通头足气血通道,还能调节脏腑功能,拍打的重点要放在胸背部的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及调经活血的八髎穴,效果日渐明显,脏腑的功能也会日渐强盛。
八髎穴——妇科、痛经特效穴
    八髎穴不是一个穴位而是八个穴位,即上髎两穴、次髎两穴、中髎两穴、下髎两穴几个穴位的统称。皆有梳理下焦,强健腰腿的功能,是治疗妇科、二阴疾患及腰痛的常用穴。其中次髎是治疗腰痛和痛经的特效穴,尤其是痛经效果最好。每天拍打一定要坚持反复多次直到有热感透过皮肤方可停止。
委中穴——腰背委中求
    委中位于膝关节腘窝处,腿屈曲时腘窝横线中点,是治疗腰痛的要穴。在拍打同时配合腿部的屈伸,不但可以治疗腰痛,还可以调理腿部的酸胀、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疾病,对中风偏瘫后遗症的调理效果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