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风林忆莲mp3下载:今日书坛之"破人儿、破事儿、破人生"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03:44
 我在网上搜《明朝那些事儿》,一不小心看到了一堆“那些事儿”的书,于是我来了兴趣就一直搜下去,你猜怎么着?竟然找到了30本模仿《明朝那些事儿》书名的书,很是惊诧莫名。除了“那些事儿”,我同时还找到了10本以“那些人儿”为名字的书。我本以为出版界是个很沉闷的行业,还真不知道有那么多“那些人儿”,那么多“那些事儿”。我于是开始关注“书名跟风”现象。后来我又看到了一堆“多少岁决定人的一生”系列的书。最终我按捺不住自己的文字欲望了,于是就有了《就那点破事儿》、《从“那些事儿”到“那些人儿”》、《多少岁也不能决定人的一生》这三篇文章。

    这三篇文章着眼于从整体上来关照“书名跟风”,并未对某本书发表具体详尽的看法。怎么给这些书排座次,那就交给读者了!

    就那点破事儿人儿

    中国人的横向思维很好!《明朝那些事儿》一出版,好家伙,很快各个历史朝代的“那些事儿”都被挖掘出来了。我初步统计了一下,按历史朝代排列为:《战国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隋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六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这么多“那些事儿”全都出土了,真是蔚为壮观呀!除了《明朝那些事儿》自身拓展从1本出到7本外,同行也跟着“拓展”,沿着历史一路走下来。在时间的横向扩展上,你不服行吗?!

    总结了一下,以上说的是《历史上的那些事》。

    中国人的纵向思维很好!从战国到清朝一路下来,朝代的那些事儿的书出的差不多了,就开始向历史的纵深发展了。如《清朝皇帝那些事儿》、《慈禧那些事儿》,从皇帝到太后慈禧,这算到了后宫了,你别说,真有《后宫那些事儿》。

    后宫的事儿用完了,出版商就开始祸害中国古典名著了,于是有了《水浒那些事儿》、《三国那些事儿》。祸害完中国的之后开始祸害外国的,请看《古希腊那些事儿》!

    到此再总结一下,别管是朝代的那些事,还是皇帝后宫,还是古代中外的名著,说来说去,这都是历史层面上的事儿,可以统称为《历史上的这些事》,或者是《历史上的那些事》。这两本书都有,一下子就把我搞糊涂了,“这些事儿”和“那些事儿”有什么区别呢?!

    中国人的拓展思维很好!能从大到小,能从古到今。大到历史,小到家庭。无一不能说“那些事儿”:婆媳之间有《婆婆媳妇那些事儿》,男女之情有《男人女人那些事儿》、《婚姻那些事儿》,男人个体有《男人那些事儿》,甚至家装都能扯着谈谈《家装那些事儿》,但说来说去还不都是《家里那些事儿》。

    中国人的脑子很好,思维不错,只是有些人没有用到正地方。于是“那些事儿”一路泛滥了下去——《说说中医那些事儿》、《职场里的那些事儿》、《老济南那些事儿》、《80后的那些事儿》、《作家那些事儿》、《留学那些事儿》、《我在中国的那些事儿》,甚至有个《UML那些事儿》。要想知道什么是“UML”,估计你得自己百度一下了。“那些事儿”可谓庞杂不堪了!

    最好玩的是2009年热播的《闯关东》,当时竟然就有本书叫《闯关东那些事儿》。看来谁也难逃“那些事儿”的困扰了。这些事儿,那些事儿。实际上说来说去,不就那么点破事儿吗?什么破事儿?还不是出版商搞得那些破事儿!

    从“那些事儿”到“那些人儿”

    自从出了《战国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隋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六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清朝那些事儿》等一大堆历史上的“那些事儿”后,出版商开始Copy自己,于是从历史的层面上由“事儿”及“人儿”,涌现出《先秦那些人儿》、《汉朝那些人儿》、《三国那些人儿》、《六朝那些人儿》、《明朝那些人儿》、《清朝那些人儿》、《民国那些人儿》……说来说去就是《历史的那些人》和《当年那些人》。

    到此连同上一篇文章一起总结一下就是《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

    我列举得很无奈,读者看得很气愤。有一个秦始皇就够了,非得搞出一万个秦始皇。折腾出一大堆人儿,就得搞一大堆破事儿!搞了一大堆破事儿,就折腾历史上的那些人儿。这一折腾不要紧,得多少人啊!中国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这么严,还有人敢这样造人,无语了!把老祖宗们都搬出来,你就不怕送不回去呀!唉!

    现在的许多出版商就是喜欢吃史(历史)。吃祖宗就吃祖宗吧,有的还故意会错情,表错意,甚至还制造古人的花边新闻,最终败坏了祖宗的名声,颠倒了历史的真相。这里有历史的误解,也有故意的败坏。我想:许多时候,不是历史轻薄了我们,而是我们轻薄了历史!

    多少岁决定一生

    我最早在书店看到《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觉得女人很可怜,这么早就让人家决定了!二十几岁有的女性还不是女人呢,有的人也就刚刚成为女人。接下来看到了《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我暗自庆幸,男人虽然背着“三十而立”的桎梏,但还是比女人幸运了些,最起码还多了10年才“被决定”不是?后来又看到了《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二十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全集)》,我想这算男女平等了!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某天我甚至看到了《5岁决定男孩的一生》,照这样说女孩还不得3岁就决定一生?

    于是我有点愤怒了,拿我们说事也就算了,还糟蹋孩子。我的愤怒是有道理的,我以后又看到了《30上下决定男人的一生》、《30岁左右决定男人的一生》、《35岁以前决定一生》,从名字上看这三本虽然名字有点小差别,但基本上和《3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是一本书。还有更模糊的,比如《毕业5年决定你的一生》,要这么说咱都别毕业了,也省得让人家决定,一决定还就一生!

    这些说来说去还不就是《二三十岁决定人的一生》,咱也别分男女、具体某个年龄点了,毕竟这样更保险点。

    本来我可以这样相信了,可还不行,人家从30、20向10多岁发展了,最后甚至到了几岁。不信,你看《十几岁,决定男孩的一生》、《18岁以前决定孩子的一生》、《7岁之前决定孩子的一生》、《6岁决定一生》、《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就差没到娘肚子决定一生了。

    也有按年级分的,如《高中决定你的一生》、《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小学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你说咱信谁吧?信也只能说是“很多岁决定我们的一生”!咱干脆谁也别信了!让我说呀,多少岁也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实际上这些书的意思无非是20岁、30岁对于男人女人的成功、发展是个关键的时期,要这样说不如叫《男人成功大全》、《女人美丽秘笈》什么的。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应该是酸甜苦辣什么都有的,成功是人生,落魄也是人生;一生那么长,只拿成功、辉煌什么的定义和决定也是我们不愿意接受的。

    人的阶段可以粗略的按出版商的思路分一下:男性可分为男孩和男人阶段;女性可分为女孩和女人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男孩、男人(女孩、女人)至少把人的一生分为两大部分,从这个思路来推,应该说“20岁决定女人半生”、“6岁决定男孩小半生”。可即使是这样也是不对的。

    别管说多少岁决定人的一生,都用了两个很严重的词,一个是“决定”,一个是“一生”!

    先从“一生”说,“一生”毫无疑问是一个时间概念。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20岁、30岁、35岁、3岁等无疑只是“一生”这个年龄线段上的时间点,由一个点决定一个线段无疑是荒谬的;如果一个人活了80岁,我们说3岁决定一生就成了“3岁决定80岁”,你说好笑不好笑?即使那个说什么左右上下模糊概念的时间也不过“一生”的子集罢了!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个线段,它应该是一个曲线,有波峰也有波谷,一生就是一生,少一岁也不是一生!

    再从“决定”说,在我看来“决定”就是板上钉钉的意思,这个词太绝对,我对它很没有好感,因为我们老“被决定”。一个女孩成为女人可以是一瞬间,而一个男孩成为男人则需要时间积累。你在哪一岁上成功了,结婚了,金榜题名了,都说不准,人的一生是不确定的。谁也决定不了!

    再说了,我就一个“一生”,何其短暂,让你几本破书就决定了我才不干呢!

    盘点:搜狐年度十佳好书

    由搜狐读书和中国图书商报联手主办的2009“读本好书”年度评选揭晓,《解放战争》、《格萨尔王》、《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常识》、《小团圆》、《金融的逻辑》、《我与父辈》、《一句顶一万句》、《目送》、《认得几个字》获得十佳好书。

    另外评出“人气图书奖”《东北往事》、《可爱的洪水猛兽》、《中国怎么办》、《蓝精灵》、《三十九军在朝鲜》、《黄帝内经使用手册》、《怪诞心理学》等。“搜狐原创新人奖”颁给资本之鹰,他的作品《借贷》和《放贷人》,真实描述了四川成都民间资本圈的发展和困惑。

    “经典好书奖”则颁给了《追风筝的人》、《海边的卡夫卡》、《平凡的世界》、《山楂树之恋》、《私人生活史》、《万历十五年》、《小王子》、《藏獒》、《沉思录》、《巴金随想录》。

    此次评奖从各个层面反映了中国出版界原创实力、原创新人的风采,反映了青年网民对中国出版界的认识和评判。(王文鹏)

    本文作者王文鹏,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京闯荡至今。曾先后供职于清华大学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和新经典文化等出版机构。现为图书策划人、网易读书名博专栏作者,自认为是一个丢失了身份的文化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