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饬边臣岂不可翻译:《刘巧儿》(评剧)1956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00:58

《刘巧儿》,中国评剧作品。作者王雁。据1943年袁静剧本《刘巧告状》和说书演员韩起祥的说唱《刘巧团圆》改编。剧本描写陕甘宁边区农村少女刘巧儿,自小由父亲作主与邻村青年赵柱儿订亲,后其父贪图财礼,唆使巧儿退婚,嫁给财主王寿昌。巧儿不允,遂自己作主与柱儿订亲。刘父到县政府告状,地区马专员用群众断案的方式解决了这宗案件,使巧儿的婚姻如愿以偿。这是一件发生在40年代延安抗日根据地的真人真事,在群众中甚有影响。全剧反映了青年男女对自由婚姻的大胆追求。刘巧儿形象突出,性格开朗奔放,清新可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PpWawPLTAg/ 全剧104:01
',1)">
长春电影制片厂
改编:集体,李孝充执笔
导演:伊琳
摄影:韩仲良
美工:王兴文
演出:中国评剧院
舞台版《刘巧儿》(新凤霞主演,袁淑梅配像)
上://v.youku.com/v_show/id_XMTk5NzY3NjEy.html 72:51
',2)">
下://v.youku.com/v_show/id_XMTk5NTM3NDQw.html 66:43
',3)">
新凤霞之评剧《刘巧儿》唱词
(喇叭牌子)。
',4)">
巧儿我自幼儿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呀。
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上一次劳模会上我爱上人一个呀,他的名字叫赵振华,
都选他做模范,人人都把他夸呀。
从那天看见他我心里头放不下呀,因此上我偷偷地就爱上他呀。
但愿这个年轻的人哪他也把我爱呀,
过了门,他劳动,我生产,又织布,纺棉花,
我们学文化,他帮助我,我帮助他,
争一对模范夫妻立业成家呀。
来在了桥下边我用目观看哪,河边的绿草配着大红花呀。
河里的青蛙它呱呱呱地叫哇,树上的鸟儿它是唧唧喳喳呀。
我挎着小筐儿忙把桥上啊,合作社交线再领棉花。
这段曾经风靡全国的唱腔采用的是"喇叭牌子".传统中这个曲牌用唢呐伴奏,唱词虚词衬字多,曲调简单粗糙。
初排《刘巧儿》时这段唱曾遭到非议(夏淳执导),徐文华在几种板式都不理想的情况下,提议用这个曲牌,节奏跳跃灵活,但由于旧评剧中此调比较庸俗,所以要推陈出新。
经改革后的这段"小桥送线",其前半段,伴奏乐器中去掉唢呐,改为弦乐,细腻传情;过门也变化得长短灵活;演唱时也去掉不必要的衬字;后半部有数板,半说半唱,用高低木鱼和三弦衬托;最后几句对桥下景色的描绘与人物此时的心境融合起来,传神传情。
(慢三眼)
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蚕做茧儿把自己缠。
恨我爹他不该把婚姻包办,怨只怨断案不公拆散了姻缘。
那一日裁判员错断了案,为什么还不见政府来传。
愁得我饭到口难往下咽,急得我睡梦里心神不安。
众乡亲全怕我们夫妻离散,意见书十几张送给专员,
但愿得马专员按公而断。
"采桑"一段以慢板为基本结构。
第一句是典型的传统调式,流畅自然。"恨我爹……"一句,"3"音的出现使曲调发生变化,尾句一字一音,"办"字用下滑音,显得深刻又有力度。"拆散了姻缘"打破原结构,改变强弱拍的关系,休止符不在板上而在中眼,使"拆"字碰板起唱,加强语气。"愁的我"速度减慢,曲调简化,弱拍起唱,一字一拍;"急得我"急起中眼次强拍,速度稍快。以上两句还有一种明显的对比效果。"那一日"第一、二分句采用较平的旋律,多长音,到第三分句成为华彩乐句,连续出现清晰短促的顿音,类似歌剧中的花腔女高音,这就是别具一格的"疙瘩腔".
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马专员,为什么他不信我的肺腑之言。
莫不是退了婚难以美满?莫不是打了人再不能够团圆?
莫不是意见书他还未见?莫不是怕对不起糊涂的裁判员?
莫不是我的爹他暗地里捣乱?莫不是怕邻居们说些个闲言?
左也思右也想难遂心愿,我只得耐着性儿等到明天。

影片介绍:
1942年,陕甘宁陇东地区人民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姻自主日渐普遍。农民刘彦贵的女儿刘巧儿由父母包办,自幼许配给赵家庄的柱儿,但从未见过面。她常为此事苦恼,特别是在劳模会上见到勤劳俊秀的小伙子赵振华以后,更加心绪不宁。地主王寿昌,垂涎巧儿貌美,许与刘媒婆厚酬,请她从中撮合。刘彦贵受到刘媒婆的诱惑,诳骗女儿说柱儿人品不好,是个二流子。巧儿暗自高兴,当即提出退亲。刘彦贵据此与柱儿的父亲提出交涉,解除了女儿的婚约。一日,巧儿去合作社,路遇王寿昌,始知父亲已收下他的彩礼,即将迎娶。巧儿不禁愕然。妇女主任李大婶知情后,即带她去找乡长。正巧与赵振华不期而遇,巧儿心中不胜惊喜。经李大婶点明,方知赵振华就是柱儿。大婶热情机智,为他们牵线搭桥,自愿缔结鸳盟。刘彦贵收下王家的丰厚彩礼后,逼女出嫁,巧儿坚决不从,被刘彦贵锁在家里,柱儿的父亲闻讯把巧儿救出。官司打到县政府,主观主义的仲裁员认定赵家"抢亲"犯法,刘、赵两家联姻不能成立。专署马专员重理此案,经过深入调查,改错纠偏,巧儿与柱儿的婚事,终于如愿以偿。
真实故事:
1947年3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报道了陕甘宁边区着名的封芝琴婚姻纠纷案。由于此案于3月被编为说书词《刘巧儿团圆》和剧本《刘巧儿告状》,所以人们也称其为"刘巧儿案".封芝琴系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封彦贵之女,自幼与张金才之子张柏结亲。1943年2月,芝琴与张柏二人均表示同意结婚。同年3月,封父又以法币8000元将芝琴许给朱寿昌为妻。张金才闻知此事,于3月13日夜,闯入封家将芝琴抢与张柏成亲。封彦贵即告到华池县。县司法处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有期徒刑6个月,并宣布张柏与芝琴之婚姻无效。封、张两家均不服此判决。群众亦反映强烈,芝琴遂口头提出上诉。适逢陇东分庭庭长来华池县巡视,遂亲自受理此婚姻上诉案,查明事实真相,对此案做了重新判决。宣布了张柏、封芝琴婚姻关系有效,张金才聚众抢亲被判处徒刑,彦贵出卖女儿,被科以劳役。对此,封、张两家服判,群众热烈拥护。
《刘巧儿》是评剧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拍摄于1956年,由新凤霞、赵丽蓉等主演。本剧主要反映了解放区青年男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故事。
刘巧儿:原名封芝琴
1924年农历四月十五,封芝琴出生在甘肃省华池县城壕乡转嘴子村樊坪庄,乳名捧儿。
幼时,捧儿便被父亲许给张家柏儿为妻。随着年龄渐长,两人经常往来,互生爱慕之意。但是,因张家贫穷,捧儿先后又被父亲另许给高家、另一户张家及朱家,但都遭到捧儿拒绝。
眼看其父不断为捧儿张罗婆家,张柏儿家担心夜长梦多,便集合族人夜闯封家,抢回捧儿,为两人完婚。封父到县政府状告张家"抢劫民女",县司法处未作深入调查,即宣布婚姻无效。 多变的婚事,并未让捧儿失去主意。在陕甘宁边区新生活的感召下,捧儿徒步上百里路,到庆阳专署驻地庆阳城状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婚姻的干涉和县抗日民主政府断案不公,争取婚姻自主的权利。
时任陇东分区专员兼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的马锡五(解放后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采取调查、调解与审判相结合的方式,协同县政府召开群众大会,进行公开宣判,纠正了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的错误判决,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马锡五审判方式"也由此诞生。
这起争取婚姻自主的民事案件不仅让周围的百姓们刮目相看,而且轰动了陕甘宁边区,成为20世纪中国八大名案之一。当时,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陇东报》等接连对此进行报道;随之,着名艺人韩起祥将之编成陕北快书《刘巧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在边区广为传播;解放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编为评剧《刘巧儿》,由着名演员新凤霞主演,随后又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全国,甚至还推动了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普及。
自此,捧儿便有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名--"刘巧儿",她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刘巧儿"成了新中国巾帼楷模、妇女解放的象征。
"巧儿旧居"今成红色景点
因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成为名人后,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作为一名农村妇女,捧儿也发挥"名气",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倡导婚育新风、参政议政,先后当过省、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乡、村妇女干部,出席过省劳模大会。如今,无论各级领导,还是普通百姓,到了华池县,大都会慕名前往封芝琴的住处,一睹"刘巧儿"庐山真面目。为此,从1984年-2003年,封芝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三建"巧儿新居",如今已有新建"刘巧儿事迹展馆"3间。
2005年3月,华池县委、县政府又将"刘巧儿旧居"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的陕甘宁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旅游规划之中,计划筹建"陇东妇女解放事迹纪念馆"予以重点开发建设。
在专辟的"刘巧儿"事迹陈列室里,简单的文字、图片和实物,记录了这位农村妇女大半生的光鲜与波折。
带动当地出了许多幸福家庭
"刘巧儿"勇敢争取到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美满?封芝琴说,虽然在农村,但她和丈夫张柏儿十分恩爱,和睦相处,直到1991年张柏儿去世,夫妇俩几乎没吵过几次嘴。
老人的儿子说,在他的记忆里,除了偶尔吵吵小架,父亲和母亲从未真正红过脸。说起家庭和睦、夫妇相敬之道,封芝琴传授起自己的经验:"有事就得先商量好,相互理解,和和气气,多交流".
婚后,封芝琴还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宣传《婚姻法》,向年轻人传授自己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之道。封芝琴说,自己的两个女儿、一个养子、三个侄女全部是自由恋爱结婚,自己从未干涉。不仅如此,封芝琴还积极促使其他"小字辈"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封芝琴的带动下,悦乐镇上堡子村出了许多"好婆婆"、"好媳妇"和"少生快富"的幸福家庭。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建国后,历任北京成京凤鸣评剧团团长,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青联常委。1982年加入中国****.是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着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着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新凤霞是笔者最为敬重和爱戴的艺术家之一,一方面缘于她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缘于她的顽强品质,还有就是她为人的淳朴和忠贞。着名的戏剧家胡沙在一篇文章里曾把新凤霞誉为评剧的"抒情女高音"(花淑兰为"花腔女高音"),这很准确。在笔者收藏的众多新凤霞的影音资料中,真的很难说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几乎每一出戏、每一段唱都是经典,都是余音绕梁的人间仙乐。
评剧《刘巧儿》是新凤霞的代表剧目,也是我最喜欢的剧目之一,她的俏丽俊美自然朴实,她演唱时的娇,俏,脆都是我的最爱,她吐字清晰,行腔流畅,予说于唱,予唱于说,说唱自然衔接,她独创了新派的新唱腔新特点,也独创了一个刘巧儿的时代,新凤霞就是刘巧儿,刘巧儿就是新凤霞,她上演了很多剧目,每个都是评剧的经典,可为戏迷们广为传唱的还是《刘巧儿》《花为媒》的唱段,虽然伴奏不是很全,有好多戏迷可以清唱出剧里的唱段甚至每句台词,但百听不厌的还是新大师的《刘巧儿》,她的每句唱每句台词都那么让人久久回味。
火红的太阳出东方,是刘巧儿开场第一段唱,她的天真,俏丽,喜悦,羞涩,勤劳,智慧,都隐于唱腔当中,行腔自然,吐字清新流畅,抒情细腻,要唱出这段的韵味真是难,网上有好多人传唱,配这段视频字幕对戏迷来说也许没什么必要,我更多的是为了自己能细细的欣赏,比对一下内中区别,这段伴奏不同于网上用的最多的刘秀荣版,也不同于新凤霞的电影版,细节地方只有靠演唱者自己掌握,新凤霞的声音优于她的配乐,听她的戏,仿佛伴奏在远远的幕后,轻轻如流水般随着她美丽的声音流淌,她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有自己的行腔吐气方式,最难得是她的入戏,看她在屏幕上我从没感觉到她在演戏,那就是她在诉说自己,演唱自己,所以她会把刘巧儿送到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并能几十年风采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