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电影烟雨蒙蒙:张千一《青藏高原》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3:48:05
张千一《青藏高原》(2010-12-15 14:55:54)转载 标签:

张千一,男,朝鲜族,1959年9月生于中国沈阳,1976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1977年开始从事作曲工作,198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自八十年代初以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登上中国乐坛以来,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品: 交响音画《北方森林》,小型管弦乐《牧歌》。

张千一1977年开始从事作曲工作,师从于陈钢、桑桐、施咏康等教授。现为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杨立青教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青年音乐家分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延边大学客座教授、《音乐创作》编委、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作曲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八十年代初以交响音画《北方森林》登上中国乐坛以来,创作了大量的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不同体裁、题材的作品。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音协“金钟奖”作品金奖、舞协“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剧协“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影协“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视协“飞天奖”最佳音乐奖、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多项大奖。

作品除《大提琴协奏曲》、《A调弦乐四重奏》、《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同乐---为童声合唱与管弦乐队而作》、歌剧《我心飞翔》、《太阳之歌》、舞剧《野斑马》、《大梦敦煌》、《霸王别姬》、舞蹈《壮士》、《千手观音》等代表性器乐作品及歌剧、舞剧、舞蹈作品外,还为《红色恋人》、《益西卓玛》、《山林中头一个女人》、《哦,香雪》、《天堂回信》、《赵尚志》、《天路》、《孔繁森》、《红十字方队》、《光荣之旅》、《女子特警队》、《DA师》、《成吉思汗》、《大染房》、《林海雪原》等百余部电影、电视剧谱写了音乐。另外,还创作有《青藏高原》、《嫂子颂》、《女人是老虎》、《在那东山顶上》、《走进西藏》、《相逢是首歌》等被全国广大听众喜爱的歌曲。其作品除了在中国演出、演奏、演唱、演播外,还先后参加了香港“中国第一届当代作曲家作品音乐节”(1986)、“布拉格之春”音乐节(1987)、英国“现代中国作品音乐节”(1987)、“汉城音乐节”(1987)、 “香港世界大学生夏令营音乐节”(1988)等国际音乐节活动。

目前,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张千一交响音画《北方森林》、《A调弦乐四重奏》、《为四把大提琴而作的乐曲》、小型管弦乐《牧歌》等四部作品的总谱;还出版有《张千一室内乐作品集》(1985)、《走进西藏》(1995)、《青藏高原---张千一名歌集》(1997)、舞剧《野斑马》全剧音乐(2000)、舞剧《大梦敦煌》音乐精选(2001)、《中国当代作曲家作品经典---张千一专辑》(2003)等录音、CD专辑。

2009年金秋 张千一收获的季节9月1日至7日,国家大剧院,由张千一担任作曲、著名编导张继钢担任总编导的山西说唱剧《解放》隆重上演。这也拉开张千一作品齐聚首都的序幕。

说唱剧《解放》

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山西中部地区,在女人裹脚的年代,有一对恋人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男孩叫亮亮,女孩叫小小。小小长了一双大脚,被人们耻笑,但她自己从不认为是个缺陷,因为亮亮爱她,也爱她的大脚。两个孩子都长大了,亮亮要走西口谋生,回来好置下地、买下田,娶小小做新娘。小小幸福地等待着…… 等待的时间久了,日子也长了,小小眼看着小姐妹们一双双精致的小脚被人们品评、赞许,她开始被社会的集体审美观同化。她也要为自己爱着的男人裹一双小脚…… 亮亮回来了,带着喜悦,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带着一双大大的绣花鞋。他却看见了小小一双裹残的小脚……这时,解放的锣鼓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 说唱剧《解放》的音乐,张千一采用了山西优美动听的民歌和丰富的戏曲音乐资源作为素材,在认真分析、精心改造的基础上,使这些极具地域性的素材有了张力,有了国际化的穿透力,使黄土地民歌的大气恢宏、从容洒脱得到最大的彰显!许多专家、学者在听到《解放》的音乐后,都认为这是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做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9月8日至13日 歌剧《太阳雪》

在解放军歌剧院上演。这部歌剧由张千一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著名导演黄定山担任编导,著名歌唱家戴玉强领衔主演,总政歌剧院制作演出。歌剧《太阳雪》改编自四川军旅女作家裘山山创作的长篇小说《我在天堂等你》。1950年,按照党中央对全国解放形式的整体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这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太阳雪》则描写一批年轻女兵爬山涉水,一步步走进西藏的全过程。 张千一在歌剧《太阳雪》的音乐创作中,开创性地使用了混声唱法,将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完美结合,达到新的艺术审美。许多著名的唱段都是这样写成的,如《是你》、《你走了》将美声和通俗结合;《向远方》使用了民族、通俗两种唱法。这些创新在实践中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得到专家们的好评。歌剧是以音乐为主体,表演、舞美、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综合舞台艺术。从音乐范畴讲,歌剧被称作皇冠上的明珠。张千一通过一段段美妙的弦律、一首首动听的歌曲,精心制作一颗明珠!并通过这颗耀眼的明珠,向人们传递了一份久违的纯真!

9月8日至11日《泰山》

由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历时一年多精心打造的大型民族交响音画《泰山》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张千一担任该剧作曲之一。 泰山,中华第一山,雄踞东方,拔地通天。泰山以其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山岳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打造以泰山为主题的大型音乐作品,应该说是几代音乐人的奢求和梦想。但由于其历史浩瀚、文化灿烂、内涵深邃,使得众多音乐人高山仰止,望而却步。然张千一、赵季平、刘文金等作曲家经过一年多的采风、创作、排练、打磨,用音乐构建了一座有灵魂、有文化、有内涵、有精神的艺术泰山。"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看过《泰山》的观众都能感受到李白在登泰山时发出的由衷感叹!而展现泰山浓郁的写意之美,是张千一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主旨。乐曲融入现代化的舞美设计和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段等多种艺术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全新的民乐演奏形式和创作理念,集中反映了泰山悠久历史、深厚文化、逸闻传说、绚丽色彩和典雅风格,生动表现了对泰山煌煌烈烈的精神信仰和灵性崇拜。

9月19日《云南随想》

由他创作的交响组曲《云南随想》在中宣部、文化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交响音乐会上,由北京交响乐团演奏,谭立华指挥。 这部管弦乐作品的乐章名称,以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都与云南白族、藏族、佤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甚密。而这些,又与作者多次到云南采风的经历有关,它表达了作者对云南这片多彩的红土高原此地、此景、此风、此情的感受。尽管组曲有一个“随想”的名称,但我知道,张千一之于云南,之于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有感情的,有了解的,也是有深刻认识的。在保利剧院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交响组曲《云南随想》将于明年一月录制成唱片发行。

10月17日至18日《山丹丹》

由张千一担任作曲的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山丹丹》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山丹丹》以大胆创新的艺术形式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水准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山丹丹》讲述了发生在陕北地区的一个爱情故事。民国年间,一对恋人山丹丹和石柱,在结婚的当天,地方武装头领大黑将石柱和同村青年狗蛋抓走。月余之后,狗蛋突然逃回,带回消息:大黑的人马在黄河边与仇人交火,石柱中弹掉进黄河,生死未卜。山丹丹闻讯悲痛欲绝,她不相信石柱会撒手而去,故女扮男装,千里寻亲。可是,石柱在山丹丹走后数日侥幸生还,得知山丹丹去找他,心急如焚,转身追赶山丹丹。他俩各自翻山越岭,险渡黄河,步履荒漠,搏风击浪。他们以朴素执著的爱情,赢得了感天动地的大团圆,谱写出一曲如诗如画的优美诗篇。在《山丹丹》剧目中,张千一以陕北信天游这种古老音乐形式为基础,创造性地把交响乐、世界音乐风格和陕北民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颠覆性的音乐效果,并通过这些音乐创造性地塑造了《山丹丹》的文化品质。

9月20日晚《复兴之路》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钟声鸣响,大幕开启,一名手持鲜花的少女在空中翩翩起舞,一群白鸽簇拥着鲜艳的五星红旗,飞过蓝天白云、越过壮美河山。在谭晶天籁般吟唱中,舞台上展开一条遥远的地平线,《我的家园》引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经历的可歌可泣的难忘岁月。

《我的家园》

由张千一作曲、阎肃作词。这首歌曲作为"序"在《复兴之路》中承载着总领全局的意义,   

祖国母亲在刚柔并济的音符中更加形象,既凸显了祖国历史的厚重,又展现了母亲怀抱的温情,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鸦片战争的惊雷、革命者的热血、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升空的欢庆、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回味,五幕33个节目在"序"引领下,将中华民族169年沧桑巨变娓娓道来。就在张千一的作品在北京轮番上演的同时,10月18日,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由张千一担任作曲的舞剧《王昭君》作为开幕大戏,让来自海内外的观众共享了张千一音乐的曼妙与风采。2009--北京的金秋,如此多和如此优秀的作品齐聚首都、轮番上演,是张千一收获的季节。这也正说明,是张千一多年的积淀,是他艺术上的更加成熟,也是他正在走向新的巅峰!作为音乐人,张千一也常常扮演伯乐的角色。在歌坛,张千一和李娜合作最为默契,李娜出家后,两人的合作终止;后来,张千一发现谭晶,为其创作了《在那东山顶上》,让谭晶唱进一线歌手和行列

曾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音协“金钟奖”作品金奖、舞协“荷花奖”舞剧比赛音乐金奖、剧协“曹禺戏剧奖”优秀音乐奖、影协“金鸡奖”最佳音乐奖、视协“飞天奖”最佳音乐奖、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等多项大奖。

他在器乐作品方面的代表作除《北方森林》外,还有《A调弦乐四重奏》、《大提琴四重奏》,均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二等奖,另一首《大提琴协奏曲》获全国第八届音乐作品比赛创作奖。作为一名职业作曲家,他还有大量的舞台音乐作品,如舞剧《人参女》,获首届中国“文华新剧目奖”;舞蹈《壮士》,获1996年解放军文艺奖;舞蹈《英雄儿女》1992年获全军文艺汇演作曲一等奖。

听张千一的歌,每一首都仿佛是一首小型管弦乐作品,非常完整。《嫂子颂》开了通俗歌曲以清唱形式开头的先河。录制时所有人包括张千一听了都激动不已。 张千一的成功是无可质疑的,但成功的因素除了天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根植的这块大地。多民族的文化养分是他使用不尽的源泉。他去云南被佤族原始音乐打动,被傣族音乐的秀美打动,听过哈尼族400多人的表演,那是有着6个声部的高难度作品;他为电视剧《成吉思汗》作曲他去了三次内蒙古,《北方森林》是鄂伦春生活的反映,《嫂子颂》是东北风格,《歌从黄河来》是西北风格,《明月出天山》是新疆风格,《战地阿里郎》是朝鲜族风格。

张千一说从他的创作来看,目前中国听众的艺术鉴赏力是大大提高了。像《青藏高原》这样的艺术歌曲能如此流行真是没想到。在沈阳军区,从将军到士兵都会唱,在歌厅里则有连放六遍的纪录。在成都军区,他们说一首好歌胜过一堂政治课。张千一思考其中的原因,认为实际上这是目前世界音乐流行的趋势,那就是不分地域、民族、题材,只要是好听的要素加上符合时代潮流的表现形式,就能迅速地流行,任何地区民族的听众都喜欢。民族性强,它的外延性也强,挖掘这个东西找到合适的形式就能让其他民族接受。

张千一在大藏艺术有限公司主持一个音乐工作室,专事研究、策划、监制工作,试图将国际上最先进的音乐手段、机制引进来。因为传统的器乐、录制方式、编曲等已经显得保守了,必须用最现代的器材、编曲来看待过去的好作品,并且及时推出新制作,目前这被统称为“新世纪音乐”。张千一曾在北光声像艺术公司任编辑部主任,主持录制过数千种磁带光盘,是大陆较早涉足流行乐坛的人之一,他还曾在香港学习过一年的录音技术。准备完成一部介绍新世纪音乐的专著。

张千一说“我是有意识地接触各民族的音乐,我有想法一个一个地搞各民族风格的作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我对《成吉思汗》的音乐有信心。生活在这丰富的民族文化中对艺术家来讲真是太幸运了。当然现在也有浮躁的现象,向经济上看齐,很多作曲家都有枯竭之感。我力图保持清醒的头脑。现在约稿的太多了。我即使24小时写也写不完,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有许多好题材也只好放弃。去年我搞一部舞剧《野斑马》,闷在屋里写了8个月,又枯燥又难受,差点精神崩溃。人家说你太傻,8个月可以赚多少钱啊!我知道这些,但我想克服一下自己,培养精品意识。要克服浮躁,要充电加油不是件容易的事。”

张千一的弟弟张宏光被称为“幕后音乐高手”。作为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专职作曲,宏光本毕业于中央音乐院作曲系,然而在编曲配器方面的成就和名气却远远超过他的作曲专业。对于一个好的音乐作品来说,仅仅有一个好的创作还不够,还要有一流的编曲配器和一流的演唱、一流的录音、一流的炒作和发行手段,这就是当代流行音乐的全部内涵。而编曲往往是幕后工作,听众知道得更多的是作曲、作词和演唱者。而圈内人却极为推崇张宏光。电视片《邓小平》的主题音乐就出自张宏光之手,《春天的故事》、《梅》、《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花好月圆》等多得连他自己也记不住到底编了多少曲。能够证明他有作曲天赋的是在1997年,由他作曲的《朝夕相伴》在第二届亚洲流行音乐节上获得评审团颁发的创作银奖。法国评委在事后还拉着张宏光的手说:虽然你拿的是银奖,但我认为你的作品是最好的。

创作《青藏高原》这首歌的时候,张千一是武警文工团的编导室主任。其实,张千一从事音乐创作已经有很多年了。一九八一年,张千一创作的交响音画《北方森林》,荣获全国第一届交响音乐作品比赛金奖。那时张千一才22岁。《北方森林》立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音乐学院贺绿汀先生点名让张千一免试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

一九九四年,张千一应邀为电视连续剧《天路》创作音乐。《青藏高原》是《天路》的主题曲。歌曲一经李娜的演绎,立即传遍全国,成为大家竞相传唱的歌曲。被全国人民所喜爱。女声独唱,旋律带有藏族民歌因素,优美、气势高亢,表现了人们对青藏高原深深的眷恋、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青藏高原》的广为传唱令张千一特别感动。人们说,这首歌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音乐风格和气派,激发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纯洁之情,是通俗音乐的第二个里程碑。张千一说,创作《青藏高原》时他并没有到过西藏,但自己年轻时就向往西藏,从才旦卓玛美妙的歌声中,从音像、图书和绘画等多途径了解那片神奇的土地,心目中的西藏完全是自己精神世界中的神圣天国,是自己向往中的世上最纯净的天空与最广袤的大地。仿佛神秘的布达拉宫在召唤,使自己对西藏题材的音乐有了创作的冲动。《青藏高原》的成功也说明,音乐创作有时想象的空间大于现实的空间,想象中的艺术真实更具有艺术性;生活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生活,一种是间接生活。间接生活同样能写出好作品。另外,演唱者李娜对《青藏高原》成功的演绎也使其很快地走进千家万户。认识李娜是1994年的盛夏,李娜优秀的嗓音和刻苦的工作态度给张千一留下很好的印象,创作者和演唱者的沟通和了解使双方有了以后《嫂子颂》、《女人是老虎》等作品的成功合作。 
    人们对《青藏高原》的喜爱使张千一深刻地意识到,一首好歌的产生要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要根植这块大地。这以后张千一创作了不少为大众所瞩目的藏族题材的歌曲作品。如《走进西藏》、《天路》、《在那东山顶上》等。他力求每首歌都有突破,1995年写《走进西藏》时他在西藏生活了一段时间,差点病死。张千一说,《青藏高原》写的是天,听歌时有自天而降的声音;《走进西藏》写的是地,是从海平面上一步一步走进去的。它们立足于外界对西藏的人文感受。两部作品挖掘的是英雄人物身上普遍的人间真情,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纵深拓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这一类题材成功的关键。《在那东山顶上》是站在藏族自己的角度来表现西藏。描写的是藏族人生活在阳光下的那种悠然自得、幸福安祥的生活状态,这首歌很受藏族人的喜爱,几乎到了人人都会唱的地步。它让我们感受到普通人题材的作品创作,永远是人们最关注的。 
    张千一的音乐创作力求多样化,而多民族的文化养分成了他用之不尽的源泉。扎根民族文化,走多民族音乐创作道路让他成绩斐然,创作出东北题材的《赵尚志》,西藏题材的《孔繁森》,蒙古族题材的《成吉思汗》,裕固族题材的《家园》,云南茶马古道题材的《茶马古道歌》、《玉龙情歌》,军事题材有很感人的《红十字方队》,都市生活题材的《女子特警队》,历史题材的《大梦敦煌》,农村题材的《哦,香雪》,以及描述现代社会情感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多部作品,受到人们普遍的喜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千一创作的音乐作品有上百首(部)之多,而荣获国家金奖的作品就有近三十多个。《青藏高原》1997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998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文华奖”、2001年获中国首届“金钟奖”作品金奖等。
    张千一说,音乐创作很痛苦又很幸福,当你的音乐在剧院厅被演奏,在大街小巷被传唱时是幸福的。自己愿意通过痛苦的历程,达到幸福的彼岸。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