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鼎家具怎么样:看看心理师是怎样养孩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3:35:21
-
一个心理师,会怎样养孩子?
我的众多读者和朋友强烈建议我要个孩子,那样他们好看看,一个心理师是怎样养孩子的。
但我至少目前还是坚定的丁克主义,所以这一点是没有可能的了。再说,真要了孩子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还不好说。对此,女友的判断是,我会是一个坏爸爸。
其实我也好奇,一个心理师会怎样养孩子。
这个好奇心,在老狐和小鹿的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老狐在此前的婚姻中有过一个儿子,那时他还是初出茅庐的心理医生,至少我知道的一些事情表明,他那时算不上是标准的好爸爸。但经过多年的历练,他成为一个敏感、敏锐而成熟的治疗师,已然准备好成为一个好父亲了,而至于小鹿,我见到她的第一眼,就认定她会是一个好妈妈。
所以,豆子很幸运,他有幸有一个很好的基础。
我们也很幸运,可以看看一个敏感、细腻而又强有力的父亲,和一个温柔、善良而又有爱心的母亲,是如何与一个小小的心灵建立关系的。
老狐是经典的精神分析派心理医生,他对于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有很深的理解,这部书,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范本,一个细致入微地用客体关系理论解读父母与3岁以前的孩子建立关系的范本。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远远不是一本理论著作,而是活生生的事实,是豆子爸和豆子妈,以及豆子的真实故事的写照。这些故事以及故事里的发现和感悟,只有做过父母又对心理学有很深理解的人才能写出来。
客体关系理论,或者说现代心理学,对3岁以前孩子的心理发展有非常细致的了解,但如果光看理论,可能既会把自己看晕,也会把自己看慌,因为3岁以前有太多的关键期,似乎一个地方把握不好,就会给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
但是,看老狐和小鹿的这本书,你不会看晕,也不会看慌,因为你会发现,这对父母也在学习,也在摸索,而且他们的确可以找到出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会是一个很美妙的学习过程。
看起来,这本书是写给父母们的,尤其是刚成为父母的或即将成为父母的,但它也适用于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因为你会从豆子的3岁前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书中也讲解了,在一些特定的时候如果父母处理不好,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并又会如何在其成年后继续影响他,所以这本书可以帮助你认识你自己这个成年人。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活泼生动,而且极具灵气,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又绝不流俗,或许,这样的风格只有源自于真实的体验、真实的理解。
种豆得豆
古语说,三岁定八十。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这句话基本是真理。
0~3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恰恰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

一个心理健康、人格独立稳定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大未来。根据我的职业经验,有太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之根源,在于3岁以前父母的照料方式以及亲子互动关系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婚恋或亲子这种亲密关系中,很多求助者几乎都在重复着原始的、与父母之间的病态的关系模式。倘若从小与父母的关系模式是病态的,长大后就很难改变为健康的
关系模式。
之所以有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会有病态的照料方式以及互动模式,是因为这样的病态模式已经存在于他们的内心,而他们自己却意识不到。他们无形中再把这样的模式复制到自己与孩子的互动中。经常有父母对我说:道理我都知道,但当我打骂责备孩子的时候,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无意识的力量,它悄然地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生作用,让我们作者自序
无法控制自己。
无意识的力量很强大。当无意识没被意识到的时候,要想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当父母开始意识到问题可能存在于自己身上,并且有意愿和勇气去面对的时候,改变才会发生,父母才不会把自己无力解决的内心冲突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借助孩子去解决自己的焦虑。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才能拥有健康的人格。
作为心理师,我非常认同一句话: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席的父亲,将100%培养出情绪障碍的孩子。在实际的生活中,焦虑的母亲对应的恰恰可能是缺席的父亲,而缺席的父亲往往会让母亲很焦虑。所以,健康的家庭教育模式需要父亲担负自己的角色,一个结构完善、关系健康的家庭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共同构成的。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背景下,母亲总是承担着更多的养育责任,对于这种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即便是在今天,相比起其他文化背景下的母亲,中国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更深远。我们实在需要衷心地感谢母亲们的付出,并有必要大力倡导提升母子关系质量的理念。
这就是本书更多地关注了母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的原因所在。另外一个原因是:本书探讨的是0~3岁宝宝的心理需要,女性适合哺育的身体特征和更加细腻温柔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在这个阶段她们必然会扮演父亲更重要的角色。
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母亲给孩子的成长提供着最原始的满足:生理满足,安全满足,爱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这三个需要的满足,是根本的。假如这三个层面的满足出现了缺陷,那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满足就变得比较虚幻了。

许多人一生的痛苦在于无法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虽然想爱或者被爱,但又不知道怎么爱。也有人对爱不信任,虽然说着爱的词语,但内心感受的爱却是那样苍白无力,经不起一点挫折。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爱的关系,在他们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有了误会。也就是说,他们对爱的误解,在三岁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他们和他们的照料者的关系,从一开头就被扭曲了。是的,婴儿的心就像一张幻灯片,在空白的幻灯片上写的是什么,日后他呈现出来的世界就是什么。而且这张“幻灯片”有放大的功能。
爱是被满足的感觉;恨是满足的需求受到挫折却又无力反抗的情感反应。在三岁以内,孩子已经无数次有过爱或恨的体验,并在内心建立了一种情景性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被定格在无意识中,长大后遇到类似的情景,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比如,一个30岁的男人,遇见妻子晚归的情景,可能会产生2岁时候妈妈不在身边时的那种情绪反应,那就是无力、恐惧。为了获得力量,获得控制感,他会直接表达出愤怒,无法控制的愤怒——因为愤怒可以让人感觉自己有力量——于是冲突就产生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那你外面的世界就是怎样的。而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和父母的互动中体会学习到的。爱就是如此,我们体会到的爱的关系是怎样的,那我们就会去把关系搞成我们体会到的那样。
爱是需要被体会到的,对着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或者一个三岁的孩子,说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哪怕对着一个成年人,说爱也没有意义。爱必须被体会到。
三岁以内的孩子,感受很纯粹,哪怕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能让他们体会到感受到对方是否爱自己。有些孩子只认妈妈,对周围的一切人都很敏感,这说明这个孩子没有安全感,他们不信任他人。
为了让孩子从小体会到爱,体会到健康、正常、足够的爱,我们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宝宝出生直至进入幼儿园的那段时间里,家庭教育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这是宝宝人生的起点,是人格大厦打地基的阶段,这个基础若是没打好,以后上再好的学校请再好的老师也于事无补。
放眼当下的图书市场,各种育儿、教育类图书令人目不暇接。但略感遗憾的是,针对0~3岁婴幼儿心理的大众读物相对缺乏,现有的图书更关注宝宝的生理健康,以及智力开发(尤其以早教类图书为甚)。不可否认,智力开发也是心理发展的一部分,不过,过分致力于这个环节容易揠苗助长,并且有满足父母私欲之嫌,对孩子的生命个体尊重不够。我们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健全的人格基础是父母对孩子最珍贵的馈赠。
我一直希望能写一本深入讨论幼儿心理发展的书,上天给了我这个机会。我的儿子小豆子、妻子都成为了我的观察和研究对象。妻子用她鲜活有趣的文字记录了儿子从出生以来各个发展阶段有代表性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她自己在照料孩子和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和困扰,我则对她记录的一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我相信,这本书勾勒出了0~3岁宝宝心理发展的轨迹,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心理需要,以及这些需要不能获得满足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结合妻子和我在育儿过程的种种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我尽可能客观地探讨了父母(尤其是母亲)在面对幼小孩子时所应当避免的错误做法。多年的心理咨询生涯给了我帮助,孩子的每种心理需要都让我联想起了一些实际的咨询案例。我能体会我的求助者的感受,有时候面对他们的痛苦我甚至感到无能为力,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在读了本书之后重新抚养他们一次。当然,我无意于指责过失者,只不过想借此强调,了解幼小孩子的心理是多么重要。
我想告诉年轻的父母,不要吝惜你的时间去寻找孩子内心的密码,不要宽容自己的懒惰放弃对自我的觉察。
我非常感谢妻子的配合。也感谢我的小豆子,在不知情的情形下,成了我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