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奕个人简历:较量:“捷克式” VS “歪把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8:40:18

“捷克式”——ZB26轻机枪全貌。其外形和基本结构安排与后世大多数轻机枪一致,这也是人们往往更容易接受“捷克式”的原因。

“捷克式”的正式名称是ZB26轻机枪,因其制造国捷克而得名。它的前身是普拉加M24轻机枪,1924年由设计师瓦克拉夫·霍利克研制成功,由捷克布尔诺武器公司生产,“ZB”是布尔诺国营兵工厂的缩写。它的改进型号称为ZB30,主要是将活塞、枪机框改进为一个整体结构。“歪把子”同样也是俗称,它是南部麟次郎主持设计的日本第一种自主研制的轻机枪,于1922年定型,按日本纪年法当年是大正11年,故定名为大正11年式轻机枪。该枪由小仓兵工厂生产,1920年代中期装备日军。虽然二战后期日本研制了性能更好的96式和99式轻机枪,但由于产能有限,大多数“歪把子”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捷克式”与“歪把子”都是上世纪20年代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的武器,这使得两者的对比建立在一个合理基础之上,而且它们共同经历过整个二战,特别是都曾在中国战场上广泛使用,并在实战中多次交手,相互间的较量持续了10多年时间,因此它们性能孰优孰劣,最有发言权的当属中国人。

在比较之前,先来看一下两枪的主要诸元:ZB26为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闭锁,全枪长1165毫米,枪管长602毫米,全重9公斤,理论射速500发/分,发射7.92毫米毛瑟步枪弹,初速830米/秒,使用20发直弹匣供弹,可以单、连发射击。“歪把子”也是导气式武器,但采用立楔闩闭锁方式,全枪长1067毫米,枪管长428毫米,全枪重8.85公斤,理论射速530发/分,发射6.5毫米有坂步枪弹,初速730米/秒,使用30发供弹漏斗供弹,只能连发射击。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由于设计年代相近,它们的相同点很多,比如都是早期专门设计的轻机枪,都使用各自的主流步枪弹,性能较为完善等等,同时它们也有着弹容量小、火力持续性差,体积重量较大、结构复杂等共同缺点。至于具体性能,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逐项对比:

 “歪把子”——大正11年式轻机枪。其外形虽然比较特别,但也并非绝无仅有,与早期的法国哈其开斯M1909机枪较为相似,接近于轻型化的改用两脚架的重机枪。

一、威力和精度

“捷克式”发射各种7.92×57毫米毛瑟尖弹,弹头重量在10-12.8克,初速为830米/秒,枪口动能超过3400焦耳,而“歪把子”发射的是6.5×50毫米三八式有坂步枪尖弹,弹头重约9克,枪口动能在2600焦耳左右,明显低于前者。有坂步枪弹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小口径”枪弹,其弹壳较短、弹头细长,其优点是后座力小、射击精度好,但这种枪弹用在以压制敌人为主要目的的机枪上,就明显感觉到其威力不足,远距离上杀伤力小,而且日本战时生产的枪弹工艺性较差,在发射时的高压作用下,弹壳容易断裂,所以包括“歪把子”在内的日式机枪上大多有油壶这个部件,用以在枪弹进膛前对其表面进行润滑。而“捷克式”使用的7.92毫米尖弹由于初速高、弹头重量大,因此存能性好,对远距离目标的压制能力和威慑性远高于6.5毫米枪弹,这也是日本后期专门开发7.7毫米的99式轻机枪的主要原因。但7.92毫米枪弹重量偏大,加上战斗状态下“捷克式”的枪弹是装在弹匣内携行,故在同等负重条件下,其携弹量相对使用6.5毫米枪弹的“歪把子”要少一些。

11年式轻机枪的供弹漏斗是早期机枪众多供弹形式中比较独特的一种,但也并非独家专有,图中所示的是苏联德普轻机枪的一种试验型,使用与“歪把子”几乎相同的25发供弹漏斗。“捷克式”的早期试验型使用的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直弹匣,而是装在圆形弹鼓中的布质弹带。

从后上方看去的“歪把子”供弹漏斗。左上方的圆勺状装置是压弹杆手柄,漏斗右侧的圆形物体是油壶盖,再右侧是弧形表尺。

 

在精度方面,“捷克式”的枪管和瞄准基线都比较长,瞄准时也较“歪把子”方便一些,而且射速相对较低,因此前者的精度要比后者高出一筹。在保留至今的相关史料中,日军对中国军队“捷克式”机枪的火力与准确性都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捷克式”的后座力很大,发射时后座比较明显,为抵消后座力其枪托底板内装有减震弹簧,加上它的雪撬板式脚架底抓地能力不强,因此在连发时跳动比较厉害,不是富有经验的射手,很难用它打出理想的点射精度。反观日军方面,对轻机枪等武器的射击精度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在战争初期,射手相对中国军队来说更训练有素,在实际战斗中“歪把子”与“捷克式”的精度应该是不相上下。

“捷克式”使用比较少见的蜗轮式表尺,靠转动表尺轮来调整表尺缺口的高度,以瞄准相应的射程。“布仑”轻机枪也使用类似的表尺。

二、结构原理

仔细比较两枪就可以发现,“歪把子”的结构要比“捷克式”复杂得多,换言之就是更为原始,更接近于轻型化的重机枪。尤其是“歪把子”外形上最明显的特征——供弹漏斗这一部分,不仅零件体积小、数量多,而且加工装配要求比较精确,与其相连的枪机上相应的连动机构加工也很繁琐。虽然“歪把子”的枪机部件看起来形状相对要简单一些,但其机匣内还有一个闭锁闩块,机匣对应的位置上必须要加工出相应的闭锁槽,加工难度自然提高许多。而“捷克式”采用了相对简单的枪机偏移闭锁原理,机匣上的闭锁支撑面加工也比较容易。而且该枪采用了上置弹匣供弹方式,供弹时可借助子弹自身的重力,省略了“歪把子”上结构复杂的供弹漏斗机构,在简化结构的同时,还减轻了枪械的全重。因此,日本后来设计的96式、99式轻机枪也都改成了这种上置弹匣的供弹方式。总体说来,“捷克式”在结构原理以及零件数量、加工成本等方面,均优于大正11年机枪。

 和我们今天在影视片中看到的不一样的是,“捷克式”立姿射击时射手左手需要握住提把,以便控制枪身,并避免被枪管灼伤。影视片中为渲染效果,经常让主人公采用这种姿势,其实“捷克式”的后座力很大,实际中很少使用立射,因为此时精度很差,而道具枪发射的是空包弹,基本没有后座力,相对来说要好控制得多。

三、火力持续性

影响火力持续性的主要因素是供弹机构的容弹量。仅从容弹量来看,“歪把子”为30发,“捷克式”为20发,前者多于后者。但两枪的供弹原理不同,实际使用过程有很大区别,所以还必须考察两者在战斗条件下的再装填速度。“歪把子”的30发供弹漏斗,每次直接装入6个分别装在5发桥夹上的弹夹,而“捷克式”使用预先装满的20发弹匣供弹。“歪把子”弹斗内的弹数比“捷克式”多10发,而且打空的桥夹自动弹出,没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枪弹打光后,弹药手只要打开弹斗上方的压弹杆,将准备好的一摞6个弹夹装入,再将压弹杆盖上压住枪弹即可。而ZB26本身弹匣容量只有20发,而且打完后还要有取下空弹匣的动作,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弹数自然要少一点。前述的比较是在ZB26的弹匣预先压满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是射手面对的是刚刚补给来的成箱的弹药,那“歪把子”就更占优势,因为日本生产的6.5毫米枪弹都是预装在5发桥夹上的,开箱后即可直接取出装枪射击,而“捷克式”还需要一个往弹匣内装弹的过程。

“歪把子”的瞄准装置在枪身右侧,因此射手不得不将头部偏向右侧才能实施瞄准。由于它的两脚架较长而且不可调节,因此火线较高,不利于隐蔽,增加了射手伤亡的可能性。

虽然“歪把子”的供弹漏斗系统在装弹量和战斗射速上稍占上风,但也有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保养擦拭困难的致命缺点,而且弹斗损坏后将导致全枪无法使用。“捷克式”虽然弹匣容量小,但供弹机构结构简单,即使弹匣损坏,更换一个即可恢复射击,而且通常“捷克式”的射手都配有6-12个弹匣,并且有副射手帮助临时压弹,足以应付通常战斗的需要。另一方面,“歪把子”采用漏斗供弹方式的目的是为了求得与步枪弹药通用,避免再配备其他供弹具而浪费有限资源,但这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实际上“歪把子”所使用的枪弹与普通步枪弹并不一样,虽然两者包装样式一样,但标注不同,机枪弹为减装药弹,以便机构能够平稳工作,避免出现断壳和开裂故障。而且虽然“歪把子”上有油壶,但在灰尘多和弹壳生锈的情况下,弹膛会很快磨损。相反“捷克式”轻机枪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枪弹也不用涂油,而且它在弹匣插槽口还设计有防尘盖,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明显强于“歪把子”。

 “捷克式”机匣左侧细节。控制单、连发和保险状态的快慢机在小握把左侧,手不离开握把即可操作。箭头所指处为枪管固定扳手,向上扳起后,再向前推提把即可将枪管取下。

早期轻机枪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线步兵的最主要的支援武器,特别是在战斗激烈时,发射枪弹数量未免很大,考虑到持续射击时枪管散热的问题,早期的轻机枪大多在枪管上开有散热槽,“歪把子”和“捷克式”都不例外。不过“歪把子”的散热槽较深,散热面积相对较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加工费时费力的散热槽并没有太大的效果,“歪把子”一般连续射击枪弹数量不能超过300-350发,而“捷克式”差不多也是在这个范围内。不过“捷克式”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枪管可以快速更换,此时只需将枪管固定扳手转动一定角度,再握住枪管上的提把,向前一推就可取下枪管,而“歪把子”的枪管是固定的,连续射击超过一定弹数时,要么停止射击等待枪身自然冷却,要么就要用湿毛巾之类捂在枪管上给枪管降温,否则就会造成膛线的永久性损坏。原产的“捷克式”枪管钢质优良,甚至打红的枪管可以直接放在水中冷却,但国内自行仿制的产品质量就差次不齐了,而且即使是原产品,备用枪管也大多损失殆尽,所以实际战斗中在散热性方面的优势并不比“歪把子”强多少。

四、人机功效

从两枪诸元可以看出,在全枪长和重量方面,“歪把子”比“捷克式”要稍轻便一些。但在人机工程方面,两者却各有千秋。由于“歪把子”枪身左侧有一个大型供弹漏斗,瞄准装置只得偏在枪身右侧,为方便瞄准,鱼尾形枪托从握把向后的部分也不得不偏向右侧,这也是该枪为何称为“歪把子”的原因。但该枪的重心却位于枪身左侧,加上枪托和枪身中心线并不同轴,其后座力传递时同时存在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偏转力矩,同时射手不得不尽量将头部向右倾斜才能构成瞄准线,这就增加了操作难度,时间一长必然会因为疲劳而影响瞄准。而ZB26轻机枪其枪托设计在操作时就要便利得多,且枪托底部有可折叠的肩托板,对于机枪仰俯射击转换十分有利。“捷克式”由于弹匣位于机匣正上方,瞄准基线也是偏置的,不过是偏在左侧,射手在正常抵肩姿势时就可以构成瞄准。所以从枪械实际射击时的操作舒适性来说,“捷克式”要远远优于“歪把子”。

 

“捷克式”的可调节式两脚架,并可向后折叠,脚架底板为与勃朗宁M1918相似的雪撬板式样,适应松软地面,但抓地能力不强。

“捷克式”外观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其枪管口部装有喇叭状消焰器,上面开有许多小孔,它可以显著减小连发射击时的枪口焰,而“歪把子”却没有类似的膛口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其射速和所枪弹膛压均较高,所以枪口焰特别明显,在夜间这种耀眼的火光非常容易暴露射击阵地,而且会影响射手的瞄准。另一方面,“捷克式”的两脚架高度可以调节,可以根据地形适时调整机枪的火线高度,而且必要时还可以向后折叠。而“歪把子”的两脚架是固定式的,不能调节长短,火线高度过大,因此不利于射手隐蔽。“捷克式”枪身上方装有提把,且提把有一个抵近射击位置,对于携行枪支和行进间射击都很方便。而“歪把子”没有提把,枪管前部也没有可以用手直接握持的部分,在射击后枪身灼热的情况下携行转移比较困难,行进间射击时也很不方便。

五、编制与使用

ZB26和ZB30是上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流行的轻机枪之一,装备和使用过的国家至少有24个,除中国外,大宗用户还包括德国、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伊朗。但中国军队使用的型号只限于ZB26,其中除从国外进口的原产品外,也有大量的国内自行仿制产品,并发展出了三七式、七七式等改进型号。与“捷克式”相比,“歪把子”的使用国家不多,除日军及其傀儡军队外,作为日本敌手的中国在二战前也有使用,主要装备地方军阀部队,东三省兵工厂还曾少量仿造过。

抗战期间,“捷克式”和“歪把子”在中、日两国军队中都有广泛装备,是双方最基本的步兵支援火力。就当时中国军队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步兵班来说,除8名左右装备步枪的步枪兵外,还有一个装备1挺“捷克式”轻机枪的机枪组,其中1人为射手,1人为副射手,在射手阵亡或负伤时负责接替其位置,2人共携带6-12个弹匣,另有1人携带备用枪管,此外还有1-3个不等的弹药手,负责携带500-600发枪弹。日军中“歪把子”和掷弹筒保持1:1的比例,每个分队(班)中至少有1挺,配备在4人制轻机枪小组中,其中组长1人,负责射击指挥,射手1人、弹药手2人,射手携带机枪和工具、零件,弹药手各带2个弹药盒共240发枪弹,2名弹药手同时兼任副射手,在射手伤亡时负责替补,并担任观察和掩护任务。这些配置都只是一般情况,如果需要的话,还会临时抽调机枪用来加强火力。但中国军队轻机枪的装备量很不平衡,既使是装备较好的主力部队,每连轻机枪数量不过9挺,少的只有3挺,而日军直到临近战争结束时仍能保持后者的数量水平。

战争初期日军一个小队(排)和包括2挺“歪把子”在内的轻武器的合影

解放初期沈阳兵工厂生产的6.5毫米枪弹。日本原产的“歪把子”使用的6.5毫米弹在外包装的明显位置上标注有“轻机铳”(轻机枪)字样,以和步枪用弹相区分,每包为3排子弹共15发,2包恰好装满一个供弹漏斗。

二战结束后,日本不再使用“歪把子”,不少使用“捷克式”的国家也都陆续撤装。但在国内,这两种“冤家对头”却并未就此解甲归田,而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继续使用,1953年以后才逐步从正规部队撤装,转而装备民兵,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后期才最终淘汰。不过,无论是在部队还是民兵当中,“捷克式”留用的比率要高于“歪把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此前国内枪械主流口径是7.9毫米,“捷克式”在弹药通用性方面要优于“歪把子”;二是“歪把子”都是日本原产,抗战结束后其零件来源和维修都成了大问题,而“捷克式”一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生产,成色相对更新一些;三是从外形和使用性能上考虑,“捷克式”要更受民兵们欢迎一些。不过很多使用过“歪把子”的人并不觉得该枪的可靠性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使用的6.5毫米枪弹都是解放初期国内自行生产的,即使弹壳不涂油,连发射击时也不会出现断壳或不抽壳的情况,只是不熟练的射手的确很难操纵好该枪,更不用说打出好的精度了。时至今日,这两种老枪中大多数已经销毁,剩下的少数或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或改装后充当影视片中的道具。唯一例外的是英国在ZB30基础上设计的“布仑”轻机枪,继续装备英军一直到1960年代初,其中发射7.62毫米NATO枪弹的L4系列至今仍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使用,从侧面证明了ZB这一经典设计的生命力。

抗美援朝初期,鸭绿江边身着50式军服、使用“歪把子”机枪的人民解放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