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的女儿黄凡:论 致 瘀 疗 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0:24:57

我们根据中医药理论,提出致瘀疗法是中医的治法之一,论述了血稀证的存在,并对致瘀疗法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 致瘀疗法为中医的治法之一

在中医药的理论与实践中,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成了中医药的完整理论与实践体系,阴阳学说是其对立统一的总体概括。

在证候的分类中:有表证,也有里证;有虚证,也有实证;有寒证,也有热证。在治疗大法中:有清法,也有温法;有消法,也有补法;有“活血化瘀”的治法,必然还有“致瘀”的治法。在药物中:有化湿药,也有润燥药;有补药,也有泻药;有“化瘀药”,也应当有“致瘀药”[ 1 ]

在此,我们认为“致瘀疗法”和“化瘀疗法”,构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他发展和补充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尤其是“血证”理论,在临床中有潜在的运用价值,有待开发利用。

目前现代医学运用活血化瘀法已引申到其各个临床学科,实验表明,活血化瘀药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他使高粘滞血症恢复到正常的“浓、粘、凝、聚”状态;并能促进血液循环系统的侧枝循环形成,改善脏腑组织器官的血氧供给,从而恢复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种治疗方法,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运用中尤为常见。

但是我们也可看到临床上有一些低粘滞血症患者[ 2 ],他需要升高血液的粘滞度,使血液恢复到正常的“浓、粘、凝、聚”生理状态。这在一些血液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水肿等患者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是否是致瘀疗法的适应症呢?

现代医学运用介入疗法治疗肿瘤,如:利用栓塞剂,栓塞肿瘤局部的血管,导致其肿瘤周围的局部血液循环瘀滞,从而阻断其血氧供给,使其肿瘤组织缺血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还有利用“血管抑制因子”,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从而阻断肿瘤的血氧供给,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一切都和“活血化瘀”的促进血管新生及侧枝循环形成,改善脏腑组织器官血氧供给的作用机理是相反的。这是否符合“致瘀”疗法的概念呢?

活血化瘀是中医最早提出并运用于临床的,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发挥运用。目前类似于致瘀疗法已在现代医学运用中初露头角,我们中医又该怎样对待呢?

目前已有人用益气养阴解毒方和益气养阴方[ 3 ] [4 ],观察对肺癌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它能通过降低血管形成因子血清水平,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延缓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这一事例说明“致瘀疗法”确实存在于中医的治疗大法中,值得认真探讨。

既然“致瘀疗法”存在于中医的治疗大法中,哪么它治疗的对应证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治疗的对应证应该是“血稀证”[ 5 ]

1 . 血稀证是中医的证候之一 

2. 1 血的产生:《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可知血来源于水谷之精微,为中焦及营气所化,化而为血,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注之于脉。

2. 2血的功用:《灵枢?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筋骨,利关节也”。《难经·二十二难》日:“血主濡之”,他告诉我们:心主血脉,血循行于脉中,周流不息,濡养周身。概括了血对人体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2. 3血证的病理表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曰:“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注或散,或下而亡返,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此说明了,血液循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营血为病,则会产生各种诸证。

2. 4血稀证概念 正常的血液不稀不稠,不快不慢,流速恒定,能正常承载营气和水谷精微物质在脉管里循环流注而濡养全身。如果阴阳失调,造成血液稀薄(有形成分减少)营血亏虚,导致头昏、乏力、心慌、心悸、面色无华等;或血液滑数,一晃而过,不能推陈致新,难以装卸精微物质和代谢产物,精微物质不能装卸,则机体失养;代谢毒物不能排泄,则机体会受到邪毒侵害,导致心慌、心悸或神志不清、嗜睡、脉促等;或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或渗于体外;或血液难以聚集、堵塞修复破损之血脉,以致出血不止,皆能使其负载营气、精髓的能力下降,使肢体脏腑器官的濡养得不到充足的养料,其功能活动就要受到影响。这种病理性的血证,我们暂称为血稀证 [ 5 ]

2. 5血稀证的临床表现

血稀证的表现主要分为:出血、血虚、血热、水肿、虚损。五者的病因病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血热既是动血而出血的病因;出血也可是血虚的病因。

2. 5. 1出血:正常情况下,血液循行于脉中,若脉络受伤,血液不循常道,溢于或渗于体外;或营血阴阳失调,使血液难以聚集、堵塞修复破损之血脉,以致出血不止。脉络受伤的出血,由于血的功能正常,如果破损不大,可以自行止血,不必特殊治疗;而营血功能失常,其聚集、堵塞修复破损之血脉的功能减弱,或肌肤血管破损较大,则由于其无法自行止血,则需用“致瘀法”来治疗,加强营血的凝聚功能而止血。

2. 5. 2血虚:主要为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两个方面。如便血、吐血及外伤性失血等,血失过多,新血来不及生成;或脾胃虚弱,水谷之精微化生营血的功能减弱;以及久病不愈,营血消耗过多,使营血虚空(有形成分减少或不足),而使营血的濡养功能受损,造成脏腑百脉失养,产生诸证,我们则可用“致瘀法”补充营血,恢复营血的濡养功能。

2. 5. 3 血热 热邪侵入营血,热盛动血,致迫血妄行,导致出血诸症;邪热煎熬营血,耗精伤血,出现血亏精伤等症;心主血藏神,邪热伤及营血,神明受到侵害,常可出现神志方面的症状。治疗则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剽悍者,按而收之”,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用凉血致瘀法,安抚血脉。

2. 5. 4水肿  邪困于脾,脾失运化,则水湿内停;或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或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至水湿泛滥。

津液与血,都为液体,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充足则,血液充盈,而血液环流不息。津液使血液充盈,并濡养和滑利血脉,而血液环流不息。故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痈疽》)。“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脾胃论·用药宜忌论》)。说明了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被输布于肌肉、腠理等处的津液,不断地渗入孙络,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所以,有“津血同源”之说。血与津液均是周流于全身的液态物质,不仅同源于水谷精微,而且在运行输布过程中相辅相成,血中的一部分,如渗出脉外,就成为津液。互相交会,津可入血,血可成津,“水中有血,血中有水”,“水与血原并行而不悖” (《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

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亦多相互影响。《灵枢·营卫生会》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之说。失血过多时,则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液容量之不足;与此同时,如水湿泛滥,潴留体内,由于脉外之津液过多,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又可浠释营血,使营血的有形成分相对不足,影响营血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肢体浮肿,面色苍白,身倦乏力,舌质淡,脉沉濡等。这类似于西医对于水肿患者,有时用补益法,选择人血白蛋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或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以及用于脑水肿的脱水治疗。

2. 5. 5 虚损   邪犯于人,致正气虚损;气血耗散,又能使邪气扩散。如恶性肿瘤,属于中医的积、聚、癥瘕,又称为石瘕、石疽、孔岩、石瘿、肾岩、石疔等,是有形之肿块。《灵枢·百病始生篇》說:“壮人无积,虛则有之”。《诸病源候论》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 《医宗必读·积聚篇》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指出了癌症的产生,多发生在正虛的基础上。而癌症的发展,又进一步耗伤人体正气,使脏腑气血失调,同时又产生病理性的水湿痰结、气滞血瘀等,他与正虛并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癌症难于治愈。肿瘤虽然表现在局部,但是和整体情况的虚弱有必然的关系,以正气不足为主,是全身虚而局部属实的病变,因此虚损是癌症的病因之一。

   临床则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散者收之” 以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其剽悍者,按而收之”,采用具有收敛、固涩、收摄扶正等作用的药物,以治疗正气(包括气、血、精、津等)的消耗、散失,防止癌毒侵袭扩散、转移。因此固摄扶正法对正气及癌毒的双重作用下,正气的耗散趋势得到抑制,正气得以提升,使之抗癌、固摄癌毒的能力增强,癌毒的扩散转移趋势也同时受到抑制。

2.6  血稀证的诊断 

2.6. 1   临床症状

出血;水肿;肿块(恶性肿瘤);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气短,形体消瘦;壮热、口干、斑疹隐隐、神识不清、谵语等。

2.6.2   舌诊和脉诊

    舌质淡或舌质红降;脉沉、细、浮、散大、细数或弦数

2.6.3   理化检查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流变显示:血粘度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时间延长。

2.6.4  说明:有临床症状的一种以及舌诊和脉诊,或者加上理化检查的一种,可作出诊断。

2.7血稀证的病因病机

2.7.1外感六淫 

外感风热温邪,热入营血,迫血妄行,伤血动血;伤及上部脉络,则引起咳血、吐血;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伤及肌肤脉络,则斑疹隐隐;或饮酒、过食辛燥之品,燥热蕴积于胃肠,郁热化火,扰动血络;也有外邪损伤脾胃,脾不生血或统血,而出现血稀证。

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通调,不能通调水道而至水湿潴留,发为水肿。脾喜燥而恶湿,久居湿地,或冒雨涉水,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均可使脾为湿困,而失其运化之职,致水湿停聚不行,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湿热内侵,久羁不化;或湿郁化热,湿热内盛,使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以致水液潴留体内,泛滥肌肤,发为水肿。 

2.7.2 正气不足 

因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而至脾虚不统血,气虚不能摄血,出现呕血、便血;也有久热久病,伤及肾阴,相火妄动,迫血妄行,产生尿血等证。或由于慢性失血,气随血耗,转而气虚不能摄血而致出血诸证。

以及久病伤及后天脾胃,水谷不化,精微不成,新血无以化生,而至血稀证。饮食失调,或劳倦过度,或久病伤脾,脾气受损,运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引起水液潴留体内,而成水肿。也有生育不节,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开合不利,引起水液潴留体内,而成水肿。

《灵枢?百病始生篇》說:“壮人无积,虛则有之。”《诸病源候论》曰:“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脏腑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脏腑之气所为也。”指出了癌症的产生,多发在正虛的基础上。而癌症的发展,进一步耗伤正气,使脏腑气血失调,同时又产生一些病理性的痰结、湿聚、气阻、血瘀等,他与正虛并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使癌症不易治愈。随着病情的进展癌毒不断地耗散人体正气,则正虚证候不断加重,导致正气外抗和内固癌毒的能力下降,继而发生癌毒的扩散。

2.7.3  情志所伤

《医学入门》指出:“内伤七情,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说明了 情志过极,忧思恼怒过度,可致气血逆乱,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 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损伤胃络,则引起呕血。情志不畅,气机失于条达,以致肝气郁结,久则气滞血瘀;或横逆而犯脾胃,致运化失常,水湿停留。气机不的条达,则郁结积滞不通,导致癥瘕痞块。

2.8血稀证的治疗  对于血稀证,我们提出用“致瘀疗法” 。用“致瘀疗法”就要用到致瘀方药。

3 致瘀方药概念  凡能使滑数或溢于脉外之血归于常速()或使稀薄之血液得以恢复正常粘稠的一类方药,可视为致瘀方药。如果使用不当,则又能使血行不畅,受阻或瘀积于经脉和器官之内或外,成为病理性血瘀证。从现代实验的角度来说:凡能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凝血时间缩短,促使血液凝固或浓缩粘稠或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的药物,可作为致瘀方药。但不包括既有上述作用,又具有化瘀作用(即双向调节作用)的药,:三七、蒲黄等[ 6 ]。故我们认为人体内血液的病理、生理有三种存在形式:血稀,正常血液,瘀血。前后二种皆为病理性血证。

4 致瘀方药作用机理

4.1中医药机理

4.1.1 收敛固涩  一些具有酸涩之味的药,有不同程度的收敛性,能固摄气血津液,可用于血行过度滑利不循常道,或其它原因溢于脉外的出血性诸症。它能引导血归常道或促使血液凝固产生血栓而止血。本草类书中也常常提醒人们在使用收敛固涩之药时,有瘀血症状者应慎用,这也说明了它确有致瘀的作用,:白及等[ 1 ] [ 7] [ 8 ]

4.1.2 补益稀薄之血  某些补益药,可使血液稀薄(有形成分减少),负载功能低下者恢复正常,如:人参,可益气生血。现代研究也认为,人参能升高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使血液浓度升高。但是补之不当,又能使气滞血瘀。如:人参进补不妥,可致胸闷、腹胀、纳减。此时可用理气之品莱菔子来拮抗。现代实验中的纤维蛋白溶酶活性为指标,观察活血药、益气药、益气活血药等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结果:单纯益气药(党参、黄芪、黄精)对纤溶酶活性有抑制的趋向,提示单纯益气药可能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 9 ]

4.1.3 热而寒之,安抚血脉。温热之邪,易生风动血,使心脉疾速,迫血妄行。此时运用寒凉之品,清热凉血,安抚血脉。因为寒主收引,它可使血脉归于常速。我们知道,因寒致瘀,也是血瘀证的病因之一。所以,寒之过甚,又可致病理性血瘀证。

4.1..4 温煦阳气,鼓舞血脉虚寒之体,功能活力低下,运载精血能力不足。使用温补之品,可振奋血脉,增强机体的功能活力或()增补机体的精微物质。如:鹿茸可用于精血不足,阳气衰微者和冲任不固、肾阳虚损所致的崩漏失血、阳痿等症。它可以扶阳固阴。《本草纲目》谓:“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本类药多温燥,易耗气伤津而助火。使用不当,血液受热煎熬而浓缩,致血行不畅,可成为病理性血瘀证。因热致瘀,也是常见的血瘀证病因。

4.1.5 攻逐水湿,浓缩血液当水湿泛滥,潴留体内时,因为津血是同源的,则往往造成血液被稀释,:水中毒症,肝肾综合征,就见有稀释性低钠血症,并可见轻中度贫血;还有营养不良的水肿,低蛋白血症水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在病情危重时往往要用攻逐水湿之药,利尿消肿,能后才是针对病因治疗。水湿被除,血液恢复至正常的浓度,其血脉才可以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使机体阴阳逐步恢复平衡。

4 .2 从现代药理实验来看

4.2.1 产生血栓如:白及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其原理为使血细胞聚集,形成人工血栓[ 8 ]

4. 2. 2 使微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数增加、聚集,如:紫珠草能使出、凝血时间缩短,其作用原理为使微血管收缩和血小板数增加而产生止血作用[ 8 ]

4.2.3 促进血液凝固如:龙骨含有碳酸钙、磷酸钙等钙离子,吸收后能促进血液凝固[10 ];玉米须能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加速血液凝固[10 ]

4.2.4 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提高血液浓度如:人参,能升高血液中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4.2.5化瘀与致瘀是对立统一的治疗法则。“活血化瘀”能促进血管的新生和侧枝循环,对治疗缺血性疾病有良好疗效,这已得到实验证实。哪么“致瘀”则能抑制血管新生及抑制侧枝循环,它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11]致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收敛固涩;寒凝血脉;温煦营血;利水燥湿;益气壮阳补血等机理来完成。从现代医学来看,“致瘀药”能抑制血管新生,以及改变“低血粘度症”,使之恢复血液正常的“浓、粘、凝、聚”的理化特性,从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使机体得到康复

5. 致瘀方药的运用

    致瘀方药的运用, 根据上述原理,主要可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5. 1 各种出血性疾病如;紫珠、仙鹤草、白及属收敛止血药,本草书中也曾提及有瘀血证时,收敛止血药应慎用,这也说明其有止血留瘀的可能。如果要加强致瘀药的作用时,还可配合补气药(上述已提及到单纯益气药,可能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益气固摄,产生局部血栓,即生理性血瘀而止血。这对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出血治疗,尤为重要。

5. 2 各种严重的水肿可选用利水药,将由于水湿潴留,血容量增多而稀释了的血液,通过利尿逐水,使其浓缩,达到恢复正常粘稠。但利之过甚,可使皮肤弹性降低,皮肤粗糙,也使血液过度粘稠而重浊,致运行不畅而成病理性血瘀证。肝硬化腹水的患者,原就有瘀血症状,应该注意配伍化瘀与致瘀双向调节药物同用[ 6 ]

5. 3 血液中有形成分减少的疾病 如;各种贫血、低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症,常用益气养血或补阴助阳之品,它可增加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使稀薄的血液恢复正常的粘稠性,如;人参,党参,阿胶可使低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增加。

5. 4 临床中各种原因的“低粘滞血症”也是致瘀方药的适应症,运用致瘀方药可使其恢复正常的血液粘滞度。

5. 5 肿瘤疾病  各种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由于它局部血管生长迅速,血运丰富,肿瘤生长及转移较快。中医也认识到[ 12 ]:肿瘤的生长、转移,与络脉的生成亢进有关。也有研究认为[ 13 ]:在血瘀状态下,能一定程度的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并提出对于有血管生成促进作用的药要禁用或慎用。因此可利用致瘀方药,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减少肿瘤组织的血养供给,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或者使肿瘤部位产生血栓栓塞,或使肿瘤局部的血液粘稠度极度增高,使之失去或减少其血液的供给,断绝肿瘤的营养补充,而使肿瘤产生坏死,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临床中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支气管扩张出血,通过口服或肌注或静脉给药后,可以选择性地使出血局部的血管收缩,或使局部产生血栓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治疗肿瘤何尝不可以试用这种方法呢?冯敢生等用白及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不仅无毒副作用,它能促进凝血,而且能抗炎、抗肿瘤,具有栓塞和化疗作用,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14 ]

5. 6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利用致瘀方药产生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可为活血化瘀药的实验提供实验途径。

6 致瘀方药举例

6. 1 目前常见的致瘀药[ 1 ][ 15 ]   荆芥、菊花、升麻、侧柏叶、陈皮、玉米须、阿胶、赤石脂、乌药、艾叶、小蓟、大蓟、地榆、槐花、苎麻根、荠菜、白茅花、地黄、龙骨、紫珠、仙鹤草、白及、花生衣等。

6. 2 已报道的致瘀剂[16 ]  云南白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胶艾四物汤、养阴方、109B、健脾益气摄血方、益气补肾活血法、崩漏Ⅰ号方、参茜固经冲剂等。

6 . 3 现代医学里的致瘀药  :糖皮质激素[ 17 ],维生素K6-氨基己酸,抑肽酶,止血敏等。

7致瘀方药的禁忌证

临床运用致瘀方药时,遇有血瘀症状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如;血栓类疾病,尤其不宜单独使用,如必需使用也应谨慎而行,最好配伍活血化瘀药同用,但也要适可而止,尽量避免副作用的发生。

8.“致瘀疗法”与“活血化瘀疗法”的关系

在中医药学的学术体系中:有“活血化瘀”的治法,也有“致瘀”的治法。有“化瘀药”,也有“致瘀药”[ 1 ] “致瘀疗法”和“化瘀疗法”,他们相辅相成,构成了传统中医血证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他发展和补充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9.现状及其运用价值。

目前学术界对“致瘀疗法”,研究极少,文献不多。对于“低血粘度症”者,有学者[ 18 ]认为,其病证主要分布在:出血性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贫血,急性肝炎,肝硬化的腹水,尿毒症,麻风病等中,并将它归为血瘀证中,认为其应属于离经之血的血瘀和久病入络之血瘀或血虚夹血瘀,但未提出具体治法。我们在慢性肾炎中归纳出了“低全血粘度症”[ 2 ],多属脾肾阳虚,未见实证,治疗时在辨证论治的情况下,扶正固本,可以提高其全血粘度(致瘀疗法),改善肾功能。我们认为[ 5 ]致瘀方药除能有止血作用外,还能治疗各种原因的水肿,以及各种原因的血液中有形成分减少的疾病对于肿瘤也有很好的运用前景。有学者[19 ][ 20 ]在用头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中观察到:给患者针刺后,其体内的D-二聚体含量指标明显升高,表明针刺促进了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说明了针刺有致瘀作用,但是其过程是先致瘀,由血液高凝状态激发机体活血,活血的结果引起血栓的消除,改善中风后遗症。有人[ 14 ]用白及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不仅无毒副作用,还能促进凝血、抗炎、抗肿瘤,具有栓塞和化疗作用,治疗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有人运用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益气养阴解毒方(黄芪、北沙参、天冬、石见穿、重楼、女贞子、淫羊藿等)[ 3 ]以及益气养阴方(黄芪、北沙参、麦冬、天冬、石上柏、石见穿、七叶一枝花、栝萎皮、鱼腥草、山萸肉、仙灵皮、鸡内金、谷芽、麦芽)[4 ]治疗肺癌,其结果表明:治疗后,通过降低血管形成因子血清水平,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延缓肿瘤生长和转移。还有人[ 21 ]根据癌毒扩散与正气耗散是肿瘤转移的根本病因和主要病机,使用固涩药可收敛癌毒,固涩正气,从而在肿瘤转移中达到解毒扶正,标本同治的作用。其收敛固涩的机理与致瘀疗法的机理是一致的。也有人使用乳腺Ⅱ号[22](生黄芪、山慈菇、太子参、枸杞、莪术、苡仁、淫羊藿、当归等)可以达到“养正积自除”的疗效,其机理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抑制肿瘤及抗转移的作用。                        目前认为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在许多心血管疾病及病理性损伤、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起重要作用,现在大多数使用活血化瘀方法,但是其疗效尚无有明显的提高,此时有人提出[ 23 ]采用“抑制血管增生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新的治疗策略”,致瘀疗法恰好符合这一思路。对于其它的血管异常增生的疾病如: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瘤等,致瘀疗法也可尝试使用。

10.尚存在的不完善的地方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目前对致瘀法的研讨文献不多,对致瘀方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很浮浅,主要是停留在血液流变学阶段,对完整的运用中医理论来讨论尚嫌不够。而且对“血稀证”的概念还不十分准确,尚无规范化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还不完整。从现在的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是从血液的理化性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入手来进行,这与上世纪70年代活血化瘀研究也是从血液流变学着手类似。

目前活血化瘀的研究已经由单纯的血液流变学(血液的理化性质)到研究血管壁的变化及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侧枝循环形成相结合。“致瘀疗法”的探讨今后也将朝这方面发展,只是他研究的是与其相反的功能。当然他不能离开中医药的理论指导。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新生血管的发育和生长活跃以及丰富的血液供应,致瘀疗法对此应该有其控制作用,因为致瘀疗法的机理之一,就是研究血液的理化性质和血管的变化。从此角度来看,致瘀疗法对恶性肿瘤有着很好的运用前景,因此研究“致瘀”疗法,对开拓疑难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他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论,尤其是中医的血证理论,值得中医及中西结合界的关注。[ 24 ]随着有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还会进一步认识到一些药物所具有的致瘀作用,它的作用机理也将更加明确,临床运用也将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