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判决 我国执行:试述《五十二病方》中黄芪、白蔹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4:56:28
 摘要   本文归纳了《五十二病方》中黄芪、白蔹的运用情况。书中运用白蔹的有 4条,黄芪的有 3条,都集中在疽病的治疗中,并且两药多配合应用,说明了早在秦汉之际,两药主要是用于外科化脓性疾病。黄芪的运用还体现了中医外科治疗痈疡内治三大法中托法、补法的雏型阶段。对疽病的急重症,多取白蔹重用。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合应用,从现在来看:一是反佐;二是温通气血。从药物组成上来推测:疽病系指阴证,嗌疽、血疽为阳证。两药通过配伍,既可用于阳证,也可用于阴证。书中对药物的主治、配伍运用虽有一定的实践认识,但无文字叙述,可它为以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黄芪      白蔹      疽病        马王堆


         《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书中记载了约247种药物的运用[ 1 ]。探讨其用法,可窥视二千年前中药运用的原始概况,了解其对中药学理论形成的影响。本文选择现常用的黄芪和白蔹来讨论。
        书中运用白蔹的有4条,黄芪的有3条,它们都集中在疽病的治疗中,并且白蔹与黄芪多配合应用,因此合并讨论。
         治疗嗌疽,“益(嗌)睢(疽)者,白蔹三,罢合一,并治,囗囗囗囗囗囗囗饮之283。”“嗌”即咽喉,嗌疽是发生于咽喉间的痈疮,本病发展迅速,每致咽喉肿塞、吞咽、呼吸均受影响。《灵枢·痈疽》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因此用白蔹三份为主药,配伍罢合一份,内服。以其清热解毒,泻火散结,治疗嗌疽。
       治疗已溃的疽病。“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             (     )、椒、朱(茱)臾(萸),凡七物。骨睢(疽)倍白签(蔹),[肉]睢(疽)[倍]黄蓍(耆),肾睢(疽)271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      (杯)酒中,日五六饮之。须已囗272”。疽病即化脓性疾病,《灵枢·痈疽》篇曰:“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这里骨疽系化脓性疾病比较深重,穿膜着骨之证;肉疽为化脓性疾病肌肉腐败,正气虚弱,病久疮口难以愈合之病。这里用白蔹与黄芪相伍,配合芍药及温热之品:姜、桂、椒、茱萸、酒来治疗。白蔹《神农本草经》曰:“味苦平,主痈肿疽创,散结气,止痛,除热”。现认为其:味辛苦,性微寒,有清热解毒,泻火散结,生肌止痛之功效。这里倍加白蔹,取其泻火解毒,生肌止痛,治疗骨疽之重症。上述治疗嗌疽,以白蔹为主,也可佐证书中用白蔹来治疗痈疽之重症。黄芪《神农本草经》曰:“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补虚。”现认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托疮生肌之功能。常用于气血不足,疮疡内陷,久溃不敛者,能温养脾胃而生肌,补益元气而托疮,一般称为疮痈要药。书中加倍黄芪的用量治疗肉疽,取其益气生肌,托疮排脓,以促使脓去,新肉生,疮口愈合。
        治疗未溃疽病。“睢(疽),以白蔹、黄    (耆)、芍药、甘草四物者(煮),囗、   (    )、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其一骨囗囗囗三囗囗以酒一    (杯)囗囗囗囗筋者           翟翟囗囗之其囗囗囗囗囗。日四饮。一欲溃,止276。”这里以白蔹、黄芪、芍药、甘草四味药为主;囗、    、蜀椒、茱萸四味药为辅,其量相当于前四味药总量的四分之一;再配以洒。这里是以寒温并施,治疗疽病。疽病一但溃破,则停止服。
        治疗血疽初起。“血睢(疽)始发,    (     )    (     )以热,痛毋适,囗囗囗囗囗囗睢(疽)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289○戴     (糁)、黄芩、白    (蔹),皆居三日,□□□□□□□□□□□□290之,令汗出到足,已291。”本条描述了血疽一开始发作,病情就很凶险急迫,局部灼热,并有疼痛不适,热盛动血,血络受伤,则脓中挟有瘀血,治疗则选用黄芪,托毒排脓,生肌止痛。以黄芩之苦寒,清热泻火,解毒。以白蔹之苦微寒,清热解毒,消痈肿。而黄芩,白蔹入心经,心主血脉,合而用之,能清泻血分之热毒,这也可佐证上述的白蔹多用于急重症。
        本条(即289,290,291行)空缺较多,条尾有“令汗出到足,已”,可见还当有发汗药物。而条文中缺发汗之品。因空缺,用法也不详。在《五十二病方》中,现仅见黄芪的有3条,白蔹的有4条,且都在疽病的治疗一节中,并且白蔹多和黄芪配合应用,而只有此条用法不明。是内服?还是外用?从271、272、275、276行看,皆为之内服。还有283行治疗嗌疽中,白蔹也是内服。再看《五十二病方》中之汗法:有熬盐令黄,一熨寒汗出,治疗痉病。43行的内服“汗出到足”;344行的“先饮美酒,令身温”等。而其中有“汗出到足”,“令身温”的是内服法。由此可推认本方也是为之内服。
         现存的《五十二病方》,黄芪与白蔹集中在疽病的治疗章节中。这可了解到早在秦汉之际,黄芪与白蔹已经运用于外科的化脓性疾病,并且黄芪与白蔹多相伍为用。虽然书中未注明药物的性味、功效,但与《神农本草经》及其它本草书籍来看,主要是取黄芪之甘微温,入脾肺经,托疮生肌,补虚排脓之功效,它与现在中医外科治疗疮疡之内治三大法中的托法、补法具有类似之处。说明早在二千年前,补法、托法在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已初具雏形。白蔹,辛苦微寒,辛能散结排脓,寒可清热解毒;归心、脾经,心主血脉,脾主肌肉。邪热之毒,犯及肌腠,热盛至肉腐,肉腐则为脓。故《五十二病方》对于化脓性疾病多取白蔹为主,以其清热解毒,凉血散结,治疗肉腐之证,这说明当时对疽病为邪毒所致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白蔹的用量也较大,如“益(嗌)睢(疽)者,白蔹三,罢合一”;“骨睢(疽)倍白签(蔹)”;“睢(疽),以白蔹、黄蓍(耆)、芍药、甘草四物者(煮),□、 (      )、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
而且白蔹多用于疽病的急重症,如:嗌睢、骨睢、血瞧。
            在治疗疽病中,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合应用,如“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      (      )、椒、朱(茱)臾(萸)”;“睢(疽),以白蔹、黄蓍(耆)、芍药、甘草四物者(煮),□、        (      )、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从现在来看,这为寒温并用之例,一是反佐;二为温通气血,以散阴寒凝滞之邪,有类似于阳和汤之意。因此从药物组成上来推测,这里疽病系指阴证。嗌疽、血疽为阳证。黄芪与白蔹在化脓性疾病中通过配伍,既可用于阳证,也可用于阴证。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还可了解到《五十二病方》对药物的性味、功效、配伍运用已有一定的实践认识,可是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故对其性味、功效配伍原则等尚未形成文字叙述,但它为以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湘萍,《五十二病方》研究概况.中医杂 志1987;2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