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霍思燕手短:专家谈春季如何养肝护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44:53

问:“春季养肝”,人体肝脏与春季有密切关系吗?

  答: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成不规则锲型,位于右上腹横膈下,平均约1.5公斤重,有消化、代谢、贮血、解毒、储存等重要生理功能,并参与人体免疫、防卫、凝血等作用,除人脑外,其功能的多元化,堪称人体之最,也可说相当于一间“化工厂”。

  从中医分析,肝的主要功能表现在:第一,肝主疏泄。肝气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调节其他脏腑功能和血液正常运行之功;肝疏泄正常,则气血调和、身体健康;反之,则气血升调,百病丛生。第二,肝主运动。人的各种运动,如目视、足步、掌握及肢体的各种活动,均与肝有关。第三,肝主藏魂。指主宰人的精神神志活动。所以说,中医肝病涉及的领域极广,包括肝病与胃肠性疾病、血液病、心脑血管病、精神心理性疾病等多系统的疾病。

  中医认为,肝在五行属木,通于春气,其特性喜条达、恶抑郁,类比春天树木的生长、伸展和生机勃发之性。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亦开始旺盛,若肝气不顺,与春天的生化之气相合则易气郁化火,从而导致肝失所养,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肝阴耗竭。因此,出现很多上述与肝相关的疾病,同时,一些肝脏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或复发。

  问:劝人常说“不要动肝火”,动了肝火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呢?

  答:肝既然主宰人的精神神志活动,那么生气、发怒,都会使肝气郁结而致气郁化火,即人们常说的“肝火”。

  人的情绪变化太大,可伤及相关的脏腑而致病。近代医家石念祖说:“人忿则全身气血颠倒,最易伤肝”。若轻易动怒,其气刚暴,气血逆乱,伤肝伤身。气血逆乱后,轻则气盛而胸胀,重则表现为肝阳上亢、出现不省人事等多种厥证。

  如果影响到肝藏血功能,还会表现出血溢于脉外诸证,如肝硬化、胃溃疡等的呕血、便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的咯血;妇科的崩漏等。若大怒气逆则伤及脾胃,可出现腹泻、胃痛等不适。更盛的是,部分病人因大怒气逆化火,导致肝不藏魂,出现怒狂之精神性疾病。

  由此,悲、忧、恐等情志过度,都可致肝为病。如“悲则气消”,指过悲情形下,可使肝气内夺、肝魂不藏,于是人出现胆怯、不思饮食、失眠等表现;“惊则气乱”指神魂气乱,肝失所调产生惊悸与惊狂等;“思则气结”指致肝气内郁,而疏泄不利,多表现为不思饮食、胸胁胀满等。

  问:如何从医学角度来理解肝胆相照、披肝沥胆,或是赤胆忠心、胆大包天之类的成语?

  答:肝和胆在解剖上紧密相连,生理功能也息息相关。如果肝脏有病,胆汁功能将有障碍;或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储存,会出现吃了含脂肪的食物后消化不良,甚至脂溢性腹泻(进食脂肪后出现腹泻),久之人可出现消瘦、体质下降和骨质疏松等症。

  我们常说的肝胆相照、披肝沥胆、赤胆忠心之类的成语,均来源肝胆“一衣带水”的关系。

  中医认为,肝胆的疏泄功能还表现在勇怯方面。肝主谋虑,与情志活动有关;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由此有“胆大包天”之说。从情志和思维过程来说,谋虑后则必须决断,而决断又来自谋虑,肝胆密切配合,人的思维活动正常,遇事处理则果断,即“肝胆相照”。

  问:既然肝的责任这么重,平常我们应如何养护好肝呢?

  答:1.保持情绪舒畅,知足常乐,用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

  2.注意休息、适当运动。人卧则血归肝,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为8小时,从23时左右开始睡觉,凌晨1至3时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若长期熬夜,肝无法排除有毒之物、产生新鲜血液,因藏血不利,就易患各类肝病。此外还应适当进行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建议每周有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45分钟以上;中青年可以增加运动次数。

  3.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服药。任何疾病都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服药而损害肝脏代谢药物的功能。

  4.酒精伤肝,喝酒先算算量。饮酒安全的量应该是40克纯酒精,女性减半。反过来,男性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40克以上,连续5年以上就会变成酒精性肝炎、肝硬化。

  酒精量换算公式为:克=饮酒量(ml)×酒精含量(酒精度数%)×0.8(酒精比重)。如男性每日52度白酒2两(100ml),折合乙醇量(克)=100ml×52%×0.8,为41.6克。

  问:面对功利我们如何做到处变不惊?如何保持平静的心态?

  答:人作为自然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受各种功名利禄的影响,难免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也难免引发各类疾病。尤其在当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个人认为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多读书。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读一本好书,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让我们心如明净之水,看得更远、更清晰,想得更通透;也让我们知道谁在与我同行,我又该如何进行自我追求与调整。

  心中要有信仰,要有事业,要懂得奋斗的意义及快乐,身心都要有所寄托。

  放下名、利,多亲近大自然界,置世俗于身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