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环会让乳头变大吗:给予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7:14:46
 给予孩子快乐的9种秘诀 也许你还没意识到,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重要的礼物就是快乐的本领”。这个本领不是巧克力、漂亮衣服和耐克鞋就能带来的,你需要培养他们具备一些专家认为快乐必备的特殊品质,比如自尊、乐观、自我控制能力,等等。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为了让孩子们能应付挑战,家长常常用各种各样的活动控制他们自己的时间表。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和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专家指导】要做引导者,不做指导者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千万不要高高在上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父母应该是“引导者”,和孩子互动。指导者,顾名思义,就是不断的给孩子下指令,要他做这做那,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标准行事,久而久之,孩子对父母肯定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引导者则以开放式的态度,聆听孩子的心声,体会孩子的需要,鼓励孩子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去思考孩子的想法,这样的亲子互动,才会更紧密、更温馨。

  父母有时候不妨和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试着体会爸妈的感受。例如平常都是妈妈叫孩子起床,现在不妨让孩子叫妈妈起床,让孩子体验一下,赖床对妈妈造成的不便。在角色互换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观察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有没有不足的地方,或需要修正的地方,这对亲子关系的融洽,绝对大有帮助。

  交流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不要隐藏自己的感觉,不论是快乐或悲伤的情绪,都应该试着彼此共同分享,从对话交流中建立亲子互信互赖、互相尊重的相处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和孩子平视地交流,孩子更容易听进你的话,也令孩子受益无穷。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有价值的成员,家长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可以享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专家指导】家教重在教孩子如何做人 美国人的家教几乎与读书、学习、成绩、升学无关,而是注重“做人”,注重于道德、品德、思想和理想。这也就是与我国家庭教育的一些区别。

  在我国,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延伸。做父母(家长)的把大部分心思、精力、包括财力用在子女的学习辅导上,提高学习成绩上,以期考出高分,考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和出国留学,以及成名成家等等。 其他内容,诸如如何做人,包括诚实、勤劳、如何做家务,如何做到生活自理,生活自力……统统要为升学让路。

  于是,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仅仅只是学习好,其他方面则全部“不合格”;有的孩子光会“死读书”,其他方面则一问三不知;有的孩子甚至暴露出极端的自私、狂妄、贪婪、毫无爱心等缺点和道德滑坡的倾向。诸如此类,无疑是我国一些家庭在家庭教育中只重“分数”所造成的后果。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学的延续和延伸,家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教孩子如何做人,即从德、智、体、劳各方面加以引导、启迪、培养、教育,使孩子得到健康成长。但愿我们能走出目前家庭教育的误区,让我们的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得到健康的成长。当然,这也期待应试教育的彻底改革和改变。

(责任编辑:汪春)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

  好的身体状况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专家指导】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保轻教、重智轻德等片面教育导向,教育行为表现出过分保护、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购买大量课外书籍和辅导材料,聘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类学习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南京市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以上。天津一中学的《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河北省有关部门一份《关于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与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家长在帮助孩子成长态度上,存在比较严重的误区,选择“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家长苦心”的占82%,选择“为了让孩子学习,尽量不让孩子做家务、干农活”的占27%。带着父母血汗钱上大学的孩子不了解农民生活。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但却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对“学会做人”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立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非智力因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国家督学周德藩认为,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应做到身体力行。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4、笑出声来  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而且你也不失尊严。所以最好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听说过吗?“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 【专家指导】孩子惹父母生气时怎么办●湖南一家长问:我儿子10岁了,常不听话还爱顶嘴,有时气得我忍不住要打他骂他,事后我又后悔,该怎么办?

  ●答:孩子既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也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孩子惹你生气时,为了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能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可采取以下步骤。

  1. 暂且退避 火气上来时采取退避或保持沉默是最佳对策。退避,可使孩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避开父母与孩子间的正面冲突;还可避免因在气头上说出过头话伤害孩子。

  2. 表明心情 孩子惹你生气,你发现自己的愤怒在膨胀时,可分三个层次讲出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对你这样的做法很不高兴!""我真气极了!""我马上就要发火了!"这比莫名其妙地爆发有效得多。

  3. 宣告行动 表明了心情还不能制止孩子的淘气行为时,可宣告你即将采取的行动:"你这样无理纠缠奶奶,我真要把你拉到房里关起来。""再这样把文具到处乱扔,我就要把它扔到外面去。"这样既可以减少愤怒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可以使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要有分寸。

  4. 注意场合 父母发火,千万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这会使孩子感到脸面过不去而产生逆反情绪。选择适当的场合,会使孩子觉得父母即使发火也是顾及他的面子的,因而会减少情绪对立。

  5. 恢复情绪 不愉快的事发生之后,父母孩子都需要尽快恢复自己的情绪。对小一点的孩子,有时一个吻、一个拥抱或是一句"妈妈爱你"就很顶用。对大一些的孩子,适当的对话是很有必要的。5、更具体的表扬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怎样表扬孩子效果更好些?
这些日子收到的家长来信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意识到应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发现收效甚微,我们的表扬是否不得法?”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表扬好行为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表扬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使表扬更有效呢?希望下面的观点能给你带来些启发和参考。

  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认为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其实,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惊天动地的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成的。因此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信心,父母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年龄愈小表扬愈多,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表扬要及时,对应表扬的行为,父母要及时表扬。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表扬要具体,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例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放回原处,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表扬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你不妨说:“你自己把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一些泛泛地表扬,如“你真聪明”、“你真棒”虽然暂时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涮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表扬最好在良好行为之后进行,而不是事先许诺,从而增强儿童良好行为发生的自觉性。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对自己和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专家指导】对待孩子绘画十大忌1.当孩子绘画时,不停嘴地在一旁评论;

  2.追究每个细节是否合乎现实,并要求立即更正;

  3.当孩子要求绘画用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不要浪费;

  4.不断提醒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注意力集中或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绘画;

  5.当孩子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

  6.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

  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人家×××比你画得更好”,以为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

  8.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画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丰富想像力;

  9.因为画技尚不成熟而对孩子当面讽刺挖苦;

  10.未经同意擅自处理孩子喜爱的作品;如果你不幸选择了“是”,那么你在对待孩子绘画方面真的应该“补课”了。
给父母的10个建议

  1.以表扬为主,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对独具个人创作特点的尤其多加鼓励。以建议的口吻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增强自信心,承认和接受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2.在家中开辟一面墙专门悬挂孩子的作品,或开辟一个角落供其创作。

  目的:使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3.每逢家中亲戚朋友过生日鼓励孩子作画相送,以此让孩子表达感激之心。

  目的:以孩子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代替用钱购买的礼物。

  4.为孩子提供不同规格的纸张和多种绘画材料。在使用大块油彩时可用成人旧衣物作为工作服使用。活动完毕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打扫。

  目的:让孩子尽情工作,避免不愉快争吵。

  5.当孩子解释自己的画时注意倾听,遇有不解的地方及时提问。

  目的:表示对孩子的尊重。

  6.当孩子因叙述能力有限无法讲清自我感受或现实情景时请他画下来,以利于孩子再次归纳思考,并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目的:同时是一次口语复述的联系。

  7.如孩子情绪过于紧张激动,伤心郁闷,成人可以用画画的方式与孩子对话,起到发泄疏通的作用。

  目的:让孩子在平和的气氛中恢复平衡。

  8.在孩子作画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有益于孩子发挥想像力。

  目的:让孩子享受艺术的创作过程。

  9.带孩子参加成人聚会或与孩子无关的活动时携带绘画用具。

  目的:以防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10.挑选孩子的作品进行收藏,标上日期,题目以及孩子特有的解释。

  目的:记录孩子精神成长的财富。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总是在家长的不满和批评中,伤了自尊,失去了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专家指导】找机会放大孩子的“闪光点”说谎、捣蛋、打架、迷恋网吧……从小学4年级开始,伴随着学校一次次的处分长大。目前,已读“大二”的他,又陷入了有可能被学校退学的尴尬。这样的孩子还能调教吗?面对孩子母亲痛苦的叙述,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知心姐姐”卢勤出招——

  前天晚上10时10分,特意从普陀区沈家门赶到定海的江舟(化名)女士,在新华侨饭店的大堂里,终于如愿地与卢勤面对面地坐在一起。 看着卢勤温和的目光,她缓缓地叙述起自己的不幸。

  刚读小学时,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可是,从四年级起,成绩越来越差。最令父母头痛的是,儿子性格暴烈,动不动就与同学打架。读初中后,儿子更不把读书当回事,逃学成了家常便饭。初三第一学期学校分班时,他被安排到了“差班”,学习兴趣更没了,并开始迷恋上了网吧。上网吧缺钱,就向父母要,要不成就偷,还把他父亲集了几十年的邮票拿去卖掉。

  上高中是家长花钱“买”的,高考只考了300多分,进了省内一所专科学校。原以为儿子这回会变好,可是,只读了一年多,因打架、旷课,又多了两个处分。前几天,半夜爬墙去校外,学校发现后,来电要父母去学校商量退学事宜。“对这孩子,我真的没辙了。”江女士长长地叹了口气。

  “面对孩子连续犯错,你们做父母的是如何来处理的?”静静地听完江女士近半个小时的诉苦,卢勤问。江女士说,一发现有错,就会及时教育他,有时实在说不过去,就打他,但始终没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过让你高兴的事?”卢勤这么一问,江女士原本暗淡的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江女士告诉卢勤,孩子对家里的事比较关心的,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孩子一个人在家,天突然下雨,他就把晒在阳台上的衣服收入屋内。“我下班回家,见到干燥的衣服,真的很感动。”江女士还介绍说,有一次,她的手指断了,他帮着烧饭、洗衣服,常常询问她的伤情,还把饭菜送到她的手边。

  “其实,有几次机会能让你的儿子变好,可惜你错过了。”卢勤说:“一味地指责孩子,效果适得其反。成功的教育方法就是,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卢勤分析,你儿子性格暴烈,常常与人打架,这显然不好。但撩开不好的一面,就会发现这孩子刚烈、胆大,有男子汉气魄。在他做出积极举动时,如果家长能不时表扬他好的一面,孩子就会扬长避短,打架行为会在表扬声中消失。

  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就要抓住任何一次机会。卢勤认为,孩子雨天收衣服,说明他有责任心;见母亲手指骨折,能帮助和照顾母亲,说明孩子有爱心。这一切都是孩子的“闪光点”,如果当时江女士能抓住这些机会,多多地表扬孩子,孩子肯定不会是现在这副样子。卢勤说,许多家长在表扬孩子后,往往来个“但是”,把孩子的短处又揭出来了。这样一来,前面表扬的话就会“前功尽弃”,这种方法最不可取。她认为,要表扬就应一竿子表扬到底。

  “现在孩子又在学校犯错,父母最好不要再去指责他。”卢勤认为,目前江女士当务之急是帮孩子“出招”:与老师沟通,求得学校谅解。她说,只有对症下药,孩子终能调教好。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所以,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如何提高孩子的做事效率家教信箱

  编辑:你好。我的孩子时间意识淡薄,做事磨磨蹭蹭,不论是吃饭还是做作业,都比别人慢半拍,我真担心这样下去会使孩子一事无成。我该怎样帮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呢?———一位焦急的母亲

  焦急的母亲:你好!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经常有懒散、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方法一 故事引导法

  小孩子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方法二:配合“生物钟”法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

  方法三 奖励促进法

  指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方法四 签订“合同”法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项目做得比较好,就打一个钩,如果做得不好,就按合同惩罚。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专家指导】给孩子“饭桌演讲”的机会儿童到了五六岁时,一坐到饭桌前,就喜欢开始他的“演讲”,讲他和小朋友的故事,讲他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把大人给他讲的故事,再讲给大人听。有时讲得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忘记了吃饭。遇到这种情形,许多家长总是冷着面孔、制止孩子,“有话吃完饭再说”。但到吃完饭后,孩子又不想讲了,就连大人叫他复述吃饭时讲的故事,也讲不全了。

  其实,此时的儿童,智力开始飞跃发展,饭桌上的演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父母不应该对这种现象予以简单、甚至粗暴的制止。相反,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这种自发的“饭桌演讲”发展成为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自觉行动。比如组织“家庭演讲会”、“星期日家庭演讲比赛”、“邻里间的小朋友会聚演讲会”等形式,以培养孩子的观察、思维、记忆、言语表达等各种能力,并要指点孩子把事情讲清楚,把话说明白,可对孩子的演讲题目划范围,提要求,但不要限定过多过死,可通过录音机把孩子所讲的过程录下来,再播放给孩子听,以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刚开始演讲时,可能讲得不那么流畅自然,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诱导、鼓励,并注意克服孩子的语病,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提高口语表达的完整和准确程度。孩子初学演讲时的内容,应限定在儿童社会活动范围,注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可以利用一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儿童读物、录音磁带上的小故事让孩子复述、演讲,这对初学演讲的孩子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也可以出一些适于孩子知识范畴的演讲题目:如“夸妈妈”、“爱爸爸”、“我的小手枪”、“我的布娃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