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禁忌双头龙嗯啊:从小路下村新农村建设成果看其“村企共建”的基本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1:58:52
从小路下村新农村建设成果
看其“村企共建”的基本经验
□ 黄 洋
位于余姚市泗门镇的小路下村面积2.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55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十多年来,该村的宁波云环集团与小路下村坚持走发展共谋、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村企共建”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始终相扶相携、风雨同舟,使小路下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破落渔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5年,该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9.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3478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601.75万元同时,云环集团也在“村企共建”思路的助推下,由一个村办集体小厂成长为一个拥有48家分公司、年销售额近9亿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和“全国同行业前10强”企业,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电源线、接插件生产基地。小路下村独特的“村企共建”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村企结对”的农村治理模式
在新的时期建设新农村,需要探索一个新的农村治理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应具备执政为民的政治组织力,还需要有支撑全局的经济动员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动农民、指导农民、富裕农民。为此,小路下村先是探索了“村企合一”的模式,根据云环集团是从该村村办企业成长起来的实际,实行村企工作管理一套班子,集团董事会由村主要干部组成,村党组织负责人任集团董事长,并有最后决定权。
2001年,为适应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新要求,该村又将“村企合一”模式改成体制更为灵活的“村企结对”模式,村成立了党委,下设云环集团、行政村等6个支部,行政村退出企业全部股份,村企工作分开,各自成立管理班子,但村党委书记仍然兼任集团董事长。
村企双方为巩固“村企结对”的管理机制,首先在村企发展大局问题上努力形成共识。村企领导班子建立了固定的工作交流制度,不断增进双方决策层的相互沟通,使村企之间各项工作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在一些村企发展远景思考和具体政策安排上形成利益双赢的局面。
其次,全力增强基层组织领导权威。村两委会积极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方法,加强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先后对村民自治章程、村财务管理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
第三,精心培养一批既懂政治又懂经济的复合型村干部。目前小路下村8名村干部,在接受村党委教育的同时,全部有在云环集团进行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使村干部养成了开放、务实、进取并且具有严格纪律观念的良好品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村干部们忠实履行工作职责,获得了村民的拥护。在党员民主评议中,村领导集体满意率超过96%。村党委书记崔登来还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和“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
鼓励企业反哺农村
多年来,在云环集团带动下,小路下村出现了大小企业156家和100多人的村民“老板群体”,小路下村和云环集团决策层意识到:这些人的智慧、财富和对家乡的感恩之情是小路下建设新农村独有的优势资源,必须加以积极利用。
小路下村和云环集团首先营造“饮水思源”的舆论氛围。借助上级党委开展的“慈善一日捐”等活动,通过各种载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企业回报家乡的价值观、召开企业经理群英会、小路下村企业新年答谢会和组织座谈讨论等形式,引导他们摆正追求利润的经济理性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之间的位置。
其次发挥村企精英人物的榜样力量。村党委书记、云环集团董事长崔登来利用自己在村民和企业主中的巨大威信和号召力,多次以大会讲话、个别谈话等形式呼吁企业主致富不忘家乡,并主动以个人或企业名义进行捐款。在他的带动下,一大批企业主慷慨解囊,以企业冠名的方式出资修建村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为小路下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建立起了企业反哺农村的长效机制。2001年,该村成立了公共事业建设基金,由各企业自愿每年按照占地面积以4.2元/平方米的标准向村集体上交基金,目前已累计上交600万元;今年又在即将出台的《小路下村村企结对办法》中进一步明确企业捐赠财物的管理使用办法。目前这些老板群体已经先后拿出2200多万元资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村科教文卫事业、进行慈善救助等公益项目。
促进村企经济共荣
小路下村和云环集团在新农村建设合作中摆脱了低层次的企业“单向输血”模式,形成了村企互利共赢的“小路下模式”。
村组织始终为企业发展把握方向。在企业创业之初,村组织直接介入企业经营决策,通过取得国际认证、做大“云环品牌等途径将企业发展成为电线生产的龙头企业。
2001年村组织指导云环集团实行改制和产品转型,引进2家从事电子开发和高科技面料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走上产业联动发展和自主创新道路;新一轮宏观调控开始后,村组织通过召开企业主科学发展读书会等形式,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树立发展信心。
企业为村经济繁荣创造条件。云环集团的飞速发展加速了小路下村的劳动力转移速度,目前有75%的村民从事与云环集团相关的生产经营,大量个私企业不断涌现,村民拥有汽车300余辆。此外,由于集团吸纳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引旺了小路下村的人气和商气,村组织果断将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从直接经营企业转向发展物业经济上来,大力开发集体商用房、员工公寓等服务设施用于出租。目前该村已建成外来民工公寓2幢、农贸市场1个,超市2个,使村集体每年可获得近600万元的固定收入。
村企共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近几年来,村企累计投入1500万元对2000余亩农田基础设施和34000余米沟渠路进行改造。此外,云环集团又积极利用国内外市场网络和信息优势,指导帮助小路下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目前该村400亩采用喷滴灌技术的葡萄基地已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示范项目和宁波市绿色精品水果基地,年亩产值达到3250元,真正实现了“工农共富”。
深化村企文化互动
只有经济的进步而没有文化的强大,这样的新农村是失去灵魂的经济体。小路下村的决策者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坚持发展经济的同时,又精心塑造着自己的人文个性,形成了“口袋脑袋一起富”的“小路下气派”。他们突出营造“尊重知识”的文化氛围,建设点面结合的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党的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内容穿插其中,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由于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成为村民和外来员工休闲的主流,一些赌博等不良生活方式被抛弃,农民的精神面貌始终积极向上、奋发有为。
实现村企和谐守望
当许多企业纠缠于与所在地村民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而无心生产经营的时候,云环集团却通过和小路下村的“和谐守望”,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造就了村企和谐的“小路下现象”: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经济崛起与社会安全的和谐讲究效率与兼顾公平的和谐。
……
小路下村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单位:中共余姚市委办公室,文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