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纪郑健和腾讯漫画: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明)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4:24:41
【转】 李時珍奇經八脈考(明)中2011-10-20 15:45转载自 河中石770最终编辑 bilina007

  衝脈

  衝為經脈之海,又曰血海。其脈與任脈皆起於少腹內胞中,其浮而外者,起於氣衝(一名氣街,在少腹毛中兩旁各兩寸,橫骨兩端動脈宛宛中,足陽明穴也),並足陽明、少陰二經之間。循腹上行至橫骨(足陽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陰去腹中行五分,衝脈行於兩經之間也。橫骨在陰上橫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挾臍左右各五分,上行歷太赫(橫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氣穴(即胞門,一名子戶。太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陰、衝脈之會)、四滿(氣穴上一寸)、中注(四滿上一寸)、肓腧(中注上一寸)、商曲(肓腧上一寸)。、石關(商曲上一寸)、陰都(石關上一寸)、通谷(陰都上一寸)、幽門(通谷上一寸,夾巨闕兩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靈樞經》曰:衝、任皆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充膚熱肉,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月下數脫血,任衝並傷,脈不榮其口唇,故髭鬚不生。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任,血瀉不復,皮膚內結,唇口不榮,故鬚亦不生。

  《素問 水熱穴論》曰:三陰之所交,結於腳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腎脈之下行也,名曰太衝。

  王啟玄曰:腎脈與衝脈並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衝。一云衝脈起於氣衝,衝直而通,故謂之衝。

  《素問 陰陽離合論》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啟玄曰:心臟在南,故前曰廣明,衝脈在北,故後曰太衝。足少陰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曰太衝。兩脈相合為表裡也。衝脈在脾之下,故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

  《靈樞經》曰: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歧伯曰:不然,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精。其下者,注於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斜入膕中,伏行骭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並於少陰,滲三陰,斜入踝,伏行,出屬跗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閒,滲諸絡而溫足脛肌肉,故其脈常動。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

  王海藏曰:手少陽三焦相火為一府,右腎命門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脈同診。腎為生氣之門,出而治臍下,分三歧。上衝夾臍,過天樞,上至膻中兩乳間,元氣所繫焉。又足太陽之別,並足太陽正路,入絡膀胱約下焉。三焦者,從頭至心,心至臍,臍至足,為上中下三焦;其實真元一氣也。故曰:有臟無腑。《脈訣》云:三焦無狀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應。一云:其腑在氣衝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臍旁;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治在臍。經曰:原氣者,三焦之別使也,賢閒動氣者,真元一氣,分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

李瀕湖曰:三焦即命門之用,與衝任督相通者,故附著於此。

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蘗、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蘗、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隔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汤泻热汤主之(方见《兰室秘藏》)。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方见《兰室秘藏》)。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微,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

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祝橘泉曰:此得之大醉,及厚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栀子、苍术,数饮而愈。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谿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腧,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悗。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蘗、知母,以泄其湿热。

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张仲景曰: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先以五苓散,次以竹叶汤);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築築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歧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任脈

  任為陰脈之海,其脈起於中極之下,少腹之內,會陰之分(在兩陰之間)。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橫骨上毛際陷中),上毛際,至中極(臍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陰、太陰、少陰,並行腹裏,循關元(臍下三寸,小腸之募,三陰任脈之會),歷石門(即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三焦募也)、氣海(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會足少陽、衝脈於陰交(臍下一寸,當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闕(臍中央)、水分(臍上一寸,當小腸下口),會足太陰於下脘(臍上二寸,當胃下口),歷建里(臍上三寸),會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於中脘(臍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臍上五寸)、巨闕(鳩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鳩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中間)、玉堂(紫宮下一寸六分)、紫宮(華蓋下一寸六分)、華蓋(璇璣下一寸)、璇璣(天突下一寸),上喉嚨,會陰維於天突、廉泉(天突在結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結喉上舌下中央),上頤,循承槳,與手足陽明、督脈會(唇下陷中),環唇上,至下齦交,復出分行,循面,繫兩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終(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難經》、《甲乙經》並無循面以下之說。

  任衝之別絡,名曰尾翳,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虛則癢搔。《靈樞經》曰:缺盆之中,任脈也。名曰天突。其側動脈,人迎,足陽明也。

任脉为病

《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又曰:上气有音者,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阴维、任脉之会,刺一寸,灸三壮)。

《脉经》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任脉也。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俛仰,拘急。

  督脈

  督乃陽脈之海,其脈起於腎下胞中,至於少腹,乃行於腰、橫骨圍之中央,繫溺孔之端,男子循莖下至篡,女子絡陰器合篡間,俱繞篡後屏翳穴(前陰後陰之間也),別繞臀至少陰,與太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廉,由會陽(在陰尾尻骨兩旁,凡二穴)貫脊,會於長強穴,在骶骨端與少陰會,並脊裏上行,歷腰腧(二十一椎下)、陽關(十六椎下)、命門(十四椎下)、懸樞(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樞(十椎下)、筋縮(九椎下)、至陽(七椎下)、靈台(六椎下)、衝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與手足三陽會合,上啞門(項後入髮際五分)會陽維,入繫舌本,上至風府(項後入髮際一吋,大筋內宛宛中)會足太陽、陽維同入腦中,循腦戶(在枕骨上)、強間(百會後三寸)、後項(百會後一寸半)上巔,歷百會(頂中央旋毛中)、前頂(百會前一寸半)、顖會(百會前三寸即顖門)、上星(顖會前一吋)至神庭(顖會前二寸,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為足太陽、督脈之會,循額中,至鼻柱,經素髎(鼻準頭也)、水溝(即人中)會手足陽明,至兌端(在唇上端),上齦交(上齒縫中),與任脈、足陽明交會而終,凡三十一穴。

  督脈別絡,自長強走任脈者,由小腹直上,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會太陽於目內眥睛明穴(見陰蹻下),上額,與足厥陰同會於巔,入絡於腦,又別自腦下項,循肩胛,與手足太陽、少陽會於大杼(第一椎下兩旁,去脊中一寸五陷中)。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難經》曰:督脈、任脈四尺五寸,合共九尺。《靈樞經》曰:頸中央之脈,督脈也,名曰風府。

  張潔古曰:督者,都也,為陽脈之都綱。任者,妊也,為陰脈之妊養。

  王海藏曰:陰蹻陽蹻,同起跟中,乃氣井而相連。任脈督脈,同起中極之下,乃水溝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脈,一源而二歧。一行於身之前,一行於身之後。人身之有任督,由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見陰陽之不離,合之以渾倫之無間,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瀕湖曰:任督二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故魏伯陽《參同契》云,上閉則稱有,下閉則稱無。無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兩孔穴法,金氣亦相須。崔希範《天元入藥鏡》云:「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歸根竅,復命關,貫尾閭,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竅,名曰玄牝。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脈、九竅、十二經、十五絡聯輳,虛間一穴,空懸黍珠。醫書謂之任督二脈,此元氣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竅,則真息不生,神化無基也。」俞琰註《參同契》云:「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二脈,人能通此二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二物皆長壽。」凡此數說,皆丹家河車妙旨也,而藥物、火侯,自有別傳。

  王海藏曰:張平叔言鉛乃北方正氣,一點初生之真陽,為丹母,其蟲為龜,即坎之二陰也,地軸也,一陽為蛇,天根也。陽生於子,藏之命門,元氣之所繫,出入於此,其用在臍下,為天地之根,玄牝之門,通厥陰,分三歧為三車。一念之非,降而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鉛。升而接離,補而成乾。陰歸陽化,是以還元。至虛至靜,道法自然,飛昇而仙。

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

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眦,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藳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痓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瘲。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又曰:痓家脉,築築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俛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