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滔滔都有哪些小说: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3:31:50

教学媒体的教育学基础

教学媒体与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儿童及青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对教学媒体的要求——
  智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德育:培养正确立场、观点与思想品德
  身心健康发展:指导文体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多方面教育,全面发展
教学媒体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的学校的教育任务,规定学科课程的设置、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
  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所设置的课程科目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以纲要形式规定该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
  对教学媒体的要求——
  选题、选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时间的长度等,符?? 合教学大纲要求
教学媒体与教学原则;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来的,是教学世间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对教学媒体的要求——

  •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素材,特技手法及组接等科学化;结合社会实际与学生思想实际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直观形象基础上,提高到抽象理论层次;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实际;正确指导实践活动
  •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
  •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启发性: 激发兴趣和学习动机,启发积极思维
  • 循序渐进: 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适当的难度和节奏、速度
  • 巩固性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人们通过总结以及比较筛选,把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媒体与现代教育理论、教学模式
  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认为,首先,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次,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也就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基于此,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
  2.布鲁纳的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学习者通过把新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他赞同行为主义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但他认为启发学生自我强化更为重要。同时,他还认为要让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并按照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学习。
  3、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前苏联巴班斯基引进系统论方法,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能最优地处理问题,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着力于研究在特定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条件下,教学过程各种成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最佳组合,追求教学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4、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他们把观察分析重点放在行为变化上,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而输出是输入刺激的一种反应。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联结主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等。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令人不满意的反应予以补救或否定来纠正其反应;学生的任务则是做出反应,接受和消化知识。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们很容易找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比如,教师为了让其他的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而表扬一些认真听讲的学生,从而激励认真听讲的学生继续保持,而使那些不能够认真听讲的学生为了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而表现好起来。在教学软件的开发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计算机不仅可以提供重复的适当刺激和及时的反馈刺激,而且可以提供因人而异的个别化刺激,改善学生的行为,达到教学目标。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它关心学生的自尊和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焦点,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和教学时间。教师被看作是促进者角色,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教师要创建合适氛围,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把学生的创造和自我实现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教师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
   (1)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要坦诚相待,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取掉一切伪装的“假面具”。
   (2)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对学生作为具有自身价值独立体的任何思想与感情,都应予以认可,相信他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3)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移情性地设身处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对他们的思想情感与道德品性作出评价和批评。
   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过分否定教师的作用,这是不太正确的。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6、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例如教学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这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无视其内部心理过程有很大的不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的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的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把思维归结为问题解决,从而找到了一条研究人的高级学习活动的途径,而且抓住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但同时也正面临着一些困境,它脱离社会实践来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把它归结为单纯的内部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这是其片面的一面。
  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相应教学设计应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学习环境”设计,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探究性、创造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情境创设、协作会话,信息资源提供,是建构主义要求学习环境要具备的基本属性或要素。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的主要优点是,学生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是,应用时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忽视师生间情感交流及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这一理论时要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