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环手表怎么调: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曾义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32:47

您的位置:首页-->教学案例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曾义清)
来源:  作者:  录入人:潘梅  发布时间:2007-6-20 15:10:00
历史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 第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2、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个现代化”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运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综合运用各种类型的史料,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形成多角度发现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为实现民主科学而奋斗的求真精神。
2.了解中国国情,感受骨肉同胞盼团圆的殷切情感,为实现祖国统一尽自己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读法、讨论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的五位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前往北平(不久即改名为北京)。
●以叙述故事的口吻和同学们交代当年“进京赶考”的历史轶事
临行前,毛泽东高兴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风趣地说:我们都应该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接着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引出课题以及本课的课标,让学生明确这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和重点
这就是当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所说的“进京赶考”的故事,那今天我们知道,当年毛泽东等人有没有考出个好成绩呢?当然有,在随后的十月份,新中国诞生了,那么当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又是如何向全国人民交出这份满意答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一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推进新课】
请大家看课本前的引言: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驶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利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制度。
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制度?为什么不同与西方和苏联及东欧各国的制度?
一、人民政协召开和新中国诞生
【共同探究】
新政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召开的?
1.背景
(1)理论上:《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
1949年6月30日,在中共成立28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新中国政权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2)军事上: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筹建新中国提上议事日程。
(3)组织上:政协会议筹备会议的召开
1949年6月,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成立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起草共同纲领,拟定政府方案,全面展开筹建新中国政权工作。
2.召开
(1)时间:1949年9月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
(2)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
【学思之窗】
1、《民主人士纷纷北上参加新政协,毛泽东和他们在一起》简介:1949年9月新政协会议召开前夕,各民主党派,各阶层的代表到达北平,中共中央领导人到西苑机场迎接,这是当时的合影。左起沈钧儒、朱德、董必武、李济深、陈其瑗、郭沫若、黄炎培、毛泽东、林伯渠、马叙伦。照片集中反映了新政协代表的广泛性和号召力。
2、从毛泽东亲笔致宋庆龄的这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①毛泽东“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的诚挚邀请,及派邓颖超前往迎接的周到安排,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诚邀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共商国事的真情实意,符合各界民众的意愿。
●师生互动:从这件事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提问两到三名学生然后总结
②作为孙中山先生亲密战友和伴侣的宋庆龄,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的民主主义者,她的应邀参加不仅会增强民众对新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信心,而且还会进一步带动各界人士前来共商国事,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真实体现。
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也是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此时新中国即将诞生,恰是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
(3)内容
①选举产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②通过《共同纲领》。
【共同探究】
《共同纲领》的内容、特点?人民民主专政能不能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
●实物展示:国旗
内容、特点(略)人民的概念比无产阶级的概念包括的成分要大得多,因此二者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前苏联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而新中国实行的却是人民民主专政。
③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④决定首都、国旗、国歌等
3.新中国的诞生
●播放开国大典视频
(1)中央人民政府全体会议: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家领导人宣布就职。会议决定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以“共同纲领”为新政府的施政方针。
(2)开国大典
●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记录片视频。
(3)意义:
(学生集体朗读,增强历史感和做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开启……,推翻……,标志……,世界意义……。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该如何实现让人民当家作主呢?这不仅是中共考虑的问题,也是各民主党派所关注的,早在1945年,民主派代表人物黄炎培在访问延安时就曾提到这个问题。(用多媒体展示黄炎培访问延安的照片)
为了推动国共谈判,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于1945年7月访问延安,亲眼目睹了解放区的伟大成就和延安的朝气蓬勃。
黄: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黄炎培难题”,那么,面对这一难题,毛泽东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毛: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为什么:为什么要实现民主就要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为什么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国体决定政体),只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大的人民群众才能更好地参政议政,才能充分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行使国家主人的权力。
2、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鲜明的特点。(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共同探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是什么
1.创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背景:新中国成立和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民主政治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共同探究】
一届人大会议的成果有哪些?
(2)会议成果:
第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共同探究】
《宪法》的内容和特征?
第二: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
(3)意义:
第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它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简单交代“四个现代化”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族的广泛性。随着历史发展,人民达标大会制度将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2.巩固和发展:
(1)二届人大的召开:1959年
刘少奇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2)三届人大的召开:1964年
国务院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纵横】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说:“长期共存就是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共同探究】
在中国“究竟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表达自己的观点,从我们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说,我认为是多个党存在比较好,可以互相监督,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共同探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完善发展的”?
1、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
●图片:少数民族人民在学习文化知识
●图片:节日中的少数民族
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4、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
那么政协在结束了代行人大职责之后,在国家政权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任务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战胜敌人、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它正在日趋健全和完善,并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各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而且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相对来说,政治、经济发展都相对落后,那么,在这些地方又如何让少数民族兄弟实现当家作主呢?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定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按照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 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2、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3、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调动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共同探究】
民族区自治制度是怎样建立及完善的?
(1)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载入了1954年宪法,这一制度成为中国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3)从1947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 ●图片:少数民族代表在人民大会堂
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象这首歌《爱我中华》所表述的。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课堂小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的前提下,是在长期的斗争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作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选择,体现了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例题精讲】
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D)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之所以以“共同纲领”作为新中国的施政方针,主要是因为(B)
A. “共同纲领”是在新政协会议上通过的
B. “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通过习题让同学们及时巩固掌握
C. “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
D. “共同纲领”的内容都是正确的
3、新中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维护统一(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进步 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A)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相对应的内容
【教学后记】
本节课通过开头毛泽东“进京赶考”的历史轶事,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思考,他们考得怎么样啊?从而顺利进入课堂角色。我设计的“黄炎培难题”,课堂上同学们就问:是啊,历朝历代都没跳出周期率,我们党怎么跳啊?于是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如何实行,基本内容是什么,同学们自然就认真识记了。民族区域自治则通过图片、歌曲等来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基本原则。
经过例题精讲检验,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发言积极主动,教学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