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派武功学院:意大利设计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23:14:41
意大利设计史
 

    意大利人视设计为一种文化、哲学,而不仅仅是理论与实践。意大利著名设计与艺术评论家乌别托·埃科在1986 年曾经讲:如果其它国家把设计看作是一种理论的话,那么意大利的设计则有设计的哲学,或者设计的意识形态。20 世纪意大利的设计是意大利文化、艺术、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意大利时髦的家具、服装、电子产品、家用电器、办公室用品、汽车、装饰品等等,为意大利赢得世界各国的称颂。意大利通过短短的半个世纪,把自己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成一个工业大国,而它的设计在促进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意大利的设计是杰出设计的同义词。
    虽然意大利和日本现在都是设计的重要国家,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日本完全不同,日本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学习外国的设计,通过大量的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面貌:而意大利则决心不抄袭他人,一直专心地发展出自己的设计体系来,因而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非常意大利化的设计系统,得到世界的首肯。意大利的设计具有非常悠久的传统,但是,它的现代设计则是在战后才得到世界的公认。与芬兰非常相似,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具有非常特别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强调个人的表现,与高度统一的、非人格化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完全不同,是现代设计中一个非常特殊的典型。


    在意大利,设计包含的面相当广泛,因此评论家把设计分成大众文化层次的设计、高级文化的设计、看得见的设计、看不见的设计等等各种内容,相当丰富与复杂。这是意大利设计与其它的国家不同的另外一个方面。意大利设计长期以来都保持大众化与高贵化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基本径渭分明,比如“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和“菲亚特”汽车分别代表昂贵汽车和大众汽车两个完全不同的设计中心与市场,就是很具有典型性的例子。这应该说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很大的特点。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是战后为发展国家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自从开始现代设计活动以来,它的设计就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目标:为增加产品出口服务。而意大利长期的主要市场是欧洲各国,因此,造成了它的设计集中在北方的为出口而形成的制造业都市中心:米兰、都灵。这两个城市是它的设计的中心的中心。这种强烈的区域限制,也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意大利在战后出现了一系列世界级的设计明星,比如汽车设计家、建筑设计家、时装设计家、家具设计家、首饰设计家等等,这些人具有真正的明星效应,他们在设计产品上签名,他们被新闻媒介作为对象来追踪隐私,他们被意大利人和其他国家追逐潮流的人们视为与电影明星一样的偶像,这种高度重视少数设计大师的社会风气,也都是别的国家很少能够与之相比的。意大利设计大师层出不穷,这种明星满天的现象,应该也算是意大利设计的另外一个奇怪的特点。
    意大利的工业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它的汽车、缝纫机、办公用品、家具、家用电器等等,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设计,但是,奇怪的是意大利居然没有一所能够拿得出手的、像样的工业设计学院。大部分设计师都是学建筑出身的,并且不少人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系:米兰理工学院( Milan Polytechnic)的建筑系。他们为了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于高质量的工业产品要求,转行从事产品设计,成绩惊人,不少产品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这种在没有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之下、没有工业设计师的情况下进行国际水平的工业产品设计,也是非常令人费解的特点。直到目前为止,意大利最杰出的工业设计师中,大部分是学建筑出身的。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因为出身背景大部分是建筑师,或者工程师,因此对干工业产品的结构、性能掌握得非常好,同时也从来都具有挑战性:不断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设计出新的形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这种工业技术和造型能力浑然一身的特征,是外国工业产品设计师比较少有的。


    与此同时,意大利具有世界最高水平的室内设计,不少国家的室内设计无非是建筑的一个附庸,并没有能够成大气候,而意大利的室内设计不但水平高,并且独立成为一个专业,发展迅速,令人侧目。意大利室内设计水平之高,使它的设计师们不但广泛受到国内欢迎,而且国外定货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广受喜爱。这也促进了意大利室内风格在世界的流传。作为欧洲的主要国家之一,意大利在现代设计发展中也与欧洲其他主要国家有相同的发展,比如它也经历了“新艺术”运动,也出现过类似德国现代主义运动这样的运动,在意大利被称为理性主义。但是在这个国家并没有形成德国那种包豪斯式的单调、刻板的面貌,而是导向了多元化的设计风格发展。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意大利人的特性:任何一种标准化的风格,在这个国家总能够产生出不同的变体来,因而多姿多彩。在任何一种国际风格中,意大利人都能保持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在现代主义时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值得那些因为发展现代化而丧失了自己民族特色、民族传统的国家好好研究的。意大利人的这个贡献,应该被高度重视,并且应该得到总结,以协助发展中国家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在国际主义中保持自己的传统,发展民族的设计特征。意大利人从来没有在现代产品上复兴古典,他们抓住的是民族的特征,而不是简单的某个民族的设计细节或者设计符号,这是非常重要的。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大约开始于20 世纪初。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期间,是意大利设计模糊地进人现代设计的一个阶段,也是它的工业和国民经济进人现代时期的一个阶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设计的发展。


    1983 年在米兰举办的一个设计历史回顾展,把20 世纪30 年代称为前设计阶段。这个时期,意大利的现代工业开始发展形成,现代设计也随之而兴起,但是都还处在试验阶段,设计出的新产品也只是在小规模的试验生产,远远没有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准。意大利在这个时期,产品的销售也主要是国内的,特别是地方性的、区域性的,远远没有达到以出口为中心的大规模销售阶段。因此,设计也自然比较落后和弱小。这个时期,意大利主要的几个大企业,比如奥利维蒂公司、菲亚特汽车公司等,都把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实现标准化、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引进等等上,还没有精力来顾及设计水平的高低。意大利国民收入还是相当低,中产阶级尚未成为国家人口的中坚,因此市场也比较小,这些因素造成设计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形容为工业总动员时期,当时制造业只有一个大买主,就是国家和政府。产品不计算成本,政府统一收购,生产种类也是由国家统一下达指令, 这个时间不长的战争期间对于意大利的经济、工业是一次重要的促进。20 世纪20 年代,意大利迅速地从自由主义转化为法西斯主义,贝尼托·墨索里尼于1922 年上台,1926 年建立自己的独裁政权。这个转变,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这个转化,造成意大利的国民经济原来的自由经济向国家统一经济的迅速过渡。30 年代,意大利在法西斯政府控制之下,贸易依然是以国内为中心,而大量的产品制造,是按照法西斯政府的军事要求来进行的。因此,30 年代发展起来的几个最大的工业,都与法西斯国家有密切关系,比如造船、汽车制造、交通运输工具的生产、化学工程,等等。意大利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国,反而退缩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帝国。


    墨索里尼的上台,对于工业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意大利的工业都迅速学习美国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发展自己,改进自己的生产结构,在不长的时间内,把意大利落后的产业结构改变成先进的结构。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奥利维蒂公司和菲亚特公司。20 年代初,菲亚特在林戈托市(Lingotto )工厂开工,这座工厂建筑完全依照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高原(Highland Park)市工厂厂房设计。另一方面,除了美国的生产方式影响之外,美国的设计,特别是汽车的式样设计,对意大利的大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3 年克莱斯勒汽车厂的气流(Airflow)汽车影响特别大。
    从汽车来说,意大利早期受美国设计影响的是菲亚特汽车。这家公司的汽车设计,可以说是直接受到亨利· 福特和社会哲学思想的影响,福特T 型车,是一种为大众设计的车,菲亚特于1935 年推出了 由德·巴瓦(Giuseppe Rlccobaldi De Bava)设计的菲亚特1500 型小汽车,采用流线型特点,小车体,非常适合民众低价而实用的基本要求。1948 年,二战结束之后,这家公司的一个工程师但特·吉奥科萨(Dante Giacosa)也开始设计类似的小汽车,目的也是为意大利的人民大众。


    早在30 年代,意大利的汽车设计就已经存在这一条独特的自己的路线:豪华而具有意大利性格的高价汽车。当时生产高级汽车的工厂有两个:阿尔发(Alfa )和兰西亚(LanCia)公司。30 年代,兰西亚公司生产的阿帕里拉轿车采取流畅的流线型特点,这种车是由平尼法里纳(Pininfarina)设计的。
    他曾经参观过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装配线,印象深刻,但是,他认为意大利应该走一条不同的道路。美国式的大批量生产廉价小汽车,目的市场是广大的人民大众;意大利应走的是高档汽车的路子,只小批量生产,保持高价位,保持意大利传统的手工作坊生产方式,保持意大利传统的马车制作方法,汽车是半手工的。战后,他自己开设了自己的汽车工厂,设计与生产高级小汽车。他之所以开设自己的公司,也是希望能够在菲亚特的美国式大批量生产之外开劈一条新的生产线。他的这个方式,变成意大利汽车生产的一个举世闻名的特点。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意大利现代化的民族特征。


    生产办公机械和设备的奥利维蒂公司也采用了美国式的大批量、流水线方式。在设计上,也采用了美国30 年代流行的流线型风格。奥利维蒂奠基人的儿子阿德里安诺· 奥利维蒂从都灵理工学院毕业以后,1925 年去美国,目睹美国大工业生产的惊人成果,回来以后对自己的公司进行美国式的全面改革。这个改革,使奥利维蒂公司的产量从1925 到1929 年直接增加了63 % ,大量生产的打字机为公司赢得很大的利润。

 

对于奥利维蒂公司来说,现代化改革不仅仅是体系改革,同时也包括了企业的形象和产品的形象两个方面。因此,奥利维蒂在公司内设立了平面设计部、工业设计部和建筑设计部三个部门,从企业形象、产品造型、建筑形象三方面提高公司的形象和特征。他了解到德国在设计上己经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因此从魏玛的包豪斯设计学院雇用了好几个毕业生作为产品与平面设计人员。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亚历山大·沙文斯基,其它重要的设计师还有吉奥瓦·平托利、康斯坦丁诺·尼沃拉和列奥纳多·辛尼斯加利等人,这些人对于在平面设计上树立公司的企业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奥利维蒂公司这个时期比较重要的产品有M-l 型打字机,原型是在1912 年生产的。到了1932 年,工程师马格涅利(A. Magnelli)设计了MP-1 型,代替了原来的M-1型。在设计上大有进步。1936 年,阿德里安诺·奥利维蒂用设计师马谢罗·尼佐利负责工业产品设计,这是一个非常有设计头脑的、很有远见的设计师,他与另外一个设计家、《卡萨布兰卡》( Casabella)杂志的编辑爱德华·佩西科合作设计,成绩非常显著,他们对于纵向的钢管使用非常感兴趣。他进入公司以后,带来产品外型设计的重大进步,1945 年以后,他的设计思想随着奥利维蒂公司进人国际市场而得到世界的注意。他设计的MC-5 Summa 型计算机奠定了公司产品外型讲究的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的意大利产品设计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受到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双重影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面貌。因此,折衷主义的痕迹非常清晰。


    意大利也曾经有过类似德国、荷兰、苏联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尝试。在这个国家,这个尝试被称为理性主义,是由一小批设计师,在德国大师沃尔特的思想影响下而自发开始的探索。他们发展出自己的社会哲学计划、美学公式,反映在建筑与工业产品设计上。意大利设计的基本精神是现代主义时代的民族风格,但是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团体则追求没有民族风格的国际主义特征,这与意大利的国情、与20 年代上台的法西斯主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因此,这个探索延续的时间不长,影响也非常有限。
    不少重要的设计师都曾经参加过理性主义的试验,其中包括萨巴西安诺· 拉科、乔托·弗列特(Guido Frette)、卡罗·拉瓦、卢吉· 费吉尼(Luigi Figini)、吉诺·波里利利、吉谢博·特拉格尼( Guiseppe Terragni)、阿达博列托·里贝拉等人。因为是七个人,因此他们自称为“七人小组”。他们在1926 年12 月发起这个理性主义设计运动,在杂志《罗谢格纳》上发表了大量的宣言,与当时欧洲盛行的限度主义运动是吻合的、同步的。虽然如此,但是七人小组依然保持了意大利自己的民族立场,称为Italianess,与欧洲的其它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立的立场仍然保持距离。


    当时意大利也面临工业化发展迅速时期的都市住房紧张问题,因此,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家们曾经在30 年代尝试设计新型的廉价低收人公寓,来解决住房问题。其中比较多的都建立在米兰等大工业中心地区,这些建筑与德国的现代主义建筑非常相似,因为它们的建筑目的是基本一样的。
    意大利的理性主义设计对于国家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生产成本低,而便干大批量生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有非常大的好处,因此,在30 年代初期,无论是大私人企业还是墨索里尼政府,都对它表示支持,并且有具体的支持行动。1933 年的经济危机期间,墨索里尼政府成立的工业重建局,支持濒临破产的一些大型企业。IRI 把企业的贷款从银行手里拿过来,到30 年代中期,国家已经控制了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特别是造船业、电器工业、机械工业、电话工业等等。1931 年,墨索里尼本人在参观一个工业展览时公开表示对理性主义设计的兴趣,IRI 成立以后,政府开始直接和间接地支持这种设计。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法西斯党的总部建筑,即特拉格尼设计的法西斯宫。理性主义设计包括了相当多的灯具、家具,大量采用钢管等现代材料,造价低,形式具有强烈的现代味道,因此非常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到了30 年代中期以后,因为经济开始恢复,国家开始富强,理性主义开始失去政府与企业的宠爱与支持,设计很快转到新古典复兴上去了。


    意大利30 年代在理性主义以后产生过一个为期不长但是很有特色的设计运动― 诺瓦茜托(NoveCento)。它产生的背景与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权力的不断扩展分不开。这种设计是采用古典主义的动机,加以简化和部分修正,成为一种为独裁政权服务、具有一定功能特性的,但是更多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性的新风格,它的主要形式影响不再是来自理性主义的现代设计,特别是当时德国、美国工业化设计的根源,而主要是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国的装饰化的根源,与当时盛行的装饰艺术风格运动有所关联。但是,也具有更加明显的政治目的性。
    诺瓦茜托集团的组成人物有吉奥·庞蒂、艾米里奥·兰西亚等等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家。正式成立于1926 年,以后又有一些人物加人,包括吉奥瓦尼·穆佐、托玛索·布西(Tomasso Bussi)等人。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上,不少当时重要的政治建筑都出自这些大师之手,这些作品都具有特别强烈的古典复兴的味道,同时也引用了少量的现代主义的特征,比如材料、结构等等。如吉奥瓦尼· 穆佐设计的“艺术宫”、吉奥· 庞蒂和艾米里奥· 兰西亚设计的“假日宫”,1927、米兰的“文艺复兴宫”(这座建筑建于20 年代末期,但是具有后期“诺维茜托”风格的明显特征)、里托里亚中央广场(the Mian square In Littorla ,为墨索里尼专门设计建筑的,完成的时间是30 年代中期)、兰西亚在米兰里托利奥设计的公寓、在布列西亚市(Brescia )设计的胜利广场(the Piazza della vittoria ) 等等。


    诺维茜托运动和理性主义运动是意大利30 年代法西斯时期的唯一的两个基本对立的设计运动。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在国际上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因此,意大利也具有自己的诊注,不少所谓的诺维茜托风格产品,其实是装饰艺术风格的产品。虽然意大利设计师们强调民族主义特征,但是,时代已经发展了,他们也很难完全保持自己的民族面貌不受国际设计运动的影响。在交通工具设计,比如火车头、汽车等等,或者平面设计,比如海报、包装等等方面,“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和国际流线型运动的风格比比皆是,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意大利的重建时期(1945-1955 年)是真正奠定意大利现代设计面貌基础的重要阶段。美国设计家沃尔特· 提格1950 年在英国杂志《设计》上撰文,说战后的意大利是设计的春天,一切的新思想、新探索都在萌动。他指出了战后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生机勃勃,找寻出路。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基本完全被摧毁,战后只是一片废墟。1945 年的情况看来完全没有希望,意大利政府与人民必须找到出路,重建自己的国民经济。他们全心全意地辛勤劳动,通过一个不太长的阶段,大约到1949 年前后,国民经济已经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恢复。在重建过程当中,建筑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千上万的新住宅、工厂、公共设施、商业建筑等等在短短的几年当中被建立起来,大大地促进了意大利恢复的速度,设计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而由于设计的促进,意大利的产品水准也很快提高,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出口竞争提供了非常好的商品。
    1945 年,阿里希德·加斯帕里成为意大利的国家总理,1946 年成立了以基督教民主党为中心的联合政府,其中包括共产党、社会党、自由党和其它各种政治力量的代表。这是意大利反法西斯政治力量的大联合,这标志着意大利的法西斯时代终干结束了。对于设计来说,这个新政府最大的影响在于通过新的法令,禁止国家对于任何私人企业的控制和掌握,促进自由市场经济发展。这样,自从20 年代以来的法西斯控制经济阶段终于宣告结束,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只是协助、支持,不再是控制和掌握了。政府为了复兴国民经济,对企业提高廉价能源、钢铁、水泥和低息贷款。IR 工在这个复兴过程当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国家依然控制少部分的企业,但是都是大型企业,比如飞机制造、全国电话电讯、造船业、部分汽车工业(比如阿尔法Alfa Romeo )和机器制造。政府帮助私人企业生产价格上具有竞争性的新产品,采用低价劳工政策,使企业有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作为发展的支撑力量。


    美国给予意大利非常大的财政支撑,从1943 到1953 年,美国通过食品、燃料的形式,一共给予意大利大约20 亿美元的援助。仅仅在1951 年一年间,美国政府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意大利1 . 5 亿美元的援助,这些经费和物质,对于促进意大利的重建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意大利的出口业在50 年代还没有成为民族工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干,因此,逐步发展的国内市场成为重建和恢复的重要环节。

 

40 年代下半期(1945-1950 年左右),设计上出现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设计观念的转变。这个转变是具有非常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的,即在设计上从支持新理性主义(Neo-Rationalis )的立场转变到反对理性主义的立场,从民主的立场和左翼的立场转变到资产阶级的立场,右翼的立场。原因非常复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期间,墨索里尼政府为了促进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对于理性主义设计是采取支持性立场的,因为墨索里尼政权希望通过理性主义设计提高意大利总体生活水平。因此,理性主义,或者说德国式的现代主义风格,在意大利这个特殊的国家就具有法西斯主义的含义。战后,为了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墨索里尼政权,因此把与这个政权有关系的所有风格都推翻了,既不要古典复兴的诺瓦茜托风格,也不要理性主义风格,这种把设计实用目标与历史完全等同看待的方法明显是错误的,但是,在战后初年,大约大部分人都采取这种宁左勿右的立场,虽然他们知道这样做对于发展意大利本身的设计事业不会有任何好处。战后出现了完全违背功能设计的、资产阶级化的设计趋向,大约与这个背景有密切关系。


    但是,还是有不少头脑清晰的知识分子为了发展意大利本身的现代设计,主张和推动现代主义、理性主义发展。这种情况可以从意大利最重要的设计刊物《多姆斯》中看出来。1946 年,罗杰斯主持杂志出版发行,他带来了强烈的反法西斯主义和左翼精神,利用这种政治立场来解决设计问题,然而提倡理性主义、现代主义设计。但是,他了解到理性主义曾经被墨索里尼政府支持并且采用,虽然他知道这种风格是重建时期的意大利所需要的,但是,他在处理理性主义时依然小心翼翼,尽量不触及意识形态的神经。他推动了战后初期的理性主义设计发展,为重建时期的人民提供了生活的必需品。他集中讨论设计,而不触及风格,强调设计与传统的关联,强调设计中人文主义的重要性。此时在《多姆斯》 杂志上的大量文章都是仅仅讨论风格、功能,不提及设计风格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战后初期有两个展览代表了新理性主义的复兴。一个是1946 年的家具和家庭用品展览,是一个叫里玛的组织举办的,参加展览的设计师不少,他们的作品显示了功能主义的特征;另外一个展览是1947 年米兰的设计三年展,这是第八届米兰设计三年展,展出的作品同样具有简单、朴实和功能主义的理性主义特点。


    战后初年,意大利的设计师已经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才华。其中有几件产品得到世界一致的好评,比如科拉丁纳·达萨尼奥,1946 年设计的,由皮亚吉奥公司( Piaggio)出品的维斯帕小型摩托车、玛谢罗·尼佐利1948 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列克西康80 型打字机、1949 年吉奥·庞蒂设计的“帕沃尼”( La Pavoni)餐馆用咖啡机、平尼法利纳1951 年设计的“西斯塔利亚”(cisitalia)汽车。但是,从总的情况来看,美国设计的影响在战后初年对于意大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美国影响大的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大规模的经济援助,特别是马歇尔计划援助。除此之外,美国同时还对意大利的工业提供技术援助,所谓的“知其然”( Know How)方式,是直接扶植意大利工业真正发展的方式。这种方式把美国的工业生产模式引入意大利,影响到不少重要的大企业,其中包括菲亚特(Fiat)汽车工厂、奥利维蒂办公设备公司、比列利(Pirelli)家庭用品工厂、维斯科萨(snia viscosa)纺织品公司、蒙特卡提尼化工公司等等。美国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引入,大大地促进了意大利企业的生产能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陈旧的生产方式。


    美国也同时从各个方面促进了意大利产品的国际形象的树立,比如维斯帕摩托车的国际形象,就是通过好莱坞电影《罗马假日》(Roman Hoiiday ,由格里戈里·派克Gregory Peck 和奥戴丽·赫本Audrey Hepburn 主演,1953 年)树立形象。吉奥·庞蒂的咖啡机,也是通过美国市场的促进,才取得国际声望的。因此,为了取得美国的市场和国际市场,意大利的设计师也不得不采取美国的设计方式,因为战后美国的设计风格几乎成为世界设计风格的标准。这种美国设计的影响特别可以从战后初期的意大利家具、家庭用品设计上看出来。
    虽然美国设计有如此大的影响,但是意大利设计依然保持自己鲜明的形象,被称为意大利路线,代表这种路线设计的大师有吉奥· 庞蒂、玛可· 尼佐利、平尼法利纳等人。
    40 年代到50 年代,意大利的设计界奉行“实用加美观”(utiiity plus beauty)的原则。他们的设计受到现代艺术和雕塑很大的影响,比如现代艺术大师本·尼科尔逊、安东·佩夫斯奈(Antoine Pevsner)、亚历山大·卡德尔、汉斯·阿柏(Hans Arp)、亨利·摩尔(Henry Moore)等人的作品,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借鉴。这种影响,加强了意大利路线的发展,在打字机和其它办公用品、家具展览设计等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


    1951 年的米兰设计三年展第一次向世界宣告:意大利开始正式开展自己的设计运动。这届展览的设计师是建筑家比尔吉欧索和佩列苏提(E . Peressutti ) ,他们利用各种悬浮的雕塑来装饰展览场地,具有相当的戏剧化效果。展品包括奥利维蒂公司的新型打字机列西康80 ( LexiC0n80)、小型的手提打字机里特拉22 ( Lettera22)型、维斯帕小型摩托车、庞蒂设计的维谢塔(VISetta)缝纫机、卡斯蒂格里奥尼兄弟设计的灯具、西斯塔里亚(Cisitalia)轿车等等。1954 年的另外一次米兰三年展更加明确地表明了意大利工业设计的方向,不是简单的实用化,而是走艺术化的道路,这在国际主义风格正横扫世界之际是非常特出的。这一届三年展的名称是艺术的生产。
    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具有相当强有力的传统。1954 年的米兰三年展显示,它的家具日益与工业生产方式与形式靠拢,而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艺特点,这是意大利家具设计的一个空前重大的突破。


    意大利的家具大部分是由建筑设计师设计的。原来的家具基本是地方生产、定货制作,并且具有相当的艺术和个体特征,直到1947 年为止,大约9 概的意大利家具厂只有5 个工人,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50 年代以来,开始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家具中心,特别是布里安扎(Brianza)的一些公司,逐步转向工业化生产方式,对干意大利的家具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依然存在,因此,意大利的家具工业战后的特点是双轨制度:一方面是为出口服务的大家具生产企业,完全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手段,同时,小规模的作坊依旧存在,生产针对国内消费者的、比较讲究品味的、小批量的家具。其实,这也是意大利工业设计和工业生产的一个典型的特征。
    家具行业的一个重大的转化是新的材料和生产方法的引入。从40 年代后期开始,意大利的家具业开始引进夹板模具成形的新技术,大量生产出口家具,这应该说是受到美国的影响,特别是美国设计师察尔斯·依默斯(charles Eames)、乔治·尼尔逊( George Nelson)、艾罗·萨里宁,哈里·别尔托亚等人的影响。这个时期出现的新一代意大利家具设计家包括有维加诺、弗拉丁诺、马尔科·扎努索、艾托尔·索扎斯(Ettore Sottsass)等人。1948 年,意大利家具公司费德·切蒂开始组织家具设计竞赛,因此刺激了现代家具设计,以上几个设计家,以及其他几个杰出的设计师都参与设计。因此,可以说意大利批量生产的、出口型的家具设计运动在40 年代下半期就开始了。
    但是,就在意大利的工业设计刚刚开始的时候,非常典型的、不同于美国的风格也随即形成。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家与斯堪的纳维亚或者英国的设计同行不同,他们并不拘泥于细节,而醉心于新材料、新工艺的可能性,尽力发挥两者的潜力,以开发新的形式的可能。他们认为美观甚于实用,因此,家具具有强烈的表现特征,被世界各国的设计杂志广泛介绍。


    40 年代意大利家具设计的最极端化例子是都灵的一个以卡罗·莫里诺(Car10 Mollino)为中心的设计集团,设计了一批流线型超现实主义家具,采用极为特殊的有机外型,使他们的设计具有相当强烈的艺术特征,好像动物的角一样的形式,被称为都灵巴罗克风格。它们同时也缺乏真正的实用性。
    真正生产与设计大量出口的实用现代家具的中心是米兰。其中以卡西纳(Cassina)公司为一个生产的核心,它的家具形式国际主义化,简单、实用、大批量生产,因此成本也比较低,具有相当好的市场效益。这家公司的生产和设计从40 年代末开始已经是以出口为中心的了。卡西纳公司为了设计出口家具,与建筑家出身的设计师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弗朗哥·阿比尼(Franco Albini)、设计大师庞蒂,后者长期为这个企业设计家具,他的重要设计作品,如迪克斯特(Dixte)扶手椅、苏帕列加拉(Supperleggera)椅子都是由卡西纳公司生产的。

 

吉奥· 庞蒂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之一,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运动与他有不解之缘。他同时又是形成意大利路线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他于1891 年出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现代设计运动的中坚人物之一。1928 年创办《多姆斯》 杂志,用它作为宣传现代设计的阵地。他接受的是建筑教育,但是设计的内容却非常广泛,1941 年到1947 年,他创办了另外一份非常有影响的设计杂志《风格》,1947 年合并人《多姆斯》 。他的设计范围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家具、工业产品等等。他还是一个非常高产的设计理论作家,同时还长期在米兰理工学院担任设计教学工作。他是蒙扎设计双年展和米兰设计三年展中的最积极组织者,并且是意大利工业设计师协会的创始人。战后他的设计依然非常丰富,特别是1953 年叫作迪克斯特的椅子。为卡西纳公司在1956 年设计的苏帕列加拉椅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他1958 年在米兰设计的高层建筑皮列利大厦与米斯·凡德洛的西格兰姆大厦(seagram) ,是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现代主义历程碑。他在50 年代设计的某些作品,特别是家具,已经具有反国际主义的特征。利用装饰主义方式来调侃,其实就是日后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素。


    另外一个重要的现代家具公司是1954 年成立的特克诺(the Tecno)公司。这家公司也与卡西纳公司一样,聘用建筑师从事家具设计,包括罗柏托·曼果、奥斯瓦多·博萨尼等人。这家公司生产的家具一方面具有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强烈的意大利特征,因此为意大利家具赢得非常好的国际声誉。
    意大利的公司喜欢采用新材料,探索新的形式。这种特别的企业政策,对于意大利的建筑家― 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比如皮列利(Pirelli)公司就曾经在1948 年要求阿弗列克斯(Arflex)来生产新设计的产品。
    这种特别的企业习惯,形成了意大利独特的生产方式,称为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没有的。因为设计的作用如此之大,因而,意大利在战后又出现了由设计师组织的生产公司,比如1949 年,三个设计师:加迪拉(Gardelia)、加西亚(caccia)、马吉斯特列蒂组织了阿组瑟塔(Azucena)公司。另外有些公司则是为特别的一些设计师而成立的,比如1954 年成立的扎诺塔( Zanotta)公司,就只生产卡斯提格里奥尼兄弟的设计。
    与家具密切相关的灯具也是意大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口产品,设计人员在这个项目上可以得到非常大的自由,任意发挥。50 年代前后,有一些小型公司成立,专门生产灯具,比如阿特鲁斯公司、阿列多鲁斯公司、奥鲁斯公司、斯提诺沃公司(stilnovo)等等。不少建筑家出身的设计师在设计家具的同时,也进行灯具的设计工作。
    由于意大利家具企业的总生产数量比较小,因此,它们在设计上的弹性反而更大。这是为什么意大利的家具设计变化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也是与必须以几种设计进行大批量生产的菲亚特、奥利维蒂等公司不同的地方。因为变化多,设计精美,因此,到50 年代中期左右,意大利的家具已经成为世界最杰出的家具之一了,代表了丰裕的、都市化的风格。50 年代中期,意大利的家具已经从贵族化产品转化成设计的产品(design produot)的过程,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写照,代表了都市的风格。与此相反,斯堪的纳维亚的家具代表的则是平民的、小康的、乡村式的风格。
    意大利家具设计的一个延伸是小型家庭用品。特别是当塑料成为主要的家庭用品材料以后,意大利的设计师如鱼得水,对于材料的兴奋和可塑性能的爱好,造成相当一批新产品的问世。1949 年成立的塑料产品公司卡特尔(Kartell)公司,聘用吉奥·科林比利等人设计小型塑料用品,如桔子榨汁器等等,出口受到广泛的欢迎。


    意大利的手工艺品在50 年代并没有因为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而受到催促,恰恰相反,它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玻璃器皿、陶瓷和其它工艺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不少重要的设计师,如庞蒂等人,也动手设计手工艺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意大利设计的一个重大的进步在于发展到真正为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设计这个阶段。50 年代以来,大批量生产的产品设计主要集中在大企业中,特别是菲亚特汽车公司和奥利维蒂公司这两家企业之中。50 年代以来,这两家企业都已经组成了自己的设计部,聘用了相当一批设计师为它们从事产品开发的设计工作。但特· 吉奥科萨在1957 年重新设计了菲亚特500 型诺瓦小汽车(Nuova ) ,以取代战前的旧500 型,即称为“米老鼠”( Topo hno)的那种沿用了很长时间的小车。为了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他在1955 年开始设计600 型,以完全取代500 系列。他的设计走大众化的道路,以出口和内销兼顾政策,非常成功。
    另外两个走高层路线的汽车公司― 阿尔法·罗密欧和兰西亚公司则继续生产豪华汽车,以设计大师平尼法利纳为核心,设计出几种崭新的豪华车型来,比如阿尔法·罗密欧55 型、兰西亚阿柏里拉型轿车,菲亚特公司也试图生产高价车,比如当时的菲亚特1100 型就是一个例子。意大利设计师和汽车企业早在50 年代已经找出一条能够把美国的汽车式样设计和典雅品味结合的新路径。它的汽车具有与美国完全不同的特征,与它的家具一样,在世界市场上令人刮目相看,同时能够兼顾大众化与高层化,也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意大利的第一代设计家,如庞蒂、博托尼、尼佐利、阿尔比尼等人,与美国工业设计师一样,具有无所不通的设计特点,从建筑到汽车,样样都设计。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这些设计家较为没有他们的美国同行那样商业化,而比较注重文化特征和艺术品味。意大利设计的另外一个美国没有的特点,是它从战后就有一支强有力的设计理论和设计评论队伍,用文字来确定设计发展的方向,提出共同的问题,引起争论,引导设计良性发展。战后的评论家包括有卡罗·阿甘等几个人,他们干1953 年开始出版了一份设计评论杂志《机械的文明》(Civilta delie Macchine) ,成为设计讨论的论坛。正当现代主义建筑正在美国兴起的时候,意大利的评论家已经出版了著作,反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建筑风格,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是布鲁诺·泽维的著作《走向有机建筑》(Towards an organiC ArchiteCture) , 1950 年翻译成英语,但是在美国只有很少人注意到这本书。
    庞蒂本人也在设计的同时发表了不少著作,提出设计问题。比如他1947 年出版的《走向正确建筑》,强调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他在同期的设计当中实践自己的观点,比如他为切蒂公司设计的的纺织品、为克鲁伯公司(Krupps)设计的餐具和洗涤池,特别是他50 年代中期设计的重要欧洲现代主义建筑-米兰的Pirelli 大厦,可以说是米斯·凡德洛的“西格莱姆”大厦的欧洲版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其它的几个当时最重要的设计家也都在设计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理论对于设计的指导作用,在意大利体现得最为鲜明。
    意大利设计的发展,与它的广泛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除了人民对于设计的热爱以外,各种类型的展览、比赛,大量的与设计有关的出版物,对于促进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意大利国内市场非常发达,零售业的蓬勃发展,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发展。意大利的总部设在米兰的最大的百货公司一文艺复兴举办了一系列设计展览,促进设计意识提高和设计水准的提高。比如它在1953 年举办了一个展览《产品的美学》,对于提高市民的设计感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1954 年,这家百货公司设立的一个设计大奖,称为金罗盘奖,是意大利设计最高奖,1955 年得奖的人物包括当时几个最重要的设计师,如尼佐利、阿尔比尼、卡斯提格里奥利兄弟等,对干促进意大利的设计,乃至世界的设计水平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的设计杂志是高素质的,并且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庞蒂主办的《多姆斯》 杂志。1954 年由阿贝多·罗塞尼主办《工业风格》,这份杂志对于提高意大利的设计理论水平,把设计放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观念基础之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的设计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意大利文化的设计风格。大量的出口产品造成国际对意大利设计的认识和喜爱,这种风格在50 年代已经坚实地奠定了。


    意大利的经济飞速发展,使这个南欧国家在60 年代进人丰裕阶段,进人了消费社会阶段。社会形态的改变和进步,对于设计来说,自然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如果说50 年代是意大利设计奠定基础和形成自己面貌的年代,那么60 年代则是意大利设计大幅度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特别是从1956 到1965 年这段时期,被称为意大利的经济奇迹时期。比如汽车的生产,从1959 年到1963 年,产量居然增长了5 倍之多,这种情况,表明意大利这个阶段的的经济成长速度十分惊人。随着经济的增长,意大利国民收人普遍增长,国家进人富裕阶段,国内市场日益扩展,从而造成了庞大的国内市场;而西欧的繁荣和美国的高度发达,也造成意大利产品的广阔国际市场。这些因素,对于设计来说,都是重要的促进要素。意大利从各个方面进人国际化阶段,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甚至意大利的电影,也进人世界一流水平,比如费里尼的电影,就是当时公认的大师之作。
    工业化的发展,造成越来越多的产品是被批量化生产出来的,因此,如何在批量化生产的背景下,保存意大利设计的独特面貌,不至于与国际主义同流合污,是意大利设计界这个时期十分关心的问题之一。
    1957 年,意大利加人欧洲经济共同体,从而开始放弃关税壁垒,对干巩固意大利在欧洲市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意大利的经济、工业水平,与西欧最先进的国家,比如德国、法国等比较,还有相当差距,但是意大利的设计却能够使人感觉到这种差距的不存在。意大利的设计代表了欧洲最高水平,具有最优秀的品质。设计对出口起到重要的作用。
    50 年代意大利工人的工资依然低于其它的西欧发达国家,政府从战后就没有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强有力的企业管理集团,软弱无力的工会,都是发达的经济和低廉的工资的产生原因。意大利的工业中心仅仅是北部地区,而落后的南部地区为北部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当然,相对落后的南部和发达的北部,贫富悬殊等等因素,造成意大利60 年代初的社会动乱。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意大利的劳工运动越来越大,劳工势力也日益加强,大企业开始与劳工组织对话,政府也开始对经济进行帮助、干预和调节。意大利政府的两个部门,即早年成立的IRI 与战后成立的国立碳水化合物公司(Ente Nazionale Idrocarbonair ,简称ENI) ,对经济发展提供政府支持,特别是提供廉价的基本建筑材料,如钢铁、水泥、石油等等。IRI 到1962 年以后变成极为重要的部门,是欧洲当时第二大的政府经济部门;而ENI 的经营也扩展到石油化工、塑料和人造橡胶的生产。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进行支持,是意大利战后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意大利的大型企业在这个时期变成巨大的垄断财团,比如菲亚特汽车公司、奥里维蒂公司、佩里利公司、斯尼亚公司(Snia)、维斯科萨公司、蒙特卡提尼公司、艾迪森公司(Edison)等等。它们的利润也日益增大,比如汽车制造业的利润从1953 年到1960 年增加了45 %。同期化工业利润增长了54 %。
    但是,60 年代以来,意大利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比如劳资纠纷增加,就业问题和工资问题,以及通货膨胀的出现,这些问题的日益严重,加上国际的竞争,特别是来自高度发达的技术国家,如日本、德国的竞争,以及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使意大利的经济从1963 年开始走向衰落。
    这个时期意大利的设计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意大利路线设计方式已经证明是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重大成就的因素,高技术性和保存手工艺的传统,这两方面的同步发展,是意大利设计的一个特征。1955 到1965 年,意大利设计创造了一个新现代主义消费美学的面貌,这种新风格在国际市场上取代了50 年代非常成功、并且占据垄断地位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变成60 年代的主要消费产品设计风格之一。这种新风格,其实表明意大利设计开始部分离开原来的传统风格立场,开始向现代主义转化。
    意大利的设计理论界在这个阶段当中,利用艺术这个术语来夸张地吹捧设计,在《多姆斯》 杂志,或者其它的一些设计杂志上,一些普通的用品,比如打字机、电冰箱等等,通过广告设计,变成好象是单纯的艺术品一样,从而大大地把设计原来的宗旨改变了。在这种商业促销的背景之下,功能性的问题又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议题。1954 年《工业风格》 杂志载文“外型、功能与美观”,讨论功能在设计中的地位问题。德国重要的设计师马克思·比尔(Max Bill)的观点也同时被介绍进来,强调功能的重要性。他的观点其实是战后德国设计的核心思想,被意大利人称为“新形式主义”,遭到不少意大利理论家的批评,认为一旦完全强调功能,产品和其它设计就会变得没有人情味道,他们认为设计中重要的不是科学、技术、人体工程学的考虑,而是人的感觉的重要性。对当时影响非常大的德国设计学院―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原则,意大利设计理论界普遍表示反感。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了解到,50 、60 年代欧洲的设计理论其实径渭分明地分成德国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和意大利的人情主义两个对立的派别。从意识形态上来看,德国代表的是战后的新民主主义思想,意大利则代表了设计上的资产阶级化趋向,这与两个国家的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经济背景,不同技术背景和人文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在设计方面,比较重要的一个新方向是塑料家具的设计。由于新的塑料材料的出现,给家具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创造弹性。不少设计师开始为企业设计塑料家具,得到非常特别的成就。比如马可·扎努索、维科、马吉斯特列蒂( Magistretti)、托比亚·斯卡帕(Tobia scarpa)、阿尔法·斯卡帕等人的塑料家具设计,都引起世界的注意。另外一个特点是灯具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不少重要的意大利设计师都设计了不少非常有特点的新灯具,与斯堪的纳维亚的灯具完全走不同的路线,树立了自己的面貌,引起各国重视。
    卡斯蒂格里奥尼兄弟开始利用现成的产品拼装家具,比如用单车的坐垫、拖拉机的坐椅组装新椅子,开创了所谓现成组装设计(ready -made design) 的先河。这种设计方法,是采用现成的产品部件,重新拼装出新的产品来。他们的这种做法,显然是受到现代艺术采用拼贴方法创作的影响,但是,他们是第一批采用这种方法的设计师,并且设计出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当时还非常受到市场的欢迎,特别是青少年消费者的喜爱。
    卡斯蒂格里奥尼三兄弟,老大是里维奥(1911 - 1979 ) ,老二是皮艾尔·吉亚科莫(Pier Giacomo , 1913-1968 ) , 老三叫阿基利(Achilie , 1918-),都是意大利现代设计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学建筑出身的,之后设计了大量的工业产品。1945 年以后,老二与老三紧密合作,他们受到达达主义艺术,特别是马谢·杜桑(Marcol Duchamp)的影响,开始利用现成产品部件设计新产品,开创了一条新的设计道路,与60 年代社会的总体反叛精神非常吻合,因此得到广泛的欢迎,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欢迎。他们对于技术特征的强调,使他们自己为自己的设计创造了一个特别的术语一技术功能主义。他们服务的企业有卡特尔(Kartell)、贝尼尼(Bernlni)、扎诺塔(Zanotta)、伽瓦纳(Gavina)等公司。
    战后意大利的设计发展,与几个大型企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意大利最大的商业机器公司― 奥利维蒂集团。奥利维蒂公司是意大利设计的主要支持力量,这家公司坚持大批量生产方式,对于现代科学技术非常关注,无论是科学技术投资还是设计投资,都非常雄厚,因此,保存了它的有力的国际竞争地位。
    奥利维蒂公司在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的发展是在1958 年聘用了艾托·索扎斯(Ettore Sottsass)为设计顾问,担任新成立的电子产品设计部门的领导。索扎斯当时对于技术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公司总裁安德利安·奥利维蒂还是雇用了他,企图通过他来开发新的产品面貌。这种利用对于技术了解不多的人担任设计的方式,保证了公司与意大利文化的密切结合,从而不至干走向单纯的国际主义化的单调设计方向。公司给索扎斯以高度的自由,他依然自己开公司,我行我素,在公司的工作也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公司把设计部门分成两个,一个设在公司内部,专门处理日常设计事务,另外一个则设在索扎斯在米兰的私人公司内。利用这种方式,索扎斯与意大利文化部、工业设计部门等等政府机构的少数杰出的人物有相当深的私交,同时与文艺界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样一来,奥利维蒂公司就能保证在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上吸收艺术的、人文的、文化的灵感,使这家公司的产品具有别的公司所没有的特点。
    奥利维蒂公司对于公司在海外设立的展销中心的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也非常重视。比如请马可·扎努索设计该公司在巴西圣保罗的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60 年,安德利安·奥利维蒂去世,享年才59 岁,他的儿子罗柏托继续担任公司领导,他所创立的对于设计支持的风格并没有改变。
    意大利汽车工业在战后有很大的新发展,其中,依然以菲亚特汽车公司为意大利汽车的主要生产厂家。1 957 年生产的菲亚特· 诺瓦-500 型(Nuova 500 ) ,以及1958 年生产的600 型,都是欧洲非常受欢迎的畅销车。菲亚特同时还生产比较豪华的1 100 、1200 、1500 和1800 型轿车,后来又生产2300 型,从1950 到1961 年,这家公司的产量提高了四倍之多,1961 年,菲亚特公司的汽车占意大利汽车市场的90 %。汽车的主要设计师还是工程师出身的但特· 吉奥科斯(Dante Giacos)。
    意大利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劝年代末、60 年代的公路建设发展是分不开的。国内市场的需求,刺激了生产质量和数量,意大利的小型汽车开始在欧洲市场与法国的雷诺“道芬”、西德“大众·甲壳虫”竞争。
    意大利的豪华汽车依然是2 家,即阿尔法·罗密欧和兰西亚公司。意大利的豪华汽车采用基本极其小批量生产的方式,按照顾客定货制造,从生产方式来看,与工业化以前的手工业生产没有什么区别。由于批量小,人工与材料、时间耗费巨大,因此,这些汽车的价格都极其昂贵,绝对不是一般平民百姓,甚至中产阶级可以享有的。意大利汽车设计行业在50 、60 年代又出现了4 个最重要的汽车设计大师,即阿尔别多·比列利、维多利奥·瓦列塔、吉乌塞柏·比昂齐(Giuseppe BianChi)和吉亚尼·安吉利,他们与以前的几个大师一起,成为世界上阵容最为强大的豪华轿车设计集团之一。
    意大利的设计虽然有相当一个部分的是确为大众服务的,比如菲亚特汽车,但是,由于长期的传统习惯,设计的主要目的还是为昂贵的市场和上层消费者服务的。意大利人习惯把设计看作是文化的部分,而文化长期以来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享受、拥有的,因此,设计自然也是为有高收人、有良好文化教育背景的阶层服务的。但是,20 世纪60 年代的意大利已经发生了与其他西方国家类似的的变化,新生的青少年代成为非常重要的消费群,而知识分子当中对干那种单纯考虑为上层服务的设计也感到不满和仇恨,因而,各种新的、具有反叛动机的激进设计运动在意大利蓬勃开展,成为当时世界上非常具有时代特点的设计浪潮。理论家往往把这些运动笼统称为“反设计”( anti-design) , 其中的设计是指的当时世界流行的国际主义设计,或者换言之,指在美国发展起来、影响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当仁不让的领袖人物是艾托·索扎斯( 1917-)。他从1958 年以来,一直是奥利维蒂公司设计部的负责人,主持公司的产品设计,主要是打字机和电脑的设计工作。索扎斯在50 年代中期,已经开始把一些非标准国际主义的设计动机引人自己的设计中去,比如他设计的瓦兰丁型打字机( valentine)和为办公室秘书们设计的黄色的椅子,都明显地有非主流化的设计倾向,但是,他主要的反潮流设计还是在他自己的、与奥利维蒂公司无关的一些产品设计项目上,比如陶瓷、家具等。他的探索到了60 年代恰恰与当时的社会大气氛吻合,因而引发了激进的、反潮流的设计运动。
    60 年代可以说是索扎斯最旺盛的设计时期,他的设计动机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而产生的:第一个是美国的大众文化,或者称为“波普”文化;第二个则是印度宗教的神秘主义内容和原始文化。他对干设计的每个对象都从这两个方面赋予定义,因此产生出非常特殊的效果。对于他来说,这两个因素的采用都是一种象征性符号,他认为围绕他的所有的产品,都是对自我解放的援助(aids to iiberation)。所谓的解放,是指通过这些产品的再设计,可以找寻出通往个人自由发展的道路。从意识形态背景来看,索扎斯反对的是国际主义设计标准化导致的非个人倾向,他寻求的是自我的、个人的、表现的、精神的设计道礴,而反对的是工业化的、集体的、标准化的、物质主义的设计主流。因此,称他的设计为反设计是很恰当的。
    英国当时出现的“波普”设计运动,对于意大利激进设计运动来说是很大的鼓舞。比如,意大利激进设计团体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Florence)的激进建筑设计团体阿齐尊(Archizoom)就公开声称他们的设计是直接受到英国“波普”设计集团阿齐格兰姆(Archigram)的影响,特别是受到这个英国设计集团出版的连环画中描绘的未来城市的形式影响。
    到1966 年前后,受到国际激进主义运动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国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期的红卫兵运动大破大立精神的影响,意大利激进主义设计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不少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激进设计集团,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超级工作室( Superstudio)、四N 集团(Gruppo NNNN)、风暴集团(Gruppo strum)等等。这些集团虽然都是由建筑设计师为主组成的,但是他们主要还是集中在对未来世界的非正统化的设想的乌托邦式的探索中,大部分作品都只停留在草图、照片拼贴阶段,基本没有什么设计是真正成为建筑事实的。他们宣扬要走另外的道路,或者称为不同的选择道路(alternative path) ,反对正统的国际主义设计,反对现代主义风格,提倡坏品味(bad taste) ,或者任何非正统的风格,包括各种历史风格的复兴和折衷处理,开宗明义宣布要避开技术品味,也就是流行的国际主义风格,同时也反对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这是一股具有强烈反叛味道的青年知识分子的乌托邦运动,被笼统称为反设计运动。
    意大利的激进设计运动在60 年代末期达到高潮,当时,意大利国内学生运动也在校园中风起云涌,群众示威层出不穷,这些激进的运动与社会上对于消费社会具有失望感、不满感的群众合成一股力量,从而显得非常强大有力。设计界提出新的理想的生活空间、新的生活社区、新的家庭用品、新的家具等等,在不少激进设计杂志刊登,比如《IN 》、《卡萨贝拉》(Casabella)显示了这些设计家们希望摆脱这个被认为腐败的丰裕社会,摆脱资本主义的商业主义纠缠、回归自然的愿望。但是,由于这种激进的设计思潮脱离社会实际,也脱离工业生产与市场规律实际,因此,这些设计基本没有得到接受,也没有被企业厂家生产,只是存在设计阶段,成为这个特定时代、特定地点的一段历史。
    意大利的主流设计和这种激进主义设计基本是径渭分明的,井水不犯河水,没有关联。但是,也有几家公司力图打破这种分离,采用部分激进设计来进行商业生产。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有名的家具公司扎诺塔采用了由三个激进设计师加提(Gatti)、包里尼和提奥多罗(Teodoro)设计的反潮流椅子“袋椅”, 1966 年,这个椅子其实就是一个充填软垫的袋子,完全打破传统的椅子的观念;另外一个是激进设计家罗马兹(Lomazzi)等人设计的吹气沙发(Blow chair) ,这个设计其实就是把气球与沙发结合,采用透明和半透明塑料薄膜为材料,具有非常明显的气球特征,也非常反常规。这两个设计,在某种程度是受到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雕塑家克莱斯·奥登堡(Claes Oldenburg)的“波普”雕塑影响,它们虽然是激进主义的,但是与大众市场,特别是具有反叛精神的青少年市场结合得很好,因此反而风行一时,大受欢迎。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激进主义设计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地都与主流设计没有多大的关系,同时对干主流设计运动也没有什么影响作用。
    自从70 年代开始以来,随着社会动乱因素的逐步消退,消费层逐步进人稳定化,激进主义设计运动,或者反设计运动也就很快消退了。索扎斯继续为奥利维蒂公司从事产品设计工作,他本人也开始对于激进主义的目的和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感到厌倦和失望。本书作者在1991 年与索扎斯本人讨论到这个问题时,他明确地谈到这种失望感。
    意大利的主流设计与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依然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意大利设计的水平,一些主流设计的新人也开始涌现,比如玛利奥·贝里尼(1935-),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棱角分明的新打字机,改变了原来美国体系打字机圆角的基本模式,创造了一种既是现代的,也是意大利的工业产品新模式。
    60 年代,世界风行的除了美国风格外,就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后者的人性味赢得广泛欢迎,但是,经过意大利设计师十多年的努力,70 年代,意大利的设计风格,或者被时髦地称为“chic”的意大利设计,开始取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成为世界设计一个非常流行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