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喊麦教学:古汉语助词和语气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41:36

古汉语助词和语气词

导读:

介绍古代汉语的助词和语气词,其中助词部分实际包括助词和词缀两部分。助词部分的主要内容是:(1)韵律助词,介绍古代汉语中一些为了韵律节奏的需要而加上的起衬音作用助词,这种助词在《诗经》《楚辞》中比较常见,在散文作品中少见。(2)结构助词,包括领属结构助词和凸显结构助词。领属结构助词最常见的就是“之”,它分布在体词性偏正结构之中,标记领属关系或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凸显结构助词指分布在强调宾语或主语的强调结构中起标记并凸显前置宾语或主语的助词,主要有“之”和“是”。(3)构词词缀,介绍了古代汉语中起构词作用的一些前缀、后缀和中缀。前缀中包括了过去一般认为是特殊指示代词的“所”和“攸”,这两个前缀的作用是加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前面,构成的结构是一个体词性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后缀中包括了过去一般认为是特殊指示代词的“者”,它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的结构是一个体词性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另一种是加在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的结构仍是体词性的。(4)构形词缀,是表示一个谓词在句子中的某种语法意义的词缀。语气词部分包括肯定语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和感叹语气词四种。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肯定语气词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中,但它们的功能仍是表示其固有的某种意义,因为这样的肯定语气词在表示肯定语气之外还表示其它的非语气意义。本文的选择和注释都侧重助词和语气词。

第一节  助词

为了教学的方便,将词缀也放在助词里一并讨论。古代汉语的助词有以下四类:(1)韵律助词;(2)结构助词;(3)构词词缀;(4)构形词缀。

一、韵律助词

汉语的节奏韵律是双音节音步,这种节奏韵律倾向从很古的时候就有。受这种节奏韵律的影响,古代汉语不仅词汇上产生了大量的同义连用和偏义复词等韵律词,而且也产生了一些主要起衬音或延声作用的韵律助词。所以人们通常将韵律助词称之为衬字或凑足音节。双音节节奏倾向在韵文中表现得尤为显著,所以韵律助词多见于《诗经》《楚辞》等韵文,散文中则比较少见。较常见的韵律助词有“其”“之”“斯”“思”等。例如:

(1)心之忧矣,其谁知之?(《诗经?魏风?园有桃》)

(2)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经?魏风?园有桃》)

(3)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以上三例中的“其”或位于句首,或位于句中,或位于句末,都起衬音作用。

(4)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按:孔,副词,很。

(5)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6)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楚辞?离骚》)

以上三例中的“之”字或在状语与谓语之间,或在动词之后,或在两个宾语之间,都起衬音作用。像“亦孔之哀”“兰之九畹”这样的句法形式祗见于《诗经》《楚辞》的诗句,不见于散文中,所以这里的“之”主要起韵律衬音作用。

(7)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诗经?小雅?甫田》)

(8)彼路斯何?君子之车。(《诗经?小雅?采薇》)

(9)鹿斯之奔,维足伎伎。(《诗经?小雅?小弁》)——按:伎(qí)伎,行走舒缓的样子。

(10)朱芾斯皇。(《诗经?小雅?采芑》)——按:芾(fú),皮制蔽膝。皇,鲜艳明亮。

以上四例中的“斯”或位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或位于主语与谓语之间,都是起衬音作用。

(1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2)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诗经?大雅?文王》

以上两例中的“思”或位于句首,或位于句末,都起衬音作用。

二、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是在句法结构中起结构标记作用的助词。古代汉语的结构助词有两类,一类是领属结构助词,分布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起标记领属或限制关系的名词性向心结构的作用,另一类是凸显结构助词,分布在前置宾语之后或主语之后,起标记并凸显前置宾语或主语的作用。

领属结构助词最常见的是“之”。例如:

(1)麟之角,振振公族。(《诗经?周南?麟之趾》)

(2)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左传?成公十年》)

(3)齐景公有马千乘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论语?季氏》)

“斯”偶尔也有这种用法。例如:

(4)螽斯羽,诜诜兮。(《诗经?周南?螽斯》)——按:螽(zhōng),蝗虫。诜诜(shēn),众多的样子。

在古代汉语里,主谓结构如果在句子中充当一个句法成分,比如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或时间状语,或者在一个复句中充当不能自足的分句,那么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加一个领属助词“之”,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领属性的偏正结构。通常人们管这种用法的“之”叫做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如:

(5)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左传?哀公六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谓结构作句子的宾语。

(6)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按:赤,公西华。孔子的学生。此例加“之”的主谓结构作时间状语从句。

(7)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已。(《孟子?梁惠王上》)——按:此例加“之”的主谓结构作句子的主语。

(8)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按:此例加“之”的主谓结构作让步复句的分句。

下面各例中的“之”字也是结构助词,其作用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一样的,但是句子却是自足的,独立的:

  (9)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10)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11)子西曰:“胜如卵,余翼而长之……。”胜闻之,曰:“令尹之狂也!得死乃非我。”(《左传?哀公十六年》)

  (12)(伊尹)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孟子?万章下》)

  (13)虞卿闻之,又入见王曰:“危矣,楼子之为秦也!”(《战国策?赵策三》)

这些例子显示:“之”所在的句子都是感叹句,“之”的作用就是使所在的感叹句在形式上变成一个不自足的句子,以此来凸显句子的感叹语气。

凸显结构助词有“之”“是”“寔(实)”“斯”“兹”“彼”“焉”等,“之”“斯”“兹”“彼”“焉”起标记并凸显前置宾语的作用,“寔(实)”起标记并凸显主语的作用,“是”则既可以标记和凸显宾语,也可以标记和凸显主语。“之”用来标记和凸显前置宾语,最为常见。例如:

(1)吾斯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

(2)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3)我,周之自出,至于今是赖。(《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按:此例介词“自”的宾语“周”前置。

也常常与语气副词“唯(惟)”配合使用,构成“唯(惟)+宾语+之+动词”格式,或与疑问代词“何”配合构成“何+宾语+之+动词”格式凸显结构。例如:

(4)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尚书?无逸》)——按:从,通“纵”。

(5)是夫也,将不唯卫国之败,其必始于未亡人。(《左传?成公十四年》)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

(7)虢多凉德,其何土之能得?(《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按:凉,薄。

“斯”标记和凸显前置宾语比较少见,“兹”“彼”“焉”都偶尔一见。例如:

(8)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得。(《尚书?金縢》)

(9)弓矢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诗经?大雅?公刘》)

(10)苟有履卫地、食卫粟者,昧雉视。(《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按:昧,割也。“昧雉彼视”犹“昧雉是视”。

(11)我周之东迁,晋、郑依。(《左传?隐公六年》)

“寔(实)”标记并凸显主语主要见于《国语》和《左传》。例如:

(12)非知之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

(13)侏儒戚施御在侧,近顽童也。(《国语?郑语》)

(14)唯东宫与西广来。(《国语?楚语上》)——按:东宫,西广,都是楚国军营的名称。

(15)重、黎寔使天地不通者。(《国语?楚语下》)——按:重,传说远古时代掌管天的神;黎,传说远古时代掌管大地的神。

“是”标记并凸显主语主要见于《诗经》,标记并凸显宾语则比较普遍。“是”标记凸显主语的例如:

(16)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诗经?小雅?雨无正》)——按:出,通“拙”。

(17)神保是格,报以介福。(《诗经?小雅?楚茨》)——按:格,至。介,求也。

“是”标记凸显宾语的例如:

(18)靖共尔位,正直是与。(《诗经?小雅?小明》)——按:正直,这里指正直的人。

(19)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按:不谷,诸侯对自己的谦称。

“是”标记凸显宾语时可与语气副词“唯(惟、维)”“将”配合构成“唯(惟、维)/将+宾语+是+动词”格式。例如:

(20)小国将君是望,敢不唯命是听?(《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21)子为司寇,将盗是务去,若之何不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凸显结构助词都是从指示代词演变来的,所以过去一般把这种用法看作是指示代词的一种复指功能。我们认为,这些词在这种情况下,主要作用不在于复指,而在于凸显和标记,所以我们把它们看作起凸显标记作用的结构助词。

三、构词词缀

古代汉语中的词缀,比较容易识别的是那些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来表示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词缀在书面上没有用一个汉字来表示,所以认识起来就比较困难。在书面上用一个汉字来表示的词缀通常认为是成音节的,其实也不一定,也有可能祗是一个加在词根之上的辅音。至于在书面上没有用汉字来表示的那些词缀,肯定都是不成音节的。它们或者祗是一个辅音,或者是通过词根声母的清浊变化来体现。目前对于古代汉语词缀的研究还很不深入,下面介绍一些有汉字表示的词缀。

成音节的构词词缀包括两类:一类是黏附在词根之上的词缀,另一类是黏附在一个词或短语之上,将这个词或短语变成一个句法单位。

黏附于词根之上的词缀比较常见的有“有”“畴”“不(丕)”“薄”“言”“然(焉)”“尔”“而”“斯”“若”“如”“乎”等,其中“有”“畴”“不(丕)”“薄”“言”是前缀,也有人管它们叫词头;“然(焉)”“尔”“而”“斯”“若”“如”“乎”等是后缀,也有人管它们叫词尾。此外“之”有时出现在人名的中间,是一个中缀。

“有”通常加在邦国、部落等专有名词的词根之前。如:

(1)我不可不监于夏,亦不可不监于殷。(《尚书?召诰》)

(2)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北。北不受,投畀昊。(《诗经?小雅?巷伯》)——按: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畀(bì),给予。昊(hào),天。

这种用法的“有”本是名词,是“域”“国”的意思。例如:“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国语?鲁语上》)这里的“有”即是“邦国”的意思。加在邦国名之前的“有”即是有这种意义的名词演变来的,所以“有夏”实际即“域夏”或“国夏”,“有北”即“域北”或“国北”,也就是“北方”或“北方的国”的意思。

“畴”加在时间名词的词根之前。例如:

(1)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与入郑师,故败。(《左传?宣公二年》)

“不(丕)”主要见于《尚书》《诗经》,加在形容词词根之前。例如:

(1)上帝宁,康禋祀。(《诗经?大雅?生民》——按:毛亨《传》:“不宁,宁也。”“不康,康也。”

(2)有周显,帝命时。(《诗经?大雅?文王》)——按:毛亨《传》:“不显,显也。”“不时,时也。”

(3)徒御警,大庖盈。(《诗经?小雅?车攻》)——按:毛亨《传》:“不警,警也。”“不盈,盈也。”

 

“薄”祗见于《诗经》,加在动词词根之前,可能是起代替施动者的作用。例如:

(1)污我私,澣我衣。(《诗经?周南?葛覃》)——按:私,平常穿的衣服。

(2)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诗经?小雅?出车》

(3)思乐泮水,薄采其芹。(《诗经?鲁颂?泮水》)

“言”也祗见于《诗经》。《尔雅?释诂》:“言,我也。”所以这个词缀的功能是代替第一人称施动者。它与“薄”的差别在于“薄”不限于代替第一人称施动者。例如:

(1)告师氏,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覃》)——按:毛亨《传》:“言,我也。”

(2)翘翘错薪,刈其楚。之子于归,秣其马。(《诗经?周南?汉广》)

(3)静思之,不能奋飞。(《诗经?邶风?柏舟》)

“然(焉)”“尔”“而”“斯”“若”“如”“乎”都是状态形容词后缀,加在状态形容词词根之后,或者词根本身是动词性质的,加上这些词缀之后,就变成状态形容词。由这些词缀构成的状态形容词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或状语。例如:

天油作云,沛下雨,则苗浡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顾之,潸出涕。(《诗经?小雅?大东》)——按:潸焉,潸然。流泪的样子。

夫子莞而笑。(《论语?阳货》)——按:莞尔,展颜微笑的样子。

唐棣之华,偏其反。(《论语?子罕》)——按:偏,通“翩”。反而,摇曳不定的样子。

王赫怒,爰整其旅。(《诗经?大雅?皇矣》)——按:赫斯,赫然。盛怒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诗经?魏风?氓》)——按:沃若,润泽的样子。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也。(《论语?乡党》)——按:侃侃如,温和快乐的样子。

周监于二代,郁郁文哉!(《论语?八佾》)——按:郁郁乎,盛美的样子。

加于人名中间的中缀“之”例如《左传》中有“宫之奇”“介之推”“文之无畏”“烛之武”“佚之狐”《论语》里有“孟之反”,《孟子》里有“尹公之佗”“庾公之斯”等。杜预《左传》注即指出“介之推”的“之”为“语助”。刘宝楠《论语正义》于“孟之反”下注曰:“古人多用‘之’为语助,若舟之侨、宫之奇、介之推、公罔之裘、庾公之斯、尹公之佗与此‘孟之反’皆是。”中缀“之”有时也音变为“施”。《孟子?梁惠王上》有“孟舍”,赵岐《孟子章句》曰:“孟,姓;舍,名;施,发音也。”

黏附在词或短语之上的词缀有“者”“攸”“所”三个,一般把它们看作一个独立的词。我们认为,它们的功能是将一个词或短语变成一个句法单位,与现代汉语后缀“的”的功能相同,所以本书把它们看作词缀。在这三个词缀当中,“者”是后缀,“攸”和“所”是前缀。“攸”和“所”的功能相同,是时间上前后相承的两个词缀,“攸”在《尚书》《诗经》中比较常见,春秋以后的文献就比较罕见了。“所”字始见于《尚书?盘庚》,春秋以后的文献中常见。

“者”的功能有两种,其一是加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构成的“者”字结构其性质仍然是名词,语义指称也没有改变,所以这种用法的“者”是自指性后缀。例如:

(1)有颜回好学,不幸短命死矣。(《论语?先进》)

(2)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论语?述而》)

(3)昔子贡问于孔子。(《孟子?公孙丑上》)

其二是加在动词、形容词等非名词性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者”字结构变成一个名词性结构,具有了指称功能,指称动词的施动者或形容词所表述的主体。这种用法的“者”是转指性后缀,一般翻译成“……的人(事物)”。例如:

(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论语?子罕》)——按:“好德如好色者”意思是“好德如好色的人”

(5)智千虑必有一失,愚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按:智者,有智慧的人。愚者,愚蠢的人。

(6)往不可谏,者犹可追。(《论语?微子》)——按:往者,过去的事情。来者,将来的事情。

(7)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孙子兵法?谋攻》)——善之善者,好的当中更好的。

这种“者”字结构不仅可以用来指称人或者事物,也可以用来指称原因,可以翻译成“……的原因”。例如:

(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孙子兵法?虚实》)

“攸”和“所”通常加在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之前,构成的“攸”字结构或“所”字结构变成一个名词性结构,这个结构具有指称功能,指称的对象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的受事者,一般翻译成“……的人(事物)”。例如:

(1)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赦。(《尚书?汤誓》)——按:孥(nú),同“奴”。攸赦,所赦,赦免的人。

(2)岂弟君子,福禄降。(《诗经?大雅?旱麓》)——按:岂弟,通“恺悌”。攸降,降赐的人。

(3)富与贵,是人之欲也。(《论语?里仁》)——按:所欲,想要的东西。

(4)夺其所憎而与其爱。(《战国策?赵策四》)——按:所憎,不喜欢的人。所爱,喜欢的人。

有时“攸”字结构和“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也可以是其它成分,不过比较少见。例如:

(5)盘庚既迁,奠厥居。(《尚书?盘庚下》)——按:奠,安定。攸居,居住的地方。

(6)夙兴夜寐,无忝尔生。(《诗经?小雅?小宛》)——按:忝,辱。所生,这里不是指生养的孩子,而是指生养(自己)的父母。

“所”字结构指称的对象有时也可以直接出现在“所”字结构的后边,构成“所+动词+之+名词”式偏正结构。例如:

(7)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所”不仅可以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也可以与介词构成“所”字结构,“所+介词”结构指称介词宾语所表达的事物。例如:

(8)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墨子?公输》)——按:距,通“拒”。所以,凭借(使用)的方法。

(10)上君所与居,皆其所畏也;中君所与居,皆其所爱也;下君所与居,皆其所侮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所”字结构中的动词一般后边不再出现宾语,但也有例外。例如:

(11)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按:所避风雨,避风雨的地方。

(12)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按:这句话的意思是:好吧,任凭您怎么安排他吧。

四、构形词缀

构形词缀是指表达一个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某种语法意义的词缀。古代汉语的构形词缀与构词词缀一样,有些用一个汉字来表示,有些没有用汉字来表示。比如有些非去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在句子中用作使动词的时候要读成去声,这个去声调最初来源于使动后缀(-s),这个使动后缀就没有用汉字来表示。与构词词缀一样,对于古代汉语的构形词缀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包括构形词缀这个术语,一般的古代汉语语法书也没有提到。就目前所认识到的来看,古代汉语有文字形式的构形词缀包括动词的构形词缀和形容词的构形词缀两类。

古代汉语动词的构形词缀有文字形式的都是前缀。这些前缀在功能上有两种,一种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常见的有“载”“有”“式”,均见于《诗经》。例如:

(1)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按:载笑载言,意为又笑又说,不停地笑不停地说。

(2)载驰载驱,归唁卫侯。(《诗经?墉风?载驰》)——按:载驰载驱,意为不停地驰驱。

(3)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按:有鸣,不停地鸣叫。

(4)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诗经?邶风?泉水》)——按:有行,不停地行走。

(5)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诗经?大雅?荡》)——按:式号式呼,意为不停地呼号。

在古代汉语里,这种动词加上前缀表示动作行为持续的构形方式也可以通过动词重迭方式来表示。例如:

(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周南?卷耳》)——按:卷耳,野菜名。采采,意为采了又采。

(2)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按:行行,走了又走,不停地行走。

动词构形词缀的另一种功能是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常见的有“于”,多见于《诗经》。例如:

(1)叔于田,巷无居人。(《诗经?郑风?叔于田》)——按:于田,正在田猎。

(2)燕燕于飞,差池起羽。(《诗经?邶风?燕燕》)——于飞,正在飞翔。

(3)有龙于飞,周徧天下。(《吕氏春秋?介立》)

形容词的构形词缀有文字形式的也都是前缀,其功能是表示程度的加深。动作行为的持续是一种量的加大,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的程度加深也是量的加大,所以,这两类的词缀形式往往是一样的。形容词构形词缀也主要见于《诗经》,常见的有“有”“其”“载”。例如:

(1)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按:有忡,忡忡,忧虑的样子。

(2)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诗经?周南?桃夭》)——按:有蕡(fén),蕡蕡,肥硕貌。

(3)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邶风?静女》)——按:其姝,姝姝,美丽貌。

(4)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按:其蒙,蒙蒙,细雨连绵貌。

(5)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诗经?大雅?江汉》)——按:载宁,安宁貌。

(6)载玄载黄,我朱孔阳。(《诗经?豳风?七月》)——按:载玄载黄,玄黄错杂色彩华丽貌。

与动词一样,形容词通过构形前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可以通过重迭方式来表示。例如:

(1)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尚书?尧典》)——按:汤汤(shāng),水不停地流动的样子。

(2)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经?周南?兔罝》)——按:赳赳,威武雄壮貌。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按:曼曼,遥远貌。

第二节语气词

语气词分布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祈使等语气。除了表示以上这些语气意义之外,还兼表一些时体意义或起某种标记作用。

古代汉语语气词可分为四类:(1)肯定语气词,(2)疑问语气词,(3)祈使语气词,(4)感叹语气词。

一、肯定语气词

肯定语气词有“也”“矣”“已”“而已”“耳”“尔”“而”“焉(然)”“旃”“夫”“者”“云”。

1、也

“也”字作为语气词不见于甲骨文、金文和《尚书》,最早见于《诗经》。“也”有两个,一个出现在句中,一个出现在句末。出现在句末的“也”最初并不是语气词,而是一个判断词,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也”与表示判断的动词“为”分布互补,即用“也”的判断句不用“为”,用“为”的判断句不用“也”。例如:

(1)子为谁?为仲由。(《论语?微子》)

到《孟子》里才偶尔出现“为”“也”共现的情况。如:

(2)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孟子?告子上》)

由于句末的“也”原本是判断词,所以它变成语气词之后就表示确认论断语气,带“也”字的句子都是表示静态的确认论断或说明。例如: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3)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也”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反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中,但是它本身不表示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祈使语气或感叹语气,仍表示确认论断。例如:

(4)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战国策?齐策四》)

(5)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左传?僖公五年》)

(6)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按:“战也”是一个祈使句。

(7)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

出现在句中的“也”标记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语用上的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例如:

(1)回也不愚。(《论语?为政》)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战国策?赵策四》)

(5)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

句末的“也”由于是从判断词演变而来,所以当“也”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的时候,它总是分布在最前边。例如: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3)独吾君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4)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5)我果非也邪?(《庄子?齐物论》)

(6)此必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

(7)舜其大知也与?(《礼记?中庸》)——按:知,同“智”

(8)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论语?先进》)

2、矣

“矣”祗出现在句子的末尾(倒装句例外),表示肯定语气,同时还是实现体的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成为事实或推定将成为事实,一般情况下都可翻译成“了”(现代汉语出现在句子末尾的“了”)。例如:

(1)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2)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庄子?养生主》)

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的。例如:

(4)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5)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左传?僖公五年》)

(6)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战国策?赵策三》)

“矣”与“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祈使句及感叹句中,但是它仍表示本身固有的意义。例如:

(7)甚矣,汝之不慧!(《列子?汤问》)

(8)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四》)

(9)年几何矣?(《战国策?赵策四》)

“矣”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也仍表示它固有的意义,位置在“也”“已”之后,在其它语气词之前。例如:

(10)吾死无日矣夫!(《左传?成公十二年》)

(11)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按:女,通“汝”。

(12)久矣哉!由之行诈也。(《论语?子罕》)

3、已

“已”本是动词,“完毕”的意思,但是在春秋时期就虚化成语气词,《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比较常见。表示确信无疑的肯定语气,同时也是实现体标记,表示所述事件已经成为事实,可以翻译成“了”。例如:

(1)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孟子?梁惠王上》)

(2)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史记?游侠列传》)

“已”与“矣”相比较,有三点差异:其一,“已”表示确信的语气比“矣”要强,而“矣”表示实现的意义更为显著。其二,“已”更多的是出现在人物话语当中,“矣”则没有这种倾向。其三,“已”不能用于推定所述事件将成为事实。由于“已”更主要的是表示确信的语气,所以它常与“也”连用,它的后面还可以再加“矣”。在《论语》《左传》等文献中,“已”单用的时候极为少见(《论语》里一例也没有)。例如:

(4)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5)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6)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7)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论语?先进》)

由于“已”来源于动词,所以它与其它语气词连用时,位于“也”之后而在其它语气词之前。而且,“已”一般都出现在陈述句中,出现在其它句式里的例子极少,所以,除“也”“矣”之外,它极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在《论语》《左传》里,祗有三个例子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未见与其它疑问语气词或感叹语气词连用的。例如:

(8)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论语?颜渊》)

(9)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左传?僖公九年》)

4、而已,耳

“而已”“耳”的功能一致,“耳”是“而已”的合音。在《论语》《左传》《孟子》等文献中,“而已”的使用频率相当高,而“耳”则比较少见。“而已”本是两个词,“已”是动词,“而”是连词。例如:

(1)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

随着“已”的虚化,“而已”逐渐凝固成一个词。“而已”和“耳”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同时含有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可以翻译成“罢了”。例如:

(1)人尽夫也,父一而已。(《左传?桓公十五年》)

(2)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汉代以后,“耳”有时不再表示将事态往小处说的意思,祗表示肯定确信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

(4)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陈涉世家》)

(5)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而已”“耳”可以与“矣”连用,极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与“矣”连用时出现在“矣”的前面。例如:

(6)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按:“焉”是代词。

(7)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8)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论语?雍也》)——按:女,通“汝”。“耳”与疑问语气词“乎”连用,“焉”是代词。

5、尔

“尔”作为语气词,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公羊传》里比较多见。“尔”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与“而已”“耳”相对,与现代汉语的“呢”大致相当。例如:

(1)荀息对曰:“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公羊传?僖公二年》)——按:郭,通“虢”。

(2)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孟子?万章上》)

“尔”有时也出现在特指疑问句句末,但所表示的仍是它本来的意义。例如:

(3)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余为莫敢不至也。(《公羊传?僖公二年》)

6、而

“而”作语气词更为少见,功能与“尔”相同,可能是“尔”的通假字。例如:

(1)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论语?子罕》

(2)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7、焉

“焉”本是指示代词,因为经常出现在句子末尾,遂逐渐虚化为语气词。语气词“焉”并不常见,它的功能与“尔”基本一致,表示肯定语气,同时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例如:

(1)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按:轶,经过。

(2)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焉”可以出现在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它前面的成分是一个话题或是一个不自足的分句。不过这种用法远不如“也”字常见。例如:

(4)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5)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荀子?劝学》)

语气词“焉”偶尔也写作“然”。例如:

(6)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代词“焉”出现于句末时后面可以有其它语气词,语气词“焉”却很少与其它语气词连用。由于“焉”有将事态往大处说的意思,所以偶尔可以与表示感叹的“哉”连用。例如:

(7)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

8、旃

“旃”是“之焉”的合音,不常见。其中的“焉”有时是语气词。例如:

(1)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唐风?采苓》)——按:为,伪。

(2)天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9、云

“云”本是动词,“说”“如此说”的意思。例如:

(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2)介葛卢闻牛鸣,曰:“是生三牺皆用之矣。其音云。”(《左传?僖公二十九年》)——按:“其音云”意思是“它的声音(这样)说”。

语气词“云”即从以上这种用法的动词虚化而来。“云”作为语气词表示一种不能肯定的语气,有“据说如此”的意思,所以常常与副词“盖”配合。《史记》中比较常见。例如:

(1)(孔子)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史记?孔子世家》)

(2)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史记?伯夷列传》)

注意,先秦时期,“云”单独或与“尔”一起出现在句末,有时看上去像语气词,实际上“云”是动词,“尔”是代词,意思是“这样说”,一般用于转述别人言语的后面。例如:

(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2)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孟子?公孙丑上》)

(3)夫曰“有命”云者,亦不然矣。(《墨子?非命中》)

10、夫

“夫”在先秦作语气词不常见,表示对推论或判断的肯定,可以翻译成“吧”。例如: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

(3)及惠公在秦,曰:“先君若从史苏之占,吾不及此夫!”(《左传?僖公十五年》)

(4)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11、者

“者”主要用作词缀,作语气词的不多见。语气词“者”出现在句末,与“也”功能相同,可出现在陈述句中,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例如:

(1)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

(2)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史记?晋世家》)

此外,“者”和“也”一样,也可以出现在句中起标记话题的作用。例如: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二、疑问语气词

古代汉语疑问语气词有“与(欤)”“邪(耶)”“乎”“为”“则”。

1、与(欤),邪(耶)

“与(欤)”音yú,“邪(耶)”音yé,两者的功能基本一致,表示纯粹的询问语气,可以用于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测度问句和反问句。《诗经》《论语》《左传》《孟子》用“与”不用“邪”,《墨子》《庄子》《荀子》及以下文献一般既用“与”,也用“邪”。

“与”“邪”用于是非问句最为常见,可翻译成“吗”。例如:

(1)是鲁孔丘与?(《论语?微子》)

(2)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梁惠王上》)

(3)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庄子?齐物论》)

(4)沛公诚欲倍项羽邪?(《史记?留侯世家》)——按:倍,背叛。

用于特指问句比较少见,可翻译成“呢”。例如:

(5)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论语?宪问》)

(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孟子?梁惠王上》)

(7)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庄子?人间世》)

(8)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用于选择问句,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9)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10)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孟子?梁惠王上》)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12)由此观之,是邪?非邪?(《史记?伯夷列传》)

用于测度问句,“与”比较常见,“邪”则很少见。可翻译“吧”。例如:

(13)孝弟也者,其为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孟子?梁惠王下》)

(15)先君薨,尸在堂,见秦利而因击之,无乃非为人子之道欤?(《吕氏春秋?悔过》)

(16)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土失之贫。”其此之谓邪?(《史记?滑稽列传》)

用于反问句,“邪”比较常见,“与”很少见。可以翻译成“吗”。例如:

(17)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耳目聪明,而心圣智,岂非士之愿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8)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三》)

(1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乎

“乎”既是疑问语气词也是感叹语气词。作为疑问语气词,在《尚书》《周易》和《诗经》里就出现了,其后它一直与“与”“邪”并行不悖,“与”“邪”具有的功能“乎”都具备。“乎”与“与”“邪”之间的功能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用“乎”一般要求听话人作出回答,而用“与”“邪”则不一定希望听话人作出回答,这种说法未必正确。

“乎”用于是非问句比较常见,可翻译成“吗”。例如:

(1)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2)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战国策?魏策四》)

用于特指问句很少见,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4)楚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我则无礼,何以战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四》)

用于选择问句也比较少见,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6)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7)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楚辞?卜居》)

用于测度问句比较常见,常和“无乃”“得无”配合。例如:

(8)《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此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9)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超策四》)

(10)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按:大,太。

用于反问句最为常见,可翻译成“吗”或“呢”。例如:

(11)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1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不亦……乎”是“乎”构成的常见反问格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例如:

(1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5)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

3、为

“为”本是动词,在“何(奚)……为”“何(奚)以……为”格式中虚化为语气词。“为”作为疑问语气词构成的句子字面上是询问原因,实际上是表示比较委婉的反问语气,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1)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2)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荀子?成相》)

(3)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楚辞?渔父》)

(7)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

4、则

“则”祗出现在疑问代词“何”的后面,用来设问原因,并要求给出回答。例如:

(1)伏式结轶西驰者,未有一人言善齐者也;伏式结轶东驰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则?皆不欲齐、秦之合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三、祈使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祈使句一般不用语气词,专门用于祈使句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祗有一个“来”,而且用例很少。例如:

(1)盍归乎来!(《孟子?离娄上》)

(2)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

(3)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

“乎”“哉”有时出现在祈使句中,但不是表示祈使语气,而是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4)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诗经?魏风?陟岵》)

(5)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6)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正因为如此,所以“乎”可以与“来”在祈使句中共现,如例(1)(3)。

一、感叹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感叹语气词有“哉”“乎”“夫”“为”“且”“只”“兮”“邪”。

1、哉

“哉”是感叹语气词当中表示感叹语气最强烈的,所在的句子往往采用倒装手法。例如:

(1)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诗经?王风?扬之水》)

(2)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

(3)大哉,尧之为君也!(《论语?泰伯》)

(4)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反问句往往也包含强烈的语气,所以“哉”也经常出现在反问句当中。例如:

(5)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战国策?赵策四》)

(7)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有时疑问句也可以表达强烈的语气,可以用“哉”。例如:

(8)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按:廋(sōu),隐藏。

(9)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庄子?山木》)——按:殷,大。逝,飞走。

同样,祈使句有时也包含强烈的语气,因而也可以用“哉”。例如:

(10)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尚书?无逸》)——按:受,通“纣”。

(11)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召南?殷其雷》)

总之,感叹语气与肯定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以及祈使语气不矛盾,可以在同一个句子里共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感叹语气词可以与肯定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或祈使语气词共现。“哉”与肯定语气词、祈使语气词共现的情况已见前述,下面是“乎”“哉”共现的例子,其中“乎”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

(12)若寡人者,可以保民而王乎哉!(《孟子?梁惠王上》)

(13)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礼记?檀弓上》)

(14)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我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按:慊(qiǎn),不满足。

2、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不如“哉”强烈,所以有时可以用在呼语之后或其它非感叹句中。例如:

(1)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

(2)善哉乎!鼓琴。(《吕氏春秋?本味》)

(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按:参,曾参,孔子弟子。

(4)时乎时,不再来。(《史记?淮阴侯列传》)

与“哉”一样,“乎”也可以出现在祈使句中,但不表示祈使语气,仍表示感叹语气。例如:

(5)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四》)

(6)急子至,曰:“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3、夫

“夫”在先秦作语气词表示肯定语气,汉代以后开始有表示感叹语气的功能。例如:

(1)悲夫!本细末大,弛必至心。(贾谊《大都》)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4、为

“为”表示感叹语气从表示反问语气演变而来,表示不太强烈的感叹语气,可以翻译成“呢”。例如:

(1)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

(2)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3)帝曰:“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孝成赵皇后传》)

5、且,只

“且(jū)”“只”祗见于《诗经》,表示强烈的感叹,相当于“哉”。例如:

(1)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诗经?郑风?褰裳》)

(2)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诗经?墉风?柏舟》)

“且”“只”可以连用。例如:

(3)君子阳阳,左执簧,右召我由房。其乐只且!(《诗经?王风?君子阳阳》)

6、兮

“兮”在先秦主要见于《诗经》《楚辞》,主要表示拖腔舒缓的语气。例如:

(1)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阳货》)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离骚》)

7、邪

“邪”作感叹语气词见于汉代乐府诗歌,与“乎”的功能相近。它与疑问语气词“邪”祗是写法相同而已。例如: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汉代乐府诗《铙歌十八曲?上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