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故事模式攻略:安德义德行卷18——过错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50:45

安德义德行卷——过错篇解读

 

【题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凡人不可能个个是圣人贤哲,都有可能犯错,犯了错误没有关系,改正错误即可。能改过,则是“善”中之“善”,没有什么善比“改过”这一个善更大的。从人们在对待过错的态度方式上,可以看出人的境界层次的高下。

小人对待错误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掩盖错误,辩解错误。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文”通“纹”,即纹饰,掩饰,掩藏,小人犯错误则是辩解掩饰错误。孔子又告诉我们“失言勿踦”,踦,曲为之讳,即绕圈子为自己辩解。说错话了,办错事了,改正即可,不必弯弯绕为自己巧言佞说,找理由。

第二,顽固地坚持错误。孔子说什么叫错误,“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这是孔子对什么叫错误下的最科学的定义,错了却不改正错误,才是真正的错误。“过而不改”既是科学的定义,也是小人对待错误的方式。简言之,小人对待错误有二,一是饰过,二是固过。

君子对待错误有二种方式:一是讼过,二是改过。

第一、讼过。孔子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孔子感叹,终其一生,未能看到能看见自己的过错,而又能内心自我讼责的人。讼,内心自我诉讼,自我指责,切责之深为讼。讼过是君子内心对待错误而展开斗争的心理活动过程。孔子“未见”,可能有两重含义,一是“内自讼”这一对待错误方式的人很少,故而未见。二是内心指责活动隐秘,不易见。不论何种含义,“讼过”是君子品格中较高的境界。

第二、改过。改过,《论语》中记载颇多,最形象的语言,莫过于子贡所描绘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更也,人皆仰之。”又如《周易•益卦》说:“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能够思过、讼过而改过,君子品格进一步得到完善,也是君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小人一旦有错,要么下诿要么上推,总之与己无关。君子一旦有错,既不下诿也不上推,而是勇敢的承担责任。

对待错误最高的境界是圣人。

“闻过则喜”。《论语》中记载孔子闻过则喜,“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子路也能做到“闻过则喜”。子路“闻过则喜”,一是表现子路性格慷慨豪爽,坦然大度,二是说明子路虽无圣人之境界,但在改过喜过这一点上也有圣人之品德。

概而言之,对待错误有五种方式,表现出五个层次,即“饰过、固过、讼过、改过、喜过”。“饰过”“固过”为小人的行为,“讼过”、“改过”为君子之品德,“喜过”为圣人之风范。

【原文】

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①。”

《论语•子张篇》

【注释】

①文:文饰,掩饰。

【翻译】

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进行掩饰。”

【解读】

小人犯错误一定巧为掩饰,虚迤推诿,文过饰非。“君子有过,如日月之食焉,人皆见之。”君子“过则无惮改”。小人又有粗鄙而肆无忌惮的,此类小人不掩盖,不纹饰。《反身录》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此其所以为小人与?吾人果立心欲为君子,断当自知非,改过始。若不甘心愿为小人,则文过饰非可也。庸鄙小人不文过,文者多是聪明有才之小人。肆无忌惮之小人不文过,文者多是慕名窃义,伪作君子之小人。盖居恒不肯检身,及有过又怕坏名,以故多方巧饰,惟务欺人。然人卒不可欺,徒自欺耳,果何益哉!”

【原文】

2、子曰:“过而不改①,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篇》

【翻译】

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那才真叫错误了。”

【解读】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君子见善是迁,有过则改。”(《易传•益卦•象辞》)有过改过,不算过错。“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原文】

3、过而不改,而又久之,以成其悔,何利之有焉!

《左传•宣公十七年》

【翻译】

做错了而不加改正,而又久久不肯释放,以造成他们的后悔,这有什么好处?

【解读】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坚持过错又很久,以致于后悔,“过”是一过,“不改”是一过,久而悔之,又是一过,“何利之有焉”。

【原文】

4、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立身行己,服人甚难。也要看什么人不服,若中道君子不服①,当蚤夜省惕②。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中道君子:符合道的君子。  ②蚤夜:蚤,通“早”,早晚。省惕:内省,谨惕。

【翻译】

有过错是一个过错,不肯承认过错又是一个过错,一旦认错两个过错就都没有了,一旦不认错则两个过错都不免。为人处事,安身立命,要让人服气是很难的事情。也要看是什么人不服气,如果是有德的君子不服气,就应当早晚反省自己。

【解读】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是孔子给过错下的定义,本章内容是吕坤对孔子定义的一个解释,劝人“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原文】

5、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②。”

《论语•公冶长篇》

【注释】

① 已矣乎:算了吧。已:止。  ② 内自讼:内心里责备自己。讼:责备。

【翻译】

孔子说:“唉,算了吧!我还没有见到过既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而又能从内心里对自己进行反省自责的人。”

【解读】

自讼错误。这一种是本节的内容,“吾未见”表明少;“自讼”,朱熹说“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能内自讼者,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自讼”则是表明内心的一种自咎自责,能自讼自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原文】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篇》

【翻译】

子贡说:“君子犯过错,如同日蚀月蚀一样:他犯错误时,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人都敬仰他。”

【解读】

子贡谈过错,在《论语》中最为形象。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系掩盖错误,言语朴素质实。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系坚持错误,言语剀切刚直,孔子又说:“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者也。”系自责错误,言语忧郁婉叹。子贡说的是君子有过改过,语言形象生动贴切。君子有过错,犹如天空日蚀月蚀,蒙障阴翳黑暗,世人举头可见,不可遮掩。君子改正错误,亦如昭昭昊空之日月,光洁鲜亮。尤其是前者用“见”,后者用“仰”,仰即见,见即仰,前后意义迥然有别。“见”者,据实描绘,“仰”者,虽有“见”意,但更有仰慕之意,一字之移,意义相去千里,一字之别,人品高上,霄壤之别,君子不可不慎乎!

【原文】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翻译】

一个人谁没有过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解读】

这段文字是春秋宣公二年晋国大夫士季劝谏晋灵公的话,晋灵公为君不行君道,厚赋敛,雕龙缕凤,穷奢极欲,从观礼台上用弹丸弹人,看行人躲避逃窜以取乐,犹为可恶的是厨师为他烹制熊掌,未烹熟,晋灵公居然将厨师杀死。如此一个冥玩暴虐之君,大夫士季劝谏,他口头许诺“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顺水推舟,就他知过能改,给予充分肯定,“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士季的高明之处在于寓劝谏批评于充分肯定之中,既婉转又贴切,并且他接着引用诗经的话,强调其善始善终,“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均有开头,但很少有能坚持到底的,言外之意,希望晋灵公改过自新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改过能下猛厉之心,坚持到底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原文】

8、《象》曰①:风雷②,益;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注释】

①象:据说孔子对《易经》所做的解释,称为《十翼》,《象》即《十翼》之一,又分“大象”和“小象”。“大象”对卦辞进行解释,“小象”对爻辞进行解释。此处的象是“大象”。  ②风雷:《益》卦上巽为风、下震为雷。

【翻译】

《象传》说:风雷交加。象征“增益”,君子因此看见善行就倾心向往,有了过错迅速改正。

【解读】

本章选自“周易•益卦•象辞”。“迁善”“改过”一体两面,迁善必须改过,改过则必须迁善。上海古籍出版社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作说:

《益》卦大旨在“损上益下”,施利于物,故《彖传》极赞“民悦无疆”、“其道大光”,“中正有庆”。《大象传》则从“风雷相益”之象,推阐“迁善改过”的义理,也是着眼“修身”之道。与《损》卦《大象传》比较,彼卦谓“惩忿窒欲”,侧重于自“损”不善;此卦则是侧重于自“益”美善:两者抒理的角度自有区别。《折中》认为:“雷者,动阳气者也,故人心奋发,而勇于善者如之;风者,散阴气者也。故人心荡涤,以消其恶者如之。”

此说把本卦上下象与“迁善”、“改过”融为一理,可资参考。

【原文】

9、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使我有此事也①,彼虽不言,必有言之者,我闻而改之,是又得一受业之师也②。使我无此事也,我虽不辩,必有辩之者,若闻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之过也。

明•吕坤《呻吟语》

【注释】

①使:假使,假若。  ②受业:传授学业。

【翻译】

诋毁我的言辞可以知道,诋毁我的人不需要问。让我有被诋毁的事,别人虽然不说,必定有人会说,我知道后立即改正,是让我得到一个教我道理的老师啊。让我澄清这件事,我虽然不辩解,必定会有人来辩解,如果我知道后就发怒,则是又多了一个听不进逆耳之言的过错了。

【解读】

人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是非恩怨,飞短流长,在所难免,如何处理,古人的告诫颇多,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又如袁了凡在《家庭四训》中说:“行有不得,皆己之德未修,感未至也。吾悉以自反,则谤毁之来,皆磨炼玉成之地,我将欢然受赐,何怒之有?又闻谤而不怒,虽谗焰薰天,如举火焚空,终将自息;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辩,如春蚕作茧,自取缠绵。怒不惟无益,且有害也。”吕坤告诉我们“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也”,闻言而不问人,不分辨不解释不发怒,有则“闻而改之”,无则待人“辩之”。

一句话,虚怀而待之。

【原文】

10、子曰:“法语之言①,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②,能无说乎③?绎之为贵④。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⑤。”

《论语•子罕篇》

【注释】

①法语之言:合乎法则的话。  ②巽(xùn)与之言:谦恭顺己的话。巽,谦逊,恭敬。与,称许。 ③说:同“悦”。  ④绎(yì):分析。 ⑤如之何:凝固结构。怎么样,怎么办。

【翻译】

孔子说:“循规守法的话,能不听从吗?但能照着它去改正自己才算可贵。动听顺耳的话,听了能不高兴吗?但能对它详加分析才算可贵。心里高兴却不加分析,表面接受但却不改正,那我对他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解读】

这一章谈的是对有错误者批评的两种方法,以及接受批评者的态度,“人非圣贤人,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在这一章里批评的人就是“过而不改”的家伙。劝谏错误,批评错误,通常用两种方式。一是“法语之言”,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用严厉刚直的语言批评他,正义直指,犯错误的人,迫于压力, “能无从乎”,表面上服从,内心并不服从;真正的服从是心服,并付之于行动,“改之为贵”。然而其人,“从而不改”,口服心不服,面从心不从,面改心不改。这是对忠正逆耳之言而采取的阳奉阴违的态度。另一种方式是“巽与之言”,委婉曲折,恭逊谨敬,隐晦含蓄,“婉言以达旨”,然而他听了却感觉舒畅快乐,“能无悦乎”,高兴快乐却不去分析理解劝谏批评者的微言大义,“说而不绎”,这是对恭柔顺耳之言而采取的顺水推舟的方式。这类人你来硬的,他阳奉阴违;来软的,他稀里糊涂,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刀枪不入,属于“固执否塞”的人。孔子把这类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而不接受教育的人是没有办法的,“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认为无可奈何而又没有办法不可教诲的人还有如下四种:一、表里不一的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意思是:“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又不老实,样子诚恳而又不守信用。”二、不思考不提问的人:“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意思是不知道提问不思考的人。三、好耍小聪明的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意思是:“成帮结伙,整天闲居,言谈不合道义,好耍小聪明。”四、好吃懒做的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意思是“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不动脑筋,真难以教诲呀!”

以上五类人,孔子认为是“困而不学”,“下愚不移”的人。都是属于难以教诲而又无可奈何的人。

【原文】

11、陈司败①问昭公知礼乎②,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③,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④,为同姓⑤,谓之吴孟子⑥。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篇》

【注释】

①陈:陈国。司败:即司寇。主管司法的官。  ②昭公:鲁昭公,姓姬,名裯。 ③巫马其,孔子的学生。党:偏袒。  ④取于吴:从吴国娶了夫人。取,通“娶”。娶妻。

【翻译】

陈司败问道:“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恭请巫马期进来,说:“听说君子无偏私,君子也偏私吗?昭公从吴国娶的女子和他同姓,无奈,只好叫她吴孟子。如果说昭公知礼,那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些话告诉给孔子。孔子说:“我啊,真幸运啊。如果有了过失,人们就会知道。”

【解读】

鲁昭公,春秋记载鲁国第十个君主,取吴女为妻,鲁君与吴女都是姬姓,按礼制规定“取妻不取同姓”,二人相婚,显然非礼。陈司败,身为陈国大夫,此事不合礼制,不可能不知道,“问昭公知礼乎?”显然是明知故问,孔子也不可能不知道陈司败问话的目的所在。孔子的答案有两种,或“非礼”,或“知礼”。如果回答“非礼”,那么孔子则违反礼制,礼制规定:“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何况君王呢?另外,孔子主张为人应该“隐恶而扬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臣为君隐,居下而不讪上,为尊者避讳,孔子当然不便回答“知礼”之问。如果回答“知礼”,显然会受到“君子不党”的批评。孔子真是左右为难,但还是选择了“知礼”的答案,明知两难,孔子为何仍然回答“知礼”?除上述理由外,陈司败问得笼统含混,所以孔子佯装不知而回答“知礼”。陈司败转而找到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君子亦党乎?” 事情很快被说穿了,事关老师的名节,不能不告诉老师,孔子听说后,主动承担其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宁可自己承认“君子亦党”的错误,也不愿背负“居下讪上”之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