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版gta5:安德义德行卷12——至忠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15:52

安德义德行卷——至忠篇解读

【题解】

至忠是品德,是修养,是人生成功必备的品行,是一种内在诚实的品德,尽心竭力为忠。巴金曾盛赞他的朋友说的“火要空心,人要忠心”,他说朋友口中说出的这八个字,胜过他几百万字的小说,可见巴金对忠诚品德的高度赞扬。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检查自己,给人办事谋划忠诚吗?我为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与朋友交往,我守信誉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我复习了吗?曾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性格内向,他每天自我反省的课程之一就是“忠诚”。子张,也是孔子的学生,性格张扬偏激,他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告诉他,“居之不倦,行之以忠”。居处不懈怠,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尽心竭力,勤奋。忠诚是为政的根本,也是为人的根本。子张不仅问政,有一天,他又向孔子请教如何“行得开”,“问行”,孔子告诉他:“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忠信笃敬”可以远行天下,奸诈轻薄走不出州里邻居。站着想这四个字,坐着看这四个字。“忠信笃敬”是远行四方的根本。孔子设教四科:“文、行、忠、信”。“文”,是文献典籍,“行”,是社会实践,“忠”是孔门的重要课程。

我们说忠诚是为人的根本,家长或许会问,我的孩子忠诚,别人的孩子不忠诚,以忠诚对奸诈不是尽吃亏吗?本讲中将与家长或孩子探讨忠诚的回报,忠诚的因果,忠诚与事业的关系。

【原文】

1、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④?传不习乎?⑤”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是孔子最小的学生之一,小孔子46岁。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  ②三:确数,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三省:即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身:自身、自己。  ③为:介词,替、给。忠:尽心竭力。   ④信:信实、诚信。  ⑤传:传授。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信守诺言了吗?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温习了吗?”

【解读】

本章记载曾子反省的内容。

曾子的三个问句,用“不 …… 乎”句式,使义脉内通,问而不答。今天读来也似问给后人回答,蔼然亚圣之风,谆谆教诲,如在耳畔,发人深思,耐人寻味。这是孔门弟子每天正心修身的课程。三省的“三”字是实数,不是虚数,即从“三个方面反省”。首先是“忠”。“忠”是尽心竭力以爱人,忠表现在多方面:对工作,“居之不倦,行之以忠”,表现为敬业之忠;“臣事君以忠”,对上级,对领导,对君王尽心竭力,表现为忠君之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从道不从君,表现为忠道之忠。另有“大忠”、“次忠”、“下忠”之分。曾子每日慎独静坐反思,所虑之“忠”,应包含诸多内容。第二是“信”。“信”即仁爱之心表现在对朋友的友爱。友爱的基础即讲信用。“信”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軏,小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信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篇》)“忠”“信”是儒家文化道德条目中重要的两条,是进德之本。第三条是“习”,是修业之本,“习”即温习,在实践中操作,履行所学到的知识。所谓“身体力行”,“躬行履践”,皆是“习”的范围。进德修业是孔门弟子旦夕不忘的大事,尤其是孔门高足曾参,更是如此。

【原文】

2、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虽之夷狄③,不可弃也。”

《论语•子路篇》

【注释】

①恭:恭敬 ②敬:严肃认真。“敬”指敬业。③夷狄:我国古代称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为夷狄。

【翻译】

樊迟问怎样做才算仁。孔子说:“在家独处时庄重恭敬,办事时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心诚实,即使到了夷狄地区,这三种品质也不能丢弃啊。”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以仁之三德答樊迟之问。

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张问行,孔子答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篇》)颜回西行,问“何以为身”。孔子答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三弟子所问不同,孔子所答则一致。为身,即修身。可见,“仁”需“行”,“行”需“修身”,“修身”又需“仁”,“仁”又通过“恭敬忠信”表现出来,“恭主容”,“貌思恭”,仁善之貌。恭则免于众,即“免辱于众”,恭则不受他人羞辱。“敬则人爱之。”“忠”,尽心竭力为忠,忠有忠道、忠君、忠事、忠人之分。“忠”,孔子强调的是“与人忠”,曾子“三省”之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他们首先说的是“忠人”,无仁爱者必无忠心。“忠则人与之”,你对人忠诚,别人则多支持你。问“仁” 问“行”问“为身”,合观则是内有仁德修身方可通行天下。“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夷狄”意近“蛮貊”,也是颜回西行所行之地。可统称为边鄙荒漠之地。“虽之夷狄,不可弃也”一句当可两解,似也应作两解。

一解:“恭、敬、忠、信”四种品德,虽然到夷地那样边鄙荒漠之地,也不能抛弃。“弃”动词,省宾语,为弃德。

另一解:你有三种或四种美德为身,虽然到边鄙荒漠之地,别人也不会抛弃你,因为你有美德在身,“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大家爱你,支持你,并且依靠你。“虽蛮貊之邦”亦畅行无阻,如此解,“弃”省略的则是动词补语,即“弃于人”,意思是被人抛弃。不可弃,则是不被人抛弃。“人爱、人与、人恃,自在被人拥戴之列,何弃之理。揆之子张问行,颜回修身,当知“弃于人”之解亦可通。

两解合观,更见情趣,一解为“内不弃其德”,

二解为“外不弃于人”。内修则外行,内仁则外达,修仁德以达行天下,天下不弃。

【原文】

3、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篇》

【翻译】

子张请教怎样执政。孔子说:“居处不懈怠,行动要忠诚。”

【解读】

本章意思是说忠诚首先是对自己的要求。

子张性格偏激,怪僻,才高意广,“堂堂乎张,难与并为仁”,同门关系颇有一些不融洽,他问政,孔子告诉他八字真经,“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意即平素为政一方,要不疲倦,不懈怠,不懒惰,克勤克俭,兢兢业业。仅此不够,必须以忠要求自己,若行私而不倦,则危害更大。因此,孔子又告诫其“行之以忠”。 “不倦”和“以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忠而懈怠不行,勤而不忠也不行,两者不可或缺。

【原文】

4、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①,无喜色;三已之②,无愠色③。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亦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治长篇》

【注释】

①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宰相。子文:姓鬬(dòu),名豰於菟(gòu wū tú),字子文。三仕为令尹:三次担任令尹。  ②三已之:三次免职。已,免职。  ③愠(yùn)色:没有怨恨的神情。

【翻译】

子张问:“令尹子文三次被任命为令尹,没有沾沾自喜的样子。三次被罢免,也没有怨恨的气色。自己当权时的政务,一定告诉新令尹。他怎么样?”孔子说:“做到了忠。”又问:“达到了仁的标准吗?”回答说:“没有达到智的标准,怎么算得上是仁呢?哪里能算是仁呢?”

【解读】

本章记载了子文之忠。

子张在这里向孔子问楚国上卿子文。子文三次担任令尹之职,“无喜色”,三次被免去令尹之职,“无愠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不以为喜,失之不以为忧。尤其可贵的是,他每次离任办理交接时,“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子文这样做,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和严肃性,上不扰君,下不扰民。后来历代执政者,一朝天子一朝臣,前任不向后任办交接,后任将前任各项政策,不论对错,一律推翻重来,以示革新。与令尹子文相比,怎能不汗颜。为政者达到这种境界,确属不易。孔子却只许了一个“忠”的评语给他,是否到达“仁”的标准,“未知,焉得仁”。没有达到智的标准,怎么算得上是仁呢?为什么是“忠”而不及“仁”呢?“忠”,一是“忠人”,二是“忠事”,”三是“忠君”,四是“忠道”,令尹子文“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若从忠的角度看,是“忠事”,职守之忠。为什么孔子不能以“仁”许之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修炼的最高境界,他涵盖一切美德,它是各种美德的总和,“忠”只是“仁”的一部分内容,况且令尹子文的“忠”,尚有过“中”之嫌,因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是非曲直十分明显,何况孔子一向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子文之“忠”,“善怒不形,物我无间,知有其国而不知有其身,其忠盛矣,(朱熹注)”这就是孔子不以“仁”赞许的原因。令尹子文“忠”而不及“仁”。

【原文】

5、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③,则敬;孝慈,则忠④;举善而教不能⑤,则劝。”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鲁国大夫,鲁哀公时最有权力的人。 ②以:和,连词。劝:勉励。③临之以庄:你对他们的态度庄重。临:对待。之:他们,指百姓。 ④孝慈,则忠:你孝顺父母、慈爱百姓,他们就会有忠心。 ⑤举善而教不能:你举荐正直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善,品德正直高尚的人。不能,能力差的人。

【翻译】

季康子问道:“怎样做人民才会对我尊敬、对我忠诚,并积极努力向上呢?”孔子说:“自己要端庄严肃,就会受到尊敬;上孝顺父母,下关心百姓疾苦,百姓就会忠诚。举荐有善行的人并教化那些做得不够的人,则人人都会积极向上。”

【解读】

本章记载季康子千古一问以及孔子千古一答。

哀公执政,鲁国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专权,礼崩乐坏,政权下移。季孙氏本身多有僭礼、逾矩之行,其属下或百姓当然也散漫而不服从管理,对他不忠诚不尊敬也势在必然,因此他向孔子请教三个问题,系千古一问;孔子从三个方面予以回答,系千古一答。

第一个是如何使老百姓尊敬我。“敬”乃是孔门弟子的一种道德修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是“礼”的一种外化形式,是对事、对人、对君的一种态度,通过“修己”“克己”以达敬人的道德修养境界。孔门是用“敬”来对待别人,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中回答子路说“修己以敬”,即“修己以敬人”。“其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篇》),均谈的是“敬人”,季康子唯我独尊,唯我独是,不是问我如何“修己以敬人”,而是“纵己责人以敬己”。“敬人”与“敬己”、“修己”与“纵己”相去甚远。君子和小人泾渭判然。季康子是鲁国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的权倾朝野的大夫,向孔子提问,孔子乘势规谏。第一个问题是“敬”。“临之以庄,则敬”,“庄”即“容貌端严”(朱熹语)。意即你希望别人尊敬你,你必须率先做到“端庄严肃”,行为举止符合礼义。

第二个问题是“忠”。孔子说:“执事敬,与人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忠”是孔门进德修业的重要课程,孔门弟子的“忠”,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看,大多谈的是“忠人”。考虑的是“我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即是否符合“忠”的标准。季康子问的却是“忠己”,而不是“忠人”,与要求别人“敬己”同一思路。孔子问答:“孝慈,则忠”。“孝以躬率之,慈以恩结之,如此,人方忠于己(朱熹语)。”但“孝”和“慈”又有很大的区别,“孝于亲”容易做到,“慈于众”则十分难。由“孝于亲”而推己及人以达“慈于众”。设若“孝慈”不偏颇,“方能使人忠于己”。

第三个问题是“劝”,即如何使老百姓“积极努力向上”。这一个问题关涉如何团结民众共同从事于家国建设。始终是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孔子回答说:“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即孔子答哀公所说的“举直”,“教不能”,即“错诸枉”,推举正直善良的人,教化管理邪曲之人,那么百姓就会积极努力向上。

鲁哀公问政,“何为则民服”,问得软弱谦卑,而季康子问政,却显得刁横霸道,只知问为我如何。孔子三答,理正辞直,教他应待人如何。“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只严格要求自己。即自己“敬人”,自己“忠人”。小人苛求别人,要求别人“敬己”,要求别人“忠己”。孔子正是教他“求诸己”,不要“求诸人”。后世孟子也阐述了这一思想:“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篇上》)意思是:“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别人,可是没管好,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恭敬还不够吗?任何行为如果没得到预期的效果者,要反躬自责。自身端正了,天下的人自会归向他。”可见,“君子求诸己”是儒家内省的重要内容。

【原文】

6、定公问①:“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篇》

【注释】

①定公:姓姬,名宋,鲁国国君,鲁昭公的弟弟,继昭公继位,在位十五年(公元前509年—公元前495年)。

【翻译】

定公问道:“君主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主,该怎样做?”孔子说:“君主使用臣子要讲究礼貌,臣子侍奉君主要讲究忠诚。”

【解读】

本章系孔子谈君与臣的关系--君礼臣忠。

君臣关系,或曰上下级关系,历来是一个十分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孔子从正面强调“君礼臣忠”。孟子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朱熹注引吕氏春秋则从心理学角度说:“使臣不患其不忠,患礼之不至;事君不患其无礼,患忠之不足。”朱熹又从“两尽其道”角度说:“此岂孟子教人臣如此哉,正以警其君之不以礼遇臣下尔。为君当知为君之道,不可不使臣以礼,为臣当尽为臣之道,不可不事君以忠。君臣上下两尽其道,天下其有不治者哉?乃知圣人之言,本末两尽。”

这样理解,颇符合孔子元典精神,也符合孔子“执两用中”的思想。但从汉儒起,强调中央集权制,重视皇权,由“君礼臣忠”向皇权一边演化,一边倾斜,发展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天王圣明,罪臣当诛”。这就不符合孔子“用中”,“叩其两端而竭焉”的中庸思想了。这是其一。

其二,即便是“忠君”,也有一个“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和“义以为质”的问题。孔子一向反对愚忠愚孝,要求任何事情都要问个缘由或讲出道理,反对制度上和情感上的盲目服从、盲目信仰。

其三,任何好的理论,若将其扭向一边,或向前跨进半步,就成了谬误。朱熹的“两尽其道”的理论的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原文】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①;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已者④。过,则勿惮改⑤。”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重:稳重、庄重。威:威严。   ②固:坚固、牢固。   ③忠信:忠诚,讲信用。 ④友:意动词,是“以……为友”的意思。 ⑤过:作动词,犯过失。惮(dàn):害怕。

【翻译】

孔子说:“君子不严肃沉稳就会没有尊严,学业也不牢固。要把忠和信做为根本。做到不与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过错,不要怕改正。”

【解读】

本章系孔子谈君子的庄重、威严以及学习、交友、改过等问题。

本章三句话,采用的是否定顺推的逻辑法,“不重”即不自重、不自尊。“不威”即没有威望,第一句“不固”即学问的根基不牢。不重,则不威,则不固,一因二果,孔子用否定句强调“自重”的重要性。若用肯定句从正面肯定,加以顺推,应为“君子重,则威,则固。”第一句写尊重自己,第二句写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则要做到“为人谋而忠”,“与人交而信,”即“主忠信”。忠信到底应如何落实呢?要慎交友,不要与那些不讲忠信,在忠信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不能愚忠妄信,把“忠信”落实到具体的对人的识别上去。第二句“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是解说和被解说的关系。“无友不如己者”,是对“主忠信”的具体阐释。第三句谈的是改过的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自己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也。”错上加错。因此,三句话综合起来第二、三句并列关系,第三句是前两句的顺推结果。由严格律己推衍到识人知人;由识人知人,往复到反观自己。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知错即改,不断地完善自我,升华自我,体现出人的价值所在。

【原文】

8、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治长篇》

【注释】

①十室之邑:十户人居住的地方。十室,是说城邑很小,不一定确指十户人家。

【翻译】

孔子说:“即使在十户人家的小镇上,也必定有像我这样忠诚守信的人,只是不能像我一样好学罢了。”

【解读】

本章记载孔子对自己好学特点的充分肯定。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为了推行仁道,贯彻他的仁道思想,于是设立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文治教化,“行”是道德实践,“忠信”是“仁”的具体化。“文行”是教育基础,“忠信”是教育目的,“忠信”是对仁德的具体实施。达到仁德的途径很多,行“忠信”以达“仁”,“好学”以达“仁”。孔子认为行“忠信”以达仁,相对而言容易做到,好学不辍坚持不懈以达仁,则不容易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谈的就是“好学”以达“仁”。

孔子的“好学“表现在许多方面:1、好学的态度:“诲人不倦,学而不厌。”2、好学的内容:“就有道而正焉。”3、好学的对象:“圣人无常师。”4、好学的时间:“乐以忘忧,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5、好学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学思结合”等等。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在教与学方面的贡献极大,其好学精神也是留给后人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原文】

9、子张问行①。子曰:“言忠信,行笃敬②,虽蛮貊之邦行矣③;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④!立则见其参于前也⑤;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⑥。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⑦。

《论语•卫灵公篇》

【注释】

①行:通达,即行得通。  ②笃:忠实,一心一意。  ③蛮貊(mò):这是古代对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贬称。蛮,南蛮。貊,北狄。  ④州里: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里的州里指本乡本土。  ⑤参:列,显现。其:代词。指代前面说的“忠信笃敬”几个字。  ⑥倚:靠。这里指呈现在,刻在。衡:车辕前的横木。  ⑦绅:束在腰间的宽带子。

【翻译】

子张问怎样才能行通走远。孔子说:“说话忠诚信实,行为敦厚恭敬,即使到了边鄙荒漠之地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敦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站着,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就在眼前;坐在车上,仿佛看见‘忠信笃敬’几个字就刻在车辕的横木上。这样做了,然后再行动,无往而不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自己的衣带上。

【解读】

本章记载子张问行,孔子答以忠信笃敬。

子张是孔子晚年的得意弟子,小孔子48岁,才高意广,性格偏激。他向孔子“问行”,如何行通走远。他“意在得行于外,夫子反于身而言之。”孔子告诉他“忠信笃敬”四个字,犹如“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何以为身”,“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孔子也是四字以告,“恭敬忠信”。(见本篇第2章)同样的道理,子张只要做到“恭敬忠信”,即便是边鄙荒漠之地,亦可通行无阻。孔子不仅从正面阐述,而且又从反面予以强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不能做到“忠信笃敬”寸步难行,连邻里乡间都走不出去,何况天下。孔子唯恐其年轻不能记牢,反复叮咛,殷殷告诫:“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依于衡也。”“站着要看到这四个字并排出现在眼前,坐在车上也要看到这四个字靠在车前横木上。”起立坐卧不离“忠信笃敬”。内忠外信,内厚外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此方可行通走远,步履天下。

【原文】

10、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①,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注释】

①之:虚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翻译】

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为自己的手足,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自己的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为狗马,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为泥土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为仇敌。”

【解读】

本章是孟子对孔子“君礼臣忠”的具体而又形象的解释。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礼臣忠。朱熹说:“两尽其道”,君以君道,臣以臣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道。君礼臣忠的关系,如果说孔子谈得还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孟子则谈得十分形象而又具体。先从正面讲,君王待臣如手如足,那么臣属待君王则如五腑如心脏,内外相依,上下相随,联系紧密,浑然一体。接下来从反面讲,君王待臣如犬如马,那么臣属视君则如同路人,陌路相逢,冷眼相对,对面相逢不相识,君臣分离,背道而行。更有甚者,君王视臣如泥土如草芥,任意践踏,随意抛弃,那么臣属视君则如强盗如仇敌,拔刀相向,怒目相对。如此,则民无宁日,国无宁日,天下无宁日,灾难兵祸由此而生。一个“礼”,一个“忠”怎生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