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4 gta5 刷钱 版本:安德义德行卷11——孝悌篇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09:57:57

安德义德行卷——孝悌篇解读

【题解】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爱,仁慈,是关心他人,把他人装在自己心中就是“仁”。在日常生活中,孝是对父母、长辈的仁爱或尊敬;悌是对兄弟朋友的仁爱或友情。换一句话说,孝悌是仁爱学说的具体化,“百善孝为先”,孝悌是众善之首。一个人首先要爱自己,以爱自己之心去关爱父母,以爱自己之心去关爱兄弟朋友。独生子女时代,由于父母以及祖父母过分的溺爱,孩子乖张,暴戾,习惯于吃独食,以自我为中心,心理逆反,与父母闹别扭,在家不听父母教诲,在校不服老师管教,我行我素,天马行空,犹如脱缰的野马,无所管束。纠正孩子的偏激、乖张性格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加强孝悌教育。孔子有一个叫“有子”的学生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孝悌品德的孩子,则不会冲撞父母,冒犯老师,更不会乖张偏激。他们柔顺听话,勤奋好学,也不会参与谋反作乱,与法律对抗,与社会对抗。凡有德有位的君子,应该抓住孝悌这个根本,根本确立了,仁道,仁爱之心的培养也就有了,孝悌是实施仁道的根本,“仁者人也”,孝悌也是做人的根本。当然,孝,主要的内容是赡养,但更重要的是尊敬,养而不敬非孝也。孔子的弟子子游有一天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我们年青的孩子,供养父母,为时尚早,但尊敬父母却是必须的。

【原文】

1、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②;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③。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

《论语•学而篇》

【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3岁。相貌有些像孔子。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曾尊其为师,也称其为“子”。  ②孝弟:孝,尽心敬养父母;弟(tì),通“悌”,指弟弟要顺从兄长。犯:冒犯,违反。鲜:少。  ③上:指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如父、兄或君王、官长等。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即“未有之也”,意思是“没有这种情况”。  ④务:专心致力于某事。本:根本的、基础的东西。文中三个“本”字均指“孝”“悌”。立:确立,树立。道 :指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秩序。  ⑤仁:爱人,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表示二人相处相接的关系。与:通“欤”,语气词。

【翻译】

有子说:“一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却存心犯上,很少见。不存心犯上,却喜欢捣乱谋反的人,从来没有过。君子要在‘孝’‘悌’这个根本上下功夫。根本确立了,仁道也就形成了。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不正是追求仁道的根本吗?”

【解读】

本章谈有子谈孝悌是仁的根本。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道德修养的核心境界。“仁”即爱人,敬爱父母即表现为“孝”,亲爱兄弟即表现为“悌”,友爱朋友即表现为“信”,关爱子女即表现为“慈”,效力祖国,恪尽职守,表现为“忠”,夫妇爱恋表现为“义”。以仁德为核心,对待不同的人或事所表现的仁爱则不同,他们分别是“孝”“悌”“忠”“信”“慈”“义”……诸多美德中“仁”是核心,“仁”是治国的根本,而孝又是“仁”的基础。“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都不爱的人,希望他忠君、爱国、恪尽职守,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治国者自身当从孝做起,选拔人才,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交朋友观察他是否孝顺,若为不孝子孙,你千万远离于他。“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矣(《孝经》)。”孝必须经过教育而后形成。孝在生活工作中,表现在多方面。《大戴礼记•曾子大孝》中谈到五种“非孝”的情况,可资参考:

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

居处,事君,为官,交友,作战,五者不达要求,均为“非孝”的表现,可见“孝”的重要性。

【原文】

2、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孟武伯:姓孟孙,名彘,“武”是谥号,孟懿子的儿子。

【翻译】

孟武伯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父母只为孝子的疾病而担心。”(把这种父母对你忧愁的心情用于对待父母,就是孝。)

【解读】

本章谈以己之心推人之心的孝道。

这一节文字,注释颇多分歧。分歧的原因,关键在代词“其”。一般说代词,应有先行词(或词语),或先行句子,或一定的语言环境。这个句子先行词语模糊,语境不完整,所以让历代注疏家犯难。A说:“其”指的是“父母”,意思是“子女忧父母之疾”;B说:“其”指的是“子女”,意思是“父母忧子女之疾”。A说符合问“孝”的本意;B说此“孝”当以己之心推父母之心。可理解为:“你把父母为你疾病担心忧虑的心情,反过来,用于对待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是最大的不孝。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教育并训诫武伯。

【原文】

3、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5岁,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

【翻译】

子游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现在人们一说孝,就说是能赡养父母,那么像狗和马,不也被饲养着;如果没有敬爱父母之心,拿什么去与动物作区别呢?”

【解读】

本章是孔子给“孝”下的比较完整的定义。

养而不敬,无异于养犬马,非孝也。孝的核心是“敬”。“养”是“敬”的表现形式,也是“敬”的起点。孔子教育子游不单要对父母履行赡养的义务,不能满足于“正在做”,而要反省自己:“做”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之举,是否用“做”来表达自己的崇敬、感恩之心,是否是用“做”来申明自己明父母之志、承父母之愿的决心。唯有这样的“敬养”才能与养犬饲马的“宠养”加以原则上的区别。

“敬”就是“恭敬严肃”,是一种道德修养。“敬”不仅仅是对父母养而有敬,推而广之,尚有“事上以敬”,“修己以敬”,“居处以敬”。“敬”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道德范畴,当然它还包括“为政以敬”、“为人以敬”等等。

【原文】

4、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③。”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 孟懿(yì)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② 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小孔子36岁。御:驾车。   ③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三句都是倒装句,即“以礼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

【翻译】

孟懿子问有关孝的方法。孔子说:“不要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时, 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的方法,我告诉他‘不违背’。”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去世了,要按礼的规定送终,并且按照礼的要求去祭祀。”

【解读】

本章为孔子谈生养死葬之孝。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桓”之一,与孔子的学生樊迟关系亲密,颇有权势,常有越礼的行为。他向孔子问“孝”,孔子不便直言教诲,便模糊其辞,回答说:“无违”。“无违”之句既没有主语,谁“无违”,也没有宾语,“无违”什么,是一个典型的歧义句,语意十分含混。这是孔子经常运用的教育方法——模糊教育法(或模糊式启发),令问者自行思索。但孔子必竟是圣人,有“诲人不倦”的美德,深恐其不能领悟,于是又借樊迟为他驾车的机会传言教育孟懿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尽孝以礼为准则,慎始敬终,孔子暗示孟懿子为政也应像孝顺父母一样,将孝的精神用于为政。

这则文字,表面看很枯燥,很抽象,实际上却十分生动、形象。先是孟懿子问孝,孔子表面上漫不经心,敷衍塞责,轻描淡写说“无违”。大约又是一天,樊迟给孔子驾车,在颠簸崎岖的路上。一边走,孔子一边与樊迟聊天,将事情的原委不厌其烦的复述给樊迟听,以为樊迟会明白。谁知樊迟还是不懂,孔子只好将“孝”的谜底告诉樊迟。就这一件事却能训诫两个弟子,足以表现孔子一石三鸟的教学艺术和模糊传言的教育方法。这则问“孝”的对话,犹如一篇小小说,有人物,有语言,有环境,有背景,生动、形象、有趣,蕴含的道理和寓意十分丰富。

【原文】

5、子夏问孝①。子曰:“色难②。有事,弟子服其劳③;有酒食,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小孔子44岁,是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 ②色:脸色、态度。色难:子女侍奉父母做到经常和颜悦色是一件很难的事。  ③弟子:年幼者,此指子女。  ④先生:年长者,此指父母。馔(zhuàn):饮食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难道。

【翻译】

子夏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和颜悦色,表里如一,发自内心最难得。遇事,晚辈代劳;有吃的喝的,先让长辈享用。仅仅做到这些就能算作孝吗?”

【解读】

本章进一步谈“孝”与“敬”“养”之间的关系。

这一节“子夏问孝”,虽然也涉及晚辈侍奉长辈之礼,但谈的也是养而有敬的孝。“色难”,养且敬。“敬”字的工夫,是由内向外,内心诚一、专注、恭敬;外部面容必然和颜悦色,婉颜顺承,内外协调一致。敬于内而形于外则十分困难。所以,仅仅做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即做事在前,有“勤”,享受在后,有“恭”,还不能算是孝。这段话,可分二层,第一层即“色难”。余下第二层,“曾是以为孝乎?”是一个反问句。这个反问句所反问的内容包括“服其劳,先生馔”两件事。这两件事只是“养”的内容,不是“敬”的内容。解决“色难”,见父母,见师长,便欣然蔼然,才是“敬”,是“敬”的具体化。脸色不好看,仅仅做到多做事少享受就是孝么?显然不是,养且敬才是真正的“孝”。

《论语》问答,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是问政,二是问仁,三是问孝,所问所答,皆因人而异。以上四则有孟懿子问孝,孟武伯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因其对象不同,各人为孝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别,所以孔子的回答也就各不相同。孟懿子违礼,孔子以“无违”应之,强调“孝”始终以“礼”;孟武伯不“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子游、子夏能养,却少温润之色,故以“养而有敬”训之,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几个典型例证。

【原文】

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远游:远离家乡去求学。古人的“游”有游学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远离。如果非要远离,就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

【解读】

本章谈父母健在远出游学的原则性以及灵活性。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表现了孔子一贯的思维方法。一,“父母在,不远游。”远游不孝,这是原则性。二,如果远游,必定有一定的去处,并报告行程,以免父母挂念,这是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符合孔子一贯的中庸思想。孔子并非不主张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交友角度讲,须远游。“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矣。”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都说的不必怀念故乡,眷念旧土,从安土重迁角度讲远游。孔子的远游观内涵十分丰富,游学,从政,寄情山水,遁隐山林,乘桴浮海,均是孔子远游的内容,这些并不妨碍为孝的原则性。

【原文】

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篇》

【翻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清楚。一方面为高寿而感到高兴,一方面为高寿而感到惊惧。”

【解读】

描绘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心情,喜忧参半:一边喜其年高寿长,一边忧其寿高日短。既喜且忧,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原文】

8、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①。”

《论语• 先进篇》

【注释】

①  间(jiàn):间隙。这里有挑剔、批评的意思。

【翻译】

孔子说:“真孝顺呀,闵子骞!人们对于他和父母、兄弟之间有关孝悌的话,从没有什么非议。”

【解读】

闵子骞,孔门弟子,小孔子15岁,性格内向,沉静寡言,为人恭谨端庄,以道德追求而名闻天下,孔门德行科高材生。本章记载孔子盛赞其孝行。据《韩诗外传》载:

子骞早丧母,父娶后妻,生二子,疾恶子骞,以芦花衣之,父察之,欲逐后母。子骞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善之而止,母悔改之,遂成慈母。

闵子骞是一个大孝子,孔子称赞他。

【原文】

9、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②,劳而不怨③。”

《论语•里仁篇》

【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 ②又敬不违:仍然恭敬不触犯他们。 ③劳而不怨:操劳而不怨恨。劳,操劳。

【翻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

【解读】

本章为孔子谈孝子对待有过错父母的方法。

后人批评儒家文化,打倒孔家店,其罪责之一,即愚忠愚孝。其实不对,儒家,强调其孝,因为孝乃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但绝不强调愚忠愚孝,儒家文化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父母有过错,微谏,慢慢说服,说服不了,仍然恭敬不违。有事,晚辈代其劳,有酒食长辈先吃,并且做到“劳而不怨”.儒家文化对长辈的劝谏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敦厚,不要求急风暴雨似的劝谏方式。清儒将其编入《弟子规》:“亲在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长辈有过错,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反复劝谏,悲泣相随,责罚无怨。

【原文】

10、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①。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②,犹为不孝也。”

曾参《孝经•纪孝行章》

【注释】

①丑:类,同类,同辈。  ②三牲:猪、牛、羊。

【翻译】

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亲,居家便尊敬父母,赡养父母便使他们快乐,父母生病要感到忧愁,父母去世要感到哀痛,祭祀的时候要进行得非常严谨。这五者都具备了,然后才能谈侍奉父母亲。侍奉父母亲的人,在上位不骄傲,在下位不犯上作乱,同辈之间而不去争执。在上位骄傲则会失去职务,在下位犯上作乱则有牢狱之灾,同辈之间而争执则有兵戎之乱。如果这三种坏习惯不除去,虽然每日用猪、牛、羊来奉养父母,也称不上孝顺啊。”

【解读】

本章为孔子谈孝之五德以及孝之三弊。五德:“敬”、“乐”、“忧”、“哀”、“严”。三弊:“骄”、“乱”、“争”。

孝子对待父母,完成两件事,生则事之以礼,死则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以礼事生,以礼事死。以礼事生又包括三件事:“敬”、“乐”、“忧”,“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居处以敬,供养以乐,养病以忧;以礼事死包括两件事,“丧”、“祭”,“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丧事尽哀,祭祀严备。

生有三事,死有两事,合而言之,“五者备矣”。五者完备仅仅是完成“孝”字,可称孝之五德。如何为孝,当需修身。修身有诸多具体要求,本章中孔子提出孝之三弊:“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即居上位不仗势欺人,骄横无忌;居下位则不谋反动乱,为所欲为;受恶多让,同类不争,有藏垢纳污的雅量。“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居国则国无宁日,居乡则乡无宁日,居家则家无宁日。父母在家,为你忧心忡忡,担惊受怕,何来天伦之乐,孝敬之乐,每天即便是用猪、牛、羊三种动物供养,以嗜其口福,仍然是不孝子孙。忠孝两全方是真孝子。

【原文】

11、或谓孔子曰①:“子奚不为政②?”子曰:“《书》云③:‘孝乎!惟孝④,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⑤。’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论语•为政篇》

【注释】

①或:无定代词,有人。  ②奚:为什么,疑问词。  ③书:《尚书》。  ④孝乎!惟孝:孝呀!只有孝顺父母。乎:语气词。惟:只有。  ⑤施于有政:推广影响到政治上去。施,延及。有,词头,用于名词之前,无意义。

【翻译】

有人对孔子说:“先生为什么不去做官呢?”孔子说:“《尚书》讲:‘孝啊孝,多么伟大!它可以让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广泛施行,应用于政事。’能做到这样也就是做官,那干吗一定要亲自去从政才算做官呢?”

【解读】

本章为孔子谈“齐家”与“为政”、“治国”的关系。

孔子“为学”的目的在于“为政”。孔子一生游历齐、鲁、宋、卫、陈、蔡,大小七十二国,希望施展抱负,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境界,但始终难遇明君。直到51岁才在鲁国任“中都宰”,后又升为“司空”,主管全国建筑和道路交通事务,不久又升为“司寇”,掌管全国司法兼外交。上面一段文字,应在孔子未做官以前。有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意思是“你不是鼓励弟子‘学而优则仕’吗?你为什么不去为政做官呢?”问话颇有一些嘲笑揶揄的意味。孔子的为政观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诚意”、“正心”、“修身”、“格物”、“致知”、“行孝”等都可以与“为政”联系。即一个人,不论何时,都可以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即“为政”,因此孔子引用《尚书》的话,“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即“孝父”“悌兄”,将这种“孝父”“悌兄”的精神推广开来,即是“为政”,何必又要专门去做官,才能算“为政”呢。

此则据说写在哀公11年以后,圣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周游列国后返鲁,聚徒讲学,增删五经。孔子从事教育,教学生以仁,以义,以敬,以孝,以悌等圣人之学。其中“仁”是为人治国之本,“孝悌”是“仁”之根本。因此讲圣人之学,首推“孝悌”。面对季氏专权,有君不事,“贪得国而忘大伦,赏私劳而废公义”的鲁国内政,当时的孔子仍位卿大夫之列,“且亦与国政,但不出仕居位而为之。”“或”可能是故人,也许老朋友见其不仕,发“奚不为政”之疑。孔子则想动用教育的社会功能来服务于鲁国国君,希望通过教育手段,宣传“孝悌”学问,对季氏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其反省其过失,悔悟自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就是这个意思。其时,鲁国自不会用孔子,孔子也不会去为季氏作伥、张目,所以有了“奚其为为政?”的反诘。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一贯主张的修身与为政的关系。

【原文】

12、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①,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②,灾及乎身,敢不敬乎③!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注释】

①莅:莅临,居官。  ②遂:成功,完成。  ③敬:敬业,努力。

【翻译】

处事不庄重,不是孝顺;事奉君主不忠诚,不是孝顺;为官不恭敬,不是孝顺;与朋友交往不守信,不是孝顺;在战场御敌不英勇,不是孝顺。这五种行为不能做好,灾难就会临头,怎么敢不努力呢!

【解读】

本章谈孝道精神的扩大--庄敬、忠诚、敬业、信誉、勇敢,均是孝的运用。

《大学》说:“孝所以事君,悌所以事长。”孔子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孝悌就是修身,就是齐家,就是治国平天下。修身以善为根本,“百善孝为先”,修身亦是孝为先。居处端庄是孝,事君忠诚是孝,临官敬业是孝,朋友有信是孝,战阵勇敢是孝。假若“居处不庄,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阵无勇”则一概“非孝也”。作者采用异中有同的句式进行写作,它有百川归海的气魄,一气呵成,气势宏大,读来有撼人心魄的力度。将孝与居处、事君、莅官、交友、战阵诸事广泛结合,强调孝之普遍性与实用性。“孝”是“仁”的具体化,“孝”乃治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