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妈皮肤哪个好:说文解字话“和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25:50

说文解字话“和谐”

马易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概念。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一词,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既深入人心,也深得人心。

对于“和谐”一词的解读,一时间也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其中比较典型、普遍认可的就是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的说法。有网友评论说张贤亮先生用拆字的游戏道出了“和谐”的真谛:“和”的左边是个“禾”,右边是个“口”,就是指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右边是个“皆”,就是指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和”是管吃饭的,属于物质利益层面的,“谐”是管说话的,属于思想表达层面的。吃饭和说话都是天赋予人的基本权利。

对于张贤亮先生的这种解读,笔者也是赞同的。确实,和谐是以物质文明为前提和基础的、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为要件和保障的那样一种秩序井然、协调运转的社会状态,是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这应该是广义上理解的共识。

不过,从中央文件精神来看,和谐是有专门的指向,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四位一体”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而言的,是社会建设领域的范畴,是着重讲社会和谐的。所以,我们常讲“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之类的用语。

从这个角度讲,“和谐”一词的重心应该是人人都可以自由讲话的“谐”,而未必是人人都有饭吃的“和”。倘若“和谐”一词的本义是由“和”字与“谐”字共同承担的话,这里的“和”字也将是另外一种解释了,比如“和而不同”的“和”。实际上,正如训诂文《广雅》上讲“和,谐也。”所以,对于“和谐”的解读,结合中央文件的精神,应该重点在“谐”字上的理解。

在张贤亮先生拆字游戏解读“谐”字的基础上,笔者经过深入思考以及一定层面的交流,倒也有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笔者认为,“谐”字的拆解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两种。两分法即拆成“言”和“皆”,这和张贤亮先生拆字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大家都说,不是一个人说,也不是少数人说了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社会应有的民主气氛。三分法即拆成“言”、“比”、“白”。我们看看这个“言”字,像什么呢?不就是一个话筒、麦克风吗?就是要人说话的寓意。而且从“言”字的形状和结构,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这样的寓意,即“不管你是说一段,两段,还是三段(我们讲话、写文章不常常是‘三段论’吗?),终归还是要说到点子上为好”。“比”就是比较、竞争,即要争先恐后、踊跃发言,以及比一比看谁讲得更有道理、讲得更有水平的寓意;“白”即白话,就是叫人们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不能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把事情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不能讲得稀里糊涂、不明不白。刀子是越磨越快,真理是越辩越明。而和谐社会,说到底也是一种为人的品质和说话的艺术。从这一点上讲,和谐的本质就是政治文明(允许和保障人们自由地表达)与社会文明(人们知道怎么说会更好)的高度融合与有机统一。

  阅读全文(173) | 回复(0) |反映问题 | 引用通告(0) | 编辑
  • 上一篇: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 下一篇:对标定位补短板  素质能力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