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肉强食的社会:难道幸福也需要“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52:15

难道幸福也需要“学习”?!

 

最近做了一次“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的讲座后,我的一个朋友听说了,第二天打电话给我说,“幸福是靠个人自己去感悟的,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学习的!”

 

尤其是讲座的名称里有“心理学”这几个字,那更有不屑的情绪了,因为大家一听到“心理学”(我之前也一样)的反应就是:啊,那是教人去猜测别人的心里在想什么,科学算命,和我有吗干系?没什么真正实际用处的玩意儿。

 

你别去猜人家在想什么了,你连自己都没整明白!你首先要搞清楚你自己,这才是当务之急呢!

 

的确,我之前可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人生的幸福居然也需要主动去学习!之前若有人说,“我们要学习幸福”,我肯定会觉得此话非常滑稽搞笑、甚至还有些矫情。

 

最近的五年来,下定决心要弄明白到底自己的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其实所谓“自己的”也就是“众人的”),在把物质生活的底线降到了很低,在保证不饿肚子,不睡大街的基本生活条件下,把所有可能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全身心地学习、反思、实践了大量的东西,后来逐渐整明白过来,原来,幸福也需要学习,我慨叹呐:做一个人真不容易,什么都要学,哪有天上掉馅饼的这回事啊!

 

在电话上和她聊完后,我马上就想到了自己不久之前的那些几多坚硬得像是固体的思想意识观念,正是这些牢牢扎根在潜意识或明意识中的思想和观念,导致了我自己的封闭,导致了自己的人生中的许多痛苦与失败。原来以为自己还是个很开明的人,对什么观念都能接受、什么思想都不可能束缚我,结果呢,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老顽固”。如果以自己的情况推及他人,马上也会明白过来,人类中真的存在着大量的“刚强不化的众生”(原谅我这里引用了一句现成的佛家用语)。

 

其实,我这个朋友说的“感悟”,其本质也是学习,不过,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就是当事情临头了,涉及到你自己了,和你的利益相关联了,触动到你的内心了,你才因此有了反应、有了想法、动了情绪、动了情感,明白了事理。这些就是所谓的“感悟”,很类似于“大富翁”那样的游戏,生活如同甩色子,撞上买地的机会就发了,撞上倒霉蛋就背时一段,压根儿没有个定数。

 

这就是大家观念中的所谓“感悟”的本质,即,等着生活来把我推来推去,然后才可能“感受”到生活那一双无情、无常的手,然后才有一点可能自己“悟了”过来。

 

生命短暂,我们不能如此被动!

 

正是因为自己的过往人生太多起起伏伏,痛苦迷茫却又不得其解,明白了实在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才奋而“揭竿而起”,最后才悟过来,原来,我需要开放头脑,必须把大脑中的各种观念先行放下、先搁置一边,虚了心,先要“无我”,我需要的是学习,然后才会“有我”。

 

四顾一番,细细一思忖,发现这个世间中,真的好像没有什么不需要去学习就会的。当然,除了人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吃喝拉撒睡,这些是不需要学习的,除此,什么事情都需要后天的学习后才能做好,连直立行走这样的看似天赐的能力,也需要在人类妈妈的帮助指导下才能开发出来,否则,我们就会变成像印度的狼孩那样一辈子四肢爬着走了。

 

人生太短暂,我们真的不能等待生活在我们的脑门上拍了多次的砖头后,才明白了要主动学习的道理,我们要意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主动的推进者”;或许,砖头拍的次数太多了,力度太大,人们都习惯了脑震荡了,甚至晕死过去了,醒也醒不过来,结果就成了一个“被动的牺牲者”。

 

孔子有一句话,现在看来是真的说到点上了,“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论语。季氏。第十六》)”

 

我自己是属于孔老夫子说的这“又其次”的第三类人,自己因为在生活中困顿不已,痛苦到了再也受不了的境况了,所以去被迫学习了,然后才看到了新生。。。。。。。

 

现在,我明白过来,生活中还有相当的一些人,要么,他们可能还没有困顿到超过他们能忍受的极限,他们受到的痛苦还不够,所以就没有行动,就不会开始认真去学习,这就是安东尼罗宾经常说的“你知道你该改变了,你也知道你该怎样改变,但你就是没有变!”,为什么?因为你的痛苦还不够,你受的苦还不够多、不够深;要么,他们是“困也不学”的那种“刚强不化之众生”,看来,也只有等下次轮回投生再来学了。

 

 被动地学还是主动地学、变还是不变,这是要讲求“缘分”的,即,你有没有到了“准备好”的状况,这么一想,我也坦然了。正如我的一个信奉基督教的朋友曾经半开玩笑地“警告”过我的:“一旦上帝抓住你的尾巴,你就甭想逃了!”是的,也正如最近一个佛家的法师在开示问答会上笑眯眯地给大家解释,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的人仍然在迷迷瞪瞪地过日子,他说:“我们不急,你尽管慢慢来,总有一天会等到你!现在不是有一首流行歌曲就叫《总有一天等到你》吗?。”

 

和尚这么一说,我差点笑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