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王子之霸道君王:建筑学的逻辑架构--中国建筑师的理论跋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05:54
科学哲学的读书笔记
科学哲学是从对科学进行分析所发展出的哲学结论。与传统思辩哲学不同,他把宇宙的解释完全留给科学家去做,他用对科学的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建立着知识论,同时也知道宇宙的物理学和原子的物理学都不是通过从日常生活中推导出的概念所能理解的。他拒绝承认任何关于物理世界的知识是绝对确定的。逻辑和数学的原理是可以获得确定性的唯一领域,但这些原理是分析的,因此也是空洞的。确定性和空洞是不可分的,综合先天真理是没有的。他放弃了提出道德规条的打算,认为道德目的是行为意愿的产物,而认识的产物。
科学哲学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能否运用于社会科学呢?实际上,在物理学中所进行的因果性分析使那门科学从所未有地接近了社会科学。现代科学证明因果性是一种经验规律,只对宏观客体有效,在原子领域中就失效了,认识到物理规律是概率蕴涵而非理性嘱咐。这一点可以鼓励社会学家,乃至建筑学家制定出一些规律,虽然他的规律只在大多数实例中生效。建筑学固然复杂,如同风云变换的气象学,但不必拒绝相信其规律的存在。单个建筑设计的事件是独特的、不重复的,其实物理学事件不也类似吗?一块木头的状态从来也不会与另外一块完全一样。
建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吗?也许应该向科学哲学求助,在构造一种建筑学体系之前,先要做许多清理工作。如何清理建筑学中形形色色的语言?如何构筑一个逻辑清晰的、能为经验验证的理论体系?如何看待艺术理论的可证实(证伪)性?对艺术研究对象的归纳如何展开?
建筑学从古代生存至今,理论著作可谓繁杂,真知灼见比比皆是。然胡言乱语者、东拉西扯者、牵强附会者、不只所云者、逻辑混乱者、拉大旗作虎皮者、故作高深者等也不少。
举个例子许多人好拿老子那句话:“当其无有室之用”,似乎很高?还有人老拿风水说事,似乎越玄越好,其实是怕人看出浅薄来。还有人喜欢颂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大谈场所精神,也很玄。
构筑理论不能老拿古人说事,古人说的往往是错的。还是一步步归纳、分析并用,实实在在地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解释存在、预见未来,接受证伪比较好。

通过科学哲学的学习可知,建筑学的理论的预言无法通过与自然之物的观察经验相对照,从而达到证伪。充其量只能与后来出现的人造物(建筑物)来进行对照,预言最终只能指出大的方向。建筑学最终是否只能以一种解释学的面貌出现?
实证科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交叉混杂,组成了整个体系。
跋涉至此,仍是一头雾水。
也许,应该从考察古至今建筑学自身理论体系的演化的脉络入手,寻得一些线索。


欲望是目的,建筑是手段
原始棚屋是建筑的起点吗?如果在往下深入,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人居住的山洞.甚至很多动物都有自己的巢穴:有些鱼类寻找珊瑚礁的缝隙钻进去以躲避攻击;鼠类可以挖掘地洞,温暖的地洞可以储藏粮食、躲避攻击、适于居住;鸟类用枝叶造巢。动物这种技能通过获得性遗传传给下一代,成为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的行为。趋利避害中的“趋避”两个字,说明了一种欲望,说明了对良性、恶性的刺激的反应(反射、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在上一代动物中建立起来然后可以遗传的原理已为科学所证明。蜘蛛、织布鸟、蜜蜂、白蚁等均可建造令人惊叹的巢穴。
但马克思说“甚至最聪明的蜜蜂也比上原始的人类”,在蜜蜂是一种本能的行为,而在人类则是有意识的行为。在原始人那里,也许一开始躲到山洞里、大树下以躲避风雨也是一种自然的反应,但最终一些聪明的人(如传说中的有巢氏)总结出了规律,自己动手造出了原始的棚屋。欲望、需要的驱动经过复杂、曲折的过程得以满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欲望是目的,而理性是工具,建造是手段。可以归结为:通过理性认识规律,然后通过建造的行为,满足了人的欲望。因此,建筑学的终点是对认的欲望的认识,建筑学的探索之所以没有尽头是因为人的欲望没有尽头。
人的欲望需要是有层次的,对此马斯洛有过探讨。
1。满足遮风避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低层次的,此时建筑起着“环境过滤器”的作用,就是运用各种材料围合出一个空间(空间限定),将外界不利的寒暑、风雨、虫兽隔离在外。此时还有个坚固的问题,否则建筑坍塌会送了性命。同时还需要将有利的因素引入进来,如阳光、新鲜空气,解决的办法便是可开启关闭的透明的窗。还要有可进入的开启关闭的门。
2。有个一个空间,人还要在其中展开各种活动,如起居、饮食、睡觉、便溺、休闲等,社会需求如集会、祭祀、观演、操练、医疗等,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越来越复杂,新的功能层出不穷。但不管怎样,都是满足人类不断产生的欲望需求。每种活动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不同的空间大小、高低、平面形式。复杂的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因此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房间、空间进行规划、安排。因此平面形成的驱动力是功能流线的需要。在安排时同时还要结合结构问题加以考虑,因为平面安排是在纸上画画,能不能实现建造要看结构允许否。有的大跨度空间虽然需要,但如果当时的结构技术水平达不到,还是白搭。相反如果结构有了突破性进展,可以大大促进建筑的安排。有些平面安排是反面教训的结果,如消防的考虑,一旦失火如何逃生、如何救火,现在人类已经积累的大量经验,消防规范是大量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他规范也是人类经验的结晶,为了能把这些经验传递下去。人以书面的形式将其确定下来,并制定出法规加以约束,就是为了后人能很快地掌握要点,避免做无谓的重新探索的智力浪费。现在很多建筑师不重视规范,将其看作创作的约束,或是应付了事,是个不好的倾向。各种社会活动是有规律的,可以划分为各种类型,因此建筑也相应形成了各种类型,如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宾馆建筑、文化建筑、观演建筑、交通建筑等。每种建筑类型又有不同的规模大小,如商业建筑有沿街的便利店、有大型的综合型超市,规模不同造成业态的不同,甚至经营手段不同也造成空间安排的不同。因此建筑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研究生活、体验生活、总结生活,没有生活积累的活在书斋中的理论家不一定成为一个好的执业建筑师。各种资料集是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可以作为设计的借鉴,用别人的间接经验弥补自己直接经验的不足。很多建筑类型由于长时间的实践已形成一定的定式、模式,因此我们不要拒绝借鉴,甚至鼓励拿来,结合实际情况、稍加改造为我所用。建筑的创新不总是艺术的创新、形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个创新是平面的创新、空间组织的创新。如坡特曼的共享空间(人看人)、程泰宁的杭州火车站(交通流线)、金山区政府(共享空间)、库哈斯的国家电视台(很多人没有注意其空间组织和消防疏散方面)。
可以说现在应该大力提倡这种空间组织结构的创新以抵制片面强调效果图、形式的恶习。功能不仅仅是建筑方面的事,结构、水电、暖通等各个专业现在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这些专业的产生和发展也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实现更好的功能。原初的建筑是主要是一个结构骨架,后来引入了电、空调、水、风等成为一个可以新陈代谢的系统,这些系统以各种管道的形式出现,还需要一些房间放置各种机器设备,占用一定空间。因此建筑师还要配合个专业工程师同步进行技术设计,为此要求建筑师对此有一些了解,掌握其基本原理,这样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麻烦。现在很多人不太重视,甚至讨厌这些考虑,但一个成熟的建筑师应该适当关注这些“垃圾空间”。大多数建筑的做法是将其包裹起来,或置于阴暗的角落。但有些人如路易斯康重视了,将某个实验楼的服务空间设计的非常好成为造型的元素。一些高技派建筑师反其道而行之,对其大加表现,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有些功能问题往往也是建筑师讨厌的,如停车场地的安排,这些空间视觉效果不好、干扰人的流线,又需要很大空间,还要根据面积人数进行计算。还有卫生间的大小、位置;楼梯的宽度、位置、防火要求等;电梯的台数、防火、货梯等。这些都是头痛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建筑总是坐落在特定的基地上,而基地又是区域的一部分。从外部接近建筑、到达建筑、进入建筑,这个过程是建筑与外界发生联系的过程。可能有不同类型的人在同时使用一个建筑,如一座宾馆就有来住宿的客人、短时使用会议餐饮的客人、工作人员、后勤人员、运货的司机等。形成复杂的人流、车流、物流。基地与外界道路联系的媒介其开口,基地的开口受交通法规的限制,过多的人流车流会对交通造成压力。建筑体量会对邻居造成日照、通风、视线、心理压抑的干扰和影响,因此也有城市规划法对其进行限制。保证建筑正常运转的电力、给排水等会对市政设施有一定的压力和需要,因此建筑能否实现在策划阶段对这些要有综合考虑。保证建筑运转的还有周围的商业、医院、消防站、开关站等配套设施,这一点在居住区设计时很明显。可见单个建筑是整个城市系统工程的一个细胞,这一点在策划时应非常重视。最近听说上海世博会原法国建筑师设计的花桥被取消了,是因为作为人行的花桥要保证轮船从下面通过需要45米的净高,而人爬上则很累,因此矛盾无法解决。看来图纸虽漂亮能不能实现是个问题。所以建筑师要思考城市规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4。建筑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建筑师有全面的考虑、缜密的思维、逻辑的分析、明智的权衡、全局的把握、快速的决断、直觉的切入、要点的掌控、创造的解决。
5。以上论述涉及了繁杂而琐碎的各种问题,但对于这些问题主要涉及较为理性的方面,因此虽然是重要的,但一般不被认为是创作的秘密。
6。因为人还有较高层次的欲望:对艺术、审美的欲望。功能对人的刺激是“强刺激”,如果此点不能满足,则让人大为不满,认为是建筑师犯了低级错误。但功能一旦满足,建筑就基本能被人们所认同。住在一般的别墅与住在流水别墅有什么不同呢?一般的别墅我们也实现了日常了行为,甚至窗外还有小溪、草坪。流水别墅呢?我们看到有瀑布从脚下流过;建筑坐落在险峻的山石上;宽大的平台震撼地出挑深远;石头墙体、混凝土墙与玻璃相互穿插;室内空间复杂、流动而有趣味;建筑和地势、森林奇妙地相融合。一切均给了我们全新的空间体验、形式刺激,是非同寻常、别具匠心、意境深远的一首诗。可见流水别墅除了日常行为的实现,还有另外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对高级感受的实现起着作用。有两个关键字:“新”、“匠心”。其中“新”主要是实现一种刺激,前所未见的形式产生一种视觉冲击,吸引眼球去探究、观察。但“新”的一旦普及、泛滥,时间长了就成为了习惯,转化为“旧”,成为“审美疲劳”,再也引不起兴趣。这一点如同流行音乐,各领风骚三五年。有一种新,虽然久之也成为旧,但因为其安排的巧妙、成熟,令人百看不厌,这时便成为“经典”。如莎士比亚同时代周围有很多类似的戏曲家,但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只剩下他如金子般闪耀至今,是因为其技高一筹、艳压群芳。李白、柯布西埃也是如此,他们的艺术达到了他们的时代的艺术的顶点,是集大成者。对异性的审美也是如此,李隆基不乏新鲜的女人,但他对杨贵妃独钟。对自然山水的审美也是如此,有些美景也因了集大成、达至高,成为经典。看来“匠心”比“新”更要高一筹。那么“匠心”的秘密在哪里呢?艺术家通过对材料的安排,对观众的感官形成“弱刺激”,弱刺激一环接一环,形成一个序列,暗藏一种结构。人的大脑对来自作品的刺激进行反应和处理。人的大脑不是机械的反应,如格式塔心理学就揭示出人脑有相当的能动性,会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整合,形成一个综合的反应——感觉。这种感觉的处理过程不一定能为自我意识到,必有很多是在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中进行的,有些信息可能唤起我们过去的经历经验,这样这些经验便也参加入整合的过程。唤起的美好的经验越多,激发起过去的思绪越多,效果越大。所以,有的新的东西虽然刺激很强,但刺激的只是表层的低级的东西,因此最终的感觉也较低级,很快造成厌倦。而旧的经典的作品则相反,唤起了深层的感动。孩子的经验很少,他们的大脑象一张白纸,他们喜欢新鲜的玩具的刺激,他们听到过年的鞭炮没有多大的反应。而对于成年人,鞭炮、烟的味道,引起他们的联想,有人说那是“年味”。而一个西方人听到鞭炮,感觉肯定与我们不同。这也许就是“象征的秘密”。一首经典乐曲的传承起合可能并没有借助象征,但那种结构必与我们抒发感情的心理结构有某种耦合,这就叫“共鸣”。人心略同,因此经典能传唱至今。但人心又不尽相同,人格不同、经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修养不同,都可能造成审美趣味的差别。所谓“地方化与全球化”,“时代精神”“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根源。这也是艺术复杂的原因所在。
总之,随着人类的不断前行,文化不断的进步,深层欲望的不断更新,建筑艺术的探索也在不断延伸。

续接上篇论述:"美感的形成是人的大脑对外界信息、刺激进行能动地处理、整合而生成的。"
除了低层次的应激反应,我们更关注高层次的思维的方面。思维的变化会自动导致一种乐趣的重新的认识,如我们知道所崇拜的偶像的恶习后,对此人的外貌美的感觉会大打折扣。对建筑也是如此,思维的不同会大大影响建筑的感受,一个乡下的农民和一个富有知识的建筑师对朗香教堂的评价不同。农民会说:“很怪异,不理解”。是的,农民确实不理解。从这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可以感受到“概念思维”的重要。平时对自己的设计方案,我们常附以文字说明,或甚至现场解说,引经据典,对评委介绍设计的构思、概念。导游小姐在我们参观时也对建筑的历史、特点等加以介绍。这些“说”其实就是在灌输一种“概念”。除了“概念思维”以外,还有一个“想象思维”,即我们的想象力,一个想象的过程包括了所有的感觉、幻想和记忆。对于这一点现象学走得更远,甚至认为主观意识决定他的思想性质和感受。

跋涉间隙的回顾
回到原点,是为了重新攀登前人已走过的阶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快速重演前人的思考避免做无谓的劳动。
一部思考史其实就是问题发现史,思想者就是不断的提问者,而学问就是学习这个“问”,知识的大厦就是问题——解决——再问题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回忆受教育的经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每当思想的火花闪现后便很快熄灭了?
也许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从小学起,我们就是在“灌输”、“填鸭”中长大的。考试成绩是唯一的标准,而老师就是权威。课堂教学没有一种“互动”,只有严肃的正襟危坐,下课后恨不得马上把书本扔掉。学习、思考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程”,而不是出于兴趣,我们没有体验过思考的乐趣。一张文凭使我们成为“知识分子”,获得了“劳动权”,而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后的名誉、金钱和“话语权”。而“成功”就是在投标中战胜了“同类”后的庆幸和私下的汗颜。而面对来自异族的“狼”,我们只剩了恐惧和膜拜。
功利一日不息,我们便难拾思考的乐趣,国际舞台便永无中国的声音。
不要怕回到原点,不要羞于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样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结束畅想
畅想是舒服的,而研究则颇为劳累。格鲁特指出了后者的道路,对建筑学研究做了一个全景的鸟瞰,可以说是对研究本身的研究。从哲学依据到方法论做出了一个清晰的整体框架。
所谓研究,定义为“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系统性研究”。
研究本身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的次序为“探索体系—策略—技术”。如结构主义就是一种探索体系,如果我们接受了其观点,它就会把策略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对于探索体系,建筑学基本由一个两分的范式系统统治,即“科学”和“神话”,或者称为“定量”与“定性”,因为建筑学是如此一个包罗万象的交叉体系。
对于这个探索体系,其研究有一个连续的分布谱,其两极分别是主观(观察)范式和客观(实验室研究)范式,中间是一些折衷方法。
还有一种三分的范式分群:后实证主义、自然主义、解放主义。前者追求确实性,类似于自然科学;中者包括一些定性主义、现象学、解释学等;后者将女性主义、种族主义、参与理论等繁杂的东西引入进来。


新天地——罗西
新天地是个有趣的现象,借用历史的躯壳演绎今天的生活,过去的石窟门成了今天的咖啡、酒吧的时尚场所。
不禁想到罗西。
罗西的类型学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找到“生活”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生活”主要是编制到“类型”中,而类型可以通过一些抽象化的手段获取,这就是对城市的“阅读”。类型作为一种中介物,向下又与空间发生了联系。因此抽象出的类型可以作为现时设计的参考。
然生活是不断更新的,所以类型也不是永不变化。对于历史建筑来说,已经完成了承载生活的使命,成为一个躯壳。正是因为时代变迁了,一切便彰显出来。罗西看到了“永恒的人类生活”,看到了“不变的类型”,而没有强调其变化性。
罗西背后的哲学基础疑似“结构主义”,向集体无意识、深层结构等理念致敬。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
用罗西的理论也可以阅读今天的城市。上海的石库门里弄已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曾经作为城市背景肌理的它们,现在则日益被取代。一些剧院、马戏场、饭店曾作为城市的标志和中心,现今已是苟延残喘。新的机理、中心在形成中。新和旧的生活仍在不停地编制进新或旧的类型中。
新天地:酒吧夜生活借用旧躯壳。新与旧;公建与住宅;时尚与日常在这里有了一系列对比,恍如隔世,恍若梦中————一个刺激和玩笑。


多视角解读——建筑作为事件
建筑师习惯从专业的角度来解读建筑。
而房产商则从经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问题——建筑作为一次营销的事件。在建筑师是设计,而在房产商则是商业策划。有时,促使建筑学飞速进步的并不是建筑师,芝加哥高层建筑结构研究的推动力是房产商派出的工程师。
对于政府,建筑时常作为一种政治事件,例如常说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词汇。
对于精英阶层则常从文化的角度来批判建筑。
所以,一幢重要建筑的产生是各种事件交汇而成的“社会事件”。
库哈斯写了《癫狂的纽约》,以一个记者的敏锐洞察力、社会学者的广阔视角考察了纽约的变迁。马达思班也慨叹“建筑是如此的重,而艺术是如此的轻”。
一个好的建筑的产生不容易,常常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一部建筑史是建筑理念自我批判的历史,同时也是事件发生史。


断想1
1。历史受观察模式的限制,不可能写出一部绝对的历史。
2。建筑史是一部批判的历史,现代建筑批判历史建筑,当下建筑批判正统的现代建筑。批判的原因有来自外部社会、经济、技术因素的推动,有来自内部理论体系教条本身的缺陷。批判必须继承合理的内核,不可将孩子与污水一块泼掉。
3。所谓“批判的地域主义”主要是反抗全球化、均质化。国际式的“一刀切”是一种武断的教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回应地域、场所、经济、技术、文化、材料等各种特殊性。
4。城市化、技术发展、环境恶化等都不是建筑师能掌控的,建筑师只能在中等规模的设计上发挥作用。
5。权威就是供批判的靶子,只有批判权威才能有所进步,批判之前须先拜权威为师。维特鲁威的经典教义——“比例关系学”曾遭到“质疑”,作为现代思想的萌芽。
6。先锋、怀旧、先锋、怀旧。。。绘出一条波浪形曲线,总体却是一条直线。
7。现代还原主义依赖于次要部件表现,将表现还原为功利和加工过程,被证明是一种抽象形式杂技,僵化的合理主义。而后现代、大众主义等主张回到、借鉴过去风格的企图,被证明是更换表皮的游戏,也是一种“包装”。真正具有“场所性”“原创性”的建筑很少。

断想2
建筑设计归根结底还是获得形式的问题.
在完成框架后,对外皮进行处理可以使形式复杂化,统一化.但这样做实际上是把设计分成了两个割裂的阶段.对表皮进行处理,加些装饰物,实际上是把皮和毛,分裂开了,成为两个阶段.
好的设计的倾向是用完整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而形式是最后的自然的结果.
一种新主义的产生是以前一个主义的缺陷为突破口的.
必须依据本时代的技术能力,重组设计规则.
对于各种结构需要同等看待,根据需要选用,框架不一定比砌体更优先.
满足功能并不难,难的是整个空间序列的组织.
可识别性要求多样化,审美疲劳要求多样化.趣味的不同要求多样化.类型\规模的不同造成多样化.功能的不同造成多样化.
莱特与阿尔托是孤军奋进者,突破了现代还原主义的教条,成为一种早熟.
后现代源于一些人对现代形式的不满,归根结底是寻求表面形式的合法性.其浅薄性标志着一种文化的衰落.是对科学-工业的专制统治的逃避.但谁也无法抵御现代化的无情发展.可以说后现代有一种理想破灭后的玩世不恭性.消费主义将建筑实践还原为一种大型包装,建筑师贡献一个有诱惑力的面具.正统现代主义是一种”沉默”,而后现代则穿上了廉价的外衣.最后甚至发展为一种布景术的闹剧.内外完全分裂,形式掩盖排斥构造起源.
产品主义(高技派?)的要义是均质的万能空间,用一套设备系统提供均质的服务,表现结构和服务设施,诚实地表现生产过程\组成部件,使之成为一种产品.有两种倾向:表现表皮\表现结构.需要高度的工程学技术支持.
全球化是一种进步,但是破坏了传统文化.必须接受科技,又不能抛弃全部文化的过去.这是个悖论.开出的药方是批判的地域主义.但是不可能倒退到乡土建筑.而是建立可识别的地域学派.是一种反中心主义.全球化有助于建立一种规范化技术.地方化的关键词有:特殊的地形轮廓\地方肌理\地方材料\当地气候\手工艺\触觉性\构筑性\等.
建筑学仍在反思,因此没有专家.
反对虚假的效果图,强调制作的过程.


小批效果图
效果图的实质是一点透视,因此其思想水平仍然停留在立体派出现之前的阶段。效果图的虚假性在于它不反映建造,依靠营造一种虚假的画境。效果图亦不能反映空间形态的策划与构建,它反对一切有价值的探索。效果图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但其实对于真正重要之信息提供甚少,因此具有欺骗性、贫乏性。效果图类似外表光鲜的江湖骗子,经不起质疑与推敲。效果图在国内的风行与当前评标方式有关,评标的草率性、急促性、功利性等。也与国内不重视理论探索、最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有关。


形式的道德——从建构谈起
近来建构研究成了新的热点,国内有张永和的探索,国外有弗老的新书。似乎话语的中心又一次发生了转移。分析这次转移,笔者认为是对不问缘由的形式杂技的反思和反动。强调建构性,是对“艺术如何获得?”的问题的反思。似乎人们对于设计有一个信条:彻底的形式主义是不道德的。
“形式”是一个模糊、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现代传媒盛行的时代,“形式”很容易被“图形”“外形”等视觉性的词汇所置换。于是“形式问题”偷换成了效果图、三维动画。这是对商业传媒无耻地献媚、彻底地投降。
形式,应该是“事物存在的状态”。人类对外界事物存在状态的感知,不仅仅是“视觉”,还有其他感官。更进一步,人类的感知不是被动的接受。感知,是感觉+知觉。一个3岁孩童与一个建筑学家的感官构造相差无几,但他们的建筑体验却有很大差别。就是因为建筑学家会穿透现象,洞察本质。当智者发现建筑形式仅仅是取悦人的把戏,怎能不他大失所望?!
建构学研究,从道德上是诚实的,非急功近利的。建构学注定是孤独的个人化的探索,因为它与传媒的对抗。而他的传播又不得不依赖传媒,真是个两难的问题。张永和长期以来不被国人理解,他也许根本没指望能被国人理解。现在,他通过“曲线救国”,得到了承认,其理论思辨的力量正慢慢显现出来。
建筑界是光怪陆离形式的舞台。因为建筑的不动产的特性,大众很少有机会亲临现场,所以建筑的传播主要依赖传媒的炒作(宣传),而传媒的片面性给了各种投机家、虚伪者以空子可钻。
“装饰就是罪恶”,姑且不论此宣言的对错,只是看到路斯曾明确指出建筑形式的道德问题!
看来,我们已到了反思形式道德问题的时候了。


自然界中为什么会有“花”?
在植物的传种接代中有三个角色:蜜、花、花粉。其中花粉的传播是最终的目的(传播了花粉就是传播了基因)。而蜜是手段(吸引虫类采蜜使得花粉能够传播),而花则是“设计”(视觉和嗅觉传达,吸引眼球、鼻子,告诉蜜蜂、蝴蝶等我这里有蜜)。
而为什么花总是姹紫嫣红?
大地的颜色是灰黄色系的,这是作为无机物土壤的自然属性;而植物的叶子通常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为了光合作用,实现能量的转化;而天空是蓝色的。
而为了区别、突出于这些颜色,从背景中跳出来,只能选择其他颜色。红、黄、蓝是三原色。黄土、蓝天、绿树(绿是黄加蓝),所以只剩下红、紫了,于是有了“姹紫嫣红”。花的造型争奇斗艳,也是一种个性化。
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通过简单的“手法”,实现了“可识别性”。
那么建筑呢?
萧和说:“非壮丽无以重威”。壮丽也是一种可识别性,代价就是耗资巨大。
如果不想耗资,又要识别,只能在风格更新上做文章。当一种风格成熟后,则在匠心上下功夫。
可识别性如果过分追求则易误入歧途,如天子大酒店的闹剧。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具有经济、材料易得、坚固、提供自由空间等等一些优点,其统治的垄断地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除非发明了更为经济、高效的材料结构技术。既然没有新的选择,只能在它的限制下去创造建筑艺术。鉴于国内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主要研究它的建造方式。
现代中国建筑基本上是新建筑五点的现实化:自由平面,以满足各种各样复杂的功能。自由立面,以制造各种复杂的造型。其他几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水平长窗,也都广泛应用。框架结构的优秀的出挑能力和混凝土的可塑性等优点为复杂造型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建筑师将其可能性发挥到极至,创造出各种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
混凝土的色彩为灰色,在一般施工技术下其表面肌理粗糙。在国外,粗野主义常对这一属性加以表现。而国内,这种作品不多见,大多数基本上是用各种饰面材料加以遮盖,如:涂料、面砖、石材、铝板等。只有一些低档次的建筑可能采用干粘、拉毛、剁斧等方式处理混凝土墙面。幕墙是另外一种遮盖方式,玻璃、金属、石材幕墙像幕一样挂在结构外面,形成一张富有表现力的“皮”。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变成了两个有分工的因素的组合物:骨架和皮。其中前者扮演着实现功能的角色,而后者扮演着展示外表的脚色。而我们如果考察一下传统石构、木构建筑,则可发现没有这种分工。石墙承受着荷载,石墙的外向一面就是外表。木构建筑的建构本身也是裸露表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结论:框架结构造成建构本体和外在表现的分裂。
这种分裂产生了若干现象。1。表皮化:完整的建筑设计过程被分割为平面安排和立面处理两个阶段,同一个平面根据甲方喜好,可以有现代式、后现代式、乡土式等若干面具表皮的处理方式。2。装饰化:由于建构品质的缺席,形式成为竞争的焦点。为了吸引眼球,各种符号,构筑物加到上面,极尽手法之能事。3。扁平化:不注重国外设计思想的引入,仅仅是外皮的流行风格的模仿,造成设计思想深度的扁平化。4。仿真化:这种设计策略具有很强的仿真能力,一种风格一旦出现,便能够外表上进行模仿。做点线角、檐口、贴点石材就成了欧陆风,也能模仿传统木构建筑、砖砌建筑等,这一点深得追求流行风格的商业需求。
如果继续这种“分裂”的游戏,国内建筑的很难有什么前途可言。
有没有切实可行的方向?否则一些只是流于纸上谈兵。
上海人民广场的市政府左右有两个建筑:上海大剧院、上海展览馆。前者为法国建筑师设计,后者为国内方案。前者在建构上有突破之处:六个筒体支撑起一个倒弧形体,为国内首创。而后者则是楼梯间撑起一个“大帽子”的装饰构架。前者是一种对现代建构的新探索,后者只是一个小手法。境界高低可见一斑。
这种形式和建构完美统一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诗意地建造”。


回归基本建筑、回归平常建筑
对于金茂大厦,我们一般的建筑师又能了解多少呢?难道仅仅是停留在对其形式的赞叹上吗?
对于里面复杂的结构、设备、防火技术又能了解多少呢?特别是其综合处理的智慧。
也许国人最大的差距并不是时髦的理论,而是其那些核心技术的秘密。
掌握这些技术的大师是不敢将其讲出来的,因为是其看家本领。
这些技术不是一本本专业技术书籍,而是对其综合研究的经验。
因为建筑是如此一门综合的学科,而通常的“点”式突破的研究是无关大局的。
建筑是老人的职业,因为老人对各种问题的综合把握、平衡更高一筹。而年轻人总是顾此失彼、过于偏颇。
建筑形式的革命可以几年来一次,而那些核心经验是稳定的。
所以,回归基本建筑、平常建筑。切实的积累点经验是每个职业建筑师的必然之路。


概念设计的误区
概念设计的竞赛,往往出奇者制胜.概念凌驾于设计之上,甚至只有概念没有设计了.
有人说:“设计一个功能合理的、可实施性强的东西,谁不会?“因此,于是将策划、功能、结构及一切建筑的基础性的东西抛掉了。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是一个平面(或立体的)构成性的东西。一个城市地段的设计竞赛成为图形和美术作品的比拚。
1。这种图形常常是非理性的,据说直角已经过时了,而这种杂乱无章的大杂烩似乎暗示者一种时髦的解构主义倾向。2。空间上即使不是解构的,也要是纵横交汇的,似乎国人已经不习满足于在平地上行走。3。交通流线的组织必然是不成系统的,也许意图造成一些“新鲜”的体验吧,至于会不会出交通事故则不在考虑之列。4。主题一定是提得很高,喜好隐喻一些东西。这个街区象征着“起伏的云海”,那个构图来自于“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5。文本一定是充斥着无数图片的,用大量的信息将观者的大脑搞乱,似乎信息量、工作量很大。
这种方案,当然是经不住推敲和质疑的。但为何仍在大行其道?或许,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吧!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试分析之
1。概念设计常是政府发起的。地方政府为了其政绩,树立所谓形象工程。必先大加炒作一番。操作当然越有“‘冲击力““刺激性”越好了。至于建筑的合理性、可实施性那是后话。先把大旗拉出,虎皮做好,是首要的。因此,设计者干脆迎合浮夸之。2。评标的时间短暂,凭所谓“第一印象”可以唬住某些半调子评委。3。迎合某种潮流、风格。4。概念设计图纸不足,“口才““吹牛”弥补。
往深里想,或许建筑学本身就是一种某种程度上追求“浮华”的东西,也总有一些“浮华”的建筑师满足着“浮华”的社会需求。文丘里甚至举起过“‘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大旗。
第一代大师以“铁的法则”进行建筑学革命的时代已经俱往矣了,有后起者仍在遵循着“可持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建构学”、“地方主义”等“铁的法则”继续革命。第三世界的建筑师有陶醉在形式主义、手法主义、模仿的解构主义的美梦中,自得其乐,自欺欺人。——全民大炒作,根子在官员。
更加之国人本来就是不善理论思辨之民族,没有理论之基础,则唯有炒作了。无怪乎,有建筑师发出“何以才能走出手法?”之叹。
有大师程泰宁之言“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又有师长张毓峰之言“寻找建筑学之确实性”。前者的主旨是不妄自菲薄,后者的主旨是自信自己的理性思考。
看来,浮华与理性的两种倾向还将在概念设计中斗争下去。究竟谁是“误区”?

补充一句,概念设计竞赛是否应该更名为“讲故事”大赛——故事会?


康德完成了3个批判,分别研究了自然科学、伦理学和美学。而建筑学是也是3者的综合体。对自然科学的确定性的追求,人类已经取得累累硕果。而对于后2者的探索依然迷茫,建筑学亦然。


溯本清源,建筑学尽管色彩斑斓,形态各异,但他们都是长在西方哲学这棵大树上的枝叶,吸吮着树根为它们提供的营养。这个树根需要延伸至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一些朴素的哲学命题孕育着其两千多年的发展。其主旨是关于人类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和人类与自然以及人类自我生存环境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些重大的永恒的问题。
对自然物质材料的特性的认识使人们得以发挥其功用将其转化为建筑材料;对于重力学、力学规律的认识发展出结构和材料学;对于气象学和地理学的认识发展出规划学;对于人类自身日常与社会活动的认识发展出策划学、功能说;对于美的需求和认识发展出比例说、装饰学;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膜拜发展出宗教,催生了图腾、纪念物;延伸到今天之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的认识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说与生态建筑学。。。


艺术循环论+审美疲劳
一种艺术初创时,是简单的,甚至粗陋的,理性而诚实。第二个阶段是其成熟时期,这个时期充分发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平衡而得体。最后一个阶段,是混乱衰亡期,也可以说是手法主义的、非理性的时期,奇异而挣扎。
艺术需要变化、需要发展。因为“审美疲劳”。这个论断涉及了艺术审美的主观性。另一方面甚至与生理神经科学有关。
猜想,如果人长时间接受某种刺激,会导致神经的疲劳,也时候就需要远离这种刺激,寻求其他的东西。
比如:人的眼睛如果长时间注视红色,如果将目光移向白墙,这时人将看到绿色。而绿则是红的互补色。
又如:日常生活中的马路是笔直的,人在平坦的大地上活动。而休闲时,人则去景观截然相反的园林、山水中去。也是寻求一种异质的体验。
这个论断揭示了,一种艺术形式无论其再完美,再伟大。毕竟都难以抵御神经的疲劳。特别是当一种艺术形式取得垄断性的地位时,泛滥使得2、3流的模仿之物充斥,充斥之时,也是衰落之日。


建筑学理论的层状结构
论断:建筑学理论的结构不同于自然科学。
首先看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物理学的核心是是几个基本概念和定义,以后的事情主要是运用数学工具进行演绎推导。对规律的证伪是通过与经验、实验结果的对比。——线性理论?
再看建筑学:建筑学的理论是像洋葱一样的层状结构。理论的内核是理性——经济、技术、功能、类型、气候、能源的原则。理论的外围是关于的感性方面——风格、趣味、符号、装饰、哲学等。前者是发端于人的基本需求,是建筑产生的原点和设计的硬道理。后者,则是经济、智力过剩的产物。
如同人的生活,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问题解决后,有剩余的金钱和精力,人要娱乐、游戏了。这一点在服装设计尤为明显,遮蔽身体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已经退居次要地位,而作工、款式、时尚则是竞争所在。(衡量一个国家人的生活水平有一个数据,就是食物支出所占总收入的比重。我国目前还比较高,而在发达国家则很低了,所以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也越来越高。)
对于建筑来说,土建造价占总造价的比重则是一个指标。随着经济的发达,这个比重有越来越低的趋势。还有一个比值应该注意,就是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常规设计的造价与非常设计造价的比值。比如央视大楼建做一个普通高层与库哈斯方案的比值。当投资超过常规很多时,这时的业主对于艺术、品牌、影响等“软”效益的追求占据主导地位。
经济投入虽然不能决定艺术价值,但是是在一定程度上、某些类型的建筑的必要条件。
西方,有人提出“玩建筑”,这与玩车的游戏类似——车在此时已经不再是一种代步工具。我国也出现了这种思潮,有人称之为“游戏建筑”。这是“吃饱了撑的”吗?诚然,这些人是吃饱了,是所谓“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但绝不是“撑的”。游戏建筑的目的是试图成为“先锋派”,领导时尚潮流,并借此获得更多的利益。
玩建筑也许是某些人、艺术家对于“自我实现”追求。在消费社会,也会不断有后来人去追随。但是这种“自我实现”只能是属于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的——相应,所谓的明星建筑师也只能是少数。玩、游戏建筑并不总是负面的,满足了人的游戏的本能。
真正能推动建筑走向、趋势是“时代精神”的力量。生态建筑对于能源危机的回应是个例子。根据人的“深层需求”对原有类型的改良也是一种方向,如万科的花园住宅的探索。
从层状结构的理论看来:玩建筑是属于表层结构的,而对“时代精神”、“深层需求”的回应则是深层结构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理论已基本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架构。基本上是这样的:
1。建筑是人造物集合的一个子集。人类创造出的一切人造物,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2。对于人的需求的研究,比较系统、科学的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即金字塔状的人的需求结构。
3。需求结构的逐级的满足需要相应的建筑手段。对于这一论点有几种证明:
a.从发生学角度,追溯古希腊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原始木屋的起点对应着低层次的人类生理需求的满足。随后逐渐发展完善,满足了人类中层级的各种**需要。发展到高级阶段,运用空间、形式、装饰的综合手段满足审美、艺术的高级需求。
b.从类型学角度,一个社会中存在自行车棚、仓库、住宅到教堂等不同“艺术等级”的建筑。低级的,有学者称之为“房屋”,意谓以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为主。中级的大众住宅,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前提下,还注意归属感、形式美等中级需求。而高等的教堂、艺术中心等,则重在艺术的追求。
c.对于一种类型来说,如住宅,也存在着不同等级,从一般粗陋的大众住宅到豪宅、王宫。
学者会有不同的观点,有很多人会认为某些民居的艺术性甚至胜过皇宫。对于这反对意见,我也同意,由此可见艺术的复杂性,原本低级的人造物,如果别具匠心,未必不能胜过高级的。可见,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经济的制约。
4。需求类型和层级对应着相应的建筑学理论研究,因此建筑的理论架构也是金子塔型的。例如:生理需求对应着功能、人体工程学;安全需求对应着材料、结构学;节约需求对应着气候学、生态建筑;审美疲劳对应着风格变化、形式创新等;“生活改变单位”(精神科学术语,参见赵鑫珊的《建筑面前人人平等》)对应着旅游、解构。
5。人类需求的总和就是“生活”、“文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就是,建筑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化与显型(郑光复在《建筑的革命》中有相似观点);建筑需要反映时代精神。
6。生活的物质化与显型,即生活编织到建筑中,主要是形成“类型”。永恒的人类生活对应着稳定的建筑类型(这思想就是罗西等的建筑类型学的精髓)。因此对于建筑的研究主要是对“建筑类型”的抽取,方法是所谓抽象还原。设计就是把抽象出的“原型”运用到具体的情况中,即原型的变体。因此,可以说建筑类型学的研究是对人类需求总和(生活、文化)的研究,是一种综合式的方法。
7。对需求的研究还需要运用分析的方法,即针对某个层次、某个切面的研究。有人说建筑学是一个交叉学科,需引入相关学科的方法研究之。如引入符号学对信息传达的研究;如引入格式塔心理学对形式的研究等。对于这种分析的研究,应该有个清醒的认知,因为它只是某个点、侧面的知识。对于具体设计来说,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实践型的建筑师,而非理论工作者,更不可坠入细枝末节中。而是应该注重基本知识的扎实,基本经验的积累,比较重要。
8.用这个框架可以分析、解释种种建筑的现象。例如,现代建筑革命中为什么复古主义、新艺术运动会失败?答:时代主题要求先解决低层的构筑体系的问题,再解决上层的艺术问题,皮之不存,毛将焉付。在例如,如何看待解构主义?答:解构主义将某些哲学观点引入建筑,不管他说得再动听,都只是试图对上层艺术问题的突破,也是一个点、侧面的突破,不可能颠覆建筑学体系。

在建筑设计时,需求对应着“价值”,这些价值就是对建筑影响的因素。在《建筑策划与前期设计》一书中,作者总结出了八种价值,并依据其重要性的次序列出一个表格。在这个表格的指导下,前期策划的各方面非常清楚地摆在面前,指导设计师的思考。
建筑创作的关键点是最终的整合、综合。这个过程如何发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程泰宁称之为“理相合一”;金圣叹谈到文学创作时称之为“天地现身”;有人称之为“灵感”....
八类价值影响建筑设计,如果从这种“价值”出发,或者说强化某种“价值”的作用,则形成建筑设计的“倾向”和“流派”。
如富勒注重探索结构体系,提出“最小付出得到最大效应”的理论,并发明了一些轻型空间结构,对建筑产生巨大影响。有人说,这是一种构筑物,而非建筑。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没有理解富勒的关注所在。
又如,杨经文关注“气候”的影响,在此理论的指导下,设计出自己的热带摩天楼。
所谓高技派建筑则非常关注新材料、新结构、新体系的方面,将机器美学、产品主义进行到底。
还有乡土主义、地方主义则是从“文化、气候、技术的地方性”上寻求依据。
各个倾向突出探索某个方面的“价值”,由此形成各自的“个性”。
而一些像som、kpf的商业事务所,则非常谨慎,他们不强调“个性”,而是强调综合的价值的考虑,虽然不能作为时代的先锋,但不失稳妥。
有一种建筑师关注的焦点在于“形式”,而不注重形式的来源,没有形式的依据。如文丘理关注“形式的象征性”,将历史符号引入到建筑中来,终于堕落为随意的拼贴。哈迪德的重心也是形式,引入复杂的造型构成元素,这种为了复杂而复杂的形式是无源之水,纵然在解放形式上有贡献,终不是正道。
有些理论家非常关注“价值”对“形式”的支撑作用。如弗兰姆敦的批判地域主义和建构学。
建筑师一旦决定以某种“价值”作为自己的关注点所在,就会提出自己的“宣言”,詹克斯总结出当今主要的五种宣言类型。
中国建筑师似乎还没有人提出“宣言”,或许面面俱到的思考,但是恰恰没有强调个性,造成形式虽然追求变化,然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强化某个方向、价值,提出“宣言”,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形式问题:
根本上说,建筑艺术问题就是形式问题,而形式即造型。所谓空间,就是在运动中、在建筑里面感受形式。而风格则是已经形成某种“定势”的形式。材料、历史、文化、传统、功能等一切“价值”的影响,最终终究要“落实”为“物体”。而“物体”为人感知,主要是视觉上的形式。触觉也能以“视触觉”为人感受。建筑艺术理论的研究就是对形式的“细分”研究。“价值”是建筑学的起点,而“形式”是终点。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归根结底是某种物质材料的排列组合。dna的双螺旋结构其完美的功能设计出自上帝之手,其形式给人以美感。
形式的源泉有60%来自材料的物理属性。古典的结构理性主义者认为:材料有自己的物理属性,多种材料以某种结构和构造方式进行组合,经过探索最终形成某种适宜组合方式,成为“定式”,至此完成了风格。以西方古典建筑为例,石材等砌快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其结构组合为砌筑和拱,这一点有路易斯康的论述为证,他说:要问问砖希望什么。砖答:拱。石材易于雕刻的特点也为柱式等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呢?材料特性首先导致人们发现了框架的结构方式。而框架又决定了流动空间、共享空间。框架结构的大跨度出挑等能力进一步解放了建筑,使得其获得极大的自由。塑性的属性是风格派的来源。其粗糙的机理是粗野主义的根源。而对于粗放式施工则造成令人不快的表面质感和色彩,于是用表面覆层遮蔽之,如抹灰、面砖,干挂石材等。结构和表现至此造成了分裂。这种分裂是模仿的基础,可以模仿古典建筑,只需要干挂石材,加上线脚。表皮、风格的杂技愈演愈烈,这是必然的。
钢结构是高技派的基础。
玻璃幕墙的透明性赋予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极大不同的视觉感受,密斯开发了这种表现力。曲面幕墙、点支幕墙等新的探索层出不穷。
开发结构的潜力,源于对框架结构的垄断的不满,新陈代谢派的核心是筒体上悬挂的盒子。有时候,功能的需求也导致结构的创新,异性框架柱、短肢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等都是功能驱动的产物。
进入工业革命后的现代时代以来,风格的更迭非常迅速。而古典建筑仅仅有少数风格,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构的制约、材料的匮乏造成的。现代风格大则形成一个流派,小则仅仅是个人风格。目前,仍在探索中,新的风格将会继续产生。
但是形式的源泉还有另外40%。仅仅用结构理性已经难以研究现代建筑,这一切都源自现代结构的自由度太大,随着结构技术的进步,结构理性能决定的范围越来越小。技术解放了建筑,手段空前多样。一种风格能够统治数百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个人风格、数个流派的时代。
1。流派在寻找新的形式源泉和理由,如舒尔茨发展出了场所理论,赖特的草原住宅也非常重视场所。传统的欧洲城市都是古典建筑,新建筑应该与他们发生什么关系,为此发展出了文脉理论,就是对于机理、风格等的延续,建筑类型学也是这种研究。有的理由更为“刚性”,如能源危机、地方气候的力量。
2。个人风格则力图实现自身的统一性、个性的鲜明性。一座建筑不需要有太多的想法和手法,一栋建筑承载不了过多的堆砌,“抓住一个想法戏弄之”发而更好。安藤的混凝土建筑、麦耶的白色派、乃至盖里的解构主义风格都非常鲜明,但是其自身的手法都是极其谨慎的,决不是手法的堆砌,也可以说是一种纯粹的手法的有机统一。
——形式的寻找是艰难而有趣的。

1。建筑学的逻辑架构由三部分组成:意志、手段、表象
2。意志。意志可以用需求、价值、目的等词汇置换,是建筑产生的原因、发展的动力、存在的理由。研究涉及自然人生理需求、群体人活动规律、社会人伦理文化、人的审美心理和趣味。其难点是越往后越是涉及深层次东西,越难以琢磨。(实用是其一个方面)
3。手段:即用来构筑建筑的物质材料及构筑方式方法。核心一是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机械、设备等工程科学。核心二是空间、策划、建构。核心三是手段始终受经济的制约。(坚固是其一个方面)
4。表象:最后的生成物就是建筑,即作为“意志的表象”而存在于世界,“显现”出来,为人提供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并激发出人对这种“存在”的思考和情感反应。(美观是其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