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敌关系by鬼丑微盘: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4:41:16

                 一个人的旅程--《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一个人的旅程
转自2011年9月18日 新闻晨报  文:来颖燕
  

《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84703/
[日] 新井一二三
定价:26.00元
上海译文出版社

        米兰·昆德拉曾说:“有那么一刻,我们生活的形象开始跟生活本身分开,变成独立的,而且渐渐开始主宰我们。”所谓“生活的形象”,指的或是我们每个人既定的生活模式吧。只是安于生活的轨道久了,便会陷在樊笼里,忘了自己向往的“生活本身”是怎样的。而读这本《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就像乘坐在一只飞升的热气球上,跟随着作者脱离了现世生活,去往他乡寻找另一个自我。

         作者新井一二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旅人”。天地一逆旅,虽说每个人都“人在旅途”,却及不上有意地摆脱现实的浸淫、在形而下的层面上一个人真实地背上背包、踏上旅程更能体悟人生百态。从14岁搭上第一趟长途火车开始,新井一有机会就想往外闯,往外飞。在短短十几年中,她离乡背井地遍游了中国,进入中欧迷宫,见识了古巴、越南。而移民加拿大和在香港工作的经历,更让她沉入当地的生活,对于“人生如寄”的意义有了最为切肤的体验。也许正是因为切肤,她的文字看起来如此的随意飘忽,清浅自然,却一字一句地落在读者心间,令人感同身受之外领悟到,旅行的意义恐怕就在于怀着永远的乡愁寻找自己心灵的家园。于是她的旅行札记就像是一份私人记忆,以第一称谓“我”开头的种种轶事,生动立体,宛在眼前。

        第一次的独自旅行让 “我”觉得获得了另一个“身份”——做了回异于平时、家人、同学都不认识的自己;在八十年代的北京结交的一群摇滚青年,承载了“我”对往昔复杂而美好的记忆;在大陆的“涉外饭店”的屡次特殊际遇,让“我”这个背包客哭笑不得,却感受着异国土地上那种对于“外乡人”有距离却又特殊的接纳;遍游中欧的经历,让 “我”一边享受着自由,一边开始思忖,自由旅行有时也像是无期漂流,而因为这“流亡”,才会感知故乡的美丽;在热带的游历,使“我”渐渐发现,原来旅游的本质在于回避现实——“北国旅人需要忘记难堪的现实时,便购买廉价的度假行程飞往热带,寻求大自然和土人提供的安慰。”……

         这些看似信手的记录,背后却蕴藉着太多社会批评和文化思考。新井独自上路,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的跌跌撞撞,亲历了移民们在加拿大生活时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种种冲突,感受到了中欧那段伤痛记忆背后挥之不去的忧郁……读新井的文字,能清晰地感受到她那被过滤的热情,以及在婉趣中自然迸发的人生哲思。有评价者赞她“有智识和情感上的诚实”,确然。于是在这种兼具着智识和情感的文辞间,我们被打动了,被她不渝的人生信念和追求所打动。做个旅人是新井的人生追求。或许很多人无法认同这是个靠谱的人生追求,但是没有关系,认定自己的梦想,就能从中获得幸福感。在旅途中,特别是一个人的旅途中所能获得自由和对于人生的体悟,是新井最最渴望的,超过了她的朋友们所重视的事业、房子、汽车、家庭。尽管有人笑她穷,她却想着,为什么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记得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却不必知道核心价值应该是什么。是的,从来没有“应该”的统一的核心价值,而只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正如,生活没有既定的轨道。

        新井并非是一个想通过旅行而逃避现实的人,相反,她凭借着一次次勇敢地离开熟悉安全的日常生活、迈入陌生土地的经历,召唤潜藏在心灵深处的情感记忆,咀嚼生命中稍纵即逝的浮光掠影,并由此更加珍惜自己的故乡,因为“曾经沧海”。所以,虽然这本旅行札记被命名为“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却是在字里行间告诉着世人,人从来都不可能是绝对“独立”的,但是将自己置于一个独立的旅途中,却往往会更清楚自己所拥有的财富——不管这财富指的是什么。因为一个人的旅程往往是孤独的,却不寂寞——正如学者蒋勋说的:孤独和寂寞不同,寂寞会发慌,而孤独却是饱满的。对于新井而言,一个人的旅程注定是饱满的,因为有着梦想的支撑。

         就如新井曾写到她在维也纳遇到过的一个女游客——年纪明显不轻,却穿着法国娃娃一般的淡橙色礼服,“她或许跟我一样,从小向往欧洲小公主,不知不觉之间到了背后被别人说成老处女的年龄,仍然不能放弃多年来的梦想。”是的,梦想的意义或者不在于终极实现,而在于追寻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成就人生绚烂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