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铎王朝第一季美剧汇:石家庄学生呐喊 引发社会反思教育弊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12:06

石家庄学生呐喊 引发社会反思教育弊端

2011-09-29 23:55:16 燕赵都市网 www.yzdsb.com.cn
订阅燕赵都市手机报,新闻零距离,“悦”读新体验,详情 http://mobile.yzdsb.com.cn/

  燕赵都市报记者  马利

     9月29日,由《一个孩子的呐喊》引发的对应试教育的反思座谈会在省会金圆大厦举办。本次座谈会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河北省社科联科普部联合举办。河北省教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高智军、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蔡辰梅、河北教学名师赵秀恒等我省社科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学生家长等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专家对该书进行了热烈讨论,从理性角度对应试教育带来的负担过重、高分低能、缺乏创新能力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个孩子的呐喊》由我市高二学生李怡心利用课余时间创作完成,图文并茂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境况,反映了当下教育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中国学生基础“深厚”吗?

  为了应付高考,中国的学生在题海里遨游得昏天黑地不辨西东,穷数年精力悉心揣摩着应对高考的种种战术,在做数理化考试题方面领先很多股价,甚至能捧回一块块奥赛金牌,但这样的基础知识如果就成了世界上最优秀的,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

  有专家发言指出,“因为基础知识并非只是像考试机器一样会做几道题那样贫乏,它的内容丰富着呢。我国的基础教育与学生的未来生活和工作严重脱节,中国学生由于埋首于各种无聊且繁复的题目中,体验不到学习的真正乐趣,难以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观,更没有时间与精力参与各种对他们的未来有更重要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美国学生却不一样,与实际生活相连的学习过程不仅训练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习成为他们今后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更使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就不断积累了未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专家陈玉琨教授曾说:“我做过一些调查,总体判断是,在中小学教育这块,教材内容过多,学生负担太重,学生压太大,不少学生厌学甚至厌世,心理扭曲,更遑论什么可持续发展了。有人说我们的基础教育不错,高等教育不行,说中国教育‘羸在起点,输在终点’,我不同意这么说,其实我们在起点就输了。”

  河北经贸大学教师田学斌指出,中国的应试教育让学生把全部精力倾注于升学考试,把取得高学历视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教师优劣、学校优劣的第一标准,这种由国家机制保障、全体国民趋之若鹜的应试教育,深深误导了家长的教子观念,也误导了学生的成才观念。应试教育绑架了学生,挟持了老师,误导了家长,学校、家庭和社会,层层加压,学生、家长、教师三位一体,齐心协力为考分拼命。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孩子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此外,美国几个专业学会共同评出的影响人类20世纪生活的20项重大发明中,没有一项由中国人发明;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博士学位的有2000人之多,为非美裔学生之冠,比排第二的印度多出1倍。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想象力却大大缺乏。

  补课成为不治之症

  《一个孩子的呐喊中》,有大量篇幅写到了补课。关于补课,自然就会牵出高考,学生们补课是为了什么,就是高考。高考是什么,高考就是高校招生的选拔考试,它的确决定着学生的“命运”,正因为它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人们才会如此的重视。

  两位来自一线的高邑中学、石家庄市第19中学校长不约而同的认为,在很多家长看来,决定孩子命运的是“考试”,考试当然就会有“分数”,“分数”从哪里来,学习,学习,再学习,补课,补课,再补课!从表面看,高考是补课的诱因所在。仔细分析,只要有大学,就会有招生,只要有招生,就会有“考试”按这种观点,补课就成了永远无法消禁的事。

  退一步讲,假如国家的大学多到可以容纳全部的学生,实行全民高等教育,“高考”是不是就能取消了?那也是不可能的,第一,大学会分“三六九等”,不分等也会有“三六九行”,所以它的招生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因此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就总会有“考试”的存在,总会按“分数”录取,而按我们现在家长的“成龙”观,大学没有普及的时候要“上大学”,大学普及了,那当然要上“好大学”、“一流大学”,你要上“好大学”、“一流大学”,那当然还是要补课。

  在众多的家长眼里,学校不论搞什么教育,孩子必须有一个好的成绩,然后才能考一个“好大学”,将来才能好就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一直在为孩子的前程谋划。在家长的眼里,孩子的前程全部系在了大学的身上。而且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期望是“期无止境”的,孩子考了90分,下次那标准就会成95分,再下次就成了98分,再下次就要考100分,这次100分,下次还要100分,次次都要100分……考二本,上一本,争山大,冲北大,出国留学到“哈大”……不管孩子能力如何,意愿如何,家长的想法那是比天要高三分的! 在家长们看来,上大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上“好大学”,是孩子“最好”的出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唯一的办法就补课、补课、再补课……所以,家长这种偏面的“成才”观,对孩子永无止境的期望,才是补课的真正“根源”之所在。所以,既使学校不“补课”,家长自已也会“补”。

  对一级政府而言,所辖学校每年考上多少个清华、北大,是实实在在的政绩,于上于下都是一份重要的答卷,于是就给学校要升学率,学校当然就会给老师要成绩,自然也会产生补课的“动力”……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所某些学校补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所在。以山东省为例,近年来,山东省教育厅对推进素质教育力度很大,对违规学校、校长、教师的查处、处分也很严格。但有的学校搞起“跨省补课”!那是因为,学校是“地方的”,校长是“地方任命的”,省厅是只能管“撤”,而地方政府却可以“你今天撤,我明天任”。

  学生为什么不反抗

    在研讨会上,有教育工作者提出,中学生负担重、压力大,但是为什么只有个别学生喊出来?这说明很多学生已经麻木了,用讲话的思维和行为在默默地对待日复一日的学习。

  从一名中学生自己书写的生命状态上,可以窥见一部分中学生的人生态度:“生命应该是一种旺盛的东西,可我每天呈现给大家的是一张菜色蜡黄的脸,不旺盛;生命还应该是一种特别阳光的东西,可我经常心情郁闷,不阳光;生命还应该是一种灵动的东西,而我反映迟钝,上课经常听不懂,像弱智,不灵动;生命还必须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整个环境之间的自然性情的交流与彼此的感动。小时候,我为一只蚂蚁找到一粒饭,一片叶子落在肩膀上而欢呼雀跃,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的越来越麻木了,每天除了机械的上课、作业、吃饭、睡觉之外,对谁对什么事都感动不起来。所以,老师,我认为我没有生命,只有一口气,是一个只有一口气的人。”

  “有时候,我趴在走廊上看校园里来来往往的人,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原来和我一样只有一口气的人很多。比如说有的老师吧,就像电视广告里讲的一样:30岁的人,60岁的心脏,走路不生动,脸上无笑容,神情不飞扬。他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也寻找不到生命呢?”
  

  家长纠结中等待

     《中国妇女报》驻河北记者站主任周丽婷作为一个家长,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纠结和对教育的期望。五年级的儿子,要参加奥数考试前,跟妈妈说,好几个同学都很紧张,担心考不好父母饶不了他们,妈妈你会不会也这样?当时,努力平静地跟孩子说尽力考吧,内心却在想,如果考不好,就算不直接教训,也会在别的事儿上发泄出来。

  尽管这样,周丽婷还是在计算着时间,发出呐喊的李怡心已经高二了,等不到教育体制变化她就该读大学了,但是自己的孩子还有希望,如果变化,她的孩子可能就是受益者,毕竟从孩子健康、长久发展的方向看,周丽婷不希望孩子继续李怡心这一代人的痛苦。

编辑:吕海波 来源:燕赵都市报